中国为什么造不出航母有没有航空母舰

媒体:国产航母今天下水可能性基本没有 |国产航母|海军|中国_新浪军事_新浪网
媒体:国产航母今天下水可能性基本没有
  【环球时报-环球网】“国产航母船坞正在注水”这样一条消息似乎正让“4月23日下水”的可能性变成现实。但《环球时报》采访了解到,国产航母今天下水的可能性基本没有。
  23日下午,《环球时报》采访多位专家均认为,船坞注水和下水没有必然联系,今天下水的可能性基本没有。但专家认为给船坞注水是出坞前最后一项大的工作。这意味着条件具备,国产航母即将下水,肯定是箭在弦上,眼前三四天的事情。
  相关专家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虽然辽宁舰是中国首艘航母,但因为辽宁舰在此前已有一个前世之身,此次国产航母是中国航母的首次下水仪式。给船坞注水也是对国产航母的水线以下舱室的一次检查过程,检查是否漏水,是否安全以及将一些理论数据和实践数值进行对比。在这个过程中,注水速度不会很快,因为要观察各个数值变化。
  此外,按照国际惯例,大型船舶下水时要举行隆重的仪式,悬挂满旗满灯是军舰特有的庆典方式。作为中国首艘国产航母下水不悬挂满旗满灯,不举行仪式,这种概率低之又低。要知道,从日至今的68年中,从江苏省泰州白马庙的那支小小的舰队,到亚丁湾的护航编队,从解放一江山岛作战到也门撤侨,人民海军从港湾走向深蓝,自信满满,步履铿锵,让国人自豪,让民族骄傲!首艘航母下水不举行下水仪式,静悄悄的举行,可能吗?
  如果说,观者认为中国海军68周年纪念日必须有标配的大动作,海军也的确有一个大动作,只是被忽略了。23日上午9时,由导弹驱逐舰长春舰、导弹护卫舰荆州舰和综合补给舰巢湖舰组成的中国海军远航访问编队从上海黄浦江畔启航,赴亚洲、欧洲、非洲和大洋洲20余个国家进行友好访问。海军政治委员苗华到码头送行。
  中国海军近些年来远航访问编队很多,但能让海军司令员或政委出席送行或欢迎仪式都是有特殊意义的。一般而言舰艇出访、亚丁湾护航,都是海军副司令、副政委迎送。
  关于此次远航的意义,苗华在讲话中说, 此次远航访问,是深入贯彻习主席“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战略思想的重要举措,是弘扬和谐理念、传播和平友谊的创新实践,是深化军事交流合作、展示海军良好形象的有力平台。中国航母之父刘华清去世7年 曾说没航母死不瞑目|刘华清|航母|辽宁舰_新浪新闻
中国航母之父刘华清去世7年 曾说没航母死不瞑目
中国航母之父刘华清去世7年 曾说没航母死不瞑目
  原标题:正国级常委去世后的事
  今天(1月14日),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正在进行2018年首次跨区远海训练。今天对中国海军和辽宁舰来说,还是另一个特殊的日子。7年前的今天,日,“中国航母之父”,曾任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刘华清与世长辞。
  他曾说,“如果中国没有航空母舰,我死不瞑目;中国海军必须建造航母。”
  “政事儿”(微信ID:xjbzse)注意到,在刘华清的推动下,中国的“航母梦”,最早始于1970年。
  1970年,时任海军副参谋长的刘华清,组织了航空母舰的专题论证,但之后不久论证被搁浅;1975年6月,他又用近一个星期的时间,抱病写出《关于海军装备问题的汇报》,呈报中央军委副主席邓小平。
  汇报中,他陈言“尽早着手研制航空母舰!”
  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交,中美军事交流合作随即启动。1980年,时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的刘华清,带队新中国第一个军事技术代表团,赴美进行了历时11天的考察。
  考察的最后一天,代表团连续参观了美军的3艘军舰——“福克斯”号导弹巡洋舰、“塔拉瓦”号两栖攻击舰和“小鹰”号航空母舰。
  此后,他还随同时任中央军委秘书长耿飚,参观了“突击者”号航母。
  “政事儿”注意到,刘华清曾在回忆录中提及此次考察:“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科技人员首次踏上航空母舰。上舰后,其规模气势和现代作战能力,给我留下了极深印象。”
  当时中国军方代表团访美,主要目的是看能否从美国争取到军事装备技术合作。参加考察的工程师尤子平回忆,“航母留下的印象固然十分深刻,对其技术含量和发展难度有了初步认识,但因未列入代表团此行的目的,我们看看就罢了。差距太大,虽然眼馋这个,但不现实。”
  但刘华清始终未忘记建造航母的想法。
  1982年“十二大”闭幕后,刘华清成为人民海军创建以来的第三任海军司令员。
  1986年初,在听取海军装备技术部汇报海军装备发展15年设想时,他说:现在国力不行,要等一段时间,“但航母总是要造的,到2000年航母总要考虑。发展航母,可以先不提上型号,而先搞预研。”
  由此,中国航母的研制,有了时间表。
  当年年中,航母的论证工作正式启动,1986年8月初,刘华清表态:“航母的战役战术、作战需求论证很重要。而且航母造什么样的,怎样造法,也是海军全面建设的事。是直升机航母、护航航母,分步走,还是直接造护航航母,要好好论证一下。”
  1987年1月,第三次海军装备技术工作会议召开。在会上,刘华清又提到,“现在,各国都在注意发展航空母舰……美国、苏联都在大搞,其他国家如法国、意大利、英国这些比较发达的国家都在搞,日本因为是战败国,宪法不允许搞,但搞起来也容易。”
  “我们搞难处多一些,财力、技术都有一定困难,但从长远考虑,还是需要的。十年内不搞、十年之后再搞,也还会有困难。因此我要求早论证,早点把这个问题研究透。”他说。
  1989年1月,国防科工委将“我国航母及舰载机发展可行性研究”课题,正式列入“重大软科学研究计划”,代号“891”。
  上世纪90年代,在已是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刘华清的推动下,中国的航母计划进入了具有实质意义的预研阶段。
  1998年和2000年,中国又分别购买了俄罗斯退役的“明斯克”号和“基辅”号航母,在对其进行分析及修整后,改建成海上公园。
  日,经过600多个昼夜,原属乌克兰的“瓦良格”号航母抵达航行的终点大连。而这,也是“辽宁”号的前身。
辽宁舰资料图
  “航母上马,‘走’也放心了。”2005年春节前夕,已89岁高龄的刘华清欣闻航母立项,连道三声,“好哇,好哇,好哇!”
  此后,在“瓦良格”号的基础上,历经多年改装,中国航母逐渐成型。2010年岁末,即将试航的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首任舰长,获得中央军委正式任命。
  几天后,日,刘华清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一年多后,日,国防部宣布: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号,正式服役。
  5年之后,去年4月26日,中国第一艘国产航母,举行了下水仪式。
  “政事儿”(微信ID:xjbzse)撰稿/新京报记者许腾飞&
责任编辑:张义凌
新媒体实验室
Copyright (C)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218被浏览101,534分享邀请回答2714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zhihu.com/people/yang-ai-hong)被汁娘续掉之后的REBORN。为便于区分,我已将新号头像背景颜色改为粉红色,请各位留意~331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为什么造不出航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