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fdd测试城市346个城市是哪些城市

5G说来就来!今年这些地方就能率先体验5G说来就来!今年这些地方就能率先体验乐观一下百家号当下移动通信行业最热的话题是什么?5G。进入5G时代的必要条件是什么?标准5G的各项标准正在不断确定并冻结。2018年6月,首个版本的5G国际标准将正式出炉。届时,全球主要电信运营商、电信设备制造商、移动设备制造商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将根据5G国际标准,正式展开5G商用网络部署。业内普遍认为,首个版本的5G国际标准面世,意味着全球5G产业鸣枪起跑。网络美国、欧盟、韩国、日本、中国计划在2019年下半年展开5G网络商用部署,2020年正式商用。但规模试点已经开始。比如今年的平昌冬奥会上,英特尔和韩国通信服务提供商KT公司提供了5G网络,包括在10个奥运场馆部署了22个5G链路,支持3800TB的网络容量。中国移动今年将在杭州、上海、广州、苏州、武汉五个城市建设超过100个5G基站,开展外场测试。还将在北京、成都、深圳等12个城市进行5G业务和应用示范,主要涵盖4K高清、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无人机等。终端在2018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华为发布了首款5G商用芯片巴龙5G01,率先突破了5G终端芯片的商用瓶颈。根据其面向5G时代的终端战略,将基于5G高速率、广联接、低时延三大特点,分别推出联接家和人的CPE、Mobile WiFi和智能手机,联接物的5G工业模块,联接车的5G车载盒子。5G网速到底有多快?华为方面介绍已经在中国、韩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意大利等10余国家部署了5G规模连片站点,在5G实验网中实测的5G网络峰值速率已经达到了20.25Gbps、时延低至0.33ms。在MWC2018上中兴展示了支持5G的原型机,支持高达1.2Gbps的下载速度,2G电影的下载眨眼之间5G终端先行者计划为了尽快推出首批5G终端,中国移动在前两天的GTI国际产业峰会上公布了“5G终端先行者计划”,得到了终端产业广泛响应和积极支持。初期参与企业达到20家,包括高通、华为、联发科技、紫光展锐、英特尔、三星等6家主流芯片企业;华为、OPPO、vivo、小米、三星、中兴、联想、HTC、海信、TCL等10家主流终端企业;Qorvo、Skyworks、TaiyoYuden及飞骧科技等4家元器件企业。参与各方将通力合作,于2018年底前推出首批符合中国移动需求的5G芯片,2019年上半年发布首批5G预商用终端,包括数据类终端、智能手机等产品。5G创新应用行动计划同期发布的还有“5G创新应用行动计划”,面向全球征集5G与各行各业融合创新方案,将依托中国移动5G联合创新中心开放实验室、规模试验和应用示范试验网络,为各行业合作伙伴提供5G端到端系统环境。充分的准备5G的普及,必然要经历从非独立组网到独立组网,从4G逐渐过渡。近年来,中国移动在推动4G TD-LTE规模发展、促进5G和物联网创新应用等方面一直在努力:已开通187万个TD-LTE基站,4G用户数达6.5亿;移动物联网连接规模超过2亿,实现全国346个城市NB-IoT(窄带物联网)规模商用;率先将大规模天线5G技术应用于4G网络,主导完成的5G系统架构被3GPP确认为5G核心网唯一基础架构,支撑中国IMT-2020(5G)推进组完成两阶段5G外场试验,并开展了全球首个基于5G新空口标准实验室互通测试。5G时代快要来了,你期待吗?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乐观一下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今天不起眼的努力定会成就明天的了不起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1481|回复: 4
经验874 分贝0 家园币1777 在线时间:165 小时最后登录:帖子:精华:0注册时间:UID:1376137
军衔等级:
一级军士长, 积分 874, 距离下一级还需 26 积分
注册时间:
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席卷全球,信息通信产业正迎来全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移动将顺应万物智能互联趋势,积极推动5G和AI融合应用,深化实施“大连接”战略,努力成为数字化创新的全球领先运营商。尚冰董事长指出,中国移动近年来在推动TD-LTE规模发展、促进5G和物联网创新应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已开通187万个TD-LTE基站,4G客户数达6.5亿户;移动物联网连接规模超过2亿,实现全国346个城市NB-IoT规模商用;率先将大规模天线5G技术应用于4G网络,主导完成的5G系统架构被3GPP确认为5G核心网唯一基础架构,支撑中国IMT-2020(5G)推进组完成两阶段5G外场试验,并开展了全球首个基于5G新空口标准实验室互通测试。
尚冰董事长表示,中国移动将努力让连接更加泛在、更加先进、更加智慧。
一是打造精品基础设施。加快推动4G网络演进和TDD/FDD融合发展,2018年TD-LTE客户突破7亿户。提升移动物联网覆盖广度和深度,2018年物联网连接数超3.2亿。加快国际海缆建设,优化海外POP点布局,高起点打造国际数据中心。
二是加强技术创新应用。继续推进全球统一的5G标准制定,启动规模外场试验,积极探索行业创新应用。加快推进车联网C-V2X技术发展与外场测试,加速产业成熟与生态构建。
三是加快网络转型发展。加快打造基于SDN/NFV的电信云基础设施,推进网络IT化转型重构;成立ORAN(5G开放智能无线网络)产业联盟;研究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与5G网络深度结合。
四是构建合作共赢生态。深入推进“139合作计划”,依托5G联合创新中心,发起5G创新应用行动,与合作伙伴携手探索5G跨行业应用,共建5G时代合作共赢新生态。
&&联合创新,我们一起共谱智慧新未来!
经验874 分贝0 家园币1777 在线时间:165 小时最后登录:帖子:精华:0注册时间:UID:1376137
军衔等级:
一级军士长, 积分 874, 距离下一级还需 26 积分
注册时间:
尚冰:中国移动将继续保持4G网络领先,规模推广3D-MIMO等新技术新产品,加快推动4G网络演进和TDD/FDD融合发展,2018年TD-LTE用户将突破7亿户。
老4G基站升级3D-MIMO新技术又不少花钱&&运营商没钱真不行;
经验289 分贝0 家园币610 在线时间:60 小时最后登录:帖子:精华:0注册时间:UID:1376713
军衔等级:
中士, 积分 28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 积分
注册时间:
有钱好办事。。。。。。。
&钱太多了也是个烦恼&
经验4657 分贝0 家园币6072 在线时间:3022 小时最后登录:帖子:精华:4注册时间:UID:202137
军衔等级:
大校, 积分 465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43 积分
注册时间:
通信小郑 发表于
有钱好办事。。。。。。。
钱太多了也是个烦恼
经验306 分贝0 家园币649 在线时间:67 小时最后登录:帖子:精华:0注册时间:UID:1376270
注册时间: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移动全国346个城市NB-IoT规模商用,率先将大规模天线5G技术应用于4G网络
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席卷全球,信息通信产业正迎来全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移动将顺应万物智能互联趋势,积极推动5G和AI融合应用,深化实施“大连接”战略,努力成为数字化创新的全球领先运营商。尚冰董事长指出,中国移动近年来在推动TD-LTE规模发展、促进5G和物联网创新应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已开通187万个TD-LTE基站,4G客户数达6.5亿户;移动物联网连接规模超过2亿,实现全国346个城市NB-IoT规模商用;率先将大规模天线5G技术应用于4G网络,主导完成的5G系统架构被3GPP确认为5G核心网唯一基础架构,支撑中国IMT-2020(5G)推进组完成两阶段5G外场试验,并开展了全球首个基于5G新空口标准实验室互通测试。
尚冰董事长表示,中国移动将努力让连接更加泛在、更加先进、更加智慧。
一是打造精品基础设施。加快推动4G网络演进和TDD/FDD融合发展,2018年TD-LTE客户突破7亿户。提升移动物联网覆盖广度和深度,2018年物联网连接数超3.2亿。加快国际海缆建设,优化海外POP点布局,高起点打造国际数据中心。
二是加强技术创新应用。继续推进全球统一的5G标准制定,启动规模外场试验,积极探索行业创新应用。加快推进车联网C-V2X技术发展与外场测试,加速产业成熟与生态构建。
三是加快网络转型发展。加快打造基于SDN/NFV的电信云基础设施,推进网络IT化转型重构;成立ORAN(5G开放智能无线网络)产业联盟;研究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与5G网络深度结合。
四是构建合作共赢生态。深入推进“139合作计划”,依托5G联合创新中心,发起5G创新应用行动,与合作伙伴携手探索5G跨行业应用,共建5G时代合作共赢新生态。
&&联合创新,我们一起共谱智慧新未来!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全球运营商如何掘金物联网?
  经过几年的酝酿和发展,物联网的概念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被认可,并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之一。根据Strategy Analytics的统计数据,截至2017年年底,近200亿个物联网和联网设备将在全球被部署,未来四年将会再增加100亿个。已然将物联网纳入发展战略的中国运营商,有必要了解全球物联网的部署情况,以优化资源配置,抓住物联网机遇。
网络部署 各有特点
目前,整个国际物联网建设呈现出eMTC和NB-IoT共同发展的特点。截至2017年11月,全球已有28张移动物联网商用。其中,包括美国AT&T和Verizon在内的5家运营商商用了5张LTE-M网络;包括沃达丰、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韩国电信、德国电信等在内的运营商共商用了23张NB-IoT网络。
2017年作为NB-IoT的商用元年,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陆续完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NB-IoT网络建设。中国电信提出,要在“十三五”阶段,建成智能连接生态圈,目前,其物联网生态已具雏形。2017年5月,经过提前布局、标准跟踪、外场试验、版本发布、商用部署等一系列工作,中国电信正式宣布建成全球首个NB-IoT商用网络。
中国移动提出了“大连接”战略。2017年,中国移动物的连接净增规模已超过个人和家庭连接,在总净增连接中占比达到 61.8%,成为驱动连接规模增长的第一动力。按照计划,2017年年底,中国移动共实现了346个城市NB-IoT连续覆盖。
诸如AT&T、Verizon、KDDI、NTT DoCoMo等都先后开展了eMTC商用。早在2015年,AT&T就提出了“将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娱乐等各个方面与世界连接起来,并将连接做到最好”的战略愿景。2017年年初,AT&T宣布在全国范围内推出LTE-M网络,同时推出LTE-M套餐计划,每个设备的月资费起步价低至1.5美元,年度计划、多年期计划以及更多设备数量计划还将获得更大的折扣。Verizon公司在2015年宣布了物联网的全球战略。2017年3月底,Verizon在美国本土推出了第一个全国性的商用LTE-M网络,覆盖面积达到240万平方公里。其套餐设定为每个设备每月最低2美元,同时提供批量激活和批量购买的定制化选择。
业务拓展 积极探索
不同行业物联网应用的普及和成熟,推动了物联网的发展。可穿戴设备、智能家电、自动驾驶汽车、智能机器人等,数以百亿计的新设备将接入网络。物联网的兴起,将带动工业、汽车行业、城市建设等领域的智能化升级。全球运营商在物联网业务拓展方面,均积极开展探索。
我国三家运营商协同合作伙伴,在各个垂直行业合作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国移动在交通方面,为摩拜单车提供了基于蜂窝物联网的定位更准确、开锁更便捷的解决方案;能源方面,为港华燃气提供基于NB-IoT产品的优质网络测试环境。
2017年3月,全球首个基于NB-IoT技术的智慧水务项目在广东深圳率先商用,中国电信、深圳水务、华为公司联合发布《NB-IoT智慧水表白皮书》;6月,中国电信在上海向全球发布物联网开放平台,联合全球的产业合作伙伴,共同实现全球“产品大融合、渠道大联动、成果大共享”;7月,在雄安新区,基于NB-IoT的智慧城市管理应用示范点全面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
对AT&T和Verizon而言,物联网业务正在渗透到越来越多的领域,工业和城市建设是重点。在汽车行业,AT&T已与全球排名前24家的汽车厂商中的20家建立了合作关系,使用户可以获得更佳的驾驶体验和更高的安全性;Verizon则收购了北美一家领先的GPS车辆追踪公司。在城市建设领域,AT&T在其总部所在地达拉斯建立了智能城市生活实验室,应用物联网技术远程控制路灯,使用环境传感器测量不同类型的污染物以及温度、空气湿度和大气压力等;Verizon收购了一家提供智能LED灯的公司,数万LED传感灯具通过LTE eMTC连接成密集的物联网网格,对整个城市核心区和交通干道形成空间地理信息的全覆盖。
截至目前,全球五大运营商发布了NB-IoT套餐。中国电信是全球第一家发布NB-IoT业务套餐的运营商,连接费用=电信NB-loT连接总数×每个NB-loT连接的连接单价,从连接体现价值,摒弃了在NB-loT中价值极低的流量收费模式,开创先河;中国移动了推出20元和40元两档实惠的包年套餐;中国联通的NB-IoT资费套餐设置了两种使用方式:VPDN定向流量和互联网流量(即:通用流量);德国电信推出两档NB-IoT业务套餐:简化的NB-IoT设备连接套餐,起步价为199欧元,包含6个月的25张SIM卡激活,每张SIM卡有500kB的流量,综合的NB-IoT产品连接包,其中包括德国电信的物联云(CloudofThings)平台,起步价为299欧元;T-Mobile推出了美国首个NB-IoT资费套餐,每年6美元,每小时内10个单包传输(最高速率64kbps),每年的流量上限是12MB。
前景可待 未来可期
GSMA认为,到2025年全球将会有270亿物联网连接,其中约70%为短距离连接。具体来看,2016年的物联网移动连接数为4.5亿个,到2025年将达到50亿个。其中蜂窝物联网(2G/3G/4G)连接数到2025年将达到20亿个,LPWA连接数到2025年将达到30亿个。到2022年,56%的活跃LPWA连接将采用授权频谱技术。
电信运营商有望在2025年创造高达1900亿美元的物联网收入。相比于2016年,将有近20倍的增长。这些收入中,设备和连接仅占约20%,平台和应用将占收入的45%,物联网咨询和管理服务将占约35%的收入。Mchina预测,在2025年主要垂直行业移动物联网连接数中,互联汽车占42%,其后依次为互联能源18%、互联工业13%、智能家居8%、消费者电子6%、智慧医疗6%等。我国运营商已经准备好通过扩大物联网部署规模和提升物联网应用水平,来争取物联网带来的巨大收益。
机遇空前 挑战并存
安全正越来越成为技术应用过程中的不稳定因素。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世界范围内电力、能源、机场等重要机构的物联网络和设备频频受到攻击,物联网信息安全“痛点”频现。Juniper Research预测,到2019年,全球的数据泄露的损失将达到2.1万亿美元,物联网将占损失的很大一部分。完善物联网保障体系,迫在眉睫。
成本已经成为智能城市项目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Machine Research预计,在没有互用性标准的情况下部署物联网解决方案,会让全球的智能城市项目在2025年之前增加3410亿美元的成本;没有标准化的解决方案,全球智能城市项目的部署成本将达到1.12万亿美元,而如果使用标准化的解决方案,这个成本可以降到7810亿美元。建立通用互用性标准,急需提上日程。
我国物联网市场的发展瓶颈和深层次问题依然突出。芯片、传感器、操作系统等核心基础能力依然薄弱,高端产品研发能力不强,原始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产业协同不足,表现在市场与产业之间、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脱节,缺少整合上下游资源、引领产业协调发展的龙头企业等。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孟亚洁)
来源:人民邮电报社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贵州综合门户黔讯网,贵州最具影响力综合门户网站
贵州综合门户黔讯网,贵州最具影响力综合门户网站
今日搜狐热点&>&&>& > 正文
全球运营商都分布了哪些物联网战略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 17:26:09
经过几年的酝酿和发展,物联网的概念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被认可,并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之一。根据Strategy
Analytics的统计数据,截至2017年年底,近200亿个物联网和联网设备将在全球被部署,未来四年将会再增加100亿个。已然将物联网纳入发展战略的中国运营商,有必要了解全球物联网的部署情况,以优化资源配置,抓住物联网机遇。
网络部署 各有特点 
目前,整个国际物联网建设呈现出eMTC和NB-IoT共同发展的特点。截至2017年11月,全球已有28张移动物联网商用。其中,包括美国AT&T和Verizon在内的5家运营商商用了5张LTE-M网络;包括沃达丰、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韩国电信、德国电信等在内的运营商共商用了23张NB-IoT网络。
2017年作为NB-IoT的商用元年,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陆续完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NB-IoT网络建设。中国电信提出,要在&十三五&阶段,建成智能连接生态圈,目前,其物联网生态已具雏形。2017年5月,经过提前布局、标准跟踪、外场试验、版本发布、商用部署等一系列工作,中国电信正式宣布建成全球首个NB-IoT商用网络。
中国移动提出了&大连接&战略。2017年,中国移动物的连接净增规模已超过个人和家庭连接,在总净增连接中占比达到
61.8%,成为驱动连接规模增长的第一动力。按照计划,2017年年底,中国移动共实现了346个城市NB-IoT连续覆盖。
诸如AT&T、Verizon、KDDI、NTT
DoCoMo等都先后开展了eMTC商用。早在2015年,AT&T就提出了&将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娱乐等各个方面与世界连接起来,并将连接做到最好&的战略愿景。2017年年初,AT&T宣布在全国范围内推出LTE-M网络,同时推出LTE-M套餐计划,每个设备的月资费起步价低至1.5美元,年度计划、多年期计划以及更多设备数量计划还将获得更大的折扣。Verizon公司在2015年宣布了物联网的全球战略。2017年3月底,Verizon在美国本土推出了第一个全国性的商用LTE-M网络,覆盖面积达到240万平方公里。其套餐设定为每个设备每月最低2美元,同时提供批量激活和批量购买的定制化选择。
不同行业物联网应用的普及和成熟,推动了物联网的发展。可穿戴设备、智能家电、自动驾驶汽车、智能机器人等,数以百亿计的新设备将接入网络。物联网的兴起,将带动工业、汽车行业、城市建设等领域的智能化升级。全球运营商在物联网业务拓展方面,均积极开展探索。
我国三家运营商协同合作伙伴,在各个垂直行业合作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国移动在交通方面,为摩拜单车提供了基于蜂窝物联网的定位更准确、开锁更便捷的解决方案;能源方面,为港华燃气提供基于NB-IoT产品的优质网络测试环境。
2017年3月,全球首个基于NB-IoT技术的智慧水务项目在广东深圳率先商用,中国电信、深圳水务、华为公司联合发布《NB-IoT智慧水表白皮书》;6月,中国电信在上海向全球发布物联网开放平台,联合全球的产业合作伙伴,共同实现全球&产品大融合、渠道大联动、成果大共享&;7月,在雄安新区,基于NB-IoT的智慧城市管理应用示范点全面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
对AT&T和Verizon而言,物联网业务正在渗透到越来越多的领域,工业和城市建设是重点。在汽车行业,AT&T已与全球排名前24家的汽车厂商中的20家建立了合作关系,使用户可以获得更佳的驾驶体验和更高的安全性;Verizon则收购了北美一家领先的GPS车辆追踪公司。在城市建设领域,AT&T在其总部所在地达拉斯建立了智能城市生活实验室,应用物联网技术远程控制路灯,使用环境传感器测量不同类型的污染物以及温度、空气湿度和大气压力等;Verizon收购了一家提供智能LED灯的公司,数万LED传感灯具通过LTE
eMTC连接成密集的物联网网格,对整个城市核心区和交通干道形成空间地理信息的全覆盖。
截至目前,全球五大运营商发布了NB-IoT套餐。中国电信是全球第一家发布NB-IoT业务套餐的运营商,连接费用=电信NB-loT连接总数&每个NB-loT连接的连接单价,从连接体现价值,摒弃了在NB-loT中价值极低的流量收费模式,开创先河;中国移动了推出20元和40元两档实惠的包年套餐;中国联通的NB-IoT资费套餐设置了两种使用方式:VPDN定向流量和互联网流量(即:通用流量);德国电信推出两档NB-IoT业务套餐:简化的NB-IoT设备连接套餐,起步价为199欧元,包含6个月的25张SIM卡激活,每张SIM卡有500kB的流量,综合的NB-IoT产品连接包,其中包括德国电信的物联云(CloudofThings)平台,起步价为299欧元;T-Mobile推出了美国首个NB-IoT资费套餐,每年6美元,每小时内10个单包传输(最高速率64kbps),每年的流量上限是12MB。
GSMA认为,到2025年全球将会有270亿物联网连接,其中约70%为短距离连接。具体来看,2016年的物联网移动连接数为4.5亿个,到2025年将达到50亿个。其中蜂窝物联网(2G/3G/4G)连接数到2025年将达到20亿个,LPWA连接数到2025年将达到30亿个。到2022年,56%的活跃LPWA连接将采用授权频谱技术。
电信运营商有望在2025年创造高达1900亿美元的物联网收入。相比于2016年,将有近20倍的增长。这些收入中,设备和连接仅占约20%,平台和应用将占收入的45%,物联网咨询和管理服务将占约35%的收入。Mchina预测,在2025年主要垂直行业移动物联网连接数中,互联汽车占42%,其后依次为互联能源18%、互联工业13%、智能家居8%、消费者电子6%、智慧医疗6%等。我国运营商已经准备好通过扩大物联网部署规模和提升物联网应用水平,来争取物联网带来的巨大收益。
安全正越来越成为技术应用过程中的不稳定因素。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世界范围内电力、能源、机场等重要机构的物联网络和设备频频受到攻击,物联网信息安全&痛点&频现。Juniper
Research预测,到2019年,全球的数据泄露的损失将达到2.1万亿美元,物联网将占损失的很大一部分。完善物联网保障体系,迫在眉睫。
成本已经成为智能城市项目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Machine
Research预计,在没有互用性标准的情况下部署物联网解决方案,会让全球的智能城市项目在2025年之前增加3410亿美元的成本;没有标准化的解决方案,全球智能城市项目的部署成本将达到1.12万亿美元,而如果使用标准化的解决方案,这个成本可以降到7810亿美元。建立通用互用性标准,急需提上日程。
我国物联网市场的发展瓶颈和深层次问题依然突出。芯片、传感器、操作系统等核心基础能力依然薄弱,高端产品研发能力不强,原始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产业协同不足,表现在市场与产业之间、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脱节,缺少整合上下游资源、引领产业协调发展的龙头企业等。【编辑推荐】3.15吐槽大会之电信运营商篇:运营商套路有多深?传说中的网络限速,你了解多少5G网络走向商用 离所有人用得起还有多远三大运营商5G时间表确定:2019年换手机不迟从管理的角度预防内部威胁导致的数据泄露 - 网络?安全技术周刊第336期
24小时热门资讯
24小时论坛热帖
本网站法律顾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移动智慧城市方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