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位错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时PCIE报错怎么处理?

&&|&&责编:郑兆远
1NVMe是啥?未来SSD主流标准早知&&&&像一块显卡?我们常见的SATA3.0&SSD大概7mm厚度,手巴掌大小,而企业级PCIe&SSD的确长得像一块显卡,它们的速度超过2GB/秒。最近家用SSD当中崛起的三星950&PRO&SSD,它的体积比拇指稍大,其性能却可以和企业级PCIe&SSD媲美,它是如何做到的?PCIe&SSD性能暴增&NVMe如何狂虐SATA3.0&&&&三星950&PRO&SSD具备性能强悍的PCIe原生主控以及新一代V-NAND闪存(3D&MLC闪存),实际上其它M.2&PCIe&SSD同样具备,最重要的是,它拥有NVMe总线协议。&&&&NVMe其实与AHCI一样都是逻辑设备接口标准。NVMe全称Non-Volatile&Memory&Express,非易失性存储器标准,是使用PCI-E通道的SSD一种规范,NVMe的设计之初就有充分利用到PCI-E&SSD的低延时以及并行性,还有当代处理器、平台与应用的并行性。SSD的并行性可以充分被主机的硬件与充分利用,相比与现在的AHCI标准,NVMe标准可以带来多方面的性能提升。三星950&PRO&256GB&M.2&NVMe&SSD&&&&首款支持NVMe标准的产品是三星XS1715,于2013年7月发布。随后陆续有企业级的NVMe标准SSD推出,但是真正小型化且具备企业级PCIe&SSD性能的,就数三星950&PRO&M.2&NVMe&SSD。以三星950&PRO&256GB&M.2&NVMe&SSD为例,它的连续读写速度可达2300MB/秒和1000MB/秒,这是四倍于SATA3.0&SSD的读写速度。&&&&高超速度给这款SSD带来不一样的体验,下面我们一起去验证它的使用效能:产品:
2设计/视频工作效率提高1、应用PK:启动时间&&  在分析了Win7操作系统的启动时间之后,我们再来看应用程序的启动时间。在这里我们计算启动所需要的时间。启动时间对比&&&&在Photoshop启动中,三星950&PRO&256GB&M.2&NVMe&比三星850&EVO&SATA3.0&SSD的速度更快,秒杀1TB笔记本硬盘。基于M.2&NVMe&SSD的超高速度,用户可以体验比SATA3.0&SSD更快的软件启动反应速度。2、PhotoShop图片加载测试&&&&&PhotoShop软件也是很多家庭应用比较多的一款软件,下面笔者就加载100张分辨率的高清图片,每张图片容量在3MB,总计容量为300MB。图片加载时间对比&&&&机械硬盘处理图片的时间2分钟,大致为1秒多时间处理一张图片,个别图片出现JPEG图片读取条,耗时数秒钟。此时电脑反应迟钝,画面拖沓。&&&&相比之下,三星950&PRO&256GB&M.2&NVMe&SSD接近1GB/秒的写入速度(512GB版本的写入速度为1.5GB/秒),完全超越SAT3.0&600MB/秒的接口速率。如果说SATA3.0&SSD处理图片的速度几乎是一闪而过,那么M.2&NVMe&SSD的处理速度则更为迅速。&&&&编辑点评:CPU、内存、硬盘是主要影响PhotoShop软件加载时间的硬件设备,其中机械硬盘的影响尤为明显,几乎成为瓶颈问题。SATA3.0&SSD虽然缓解硬盘的瓶颈问题,但是它显然不如M.2&NVMe&SSD快,后者可更为显著地缩短PhotoShop软件的启动、图片加载时间。&产品:
3游戏玩家加载流畅&&&&下面我们将对大型3D游戏的加载速度进行测试,分析三星950&PRO&256GB&M.2&NVMe&、三星850&EVO&250GB&SATA3.0&SSD、希捷1TB笔记本硬盘的实际效率差距。&1、《Crysis3&孤岛危机》加载时间对比&&&&孤岛危机系列游戏已经不能用一款普通的游戏来形容它了,除了单出的FPS游戏之外,他更多的是用来测试各种高端显卡等等硬件的工具,也有着“硬件危机”之称。所以当《》一经推出便受到了广大玩家的追捧,更是将能够流畅的运行最高画质下的孤岛危机3当成自己炫耀的一个标准。《孤岛危机3》游戏截图《孤岛危机3》启动时间对比&&&&在《孤岛危机3》测试中,游戏加载时间过长困扰玩家,希捷1TB笔记本硬盘消耗20秒出头。三星850&EVO&250GB&SATA3.0&SSD比机械硬盘快6秒余时间,三星950&PRO&256GB&M.2&NVMe&SSD的执行效率更高,仅为机械硬盘的一半左右时间。■《使命召唤6》游戏加载时间对比&&&&对于喜欢FPS(第一人称射击)游戏的玩家来说使命召唤第四代《使命召唤4:现代战争》记忆犹新,它以出色的画面表现与真实的战场气氛渲染赢取了无数玩家的好评。作为现代战争的续作《使命召唤6:现代战争2》,在研发过程便被众多玩家所期待。《使命召唤6》《使命召唤6》启动时间对比&&&&和前面的《孤岛危机3》相比,《使命召唤6》则属于轻度应用的3D大型游戏。SSD和机械硬盘的应用效果差距立竿见影,机械硬盘一棒敲回原形。&&&&三星950&PRO&256GB&M.2&NVMe&SSD比三星850&EVO&250GB&SATA3.0&SSD更快进入游戏场景。&&&&编辑点评:相对操作系统、大型,大型3D游戏对硬盘负载更高,速度等级不同的SSD可不同程度提高硬盘对大型3D游戏的响应速度。&&&如果读者对多开网络游戏有特殊要求,四倍性能于SATA3.0&SSD的“M.2&NVMe&SSD”拥有更突出的超强I/0接口吞吐能力可保持电脑流畅运行。产品:
4工作站实时交互更迅速&&&&&CPU发展到i7级别、内存达到DDR4、显卡甚至多块GTX980Ti,然而磁盘性能严重拖垮了系统的性能。当CPU发出指令时,内存可以最先解决问题,但是需要的数据需要从硬盘提取。普通机械硬盘的接口每秒处理次数只有三位数或者两位数。  当这些问题映射到很多企业的时候,比如电商交易系统、实时交互查询系统,传统机械硬盘很难满足数据带宽需求,所以像三星950&PRO这样的M.2&NVMe刚好满足。从下面的一些测试就能看出来。三星950&PRO&256GB&M.2&NVMe&&&&&&SATA3.0&SSD能达到最快10万次/每秒,而M.2&NVMe&SSD则能达到恐怖的20余万次/每秒。这个单位为IOPS,即每秒进行读写(I/O接口)操作的次数。我们从表中看到SSD的每秒进行读写操作的次数是以万为单位进行计算,而传统的机械硬盘不足300&IOPS值。&■&IOPS对比&  &是一个专门为SSD测试而设计的标准检测程序,因为它提供了很大的可定制性。&&&&它的成绩显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MB/秒的形式,另一种是IOPS形式。本次测试主要使用这款的IOPS随机读写功能,测试4K-64Thrd多任务随机读写&IOPS值。三星950&PRO&256GB&M.2&NVMe&SSD读写IOPS值AS&SSD&Benchmark&IOPS值对比&&&&在AS&SSD&读写能力测试对比中,三星950&PRO&256GB&M.2&NVMe&SSD为三星850&EVO&250GB&SATA3.0&SSD的两倍多读取IOPS值;写入IOPS值,三星950&PRO&256GB&M.2&NVMe&SSD小幅领先。&&&&编辑点评:三星950&PRO&256GB&M.2&NVMe&SSD可让普通家用电脑,具备工作站级别的处理数据能。这款SSD具备异常强悍的随机读写能力,2倍余SATA3.0&SSD的接口处理速度,和高速内存的处理速度结合,相得益彰。&&&&本文总结:NVMe总线协议赋予PCIe&SSD广阔充分的性能发挥空间,M.2&PCIe&SSD与NVMe结合,综合性能暴增,迸发四倍于SATA3.0&SSD的读写速度,两倍余SATA3.0&SSD的随机读写IOPS值。&&&&如果说SATA3.0&SSD缓解硬盘的瓶颈问题,M.2&NVMe&SSD则是进一步解决问题,前者是普通家用SSD,后者是企业级PCIe&SSD。三星通过自身的主控和3D闪存技术,将企业级PCIe&SSD大幅小型化,小巧的体积也能拥有显卡形状的企业级PCIe&SSD的性能,它就是本文的主角--三星950&PRO&M.2&NVMe&SSD。  我们通过三个场景,了解到这款SSD的实际应用效能,M.2&NVMe&SSD比SATA3.0更能提高软件、游戏的执行效率,同时它可让普通家用电脑具备工作站级别的处理数据能力。
5三星950 PRO NVMe M.2详细参数
存储容量 接口类型
投诉欺诈商家:
天津重庆哈尔滨沈阳长春石家庄呼和浩特西安太原兰州乌鲁木齐成都昆明贵阳长沙武汉郑州济南青岛烟台合肥南京杭州东莞南宁南昌福州厦门深圳温州佛山宁波泉州惠州银川
本城市下暂无经销商
4¥7995¥5496¥3497¥4398¥6499¥42910¥2599PCIe/RapidIO&控制器基于FPGA详细功能测试报告(RapidIO&部分)
1.1&编写目的
本测试报告用于对Mobiveil&RapidIO&2.2第三方IP测试结果进行说明,主要说明测试所要条件和测试流程,本测试报告附带仿真和上板前所有工作内容,用于硬件工程师重现测试环境。在基于之前工作的基础上,后续测试的验证工程师可以继续完成板级系统设计互联互通和功能完备性测试。
1.2&测试对象
测试IP:Mobiveil&GRIO&controller&2.2
1.3&测试工具
测试系统所使用的硬件测试工具有:Synopsys&HAPS70-S24&原型验证板X&2、RISER1_MGB子板&X&2、PCIE-4_MGB子板X&1、JTAG线&X1、标准HAPS70-S24&USB/UMRBus&下载线&X1。
测试系统所使用的软件测试工具有:vcs、vivado&13.3&chipscope、confpro。
1.4&整体描述
本次测试只完成部分RapidIO控制器调试工作,其中10B/20B转换模块代码设计完成,在上板调试时发现与仿真结果不一致,经过几次修改均未定位问题,目前设计的新版10b/20b模块已经上板通过,但测试性能有待评估。本测试报告详细描述FGPA验证RapidIO控制器的过程,提供一些测试经验和总结,最终给出已完成测试结果。
本次测试最初设计RapidIO单通道速度为3.125Gpbs,由于10B/20B模块设计不佳,上板时序违规严重,经过降速定为2.5Gpbs,理论上RapidIO控制器速度能达到10Gpbs。
二、测试概要
&&&&基于Synopsys的HAPS70-S24平台进行第三方IP(包括PCIe/RapidIO控制器)的FPGA功能测试,测试PCIe/RapidIO控制器在FPGA平台上可以通过Xilinx的PHY与外围设备进行互联互通。本测试报告包括以下内容:1.RapidIO&4X&lanes模式下host(FPGA)与Device(FPGA)互联互通测试。2.GTX&4X模式下两片FPGA之间互联互通。3.RapidIO&4X&lanes模式下host(FPGA&A)与Device(FPGA&B)之间互联互通测试。
2.1&进度回顾
&&&PCIe测试从前期准备(10月22号)到项目结点(12月17号)总共花费112人天,测试报告只列出完成计划内容,回顾项目进度以供后续验证工程师参考。
&2.2&测试执行
&&&&此次测试严格按照项目计划和测试计划执行,自动化所完成独立IP设计与上板调试工作,完成RapidIO通路建立和测试并协助国睿中数员工搭建SOC集成环境。测试工作在项目制定的时间内按时完成了测试计划规定的基于测试对象的测试。针对测试计划规定的测试策略,在测试执行中都有体现,依据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对系统进行了完整的测试。
2.3&测试环境
仿真使用服务器
综合使用服务器
P&R&后续使用服务器
CPU:Intel(R)&Pentium(R)
CPU&2.40Ghz&&&
HD:160G&SATA
参考公司内部服务器环境手册
参考公司内部服务器环境手册
OS:Red&Hat&Enterprise&Linux&6.3(需补全所有缺失系统库)
参考公司内部服务器环境手册
参考公司内部服务器环境手册
&&&&无需网络环境
2.4&测试功能项
三、测试流程
3.1&SRIO板级调试&&
3.1.1&基于Xilinx&GTX的RapidIO仿真
本次测试所使用的RapidIO仿真软件有:vivado&13.3&ISIM&simulation,VCS&。
测试基于Xilinx&GTX的RapidIO功能,使用如下功能仿真原型,设计FPGA上板调试wrapper,使用GTX作为RapidIO&PHY,控制器通过outbound和inbound接口和PHY通信。仿真使用标准仿真方法进行RapidIO功能仿真,DUT设备为RapidIO控制器,VIP为不可综合的仿真模型,通过AMBA总线配置RapidIO基本寄存器和控制RapidIO通信,仿真测试有两种测试方法:直接测试和随机测试法。
RapidIO功能仿真原型如下图所示:GRIO对外接口包括物理层串行差分线接口和AMBA总线接口,不带bridge的GRIO没有AMBA总线接口,对于单IP阶段测试可以考虑使用没有bridge的GRIO。SIM_TOP层通过将待测设备的上述两种接口进行监视,将监视得到的数据进行解码,得到相应的RapidIO数据包和AXI数据包,经过缓冲后发给AXI和RapidIO协议处理模块,处理模块根据数据包内容产生应答信号,并且匹配发送和接收的数据以检测RapidIO控制器工作是否正确。
仿真结果如图所示,注意在第四条通道的通道使能信号uli_lane_oe_3会后与前三条通道的使能信号有效,这是因为RapidIO控制在四通道有效的情况下会将第四通道作为特殊通道使用,用来发送控制信号和一些特殊通信信号,也可以作为一般通道使用。RapidIO内部状态机最终跳转到04状态,表明RapidIO链路已经正常初始化完成,图中对应信号为ism_state[3:0]。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mw690/001OUzCqzy6KowcrauM84&690" TITLE="" NAME="image_operate_10185"
ALT="PCIe/RapidIO&控制器基于FPGA详细功能测试报告(RapidIO&部分)" />&
本次测试完成SRIO原仿真和基于Xilinx&GTX的仿真工作,上图3-2为仿真结果,RapidIO初始化完成,仿真工作完成。
3.1.3&基于Xilinx&GTX的RapidIO综合及wrapper设计
本次测试所使用的PCIe综合工具有:vivado&13.3。
测试RapidIO控制器板级互联互通测试,生成可综合网表,需要添加顶层模块,设计时钟和复位模块,设计10b转20b模块。设计在单片FPGA内使用两个RapidIO控制器,其中一个做Host,另一个做Device,进行时钟设计,管脚约束,生成FPGA配置文件并下载。单FPGA板级调试可综合部分修改如下图3-3所示: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mw690/001OUzCqzy6KowdnUpt23&690" TITLE="" NAME="image_operate_13986"
ALT="PCIe/RapidIO&控制器基于FPGA详细功能测试报告(RapidIO&部分)" />
wrapper设计主要添加模块列表如下:
1、时钟模块部分。测试系统有两路差分输入时钟,host端通过标准PCIe&Cable线缆提供156.25MHz参考时钟,该参考时钟作为GTX输入时钟、AXI接口时钟,两路差分输入时钟在使用前需通过特定的buf转为单端时钟。
2、复位部分。测试系统只需要一个全局复位时钟,通过板上上电复位引脚接入,为HAPS70板上系统总复位驱动,实际上板时Host端PHY复位时间要比EP端慢,因此该复位信号经计数器产生10us延时后生效,以防较host端过早复位。
3、10b转20b模块。测试设计将两个10位数据存入寄存器,并入一个20位寄存器,由于寄存器两边的时钟是两倍的关系,所以需要使用FIFO来隔离时钟,RapidIO&outbound和Inbound&部分带有FIFO,因此只需要设计10位数据转换成20位数据模块即可。
为了方便集成SoC环境前的上板调试,确定链路建立功能,将测试模块顶层模块的ULI等应用层接口中的输入部分置固定电平、输出部分悬空。
下图3-4是RapidIO可综合设计仿真结果,本次测试完成基于Xilinx&GTX的可综合设计,完成wrapper设计,并进行下一步上板工作。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mw690/001OUzCqzy6KowfnWsE10&690" TITLE="" NAME="image_operate_82811"
ALT="PCIe/RapidIO&控制器基于FPGA详细功能测试报告(RapidIO&部分)" />&
3.1.4&基于Xilinx&GTX的RapidIO&P&R及测试结果
本次测试所使用的PCIe&P&R及后续工具有:vivado&13.3。
测试系统使用vivado&13.1及更高版本进行后续的布局布线和最终生成上板调试文件(bit文件),Device端MGB子板跳线接downstream模式,Host端MGB子板跳线接upstream模式,bin文件下载后重启host端,使用chipscope软件观察信号测试结果。
在进行P&R时出现时序违规情况,原因是因为10b转20b模块时序问题,每个通道需要使用一个PLL和两个频率时钟,对于GTX发送和接收数据来说,时序很难满足要求,另测试暂时不需要使用RAB层,因此简化代码将GRIO层作为顶层重新进行综合,时钟使用GTX&PLL输出时钟TXOUTCLK和USRCLK,配置GTX&PLL分频数和其他参数,配置MMCM产生所有需要时钟。
下图3-5为最终上板结果,SoC环境建立正常,系统成功从FLASH启动,但是RapidIO&不能正常工作,下图结果只能表明RapidIO代码加入SoC环境没有对系统正常工作产生影响,但RapidIO控制器本身只完成了初始化过程,RapidIO&INBound和OUTBound没有观察到第2类、第5类、第6类和第8类和第13类事务包。该测试工作没有全部完成。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mw690/001OUzCqzy6KowgumGca0&690" TITLE="" NAME="image_operate_8218"
ALT="PCIe/RapidIO&控制器基于FPGA详细功能测试报告(RapidIO&部分)" />&
3.2&SRIO板级互联及bypass测试
本测试报告使用两片FPGA进行数据传输测试,两片FPGA之间使用GTX连接,MGB子板连线两端HAPS70芯片,结构如图3-6所示: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bmiddle/001OUzCqzy6KowhqIVqd8&690" TITLE="" NAME="image_operate_19122"
ALT="PCIe/RapidIO&控制器基于FPGA详细功能测试报告(RapidIO&部分)" />
设计每个HAPS系统中单片FPGA包含1个RapidIO控制器,1个HAPS系统做Host,另一个系统做Device,进行时钟设计,管脚约束,生成FPGA配置文件并下载。代码和SRIO板级调试相同,不过需要进行代码分割,将Host部分放入另一个HAPS系统。
进行bypass测试,需要设计HAPS系统A单片FPGA包含1个RapidIO控制器,HAPS系统B单片FPGA包含2个RapidIO控制器,HAPS系统A中的RapidIO做Host,HAPS系统B中的RapidIO做device,进行时钟设计,管脚约束,生成FPGA配置文件并下载,A与B中第二个RapidIO控制器进行数据交互,B中第一个RapidIO控制器负责bypass。
Bypass工作需要RapidIO&Switch设备作为数据存储和转发介质,由于缺少Switch设备,硬件条件不支持,该方案虽提出但是没有完成,板级系统调试工作没有完成。
3.3&SRIO系统级调试
系统级调试需要集成CPU/DSP等其他模块来对RapidIO控制器各个功能点进行测试,主要测试RapidIO&DMA,中断,boot等功能,由于缺少相应的驱动程序本测试报告不提供相关测试流程及测试结果,所做工作也只是将RapidIO控制器放入SoC环境观察系统是否正常工作,对于RapidIO控制器系统级调试工作本测试未完成。下图3-7是系统集成RapidIO后正常启动截图,由于基于Xilinx&GTX&P&R工作部分完成,后续工作没有继续进行,RapidIO系统级调试工作未完成。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mw690/001OUzCqzy6KowiLv1Q96&690" TITLE="" NAME="image_operate_66097"
ALT="PCIe/RapidIO&控制器基于FPGA详细功能测试报告(RapidIO&部分)" />&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您现在的位置: >
Flexstar提供极速性能PCIe固态硬盘测试系统
  加州圣何塞日电 /美通社/ --为存储技术制造商提供测试和测量解决方案的领先供应商 Flexstar Technology, Inc. 宣布推出其首款为 Virident 的 FlashMAX III 系列超高容量/性能 Gen 3.0 PCIe(总线和接口标准)开发的极速性能测试系统。这些设备提供超过每秒150万次读写和每秒1.6 GB的吞吐量性能。
  Virident 运营副总裁 Carl Munio表示:“当测试业界容量和性能最高的 PCIe -- 我们的新一代 FlashMAX III系列时,我们选择存储测试解决方案真正的领导者 Flexstar 作为合作伙伴。”
  极速性能 Flexstar 单板计算系统采用最新的双 Intel
Xeon CPU 技术,支持市场上最先进的 PCIe 加速器固态硬盘 (SSD) 数据饱和。Flexstar 的 PCIe Gen3.0 核产品嵌入在每个台式、老化和环境系统中。
  Flexstar Technology 首席执行官 Stephan Memmen 表示:“能够与快速兴起的PCIe 固态硬盘市场的行业领导者与趋势引领者 Virident合作,我们感到非常高兴。此次合作表明 Flexstar 对产品持续投资,从而为这个非常重要的领域服务。”
更多关于的新闻
数据加载中……
手机交完挂号费后,甚至可以直接...
今日图片:犹太难民托藏书 虹口...
8点钟出发,在真如站乘上11号...
“50万买主卧送次卧”……11...
昨天上午,有110民警来到该户...
据报道,我国上网费用是美国4倍...
昨天还是短袖短裙,今天就...
一夜间申城宛如两季,气温...
||||||||||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新民报系成员:||||
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C)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做民调 赢大奖”转盘抽奖
科沃斯地宝、交通卡、面包机、数码礼包、象印保温瓶等百份奖品等你拿
去试试手气
您已投过票
“做民调 赢大奖”转盘抽奖
科沃斯地宝、交通卡、面包机、数码礼包、象印保温瓶等百份奖品等你拿
去试试手气
密&&&&码:
下次自动登录&&&&
没有账号?&&&&
评论成功,谢谢参与!
点“看微博”查看您的
评论成功,谢谢参与!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PCIE物理层测试简介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SSD接PCI-E x1转SATA3转接卡 性能测试
点击数:14446|回复数:13
本帖最后由 ft5555 于
09:29 编辑
最近主板sata口不够用了,淘宝上搜pci-e x1转sata的便宜转接卡
发现芯片不是marvell 9170 就是asm1061. 于是各买了一块测着玩玩
把主板原生sata2口也一起测了一下。&&看看ssd到底接哪个上合适
主板:b75&&cpu:e3-1230v2& &转接卡均为最新驱动
cpu节能开:
cpu节能关:
======================================
4k不同队列深度性能比较:
marvell9170:
原生sata2:
=======================================
如果是在SSD上多开虚拟机,感觉用这转接卡还不如原生SATA2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width:100%">
ASM 1061性能比marvell 9170更好。
我用ASM 1061 扩展卡SATA3 Win7 自带评分能7.9,原生SATA2最高7.8。
width:100%">
ASM 1061性能比marvell 9170更好。
我用ASM 1061 扩展卡SATA3 Win7 自带评分能7.9,原生SATA2最高7.8。 ...
asm 弱在4K&&还有延迟大
队列超过4&&对普通用户来就意义不大了。
width:100%">
asm 弱在4K&&还有延迟大
队列超过4&&对普通用户来就意义不大了。
关键便宜,然而要说兼容性我还是更相信marvell
家里有个技嘉780G主板,常年接硬盘爆C7,怀疑是主板集成的扩展sata用nec芯片问题,搞得南桥原生的两个sata口也一样爆c7
最终买了个marvell 9170的peie转sata彻底解决
从此看到集成nec芯片扩展sata的主板都绕着走
width:100%">
本帖最后由 terryworld 于
10:31 编辑
樓主B75 SATA2是支持AHCI的。
我在不支持AHCI的G41主板上用PCIe-SATA(3.0) ASM1061帶AHCI的測過,這卡貌似以降低4K單隊列甚至连续读写的性能為代價提高4K-多队列(Thr64).&&(你的情况好些,连续读写也向SATA3靠拢。) 如图,ASSSD和PCMark7分數都有提高,不過不大罷了。G41只能IntelIDE模式,转接卡可用MSAHCI或卡自带的驱动(最新是3.0.2),后者总分比MS的高点。
这种卡的提升SSD性能主要用在:
1)给不支持AHCI的主板提供AHCI,利于SSD
2)插PCIe 2.0 1X 槽,提升SSD性能至SATA2.0到原生SATA3.0之间。
如主板上只有空余的PCIe 1.0,又有原生SATA2,那接到PCIe 1.0 1X上去最多和原生SATA2.0相当甚至略差。
另外有PCIe 2X 或4X的转接卡,即使是1.0的版本应该提高更多,当然也贵。
碰到奇葩的事,同样ASM1061的另外一种PCIe-SATA卡貌似不兼容840...跑分奇怪,连续写只有不到10MB/s,用SS332就没问题,据说是深圳产的,和上面的台湾产做工不一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width:100%">
关键便宜,然而要说兼容性我还是更相信marvell
家里有个技嘉780G主板,常年接硬盘爆C7,怀疑是主板集成的扩 ...
最后测试出marvell 9170的转接卡&&连上机箱的e-sata口 接上e-sata的硬盘座后,识别不出盘。关机关不上,强关再开后,卡bios自检界面前黑屏
asm1061一切正常。
于是我把9170这块退掉了 XD
width:100%">
樓主B75 SATA2是支持AHCI的。
我在不支持AHCI的G41主板上用PCIe-SATA(3.0) ASM1061帶AHCI的測過,這卡貌似 ...
我用asm是淘宝台湾产的那个
这转接卡 其实还是接机械硬盘好了&&ssd交给板载SATA2 速度兼容兼顾
width:100%">
扩展卡不如原生sata2这一点早就形成共识了
width:100%">
本帖最后由 terryworld 于
14:25 编辑
扩展卡不如原生sata2这一点早就形成共识了
准确的说,
PCIe 1X 转SATA3扩展卡比不支持AHCI 的原生SATA2.0好,
在PCIe 1.0下相当于原生SATA2.0+AHCI,或稍差(CPU主频低时)
在PCIe 2.0下比原生SATA2.0+AHCI好点
肯定不如原生SATA3.0
width:100%">
樓主B75 SATA2是支持AHCI的。
我在不支持AHCI的G41主板上用PCIe-SATA(3.0) ASM1061帶AHCI的測過,這卡貌似 ...
用的驱动不对,你安装的ASM厂家的驱动不支持Trim。要用旧一些的驱动。
width:100%">
家用SSD最重要的性能就是4K单线程读,其它指标都没啥用。所以Intel & Marvell & ASM1061
width:100%">
本帖最后由 terryworld 于
10:35 编辑
其实是4k 低线程。多任务并发时,对硬盘来讲,应该不可能都是单线程。
width:100%">
最后测试出marvell 9170的转接卡&&连上机箱的e-sata口 接上e-sata的硬盘座后,识别不出盘。关机关不上, ...
我买的不带e sata的,那玩意本来我也用不着,8170貌似本来也不是拿来做e sata的
width:100%">
Z77的原生SATA3多开虚拟机也不好玩,用ram disk开虚拟机也不好玩,硬件性能不是瓶颈,是软件问题
width:100%">
& 北京绝对领域咨询有限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位错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