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找有关运动的书籍,有助于减缓心率的运动确立好的运动方式的那种,求推荐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运 动 着 的 世 界
下载积分:400
内容提示:运 动 着 的 世 界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63|
上传日期: 18:12:11|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4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运 动 着 的 世 界
官方公共微信提升自控力的第一方法是运动 - 知乎专栏
{"debug":false,"apiRoot":"","paySDK":"/api/js","wechatConfigAPI":"/api/wechat/jssdkconfig","name":"production","instance":"column","tokens":{"X-XSRF-TOKEN":null,"X-UDID":null,"Authorization":"oauth c3cef7c66aa9e6a1e3160e20"}}
{"database":{"Post":{"":{"title":"提升自控力的第一方法是运动","author":"hejupai","content":"关于人的成长,没有比意志力和自控力更重要的问题了。无论你想学习任何知识、技能,养成任何新习惯,成为任何领域的专家和牛人,意志力和自控力提升都是必经之路。如果没有意志力,即便是有神仙般的神机妙算,有着谋略家一般的巧妙计划,缺乏执行力和自控力,也依然会一事无成,所有的愿望都将成为千秋大梦。好在,提升意志力是有方法的,而且有许多种方法。在所有这些方法中,最简便易行,而且能够起到立竿见影效果的,是运动,或者锻炼。运动有助于提升意志力,是大量科学研究得出的结论。下面,咱就聊这个。1.锻炼的悖论所有人都知道锻炼身体的好处。但是相当比例的人,并没有把运动作为生活必须的习惯。极为普遍的人,很想启动锻炼身体,却坚持不下来。因为保持锻炼是需要意志力的。那么,如果说提升意志力和自控力的第一方法是运动,对于这些人来说简直就是荒唐。想要锻炼却坚持不住,原因是缺乏意志力。而增加意志力的第一方法竟然是要运动。这几乎是一个令人绝望的消息。很多人都在这个大坑里爬不上来,而且在里面挣扎不休。有些人爬上来了,走上了“锻炼身体,为祖国工作50年的道路”。还有一些人,一直没爬上来,萎靡不振,甚至抑郁死、过劳死等等。但自己却没有意识到这是个坑,而且是思维的大坑,认知的大坑。大坑的本质是你如何认知,什么是运动?我们在文章末尾将揭晓答案。眼下,我们必须得弄明白,意志力这东西是客观存在的。认知到这一点,足足花费了心理学家们好几十年的时间。心理学曾经一度将“意识”、“意志力”这样的概念完全排除在外,因为这样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而且没法儿测量。现在,我们终于有客观的测量办法来测量人的意志力了。也因此,我们可以大大方方的跟人聊意志力这回事儿。而且,一旦自己行动力不行,要想着意志力这个环节是不是出来问题。如果出了问题赶紧治。2. 心率变异度反映意志力的程度当一个满心想减肥的人面对巧克力的时候,常常会面临尴尬的境地:吃还是不吃?遇见好吃的,本能冲动就是吃。但是人类进化出一种能力,那就是“三思而后行”。其本质是,我得想想,这么做对于达成我想要的目标是不是相冲突。这个思维过程,这个意识过程,就是自控力必备的环节。许多人正是凭借“三思而后行”的能力,成功制服了冲动的魔鬼,他们成功的控制了自己,实现了自己想要的目标。并因此,一步一步的,成了牛人,成了大神,成了神人。而另外一些“三思而后行”能力比较差的人,一次次被冲动的魔鬼控制了,一次次懊悔,一次次失言,失信于自己或者别人。当然还有更糟的情况。你懂得。(1)心率变异度是衡量自控力的生理指标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麦格尼格尔指出:对“三思而后行”反应的最佳生理学测量指标是“心率变异度”。这个概念非常重要。随着你对自己,对生命越来越深入的认知,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概念。所以,咱们现在就要弄明白它。它反映压力状态和平静状态下不同的身体状态。每个人的心率或多或少会有所变化。你在上楼梯的时候能明显感到心率加速。如果你很健康,即便是在看书的时候,心率也会有一些正常的波动。这跟心率失常是两回事。而且这种正常的心率波动有个特点。你吸气的时候心率会升高,呼气的时候心率会降低。这是正常的,也是健康的。这说明你的心脏能从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中收到信号。交感神经神经系统会加速身体运动,副交感神经系统则会减缓身体运动。当人们感到压力时,交感神经系统会控制身体。这种生理现象让你能够战斗或者逃跑。这是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大自然在我们身体上设置出来的神奇的功能反应。例如,人在野外看见野兽袭来的时候,他几乎无需思考,立即产生了恐惧和警觉,也无需思考,交感神经系统就被激活。无需思考,交感神经系统的激活立即调动身体大部分能量充满四肢,而且停止胃部的消化,以及其它不紧急的功能,无论你此前是不是刚刚吃下东西。目的很简单,交感神经系统必须调动足够的身体能量,准备逃跑,或者跟野兽战斗。在交感神经系统兴奋的时候,心率骤然上升,并保持在高心率的状态,使劲儿向四肢输送氧气。也因此,心率变异性降低,因为心率一直很高,所以心率的变化不大。相反,当人们成功自控的时候,副交感神经系统会发挥主要作用,环节压力,控制冲动行为。心率降低,心率变异度便会升高。因此,人们能更好的集中注意力并保持平静。但人们没有想到,心率变异性竟然可以用来刻画意志力。直到心理学家西斯托姆的出现。西斯托姆在实验中第一次发现了自控力的生理指标,那就是心率变异度。在实验中,西斯托姆要饥饿的学生们不准吃新鲜出炉的巧克力饼干。参加实验的学生要求,为了准备这次味觉试验,早晨就没吃饭。他们来到实验室后,看到屋子里摆满了刚刚烤出来的巧克力饼干,以及巧克力糖和胡萝卜。实验人员说,“胡萝卜你们想吃多少就吃多少,但不能碰饼干和糖果,那是给下一组被试者准备的”。学生们很不情愿,但又必须拒绝甜食。这时,他们的心率变异度升高了。而另外一组被试,只需要“拒绝”胡萝卜,他们可以尽情享受饼干和糖果。这第二组学生的心率变异度没有变化。这样的实验告诉我们,心率变异度能很好的反映意志力的程度。你可以用它推测谁能抵抗住诱惑,谁会屈服于诱惑。比如,当一个戒酒的人看到酒时,心率变异度升高,那么他很可能会继续保持清醒。这表示,他的内心正在进行“拒绝”的斗争。但如果情况相反,他的心率变异度降低,那么他很可能会故态复萌。原因是,他已经准备投降,不再跟诱惑做斗争了。研究还发现,心率变异度比较高的人能更好地集中注意力、避免及时行乐的想法、更好的应对压力。他们在困难面前不容易放弃,即便他们一开始就遭到了失败或得到了消极评价。这些发现让心理学家把心率变异度称为身体的意志力“储备”,也就是衡量自控力的生理指标。如果你的心率变异度高,那么无论在何种诱惑面前,你的意志力都会更强。(2)是什么在影响意志力?有了心率变异度这个指标,心理学家就容易追踪到哪些因素对意志力产生了影响。食物影响意志力。以植物为原料的、未经加工的食物有助于提高心率变异度,垃圾食品则会降低心率变异度,从而降低意志力和自控力。居住环境影响意志力。例如糟糕的空气质量会降低心率变异度。住在北京这样地方的朋友们注意了,这个消息不大好。欧美的大学为什么那么高产?这就是一个原因。英国的牛津、剑桥、美国的普林斯顿,这些大学都建在小镇上。而中国的大学,大多数都建在了大都市里。心境影响意志力。任何给你的身心带来压力的东西都会影响自控力的生理基础,甚至会摧毁你的意志力。焦虑、愤怒、抑郁和孤独都与较低的心率变异度和较差的自控力有关。所以,情绪低落,或者经常发脾气的人,意志力比较差,比较难于控制自己。他们说的话,你就要多担待这点儿。意志力上不去,他们这些毛病改不了。那甚至不是毛病,而是作为意志力的生理基础跟不上。慢性疾病会降低意志力。慢性疼痛和慢性疾病则会消耗身体和大脑的意志力储备。这些患者,一方面在对抗疾病上消耗了大量能量,与此同时还要消耗意志力和不良思想和情绪作斗争。那么关键是如何提升意志力?3. 运动如何提升意志力(1)放慢呼吸能够快速提升意志力研究表明,将呼吸频率降低到每分钟4-6次,也就是每次呼吸用10-15秒时间,比平时要慢一些。能够有效提高意志力。只要你有足够的耐心,加上必要的练习,做到这一点并不难。提高意志力的方法竟然如此简单。当然这并并不是唯一的方法,但可能是最简单易行的方法。为什么放慢呼吸能提高意志力呢?原因是,放慢呼吸能够激活大脑中做决策的那部分大脑皮层区域,这个区域叫做前额皮质。而且放慢呼吸能够提高心率变异度,从而,有助于你的身心从压力状态调整到自控力状态。这样训练几分钟之后,你就会感到平静,有控制感,能够克制欲望,迎接挑战。如果你仔细观察赛场上的运动员。在临上场准备开始竞技之前,能够清晰的看到,他们有深呼吸的动作。尤其是足球比赛中的点球大战,准备射门的运动员在助跑之前,有着明显的深呼吸动作。这都是技术!为了避免头脑一热,兴奋过头,或者紧张过头,把球踢飞。所以下一次,在你面临小诱惑的时候,要试一试这招。比如减肥的时候,面对蛋糕的诱惑,在准备动手开吃之前,先来几次放慢呼吸的训练。说不定,做完之后,那蛋糕对你诱惑力就不至于无法抗拒了。如何放慢呼吸?《自控力》这本书里讲的方法是这样的。先计算你平常的呼吸频率,然后放慢呼吸,但不要憋气,憋气只会让你更紧张。对大多数人来说,放慢呼气速度很容易。需要专注于缓慢的、充分的呼气,就像用吸管向外吹气一样。充分的呼气让你能更加充分的吸气。如果你无法做到每分钟呼吸4次,那也别担心。研究发现,当呼吸频率下降到每分钟12次以下时,心率变异度就会稳步提高。研究发现,坚持放慢呼吸练习能增加你的抗压性,帮助你作好意志力储备。一项研究发现,滥用药物(可卡因类、大麻类、烟草、酒精等)或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的成年人,每天进行20分钟放慢呼吸的练习,就能提高心率变异度,降低欲望和抑郁程度,提升意志力。人们已经基于这些原理和技术开发了“心率变异度训练项目”。这样的训练项目能够帮助警察、股票交易员和客户服务人员提高自控力,降低心理压力。这三类人正是世界上压力最大的群体。记住,只要做1-2分钟的呼吸训练,就能提高你的意志力储备。所以,每当你面临意志力挑战的时候,都可以尝试这种办法。(2)提升自控力的良药悉尼大学的两位心理学家,在提高自控力方面做出了一项重大发现。这两位心理学家是,梅干o奥腾(Megan Oaten)和生物学家肯恩o程(Ken Cheng)。他们为自己发现都感到大吃一惊。虽然他们致力于发现有效提升意志力的方法,以治疗那些缺乏意志力的人,但没人预料到治疗效果会有如此深远的影响。他们的实验对象是6名男性和18名女性,年龄从18岁到50岁不等。经过2个月的治疗,他们在注意力和抗干扰能力都有所提高。值得关注的是,他们的注意力能集中30秒不分散。这是他们此前根本做不到的。不仅如此,他们吸烟饮酒的频率和咖啡因的摄入量都有所降低,尽管没有人要求他们这样做。他们吃垃圾食品更少了,吃的健康食品更多了。他们看电视的时间减少了,学习的时间增加了。他们觉得能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了。他们甚至做事不再拖沓了,连约会迟到也变少了。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麦格尼格尔不仅惊呼:我的天啊,他们到底用了什么神奇的药物?我们能在哪里找到处方呢?其实,这根本不是某种药物的作用。意志力的奇迹,实际上来自身体训练!这些被试者此前都没有锻炼的习惯,但在参加试验后,他们获得了健身房的免费会员资格,研究人员鼓励他们有效利用健身资源。第一个月里,他们平均每周锻炼1次。但经过2个月的训练后,他们每周最多能锻炼3次。注意,这里的循序渐进,很重要哦。研究人员并没有要求他们改变其他生活习惯,但锻炼似乎让他们的生活充满了活力,也让他们获得了自控力。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麦格尼格尔说,“科学家找到的自控力良药竟然是锻炼!”对于起步者来说,锻炼对意志力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15分钟的跑步机锻炼就能降低巧克力对节食者、香烟对戒烟者的诱惑。锻炼能缓解普通的日常压力,抵抗抑郁。最重要的是,锻炼能提高心率变异度的基准线,从而改善自控力的生理基础。锻炼让大脑中产生了更多的细胞灰质和白质。其中,白质能迅速有效的联通脑细胞。因此,锻炼能让你的大脑更充实、运转更迅速。其中前额叶皮质是最大的受益者。要知道,前额叶皮质是负责决策的脑区。因此,锻炼通过促进大脑功能,改变了大脑结构,从而从生理结构上提升了你的意志力!前额叶皮层的脑区位置和功能(3)锻炼的方法一想到准备开启运动锻炼,很多人立马想问这样的问题:什么运动最有效?残酷的是,如果你的意志力很差,你根本没有资格提这个问题。只要运动起来,对你来说就是最好的起点,或者说,只要你运动就有效。如果你对以下两个问题的回答都是否定的,那么它就是一项运动。一、你是坐着、站着不动或是躺着吗?二、你会边做事情,边吃垃圾食品吗?如果你找到了符合要求的运动,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找到了锻炼意志力的方法。记住,任何能让你离开椅子的活动,都能提高你的意志力储备。2010年,一项针对10个不同研究的分析发现,改善心情、缓解压力的最有效的锻炼是每次5分钟,而不是每次10个小时。这是任何正常人都能做到的。如果是学生,课间10分钟,已经足够了。如果是家庭主妇,在家里做家务,已经够了。如果是职场白领,那么多在办公室走动跟同事交流,也够了。当然,你要你动起来之后。随着意志力的提升。你就可以开启你更宏大的锻炼计划了。因为你已经具备相应的意志力来展开了。4. 开启新生命2016年还有几天就要过去了。许多人正在制定新年计划,信誓旦旦。而对于高中生、大学生,他们的计划周期,远远等不到一年那么长。但是,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实施自己的计划,有多少计划,是在种种悔恨中泡汤了的呢?斯蒂芬·盖斯(Stephen Guise)是个天生的懒虫。为了改变这一点,他开始研究各种习惯养成策略,从2004年起在美国各大自我成长类网站上发表了许多文章。2011年,他开始运营自己的博客Deep Existence,也就是,深度存在。日那天。跟其他人一样,斯蒂芬·盖斯回顾了他的2012年,结果不太满意,所以他希望他能在2013年活得更精彩,一个最强烈的想法就是健身。可他又不想定一个“新年愿望”——多年前他就决定不这么干了,因为实现的可能性低得可怜。多年来,斯蒂芬·盖斯一直想坚持锻炼,但是多年之后依然未能如愿。因此,他总觉得,他在拉斯维加斯赢钱的可能性都比他在生活中获得成功的大。然而,从2012年末开始,他能坚持锻炼了,不到一年,他拥有了梦想中的体格。他写的文章是过去的4倍,读的书是过去的10倍。他是如何做到的?答案就是循序渐进的微习惯。他从每天一个俯卧撑开始。这个实在容易实现。于是,他还很乐意的能多做几个。就这么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每天做的越来越多。锻炼量越来越大。以致创造了连自己都不敢相信的奇迹,如同上面所说。以致于他必须写一本书记录这个过程,以作纪念。这本书的名字就叫《微习惯》。此前的文章我曾介绍过。文末,我会附上链接。写到这里,我想起了《阿甘正传》和《谍影重重》。想到了其中的跑步镜头。如此精彩的片子中,用了那么长的时间展现跑步。原来这是,那些人早已掌握的秘密。跑步有多种意义。最核心的是意志力的提升。而对于一个人来说,意志力意味着一切。没有意志力,则会丧失一切。《谍影重重》-难忘片段我们再总结一下通过运动锻炼提升意志力的办法;(1)随时随地放慢呼吸。尤其是对于失眠者。就练习这个。不但不会浪费时间,而且会带来意外的财富——你的意志力的增长。(2)循序渐进开启运动模式。从最简单的,你能动得起来的运动开始。逐渐增加运动量。过渡到,你想要的那种锻炼模式之中。比如每天跑1公里,5公里,游泳,健身训练,马拉松,等等。关键是循序渐进。最后,我们解决了那个悖论。想要锻炼却坚持不住,原因是缺乏意志力。而增加意志力的第一方法竟然是要运动。这几乎是一个令人绝望的消息。悖论的原因,是你把运动定义的太狭隘了。这是认知的大坑。如果你认识到能动起来就是运动,而且运动是提升意志力的良药。那么,你应该立即从最简单的运动开始,从呼吸和一个俯卧撑,从散步5分钟开始,循序渐进。如果这个做不到。那神仙都拿你没办法了。如果你做到了。那么祝贺你。你的新生命即将诞生。参考资料凯利·麦格尼格尔(Kelly McGonigal),《自控力:斯坦福大学最受欢迎心理学课程》。相关文章1、2、3、4、5、6、7、8、9、我是核聚,人生核聚变的核聚知乎专栏:{ }
欢迎来逛逛微信订阅号:{ 核聚 }
阅读更多相关文章","updated":"T01:28:27.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38,"collapsedCount":0,"likeCount":623,"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lastestTipjarors":[{"isFollowed":false,"name":"tony txy","headline":"历史爱好者;慢跑;投机;","avatarUrl":"/be7e3514945_s.jpg","isFollowing":false,"type":"people","slug":"tony-txy","bio":"风流名士,本色英雄,以曹操为执牛耳","hash":"5c3aaed32684","uid":08,"isOrg":false,"description":"历史爱好者;慢跑;投机;","profileUrl":"/people/tony-txy","avatar":{"id":"be7e3514945","template":"/{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isFollowed":false,"name":"calla","headline":"","avatarUrl":"/da8e974dc_s.jpg","isFollowing":false,"type":"people","slug":"calla-67","bio":"银行小职员","hash":"5d7cdba57108adbd33e9eccb","uid":183200,"isOrg":false,"description":"","profileUrl":"/people/calla-67","avatar":{"id":"da8e974dc","template":"/{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isFollowed":false,"avatarUrl":"","isFollowing":false,"type":"people","slug":"0"},{"isFollowed":false,"name":"曹建成","headline":"一时的戒烟想法,需要一辈子的努力。","avatarUrl":"/v2-9b6cf76b94f5f8e7836babf8b3a2b70a_s.jpg","isFollowing":false,"type":"people","slug":"cao-jian-cheng-jian-cheng","bio":"人在做,天在看。","hash":"bdf6c788cc58d44db73c69c185ca3670","uid":123700,"isOrg":false,"description":"一时的戒烟想法,需要一辈子的努力。","profileUrl":"/people/cao-jian-cheng-jian-cheng","avatar":{"id":"v2-9b6cf76b94f5f8e7836babf8b3a2b70a","template":"/{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isFollowed":false,"name":"乔治","headline":"","avatarUrl":"/da8e974dc_s.jpg","isFollowing":false,"type":"people","slug":"qiao-zhi-92","bio":null,"hash":"8b132ed48eb","uid":20,"isOrg":false,"description":"","profileUrl":"/people/qiao-zhi-92","avatar":{"id":"da8e974dc","template":"/{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isFollowed":false,"name":"任家慧","headline":"95后
抗击打 在做最好的自己的路上。","avatarUrl":"/ea36dff67ee3_s.jpg","isFollowing":false,"type":"people","slug":"ren-jia-hui-17-30","bio":"热爱外形和气质提升的医学生","hash":"ba37df4c106c92fd49e65b8","uid":600300,"isOrg":false,"description":"95后
抗击打 在做最好的自己的路上。","profileUrl":"/people/ren-jia-hui-17-30","avatar":{"id":"ea36dff67ee3","template":"/{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isFollowed":false,"name":"卷毛的坏小熊","headline":"喜爱great apps,喜欢鼓捣点机械产品,喜欢写点文字,微信公众号:spreadingideas","avatarUrl":"/v2-00fe470f2fdd_s.jpg","isFollowing":false,"type":"people","slug":"spreadingideas","bio":"iOS开发/机械加工/健身学徒","hash":"cf2bd242dddb71f203385bbb48f97f90","uid":00,"isOrg":false,"description":"喜爱great apps,喜欢鼓捣点机械产品,喜欢写点文字,微信公众号:spreadingideas","profileUrl":"/people/spreadingideas","avatar":{"id":"v2-00fe470f2fdd","template":"/{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isFollowed":false,"name":"麦子先森","headline":"保持成长。","avatarUrl":"/21fabf6d9ac_s.jpg","isFollowing":false,"type":"people","slug":"liu-kun-hua-69","bio":"我喜欢锻炼身体。","hash":"af91f06dd24e2ab4fdfd2138","uid":661400,"isOrg":false,"description":"保持成长。","profileUrl":"/people/liu-kun-hua-69","avatar":{"id":"21fabf6d9ac","template":"/{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titleImage":"/v2-989db19d18ae9d6f3bed86d9ae0b243f_r.jpg","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reviewers":[],"topics":[{"url":"/topic/","id":"","name":"运动"},{"url":"/topic/","id":"","name":"自制力"},{"url":"/topic/","id":"","name":"自我管理"}],"adminClosedComment":false,"titleImageSize":{"width":640,"height":375},"href":"/api/posts/","excerptTitle":"","column":{"slug":"hejupai","name":"核聚"},"tipjarState":"activated","tipjarTagLine":"真诚赞赏,手留余香","sourceUrl":"","pageCommentsCount":38,"tipjarorCount":11,"annotationAction":[],"hasPublishingDraft":false,"snapshotUrl":"","publishedTime":"T09:28:27+08:00","url":"/p/","lastestLikers":[{"bio":"更行,更远,还生。","isFollowing":false,"hash":"7dbbfdf2f0","uid":298800,"isOrg":false,"slug":"wen-ren-xiao-62","isFollowed":false,"description":"","name":"闻人笑","profileUrl":"/people/wen-ren-xiao-62","avatar":{"id":"v2-0c5f777a861c6a1d59b9a0fa93ae1686","template":"/{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bio":null,"isFollowing":false,"hash":"995cd2b43f730df26fa6e31","uid":052100,"isOrg":false,"slug":"zhou-heng-91-44","isFollowed":false,"description":"","name":"周恒","profileUrl":"/people/zhou-heng-91-44","avatar":{"id":"v2-67af7ceb43ab93a89b56aa","template":"/{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bio":"胆怯的学生","isFollowing":false,"hash":"6130cdaf0af783f34f72d7a07d881593","uid":611100,"isOrg":false,"slug":"bo-yu-92-76","isFollowed":false,"description":"","name":"泺羽","profileUrl":"/people/bo-yu-92-76","avatar":{"id":"10d86f54ff6eff508a8a","template":"/{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bio":null,"isFollowing":false,"hash":"320fbb2b6441998ded9a48b125ff38b7","uid":76,"isOrg":false,"slug":"rousun","isFollowed":false,"description":"","name":"柔顺","profileUrl":"/people/rousun","avatar":{"id":"da8e974dc","template":"/{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bio":"心怀苍穹,必将远行。","isFollowing":false,"hash":"16dd0eeffbcf","uid":662500,"isOrg":false,"slug":"ai-chi-xiao-ben-zhu","isFollowed":false,"description":"后来我终于发现喝了H2O的人都死了!","name":"徐某某","profileUrl":"/people/ai-chi-xiao-ben-zhu","avatar":{"id":"v2-09332e60abc02ba1696e6","template":"/{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summary":"关于人的成长,没有比意志力和自控力更重要的问题了。无论你想学习任何知识、技能,养成任何新习惯,成为任何领域的专家和牛人,意志力和自控力提升都是必经之路。如果没有意志力,即便是有神仙般的神机妙算,有着谋略家一般的巧妙计划,缺乏执行力和自控力…","reviewingCommentsCount":0,"meta":{"previous":{"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titleImage":"/v2-4f8ffab89b327ecb430ec_r.jpg","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topics":[{"url":"/topic/","id":"","name":"儿童教育"},{"url":"/topic/","id":"","name":"家庭教育"},{"url":"/topic/","id":"","name":"儿童心理"}],"adminClosedComment":false,"href":"/api/posts/","excerptTitle":"","author":{"bio":"个人微信订阅号:核聚(hejupai)","isFollowing":false,"hash":"0ea1f9e6b59edc2adb63adf","uid":440400,"isOrg":false,"slug":"hejupai","isFollowed":false,"description":"不负生命,不负有情,不负天地;知识贩卖者。\n本人已委托维权骑士()为我的文章进行维权。\n转载文章请支付100元/千字转载费用。","name":"核聚","profileUrl":"/people/hejupai","avatar":{"id":"v2-d5c00b715eeabc","template":"/{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column":{"slug":"hejupai","name":"核聚"},"content":"都说这是一个知识泛滥的时代。从这些回答中,我分明看到的是知识蛮荒时代!如果说泛滥,那是观点泛滥!“父母应不应该对孩子保持高期望?应不应该对孩子的教育太上心?如果付出很多,孩子的成长仍不如意怎么办?”知乎上,有位母亲问了这样的问题。网友的回答千奇百怪,点赞率最高的几篇文章,当时就让我震惊了。其中包括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的回答。这些支持率最高的几篇文章,都在直接指责这位母亲。连嘲讽带挖苦,反复告诫她,不该对孩子的期望太高。有的用优美的语言,有的用显赫的学历背景,有的用精巧的逻辑。我惊呆了!我也回应了这位母亲:你对孩子的期望无论有多高,都不算高,只要方法对头。这位母亲的咨询原文:觉得女儿不够优秀,有点失望,应该怎么办?从孩子生下来,就对她抱有很高的期望,或许因为期望越高,失望就越大,快满三岁的女儿没有我期望的那样优秀。我对孩子付出很多,每日都会陪她阅读半小时(几乎未断过),陪她游戏(基本是我自己设计的),每周带她去户外活动。我比较特殊,孩子单亲,虽有外公外婆带,但外公外婆只是看着而已,和孩子也没什么交流。我几乎放弃了社交,工作也是马马虎虎,花费太多精力在孩子上了却不见成效,心里有些失落。首先我是个母亲,肯定是把孩子的健康和快乐放在第一位的;其次,我是一位教师,教育学心理学不说很熟悉,但至少看过;最后,孩子早教是对其思维的训练,我也没什么怨气,提问中只是有侧重的叙述,并非我女儿所有的生活就是我在灌输,也从未强迫她,除非她喜欢。各位勿过度推断。也有几条建议自己会采纳。我女儿生活挺丰富的,我常常带她去感受大自然,还经常一起带她和其他朋友游戏,还带她去钓鱼,常常听取她的意见。每日在家看绘本会长达 1 小时,她自己特别喜欢,一到书店拖都拖不走,英语也是,养过孩子的都知道,幼儿是强迫不了的,一强迫就会哭得撕心裂肺,除非孩子喜欢。目前,孩子只认识百来个字,只会 10 以内的加减法(还是掰着手指数的),只会 10 句简单英语会话,100 来个英文单词意思,画画也不成样子,思维似乎也不灵巧,就只性格乖巧,喜欢看书,什么也不会。内心有些沮丧,觉得付出得不到收获,应该怎么办?题主问了一个看似平常,但极为深刻的问题,戳痛了读者们的内心。也激发了大家对孩子成长问题的思考。古往今来,正是父母对教育基本原理和法则的不同认知,造就了人与人之间的天渊之别。同样是可爱的婴儿,一群人成为杰出者,而另外一批人则成了罪犯、成了各种低能的人(我国小于17岁的青少年中12.9%有各种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父母的认知,以及对待孩子的方式!1.对孩子的期望再高都不算高您对孩子保持高期望,并付诸行动,让我感到敬佩。我为您言语中的能量,表示感谢。有作者说,您对孩子的期望太高了,而且把自己的愿望强加到孩子身上。我从逻辑上,没有看出来您把期望强加给孩子,因为您把健康和快乐放在第一位。相反,是他们不敢对孩子抱有高期望,如此便对你的高期望表示了强烈的职责,甚至不惜用“强加”这样的字眼儿。从当代心理学、神经科学、生物科学和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看,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再高都不算高。大量严格的科学研究告诉我们:对孩子抱有再高的期望都不算高。认知科学和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儿童天生具有科学思维、哲学思维,并且儿童天生就是道德生物,他们对亲人、对同类、对其他动物都有着天生的关爱,这称之为共情。所有这些都印刻在孩子的神经系统之中,与生俱来。这是生命数亿年生物进化的结果,为了这个物种的个体能够生存并活的更好。所有的人都能感受到儿童的心灵美。但上面这些语言或许对于一般的读者会感到陌生和抽象。事实上,只有带着精深的思维,才能看到儿童心智中的超凡之处。例如哲学家加雷斯·马修斯记录了幼儿的许多话语,他从中发现了哲学的智慧之光。蒂姆(大约6岁)正在忙着舔锅子时问他爸爸:“爸爸,我们怎么能知道不是在做梦呢?”厄休拉(3岁4个月)说:“我的肚子痛。”母亲说:“你躺下睡着了,痛就会消失的。”厄休拉说:“痛会上哪儿去呢?”“痛会上哪儿去呢?”伊恩(6岁)感到懊恼的是他父母的朋友的三个孩子霸占了电视;他们不让他看他喜爱的电视节目。“妈妈,”他用沮丧的口气问道:“为什么三个人自私比一个人自私好?”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马修斯儿童哲学三部曲(《与儿童对话》+《童年哲学》+《哲学与幼童》中记录了大量的例子,以及他对儿童哲学思维的认识。哲学与幼童这些问题有的是深刻的哲学问题,有的是深刻的科学问题,甚至是尚未解决的问题。当然,儿童不仅仅是提出这些问题,他们不断尝试以科学的方式回答这些问题。这听起来是耸人听闻。但近二十年来,相关研究大量涌现。其中,艾莉森·高普尼克(Alison Gopnik)的《摇篮里的科学家》(The Scientist in the Crib),突出了儿童与生俱来的科学思维。《宝宝也是哲学家:学习与思考的惊奇发现》 (The Philosophical Baby: What children’s Minds Tell),是对上述研究的大综合。高普尼克是牛津大学心理学博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系教授及哲学系客座教授,美国心理学会会员。第一位受邀在美国心理学会开设讲座的儿童心理学家。曾在美国科学促进会、美国心理协会、美国哲学学会及诸多儿童福利机构发表儿童心理理论的演讲。 其中《宝宝也是哲学家》BABBLE网站誉为“50本最佳育儿书籍”之一,她的文章和评论散见于《纽约时报》、《卫报》、《科学人》等各大媒体。宝宝也是哲学家作为个体,我的父母对我的期望就很高,从小我心里就能感受到这种高期望。但,我并没有为此蒙受任何心里阴影,相反,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感激我的父母,感谢他们对我的高期望。相反,我想,任何人听到父母说,“我对你已经失望了”,那将是怎样的悲哀。在这样的一个反智的时代,一些人用着忽悠人的字句不断鼓吹“做自己就好”。他们甚至用“让孩子做自己”告诫您不要对孩子抱有高期望。这是一个巨大的谎言!因为,没有人说得清自己。每个生命都无比的复杂,都有无穷的可能性。如果搞不清楚自己,何谈做自己?古人说,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面对人生的发展,我们当然要“取法乎上”了。关于学习能力巴菲特每天读书500页。16岁的时候为了研究一个小爱好,赌马,把图书馆里所有相关的300多本书借回来研究。同时运作三家开创性公司的钢铁侠马斯克,从十几岁开始,每天读2本书。毛泽东一生够忙的,他的阅读量和写作量大的惊人,众所周知,《二十四史》,他批注了N遍,《道德经》、《离骚》这样的书,他读N遍,而且是几十个不同的版本。与之相比,绝大多数人在自己的专业、自己的职业上,阅读量不到100本。在养育孩子这件事儿上,还不如巴菲特研究赌马。芒格说,你怎能以简单的思维、肤浅的知识应对现实呢。如果你有100多种模型作为背景和思维框架,你的认识就会发生核聚变,你就能看清生活本质和目标。这是他称为“能够带来特别大力量的,要牢牢记住的最重要的事情。”乔布斯的偶像,德鲁克称之为“旷野先知”的富勒,用自己的思维猛读两年书,成为一代传奇发明家、演说家、教育家、未来学家。这是人本来就有的学习能力。关于产出陆游活了85岁写诗近万首,平均每三天写诗一首;乾隆当皇帝之余,一生写了39340首诗,平均每天一首。爱因斯坦一生作品无数。自从1955年爱因斯坦死后,普林斯顿大学一直在整理爱因斯坦全集,已经出了11卷,每卷1000多页,到现在还没出完。数学家欧拉从19岁开始发表论文,直到76岁,共写下了886本书籍和论文,其中在世时发表了700多篇。彼得堡科学院为了整理他的著作,整整忙活了47年。比利时小说家乔治·西默农(Georges Simenon,),用17个笔名写了431部小说,曾经1天写上百页、3天写完一部小说,总共改编成50多部影视剧。美国科学与科幻作家阿西莫夫,一生著作500多本,平均一年写9本书。中国作家倪匡,一生创作了5000多万字,用笔写的。当代玄幻作家唐家三少,目标是超过倪匡,在过去的十几年的时间里,以每天8000字的进度,已经写作了4000多万字。他们在作品数量上已经超过了前面的两个外国人。当然,倪匡把周慧敏写成了自己的儿媳妇,唐家三少一年的版税已经上亿。这是人,本来可以有的产出量。关于做事蒙台梭利37岁开始从事教育,一生创建了4000多所学校,而且是在一战、二战这样战乱纷飞的年代,包括作品一度被墨索里尼政府查禁。办学之余,她一生写了40多本书。谷歌的两个创始人,还有一大群有影响力的人,都出自蒙台梭利学校。关于创建公司。Gross创建了200多家公司。关于发明,爱迪生一生有2000多项发明。等等。有人会说,这些人都是奇葩,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一个人如果顽固地持有一个信念,别人是无法说服的。我不想做劳而无功的说服工作。通过语言让人改变观念、改变知识结构、改变思维方式是可能的。吃了大亏,撞了墙,才能让人改变信念。我想说的就是,现代心理学奠基人詹姆斯说过的那句话:“与我们能做到的相比,我们只是半睡半醒而已。”我们究竟被什么局限住了?首先是被父母的认知局限了!2. 许多父母养育子女,甚至不如养猪许多父母养育子女,甚至不如养猪。原因是无知,而且不愿意付出努力了解孩子的心理,了解他们的成长规律,不去了解已有的科学知识,不去了解已有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我们来看一组数据:根据《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2004年“世界精神卫生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主要精神障碍患病率为7%~17%,推算全国15岁以上成人精神疾病总患病率在15%左右,有1忆多人患常见精神障碍。小于17岁的青少年中12.9%有各种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超过16%的大学生有各种情绪问题,青少年行为问题检出率6%~22%。目前我国各类老年痴呆近600万,10~15年后我国的痴呆患者将达1000万人(相当于全球患者的一半)。“健康中国2020”战略 研究报告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从这份官方报告里看到更过的相关内容。这个数据是令人震惊的。小于17岁的青少年中,有高达12.9%的人,有精神障碍和行为问题。这说明什么?说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出了问题。首先,先天性精神障碍的比例并不大。否则人类这个物种,如此大的先天病态比例,不可能生存到现在。如此高的精神障碍和行为比例,从哪里来的?显然,不是先天就是后天。事实和逻辑告诉我们,绝大多数必然是后天造成的!那么,17岁之前,一个人主要的生活环境在哪里?当然是家庭和学校。因此,青少年的心理和行为问题本质上是教育问题!这个结论早在100多年前就由蒙台梭利独立的发现了。当蒙台梭利还在罗马大学医学院的儿童疾病诊所工作的时候,她就敏锐的指出,“治疗心理缺陷主要的不是医学问题,而是教育问题”。蒙台梭利那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就两个字:无知!有多大比例的家长能在孩子的教育上,投入时间,阅读300本关于孩子教育的书籍呢?极少,这就是问题的根源。与之相反,古往今来,那些在孩子成长问题上投注心智和努力的父母,他们是伟大的!孟母三迁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如果没有孟子的母亲,哪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的孟子。以荻画地,芦杆代笔,在沙地上教孩子写字画画。如果没有这样母亲,怎会有流芳千古的大文豪欧阳修。无数的实践告诉我们:对孩子抱有的再高的期望都不算高。再说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Bill Gates)。他并非天才,而是恰当教育的产物。比尔·盖茨的父亲,老比尔·盖茨在70多岁的时候写的一本回忆录,其中写了比尔·盖茨的成长历程:像其他父母一样,有时我担心自己作为一个父亲的胜任能力。我感到非常好奇的是,事实上,我们大多数人很少看类似“如何当好称职的父母”之类的指导教程,尽管周围不乏琳琅满目的此类正规训练课程和信息。我们在为人父母时,基本从未接受过这方面的正规培训,而‘结婚’和‘抚养子女’恰恰是我们一生中需要积极面对并尽力解决的最棘手也最重要的两个问题。我们需要充分思考。玛丽(比尔盖茨的母亲)和我一起参加了我们的教会举办的父母培训班,但我依然感觉这是远远不够的。不过,在其中的一节课上学到的金玉良言一直刻在我脑海中,我觉得值得和大家分享,那就是:“不管您做什么,永远不要贬低您的孩子。”因此,我对那些正考虑为人父母的年轻人的建议是:尽可能地利用一切时间和机会学习育儿知识和方法,以备未来扮演好父母的角色。尽一切努力,在扮演父母角色时尽可能做到称职。认真思考你想成为什么类型的父母,并思考采取什么行动能实现这一目标。成为真正称职的父母也许是你今生所从事的最重要的工作。......当盖茨年幼的时候,我经常带他去图书馆。他非常热爱阅读,我经常需要加速周转,及时返还图书馆一部分书,好借到更多,以满足他不竭的阅读需求。盖茨是这样培养的这些内容,足见盖茨夫妇在养育、培养比尔·盖茨的过程中所付出的种种努力。以上出自《盖茨是这样培养的》(中信出版社出版),从名字看,似乎是讲子女教育的,特别是讲比尔盖茨是如何培养的,就像《哈佛女孩刘亦婷》之类的书。实际不是。这本书的英文名字是“Showing up for life – Thoughts on the Gifts of a lifetime”,如果直译应该是《为生活展现自我:对一生收获的思考》”。老盖茨真正讲的,是他一生思考的总结,应该说这些思考。这些话表明,盖茨的培养过程中,父母在育儿和教育上进行了大量的知识储备和努力。老比尔·盖茨的经历带来最大的启发是,父母要不遗余力的学习育儿和教育知识。股神巴菲特在16岁时为了研究赌马,把图书馆里有关赌马的书全都借回家研究,总共300多本。对于许多父母来说,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的学习态度,甚至比不上巴菲特对待自己的业余爱好。他们仅仅是凭借自己的感觉,或者道听途说的言论,胡乱教育子女。在农村,为了养好牲畜,马牛羊猪,都要仔细研究这些动物的脾气秉性和生活习性。而许多父母养育子女,甚至不如农民养猪!这才是大悲哀!蒙台梭利说:今天的教育是令人感到屈辱和压抑的,它培养了人的自卑感,人为地降低了人的各种能力。每一个部门都限制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使其大大低于自然的水平。它给能够快步如飞的人提供拐杖。这是建立于人的较低能力而不是较高能力基础上的教育。如果人类的大多数是低能的,这也是人为的过失,因为他们品格的形成在构成时期受到了阻碍。我们不得不努力重新达到人的真正标准,让我们的儿童能够运用他们的创造力。迄今为止,科学前沿资料对儿童的研究表明,他们本身有巨大的潜力,他们的思维方式甚至超过了普通的成人。因此,对他们的期望再高的不算高。相反,许多父母大大降低了对孩子的期望。一方面是由于无知,另一方面是推卸责任。他们的口号是,孩子快乐就好。但是他们没想到,他们的所作所为,都在形成孩子的命运。3.所谓的“天才”是刻意练习造就的对孩子的期望再高都不算高。那么孩子的智力发展能够达到怎样的程度呢?每个孩子都可能有那么高的造诣吗?从心理学上来说,是这样的。虽然,这并不意味着每个孩子都要拿第一,得冠军。因为,智力可以表现的类型实在太多。那么注重智力发展,不是被屡受批判吗?那得看是什么人批判了。人的问题,包括绝大部分心理问题,都是智力发展不充分造成的。可能有人认为,盖茨的父亲对教育子女仅仅是经验之谈。那么某些真正心理学家对子女的教育则是专家水平。其背后的心理学法则具有普遍意义。当今世界上有关世界一流专家的成长和培养方面的研究专家利,埃里克森是最著名的。在他的《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这本著作中,埃里克森引用了另外一位心理学家培养子女的案例。20世纪60年代末,匈牙利心理学家拉斯洛·波尔加(Laszlo Polgar)和他的妻子克拉拉(Klara)着手进行一项重大实验,两人在接下来的25年里,一直沉浸在这个实验当中。拉斯洛研究了在各个行业或领域中被认为是天才的人,共计有数百人之多,并得出结论认为,正确地养育一个孩子,都可以将他变成天才。拉斯洛十分确定,他的训练计划适用于任何一个领域或行业,因此,他并没有严格地挑选特定的领域或行业,而是探讨了众多的选择。语言是其中之一,只是说,到底可以教孩子多少门语言呢?数学是另一种选择。不过最后他们选择了第三种。妻子克拉拉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可以在任何学科培养出天才,如果你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陪他训练,花大量的时间,让孩子真正热爱那门学科的话,真的可以达到那一目标。但我们选择了国际象棋。国际象棋非常客观并易于测量。”在国际象棋这个通过极其客观的标准来测量水平的领域,风格是不会被拿来评分的,学历背景并不重要,简历也不会被人看重!埃里克森说,拉斯洛和妻子克拉拉的“实验”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大女儿苏珊·波尔加在4岁时就赢得了她的第一个冠军,以11胜0负0和的战绩在布达佩斯女子11岁以下的比赛中摘得桂冠。15岁时,她成为世界上一流的女子国际象棋棋手,成为第一位被授予特级大师称号的女棋手。但是,苏珊·波尔加不是三姐妹中成绩最突出的一个。二女儿索菲亚·波尔加也在国际象棋职业生涯中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她14岁时,在罗马的比赛中一举夺魁,胜过了几位德高望重的男子特级大师。她赢下了9盘比赛中的8盘,和了另外1盘,在单项世界杯国际象棋比赛中赢得了2735分的等级分,在当时,无论是男棋手还是女棋手,这都是最高的国际比赛等级分。不过在波尔加三姐妹中,她是最不用功的。三女儿,朱迪·波尔加在15岁零5个月时,成为国际象棋特级大师。在当时的无论男子还是女子特级大师中,她都是最年轻的。她在世界女子国际象棋棋手中连续25年排名第一,并一直保持到2011年宣布退役。你会以为,这三姐妹,在父母的“实验”“虐待”下,会是何等的苦不堪言。事实上,这对父母并没有任何的强加,她们只是按照心理法则,帮助孩子成长为她们能够达到的样子。苏珊·波尔加在一次接受杂志采访时,谈起了她自己最初是怎样对国际象棋产生兴趣的。她说,“我当时想从家中的壁橱里找一样玩具来玩,结果找到了一副国际象棋。起初,我被那些棋子的形状深深吸引,后来我发现,下棋更让我痴迷,也对我提出了挑战。”讲完这个故事。埃里克森指出了,塑造杰出人物的路线图。这是他数十年研究了几千位各行各业的杰出人物得出的心理学规律。他说:这个路线图,“使读者可以一步一步地观察,为了充分利用人类的能力,并触及人类能力的极限,需要做些什么。一般来讲,培养天才的过程,始于童年时代或青少年时代的早期,需要10年或更长的时间,才能达到杰出人物的水平。但那还不是终点。杰出人物的标志之一是,即使他们成为自己所在行业领域中的世界最佳,依然要努力提升练习技巧,并不断改进。正是当他们抵达了行业或领域的前沿时,我们将会发现那些勇敢的开拓者已经超越了其他任何人,并且向我们表明了什么是可能的。”塑造杰出人物的路线图如下。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这张路线图以及“刻意练习”的细节知识均在埃里克森的著作中。但最重要的是,埃里克森和专家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中提出了颠覆性的观点。他能治疗无数人,包括孩子父母的“无助病”,“迷惘病”,更重要是治疗“麻木病”。他们不知道孩子身上隐藏着多么大的潜力,也不知道自己的身上隐藏着多么大的力量。而这些潜力和力量,被严重的浪费了。埃里克森说,所谓的“天才”是训练出来的。从数十年的研究中发出的清晰信号是:不论基因遗传可能在“天才”取得的成就中发挥着什么作用,这些人拥有的重要才华,与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的才华是一样的。也就是说,他们和我们一样,大脑和身体都具有适应能力,只是比我们更多地利用了那一能力而已。如果和那些杰出人物交谈一番,你会发现,他们全都在某种程度上理解这一点。埃里克森说,提醒人们:我们拥有更大的力量来掌控自己的人生,但我们以前却从来没有意识到。自远古时代开始,人们通常认为,某个人在任何特定行业或领域内的潜力,不可避免地受到天生才能的限制。......但我们现在知道,这种预先确定的能力并不存在。大脑是可适应的,而训练可以创造一些我们以前并未拥有的技能。这是具有颠覆意义的观点,因为如今的学习变成了一种创造能力的方式,而不是使人们能学会充分利用他们的内在才华。在这个全新的世界,认为人们天生就具有一些固定潜力的观点已经站不住脚了;相反,潜力好比可延伸的血管,能够通过我们一生中经历的各种各样的事情来创造。学习不再是挖掘某人潜力的方式,而是发展这种潜力的方式。我们可以创造自己的潜力。4.健全的心理如何形成?如果说,我们确实有了让孩子的智力,技能,得到充分发展的法则。那么具体如何操作?对于所有年龄段的人,只有三条基本法则。第一,为孩子提供整洁有序的环境。因为,环境的混乱程度与孩子的大脑混乱程度成正比。第二,为孩子提供感兴趣的物品或者活动。因为,只有他们感兴趣的物品或活动,才能让他们专注。只有专注,孩子才能体验到智力成长的乐趣。从而避免一系列的心理岐变,例如自卑、占有欲、权力欲,等等。智力的乐趣反过来,让孩子形成专注的习惯。而专注,是人的一切品格、一切技能、一切知识学习的基础。现代心理学创始人詹姆斯说,“专注是所有天才唯一的共性”。第三,为孩子提供恰当的自由。当孩子没有伤害自己、没有伤害他人、没有破坏环境的时候,让他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目的还是尽最大的可能培养孩子的专注,并同时兼顾了他们的潜质和快乐。如果遵循这三个基本的法则。孩子的成长,将达到惊人的水平!这就是蒙台梭利教育的核心,也是符合人的天性的教育。那么孩子整个内心的建设,内心的成长是怎样的过程?一个原理性的认知是:“人的性格、智力、情感与成长是同步进行的”。实际上这样的系统理论,系统方法,我们已经有了。蒙台梭利教育就是已知的,最系统,而且容易操作的方案。他基于人类学、心理学、教育学的研究,有着大量的实践数据的支持。它在本质上,是遵循人的天性、孩子天性的教育法则。它得到了迄今为止最为严格的科学检验(后面,我会把相关的科学研究的资料贴上来)。人的心理发展的核心是什么?蒙台梭利认为是人的品格(或人格)。在一切教学活动中,品格的作用无处不在,“年轻的教师常常抱怨说:尽管他们能教科学、文学等等科目,却教不了面前的学生,而且这不是由于学生缺乏才智,而是由于缺乏品格。没有品格就没有‘内驱力’”。诺贝尔奖获得者Heckman 的研究发现,人格是人的学业成就、经济水平、身体健康和犯罪活动的最有效的预示标。蒙台梭利将人的品格分为四个类型(蒙台梭利用红色圆心、蓝圈、白圈和深红色圆环所构成的同心圆表示)。第一类是完美型,这类人善良、乐观、好奇、意志顽强、专注、平和等等,他们自然的按照良知行事,他们发明、发现、勤劳工作,以及其品格本身,获得了人生的幸福,对其他人产生了积极影响。第二类是健康型,他们虽不完美,但心理是平衡的,他们乐于向完美方向迈进,同时在各自岗位上作出贡献;第三类是亚健康型,占多数,他们一方面感受到朝向良好品格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却感到有滑向反方向的重力,因此内心是挣扎、痛苦的;第四类是病态型,例如精神病患者或者罪犯等,这些人士的心理是混乱的,成为社会的负担,甚至后者还作出反社会的行为。蒙台梭利关于品格类型的划分是典型的系统论思维。这四种品格类型代表了人的精神层面有序度的四个层次。那么人格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在蒙台梭利同时代的学者中,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等人也曾致力于探索这个问题,特别是致力于对儿童的心理研究。从蒙台梭利的教育实践来看,这些探索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它们主要以病态儿童为中心,其结论不适用于更广泛的普通儿童。而且,在这些探索中,儿童的性格被孤立出来加以分析,儿童心理的其它层面(例如智力发展)往往被忽略了。而蒙台梭利坚信“人是一个统一体”,在成长过程中,人的统一性特别体现在“人的性格、智力、情感与成长是同步进行的”。因此,蒙台梭利一方面“努力地理解在儿童活动的背后所隐藏着的一种可理解的原因。没有某个原因,没有某种动机,他就不会做任何事情”,另一方面,她要探索这种动因是如何影响人的整体心理发展的。儿童的心理活动和成长的深层动因是什么?那就是成为巨人、成为神人。准确的来说,这些人在小孩子眼里不是大人,而是巨人。身高比自己高好几倍,随随便便就把自己拎起来。在孩子眼里,大人不但是巨人,而且是神人。这些人,经常发出各种声音,能跟各种巨人沟通,包括能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的东西在沟通(比如玩儿手机,敲电脑等等)。所以小孩子一旦学会了语言,他们会不停的说,即便没人听的时候,自己都嘟囔个不停。因为,他感觉找到了世界的密码。跟巨人、神人沟通的密码。类比于生理胚胎的概念,蒙台梭利创造性的提出了“精神胚胎”的概念。她认为,“人似乎有两个胚胎期,一个是在出生以前,与动物相同;另一个时期在出生以后,只有人才有”,已经诞生的新生儿“仍然过着一种胚胎生活,这时他所建筑起来的好像只不过是一个‘人的本能型式’”,这种本能型式就是精神胚胎。正是“精神胚胎”指引着儿童的心理发展,并呈现出一系列在儿童中普遍存在的敏感期现象。正是“精神胚胎”健康发育,儿童便展现出了令人惊讶的天性。精神胚胎基于人类学的知识,蒙台梭利推断人的精神胚胎主要包含三类本能要素。第一种称之为“爱的本能”,第二种称之为“主导本能”,第三种为“工作本能”。可以将之归为三个层次。爱的本能是最内核的。蒙台梭利通过大量的观察指出,婴儿的自然行为中体现出对环境、父母、同伴、以及动植物的爱,因此爱是一种本能。中层的本能,蒙台梭利称之为“主导本能”,决定所有物种的生存。新生儿拥有能使自己适应于外部世界,并防止受外部世界伤害的“自我保护本能”。主导本能包括一系列的子本能,包括探索认知周围的环境的本能、学习本能,也包括“母性本能”等等。外层是工作本能。工作是目的性明确的一系列心身操作过程。“人是通过工作构造自己的”,工作本能不仅能使人类更新,而且使人类通过工作来完善他们的环境。幼儿正是通过不断的工作进行创造,在与环境的互动中使自己的发展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并形成自己的人格。工作本能从一开始就已经在婴儿身上体现出来了。婴儿在从事一项意义重大的工作,即成为人。婴儿通常表现为全神贯注做事情(看、听、摆弄物品等),这都是工作本能的表现。这三大本能正是儿童行为背后可理解的原因。精神胚胎或者是三类本能的认识,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认知科学的证据支持。例如,近年来人们发现,婴幼儿不但具有考虑证据、得出结论、做实验的复杂推理能力,而且具有道德判断力。这些能力并非习得,而是先天具备。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具备上述三类本能的生物更有利于个体和群体的生存。精神胚胎所包含的三种本能可谓“良知”、“良能”,如果健康发展,他们讲发展成有着远大梦想、有信念的人,他们多才多艺,知识广博。形成优化的心理结构。人的心理结构那么亚健康的、病态的人格又是如何产生的呢?蒙台梭利认为是外部环境所造成的,“在现实中个体上许多使我们理论上叹为遗憾的‘邪恶’,都可归结为外部原因”。不良的外部原因首先作用于神经系统,随后形成岐变的人格,最终使歧变的个体沦为社会的边缘,这些受害者遭到排斥、受到冷落,“由于心理缺陷、意志紊乱、性情反常以及缺乏肉体的吸引力,而不为人们所喜爱。从受母亲的虐待、学校的虐待,到受社会的虐待,使他们倍尝人间的辛酸”。人的心理歧变(占有欲、权力欲等等)从儿童早期已经普遍出现了,这皆是因为精神营养不良所造成。因此,我们必须对付的不是邪恶,而是病态环境以及社会的错误。实践表明,那些已经产生心理歧变的儿童,当被置于合适的环境、有充分的精神营养,这些儿童会再次显现出其与生俱来的天性,即经历一个“正常化”的过程。母爱的力量如果说儿童的正常发展必须辅以必要的精神营养,那么如何辨别儿童是否在吸收精神营养呢?答案是儿童的注意集中,也就是专注。蒙台梭利发现,心理生命的构成始于注意力这种独特的心理现象,“每当出现这种注意,儿童便完全改变。他们表现得更加安静,更加聪明并富有进取心,从而表现出一种特殊的精神品质。...这就像是在一种饱和溶液中形成的结晶点,周围聚集着很多杂乱的游离不定的物质体,经过一系列的反应,最后产生奇妙的结晶体。同样,当注意分配出现时,儿童意识里的一切包括那些杂乱不定的部分都仿佛自动汇聚,从而达到了一种新的精神境界”。因此,“教学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必须维持学生的高度兴趣和强烈、持续的注意力。教育所要求的只有一项:藉由孩子的内在力量,来达到自我的学习”(《家庭中的儿童》)。所以,从上面的原理出发,我们就可以理解所有的教养类型,和它们所产生的结果了。5.科学检验对蒙台梭利教育体系科学性的最为严格的检验发生在21世纪初期。2006年发表于国际著名的《科学》(Science)杂志上的一项研究,通过比较一所内城区的私立蒙台梭利学校的学生与传统学校的学生,得出了蒙台梭利教育法能使学生具备更出色的社交和学术能力的结论。在此项研究中,有59位来自蒙台梭利学校的学生,他们的家庭收入情况相似,另有53位来自使用传统方法的其他学校的学生。蒙台梭利的学生们在最后会被分成学前组(3-6岁)和初级组(6-12岁)来评估其认知和学习、社交和行为能力,而这两组都广泛地使用了不同阶段的蒙台梭利教育法。在5岁的孩子之中,蒙特梭利学生在初级学校阶段的阅读和数学方面,已表现出卓越的潜质,胜过他校的学生。不仅如此,他们也在“执行能力”的测试上创造了佳绩。这是一种适应变化和复杂问题的能力,并会成为影响其未来学校和生活成功的内在指标。同时,蒙台梭利儿童在社交和行为测试方面也展示出优秀的能力,5岁的孩子即已拥有对公正与公平的良好感觉。在操场上,他们更倾向于和同龄人参加“感情融洽的游戏”,并在休息时间很少涉及“粗野的游戏”。虽然蒙台梭利的学生并不经常参加考试和评级,但在拼写、标点和语法方面,他们和非蒙台梭利的学生得分近似,且在关于阅读和数学的学习能力上也无太多差异。有关蒙台梭利教育科学性的最为系统的研究来自弗吉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安吉丽娜o李拉德(Dr.Lillard)发表于2005年的著作:《蒙台梭利:天才背后的科学》。李拉德也曾经是蒙台梭利教育的质疑者。她早年参加了蒙台梭利老师培训,却苦恼于无法将有科学支持的观点和一些仅仅是意见的观点加以区分。经过二十多年的心理学研究,李拉德发现蒙氏教育的原则得到了当代心理学的强有力支持。该书从8个蒙氏教育的原则来展示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每个原则又是如何在蒙氏教室中得到运用的。这8条心理学原理分别是:(1)运动与认知密不可分,运动可以促进思考和学习;(2)当拥有了控制自己生活的感觉时,人们能学习进步,全面发展;(3)人们对自己所学东西感兴趣时能学得更好;(4)为了获得外在奖励去参与一项活动,当奖励消失时,人们参与此项活动的动力将受到负面影响;(5)协同合作有利于学习;(6)在有意义的环境中学习具体的事物,通常比学习抽象的内容要深刻和丰富;(7)特定形式的成人互动有助于带动儿童最理想的表现;(8)环境中的秩序对儿童有益。正如李拉德所说,“如果学校教育是讲求循证的,那么我认为所有的学校都应该像蒙台梭利学校那样考虑得更多。”最后,她建议将大规模的蒙台梭利模式带入公共教育,作为一种改进当下纠结的教育系统的途径。6.结论第一,大量的科学证据在告诉我们。对孩子的期望再高都不算高。这适用于孩子,也适用于成人。第二,关键是,我们是否把握人的成长的基本原理和教育的基本法则。如果看到了孩子的潜能,并掌握的方法。那么孩子的成长不但快乐,而且他们的造诣极有可能会远远超出父母。对教育原理和方法的掌握,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在这方面,许多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甚至不如养猪。即,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对教育法则的无知,造就了大量心理问题的孩子。这方面的数据是惊人的。而那些对孩子的成长投注认知努力的父母们,获得了丰厚的回报。第三,您的困惑在于付出不等于回报。是的,在所有的事情上,付出都可能与回报严重不匹配。关键在于对基本的原理和方法认知。如果说,我们希望把孩子培养成杰出人物。那么我们就必须有,培养杰出人物的路线图。我们有吗?当然有。心理学家爱丽肯森的《刻意练习:从新手到大师》就是这方面的总结。这是学习科学,经过数十年的心理学研究所得出的成果。这也是对成千上万的杰出人物的成长历程的细致刻画。第四,兼顾孩子的健康快乐和成才(用您的语言,成为优秀的人)。很少有人能过做到兼顾。最常见的情况是,孩子健康快乐就好,放弃成才的想法。另外一个极端是,付出全部努力让孩子成才,却造成孩子的不健康、不快乐,甚至产生心理扭曲。那么兼顾这两者的系统原理和方法是否存在?答案是存在,而且经受了数十年的严格的科学检验,并与大量人群的成长历程符合。相关阅读1、2、3、4、5、6、7、8、9、我是核聚,人生核聚变的核聚知乎专栏:{ }
欢迎来逛逛微信订阅号:{ 核聚 }
阅读更多相关文章","state":"published","sourceUrl":"","pageCommentsCount":0,"canComment":false,"snapshotUrl":"","slug":,"publishedTime":"T16:37:07+08:00","url":"/p/","title":"觉得孩子不够优秀,有点失望,应该怎么办?","summary":"都说这是一个知识泛滥的时代。从这些回答中,我分明看到的是知识蛮荒时代!如果说泛滥,那是观点泛滥! “父母应不应该对孩子保持高期望?应不应该对孩子的教育太上心?如果付出很多,孩子的成长仍不如意怎么办?”知乎上,有位母亲问了这样的问题。网友的…","reviewingCommentsCount":0,"meta":{"previous":null,"next":null},"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sCount":27,"likesCount":39},"next":{"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titleImage":"/v2-dae84fcca349e55e3579_r.jpg","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topics":[{"url":"/topic/","id":"","name":"学习方法"},{"url":"/topic/","id":"","name":"英语"},{"url":"/topic/","id":"","name":"考试"}],"adminClosedComment":false,"href":"/api/posts/","excerptTitle":"","author":{"bio":"个人微信订阅号:核聚(hejupai)","isFollowing":false,"hash":"0ea1f9e6b59edc2adb63adf","uid":440400,"isOrg":false,"slug":"hejupai","isFollowed":false,"description":"不负生命,不负有情,不负天地;知识贩卖者。\n本人已委托维权骑士()为我的文章进行维权。\n转载文章请支付100元/千字转载费用。","name":"核聚","profileUrl":"/people/hejupai","avatar":{"id":"v2-d5c00b715eeabc","template":"/{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column":{"slug":"hejupai","name":"核聚"},"content":"每个普通中国人的英语学习之路,都是史诗。只不过,相当部分都是壮烈的悲剧,我这个经历算是经历曲折的正剧。这篇文章的最初标题是,我的英语逆袭之路。后来改了三遍。写到一半儿的时候,我发现,这简直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血泪纵横史,跌宕起伏的投资逆袭史,外加言情小说,差点写道职场。写得再细致一些可以变成爱情小说了。算了,不要写言情,还是当成史诗吧。只要想一下,从接触英语以来,每个普通的青年所有用过的英语书、辅导资料、做过的卷子、课外读物,摞在一起会有多高(我估算了一下至少两米),然后就会发现:每个普通中国人的英语学习之路,都是史诗。只不过,相当部分都是壮烈的悲剧,我这个经历算是经历曲折的正剧。大多数人都会在英语学习的道路上经历那些典型的桥段,比如中考、高考、考研、出国、就业,等等。英语是噩梦,还是成为人生资本,在很多时候就差那一点点儿。然而这一点点儿足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包括人生会遇到什么样的人,还有你的收入水平。回顾这个漫长的英语学习经历,有下面几个教训:考试成绩好绝不意味着掌握了那项技能(不包括考试技能)。掌握了一项技能考试成绩必然好。学习一项技能并且在生活中运用那项技能的时候,你的人生轨迹必然发生改变。是必然,不是也许、可能、大概,都不是。是必然。是否掌握了一项技能是有客观标准的。内在标准是,你发现了其中的多少秘密,又在何种程度上运用了这些秘密。这就是专家与非专家的区别。自己都能直接感知到差别。掌握任何技能的过程中,投入和产出绝不成正比(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是个谎言)。当没有掌握基本规律和技巧的时候,回报率令人沮丧,这就是绝大多数人放弃的根本原因,因为学习是人的天性,每个人自带学习动力。而掌握其中的规律和技巧之后,回报率高的连自己的不相信。知识和技能是两回事儿。绝大多数人死在把知识当知识学,或者把技能当知识学,于是跌入一个又一个大坑和迷宫。我这里说的死,是指,放弃、半死不活、或者投入与产出严重不成比例的失败。一个人在学习任何技能的时候,只要努力,包括动脑的努力,都会阶段性的感觉到有所进步和突破。问题是,这突破是真突破还是假突破?真正的突破有内在标准,永恒不变的标准。任何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过程,都隐含着秘密,关于学习本身的秘密。比如,你认为究竟什么是学习?一句话能说得清吗?说得清是顶尖高手,说不清的就是糊涂。有网友在后台给我留言:这两篇文章(欲罢不能的学习——技巧和学习方式),让我反思起正在自学英语的我,不知道啥时候才能拨开迷雾云淡风轻。在我18岁的时候,甚至在整个大学期间都会时不时的想到这个问题。英语曾经是我学习中的难言之痛。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从中学、到大学、到研究生,到工作,整个的学习和工作生涯中的学习经历。在英语学习法满天飞的时代,无数方法曾经让我躺枪。好在,我活过来了。从性价比上来说,我和我周围的同学、朋友,乃至更多我认识的人,在整个的英语学习过程中,投入产出比低的离谱程度让人惊叹。我是很晚才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带着这个问题,我回顾一下我的整个英语学习的经历。希望对你有所启发,有些坑你可以避免,有些方法人人都可以借鉴。
考试第一又能如何?
中学的英语学习主要是应试,中考和高考,绝大部分的青少年都会经历的人生转折点。我在初高中的英语学习都是很老的套路:背单词,做作业,做卷子。当然也会把课文的发音模仿一下。模仿的像不像就很难说了。比较起来,我发音不是最难听的,也算不上顶尖。勉强过得去。总之,在整个的中学英语学习阶段,我从来没有很喜欢过自己的发音。到了初三的时候,我开始觉得奇怪:我为什么从来没有觉得学英语是件愉快的事儿?事实上一点儿都没有。我学的英语,除了考试之外,有用吗?好像没什么用。后来我偶尔读到一篇课外的英语小故事,篇幅还是蛮长的,有3到4页的篇幅。那篇文章的难度刚好在我的词汇量以内。我发现,这文章我读得懂。这就是我整个初中三年的英语学习中最大的收获。可惜,同样类型的的文章,我没有找到很多。初中就过去了。高中的时候,是紧张的应试学习。如从前一样,我从未感觉到英语学习是快乐的。但我知道,英语学习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因为高考。英语是一门拉分的科目,因为有些同学英语是短板。比如说,我们隔壁班有个兄弟,物理竞赛全国一等奖,但是英语不及格。这位同学后来保送到了北大。所以,我的英语学习最低目标是绝不能往下拉分,最高目标是越高越好,150分的题目至少要到120。我们班主任是英语老师。其实他的英语真不怎么样,我从来没有喜欢过他的英语,无论是发音,还是讲课。上课就是讲课文,讲课后题,然后就是大量的讲卷子。讲课文的时候,会让同学们轮流读课文,然后翻译。我记得,有一次叫到我,读课文里的一句话,然后翻译成中文。那句话里面有这样一个词,Beautiful girl。我读完之后,翻到这里,我顿了一下。我刚刚想脱口而出,“一位漂亮的女孩”,但马上打住了。我在想,形容女孩子,这个beautiful不应该翻成“漂亮”,而是应该用“美丽”啊。就在我停顿的这一刻,英语老师替我补上了:“漂亮的女孩嘛”。然后全班哄堂大笑。我也不知道大家在笑什么。既然老师说漂亮了,我还能跟他争?这个必须翻成“美丽”?总之,老师没品,不跟他争了。为了学好英语,我买了各种参考书,包括好几本好玩儿的词典,还有几本流行的语法书。印象最深的是买了一本英语词根的单词书。当时好像发现了新大陆。原来英语单词这么有规律啊。但新鲜劲儿一过也就彻底过去了。到了大学的时候,我也买过几本词根方面的书。但至今我都认为,词根对我背单词、学英语没起到过明显的作用。我的高中英语全都是在应试的套路里度过的。只不过我学的更努力,所以高考的分数不低。当然我也考上了一所很牛的大学。当然整个高中学习也是一个逆袭的过程,我虽然没有掌握英语的奥秘,但我发现了知识学习的秘密。这个故事太长,以后有机会说。回首高中生涯,我的英语水平实际上在下面的这个坑里。考试成绩好,只能代表掌握了考试技能,并不代表着掌握了英语技能。成绩考得好,当然有他的好处,这个无需多说。但是,即便如此,我的英语学习还是图中的二愣子。所谓二愣子就是简单的认为,付出和回报成正比。实际上,任何知识和技能的学习都不是这样。
以为在学,但不得其门而入
大学阶段的英语还是应试。很牛的大学,老师的水平很高。无论是听力、精读、泛读,老师的水平比高中老师高太多。而且还有很美的女老师。非常有助于注意力集中。当时我们宿舍的兄弟们,给我们的美丽的英语老师起了个很有感觉的名字,叫“失恋者儿”。因为,她在上课的时候,总是淡淡的,她的课是带着感情的,当然有对英语的感情,对课文的感情,此外还有一丝淡淡的忧伤。我们这般兄弟很敏感的捕捉到了这一丝丝的忧伤,我们怀疑,她失恋了。所以,一旦我们中的某一个人在课堂上被叫起来回答问题,课后,这都是我们在宿舍里会聊很久的话题。我顺利的考了四六级。还是应试的套路。但大学阶段和高中有着本质的不同。因为大学的时间自由。关于英语,我读了很多课外的资料。听英文歌,看英文电影,还有卖英文杂志,《疯狂英语》、《英语学习》之类的东西。当然也买一些按照难度分级的小丛书。这些东西对我的英语学习肯定有帮助,比如潜移默化的多学了一些单词,培养了语感,但是有帮助到什么程度,我真说不出来。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学习模式,没有让我达到我向往的那种英语学习的境界:愉快、从容。大学二年级的时候,英语四六级就考完了。所以,后来的英语都是靠看杂志维持水平。没有花更多的时间。我埋首图书馆的时候,大家在学各种出国英语。我的不少同学在那时候都出国了。然后,就进入了考研的阶段。我研究生考了两次,第一次没过。中间有个很长的故事。篇幅有限,这次不说了。所以,我从本科到研究生,中间有一年的时间在出版社兼职工作。回顾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我还在那个坑里。只不过这时候,通过英文电影、歌曲、杂志等等,有增加了不少英语学习的新奇感和乐趣。所以,虽然是在坑里,但并不认为自己在这个坑里。
考研英语的逆袭
考研英语的难度很大,尤其是要考很好的学校和很好的专业,英语还有单独的分数线,不但看总分。但那个时候,我考虑的不是这个问题。我回顾了我整个青少年时代的英语到底是怎么学过来的。到底学到了怎样的水平?算一下时间,把自己吓了一跳。自从青少年以来,我已经至少学了十年英语了!即便从初中算起,初高中六年,再加上大学四年,总共学了十年。我问了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学了十年的英语,你能不能很流利的讲十句标准的英语?当然得是像样的英语。我发现,我做不到。然后,我立即发现,我问对了问题。这个就是关键,十年的学习不会讲十句标准的英语,这件事儿本身让我大卫震惊,久久不能退去的震惊。我很好奇其他人是什么情况。随后,我在业余时间做了大量的调查问卷,一句话的调查。就问这句话:学了十年的英语,你能不能讲出十句标准的英语?即便在火车上,遇到聊的很嗨的同龄人我也会偶尔问一下。让我吃惊的是,绝大部分人一听到这个问题,马上脸就红了,然后摇摇头。这种感觉我是很熟悉的,最初我问自己的时候,简直吓出了一身冷汗。十年时间啊,那是生命啊,人生总共有几个十年。虽然,没有人对我图财害命,但是自己在杀死自己的十年。用不恰当的方式学英语,就是在杀死自己的时间!不但如此,学了十年都不会讲十句标准的英语,简直就是耻辱!尤其对一个智力正常的人来说,这种耻辱配得上任何糟糕的词汇,比如脑子进水、猪脑子等等。于是,我下定决心,考研的过程绝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应试学英语。找回我的时间,找回我的生命,找回我的智力尊严!怎么学呢?我简单的算了一下。如果我背文章,背了10句,那就踏踏实实的学了10句。如果说我踏踏实实的学上一天英语,比如牢牢的背下10句话,那么我多年来的目标,一天就实现了。一雪前耻。超过了99%的人。背了100句,就踏踏实实的学了100句。如果这样学上10天,果真掌握了100句英语,那么英语就应该突破了。当然,考研英语里面最难的是作文。最让人头疼的也是作文。填空、阅读理解,这些都是有技巧的。作文也是有技巧的,但是前提是你写出来的句子必须语法没问题,否则要扣分。如果按照背诵文章的方法,我的作文会达到什么水平呢?我算了一下,把自己吓了一跳。10个标准句子,如果排列成文章。其排列组合的数量是10的阶乘。10的阶乘等于多少?362万8800种。100个标准句子,如果排列成文章,会有多少种可能的文章呢?那是个天文数字,不知道要写多少行,估计要占满一页纸了。把其中糟糕的组合去掉,那么剩下来优秀组合形成的文章也会不计其数。世界上再打的图书馆都装不下。正是如此。不然,文学作品为什么会层出不穷,似乎永远都写不完呢?就是这个道理。就像棋盘里的棋子虽然有限,象棋才几十颗棋子,还必须马走日、象走田、卒子永远不回头,即便加上这些规则,还是能够产生近乎无穷种棋局。这些都是一个道理。算完之后,更加强了我的背诵文章学习英语的信心。找什么文章呢?随便找,听说别人背新概念,我就找新概念上的文章。从中挑选了一篇比较喜欢的,篇幅不长的,开始背。背之前,我发现这个想法有问题。我得知道,我的水平长没长。一旦水平不长,到考试的时候再发现,已经晚了。不仅晚了而且是悲剧。考研不是开玩笑,我花的是时间。考不过不但损失了时间,损失的东西太过了,还包括面子等等。所以,我得想办法检验学习效果。最简单的就是先做几套模拟题,测试当前的水平。连作了几套模拟题,测了之后发现,平均40多分。考研的同学都知道,40多分不算很低。成功考上研究生的,英语达到60分的不算多。我刚刚还查了一下,至今如此,比如“2016年考研英语是什么让他们难过60分-搜狐教育”。那么40多分就是我的基础水平。距离考上很牛的学校还有很大的距离。 测完基础水平之后,我就开始背了。第一天,我就发现,这个方法有问题。理性上来看,这个方法很绝,简直滴水不漏。操作起来却是痛苦的。谁背谁知道。当然,最痛苦的不是背不下来。而是背下来之后,很快会忘掉。于是,就只能不断的重复。我决定,背完一篇文章,可以连续抽两支烟。在那之前,已经染上抽烟的恶习了。就这样,在我背英语的小房间,常常烟雾缭绕。切勿模仿。一个月之后,我能背下4到5篇文章。为什么是4到5篇呢。因为4篇是背的很熟的,张口就来。而第五篇还没那么熟。不是张口就来的不能算数。因为,在写作的时候,你必须轻松的就能想到一个句子,否则你没有时间去设计标题、篇章结构、言之有据等等这些内容。所以,背下来,但不熟的句子,严格说来不算数。如果背英语,就必须学一句是一句。只有数到张口就来的程度,语感才能出来。看文章,一扫而过,迅速捕捉他的意思,还有考试中你需要捕捉到的东西。这样一个月算下来,平均每个星期背一篇。每篇文章的长度在20到30句之间。实际上,以那个时候的水平,每天背10句还真是挺困难的。因为还有其他的学习任务。对于准备考研来说,一个月的时间已经很长了。因为通常大家都是用半年的时间准备考研的,我是用了4个月准备考研。一个月等于过去了四分之一。我必须马上检验这种学习方法到底是否是有效。于是拿出一个周末的时间,连续做了三套模拟题。我一看成绩,平均分50多。一个月已经提升十多分了。这里要注意,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我没有背单词,也没有做卷子,也没有看任何有关考研英语的辅导书。顶多,偶尔看个英语小文章。比如新概念里的其他文章,背诵之余肯定会看一看的,但80%以上的英语学习时间都是在背文章。一个月提升10几分,即便线性增长下去,到考研的时候考70多分是没问题的。这足以让我坚定信心,英语就得这么学——背诵文章!当然,这一个月是最关键的。对于学习任何技能来说,尤其是发奋学习,那么第一个月甚至是决定性的。我已经看到希望了。回顾下来,关键是,方法是对的,肯定比以往我用过的任何方法都高明。另外一个关键之处是,我成功的度过了痛苦期。度过痛苦期有几条经验:第一,我想拿这个英语学习过程做测试。检验一下,这个方法到底可不可行。如果可行,它将彻底改变我的英语学习生涯。第二,在背的过程中,我发现我能够品味语言的细节了。以前糊里糊涂的学的时候,注意不到语言的品味。背的过程中就会捉摸,这句话的意思为什么是这样表达的,而不是另外一种表达方式。近义词、同义词有很多嘛,他为什么选择了这个。对语言的品味增加了乐趣。这些品味语言的乐趣,使得背文章的过程不是绝对的痛苦。第三,咬牙切齿加抽烟。告别脑子进水式的学习,告别耻辱,给自己励志。当然,抽烟是个习惯问题,不值得模仿。如果大家在学一个不得不学,又想快速突破,但是又不得不面对人性的那种趋乐避苦、容易放弃、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弱点,可以模仿一下罗永浩。当年,老罗把自己关在西二旗的一个出租屋里练英语,准备去当新东方英语老师。闭关之前,他跑到中关村地摊上,买了一麻袋励志书。论斤卖的那种。老罗先后去了三次,总共买了一堆,放在门口,以备受不了煎熬的时候翻出来看看。凡事三天热度,几乎是所有人的通病。老罗平均苦读三四天的时候,就动摇一次。遥想城里的红尘滚滚。每当此时,老罗走到门口准备开门冲入红尘。恰在此时看到门口躺着的那堆书。随手翻开一本,李傲写道:不怕苦,吃苦半辈子;怕吃苦,吃苦一辈子。这样的句子让老罗立马关上门,一通撞墙打滚儿、掉眼泪、抽自己嘴巴。然后又能苦学三天。三天之后,在他准备放弃当英语老师的人生计划之后。走到门口,又看到这堆书,随手翻到另外一本儿没看过的书。翻不到三页,从书里劈头盖脸跳出这么一句:失败只有一种,那就是半途而废。老罗瘫倒在地,嚎啕大哭,冲到卫生间洗了个澡,出来继续背单词,做题目。就这样,一而再再而三,最后老罗干脆把光鲜一点儿的衣服全都用剪刀剪掉,只剩下秋衣秋裤。就这样,老罗过了俞敏洪那关,当上了新东方的英语老师。如果我早知道这个故事,说不定我也会弄几麻袋励志书,然后背单词。当时,我不知道这个故事,我继续背英语文章。我第一个月的英语背诵学习取得了空前胜利。简直是一个惊喜。最大的收获是,这个方法确实可行。用我的理工科思维,拿自己做了一个全面的实验。尤其是不用上辅导班,不用买很多参考书。这是我最得意的地方。下一步相对简单了。这个方法继续用,考研英语最低目标70分。但每天学英语的时间不得超出2小时。因为还有别的工作,我不是全天候复习考研的。另外一个要改进的地方是,不能学的太痛苦。我发现,新概念上的文章,不怎么好。大多数文章都没什么意义,都是在讲猫、狗啊,什么比赛啦,等等,反正跟我的生活没什么关系。我到网上去找,找那些有优美的发音,内容又好的文章。什么是好文章?打动我心、打动人性的文章是最好的了,最好还有实用功能。另外,有音频的文章,睡觉、走路的时候多听几遍,能够加深印象。我马上行动了。找了好几篇不错的文章。比如下面这篇罗素的《我为何而生》。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去,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支配我一生的单纯而强烈的三种感情。这些感情有如阵阵飓风,吹拂在我动荡不定的生涯中,有时甚至吹过深沉痛苦的海洋,直抵绝望的边缘。文章的三种感情,前两种立刻打动了我,这不就是我的心声嘛。赶紧背下来。整篇文章也不长,总共才十几个句子。如此又坚持了一个月,功力大涨。在这期间,有几个哥们儿来过我宿舍,立即被这雾霭沉沉的小黑屋打动了。当然,我学的英语他们不感兴趣。他们的主要贡献是增加更多的烟雾。如此,我每个月定期测试,有时候半个月也要拿模拟卷测试一下。证明水平确实有提高。然后我就放心了。成绩提升的步伐很稳定。我后来把更多的时间拨给了其他科目。每天学英语的时间保持在一个半小时左右。背了七八篇文章之后,我发现,我的听力大有长进。首先是我背过的文章。我平时走路听起来,不但觉得格外的流畅,而且能听到很多的细节。包括很细微的发音的细节,都会注意到。其次,对那些陌生音频的听力似乎也加强了。这个过程中我又发明了几种新方法来背诵。比如,抄写是必要的。因为单词量是要增加的,另外写作文的时候不能有错字。抄写的时候,琢磨单词结构,句子结构,篇章结构。抄写的过程中容易容易缓解急躁情绪。因为,一旦决定背文章,而且发现了背文章的好处。那么这种心理就产生了:背的越快越好。但在朗读的时候,常常会发现,没有想象的被的那么快。然后就急躁,急躁状态下,背的更慢。抄写的时候,这种情绪就不大容易出现。因为,抄写的时候很容易进入一种新的体验,比如体验单词结构的细节,语法的细节,篇章结构的细节,乃至文章的含义、逻辑,作者的心态等等。抄着抄着就不急躁了,甚至忘却了时间。或者抄写一两遍之后,再大声的诵读。感觉又有不同。读熟、背熟悉了之后,还有一道必备工序就是默写。默写是对单词的检验,也是对书写工整,书写速度的检验。当然在默写的过程中,还会体验到上面说的那些细节。越临近考试的时候,我的英语信心就越强。后来根本没有信心这回事儿了,我相信我的英语成绩肯定没问题。于是,我把大量的时间多放到政治和专业课上了。我是理工科,专业课是绝对拉分的。考研那天的场景我至今记得。走出考场的时候浑身轻松。我的考研成绩是这样的:专业课是第一,总分第一,英语成绩没有达到80分,仍然是第一。当然,是在我所报考的学院和专业,很牛的学校。就这样,我步入了我的研究生生涯。这段经历,如今回顾,仍然荡气回肠。但后面我才发现,我的英语学习仍然没有完全突破。我仍然在坑里,只不过是在坑的比较靠右上方的位置。换句话说,已经接近突破了。
难忘的英语角还有英语角的女生
按道理说,我可以高歌猛进、迈着欢快的步伐进入我理想的大学、理想的专业,开启我的研究生的学习生涯了。确实如此。但中间发生了一件事,给我带来不大不小的打击。刚刚入读研究生的时候,有一位同学是从东北的某大学保送过来的。他对科研很感兴趣。他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他在高中的时候看了一个外国人写的爱因斯坦传记,马上就对物理学感兴趣了。听了这个故事,我们一拍即合,聊的越来越频繁。他对北京充满了好奇,在网上找了一圈学习资源。发现北京有不少英语角,海淀中关村周边好几所学校都有英语角,北大、人大、中央民族大学都有。然后,他鼓动我去英语角,结伴而行。我一开始不明原因,后来到了英语角,我马上明白了。人大英语角是首选之地,据说人最多,而且女生多,最合适浑水摸鱼,滥竽充数。总之,我俩心照不宣。那个周五的黄昏,出发。骑着自行车10分钟就到了。在夜色降临之时,英语角已经人山人海。不知道大家怀着学英语的热情,还是别的,比如像罗素那样的,对爱情的单纯而又强烈的渴望。人大英语角果然名不虚传,最重要的是名副其实,除了人比我们想象的多意外,其他方面跟网上的描述一致,比如女生的确很多。大家三五成群,虽然没有达到人声鼎沸的程度,但也绝不是叽叽喳喳,那种声响难以形容,却让人不能忘怀。英语角在人大主楼前的一个芬芳四溢的小广场,周围满是花木,但这些对我们来说毫不重要,我们要找的是人,绝不是什么花花草草。人是三五成群甚至10多个人围在一起的。比较大的圈子,想加入都得挤进去。但是大家说英语的声音还是能听的到的。到了英语角,我才发现,原来世界上有这么多的英语。仅仅是在大中华区里,英语的语种简直可以用数不胜数来形容。以前听大学老师说过,有Chinglish,我一直以为这个描述有点儿道理,但是总觉得不大对头。原来Chinglish里还有如此多的语种,与英语角相比,从中学到大学,我们班上同学的各种Chinglish根本算不上什么了。在欢喜之余,我有点跃跃欲试了。准备扎到一个圈子里,拉个人聊。正在我下定决心之时,我听到了,英语角里不但有Chinglish,还有很标准的英语。这个英语角有外国人,而且不只一位。我站在圈外听他们在说什么,基本全都听得懂。于是,我的耳朵开始留意标准的英语了。从这个圈,走到另外一个圈。然后发现,这里竟然有这么多标准的英语,英式的,美式的英语都有。令我惊讶的是,有很多中国人讲的英语发音非常好,当然句子也好。侃侃而谈,运用自如,神态自然。我不再跃跃欲试了,而是心理打鼓,不敢张嘴了。也不敢到圈子里面去说了。我和我的那位哥们儿不约而同,做出了一个聪明的决定,看看散户吧,那些刚来的,还没来得及加入任何一个圈子的。或者是和我们一样在四下张望,还在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助于提高写作的书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