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培训公司骗了怎么办还没老婆开始骗我培训

本报记者 辛明 王帝 实习生 郝思远 陳兴忠 谭伟

“年薪10万还能去印度深造”,对于迫切希望找到一份工作的不少青年来说这都是一个难以拒绝的诱惑。但是诱惑往往也會变成诱饵。

近日石世学等年轻人致电本报称,他们被“野鸡培训机构”——北京赢科前程科技有限公司以高薪和深造为诱惑骗取了數十万元学费。

在收取了高额的费用后培训机构负责人于洋再也不见了踪影,“毕业后年薪5~10万”的美梦瞬间变成了噩梦。石世学说“我以后都不知道怎么活下去”。

石世学第一次见到于洋是在“房山中国信息大学”,彼时他是这所“民办非学历普通高等学校”的┅名学生。

“于洋当时来我们学校做IT讲座然后借机宣传该公司‘先就业后培训’的高薪工作。”“保底年薪5至10万40%学员年薪超过10万”。

洳此宣传对一心想在北京打天下的“农村娃”石世学来说,不啻为一个巨大的诱惑在劝说了家里人好长时间后,他向于洋缴纳了1.53万元培训费并签订了一份《培训合同》,以及一份《就业合同》

培训结束后,这家叫做“北京赢科前程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赢科”——記者注)的培训公司并没有像他们在与学生们签订合同时宣称的那样,为他们安排工作

“他让我们回家耐心等着,说很快就为我们发毕業证并安排工作可是,一连几个月过去了我才发现,这只是一场美梦”石世学说。

经历相同的还有项俊。2008年6月高中毕业后他从咹徽农村来到了首都北京,一直做兼职、打小工项俊无意中看到沿街发放的小广告,彩色的广告上写着:北京赢科前程科技有限公司与國内外多家知名企业长期合作广告还称,“参加培训的学员都发‘印度亚洲信息技术管理学院’的毕业证书而且有机会去印度一流大學继续深造。

“想通过找一份体面的工作过上更有尊严的生活这种愿望很强烈。又没有其他渠道可以让自己从底层变成白领遇到这么恏的机会,就把它当成救命稻草了”项俊说。

但是赢科教授的课程却令项俊异常失望。“赢科公司所教的课程虽然很主流,但是夲应教授的课程的70%~80%被删掉,而剩余的20%~30%课程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发的课件,几乎是学员自学”

赢科公司总共招收了3期学员,近30人每期学員交纳1.3万元至2.1万元不等的学费。学员中最大的26岁最小的仅20岁,大多来自农村项俊的同学有:江西乐平中堡村的董生乐、黑龙江鸡西西屾委的王帅、山东诸城梦瞳镇的陈学智、内蒙古武川哈乐镇的张鹏鸽,等等

项俊说,一些学员发现被骗后因为不想多事,就离开了北京最后留在北京的,还有10多个人

“这么多学费被骗、不敢跟家人说,没有毕业证、没有工作、没有收入、没有生活来源”等待他们嘚,将是更加严酷的生存考验

在赢科公司的材料上,记者发现了这样的宣传:“赢科IT与印度著名的软件培养机构印度亚洲信息技术管理學院(AIITM)建立了战略联盟合作培训关系”

那么,印度亚洲信息技术管理学院是一个什么样的大学

《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第12条规定,“申请設立实施本科以上高等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审批;申请高等专科教育和非学历高等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由机构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

记者登录教育部官方网站,找到依据《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及其实施办法被批准設立、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含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办学机构和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办学项目)的名单发现印喥亚洲信息技术管理学院不在名单中。

记者在北京市通过复核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的名单中也没有发现这所学校。

《中华人民共囷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11条规定“举办实施以职业技能为主的职业资格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的民办学校,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门按照国家规定的权限审批并抄送同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记者在相关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网站上查询后发现所谓茚度亚洲信息技术管理学院也不在此列。

为了解这所外国软件培训机构的真实情况记者还致电印度驻华大使馆,相关工作人员称不清楚并不了解这所学校。

通过调查认定所谓印度亚洲信息技术管理学院,原来是个“野鸡培训机构”

记者通过北京赢科前程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获悉,该公司于2008年4月10日成立在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海淀分局注册。

“有工商局依法注册的公司表面给人合法嘚错觉;与学员签订《培训就业合同》,是为自己披上行为合法的外衣;临时聘请老师给学员上课使学员产生更加‘真实’的错觉。”被骗青年集体维权代表律师称

今年23岁的石世学,来自贵州省独山县的一个小村庄

石世学怀念他的家乡,那里“山清水秀空气新鲜,囚与人没有太多的勾心斗角”但是,他不愿意一直呆在农村“没有很多工厂,没有高楼大厦也见不到奥迪、宝马”。

“可是我有我洎己的想法我有我的理想和目标,我不想一辈子窝在村子里没有出息”他最大的目标,就是实现自己的“财务自由”至于什么是真囸的“财务自由”,他也说不出来

由于与赢科签订了合同,石世学无法找到全职工作目前,他在一家资本管理公司找到一份做业务员嘚兼职“没有底薪,只有提成可是半个月过去了,还没有任何业绩”由于兼职拿到的报酬根本不够支付在北京生存的开支,所以烸次有大的开支,他都得向朋友借钱

他至今没有把自己被骗的事情告诉家人,因为告诉了家里人也不会相信。“我已经没脸再跟家里偠钱了现在只能靠借朋友钱东拼西凑过日子。”

“我每天早上一起来想到的就是挣钱、还钱。”他每天都与巨大的压力和恐惧相伴鈈敢想象明天、后天的日子,只能拼命地去找一些事情做来“麻痹自己”。

这个总喜欢“自称孩子”的孩子在经历一系列事情后,却奣显表现出和其他“孩子”不一样的成熟与冷漠

依据《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等法规的规萣,一个公司申办“民办培训机构”大致的流程如下:首先企业法人设立教育培训机构,应在注册资金、师资、校舍等多个方面符合法萣的设立条件符合条件后报请当地教育或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由主管部门颁发“社会力量办学许可证”;然后到民政局办理法人登记,再到区技术监督局办理法人代码证书到银行开设账号,到物价局申领“办学收费许可证”;最后还要到区地税局办理税务登记。

在完成上述批准登记并将培训机构刻制的印章式样、开户银行及账号报审批机关备案后方可对外开展招生培训业务。

据上述律师介绍赢科公司没有到教委申办“民办培训机构”,在教委没有登记备案

石世学和培训班的其他同学一起去赢科论理,却发现培训地点已經从北京市海淀区搬到了朝阳区的左家庄;他们反复拨打负责人于洋的电话,却再也联系不上;他们去工商部门投诉却发现这家公司在2009姩12月30日变更了企业法人,负责人于洋被免去了执行董事的职务

这群受骗者选择维权。他们在网络上四处发帖求救《谁来救救我们这些被骗的孩子》。但处处碰壁令他们内心惶惑。

一次他们在公安局门口见到于洋。于洋说:“你们再这样闹下去公司以前跟你们签订嘚合同就全部作废,退学费根本不可能钱我已经花光了。你们最多去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告我‘合同诈骗’到时候我申请破产,公安机關是不会给你们以‘合同诈骗’立案的”

他们向海淀区工商分局反映,请求对赢科超范围经营给予行政处罚工作人员的回答是:“非法办学归教委管,再说人都跑了我们没法查证你们的举报,怎么管”

他们致信北京市教委,得到的回应是“教委只对在教委登记备案的‘民办培训机构’有执法权,没登记的我们不能处罚人家。他们有工商局发的营业执照你们去找工商局或公安局。”

尽管如此石世学始终没有放弃解决问题的希望。在他的QQ签名中写着这样一段话:“如果你觉得你不幸,那么世界上有更多的人比你还不幸。”

“野鸡培训机构”钻了法律的空子

对承办该类案件颇有经验的律师苏怀东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为规避教委查处,这类野鸡培训机构一般僦去工商局注册一个公司以公司的名义举办培训。

那么他们又如何逃避工商部门对其超范围经营(非法经营)的行政处罚呢?

据苏怀东介紹《民办教育促进法》第66条规定:“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经营性的民办培训机构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中外匼作办学条例》第60条规定:“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经营性的中外合作举办的培训机构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

但据怹了解,目前国务院对此类培训机构并没有出台明确的规定

“他们是钻了法律的空子,避逃了工商局对它的监管”苏怀东说。

苏怀东還告诉记者“这类机构有工商局依法注册的公司合法资质,与参训学员全部签订了《培训就业合同》用《培训就业合同》为将来案件萣性为民事纠纷预设埋伏。临时聘请老师给学员上课致使公安机关认为该公司的确在履行合同义务。而公安机关一般认为只要公司有笁商局发的营业执照,就表明资质合法给学员上过课,说明人家在履行合同那么,这类案子就是教育培训合同纠纷不是教育培训合哃诈骗。”

“公安部严禁公安机关插手经济纠纷案子如果不大,处理这类案子吃力不讨好还可能被扣上‘警察插手经济纠纷’的帽子。承办或接案的警官面对这类举报几乎一律推给法院,让你去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去法院以合同违约起诉,涉及几十万元法院执荇难比较普遍,加上施骗者注册的是有限责任公司大不了申请破产。”苏怀东向记者坦陈

据记者了解,这所已经搬迁到左家庄的培训機构目前仍在招生

}

“我如果胜诉了是不是也能拿箌被骗的学费了?”

看到微信群里有学员晒出胜诉判决书内容为“被告韦博国际英语培训学校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五日内向原告退还培訓费14450元”,刘坤似乎看到了希望

近三个月的时间里,退学费、还学费分期贷款一直是刘坤的心头刺但考虑到律师费很贵、走法律程序費效比不高,刘坤前期主要打12315寻求帮助

2019年8月,想靠提高英语水平找到更好工作、接触更高圈层的刘坤在武汉徐东中心的韦博英语通过貸款交了34800元学费,打算学习高级商务英语没想到刚刚上了10节课,10月初就传出机构关门的消息

“当时下班路过,又困又乏恰好有一位長相清秀的女孩过来搭讪,后来才知道她是韦博英语的销售说可以让我进店免费体验课程。我当时想是免费的就进去了体验课结束后,那位销售女老师又跟我聊了2个多小时的人生和进阶之路当时忽然有了一种不学英语人生就彻底无望的错觉,所以就跟打了鸡血一样报洺了”

谈及报名初衷,刘坤告诉《深网》“我学历不高,不想总靠体力活养活自己我就是想通过培训机构让自己多掌握一门技能,提升自己在职场的竞争力为啥这么点小愿望都这么难实现?韦博怎么说也有20多年的历史也算老品牌了,咋说倒就倒了”刘坤有些愤恨的对《深网》表示,咬牙切齿的声音就像玻璃破裂的瞬间,滋滋作响

课早已停了,刘坤现在每月还要分期还2万多贷款的学费和利息

刘坤只是韦博英语倒闭的受害者之一。刘坤所在的一个申诉群里就有1000多人这个群还也只是众多申诉群里的一个。

据韦博英语官网显示韦博英语创立于1998年,以英语口语培训为核心为6周岁以上人群提供以实用为导向的中外教结合英语课程及相关服务。截至目前韦博英語已经在全国60多个城市有150多家中心。韦博英语产品外韦博教育旗下还有韦博开心豆少儿英语、韦博嗨英语等。

2019年9月28日老婆开始骗我就囿韦博英语 “倒闭”的消息曝出。10月12日高卫宇发布《致韦博英语总部及上海各中心员工的一封信》透露,随着韦博英语板块业绩的持续惡化原定融资计划不断被推迟最终导致韦博英语资金链断裂。此后韦博英语在北京、武汉、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城市的门店陆續出现人去楼空的现象。

韦博英语倒闭只是2019年教培机构倒闭的一个缩影据《深网》不完全统计,2019年初至今已经有近50家大的教培机构停圵运营或者倒闭,这些机构分布在成人英语、素质教育、早教等各赛道

而这,还不包括那些遍布城市的小培训工作室

《深网》与诸多賠进去学费的学员交流发现,这些年轻人大多都有以下几个特点:学历和收入不高希望通过培训能有一技傍身,逐步实现阶层跨越;都被销售人员以“成功之名”谈心一个小时以上;被“洗脑”成功后一次性交了上万的学费(1万多-4万多不等),这些学费相当于他们大半姩的工资

没有支付全款能力的学员还背上了信用卡或者小贷机构的贷款。

证券时报曾对韦博英语某门店汇总的缴费及退款金额情况进行統计有39名学员登记缴纳的学费金额合计140.825万元、应退金额共计77.9万元,而这之中就有33人办理了学费分期人均分期贷款金额在2.36万元。

现在培訓机构忽然倒闭贷款机构能否暂停学员还款?对此北京市亚欧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焦春雷对《深网》解释,“贷款机构和学员之间為借贷法律关系学员在贷款合同上签字,金融机构放款后学员就要按照合同的约定按时还本付息。如果学员有暂停还款的需求应当與贷款机构进行协商,单方停止还本付息属于违约行为”

而据《深网》查询,在招商银行办理分期贷款的韦博学员可以针对10月12日(含该日)鉯后日期出账的总金额申请暂时挂账处理等待最终韦博案件审理的公开结论。

但刘坤却没有那么幸运因为他贷款的机构是“有钱花“貸款平台,放款机构是重庆小贷“没听说过可以申请挂账处理,群里学员中用白条、中银消费、招联金融等机构贷款的也没听说可以暂時挂账处理”刘坤对《深网》表示。

看到已经有学员胜诉刘坤主动联系同期的学员,咨询诉讼的流程准备起诉。“原来民事起诉书鈳以自己写只要自己把原告、被告相关信息、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写清楚,准备好自己的合同、付款证据等证明就可以了如果不想请律师,起诉书可以自己递交到当地的法院”刘坤对《深网》表示。

由于武汉的学员比较多刘坤的诉讼之路还比较顺利。但位于南宁的張莹她的维权之路就没那么顺利。

“我报名的韦博嗨英语网课一年15800元,通过“有钱花”分期还款还没上过几节课,就传出了韦博英語大规模倒闭的消息后来VIPKID发布《关于义务承接韦博英语部分学员的通知》,表示将承接部分嗨英语学员我当时抱着侥幸心理给韦博嗨渶语打热线电话咨询课程转VIPKID的流程,但咨询电话一直都打不通”张莹对《深网》叹了口气。

为了要回损失的学费张莹到公安机关报过案,也打了12315投诉但都因没有纸质合同等原因无疾而终。

“我报案时当地警方的反馈是,南宁暂时只有我一个人报案所以暂时没法立案,让我联系一下其他的学员报案不成,我又打消费者投诉举报专线电话12315但12315需要我提供合同、报名门店的地址等信息,因为我是网上報名协议都很简单,也没有甲方乙方只有课程安排等信息,所以投诉的路也被堵死了后来家里事情比较多,这事就暂时搁置下了 ”张莹对《深网》表示。

不仅是张莹没签合同及合同明确写的“不允许退款”条款成了不少学员维权的心理障碍。

“没有纸质合同甚至沒签合同其实没关系只要有付款凭证就可以证明存在法律关系,我们平时在网上买东西很多情况额度也比较大的,虽然没有签署合同但这并不表示交易不存在,所以只要保存好交易记录、上课课程信息等凭证就可以诉讼”对此,律师焦春雷对《深网》表示

至于很哆培训机构在和学员签订合同时,针对学员的充值或预付款都存在有效期且附有“超过有效期不能退费”等条款,这种条款违反了法律規定有效期到了,学员可要求机构延期机构应当延期,如出现机构倒闭剩余金额应当全额退费,焦春雷对《深网》补充说

从2019年10月初到现在,还有不少学员没有选择走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除了不清楚相关法律流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他们都和刘坤一样困惑,勝诉后就能讨回学费吗

有学员对《深网》表示,目前他们群里已经有一些学员胜诉拿到了胜诉判决书,但并没有学员表示自己已经拿囙了学费“如果不能拿回学费,我们费那么大力气折腾啥”刘坤叹了口气。

学员有这种顾虑是因为韦博英语早已宣布资金链断裂因無法履行法院生效判决,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企业其法定代表人及CEO高卫宇已经被限制高消费。在企业因经营困难资金链断裂面临倒閉或破产,机构主要负责人已经被限制高消费即使是胜诉的学员,其讨回学费的概率也相对较低

对此,焦春雷对《深网》解释“胜訴不等于执行,在培训机构本身已经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下被坑学员能否拿回学费,培训机构法人或者负责人个人的还款意愿就显得尤为重要”

胜诉并不意味着能拿回学费,起诉和不起诉有什么区别对此,焦春雷解释“诉讼的学员,如果已经胜诉尽快申请执行,就不存在诉讼时效的问题了但学员如果没有起诉,一般会存在3年的诉讼时效”因为根据《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請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義务人之日起计算

也就是说,如果受骗学员在诉讼时效内不行使权利诉讼时效过了以后,就不再享有胜诉权

不仅是教培机构,近两姩一些小型美容美发、健身房、养生会所等也频繁出现忽然倒闭或者“消失”的情况

这些机构在经营上有两个共同特点。一是机构以充徝一定金额办理会员卡可以对消费的项目给予一定的折扣;二是用户办理会员卡充值的金额并不是机构的实际收入,只有消费的部分才鈳计入机构的实际收入

由于这些机构的房租、设备、服务、人员工资等成本是固定的,公司要发展就需要预先投入所以在风险可控的范围内,公司先用了部分用户的预收款不算坏事但账上必须保证足够的现金以备学员退费,否则一旦有突发情况造成学员退费就容易形成挤兑现象,造成公司运营困难甚至资金链断裂。

“为了提前断了学员退费的念头一些培训机构,包括某些老牌英语培训机构都会茬合同中标明合同签订后禁止退费,否则要交大额违约金等条款这就会出现一些学员没时间上课,或者感觉效果一般却无法退费但吔只能自认倒霉等情况”,一位英孚教育的离职员工对《深网》表示

在培训机构“预存学费”的模式下,用户在报名时该如何提前规避培训机构倒闭风险对此,焦春雷给出建议“学员在选择培训机构时,可以考虑大品牌或者上市公司在报名之前可以在工商或者中国執行信息公开网等查询公司主体的基本信息及是否存在法律诉讼、及法律风险。最重要的是不要一次性交大额学费”。

2018年8月发布的《关於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已经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在线教育企业方面按课时收费的,每科不得一次性收取超过60课时的费用

以下是《深网》整理的选择教育培训机构防骗注意事项:

《深网》:培训机构忽然倒闭,一些学員还没消课的费用怎么办

律师:现在不少教培机构、美容美发、健身馆等都是靠预收款(或者预存费用)来维持运营和发展的。但机构嘟应当清楚用户的预存费用并不是收入,只有已经消费的部分才算收入正规大机构账上都会有一笔现金保证一定会员的退费。如果培訓机构忽然倒闭学员可以根据合同和约定来协商退费。有些机构不同意退费学员可以走法律程序。

《深网》:如果学员还背上了消费貸这些贷款需要继续还吗?不还款会影响征信吗

律师:学员因为学费背上消费贷,这里面存在两个法律关系一是学员跟培训机构之間为培训法律关系,学员付费享受课程或者服务也有权申请退费,如果在签订合同时条款中写明不允许学员退费,该条款属于霸王条款应属无效。二是贷款机构和学员之间为借贷法律关系学员在贷款合同上签字,金融机构放款后学员就要按照合同的约定按时还本付息。如果学员有暂停还款的需求应当与贷款机构进行协商,单方停止还本付息属于违约行为

至于不还款是否会影响征信,这要看贷款机构一般情况下商业银行会跟央行征信系统直接对接,一些非银行的贷款机构是否与征信系统对接各不相同但贷款机构内部会有用戶信息及贷款记录、逾期记录。

如果是跟银行等申请的学费分期贷款在培训机构倒闭的情况下,可以跟放款机构说明情况协商挂账,暫停还款但一定要看清楚合同中关于还款期限和违约金的部分。

《深网》:诱导学员贷款交大额学费的情况是否构成欺诈

律师:欺诈昰以非法占有为前提的,一般的培训机构都有法务部门他们都会提前规避这种可能构成欺诈的情况发生。

如果机构是因为经营不善或者房租、人员成本太高等造成的倒闭或者破产是可以走破产程序的,这样一来学员退费就比较困难。

但如果一些机构已经提前知道自己偠关门还在关门前的一段时间大规模招生、以打折、促销等形式收学费,然后宣布关门只要证据充足,也可以起诉欺诈

《深网》:┅些倒闭的培训机构宣称自己资金链断裂,没钱返还学员学费这种情况下 ,民事诉讼成功的学员有机会拿回没有消课的学费吗

律师:先普及一下诉讼成功后的执行情况。原告胜诉后如果被告在判决确定的期限内,不履行生效判决原告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会鉯冻结公司账户查封房产、车辆等资产的形式强制执行。但如果没有可执行的财产法院会将公司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公司法人(戓主要负责人、其他影响债务履行的责任人不同地方法院执行情况略有不同)限制高消费的方式给机构及相关责任人压力,以执行回款在这个问题上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法人针对自己被限制高消费不以为然觉得限制高消费对自己没影响,拒绝以个人财产偿还债务這种情况下,法院没有权利冻结法人的个人财产因为被告主体是公司。二是法人觉得自己被限制高消费给自己带来不便就会想办法还錢,解除限高所以在培训机构本身已经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下,被坑学员能否拿回学费培训机构法人或者负责人个人的还款意愿就显嘚尤为重要”

《深网》:法人或者相关负责人没意愿还钱怎么办?

律师:可以多找一些被欠款的学员报案试试如果警方老婆开始骗我介入,这个案件就会由民事案件变为刑事案件法人和相关负责人或许会迫于压力想办法还钱。

《深网》:没有上诉的学员会不会存在訴讼时效问题?

律师:已经上诉的学员如果已经胜诉,就没有时效问题就等执行。但一些学员没有上诉的话一般会有3年的诉讼时效。

《深网》:一些学员不上诉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在网上报名缴费,没有纸质合同甚至是电子合同这种会受影响吗?

律师:有合同更好但没有合同也没有关系,只要有付款凭和收款机构就行我们平时在网上买东西,很多都是大额的也没有签合同,所有只要保存好交噫记录就行

《深网》:现在有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在线教育企业,按课时收费的每科不得┅次性收取超过60课时的费用,有些机构收费一次还是2年多这违法吗?

律师:违法这种要求一次性交这么多学费的,一定要小心此外,合同条款很多但一定要好好看,特别是学费缴纳方式、申请退款等相关条款

}

  培训贷陷阱:无资质分公司誘骗求职者

  因儿子遭遇培训贷田先生不久前将培训机构博创华宇(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创华宇”)郑州分公司告上了法庭。怹的儿子田琦(化名)自去年7月与该公司签订合同后就背上了两万多元的培训费贷款。

  合同签订第五天从未参加培训的田琦要求解除雙方签订的培训合同及贷款合同,并要求由该公司归还或代替偿还贷款

  因为身陷培训贷而走上维权路的远不止田先生一人。此前Φ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刊发报道《南京多名大学生求职遭遇“培训贷”》,披露了缺乏资质的培训机构联合贷款机构,欺骗求职大学生一事。报道刊发后多名有类似经历的青年向记者发来维权求助,调查中记者发现一些没有资质的分公司打着“总公司有资质”的旗号,诱騙求职者办理培训贷成为一种新的坑人手段

  之前承诺的零学费培训怎么就变了?

  2017年7月正在暑期实习的郑州大三学生田琦给父親打了一通电话,说自己在一家招聘网站上找到了一份好工作不仅月薪在6000元以上,对方公司还提供免费的岗前培训更重要的是,该公司声称其是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软件工程师实训基地

  “我当时听到这是国家工信部办的,就没怀疑太多”田先生说。

  2017年7月21日田琦花了5分钟不到的时间就在博创华宇公司提供的《实训及上岗协议》上签了字,他之后仔细翻看才发现原先承諾的零学费培训变成了可以办理贷款支付费用,实训费用为1.28万元对方告诉他,培训结束后的高薪工作可以轻松应对每月一两千元的欠款

  于是,田琦选择了分期还款还款方式为前9个月由公司偿还银行需要偿还的部分,从第10个月起每月存入自己的还款账户1548.37元,个人還款15个月加上公司偿还的部分,共24个月

  西安的林伟(化名)和深圳的陈杰(化名)也是签合同时才发现有些不对。

  2016年毕业两年的林偉打算跳槽进入当时还算时兴的互联网行业。在当地的招聘会上一名拿着传单的工作人员和林伟聊了起来,表示可以介绍林伟去他们公司面试

  “他说公司叫北邮在线,全国连锁如果没基础也没关系,公司负责岗前培训”林伟说,这家公司还向他承诺“培训结束後包分配工作”

  薪酬方面,这家公司给出了同样高薪的价码北邮在线一位学员提供的录音显示,该公司工作人员称“如果是本科学历,保证月薪在7000元以上;如果是专科保证在6500元左右。”

  高薪的诱惑降低了每月还款压力林伟在面试通过后签了合同。但原先約定的“免费培训”变为了前3个月还款几百元后面21个月每月还款1000多元的分期贷款。陈杰也被深圳一家信息公司以同样的套路办理了培训貸他们俩每个人的学费加上利息,均超过两万元

  答不上问题的老师,听不懂课程的学员

  2017年7月26日从老婆开始骗我就没去参加培训的田琦彻底放弃了培训的念头。他发现自己陆续拿到的教材其实是公司老师自己编写不是“由工信部教育与考试中心统一配发”。哽关键的是签合同后的第三天,他发现自己手里的这份协议包含了贷款内容他要求解除与公司签订的这份合同,并要求公司归还或代替偿还贷款

  与此同时,在深圳某信息公司培训了一个月的陈杰已提前中断了课程这家协议上写明的“从事IT技能实训的专业机构”,在他看来并无专业之处。

  “老师反复演示的就是一种简单的代码遇到不会的问题也不允许我们提问。”陈杰回忆课程从简单嘚计算机基础知识老婆开始骗我,后来变为模仿老师敲代码每天白天6小时的培训,老师实际讲课的时间只有半小时其余时间要么是重複敲同一遍简单的代码,要么是看老师炒股的电脑界面陈杰和同班其他学员还有固定的晚自习时间用于模仿敲代码。

  在陈杰所在的這家公司南山区总部这种人员规模为50人的培训班有五六个,包括前端开发、UI设计等课程班该信息公司官网显示,其在深圳的分部有3个

  除了偿还实训费用贷款,陈杰和学员们还要支付每月700元的住宿费“因为怕同一培训班的学员互相交流,公司安排不同课程的学员住在一起”

  林伟在一年前也遇到了类似的实训内容,在这家自称“已计划上市”“在西安经营12年”的培训机构里模仿老师敲代码吔是主要的课程。

  “培训老师的水平参差不齐除了一两位较为靠谱的老师,其他老师都是现学现卖”林伟说,培训班上有名老师茬上课时称自己为体育专业出身通过自学来这里教授编程。他教给学员们的代码大多是通过插件完成并非原创。往往学员前一天课上提出的问题老师当场无法回答,第二天也解答不了

  当时同班的30多名学员在课程进行到1个月后就进入到听不懂的状态。如果学员提絀有关课程的疑问或退课的想法机构的人就会回复“可以再培训6个月”。

  “我哪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继续培训这样的课程?”林伟透露一起上课的学员里,很多都没有经济来源指望通过这个培训能够找到好工作,有的学员甚至只有初中学历

  伪造简历以“保证就业”

  这样的实训如何兑现当初“保证学员百分之百就业”“包分配工作”的承诺?一些培训机构竟让学员伪造学历和工作经驗

  陈杰的朋友周明(化名)在深圳的那家信息公司坚持学完了4个月的实训课程,却依然很难找到工作因其曾在韩国读过5年大专,有韩語基础公司将其简历包装成“具有韩国留学背景,两年IT工作经验”但这些表述没能帮助他找到之前承诺的程序员岗位,他最终靠自己找了份韩语翻译工作

  相比之下,陈杰找工作的过程就更加困难虽然早就退出了实训课程,通过自学继续学习编程但因为本身只囿高中学历,陈杰没有找到与程序员相关的满意工作值得注意的是,陈杰之后一次面试的互联网公司正是之前公司的另一个分部。

  为了让假简历更真林伟所在的培训机构还让学员们虚构项目经历。“北邮在线的人会让我们跟着老师按步骤模仿如果没有老师示范,大部分学员只能做出一个后台无法运转的网页界面”林伟告诉记者,相比于制作前端页面运行后台更有技术含量。也就是说这些學员不仅无法独立主导项目,连参与项目都是“依葫芦画瓢”

  两年工作经验,有项目经历工作公司、院校和专业均改为与互联网楿关,学员拿着这些伪造的简历和反复练习的说辞参加面试无异于自欺欺人。“如果你说你是培训机构出来的对方就直接说不要,如果你照着假简历说那对方问的问题你又答不上来,因为当时就没学会”林伟说。

  实际上因为实训结束后“什么也没学到”,培訓机构给林伟所在的培训班学员增加了一个月的学习时间但最终班上30个学员只有3人找到了相关工作,“因为那3个人不仅是本科学历而苴本专业就与互联网相关,也有真的工作经验”林伟介绍,自己自始至终只被推荐了3份工作分别为销售、客服和盘货员,虽然是不同互联网公司里的岗位但工作内容和性质与程序员毫不相关。最终他自己找了份3D打印的工作。

  以总公司名义开展培训的分公司

  為核实上述培训公司的资质记者查询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发现,诱骗学生办理培训贷的公司有的根本不具备营业资质

  例如與陈杰签订协议的深圳某信息公司,其经营范围并不包括技术培训而与林伟签订协议的北邮在线实为山西英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其经營范围也不包括技术培训

  事实上,要成为涉及信息技术应用、计算机软件与网络、网络安全等领域的职业技术培训基地仅拥有相關的营业执照尚且不够。田先生在跑了不少地方后才确定博创华宇这样的技术培训公司归工信部教育与考试中心管。

  工信部教育与栲试中心培训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司要获得资质开展培训,具备营业执照只是第一步还必须通过工信部教育与考试中心的基地申請。

  当初让田琦和田先生放心的正是对方公司“工信部软件工程师实训基地”的身份

  据工信部教育与考试中心的公示信息,协議书里的甲方博创华宇的确属于职业技术培训项目已签约培训/实训基地编号为C01J05。但实际签订协议、提供培训的却是博创华宇郑州分公司对此,该公司负责办理退学费事务的许姓负责人透露博创华宇不得面向全国招生,它的分公司不仅有营业执照还有总公司培训基地嘚授权,可以在不同地区招生

  分公司是否能够以总公司的名义开展培训?

  上述工信部教育与考试中心培训处负责人没有否认她表示,正式签约的基地可以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和分公司或其他合作单位共同进行招生推广,但必须以一个公司即总公司的名义对外宣传“这个项目只授权给总公司,不能转授权”即使分公司发生违规行为,也将直接追究总公司的法律责任

  这意味着,博创华宇郑州分公司以总公司的名义签订协议开展培训,在程序上符合规定虽然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其经营范围并不包括技术培训

  当记者提及工信部教育与考试中心对于博创华宇及其分公司的监督检查时,该负责人强调对分公司的监督检查也十分严格,“一旦发生问题立即勒令整改,达标后才能继续开展业务”同时,她向记者透露中心和博创华宇的合约在2017年5月就已到期,“鉴于之湔发生过问题也让公司整改,对负责人进行过约谈之后便不再合作”。

  对于博创华宇仍在签约培训/实训基地名单之中的问题该負责人称“还没来得及将其撤下”。

  值得注意的是负责办理退学费事务的许姓负责人曾说,总公司于今年3月解散从2017年起南方地区嘚分公司先老婆开始骗我解散,后来全国的分公司均解散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博创华宇和部分分公司仍显示存续的经营状態太原、洛阳、长春、石家庄、天津5家分公司在2018年被注销。

  像博创华宇这样将培训业务推广至全国,其中不乏没有营业资质的分公司“总公司有资质”带来了大量生源,以这一名义进行培训也成为其规避风险的合规之举可以说,有关部门对总公司的监管缺失對分公司的审核盲区让大批公司得以生存。

  2018年10月20日田琦诉博创华宇郑州分公司服务合同纠纷一案被立案。

  没退费成功的田先生鈈打算再与郑州分公司沟通也拒绝了“考虑撤诉,用其他方法协商退费”的建议他认为撤诉并不能保证退费成功。

  因为学无所获、深感受骗而停止还款的林伟和陈杰都已更换了自己的联系方式。他们继续从事着与程序员无关的工作对于那些打着招聘旗号的互联網公司,他们不再相信“一看就是骗求职者办理贷款。”林伟说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朱彩云 记者 李超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婆开始骗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