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楚南男孩英文名名

拒绝访问 | www.resgain.net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www.resgain.net)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88356fcc5681425-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感谢您的提问,我们会通过短信的方式反馈您的问题答案,请注意查收!确定
咨询问题:请选择
您的称呼:
联系方式:
回访时间:
中文学名:楚南小鲵
外文名:Soan's hynobius
界:动物界
科:小鲵科
英文名:Soan's hynobius
拉丁学名:Hynobius&sonani&
地理分布:湖北
繁殖方式:卵生
关注百科官方微信:hudong_baike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百科资讯
保存二维码
分享词条给好朋友
长按上图保存二维码,使用微信扫一扫右上角的"相册"扫码,再分享好友或朋友圈字号:大 中 小
&& 香港是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股票市场十分活跃。本文一般地介绍了香港股票市场的沿革、股票种类、股票价格指数及影响股票价格升降的诸因素等,以便读者对香港股票市场有个概括的了解。()
&& 在香港,股票是千千万万市民和企业家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市民议论股票,是因为股票市价的每一个点数的升跌,都意味着获益或亏损;企业家关心股票,是因为自己公司上市股票市价的升跌,意味着公司信誉的升降,即意味着公司向社会筹措资金是看好还是看淡。为此,香港几家电视台、电台,每日几次报道股票市场情况。通常,早上一开始,即回顾昨天的股市交易情况:中午报道当天正在进行的交易情况和趋势;晚间新闻中,对当天的股票交易做一全面的总结,并介绍世界几个大股票市场的交易情况。
 &&& 另外,十几份中英文报纸每天都用几个版面报道股票消息。
&&& 下面,就香港的股票市场作简要的介绍。
&&& 股票(Stock或Share)是股份公司发给股东,证明其股权,并作为分配股息、红利和剩余财产依据的有价证券。
&&& 发行股票是公司筹措资金的一条重要渠道。香港现在大多数公司都是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的雏形,最早可追溯到英国1600年成立的东印度公司 (BritishEastIndiaCampang)。该公司最初是以航海业为主,每次航海终了就进行清算,将各出资人所出的资本及该航次的利润一并付还给出资人。以后发展到四航次清算一次,制度上也逐渐由个别企业制迈进到合资企业制。所以,现在的股份有限公司的有限责任制,即“盈利共享,风险共担,亏损或清偿以出资为限”,就在那时奠定了基础。
  现代的企业或财团所筹措的巨额资金,都是通过发行股票所取得的,一般能筹措到几千万元,有的甚至能筹措几亿元之巨。
  公司为筹措资金所发行的股票一般有两种:普通股(CommonShares或OrdinaryShares)和优先股(PreferentialShares)。两者的权益不同。
  普通股:是公司股本(SharesCapital)的主要部分,是公司资本的骨干,也是证券市场买卖的主要对象。普通股主要权益一般为:1.可参加股东大会并投票表决,2。领取相应的股利;3.公司解散时,参加公司资产的分配;4.公司增加股本时,可按持有股票的数额优先认购新股。普通股股东的责任只限于本身所拥有的股份,而不必为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它的股息,取决于公司的业绩,公司业绩好,并派发了优先股股息和债券利息后仍有盈余,就派发普通股股息。因此公司业绩的好坏是做长期投资人士需考虑的因素之一。
  优先股:公司配给股东使他们拥有某些优先权的股票,这些优先权在于:优先享受红利分配:优先参与公司解散时资产的分配(在公司面临破产时);优先认购公司的新股等。优先股的股息一般是事先订明的,不论盈利多少。而在公司没有面临破产时(实际上也很少),优先股其性质更接近公司债券。有的公司优先股是累积的,即当年公司因业绩不佳而不派息时,在次年可按固定股息一并派给。而非累积优先股则不享受此种好处。
(一览文库是国内首个以行业细分和职位细分的专业文库平台)
  在股票买卖中,我们还会看到同一种股票分为A或B两类,A股面值较大,B股只占A股的十分之一左右。一般A股上市买卖,B股用于控制公司管理权。象目前太古洋行、联邦地产就是A、B股票同时上市。
  按照香港的公司法例,只有公共公司(PublicCompang)才能上市发行股票,而上市公司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资产,并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香港的法律,基本上沿袭英国的法律,所以香港的公司法对股票交易的规定,也近似于英国。
  进行股票买卖的场所,叫股票市场(StockMarket);经营股票交易的组织,叫证券交易所(StockExchange)。香港的股票交易,最早有记载的在1866年,但在本世纪七十年代以前,规模都不大。其演变过程大致为:1947年3月,由战前两所证券交交易所合并成立的香港证卷交易所开业;1969年12月,成立远东证券交易所:1971年3月,金银证券交易所开业:1972年1月,九龙证券交易所开业。至此,达到香港证券股票交易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香港股票市场呈现一派轰轰烈烈景象,许多公司纷纷入市,股票成交额日日突破,股价上升。按1982年股票市值计算,排到世界第八位,在亚洲位于东京之后,屈居第二。随后在1974年,香港政府通过法令,限制再成立新的交易所,并规定:“凡设立非认可之股票市场者和不在认可之证券交易所经营证券业务者,皆属违法。”当时,四家交易所同时开业,但各交易所规则各异,在市场国际化方面,以及与政府和各界沟通方面,有很多困难。因而到了1980年,香港政府通过了合并四家交易所的法案,成立了新的香港联合证券交易所有限公司(简称联合交易所)。新交易所位于中环的干诺道中交易广场上,日正式开张营业。
  新开张的联合交易所,有1500个交易座位,交易大厅2300平方米,有600多间经纪行的1000多个经纪人出场交易。尽管人头涌涌,但由于采用现代化电脑操作,电视屏幕显示,电话联络,所以并不显得一分拥挤和吵闹。现在共有255家公司上市,交易着388种股票证券,加之采用现代化的交易手段,使香港的股票交易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按交易规模,上市公司数和成交额来说,现仅次于纽约、伦敦、东京,名列世界第四位。发行股票公司获准上市后,股票就可以在市场上买卖了。香港每天的各种证券交易活动不计其数,每次交易动辄几十方、上百万港元,且价格干变万化,令人眼花撩乱。那么,怎样综观和计算各种股票的价格及其变动呢?首先,涉及了股票价格指数的概念。
 (厅中上方为交易用电视屏幕,身穿红马甲的是经纪人。每个经纪人柜前有个用络电观终端,显示交易情况;另有两部电话机,一部联接外界,供与投资者联络,一部供大厅内与各经纪人买卖股票联络用。)各国、各地区证券交易所使用不同的指数:伦敦使用的是金融时报指数;纽约使用的是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东京使用的是杜?琼斯指数;新加坡使用的是海峡时报指数;香港则使用恒生指数(简称“恒指”)和香港指数。
  恒生指数是衡量香港股市好环的主要标准。
  它是由恒生银行有限公司日创立的。产生过程为:选出列入指数计算过程的主要股票,称之为:“成份股”;断定各成份股的相对重要性;把成份股有关数据结合或平均起来。
  选入的成份股必须具有代表性,其代表性就是:这些公司为股票价值构成整个股市所有股票公司总值的绝大部分,它们的动向能形成所有瞪票活动的趋势,它们的升跌能带来整个股价水平的升跌。所以成份股多为规模很大的公司股票。
  当时选作恒生指数成份股的有33种股票,它们是:恒生银行、汇丰银行、怡和证券、中华电力、隧道公司、电灯公司、电话公司、中华煤气、油麻地小轮、九龙汽车、长江实业、置地公司、信托A、新世界发展、新鸿基池产、大昌地产、和记黄浦、怡和、太古洋行A、会德丰A、会德丰船务A、青洲英泥、港机工程、九龙仓、宝光、永安公司、南联、海港企业、大酒么、美丽华、东方货柜、隆丰和华光船业。它们代表了金融、证券、公用事业、地产建筑、综合洋行、酒店、船运仓坞和工商业各类。
(一览文库是国内首个以行业细分和职位细分的专业文库平台)
  判断各成分股的相对重要性的标准是股票市值,即发行数乘上市价的积,它反映该公司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计算指数首先要选定一个基期,做为计算的标准。恒生银行选了日为基日,把这一天的指数定为100,再求出与这个指数相应的成份股基本总市值。把各成份股当日收市价乘以发行股数,再将各乘积相加,即得到这个基本总市值。以此为基准,可以得到以后每天的指数:先将当天各成份股收市价乘以股数,把乘积加总得到当日总市值,以基日总值,除当日总市值,再乘100,就得到当日恒生指数。指数的单位为点(Point)。现在的恒指已达到2792.89点”。指数每天升落幅度不一,有时只有几点升落,有时会高达几十点。如日这天,恒指升幅近80点。
  联合交易所开张前夕,即日,把联合交易所的另一指数定名为“香港指数。”被选中为香港指数成份股的有四十五种。香港指数分为金融、公用、地产、综合企业、工业及酒店六项分类指数。
  金融类有:东亚银行、汇丰银行、恒生银行、永隆银行、恰和证券和新鸿基公司,比重为21%。
  公用事业类有:中华电灯、香港电灯、中华煤气、电话公司、九龙巴士公司,比重为23%。
  地产类有::长江实业、恒隆、恒基兆业、置地信托A、置地、合和、新昌集团、新世界发展、希慎、新城市、信和置业、新鸿基地产、大昌、华光地产,比重为26%。
  综合企业有:九龙仓、香港电视、和黄、怡和控股、连卡佛A、宝光、太古A、隆丰国际,占比重23.8%。
  工业类有:中华造船、康力投资、青洲英泥、港机工程、南丰纺织、保华、生力啤、南联,比重为27%。
  酒店类有:海港企业、大酒店、美丽华、富豪,比重为3.5%。
  香港指数在选取成份股时,是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的:①股份在市场交易的活跃程度,②股份市值的大小,③股份过去的财务表现;④上市不少于两年。
  因此,选出的四十五种成份股成交额和市场总值,分别占市场总数86.97%和85?26%。
  香港指数以日为基日,1000点为基日的指数。日香港指数为1801.51。香港指数并没有取代恒生指数,现在的香港电视、电台和报纸每天都同时公布两种指数。
  从两种指数的成份股看,地产股是香港股市的主力,约占七成左右,这和世界其它几个大交易所的情况有所不同。在纽约、伦敦和东京,股市的中坚是工业股。香港的这种情形,是由香港这个特殊地理环境所决定的。那里人多地少,地价、楼字买卖利润丰厚。1984年,因受香港前途问题困扰,地产市道不景气,地产类股市一落干丈,带动整个股市下跌。到1985年,中英香港前途问题合约草签后,香港前景明朗,人们投资信心恢复,首先地产市道明显好转。因此,当年香港政府几次拍买土地,都以理想价格成交,而大型屋村的楼字买卖,更是出现排队抢购现象,加之当年银行利率降低,更推动了地产股市的蓬勃发展,从而带动整个股市的兴旺。
  在香港,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须先经香港政府核准注册。在联合交易所申请,经认可交纳会费后,其股票方可上市出售。一般的股票面额从1元到10元港市不等。买卖时,常以一千股为一单位,一千股称为“一手”,一手以下的称为“碎股”,经纪人大多不接碎股生意。
  在香港股市的报道中,常见报出四种价,即开市价、收市价、最高价和最低价。开市价是每天上午十时开市的价格,收布价是下午三时半收市的价格。其中收市价最为重要,是人们分析股市,绘制图表的依据。收市价都用恒生指数和香港指数同时报出,并有各分类指数,及每日一大交易最活跃的股票和一种最大成交额股票。如日这天。香港指数1801.51,恒生指数2792,89”。
  十种成交额*多的股*:
股票成交额(港元)股票成交额(港元)
①和记黄浦114,172,707⑥恒隆50,632,725
②长江实业111,662,734⑦九龙仓49,784,706
③大酒店82,266,785⑧新世界发展47,259,840
④香港电灯77,084,516⑨太古洋行A46,349,752
⑤汇丰银行67,527,608⑩置地40,373,41
十种成交股过最多的股票
股票成交股数 股票成交股数
①国银亚洲20,910,000⑥信和置业11,136,000
②爱美高实业19,591,000⑦汇丰银行8,599,041
③汇丰银行股权14,342,139⑧希慎兴业8,275,000
④爱美高W⑨丽新制衣7,514,000
⑤宝秘矿油11,750000⑩置地6,698,087
  公司的股票以面额发行后,经过一段时间,价格会和面值背离,并且有时背离到今人难以置信的程度:既可能一夜腾飞,也会在骤然间一跌千丈。引起股价升跌的原因有哪些呢?或者说,股价升跌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呢?
  尽管股票也有价格,并按一定的价格进行买卖,但并不能用一般商品的价格理论来解释。购买股票时所付出的价钱,是以对其未来收益的预测为根据的,因为股票本身没有任何使用价值。买股票时的心理,就犹如我们评选“十佳”,不仅要从个人的角度进行考虑,还要考虑其它大多数人的看法。并且股价和一般商品价格截然不同,一般商品的价格主要受供求关系影响的,当供不应求时,商品的价格会上升,别的行业的资金转到这种供不应求的商品上来:而当供大子求时,价格便会下跌。但在股票市场上,却是当某种股票价格处于上升的趋势时,股价越涨,买进的人反而越多,反之,股价暴跌时,人们又争相抛售。
  在研究和解释股价的决定因素方面,目前有许多流派,众说纷坛,可谓从太阳黑子,到潮汐的变化都联系上了。然中肯者,却又寥寥无几。是不是股票价格的变动就完全无章可循呢?这里,先撇开人为的因素不说,有这样一些实际的经济现象,对股价的升跌起着明显的影响作用。
  在影响股价的各种经济现象中,较明显的因素是,当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趋势看好时,或者说整个上市公司盈利情况普遍良好的时候,股价上升,因为公司的盈利情况好,自然派发的股息就多,股票买到手后得到的利益也就越多,用术语说就是“共同盈利”(CorporateProfits)高时,股价会上升。
  除此之外,尚有利息。人们选择某家公司的股票为投资对象时,根据对其未来盈利的预测,并取决于盈利的贴现率(Discountrate)。贴现率是票据未到期或盈利未收成时,打折扣换算成现值的比率。一家公司的股票价值之所以取决于其盈利的贴现率,是因为这种贴现率实际上和银行对票据的贴现利率一样,盈利收成期离现在时间越长,贴现率越高,未来盈利的现有价值就越低。银行利率的高低,是根据银行资本的供求情况规定的。银根紧时,银行便提高利率,以吸引存款,收缩信贷;反之,银行则降低利率,以鼓励信贷。所以利率在香港股票市场(第2页)是个十分敏感的因素,其升降常在股市中掀起波涛。利率一升,香港股市上那些以股票做抵押贷款再买股票的“子子展客”,马上就会抛弃手中的股票,因为在高利率时,获得的股息还不及付出的利息多;而利率一降,则就有大量的的资金涌入股市,推动股市向好。在这里,银行利率做为金融调节的杠杆作用十分明显。
  市价盈利率(PriceEarningRatio),简称市盈率**也是衡量股票价格的一种工具。市盈率由每股一年盈利除股票市价得出:
 市盈率= 每股市价   -----------   每股盈利
当某股票市价6元,一年的盈利是1元,则市盈率为6。
  某种股票市盈率高出平均市盈率时,投资者就会抛出,反之,对此种股票将大量买进。但是,以市盈率做判断时,要从企业的经常性盈利和非经常性盈利来综合考虑。因为香港股市中,最活跃的是地产股,而地产股靠出售楼字住宅盈利,而出售的物业数量并非每年都是均衡的。另外,以当年的市盈率来做判断也不准确,通常使用过去几年的平均市盈率,如选取过去三年的市盈率,并和当年的平均市盈率结合起来作为参考的标准。
  除了以上各种经济现象以外,股票市场还是当地社会政治、经济的镜子和晴雨表。这个镜子反映社会的每一个微小的变化,各种有关的消息都会引起股市的波动。导致波动的原因,证券市场上的术语叫做“消息”,会引起股价上涨的消息,叫做“利多消息”;而引起股价下跌的消息,叫“利空消息”;影响个别股票的消息,叫“个别消息”;影响整个股市的消息,称为“一般消息”。
  从消息影响股价来说,有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人为的,真真假假,形形色色,但大致可划分为经济内和经济外的因素。如经济内的变动因素有:
1.景气:世界经济、生产、物价、国际收支、企业收益、通货膨胀、通货紧缩。2.政策:生产、物价、金融、财政、贸易、租税。
3.经济结构:所得结构、储蓄倾向、物价结构、生产结构、设备投资、成长率、技术革新。
经济外的因素有:政治、外交、战争、天灾等。
  以上各种叫“消息”会给股市带来直接的影响。如某一股票出现利好消息,用不多久,这种股票市价就会直线上升,甚至可达到“有入无出”的抢购程度。反过来,“利空消息”则会引起股价急速下跌,掀起抛售的恐慌浪潮。
  有些消息是某些大户为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制造的假消息,如为把手中的股票清货,便放出一个利好消息;或者为了吃掉对方的股票,而故意放出坏消息,以便趁低入货。在香港股市上,由于其特殊的地位,受外来的影响很大。如邻国政治的变化、美英政治首脑的更选,中东的和战状态等,都会造成股市的大起大落。
  香港股市往往在大起大落,升中有降,降中暗升的错综复杂的局面下迁回上升。正是由于股价的大起大落,才成为人们趋之若骛的买卖对象。在买卖股票时,除了需参考股价指数、市盈率等因素外,人们最主要关心的是投资能带来多少收益。在股市上,常用投资盈利率来表示。盈利率是根据资产市值的变化和有关期间所收到的利益,如利息、股息、权利及其它来考虑的。这种盈利率是采用连续复算盈利率表示的,即某项投资年终价值对年初价值之比的自然对数。如某项投资为100元,一年后增加到110元,自然对数为0.09531,复算盈利率为9.531%。但若半年就增值10元,复算年盈利率增加1倍。反之,两年才增加10元,年盈利率就减少一半。
  投资股票,比投资别的事业,所冒的风险更大。股票市场千变万化,倾刻千万财产就可化为乌有。所以投资股票应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并且根据个人的财力来安排。明智的做法是把多余的资金投入股市,即使失败,也不致倾家荡产。如以闲置资金入市,根据这批资金闲置时间的长短,来决定采用长线投资中线投资,还是短线投资。
  长线投资:买进股票后不马上出手,起码持有半年以上,以便享受优厚的股东权益。这种投资方式,是不管股市风云翻滚,不追随股市的大起大落,不求急功近利,而追求的是公司的派息,可形容为“任凭风浪趄,稳坐钓鱼船”。做长线投资,最重要的是对公司的深入了解,了确现状和未来发展,公司结构、经营方针、派息率和市价盈利率等。香港的上市公司一般每年派息两次,一次在财政年度的中期,叫中期息;一次在末期,叫末期息。派息率是市价除年息所得的百分比。若一只股票市价3.5元,一年派息共0.2元,派息率为5.71%。另外还要考虑的是盈利股息比率,即用股息除盈利而得出股息的倍数,如每股盈利16仙,派息8仙,盈利股息比率为二倍。公司一般会保留合理的盈利,以用于公司的再发展,股东也无可非议。若公司保留过多,股东就不免会怀疑董事会为了本身家族私利而侵吞大多数股东的利益,而对公司股票失去信心。这些都是在做长线投资时要考虑的。
  中线投资:把几个月之内不用资金投入市,一般选择中线投资,这种投资风险最小,而在需要资金时,能很快出手收回现金。中线投资,最重要的是选择时机,入货出货若能选准机会,就可达到投资盈利的目的。在中线投资时,除了对公司的了解外,最重要的是参考市价盈利率。如果一个公司几个月内有良好的市价盈利率记录,该公司的股票是中线投资的最佳对象。当然,其他有关因素也应加以考虑。
  短线投资:也叫短线出击,可以说是股票投资最典型的例子,俗称炒股票。这时,上述各项分析和考虑,均被视作无关紧要,投资者只注意每天的价位升落,买进卖出只是一、两天或几个钟头的事,从不考虑过户。因此,发财也快,转手间财源滚滚,而亏本也是转眼之间,倾刻干金散尽。做这种买卖主要根据的是消息。赶上了好消息,也能赚上几个。但当大户故意放出利好消息,造成假象而盲目跟进时,往往倾家荡产。前几年有一外商挟持大量资金,携带大批智囊,包下一层大酒店,在香港股市兴风作浪,他先捧出一两种股票,用巨资买进,再放出利多消息,使股价升高,促使很多短线投资的散户盲目跟进,等到价位高到一定时候,股票成为热门抢手股时,再如数抛出,然后挟巨额利润而去,留给香港的却是多少人的破产。这便是典型的一例。
  香港股票市场(第3页),是在香港这个自由经济环境中产生的,具有其很强的投机性。但是它在吸收社会闲散资金,调节资金在各行业之间的投资比重方面的积极作用,对我们的金融体制改革和股票市场的开放,不无借鉴之处。
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
function open_phone(e) {
var context = document.title.replace(/%/g, '%');
var url = document.location.
open("/ishare.do?m=t&u=" + encodeURIComponent(url) + "&t=" + encodeURIComponent(context) + "&sid=70cd6ed4a0");
!觉得精彩就顶一下,顶的多了,文章将出现在更重要的位置上。
请根据下图中的字符输入验证码:
(您的评论将有可能审核后才能发表)
已成功添加“”到
请不要超过6个字小站会根据您的关注,为您发现更多,
看到喜欢的小站就马上关注吧!
下一站,你会遇见谁的梦想?
橫尾忠則:我所崇拜的三岛由纪夫
原文地址:&一九六四年,Ilfil成立的前半年確實是空閒無聊到讓人想死。可是神明沒有那 慈悲讓我這樣持續懶散下去。雖然賺錢的工作不多,可是藉由製作Gunze造絲電視廣告動畫這個案子,開始慢慢有工作上門。《Design》和《美術手帖》也是在這時期開始委託我創作插畫。這是我第一次接到專業雜誌的工作,非常開心,尤其是《美術手帖》從藝術領域跑來接觸我,更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讓我非常興奮。&&這陣子藝術圈的新風潮正是普普藝術,感受到他們爆炸性視覺衝擊的平面設計師絕對不只我一個。我們設計師平日工作發展出許多大眾媒體技術,應用到很多工具,那些藝術家把這些工具和技術直接拿去用就是所謂普普藝術,這件事情我們不能否認。對於藝術家來說大眾媒體是一種新的現實體驗,是一個當下非常重要的議題。&&面對這股普普藝術揭櫫的嶄新的寫實主義,身為一個設計師,我直覺認為必須正面迎擊。這個概念在《春日八郎》等勞音系列海報中出現過,在《美術手帖》的插畫委託案當中,我也必須針對這個從藝術界延伸到設計(大眾媒體)的普普藝術攻勢想出屬於我個人的遊戲手法。&&首先就主題而言,我選了龜倉雄策設計的東京奧運海報。這張充滿張力的海報是成就戰後現代主義的巔峰傑作。早崎治 用閃燈拍下六位跑者從起跑線一同跨步的瞬間,龜倉以這張照片來做設計,創造出簡潔有力令人嘆服的作品。這五位跑者,我分別用畢卡索 、盧奧 、畢費 、秀拉 的風格將他們畫成穿西裝的男人、並且用李奇登斯坦 的美國漫畫風格來處理拔得頭籌的選手。接著我在他的對話泡泡當中寫「POP拿TOP!」將「TOKYO.1964」的標題置換為「POP.1964」,然後把太陽旗和奧運五輪圖騰(龜倉雄策設計)替換成一個打開蓋子的罐頭。將普普藝術嵌回奧運海報這大眾媒介,透過這個過程,我學會了如何靈活運用普普風的技巧。&&羅伊.李奇登斯坦是將漫畫複製放大到畫布的尺寸,將印刷的網目誇大擴張到最大的程度來作畫。我從他的作品獲得靈感,從美國漫畫書裡面收集無數的接吻場景,重新仿畫這些畫面製作了一部動畫。圖畫從男女交疊的嘴唇中,由畫面中央開始向周圍破裂,就像毛毛蟲囓咬葉片鑽出孔洞那樣。接著,這幅畫面底下第二幅畫中的兩對嘴唇又繼續裂開。就像這樣,我將好幾十幅接吻場景的畫依序以嘴唇為中心打開。&& 祐輔在播放這部短片的動畫影展說明手冊上提到我的作品,描述如下:&&「那天我無意間看到了一部前衛作品。橫尾忠則的《KISS KISS KISS》擺明是部反電影。他把人類視為複製的形象,將其視覺化。這種做法和尚-盧.高達 盡其可能拍攝肉身特寫來否定人類,可以說是基於相同的動機。橫尾從美國的廉價雜誌擷取畫面,頑固地挖出這些接吻場景。他將圖案印在輕薄的紙上,透過攝影的製作過程,雙唇相交的畫面出現一種不遜於現實的新鮮感,不僅衝擊人心,還巧妙創造出一種新效果。說得誇張一點,回歸雷捷 傳奇影片《機械芭蕾》(Ballet M canique)那種造型意象的創作路線,就應該要呈現像是這樣的電影想像不是嗎?」&&我把這部片長不到五分鐘的動畫短片和翌年製作的《堅堅嶽夫婦庭訓》一同秀給達達藝術家漢斯.里希特 看,他覺得非常有興趣,說想要帶去紐約大學放映,可是因為寄送很麻煩所以就沒有動作。後來在他的名著《達達的歷史》(美術出版社)當中,收錄了一篇文章提到這件作品。這部作品的音樂是由秋山邦晴 負責,他是音樂評論家,自己也作曲。秋山先生透過機械調變狄恩.馬汀(Dean Martin)唱的《KISS》這首歌,發出「啾、啾、啾、啾、啾、&&」像是好幾十位男女在接吻的聲音。選擇狄恩.馬汀的《KISS》是和田誠提出的主意。除了《KISS KISS KISS》之外,我還同時將工作至今繪製過的插圖作品編成故事,做了一部名為《圖集 NO1》(????? .NO1)的動畫。並且和宇野亞喜良、和田誠他們一起在草月藝術中心的「動畫影展」發表。動畫製作的部分,承蒙久里洋二 的好意,得以跑去他平河町的實驗工房那邊使用攝影機。當時的助手是現在相當活躍的動畫創作者古川拓 。&&【將前現代的意象引入現代設計 】&&這年年終,田中一光、永井一正、宇野亞喜良、灘本唯人、還有我五個人繪製的《圖說日本民間故事》(日本民話??????)繪本由美術出版社出版。我和高橋睦郎合作,做了一部搭配梵歌 的鄉野奇譚《堅堅嶽夫婦庭訓》。角色包含伊麗莎白.泰勒(Elizabeth Taylor)、李察.波頓(Richard Burton)、碧姬.芭杜、亞蘭.德倫(Alain Delon)、還有披頭四的豪華陣容,我戲仿英格瑪.柏格曼 和約翰.福特 的電影、先前任職日本設計中心負責的朝日啤酒廣告、然後再次運用奧運海報、最後再加上自己的《KISS KISS KISS》等作品將它們編成一個繪本故事,看起來實在是讓人很想替它命名為俗麗傳奇(Roman Kitsch)。和田誠看過這部作品之後給了這樣的評價:&&「若是用一般常識的角度來看,這是一部畫風幾乎可以用廉價來形容的彩色作品,然而對嚮往現代設計走上這條道路的創作者而言,這部作品可以說是徹底轉型成功的代表作。我對這點相當佩服,不過也有一些設計師覺得看不下去說想要把這一頁用釘書機釘起來。」(《橫尾忠則圖像大全》)&在這部作品當中我首次描繪像是海軍軍旗那樣的太陽。之前我也畫過幾張單純強調光芒的作品,這批作品可以說是我朝日元素的濫觴。然而觸發我畫太陽的直接靈感來源其實近得出乎意料。那就是當我還在日本設計中心負責朝日啤酒時,天天相見的「浪上朝日」這個朝日啤酒的商標設計。我把這個商標源源本本放大到這本書的對開跨頁上展示出來。&&和田誠注意到這個朝日圖案,在別處談及這點:「我們在京都勞音的《春日八郎》海報就可以看到它的前身。」然而事實上,我身為作者並沒有意識到這個顯而易見的證據。不管怎 說,這個朝日圖案明確奠定了我作品的目的和方向。《春日八郎》海報採用了冰店的旗幟圖案,這也是啟發朝日圖案的另一個因素。我會產生這樣的靈感,不可不說是受到普普藝術沿用現成媒體的方法論影響。當我意識到資訊工業化社會的媒體視覺意象是普普藝術的重要主題之後,我反過來思考拋棄現代主義,以前現代的媒體視覺意象作為自己的表現手法。這種做法必然會成為一種對於現代主義的批判,逼迫我走向和現代設計完全對立的立場。&&藉由這種引進風土視覺意象的作風,我的設計可以超乎過去至今的作品,更加凸顯出個人感、日記感、故事感、歷史感、神話感、前現代感、情緒感、無政府性、俗麗感、算計感、諧謔感、慶典感、咒術感、浪漫感、魔術感、殘酷感、虛構感等等色彩。面對這股喜事將近的預感,我全身暗自顫抖起來。&&【接觸三島由紀夫】&&我從歐洲回國之後母親因為胰臟癌住院,為了照顧她我經常整天待在醫院,完全沒法去工作室。我想盡可能待在母親身邊比較好,所以連工作都帶去病房做。從我家到醫院是走路可以到的距離,生活至少很方便,可是相對來說我待在病房的時間一長,媽媽反而一天到晚擔心我的工作。&&母親年紀大了體力相當孱弱,由於胰臟癌已經到達末期,醫生也認為手術相當困難。因為癌細胞已經轉移到頭部周邊,總之就先進行該部分的腫瘤切除手術。手術之後,母親迅速康復,兩個月就出院了,胰臟癌的疼痛似乎也痊癒得差不多,至少可以放下一顆心在自己家裡過年。&&跑來東京一轉眼五年就過去了。雖然工作委託一點都不多,可是心裡卻一直惶惶不安,覺得一九六五年好像會遇到什 超乎想像的遭遇。&&年初第一個工作是京都勞音《東京古巴男孩.唱吧中尾美繪》(東京?? ??? ??.歌?中尾??)的海報。做完《春日八郎》之後我的海報風格一點都沒有回歸原本路線的傾向,或許勞音事務局也是備受煎熬,他們決定把《東京古巴男孩》當成最後一個案子,中止延續四年來的海報製作委託。我雖然了解自己和勞音想法有所衝突,還是盡可能客觀視之。因為我不想做只是表面看起來漂亮的海報,所以失去這個工作並不覺得真的那 可惜。只不過又給當初引薦我的一光先生帶來麻煩了。&&接續上一年《Design》雜誌的插畫委託,我又在同一個雜誌與和田誠共同發表一個名為《歐洲觀光海報集》的合作企畫。我和他以前曾經一度在東芝的薄膜唱片(sonosheet) 工作案一起合作過,這次想要做一個實驗性的嘗試,在單張畫面中彼此以連歌 的方式來加筆繪圖。這種做法類似於超現實主義者嘗試過的自動書寫 ,可是我們並不借助潛意識。我們認為就像是披頭四集體創作音樂那樣,一張插畫有許多插畫家一起畫一點也不奇怪。在這樣的思考基礎上,我將過去和宇野亞喜良一起做《海之少女》的工作模式又向前推進一步。&&一件工作結束之後,在下個工作出現之前我總是照老樣子消磨時間。所謂的設計師啦、插畫家啦,只要沒有工作上門,不過只是一種花瓶。正當我為自己只是裝飾感到困擾的時候,日本橋一間位於大樓走道經營的小畫廊──吉田畫廊跑來提議說想要舉辦真鍋博 、宇野亞喜良、還有我三個人的插畫系列展。&&過去大家都沒有想過要辦插畫家個展,這是一種嶄新的發表形式。因為這和工作畫插畫不一樣,完全沒有任何限制和條件,我想畫現實當中不會被採用的情慾風格的圖,譬如說金髮美女在太陽、波浪和飛機的背景當中擺出誘人的姿勢,做一系列這樣的作品。此外還可以做強調超現實故事性的作品,或者是用彩色墨水畫約翰.凱吉的肖像。這批作品我非常希望能夠請到我長年崇拜又憧憬的三島由紀夫來參觀,就請認識他的高橋睦郎千萬記得幫我傳話。&&我拚命壓抑自己那種像是少女要和崇拜偶像會面的悸動,待在畫廊裡牢牢盯著時鐘指針,帶著非比尋常的緊張和興奮等待三島由紀夫現身。&&突然間畫廊入口有人大聲說話。&&「哇哈哈哈,美國女人搭配日本海軍旗啊?」&&是三島由紀夫千真萬確的說話聲。&&我慌慌張張從畫廊裡面跑出來。三島由紀夫比我想像中矮。不知為何這件事情讓我鬆了一口氣。頭髮剃得很漂亮讓人聯想起美國海軍水手。粗眉下方炯炯有神的眼睛看起來既像是在瞪人又像是在笑,有時候皺起眉頭看起來又像是孩子要哭的表情。他說話的時候嘴巴習慣稍微往旁邊歪。後頭部異常發達相對顯得脖子很細。上半身可能健身鍛鍊過看起來很結實,然而下半身卻像另一個人似的讓人覺得纖弱。正字商標的胸毛在開襟的POLO衫胸口泛光。我心想,五月才穿一件POLO衫不冷嗎,果然不出我所料,壯碩的手臂露在短袖之外生著許許多多雞皮疙瘩。左手打完針纏上白色繃帶看起來很可憐。洗舊的米色法蘭絨POLO衫和淡褐色的修長西裝褲像是緊身衣那樣服服貼貼顯現腰身。手上拿著他那個招牌深黃褐色的小皮包。那個包包做成橄欖球的形狀長得有點古怪,可是似乎是他自己非常引以為傲的包包。&&三島由紀夫寫說見到尚.考克多 的時候看到對方散發一股光芒,對我而言他也是這樣。&&「百忙之中能夠勞駕您大駕光臨真的很榮幸。我從很久以前開始就是三島先生的粉絲,一直深受您作品吸引。」&&「喔。」&&三島由紀夫回得很冷淡。&&為什 我會用這 無聊的方式打招呼呢?如果不叫他三島先生,改叫他老師的話會比較好嗎?與其說讀他的書,改成稱讚他在《焚風小子》(???風野郎)這部片的演技很棒會比較好嗎?我對自己的招呼沒有獲得反應非常在意,第一印象是覺得自己再也見不到三島由紀夫了,這讓我變得非常悲傷。&&三島先生似乎只對我的圖感興趣。在所有作品當中,他尤其喜歡一張風格很超現實的圖,畫面上戴著絲質禮帽和眼鏡的男子臉部中空,在巨大浪濤的背景裡有位裸女歡笑佇立,海面上有隻像貓一樣的怪物嘴巴正在噴火。由於三島先生一直用一種非常佩服的表情盯著這幅畫,我想說如果把畫送給他,對方應該會很高興吧,就這樣一邊思考假使遭到拒絕該怎 辦一邊抱著祈禱上天保佑的心情跟他提議。&&「耶?真的嗎?我很高興,可是這樣很不好意思。」&&「不會,不會,沒關係,請收下吧。」&&雖然覺得好像有點在強迫推銷,可是三島先生似乎對我的提議感到非常開心。&&「展覽結束之後我再送去給您。」&&「現在我家正在裝修,整個五月都會待在Hotel New Japan。等我回家之後再跟你聯絡。」&&【應邀去三島公館吃飯 】&&過了整整一個月之後,我在家裡接到邀約。介紹三島由紀夫讓我認識的高橋睦郎和我一起前往馬 的三島公館拜訪。雜誌上洛可可風格的白色建築坐落在我的面前,我覺得自己幸運得難以置信,身體微微打顫。安設阿波羅像的庭園和三島裸身做日光浴的相片場景一模一樣。會客室面朝庭院,看起來比照片小,可是就是這裡沒錯。我心想:小說《鏡子之家》裡面出現的大概就是這樣的房子。這間房間設在階梯夾層的位置。這時候,三島先生身著雪白絲質襯衫捲起袖管,以他慣有的洪亮嗓音自二樓出現嚷嚷:「呦,歡迎光臨!」一邊下樓。他的登場有種戲劇性,散發著電影明星那種華麗的氛圍。&&他馬上引領高橋和我到他書房。書房門口漫畫的單行本密密麻麻堆得像是小孩身高那 高,非常引人注目。本來以為這是某種搞怪的惡作劇,可是三島先生說他真的有在讀。一走進書房,他就說:「我好好把位置空下來等著掛你的畫。」將我的畫掛到大書桌正對面的牆上。剎那之間,房間的感覺就完全變了個樣。雖然覺得我的畫好像有點跑錯地方,可是三島先生非常滿意,反覆像是確認那般對我說:「不錯吧,不錯吧。」除了我的圖畫之外,書房沒有其他色彩特別鮮豔的東西,這張畫簡直就像拼花玻璃那樣在牆上空隆挖出一個洞,看起來熠熠生輝。在氣氛凝重的書房掛上我普普風的畫,說不搭是不搭,可是對我來說沒有比這更大的光榮。三島先生的書房收容這張圖之後,讓我感覺到我和三島先生深不可測的內在世界似乎藉由某種迴路建立起連結。畫作的回禮,是附帶簽名的《三島由紀夫短篇全集》和《三島由紀夫戲曲全集》兩本書。他事先在書上寫好我的全名,讓我非常開心。書房的畫自三島先生在世時一直到現在書房主人過世,都還是掛在相同的地方。&&三島先生說三樓露臺有些人想介紹給我認識,帶我們往那走。我是在那初次認識澀澤龍彥、森茉莉 、還有堂本正樹 等文學家。三島先生應該不可能曉得我也很喜歡讀澀澤先生和森小姐的書這種事,可是想到受三島先生意識吸引的人,或多或少都會像這樣聚集到三島先生身邊,就覺得我好像也成為了這群人的一分子,自己暗自高興起來。&&這間房子設計成可以從兩間雙胞胎似的圓形房間自由通往露臺。由於三島公館位在地勢比較高的地方,放眼望去可以眺望到遠方的山脈。&&「那座山上空出現過飛行的圓盤喔。」&&他用一種少年般的認真表情做說明,可是夫人從旁邊打岔說:我不是跟你說過那是飛機嗎?讓三島沒有辦法繼續這個話題。結果他的視線指向三島公館和道路包夾的對面那棟房子二樓說:&&「我有用雙眼望遠鏡觀察過,那邊都是像那樣用木板把窗戶封起來喔。」&&三島先生瞬間從空中的飛碟轉移到日常的話題。然而點著菸斗的澀澤先生似乎對於遠山曾經出現過飛碟這件事情意猶未盡,又再度把視線轉移到那個方向。前一年,三島先生發表了一部名為《美麗行星》(美??星)的小說,描述搭飛碟來到地球的宇宙人一家的故事,應該是對飛碟很感興趣。我記得自己還讀過他跑去加入飛碟協會參加觀測活動的報導。&&我自己那時候對飛碟還沒有什 興趣。&&突然間,三島先生轉向森小姐說:&&「吉行淳之介 這個男人有那 好嗎?」&&三島先生和森小姐他們似乎回到先前彼此聊到的話題。&&「他啊,從以前就長得像布萊利(Jean-Claude Brialy)那樣很漂亮。」&&森小姐像是做夢的少女那樣出神想像。&&「可是最近不是明顯老很多嗎?」&&三島先生還是擺出一副無趣的表情發洩不滿。原本以為三島先生會說什 體貼的話,突然間他又變成一副嗆聲的口吻。三島先生這種變化多端的說話方式很吸引我。&&當時三島由紀夫四十歲,我二十八歲。&&這年三島先生拍了身兼原作、編劇、音樂、導演、主演五職的電影《憂國》。然而一直保留到隔年四月才進行首映。背後有所理由。三島先生打算在短片雲集的圖爾影展(Tours Film Festival) 得獎之後再公開上映,可是最後只拿到第二高票。他邀親近的朋友,像澀澤龍彥、堂本正樹、高橋睦郎、在這部電影登場的女演員我忘記姓名 、電影製作人藤井浩明 、還有我幾個人去特別試映會。我記得在黑白對比強烈的影像中,只有一段有台詞。此外幾乎通篇都在放華格納的音樂。話雖如此,說不定我有記錯。然而切腹場面運用豬腸的真實感顯現出三島由紀夫特有那種復古的時代錯置(anachronism),這和我的興趣有著巧妙的共同之處,讓我非常開心。我覺得三島先生最後一定是因為他想要拍這個場面才拍這部電影。&&陪伴三島先生一起走在路上,比任何電影明星都還要引人注目。不是他穿著打扮特別糟糕,是因為他全身上下會散發出一股性格人物的氣。因為大家都在注意我們,和他走在一起我也跟著心情變得更好,感覺身體彷彿漂浮起來。三島先生似乎是那種與其繞遠路挑人少的地方,不如挑人潮洶湧的地方走的人。說不定一邊走路一邊大聲說話也是為了吸引其他人的注意。他還會特地搭地鐵,即使車廂很空他也會站在大家看得到的地方大聲說話。&&在餐廳之類的地方,如果其他人沒有注意到三島由紀夫的話,他會跑去櫃檯用很大的聲音打電話說:&&「喂?我是三島由紀夫。」&&他的聲音迴盪整家店,吸引所有顧客的視線。我意識到我自己的行為舉止也有一點像三島先生那樣非常喜歡引人注目。我覺得三島先生這種純粹質樸的孩子氣讓我難以抗拒。三島由紀夫的形象本身就是一種思想。&&&摘自:
青木昌彦、罗思韦尔:重大不确定性下的协调--对福岛核电站灾难的分析
原文地址:&来源:《比较》 2012年第1期,czy摘要:在本文中我们关注的问题是,福岛核电站事故的程度是由于东京电力公司声称的自然灾害超过了"可预见的假设可能性"所导致的必然结果,还是日本核电行业的内在矛盾放大了自然灾害冲击的程度。然后,我们提出的问题是,如何对这一行业进行结构调整,以使它在应对极端冲击时更稳健、更具创新?关键词: 核电站危机 青木昌彦 罗思韦尔 福岛&三次核电站危机:三哩岛、切尔诺贝利与福岛& & & &日,日本东北地区发生了科学观测史上第二大地震--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了浪高超过12米的海啸。地震与海啸触发了东京电力公司下属的福岛核电站核反应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6个蒸汽反应堆,以及福岛第二核电站的4个蒸汽反应堆)即刻关闭。然而,几天之后,第一核电站核反应堆由于没有足够电力驱动水泵进行冷却而发生了氢爆炸与堆芯燃料的熔化。这一灾难虽然没有发生原子爆炸而导致直接的人员伤亡(死于海啸的20 000多人中,大多数人是溺死),但是由于发生了168倍于广岛原子弹爆炸产生的放射性污染物铯泄露,因此这场灾难导致了至今犹未可知的公共损失。& & & &这一灾难不仅引发了关于核电站社会成本与收益的全球性公开讨论,而且提出了严峻的工程设计与社会科学研究问题。在本文中我们关注的问题是,福岛核电站事故的程度是由于东京电力公司声称的自然灾害超过了"可预见的假设可能性"所导致的必然结果,还是日本核电行业的内在矛盾放大了自然灾害冲击的程度。然后,我们提出的问题是,如何对这一行业进行结构调整,以使它在应对极端冲击时更稳健、更具创新?& & & &我们的理论框架是比较分析,因此我们的论述不仅与日本当前形势相关,而且与公共风险管理、一体化垄断(integrated monopolies)及替代能源的创新有关。为了实现这一比较研究方法,我们首先简要描述三次主要核危机发生的原因以及人们的应对措施,这三次大的核危机主要是三哩岛、切尔诺贝利与福岛。& & & &日,机械故障以及沟通不畅导致了美国三哩岛核电站2号反应堆燃料的熔化,2号反应堆是三哩岛核电站于三个月前刚刚投入商业运营的轻水加压水反应堆(PWR)。这一反应堆在100小时内得到了控制,没有发生氢爆炸与外部污染。所以,当美国总统吉米&卡特于日访问三哩岛的时候,目的是给这个紧张的国家提振信心。他并没有干涉救援,作为一名前核潜艇军官,他希望告诉世人没有什么可以惧怕的。日美国核管理委员会(Nuclear Regulatory Commission, NRC)在建立之初,就设定了美国总统与三哩岛核电站管理人员之间的职责范畴。吉米&卡特没有干预三哩岛核电站救助措施的制定,也没有干预对此次事件的起因及其社会后果的调查。& & & &日,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的操作员正在测试反应堆在低能量下的运行极限,4号反应堆是一个自1984年3月就开始运行的石墨减速/轻水冷却反应堆(RBMK)。然而,为了进行这一测试,一些安全系统被关闭了,而且操作员错误地将能量降到了1%。在如此低的能量下,反应堆开始变得不稳定,致使能量波动超出了正常水平的100倍,导致01:23:44 (GMT+2)发生了蒸汽爆炸,将反应堆的顶层炸飞。苏联共产党最后一任总书记(年)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在事发当天的早晨下达一连串命令,永久封锁一切有关事故损害的信息,18天后才打破沉默。这一封锁在所有前苏联国家持续进行,苏联共投入了500 000名苏联陆军预备队员将高放射性石墨铲出切尔诺贝利,他们的健康状况并没有得到评估,事发当天住在切尔诺贝利的居民,吸入了爆炸所产生的放射性物质,但这些居民的健康状况也没有得到评估。& & & &与之前的两起核事故相比,日本福岛危机是由自然灾害引发的。日,在发生里氏9.0级的地震之后,东京电力公司在福岛第一核电站的1、2、3和4号沸水反应堆开启了系统自动关闭(5号和6号反应堆由于添加燃料已于之前关闭)。在关闭模式下,冷却水本来应该可以降低反应堆残存的余热。然而,人们很快发现不仅通过输电网输送的电力由于地震的破坏无法正常传送,而且核电厂内部的备用柴油发电机也因海啸而无法运行。此外,各级员工都被迫在处理核后果的同时,要兼顾处理自然灾害导致的个人后果。& & & &人们当下所面临的问题是:"在这关键时刻,谁拥有最终领导权,并担负最终责任?"首相菅直人在核电厂管理人员吉田昌郎的陪同下视察了福岛第一、第二核电站的十个沸水堆,吉田昌郎给首相提供了他对核能的第一手经验(基于自己从公民活动中获得的职业经验,以及东京电力公司在2002年被发现对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反应堆的防护罩质量撒谎,首相已经不信任东京电力公司)。东京电力公司的两位最高管理人,会长胜俣恒久与总裁清水正孝在地震发生后20小时内都不在东京,也不在东京电力公司总部。东京电力公司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包括首相及其幕僚、原子力安全保安院(NISA,参见图1)、东京电力公司总部以及福岛核电站,争执不休、相互猜忌,迟迟不敢披露对他们不利的负面信息或采取果断措施;菅直人在辞去日本首相一职后将当时的情形描述为一场"语言游戏"。在迟疑不决之际,1号反应堆的燃料熔化(3月11日19:30),1号反应堆发生氢爆炸(3月12日15:36),3号反应堆燃料熔化(3月13日09:00),接下来2号反应堆燃料熔化(3月14日20:50);相关大事记可参阅原子能机构(NEA,2011)与维基百科(Wikipedia,2011)。& & & &3月15日05:30,首相、内阁成员与东京电力公司官员举行了一次会议,就在会议期间,两次氢爆炸损毁了2号反应堆(06:10)与4号反应堆(06:14)的房顶。我们并不知道东京电力公司官员在会议开始时是否知道熔化的反应堆的状况,但是,随着会议中电视直播的氢爆炸新闻,首相变得极为愤怒,并派遣经济产业省大臣前往东京电力公司总部,同该公司会长胜俣恒久共同主持危机管理委员会的工作。随着3月15日会议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共享有所改善,日本惯用的决策方式在2011年3月失效,公众指责日本首相未能有效动员和协调一切可用资源来应对并控制灾难的影响,菅直人面对着如山的指责,于2011年9月黯然辞职。[1]&图1 &日本核工业联合体组织结构图资料来源:http://www-pub.iaea.org/MTCD/Publicat ... files/Japan/Japan2011.htm。&&三种典型的组织架构&& & & &上述三起事件可能被认为是极端环境下发生的偶然性事件,但是每一起事件都说明了三个核电站内部和外围特定的嵌入式信息架构,以及在应对极端事件的相关模式。为了理解它们不同的特点,设想一个由许多单元组成的系统,这些单元有不同的任务或功能和不同的连接模式。我们可发现系统结构的三种模式:(1)"开放的基于接口规则的模块化"模式;(2)"自上而下"的,或者说"垂直控制"模式;以及(3)"水平协调"模式。& & & &第一种模块化模式的一般形式,是一个由许多单元组成的系统;每个单元都有某一特定功能,不同单元根据事先设定的接口规则连接在一起。只要遵循这些事先设定的规则,每个单元就可以在不受其他单元干扰的情况下行使自己的功能。这一模式的信息系统化特征已经被克莱默(Cremer,1990)和青木(Aoki,2011,第四章)所研究,并且被鲍德温和克拉克(Baldwin和Clark, 2000)应用于解释信息通讯产业的后IBM产业组织。模块化理念可以被应用于不同的层面:工厂的工程设计、组织架构以及产业组织。在核电站设计层面,一个压水反应堆可以被视为一组嵌入核级(nuclear-grade)水泥结构的设备模块。这些模块包括:⑴反应堆;⑵蒸汽产生器;⑶涡轮-发电机-冷凝器;⑷转换器与电力设备;⑸冷却与排水系统。在基于海军舰船反应堆的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的设计中,反应堆与蒸汽产生器被整合为一个单一模块,小型模块化反应堆(45~200兆瓦)可以扩容,以便更接近当地的需求水平(参见Rothwell,2011)。& & & &模块化模式一个可知的优点是它可以自行组织创新。鲍德温与克拉克(2000)解释了追求相同功能的多个模块可以通过演化竞争(evolutionary competition)选择表现最优的模块。在不确定性非常高的环境下,如果有一个机制能够允许模块根据开放的接口规则进行复制、替代与分割或增加,就可以创造很高的选择权价值(option value),尽管为此需要支付复制成本。它类似于可能的实验产出高度不确定性时,多重实验所带来的好处。与之相类似的一种模式是在核电站设计中的深度防御(defense-in-depth),也就是说,把纠正工程故障(engineering failures)的备用装置植入整个结构,它们的运行会根据事先设计的规则连续启动。接下来,我们将模块化的概念应用于企业与产业层面,讨论它对核电站安全与效率的重要性。& & & &第二种"垂直控制模式"是经济学家和组织理论学家最熟悉的一种模式。其定义是系统的组成单元以树状结构联系在一起,(命令与报告)信息只在垂直方向上传递,而很少在水平层面上交流。由于稀缺的信息处理能力集中在命令的顶端,这种模式通常被认为在低不确定环境下表现较好。然而,正如我们在切尔诺贝利爆炸之后所看到的,当现场信息的迅速使用十分关键的时候,对于这种模式的严格应用可能并不有助于危机的处理。& & & &第三种"水平协调模式"的最一般形式是,有关环境演化的信息在具有互补功能的组成单元间分享,它们之间就各自的产出水平决策进行持续的调整与协商。关于这一机制的理论特征青木(1986)、克雷默(1990),阿隆索等人(Alonso、Dessein和Matouschek,2008)以及其他一些人都曾作过分析研究。通过研究我们可以知道,在环境发生持续变化而非剧烈变化,且模块功能在技术上互补的时候,这种模式的表现要优于垂直控制模式的表现。青木(1990)曾指出:"另一方面,如果环境极不稳定或极不确定,[水平协调模式]适应环境变化可能会产生高度不稳定的结果。"& & & &罗思韦尔(1996)从经验研究的角度分析了核电站水平协调模式与垂直控制模式之间的相对表现,他发现前者发生电力断供的故障率要低一些。由于发电厂运行的时间占大部分,因此在没有危机的时候,水平模式从整体上来说更有优势。罗思韦尔分析了49个核电站(大多数为美国的核电反应堆)在1976年1月至1985年12月的运营与电力断供数据,并根据奥尔森等人(Olson et al, 1984)的最《终安全分析报告》(Final Safety Analysis Reports, FSARs)中的核电站组织图,构建了一个等级指标,《最终安全分析报告》是美国核管制委员会(U.S. NRC)要求的。罗思韦尔估计的变量支持水平模式同较长的运营时间相关联,而垂直控制模式则与较短的电力断供时间相关联的观点。&3月11日,日本水平协调模式在福岛失效& & & &东京电力公司是一个一体化区域垄断企业,在2010年占日本电力总供应的29%,向东京都会区的2 400万个家庭和200万多家企业供应电力。它在福岛和柏崎刈羽拥有17个核电机组、火力发电厂以及传输与配送电网。不同的发电厂、传输与配送系统之间存在着"无缝"的水平协调,以满足管制价格下的电力需求。因此,东京电力公司以"电力供应的质量"为自傲,例如,面对季节浮动需求发生电力断供的可能性极低。然而,在该一体化系统内部,东京电力公司的核电站发生自愿或非自愿电力断供的时间是较长的,例如,日柏崎刈羽地震发生后,对发电站造成的破坏非常类似于日地震对福岛核电站的破坏。[2]这表明,东京电力公司有大量的闲置产能来履行其承诺的电力供应质量。3月11日随着危机的爆发,一系列核电机组由于设备故障、预防性操作中止和定期维护等原因而随之关闭,东京电力公司的总电力供应产能因此缩减了25%,但预期的能源短缺在2011年夏天并没有发生,产能使用几乎没有超过90%(这得益于广大日本民众共同的牺牲)。& & & &尽管水平协调模式在正常状态下的表现有目共睹,然而在企业与产业层面上应对自然灾害时,水平协调模式则未能将灾害的影响限制在一个更为合理的水平。决策制定核心的模棱两可以及利益相关者之间持续的协商失败,在用海水来冷却反应堆的决策制定上可以清楚地表现出来。《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2011)发表了如下报道:"3月12日晚间,福岛第一核电站最老的反应堆遭遇了一次氢爆炸,整个反应堆有完全熔毁的风险。首相菅直人要求助手衡量用海水冷却反应堆的风险。在这重要时刻,怀疑日本产业与官僚相互串谋的首相行动毫无头绪......东京电力公司则揣摩首相办公室的态度,并据此命令发电站站长停止[注入海水]。但是站长[吉田昌郎]做了一件令日本企业界难以置信的事情:他违抗了命令,悄悄地继续用海水冷却;专家们认为,几乎可以肯定地说,这一决定阻止了反应堆发生更严重的熔化,吉田昌郎也因此意外地成为英雄人物......上周,东京电力公司对吉田先生违背指令的行为给予了口头批评的最轻惩罚。"& & & & 当核电站遭受意外的外部冲击时,必须在现场采取正确而又及时的行动。我们可以将哈特(Hart,1995;Aoki,2010,第2章)提出的人力资产重要性(human-asset essentiality)这个一般概念可以更具体地应用到这里,也就是说,在一个始料不及的重大冲击面前,核电站现场的人力资本是"必需的"(或者"无法替代的"),因为如果只有实体资本的垂直控制而没有相应的局部人力资本的补充投入,最高管理层的指令的(边际)有效性就无法提高。如果这一条件成立的话,那么在最高管理层层面与发电站层面的人力资本就是相互必需的,在面对意外冲击的时候,每一个层面特定的信息处理任务与决策必须是不同的,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模式必须在事先得到清晰的界定。这样的话,公司与发电站层面的专家在处理危机时可以更好地协调,不会拖延,也不会和其他领域的专家相互干预。实际上,这就是高度复杂的系统在面临高度不确定性的环境时,模块化所发挥的力量。如果最高管理层有能力设计必需的接口规则,发电站层面能得到必需的专家,模块化就有可能发挥作用。利益相关者在紧急危机时期的临时协商放大了日灾难的影响,因为利益相关者中的一些人缺乏核工程的专业知识,或者缺乏现场信息。& & & &从正常情况下的"及时"协调来看,水平协调可能更有优势,但从"以防万一"("just-in-case")的角度来看,则并非如此。那么有无可能将水平协调(不同机组间保持持续的信息交流与协商)应用于正常状态,而在大冲击出现的时候转换为模块化协调模式?这是不太可能实现的,因为公司组织的构成单元的行为是基于它们对其他单元在正常情况下的预期和行为的共有信念(shared belief)(参见Aoki,2010,第2章论"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内部博弈的一般框架)。这样一个预期矩阵在面对意外冲击时,是很难改变的。正如日灾难发生后,利益相关者之间杂乱无章的交流一样,他们倾向于按照正常情况下的行为来采取行动。这样的话,在危机情况下又如何能将模块化协调模式的特点融入一体化垄断且长期依赖水平协调的日本能源行业呢?只有通过将模块化理念更广泛地应用于产业组织与监管,从而引发一场根本性的制度创新,才有可能将模块化协调模式融入日本能源行业。&对一体化区域电力垄断企业的三种功能进行分拆&& & & &日本电力行业可以运用模块化,为此,需要根据电力行业的功能--发电、传输与零售配电,将一体化的区域垄断组织分割成单独的法人实体。更具体而言,将拥有输电网的独立系统运营商(Independent System Operator,以下简称ISO)设立为一种重要的基础设施,只要潜在的电力供应商以及零售商与具有独立发电机的大型企业客户遵循ISO设定并执行的规则,他们就可以公平地使用这一基础设施。为了避免发生年加利福尼亚电力危机那样的事件,并提供投资(如果可能的话,包括对更安全的核电站的投资)激励,ISO需要借助信息技术,谨慎设计并执行匹配和安全监督规则,对于信息技术,我们将简短谈及。我们首先说明推动这种产业结构重组的可能方式。对于分拆发电与传输的可能性,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头10年,经济产业省内部曾有过一些讨论。然而,东京电力公司声称这对"电力供应质量"来说并无益处,由于东京电力公司强大的政治抵制,这些讨论最终没有变成现实。日的灾难发生后,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为了偿付不断累积的福岛核电站债务,以及弥补福岛第一核电站1~4号机组退役的成本,东京电力公司必然缺乏资金,它的净资产甚至也有可能变为负值。[3]然而,如果通过正式的破产程序来解决当前的状况,就会导致与电力供应稳定和金融市场稳定(东京电力公司是日本最大的债券发行商之一,截至日,其未偿付的长期债务总额为11.3万亿日元,净资产为1.6万亿日元)相关联的公共福利的巨大损失。因而,公共基金注入东京电力公司是不可避免的,为此2011年9月成立了"原子力损害赔偿支援机构"(Nuclear Damage Support Organization)。据估计,该组织可能需要支付5万亿日元。& & & &然而,公共支出无需也不应该用来帮助东京电力公司摆脱可能破产的困境,让它能够完好无损地保持法人形式。日本政府可以购买(一部分)东京电力公司的输电网,将股权和管理交给一个类似独立系统运营商(Independent System Operator,以下简称ISO)的新法人实体。[4]如很多欧洲国家所做的,日本可以创建一个公平接入的公有输电网。输电网的公有制主要是基于电力行业放松管制的经验,与发电厂不同,输电网具有自然垄断性质(参见Rothwell和Gomez,2003)。各种类型的电力公司(可能包含通过压力测试的现有核电站)和地区零售供应商也许可以组成独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供应与需求可以通过ISO管理的现货市场进行匹配。然而,为了避免出现年加利福尼亚电力危机那样的故障,同时为发电站资产的投资提供激励,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措施来扩大现货市场。& & & &首先,零售经销商与大消费者可以同供应商签订长期固定成本合同,限制供应商操纵其"短期"市场势力(maket power)。在能源行业,如果只是使用现货市场的话,供应商可以通过故意关闭发电厂进行不定期维护制造人为供应短缺来获取垄断势力(Bornstein,2002; Wolak,2003b)。[5]& & & &其次,从消费者方面来说,消费者可以同能源供应商签订按某一固定价格购买规定数量的合同,如果超过规定数量,则支付现货市场价格(例如,前一天的价格),而未使用的数量可以像手机服务那样累积(Bushnell、Hobbs和Wolak 2009)。这一动态定价机制可以借助联网智能电表来实现。它无疑可以调动消费者灵活应对供给变化。在目前形势下,东京电力公司有义务满足管制价格下的未来消费者需求,如果这样,它就不得不维持额外的产能,以避免断电。& & & 这些供给与需求方面的合同安排决定了每个市场参与者的初始位置(position),这是因为多头消费者可以在现货市场释放一部分合同规定的数量,而多头供应商则要履行某些承诺。第三,在给定这些条件下,通过先引入"基于成本的调度"(cost-based dispatch),就可以实现电力供应的竞争(Wolak,2003a)。在一个基于成本调度的市场上,模块化发电公司向ISO提交其启动成本、空载成本与可变成本,或者是随现货市场价格而定的供应计划。ISO然后向发电公司资产每小时发电的情况,目的是最小化满足电力需求的成本和最大化满足电力需求的可靠性。因而,ISO可以在基于边际发电成本的现货市场上,促进电力交易。如此一来,电力公司的竞争也就可以在基于边际发电成本的现货市场上实现。现货市场的出清价格等于最后被调度的单位电力的生产成本。拉丁美洲就应用了基于成本的调度(参见Falconett和Nagasaka,2009)。给定当前的信息与通讯技术,在日本运营这种智能电网应该是可行的。& & & &此外,非一体化的模块化结构是创新型的,同时也是环境友好型的。有了电力/信息传输系统这样一个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基础设施,各种各样的发电厂,包括核电厂、热电厂、水电站、太阳能发电厂、风力发电厂、地热发电厂,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厂,都可以作为独立模块(也即作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实现互联互通,并以公平竞争的方式,来吸引投资者的注意。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就可以通过演化选择(evolutionary selection),而不是通过企业总部的事先规划,来自行组织创新。如鲍德温与克拉克(2000)所认为的,这种创新方面的模块化竞争可以创造选择权价值,而层级制公司控制的创新模式则不可能创造出这样的价值。此外,模块化竞争对每一模块都有正面激励的作用,而在一体化的企业体制内,则不可能产生这样的激励,原因在于额外的创新努力提高了发现最佳技术的边际可能性(Aoki 和Takizawa,2002)。读者也许注意到,信息通讯行业和制药行业在过去几十年里惊人的创新速度很大程度上源自模块化产业组织的发展(参见Powell等人,2005)。通过日本电力/信息传输系统将供应者与消费者竞争性地连接在一起,可以有效地激励能源节约以及替代能源开发和能源储存。游离在传统电力部门之外的企业可能会变成积极的参与者,例如信息技术、插电汽车、建筑设计与建造,以及新一代电池与电力设备制造等行业的企业。熊彼特将创新定义为"创造性毁灭与重组"。将日本私营的、区域垄断的一体化发电、传输与配送体制分拆,然后将这些模块中包含的人力资源与实物资源重组成一个有着电力/信息传输系统的自我监管市场,这也是一种制度创新。& & & &从这个角度来说,有人可能会认为,在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框架下讨论日本的核能源问题并不恰当,因为可能还有一条中间道路,它既可以发挥模块化优势,又可以更有效地监督核能发电与发展。一组核电站(或热电站)可以被模块化为拥有高质量人力资源的独立法人实体,遵循由独立监管机构设定的透明的规则。这样的模块化系统,因为相互之间有潜在的互补性,所以有助于提高发电厂、公司法人以及行业层面的抗冲击能力、操作效率,并培育创新。然而,除非模块化能在监管层面得到应用,否则其潜在效益就难以实现。& & & &在日本目前的一体化区域垄断体制下,核电站处于公司法人管理者与监管者的双重控制之下。东京电力公司的CEO从来都不具备初级核工程知识,而是精于处理政府关系与企业谈判。东京电力公司不仅是电力供应方面的受监管的垄断企业,还涉足一系列市场,如工业设备、燃料、金融服务、房地产与广告等,因此它有强大的市场势力。他们可以将成本压力转嫁到受管制的电价上,导致日本的电力价格比美国与韩国要高50%。东京电力公司最高管理层主要考虑如何保持公司的区域垄断地位,并攫取垄断收益。另外,作为政府安全监管机构的原子力安全保安院是经济产业省下属的一个部门,而经济产业省积极推动核能源的发展(参见图1)。原子力安全保安院不应该既自主地监督核能发电的安全,又鼓励核能源的发展。监管者与被监管者之间存在着或明或暗的共谋,使双方组成了一个自我促进的"核工业联合体",如图1所示。& & & & 我们认为,控制核电厂危机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进行"纵深防御"准备,也就是说事先安装模块化设备,当某个设备出问题后,备用设备可以依次启动。放大此次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影响的一个人为因素是,尽管存在可能发生海啸的风险,但是备用发电机依然被安装在接近海平面的地方。随着日灾难的发生,东京电力公司坚称海啸的程度超出了设想的水平。然而,日本可能会发生如此大灾难的警告早就有公开资料可查。一份历史文献,即编写于公元901年的《日本三代实录》,就记录了公元895年在日本东北地区发生了程度相当的海啸灾难,现称为"贞观三陆"(Jyokan-Sanriku)地震(据记录,此次灾难造成的死亡人数超过1 000;公元1000年前后,日本总人口不超过700万人)。日本政府与产业官员将这一历史数据以及其他历史数据视为历史叙述中典型的夸大之词,而弃之不顾。近期的地球物理学研究证明,在过去6 000年间,由超过里氏8.0级地震引发的海啸在日本东北地区发生了6次。& & & &基于上述历史与科学研究,在经济产业省组织的讨论福岛核电站安全监管的官方会议上(sogo shigen enerughi chosakai, 2009年6月和7月),与会人员表达了对海啸防御不足的担忧。但是,这一警告并没有有效地反映在东京电力公司的中期报告中。根据由日本政府指派的调查此次危机成因的委员会近期的一份报告,东京电力公司在福岛核电站对浪高10~15米的海啸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了模拟研究,并在日灾难发生的五天前向经济产业省提交了研究结果。这一报告及其对东京电力公司公信力的影响目前还没有向公众公布。& & & &将监管机构置于经济产业省管辖之下的缺陷在此次危机之后基本上得到了日本各界的认同。政府的一份提案(在2011年底提交国会讨论)规定,在环境保护部下新设一个监管机构,该机构将合并原子力安全保安院的功能以及经济产业省的部分功能(见图1)。然而,将监管机构置于政府部门之下,机构领导对某大臣负责,这种设置仍然是有问题的。这是因为安全监管者的决策将受到利益集团政治的影响,同时由于日本保守的行政管理人事规则与实践,雇用精通核工程的专业监管者并非易事。日本需要一个真正独立的监管委员会,不会受到来自任何利益集团的压力,包括东京电力公司。如果没有这一监管功能模块,安全可靠的核能发展在日本几乎是不可能的。&总结:两个主要因素& & & &我们描述了导致日发生在东京电力公司福岛核电站的自然灾害恶化,并导致其最终转变为一场大灾难的一些基本人为因素。其中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行动迟疑不决,如开放排气口释放反应堆内部的压力以避免氢爆炸;二是反应堆冷却系统失灵,这导致反应堆核燃料的熔化。股东间混乱无组织的信息交流与协商,缺乏专业知识、现场信息以及清晰明确的决策权威,对第一个因素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第二个因素则源于错误估计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风险,以及随之而来的应对巨大海啸的纵深防御。就此而言,真正的罪魁祸首是盘踞在日本核工业联合体内部的区域垄断电力公司,它们为追求利润最大化损害了公共安全。& & & & 这些问题的本质可以说来源于日本产业组织内嵌的协调机制,即水平协调模式。在这种机制下,利益相关者或系统的组成单元,无论是在发电厂、企业、行业还是监管层面,通常共享有关其互补利益(complementary stakes)的信息,并就这些问题进行持续协商。这一机制在连续温和的变化环境下,通过微调反应,能够较为平稳有效地运行。然而,理论分析和福岛灾难这样的事件都清楚地表明,水平协调模式在重大的意外冲击事件中可能会失效。一个可能的替代协调模式是模块化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具有各种特定功能的模块可以按照事先设计的接口规则相互连接起来。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了模块化模式可能表现更好的原因:(1)纵深防御;(2)应对重大的意外局部冲击;(3)在电力与信息技术等网络化产业中,有效的产业组织;以及(4)创新的自我组织。& & & &我们的问题是,日本能源行业能否朝着将模块化模式融入其传统水平协调模式的方向进行改革。我们主张,对于因自然事故与人为失误造成的东京电力公司的财政困难,一个解决方法是首先将东京电力公司的输电资产出售给日本政府,将模块化引入电力行业。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公有制输电网可以作为一种基础设施,引入并发展产业组织的模块化模式,以使日本的电力行业更加安全、有效、更富有创新精神、更加环境友好型。与此产业改革相关联的是,促进监管机构实现真正的独立与专业化,重新构建监管机制。这是模块化在公共政策层面上的另一种应用。(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生 &王旭译)&* Masahiko Aoki, 斯坦福大学荣休教授,国际经济学会(IEA)前主席,东京财团制度研究中心主任。Geoffrey Rothwell任教于斯坦福大学经济系,斯坦福大学公共政策项目副主任。--编者注[1] 对于福岛核电站在地震与海啸中发生的事情,以及随之而来的一系列人为失误正受到菅直人政府所指派的"福岛核电站事故调查委员会"(Investigation Committee on the Accident at the Fukushima Nuclear Power Stations)的调查。该委员会由一个擅长于危机管理的大学教授领衔,委员会成员包括律师、工程师、地理学家以及其他方面的专家,这些人在该行业中没有任何金融利益,也没有任何政府职务。[2] 地震给柏崎刈羽核电站(世界最大的核电站)造成的破坏主要包括反应堆建筑物中的水泄露,反应堆核心冷却系统中的水泄露;反应堆核心冷却系统泵的油泄露;转换设备中的油泄露;转换设备起火;进出转换设备的电力中断;备用电力设施漏水;液体废料处理系统断电;冷却水进水系统崩溃;放射性污染水泄露;反应堆所在的位置发生不均匀的液化。自日以来,柏崎刈羽核电站的七个机组,只有两个机组还在运行。[3] 菅直人政府设立的"东京电力公司管理与财务状态调查委员会"在日公布了最终报告。该报告估计,福岛1~4号反应堆退役的成本为1.081万亿日元,2011年一次性损害赔偿为2.61万亿日元,2012财政年均赔偿为1.24万亿日元,之后为0.90万亿日元(退役成本的估计是根据三哩岛核电站的退役费用折算为4个机组的退役费用,再加上净化冷却水等相关费用。关于三哩岛退役成本的研究请参见Pasqualetti和Rothwell(1991)。根据特别工作小组的类似研究,东京电力公司在核电站停止运营以及不提高电价的前提下,其净资产将在2013年变为负值。调查委员会的职能也被纳入2011年9月成立的原子力损害责任促进基金(Nuclear Damage Liability Facilitation Fund, NDF)。[4] 东京电力公司是日本九大区域垄断组织之一。一个独立运营商首先可以在东京电力公司的领域内设立,视其成功情况,其他地区也可以仿效。[5] 年加州电力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安然公司在2001年9月其宣布破产之前策划的人为制造的供应短缺,以及太平洋西北部地区由于干旱造成的水电短缺。这导致了电力的批发价格在2000年飙升了800%。参阅沃拉克、诺德豪斯与夏皮罗(Wolak、Nordhaus和Shapiro,2000)。同时,对电费施加了一个最高限价。因此三家地区性电力垄断企业在批发市场上导致了巨大损失,批发市场是由加利福尼亚独立系统运营商(California Independent System Operator)运营的,三家地区性电力垄断企业中的一家,代阿布洛峡谷(Diablo Canyon)核电站的拥有者与运营商--太平洋煤气电力公司(Pacific Gas & Electric)于2001年4月宣告破产。&
汪晖:琉球与区域秩序的两次巨变
来源:中国经济2009年11月
摘要:在有关东北亚地区的战争与和平的讨论中,琉球占据着一个特殊的但常常为人忽视的地位。它既是冷战的构造,又是全球化的军事结构的体现。琉球问题甚至不仅是东亚的问题,它是整个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帝国主义发展在这个区域的集中的一个展现。
关键词:&&&&&&&&原文地址:&在有关东北亚地区的战争与和平的讨论中,琉球占据着一个特殊的但常常为人忽视的地位。美国的军事占领仍然存在,它既是冷战的构造,又是全球化的军事结构的体现。日,琉球被美国"归还"给日本,但矛盾随之而来:首先,日本并不能主宰"回归后的"琉球事务,太平洋战争的权力关系仍然凝聚在琉球的上空;其次,琉球与日本的历史不可能妥帖地放在"回归"这个概念之下。如果"回归"是对近代日本扩张历史的承认,那么,"回归"也意味着琉球的反占领运动将发展为与日本政府的矛盾。即便绕过这个"回归"概念,从冷战时代至今,日本的主权不得不受制于冷战时代的政治格局;在这样的条件下,从民族国家逻辑的角度说,琉球不能不游移于认同日本与独立于日本这两个选择之间。(在战后最初的年代,琉球甚至被迫考虑成为美国的一部分的可能性。)因此,在日本本土,有关琉球问题的讨论围绕着美军对琉球的占领而展开,而在琉球,这一讨论又涉及琉球是不是日本的一部分,琉球是不是应该独立这样的问题。由于军事霸权与当地劳动关系、土地关系相互渗透,并与日美关系、安保条约和日美军事同盟问题纠缠在一起,任何对琉球问题的讨论都不可避免地与美国、日本、俄罗斯、中国、周边区域及后冷战时代的霸权构造密切相关。未来日本在这个区域的角色也取决于这个构造的变化。在这个意义上,琉球问题甚至不仅是东亚的问题,它是整个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帝国主义发展在这个区域的集中的一个展现。&伴随美国全球霸权的渐趋衰落,东北亚地区的和平应该如何维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时期形成的区域国际秩序正在和即将发生哪些变化?能否在这个区域的传统中找到一种维系和平的机制?除了直接的反战运动和反(军事)基地的运动之外,琉球也在认识论上或者说历史认识上提出了上述问题。本文以琉球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和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命运为例,分析东亚地区国际秩序的两次大转变。通过档案文献的细读和分析,我试图说明围绕琉球问题在中国与日本、美国与日本、美国与中国,以及其他力量之间的博弈同时也是两种秩序观之间的冲突、妥协与协调,即由西方国际法为规范的民族国家关系与以所谓朝贡关系为框架的传统区域秩序之间的冲突、妥协与协调。讨论这一区域的和平和冲突,不可能回避如何确定区域的新秩序这一关键问题;讨论亚洲区域的整合或形成共同体的可能性,也不可避免地涉及美国及其军事存在在亚洲的含义。&
"琉球问题"、区域关系与19-20世纪国际规则的巨变19世纪中期以降,西方民族主义通过帝国主义扩张而对亚洲区域发生了巨大的影响。尽管一些学者认为在区域内部或亚洲社会内部也产生了相应的民族主义动力,但这种新型的主权国家类型是在欧洲的影响下诞生的。亚洲区域的一些新的主题或者新的角色就是这一新的权力关系和新的合法性知识的产物。琉球是一个特殊的王朝,始终保持着与中国的朝贡-藩属关系,为了维持其地位,也在中国和日本之间形成双重朝贡模式。无论当时的地缘政治和文化关系的具体状况如何,在亚洲区域的历史关系中,琉球的地位是由一个完全不同于主权国家和民族国家的模式维系着的。这是完全不同的关系。这套关系,我们姑且用朝贡这一未必贴切的概念来表述,通常来说不构成近代民族主义的关系。无论怎样叙述,民族主义关系是把过去的这套传统关系彻底打破之后才能形成的关系。因此,日本对它的控制不是在原有的关系模式之中,而是在新的关系之中,是在帝国主义-民族主义的关系之中了。&我的一个基本观点是:19世纪以来发生的变化不仅来自中国与日本在这个区域的霸权地位的消长,而且是一个普遍性规则的突变。这个规则性的突变不能一般地用一个国家和另一个国家的关系来描述,因为它指的是构成这些地区政治实体和社群关系的基本原理发生了断裂和转变-没有这个断裂和转变,我们就不能理解琉球的近代历史、不能理解甲午战争和台湾的割让、不能理解朝鲜半岛的殖民化、不能理解满洲国的建立与垮台,不能理解"大东亚共荣圈"的政治-军事逻辑。这个新规则是以欧洲国际法作为基本概念和框架的。日,明治政府派遣以右大臣岩仓具视为正使,参议木户孝允、大藏卿大久保利通、工部大辅伊藤博文等为副使的政府代表团,历时一年零十个月,历访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意大利和奥匈帝国等十二个国家,据说使团耗费达一百万日元(占明治政府1872年财政总收入的2%以上)。[1] 在《派遣特命全权大使事由书》中,明治政府规定岩仓使节团的任务之一,便是 "向各国政府阐明并洽商我国政府之目的与希望",以便"依据万国公法"',"修改过去条约,制定独立不羁之体制"。[2]日,岩仓使团拜会德国首相俾斯麦,这位铁血宰相对近代日本思想的影响不容小视,大久保利通就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俾斯麦以弱小的普鲁士向大德意志帝国的转变为例,对使节团说:"方今世界各国,皆以亲睦礼仪交往,然此皆属表面现象,实际乃强弱相凌,大小相侮","彼之所谓公法,谓之保全列国权利之准则,然大国争夺利益之时,若于己有利,则依据公法,毫不更动,若于己不利,则翻然诉诸武力,固无常守之事"。[3]大久保利通给西乡隆盛写信说:"听了傅斯麦的一席话,开始感到日本的前途大有希望了"。[4]&这件事对日本影响至深,并不限于日本自身的富国强兵,因为明治政府利用西方国际法规则争取生存空间的努力在亚洲地区一变而为帝国主义和扩张主义的逻辑。太平洋战争正是这一扩张逻辑与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同一扩张逻辑发生正面冲突的结果。明治初期,日本多次遣使来华要求仿照西方各国的条约与清朝签订通商条约,这一签约诉求背后隐含着对朝鲜、琉球等地的扩张欲望。明治初期的"主政者岩仓具视、木户孝允等的一个政策,就是向中国和朝鲜发动侵略,特别要用倒幕后的军队去远征朝鲜,借以巩固中央政权。当时朝鲜在名义上称为中国的'属邦',日本政府派代表到朝鲜要求开港通商,朝鲜方面要日本先与中国缔结条约,然后再和朝鲜订约。日本政府在这时积极进行中日通商条约的缔结,一面是为了缓和国内的矛盾,同时也为了由此取得进入朝鲜的一种资格。"[5]从这个逻辑看,那种将太平洋战争("争取生存空间")与"大东亚战争"(帝国主义的扩张、侵略和殖民)作为两个截然不同的战争的叙述逻辑是不成立的。&在寻求适应国际规则变化的过程中,日本自身的变化是根本性的。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需要建立自己新的地基,它的扩张性越来越强,而利用当时的区域关系,逐渐把琉球变成自己的一部分,是这一扩张性的具体体现。日本的扩张并不始于明治时代。例如丰臣秀吉对朝鲜的征战并欲借势席卷大明和印度的对外军事行动,都是早期扩张的明确例证。明治之前,日本没有吞并琉球,也主要出于德川家康对大明的恐惧和经贸利益考虑,而郑经派手下萧启帮助日本袭击琉球赴清国朝贡船,也是在这一状态下发生的现象。这也意味着在日本历史内部存在着与中国争夺势力范围的动因。但是,这些扩张行动与亚洲地区各王朝历史中的扩张和征战的形态相差不远,不能用于说明十九和二十世纪的现象。因此,除了这类内发的扩张动力之外,我们其实还需要问一问:明治日本是用什么样的原理来统摄这些地区的?在这一时期,日本的扩张主义有了哪些不同以往的特点?我认为自觉地利用新型的国际规则就是最为重要的特点之一。美国传教士丁韪良翻译的《万国公法》依据的是英国惠顿的国际法原理,首版于1864年,很快传播到日本。这是西方民族国家的逻辑进入这个区域在知识上的表现-中国人、日本人被教导说,中国、日本与西方的矛盾和冲突来源于自身对国际法缺乏了解与知识,而新的变革需要在这个方向上逐渐地展开,将自身确立为一种新的时代精神的体现者,即奉行国际法的民族国家。值得注意的是,明治初期的日本同样受到西方国家的不平等条约的束缚,却力图通过不平等条约向中国、朝鲜等地扩张。其实,在岩仓使节团访问欧美之前,日本就已经在努力模仿西方列强的模式,并在周边关系中加以运用。例如,就在1871年《中日修好条规》谈判过程中,日方力争的已经是"约同西例",而中方拒绝的是利益"一体均沾"的字样。清朝开始希望维持原有的区域关系模式,但奈何"各使动称万国公法,我即以公法治之",[6]欧洲帝国主义的国际法遂逐渐成为主导东北亚区域关系的基本框架。岩仓使团回国后,一度抑制"征韩论",除了出于"内政优先"的考虑外,恐怕也有在新规则下重新规划对朝鲜等周边地区的扩张策略有关。&日本在占领琉球的历史过程当中,两者的关系到底发生了何种变化?琉球群岛由大隅诸岛、吐噶喇列岛、奄美群岛、冲绳诸岛和先岛诸岛组成,面积不大,约4500平方公里。琉球向中国王朝朝贡的时间可以追溯至1372年(明洪武五年)的"三山"时期,这个群岛上的中山率先向明朝贡,山南、山北随后跟进,这三个小王国分别受到明朝册封。15世纪初,统一的琉球王国形成,继续向中国朝贡。17世纪初,即1609年,日本萨摩藩(岛津氏)武力征服琉球,琉球王被迫向日本暗中称臣,并在奉中国正朔的状况下,向日本交付沉重赋税达二百七十余年。琉球王国与明朝和萨摩藩(乃至江户幕府)的双重朝贡关系形成,但琉球国王仍受中国王朝册封,直至清代。我在琉球王宫访问时,见到明清两代回赐的物品,尤其是船只,琉球王宫中也陈列了接待中国钦差的仪式的画面。日本明治政府先是在1872年10月废琉球国为琉球藩,继而在1879年3月派兵入侵琉球,设置冲绳县,琉球从此沦为日本"本土"的一部分。[7]琉球很弱小,就跟不丹、锡金等喜马拉雅山麓的王朝一样,这些很小的政治体,为什么从来都能够存在于几个大的政治体之间而不必一定要变成一个大的政治体的一部分呢?为什么在进入民族国家的时代,这些小型王朝就逐渐地转变为民族国家的一个特定区域呢?是什么样的文化、政治和制度的灵活性能够提供小的政治共同体的相对独立,又是什么样的文化、政治和形式化的制度最终以主权的名义将这些共同体收编在一个形式主义的主权概念之内呢?这些问题并不是日本一个国家的问题,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没有发生近代日本帝国主义的问题,但都处于同一个转变之中,在其复杂的内外关系中,不可能自外于这些危机和挑战。&在亚洲地区,尤其是中国周边,如今常常被归纳在朝贡体系范畴的政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与民族国家间的关系完全不一样。朝贡关系中也有内外,但与主权概念下的、由边界及边界内的行政管辖权等概念所划定的内外关系不同,前者的亲疏远近与后者的内外二分遵循着不同的逻辑。在前者的亲疏远近关系中,内外之间有相当的模糊性和弹性,而后者的区分更为刚性。按照主权原则,内外的严格分界产生了独立与统一的绝对对立,其间没有模糊地带;而朝贡关系更像是一种亲疏远近的关系、一种由参与者的实践相对弹性地展开的关系,因此,朝贡关系并不等同于一种主权国家意义上的内外关系。当然,朝贡关系与条约关系的差别是一种规范性的差别,在实际的历史关系中,两者之间也存在着重叠之处。我曾经将这种重叠关系归纳为王朝历史中帝国建设与国家建设的双重过程,即王朝的内外关系包含着多重的模式,往往因具体事例而定,同样被归纳在朝贡关系的范畴之下,实质的内含并不相同。[8]例如蒙古、西藏与中央王朝的关系不同于清朝与俄罗斯及其他欧洲国家的关系,后者与近代外交关系相仿佛,而前者则不能用外交关系加以比附。王朝体制内的蒙古八旗制、西藏噶厦制、西南各土司制均各有不同,即便是藩属关系,也往往因各种历史条件的差异而并不一致--朝贡体制不是一种规范式的、整齐划一的制度,而是一种较为灵活的联系模式。&在民族主义的时代,某个区域或者是某一政治体的一部分,或者是主权独立的,不存在既不是一部分又不是独立的这样一种特殊的联系或模式,这也就意味着传统联系模式的瓦解。日本对琉球的殖民以及1874年第一次对台湾的攻击就意味着亚洲地区长期行之有效的一套联系和互动的法则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个变化不仅是一个王朝吞并另外一个王朝的过程,也不仅是中国与日本两国之间力量消长的产物,而且也是一种普遍规则的突变。日本对朝鲜的入侵、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以及"大东亚战争"和太平洋战争正是这一普遍规则突变的序列性的呈现。早期欧洲的国际法其实就是帝国主义的国际法,日本正在力图运用这个规则跻身于欧洲帝国主义的行列。在这个新时代,一个政治体对另外一个政治体的占领和攻击,其合理性和合法性诉诸于一个全新的法则,旧有的规则不再起作用了。这是世界史上的大事件。琉球问题就其根源而言是日本内发的扩张主义与(帝国主义的)民族主义法则的普遍化这一双重过程交互重叠的产物。&
帝国主义国际法的最初运用中日第一个修好条约批准交换后一年,1874年,日本以1871年11月间遭遇飓风的琉球渔民和台湾山地民的冲突(死54人)为由,发起对台湾的攻击。日本先是用琉球事务来跟清政府打交道,而后又试图以此为跳板对台湾进行攻击和扩张。在发动战争前,1873年5月,日本外务卿副岛种臣抵达北京请求觐见,并遣副使柳原前光就此责问总理衙门大臣毛昶熙、董恂等,要求清政府处理、惩罚这些跟琉球渔民发生冲突的台湾山地人。毛昶熙答云:"'蕃'民之杀琉民,既闻其事,害贵国人则未之闻,夫二岛俱属我土,属土之人相杀,裁决固在于我。我恤琉人,自有措置,何预贵国事,而烦为过问?"显然不承认日本对琉球的统治权。他同时又指出:"杀人者皆属'生藩',故且置之化外,未便穷治。日本之'虾夷'(指北海道的爱摩人-作者注),美国之'红藩'(指印第安人-作者注),皆不服王化,此亦万国之所时有。"[9]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文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