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有机认证费的解释?能详细解释一下吗?

“有机认证”还是“有钱认证”?
因国内食品安全问题频发,民众对有机食品关注度逐渐增加。据业内人士透露,部分供货商给产品简单换个包装就变成有机产品,大多数有机食品根本达不到有机的标准。有机食品认证机构称缴纳1.85万元的费用,1个月便可完成审批。(据10月16日《广州日报》)有机食品也叫生态或生物食品,是国际上对无污染天然食品比较统一的提法。它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绝对禁止使用农药、化肥、除草剂等人工合成物质,同时对土壤、空气、水等环境质量也有很高要求。可以说,作为安全与品质的代名词,有机食品的培育、销售,每一环节都离不开科学的生产体系和严格的监管程序。从外表到口感,有机食品与普通农作物并无明显差别,它最直观的“身份”就是贴有“有机认证”标志,这也是消费者购买有机食品的唯一凭证。因此,作为食品质量认证的最高级别,“有机认证”必须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必须包含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尤其是在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当下,“有机认证”应该是价格杠杆作用之下,撬动农产品生产方式转变以及监管模式改革的有力武器。遗憾的是,当前市面上很多“有机食品”,只是简简单单贴个“标签”,消费者即使付出了数倍于普通农产品的价格,却仍旧“花钱买不到安心”。貌似严肃、权威的“有机认证”,事实上已沦为农产品的暴利工具,只要有了“认证”,价格便能扶摇直上,“一盒100克的白菜苗售价18元,一斤大米卖50多元,一袋500克的红枣98元……”没有品质保证的“有机食品”大肆泛滥,实质上是在恶意欺骗消费者,并涉嫌不正当竞争,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这一现状的背后,失控的“有机认证”无疑就是“帮凶”。为了区区“1.85万元”,某些有机食品认证机构,便丢掉了社会责任与职业良知,丧失了机构的公信力与消费者的集体信任。同时,“有机认证”变身“有钱认证”,更折射出质量认证监管的严重缺位。面对有机食品所蕴含的利益诱惑,没有了监管的认证,自然游离于制约之外,而自由操作的结果,便是将“有机认证”简化为“花钱买标签”的一场游戏。所以,要根除这一乱象,有关部门必须切实负起责任。一方面,要在规范有机认证程序的基础上,建立“认证签名”制度和追诉机制,“谁主持认证,谁承担责任”,强化认证的法律责任。另一方面,应加强对“有机食品”的品质监测,并建立相应的淘汰退出机制。如此,则“有机认证”就不再会是一纸空文。
{{news.title}}有机食品一次认证,终身使用????
我的图书馆
有机食品一次认证,终身使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有机食品一次认证,终身使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倾心于有机食品的消费者还可能注意到,许多有机食品的外包装上往往分列两个标志——一个为统一的国家标识,另一个则为认证机构标识——而认证机构标识往往各有差异,给消费者带来认知障碍。“这绝非本意,只是为了突出机构的权威性。”南京国环认证中心一工作人员坦言。有机食品进入中国,始于国家环保总局的推动,最初的认证资质由国家环保总局名下的“国家有机食品认证认可委员会”负责。后来因为市场前景可观,各家不同背景的认证机构汹涌而起——“最多的时候达到30家”,而目前共有认证机构27家,除去5家合资或者外资机构,其他22家皆为中资。这27家规模不等、背景不一的认证机构的存在,已被业内人士称为“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只要他们敲了章,国家统一的有机标识的使用权就发放至企业了。不得已,一些相对有实力的认证机构才选择添加自家机构标识,“这实际上是在国家标识使用混乱的大背景下的自救手段”。虽然国家对有机食品有统一的规范,但实际各家机构并没有完全统一,以蜂胶胶囊为例,中绿华夏已拒绝认定该类产品为有机产品,“蜂胶可以有机,但是囊衣难以确保有机”,但记者征询其他多家认证机构,依旧可以通过认证。按照国际范例,有机食品认证的有效期仅为一年,到期之后必须进行保持认证,否则不得继续使用认证标识。但环顾市场,鲜见主动将标识有效期标注于产品外包装的企业。甚至出现认证标识仍在沿用,但认证机构却早已被国家认监委撤销。这就是所谓的“一次认证,终身使用”的业内潜规则。有机食品的严苛标准还在于,认证机构往往要求生产者严格按照核定的产品数量销售,超量销售将受到处罚。而实际的情形是,认政机构或无力或无心去实地监管,任由企业自印标识,任意使用。小认证背后的政绩文章有机认证混乱的背后,甚至渗透进了行政的力量。尽管“国家层面尚无对有机农业提供任何专门补助或支持”,中国-欧盟世界贸易项目《中国有机农业——现状与挑战》调研报告中称,“但是各省份在生态省建设的行政指令之下,也对有机农业进行不同程度的扶持”。地方政府鼓励企业申报有机产品认证,给出的激励手段或补贴或奖励,“多在5万元左右,这足够收回企业为之付出的认证成本。”有机农业专家席运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而浙江金华农业局一官员亦称,“一些地方政府推动辖下企业不择手段获取有机认证,背后目的不乏借此争取国家相关的补贴”。一则可堪证明的数据是,部分认证机构每年的保持认证率在70%,“而剩下的30%中很多企业都是在地方行政命令下进行初次申请”,
因为“县域拥有有机食品厂商数量与政绩考核相关”。上述官员称,这些企业往往等到认证一下,有机食品1-3年转换期一过,就放弃有机生产。“曾有认证机构向地方农业官员开价,他们给认证标识,县里据此争取上级补贴,最后按国家给予的补贴比例进行回扣,”浙江一农业厅官员称,“一块重金属超标的土地也需要‘被认证’。”尴尬的外部监管中国的产品认证制度最早是为了适应对外贸易的需要而建立的,建立在尚不完善的市场体系之上,由政府主导,并由政府政策推行实施。“企业对认证活动的理解不是自发行为,而是在政策强制下产生的。”一农业政策专家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监管流于形式,这是多位有机行业人士的感受,“尽管国家对有机食品有着规定,但多止于纸面,监管部门的工作重点只侧重于对认证机构的审批之上”。2002年11月,国家《认证认可条例》通过,成立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认监委),试图解决以前各类认证政出多门的情况,而有机认证机构的认可权力从环保总局移交给了认监委。此后认证机构获得认证资格必须要经历两个阶段——首先是认监委的资质批准(行政性要求),而后要经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的能力认可。只有二者兼具的机构才享有合法认证资质,看起来审批程序严苛,而实际上,据业内权威人士称,获资质批准而未获能力认可,但依旧从事认证的机构不乏实例。目前国内22家中资认证机构,大多脱胎于旧有体制,不少机构“大有来头”,或背靠其他部委,或脱胎于科研机构,总是言必称旧东家。记者在联系中食恒信认证机构,对方坚称自己属商务部背景,而上海一家咨询机构在推荐“中环联合认证”之时,也不忘抬高其地位——“这是环保部的单位”。对于名义上已统领有机食品认证全局的认监委来说,在实际履行业务监管时,如何对待这些机构背后的力量,是个难题。另外的现实困惑也是明显的,“我们擅长诸如ISO等管理体系的建设,而对有机食品体系的认识有待提高。”国家认监委一工作人员称。这与目前西方国家认证行业的管理体制有明显区别。在西方国家,政府部门只负责对行业标准进行评定,由此制定出国家标准。而对行业内部的监管交予行业协会。而至今,无论是有机食品行业还是有机认证行业,均缺乏相应权威的行业协会,一些区域性的有机自律联盟,势单力孤,难堪重任。环顾“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的监管,均有指定的权威认证机构来进行认证,并且有统一的标准和标识,从国家到地方都有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统一监管。“目前的中国不需要那么多有机认证机构。”民间有机自律联盟一位负责人感慨,“卖有机就是卖诚信”,仅依赖于一纸标识,而认证又决定了高回报,“混乱便不可避免”。【南方周末】本文网址:/content/36596
馆藏&17114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机食品认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