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装载机变速箱吊车液压系统原理图图哪里有?

ZL50l装载机工作装置液压设计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ZL50l装载机工作装置液压设计
上传于|0|0|文档简介
&&AutoCAD图纸,说明书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史上最全的装载机维修知识常见问题大全
史上最全的装载机维修知识常见问题大全
史上最全的装载机维修知识常见问题大全
1.装载机某一档位行走无力或不行走,其余档位正常。
判断要点:
不行走或行走缓慢时,主传动轴旋转快速有力,提升发动机转速时,主传动轴转速的提升与前后传动轴明显不成比例。
空档及其余档位变速油压正常,挂该挡后压力明显下降。
故障原因:
1)轴承盖或尼龙环严重磨损。
2)如轴承盖或尼龙环良好或磨损轻微,则确认该档离合器内外封环密封不良。
排除方法:
更换相应损坏零件即轴承盖或尼龙环、内外封封环,重新调整轴套与轴承盖间隙。
故障分析:某一档位行走无力或不行走,可排除变矩器、行走泵、减压阀等各档公用油路和部件的问题,故障发生的部位只能在变速控制阀之后到该档离合器活塞之间的油路上。轴承盖、尼龙环、内外封封环等薄弱部件磨损后,供往离合器活塞腔的油液从磨损部位大量泄漏,从而造成油压降低。挂空挡或其余档位由于油液不流经磨损部位,因而油压显示正常。
2.空档自动前行,挂入前进挡也可正常行驶,挂入后退挡时机器停止,不能行走。各挡工作压力均正常。
故障原因:
前进离合器主、从动片烧结抱死
前进离合器活塞卡滞、支座单向阀堵塞
排除方法:
拆开前进离合器,清洗油道、更换主、从动摩擦片及相关损坏部件,清洗各相关件、更换外封环,清洗疏通单向阀,更换离合器摩擦片、内外封环
3.整机正常行驶过程中,挂二挡后突然不工作,检查该档及其余各挡工作压力均正常。
故障原因:
该挡离合器轴断
排除方法:
更换离合器轴,重调轴承间隙
4.整机行驶中突然不前进,不后退,变速工作压力正常。
故障原因:
1).为变速分配阀故障或(40F、50D、50F)蓄能器损坏变速阀气控阀杆卡死或损坏
2).进油路堵死
3).蓄能器油路堵塞
4).气控截止阀失效
排除方法:
清洗变速阀隔离阀杆或更换气控阀疏通各相关油路,修理或更换气控截止阀
5.整机正常工作,突然无转向不举升、不行走,则为弹性联接板损坏或联接轮打齿
故障原因:
弹性联接板拆断,弹性联接板固定螺栓损坏,联接轮打齿
排除方法:
更换弹性联接板,更换联接轮
6.变速工作压力正常,整机作业遇大负荷时,主传动轴转动快而有力。而整机在铲掘作业时不能正常工作且变速油液中有治金粉末
故障原因:
高低速操纵杆不在低速位置上换向或变速阀未挂到位,1:3离合器损坏,前进离合器损坏
排除方法:
把高低速拉杆挂到低速位置,重新调整拉杆菌
更换离合器摩擦片及损坏相关部件
7.变矩器顶端呼吸器窜油
故障原因:
变速阀气控阀阀杆&O&、漏气,变矩器回油滤清器堵塞,变矩器内部油路或导轮座油路堵塞,变矩器至变速箱回油管路堵塞
排除方法:
更换气控阀&O&型圈,清洗回油滤芯或更换滤芯,清洗各油路或更换导轮座,清洗或更换油管
8.变矩器有异响
故障原因:
变矩器联接齿打齿或橡胶齿损坏,变矩器弹性联接板拆裂,30F、30D变矩器主、被齿轴或轴承损坏,主传动轴花键不对应或万向节轴承间隙大
排除方法:
更换联接轮或橡胶齿,更换弹性连接板,更换主、被动齿轮或轴承,重新调整或调整间隙
9.整机工作正常,油温高,输出动力不足且变速油液中有铝沫
故障原因:
回油滤清器堵塞,机械油散热器堵塞,回油管路不畅,轴承损坏,变矩器三轮磨损
排除方法:
清洗滤芯或更换滤芯,更换散热器,清洗并疏通各油路或更换,更换轴承,更换三轮并调整间隙
10.低速或高速脱挡
故障原因:
操纵部分间隙过大或拉杆调整不当,滑套与高低速齿轮磨损,啮合量太少,高低速成齿轮衬套与输出轴间隙过大,拨叉变形或拨叉轴定位弹簧断裂
排除方法:
调整各相关拉杆间隙,更换损坏滑套与齿轮,更换齿轮衬套并调整间隙,更换或修理拨叉更换弹簧
11.变速箱内液压油增多,工作液压油箱内液压油减少
故障原因:
工作泵或转向泵油封老化,工作泵或转向泵泵轴轴向间隙或径向间障过大
排除方法:
更换工作泵或转向泵油封,修理校验油泵或更换油泵
12.变速箱内液压油减少,工作液压油油箱内液压油增多
故障原因:
工作油箱进油滤网堵塞或油泵吸油管堵塞
排除方法:
清洗或更换进油滤网,更换油泵吸油管
13.变速箱空挡或挂挡后,变速压力均低整机行走无力
故障原因:
变速箱内传动油量不够,变速箱油底壳滤网堵塞,行走泵损坏、容积效率低,减压阀或进口压力阀调整压力不当,行走泵吸油管老化或拆弯严重
排除方法:
加足变速箱内液压油加至怠速时油标中位,更换或清洗滤网,更换行走泵,重新调整压力达到所规定范围内,更换油管。
14.装载机在正常行驶中,突然无转向,同时方向盘可轻松转动。
故障原因:
转向缸活塞脱落
转向管柱与转向器连接套断裂或损坏
排除方法:
更换转向缸,
15.装载机在正常行驶中,突然无转向,同时方向盘打不动。
排除方法:
转向泵滚键或连接套花键损坏,
转向器单向阀脱落(阀块内)转向器内Ф8mn钢球(单向阀)失效,
更换转向泵或连接套,更换阀块或单向阀
16.自动转向,方向盘不能自动回中位。
故障原因:
转向器内回位弹簧片断裂
排除方法:
更换回位弹簧片或转向器总成
17.转向轮遇地面不平时,方向自动向地面凹的一方偏
双向过载缓冲阀损坏
排除方法:
更换转向器,清洗修理或更换阀块
18.转向沉重
故障原因:
转向泵进油滤清器或油管堵塞,转向管柱与转向器连接处间隙小或无间隙,转向器阀芯与阀套、定子与转子配合过紧单稳阀或溢流调压力偏低或卡死,转向泵容积效率低
排除方法:
清洗滤芯或更换油管,调整其间隙,更换转向器或清洗研磨,调整其压力达到规定值,更换油泵
19.转向无终点感
故障原因:
转向器阀块上的双向缓冲阀弹簧断裂或双向缓冲阀调整压力低于转向安全阀压力,转向安全阀加油路受阻,转向器阀体、阀套、阀芯间隙或转定子副严重磨损间隙太大
排除方法:
更换弹簧或调整其压力达到规定值,清洗并疏通管路,更换转向器
20.50F装载机在工作中突然无举升,无转向
故障原因:
先导泵滚键或先导泵轴断,变矩器与先导泵连接处轴承损坏
排除方法:
更换先导泵或#轴键配肖子,更换轴承
21.方向盘转但转向动作很慢,方向盘转动较轻,转数增多
故障原因:
转向油缸活塞密封件损坏
双向过载缓冲损坏
转子与定子磨损间隙过大,转向泵效率低
22.装载机转弯时,前桥或后桥有异响,直线行驶时响声消失
故障原因:
差速器行星齿轮与半轴齿轮不配套、啮合不良,差速器行星齿轮打齿或表面损伤,行星齿轮与差速器十字轴卡滞或间隙调整不良
排除方法:
更换行星齿轮或十字轴齿轮,调整间隙或更换齿轮
23.装载机行驶驱动桥有噪音,滑行时也不消失
故障原因:
驱动桥壳内润滑油不足,主、从动螺旋伞齿轮啮合间隙过小,差速器壳与十字轴行星齿轮间隙过大
排除方法:
加足润滑油按标准,调整其间隙达到规定值
24.故障现象:行走中突然前桥后桥无驱动
故障原因:
排除方法:
25.装载机正常行驶,四轮产生异响
故障原因:
轮边固锥滚子轴承损坏,行星轮轴滚针轴承损坏,太阳轮及行星轮断齿损坏,内齿圈打齿,内齿圈与内齿圈支承架连接螺栓断
排除方法:更换轴承、调整其间隙,更换滚针轴承,更换太阳轮及行星轮,更换内齿圈,更换其螺栓Ф10&75
26.突然出现动臂不举升、不收斗、不翻斗。
故障原因:
工作分配阀主安全阀卡死。
处理方法:
打开主安全阀清洗处理,特别注意不要拧松安全阀后端的调压螺母。(附主安全阀位置和解剖图片)
故障分析:
安全阀卡死后,工作泵的油液由此全部流入回油路,举升缸和翻斗缸油路无法建立起所需的工作压力,从而造成相应的动臂、铲斗没有动作。此类故障一般为液压系统清洁度差造成,对于使用时间较长的机器,应对液压油和吸油滤芯进行全面检查或更换。
27.故障现象:
1)轻载举升速度正常,超过一定重量后突然不举升或举升极慢,冷热车故障现象基本一致。
2)能举升,但达不到最大举升高度。
故障原因:
2)工作分配阀主安全阀调定压力变低。
处理方法:
1.消除超载。
超载可造成主安全阀、工作泵早期损坏!
2.清洗主安全阀并重新标定压力。
注意:调定压力必须符合说明书要求,调定压力过高可能造成工作泵、工作阀和高压油管严重损坏!
28.收翻斗正常,动臂举升缓慢,且铲装的物料越重,举升速度越慢,热车后故障程度加剧。
故障原因:
(1)举升缸活塞密封件早期磨损。判断方法:将动臂举到最高位置,拆开其中一支举升缸活塞杆腔的进油接头,将工作分配阀的动臂操纵杆置于&举升&位置,并踩中高速油门,观察举升缸接口处的泄漏情况,正常略微有泄漏,判断另一只举升缸同理。
(2)工作泵效率降低。在排除第一项原因后,可基本判定工作泵效率降低。
故障分析:
动臂举升速度主要决定于工作泵的转速、效率和举升油路的泄漏量。举升缸活塞密封件损坏或工作泵的效率下降,泄漏量会随之增大,且随工作压力的升高而增大,即物料越重举升越慢。
29.动臂处在某一位置停止,且停不住而有下沉现象
故障原因:
举升缸活塞上的密封件损坏,工作分配阀杆与阀体配合间隙超差
排除方法:
更换活塞上的密封件,测查阀杆与阀休间隙超差大应更换工作分配阀
30.装载机在正常工作中,工作液压装置(举升、翻斗)忽然同时不工作
故障原因:
工作油泵损坏,工作油泵上的花键与连接套键槽损坏或驱动油泵轴断
排除方法:
更换油泵,更换损坏部件
31.工作分配阀(举升联、动臂联)操纵杆不能定位
故障原因:
定位套筒损坏,定位钢球损坏,定位弹簧断裂
排除方法:
更换定位套筒,更换定位钢球,更换定位弹簧
32.装载机在工作时铲斗收斗无力或收斗后自动下翻且铲斗底部遇有阻力时铲斗自动回收
故障原因:
翻斗油缸内密封件损坏,大腔过截阀卡死或损坏,小腔过载阀卡死或损坏
排除方法:
更换活塞上的密封件,清洗或更换相应部件
33.装载机在工作时,不论举升或收斗工作液压系统产生噪音的现象
故障原因:
工作油箱内液压油少,30型工作液压油箱真空阀损坏或未拧紧,工作油箱吸油管老化工吸扁,工作装置油管卡子松动,油泵吸油管进气,工作分配上的主字全阀工作不良
排除方法:
加足液压油达到其标准值,拧紧或更换真空阀,清洗滤芯或更换油管,清洗修复主安全阀必要时更换主安全阀
34.当操纵举升联、翻斗联阀杆时从定位套筒后部小孔漏油
故障原因:
阀杆与弹簧座&O&型圈损坏
排除方法:
更换&O&型圈并拧紧
35.制动气压低造成制动不灵或无制动
故障原因:
空气压缩机损坏,管路漏气、压缩气压不足多功能卸荷阀损坏或调整,压力偏低
排除方法:
检查更换所损坏部件或更换总成,检查并拧紧漏气地方,理锨卸荷阀或调整压力达到其标准值
36.制动气压正常,而造成制动效果不良或无制动
故障原因:
制动室皮碗损坏或气控截止阀损坏,刹车阀排气少,刹车毂与刹车片磨损量过大
排除方法:
更换皮碗或气控截止阀,调整其间隙或更换刹车阀,更换所损部件
37.刹车时有异响
故障原因:
制动蹄摩擦片硬度太大或铆钉外露,制动毂与摩擦片之间夹有金属碎屑,制动器过热使用权摩擦片表面硬结
消除以上现象。
38.制动时,向一边偏斜
故障原因:
两前轮制动盘与摩擦片的间隙不一,两前轮摩擦片的接触面积相差不一,某前轮活塞内有空气,某前轮制动钳变形,两前轮气压不一致,某侧轮摩擦片油污水湿
排除方法:
检查制动盘与摩擦片如损坏更换,检查更换摩擦片,按正确方法排净空气,更换,充气室规定气压且气压一致,清洗吹干
39.行驶中制动踏板踏到底,制动突然失灵
故障原因:
加力器总泵密封圈损坏或顶翻,加力器总泵内无制动液,无制动气压,制动管路严重破裂或管路接头脱节
排除方法:
更换抽损坏密封件,加足制动液达到标准值,排净油路中空气,更换损坏制动管路
40.连续行走时,制动盘严重发热,松开刹车踏板后,装载机起步困难刹车钳活塞不回位
故障原因:
制动踏板没有自由行程或回位不良,加力器密封圈膨胀或活塞变形或活塞被污物粘住,加力器回位弹簧断裂,刹车钳活塞上矩形圈损坏或活塞卡滞、生锈,制动盘与摩擦片间隙太小,制动管凹瘪堵塞没回油不畅,制动液粘度过大或太脏使回油困难,刹车阀不能瞬时排气
排除方法:
调整其间隙达到正常值,清洗或更换所损部件,更换回位弹簧,清洗或更换矩形圈活塞,调整其间隙或更换摩擦片薄一点的,更换并疏通各油路,清洗加力泵或更换统一型号刹车油,更换刹车阀或高速其间隙
41.手控制动阀接下后,容易弹出
故障原因:
气压偏低达不到0.35MPa,手控制动阀损坏、密封不严,气控截止阀损坏,停车驻动气室活塞上密封件损坏
排除方法:
检查空气压缩机工作是否管路有无漏气,更换所损密封件
42.接通起动开关后,起动机不转
故障原因:
起动机损坏,起动开关旋钮接触不良,导线接头松动、电瓶充电量不足,电磁开关触点未接触或烧坏
排除方法:
修复或更换起动机,修复或更换起动开关,检查紧固连接导线并充电,修复或更换电磁开关
43.接通起动开关后起动机空转,不能带动发动机一块运转
故障原因:电磁开关铁芯行程太短,电枢移动或辅助线圈短路或断路,单向啮合器打滑,飞轮牙齿严重磨损或打坏
排除方法:检查修复电磁开关或更换,修复或更换线圈,更换飞轮
44.发动机怠速或高速动转,电流表指示不充电
故障原因:
发电机电枢和磁场接线绝缘体损坏,滑环绝缘击穿,硅二极管击穿、短路或断路,电压调节器触点烧坏,定子或转子线圈搭铁或断路
排除方法:
检查修复所损坏部件,更换滑环,更换二极管,更换调节器,修复定子或转子线圈
45.接通起动开关后,只听起动机有&吓嗒&声,但不能转动
故障原因:
蓄电池存电不足或起动电路导线松动,起动机轴承损坏,电枢轴弯曲(转子部分)碰撞(定子部分),电枢和磁场线圈短路
排除方法:
给电瓶充分电划紧固导线接关,更换轴承或起动机,检查修复电枢轴或更换起动机,检查修复线圈或更换,更换起动开关或电磁开关
46.制冷效果不良或不制冷
故障原因:
电磁离合器未按合或压缩机皮带过松,制冷剂少,冷凝器风扇或风机不转,进气管堵塞
排除方法:
检查电磁离合器是否损坏、调整皮带,装载机销售加注制冷剂达到其标准值,检查风扇或线路,检查进气管路清除堵塞物
47.空调系统有噪音
故障原因:
传动皮带过松或磨损严重,压缩机安装托架松动,鼓风机电机松动或磨损,电磁离合器打滑发出噪声,压缩机内部零件磨损
排除方法:
调整皮带或更换,紧固松动部位重新调整,更换电机或修复,检查修复电磁离合器或更换,更换所损部件,必要时更换压缩机
48.发动机工作中气缸盖周围有&啪啪&的排气声,水箱加水孔处返水且随发动机转速提高加剧
故障原因:
气缸盖因定螺栓扭紧力矩不均所致,气缸盖变形,气缸盖质量问题,喷油提前角过早
排除方法:
按规定力矩、按先后顺序重新调整,更换气缸盖,重新更换气缸盖质量好的,调整提前角
49.机油加油口及机油尺口处向外排机油
故障原因:
油底壳内机油面过高,油底壳内气压过高(机油温度过高油水分离器堵塞或曲轴箱通风孔堵塞个别缸拉缸活塞环对口,活塞环和缸套磨损严重密封不良,使高压气体进入油底)
50.发动机机油耗量高
故障原因:
漏油,增压器漏油,空气滤清器堵塞,机油加注过多,机油牌号不符合要求、普通机油粘度过小,油气分离器堵塞,空气压缩机活塞、活塞环和缸壁磨损严重,气缸套早期磨损窜气
排除方法:
更换油封或紧固漏油部位,更换增压器,清洗滤清器滤芯,放至规定位置,更换符合规定机油,清洗或更换,更换活塞环、活塞环和缸壁,更换气缸套等部件
51.机油混入水,机油颜色变白
故障原因:
水堵压装不紧导致松脱漏水或水堵烂透,气缸垫损坏或缸盖裂纹,机体有砂眼,发动机机油冷却器裂或开焊
排除方法:
更换水堵,更换气缸垫或缸盖,更换机体,检查修复或更换机油冷却器
52.机油中混入柴油并伴有机油面上升
故障原因:
某缸喷油器损坏针阀卡死、裂纹油头烧损等,高压泵内部泄漏柴油,输油泵活塞密封圈损坏
排除方法:
检查修复或更换机油冷却器,检查校验喷油器或更换,更换或修复高压油泵,更换输油泵
53.发动机冒黑烟,且随发动机的转速增加而增大
故障原因:
喷油过多不匀或雾化不良,气缸压力不足,燃烧不充分,机油进入燃烧室,柴油质量太差
排除方法:
清洗空气滤芯保证配气相位正确,高速喷油泵供油提前角,活塞、活塞环、缸套磨损严重喷油器应更换如气门关闭不严应研磨,检查油水分离器、增压器如堵塞或损坏应更换,更换符合标号柴油,应正确操作如急猛踏油门也会出现冒黑烟现象
54.ZL50C装载机在怠速状态,动臂下降及举升速度变慢。
伴随现象:工作时间较长时,工作液压系统发热较为严重。
故障原因:
先导泵溢流阀调定压力低
先导泵溢流阀阀芯卡死或弹簧折断
先导泵效率降低。
重调压力至标定值2.5Mpa
更换先导泵溢流阀
更换先导泵
故障分析:
动臂举升及下降速度降低的直接原因是供往举升缸的油液流量下降导致。导致油缸流量低的原因一是工作泵的效率下降,实际供油量降低,二是工作阀阀杆开度变小,三是存在泄漏点。上述故障由于举升与下降状态均存在动作慢的问题,可以排除第一项与第三项原因。造成工作阀阀杆开度变小的原因一是阀杆与阀体的加工偏差造成,因此,这中故障在出厂时就存在,而且随着加工精度的提高,这种问题也越来越少。第二种原因就是先导压力过低导致阀杆推不到指定的位置。在实际测量中发现,先导压力降低到13kgf/cm2时,怠速的下降速度将放慢到17秒左右。在实际维修中,应首先拆下先导泵上的溢流阀,观察其阀芯和复位弹簧是否损坏,如正常则清洗后重调压力,如调整效果不明显,则为先导泵效率降低造成,只有更换先导泵。另外,由于阀杆的通油能力下降,在阀口处节流产生损失,将直接导致系统油温升高。这种故障出现时,由于工作时一般在中高速油门,泵的供油量较大,所以一般在举升时感觉不太明显,而在下降时一般为低油门或怠速,系统供油量减小,所以下降速度将明显减慢,这一点在检查时应尤为注意。
55.动臂降到最低位置则出现不收翻斗、不举升,离开最低位置则一切恢复正常。
免责声明:本文援引自厂商或其他媒体,与铁甲工程机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不想错过最新资讯? 微信"扫一扫"
大家都在看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ZL50装载机工作装置液压系统故障》
开&&&&&&本:16开页&&&&&&数:字&&&&&&数:I&&S&&B&&N:5售&&&&&&价:178.00元 品&&&&&&相:运&&&&&&费:卖家承担运费上书时间:购买数量:(库存15件)微信购买商品分类:关 键 字:详细描述:此套资料包含:《装载机构造与维修手册(第二版)》正版图书98元+《最新装载机构造与维修技术内部资料汇编》独家内部资料光盘80元+包邮费=178元&&&支持货到付款客服热线:010-(客服一线)010-(客服二线)&值班手机:(微信号)&QQ:全国大中型600多个城市可以货到付款!您收到时请将货款直接给送货人员,让您买的放心。图书内容介绍目录如下:(1)《装载机构造与维修手册(第二版)》正版图书本书详细介绍了装载机的构造原理、使用保养和故障诊断的方法和技术,首先详细介绍了装载机的基本知识、工作装置、动力系统、传动系统、转向系统、行走系统、制动系统、液压系统、电气系统等构造及原理,然后介绍了装载机的维护保养技术和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最后结合实际,给出了装载机的维修实例,书中内容以国内外常见机型为主。本次修订重点增加了柴油机电子控制喷射技术,并充实完善了电气控制系统的内容。&第1章概述1&1?1装载机的用途1&1?2装载机的分类1&1?3装载机的型号编制4&1?4装载机总体构造5&1?5装载机主要性能参数6&第2章装载机的工作装置8&2?1装载机工作装置的结构形式8&2?2工作装置连杆机构形式10&2?3铲斗13&2?4动臂和摇臂14&2?5装载机的工作过程15&第3章装载机的动力系统19&3?1柴油机概述19&3?1?1柴油机的分类19&3?1?2柴油机的总体构造20&3?1?3柴油机基本术语20&3?1?4柴油机的编号规则22&3?2柴油机工作原理23&3?2?1单缸四冲程柴油机基本工作原理23&3?2?2多缸四冲程柴油机基本工作原理24&3?2?3柴油机的主要性能指标26&3?3柴油机机体组件27&3?3?1气缸体28&3?3?2气缸套30&3?3?3气缸盖31&3?3?4气缸垫32&3?3?5油底壳33&3?4曲柄连杆机构33&3?4?1活塞连杆组34&3?4?2曲轴飞轮组44&3?5配气机构51&3?5?1配气机构的功用与形式51&3?5?2配气机构的主要零部件53&3?5?3配气相位和气门间隙60&3?5?4进排气系统62&3?6燃料供给系统64&3?6?1燃料供给系统概述64&3?6?2柴油机的燃烧过程66&3?6?3燃烧室67&3?6?4喷油泵69&3?6?5喷油器76&3?6?6调速器78&3?6?7供油正时与喷油提前角调节装置84&3?6?8燃料供给系统辅助装置87&3?7柴油机润滑系统89&3?7?1概述89&3?7?2润滑系统的组成90&3?7?3润滑系统的主要部件90&3?8柴油机冷却系统94&3?8?1概述94&3?8?2水冷系统的组成95&3?9柴油机增压技术96&3?10柴油机电子控制喷射技术98&3?10?1现代柴油机电子控制技术98&3?10?2柴油机电子控制技术的特点及包含的系统99&3?10?3柴油机电子控制技术的组成102&3?10?4柴油机电控系统传感器105&3?10?5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124&3?10?6柴油机辅助控制系统156&第4章装载机的传动系统179&4?1装载机传动系统概述179&4?1?1传动系统的功用179&4?1?2传动系统的类型179&4?1?3装载机传动系统的组成180&4?2液力变矩器180&4?2?1液力传动的特点180&4?2?2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181&4?2?3液力变矩器的特性参数和外特性183&4?2?4液力变矩器的类型184&4?2?5装载机用液力变矩器实例185&4?3变速箱188&4?3?1变速箱的功用188&4?3?2变速箱的类型188&4?3?3定轴式动力换挡变速箱189&4?3?4行星式动力换挡变速箱195&4?4万向传动装置204&4?4?1十字轴式万向节204&4?4?2等角速万向节206&4?4?3传动轴210&4?5驱动桥211&4?5?1驱动桥的功用和组成211&4?5?2主传动器212&4?5?3差速器215&4?5?4最终传动218&4?5?5半轴和桥壳219&第5章装载机的转向系统220&5?1转向系统的类型及特点220&5?2液压助力转向系统221&5?3全液压转向系统223&5?4流量放大全液压转向系统226&5?5负荷传感转向系统233&5?6双泵合分流转向优先的卸荷系统237&第6章装载机的行走系统239&6?1行走系统概述239&6?2车架239&6?3车轮和轮胎242&6?3?1车轮242&6?3?2轮胎244&第7章装载机的制动系统248&7?1制动系统概述248&7?1?1制动系统的功用248&7?1?2制动系统的组成248&7?2制动器的类型和工作原理249&7?2?1蹄式制动器249&7?2?2盘式制动器253&7?2?3带式制动器254&7?3几种常见的制动系统255&7?4ZL50装载机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256&7?5ZL50装载机制动系统的主要部件257&7?5?1空气压缩机257&7?5?2压力控制与油水分离装置257&7?5?3单向阀260&7?5?4气制动阀260&7?5?5气顶油加力器262&7?5?6钳盘式制动器263&7?5?7紧急和停车制动控制阀264&7?5?8制动气室264&7?5?9快放阀266&7?5?10蹄式制动器267&第8章装载机的液压系统268&8?1液压系统的组成268&8?2液压系统的类型269&8?3ZL50装载机液压系统269&8?4ZL90装载机液压系统273&8?5ZL100装载机液压系统274&8?6变速箱操纵液压回路278&8?6?1行星式动力换挡变速箱操纵油路278&8?6?2定轴式变速器总成液压系统279&第9章装载机的电气系统282&9?1电气设备282&9?2仪表与报警系统285&9?2?1仪表系统285&9?2?2报警系统292&9?2?3工程机械传感器295&9?2?4工程机械电子仪表299&9?2?5仪表常见的故障及诊断排除310&第10章装载机的维护保养316&10?1装载机的维护保养316&10?1?1装载机的维护保养要求316&10?1?2装载机维护保养及周期316&10?2柴油发动机的维护和保养317&10?2?1柴油机维护保养的内容与分级317&10?2?2柴油机的修理类别319&10?2?3柴油机大修的内容及工艺过程319&10?2?4柴油机维修过程中存在的误区320&10?3装载机传动系统的维护和保养323&10?3?1动力换挡变速箱的维护和保养323&10?3?2万向传动装置的维护与保养324&10?3?3轮式驱动桥的维护与保养324&10?4装载机转向系统的维护325&10?5装载机制动系统的维护326&10?6装载机液压系统的维护327&10?6?1液压系统的维护327&10?6?2液压系统的保养329&10?6?3液压系统的修理331&第11章装载机的故障诊断与处理332&11?1概述332&11?1?1装载机故障的成因332&11?1?2装载机故障的症状及危害333&11?1?3装载机故障的诊断技术和具体方法334&11?2柴油机典型故障处理334&11?2?1柴油机早期磨损334&11?2?2柴油机废气颜色的分析与故障诊断335&11?2?3柴油机异常声响338&11?2?4柴油机气缸套穴蚀及其预防340&11?2?5柴油机过冷或过热的处理方法342&11?2?6发动机机油压力低的故障原因分析343&11?2?7柴油机飞车344&11?2?8柴油机不能启动345&11?2?9柴油机气缸垫烧损的原因及其预防346&11?2?10柴油机的捣缸和断轴348&11?3装载机传动系统故障与处理349&11?3?1轮式驱动桥的故障诊断与处理349&11?3?2动力换挡变速箱的故障诊断与处理353&11?3?3变矩器的故障诊断与处理354&11?4装载机转向系统故障与处理354&11?4?1转向沉重354&11?4?2转向失灵355&11?4?3跑偏355&11?4?4普通全液压转向系统的故障分析与排除355&11?4?5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故障分析与排除356&11?5装载机制动系统故障与处理358&11?5?1制动不良358&11?5?2制动跑偏358&11?5?3制动拖滞359&11?5?4制动器异响359&11?5?5制动器的缺陷和修理359&11?6装载机液压系统故障与处理361&11?6?1液压系统常见故障种类及原因361&11?6?2工作装置液压系统故障诊断及处理365&11?6?3转向液压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367&11?7装载机电气系统的故障与排除368&11?7?1蓄电池的维护与故障排除368&11?7?2充电系统运行故障诊断与排除369&11?7?3启动机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370&11?7?4仪表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371&11?8装载机轮胎的常见故障及处理372&11?8?1轮胎常见故障及原因372&11?8?2轮胎的换位与修复373&第12章装载机故障诊断与维修实例375&12?1装载机动力装置故障维修实例375&12?1?1ZL50装载机发动机水温偏高故障的诊断与排除375&12?1?2ZL50装载机发动机冷却液泄漏故障实例检修375&12?1?3966D装载机发动机动力不足故障的排除376&12?1?4小松装载机发动机燃油系统故障的诊断与排除376&12?1?5ZL50C装载机油底壳进水,导致装载机无法正常工作377&12?2装载机传动系统故障维修实例378&12?2?1ZL50装载机双变系统油温过高故障的诊断与排除378&12?2?2ZL50装载机动力不足故障的诊断378&12?2?3装载机在行驶过程中突然脱挡379&12?2?4装载机制动后挂不上挡379&12?2?5ZL50装载机超越离合器故障的诊断与排除380&12?2?6驱动桥异常故障380&12?2?7装载机不能行走故障381&12?3装载机制动系统故障维修实例381&12?3?1ZL40装载机制动滞后381&12?3?2ZL50装载机行车制动不能正常解除382&12?3?3ZL10C装载机脚制动力不足383&12?3?4ZL10C装载机停车后储气筒压力下降384&12?3?5ZL50C装载机制动不灵384&12?4装载机液压系统故障维修实例384&12?4?1ZL50装载机工作装置液压系统故障384&12?4?2举升缸活塞严重损坏的故障386&12?4?3一装载机转向失灵的故障386&12?4?4装载机转向沉重故障的排除386&12?4?5溢流压力调整不当前轮发摆故障387&参考文献389光盘内容介绍目录如下:(2)《最新装载机构造与维修技术内部资料汇编》正版光盘,独家资料第一章&装载机的操作第一节&装载机的驾驶一、操纵装置及仪表的识别与运用二、装载机驾驶准备三、装载机基础驾驶第二节&装载机的作业一、基本作业二、应用作业三、安全注意事项第二章&柴油机的故障分析与检排第一节&柴油机基础知识一、柴油机的分类、常用术语和工作原理二、柴油机型号编制规则及主要性能参数第二节&机体和曲轴连杆机构故障分析与检排一、机体和曲轴连杆机构构造二、故障分析与检排三、机体和曲轴连杆机构修理第三节&配气机构故障分析与检排一、配气机构的构造二、故障分析与检排三、配气机构修理第四节&燃油系故障分析与检排一、燃油系构造二、故障分析与检排三、燃油系修理第五节&冷却系故障分析与检排一、冷却系构造二、故障分析与检排三、冷却系修理第六节&润滑系故障分析与检排一、润滑系构造二、故障分析与检排三、润滑系修理第七节&柴油机总装、调试与综合故障排除一、总装与调试二、综合故障排除第三章&底盘及液压系统故障分析与检排第一节&动力传动系统故障分析与检排一、动力传动系统构造与工作原理二、故障分析与检排三、动力传动系统总成修理第二节&转向系统故障分析与检排一、转向系统构造与工作原理二、故障分析与检排三、转向系统总成修理第三节&制动系统故障分析与检排一、制动系统构造与工作原理二、故障分析与检排三、制动系统的维修第四节&工作装置及液压系统故障分析与检排一、工作装置及液压系统构造与工作原理二、故障分析与检排三、工作装置及液压系统总成修理第四章&电气设备的故障分析与检排第一节&起动机的故障分析与检排一、起动机的构造与工作原理二、故障分析与检排三、起动机的修理第二节&蓄电池的故障分析与检排一、蓄电池的构造与工作原理二、蓄电池的常见故障三,、蓄电池的维护与检测第三节&发电机的故障分析与检排一、发电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二、发电机的使用与维护三、发电机的检修与试验第四节&电压调节器的故障分析与检排一、FT221型电磁振动式调节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二、电子式调节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三、电压调节器的使用与检修第五节&空调系统故障分析与检排一、空调系统组成二、空调制冷系统构造及工作原理三、空调系统使用与维护四、空调系统的检查及维修第六节&照明、信号及仪表系统维修一、照明和灯光信号系统结构二、音响信号装置的结构与维修三、照明系统常见故障及维修四、信号系统常见故障及维修五、仪表系统结构与维修第1章&轮式装载机使用与维护&&1.1&轮式装载机用途及组成&&&&1.1.1&轮式装载机用途及特点&&&&1.1.2&轮式装载机类型及型号&&&&1.1.3&轮式装载机主要技术参数及组成&&1.2&轮式装载机使用&&&&1.2.1&操作装置及仪表识别与运用&&&&1.2.2&装载机操作准备&&&&1.2.3&装载机基础驾驶&&1.3&轮式装载机驾驶作业&&&&1.3.1&轮式装载机基本作业&&&&1.3.2&轮式装载机应用作业&&1.4&轮式装载机维护&&&&1.4.1&轮式装载机走合及换季维护&&&&1.4.2&轮式装载机日常维护&&&&1.4.3&轮式装载机每周维护&&&&1.4.4&轮式装载机每月维护&&&&1.4.5&轮式装载机每季维护&&&&1.4.6&轮式装载机润滑第2章&电控柴油喷射系统&&2.1&电控柴油喷射系统的结构及原理&&&&2.1.1&电控共轨式燃油喷射系统的基本组成&&&&2.1.2&电控共轨式燃油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2.1.3&电控共轨式燃油喷射系统的构造&&2.2&电控柴油喷射系统的检修&&&&2.2.1&共轨部件的拆装&&&&2.2.2&传感器的检修&&&&2.2.3&执行器的检修&&2.3&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2.3.1&电控柴油喷射系统故障检测诊断方法&&&&2.3.2&故障自诊断系统及故障显示读取与清除&&&&2.3.3&常见故障的排查第3章&轮式装载机传动系统&&3.1&传动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3.1.1&变矩器&&&&3.1.2&变速器&&&&3.1.3&变矩变速液压系统&&&&3.1.4&万向传动装置&&&&3.1.5&驱动桥&&3.2&传动系统维修&&&&3.2.1&变矩器维修&&&&3.2.2&变速器维修&&&&3.2.3&变矩变速液压系统维修&&&&3.2.4&传动轴维修&&&&3.2.5&驱动桥维修&&3.3&传动系统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3.3.1&变矩变速系统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3.3.2&传动轴、驱动桥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第4章&轮式装载机转向系统&&4.1&轮式装载机转向系统的类型及工作原理&&&&4.1.1&液压助力转向系统&&&&4.1.2&全液压转向系统&&&&4.1.3&流量放大全液压转向系统&&&&4.1.4&负荷传感转向系统&&&&4.1.5&双泵合分流转向优先的卸荷系统&&&&4.1.6&轮式装载机典型全液压式转向系统&&4.2&转向系统的维修&&&&4.2.1&液压助力式转向系统维修&&&&4.2.2&全液压式转向系统维修&&4.3&转向系统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4.3.1&液压助力式转向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4.3.2&全液压式转向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第5章&轮式装载机制动系统&&5.1&制动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5.1.1&制动系统的类型及作用&&&&5.1.2&轮式装载机常见的制动系统&&&&5.1.3&轮式装载机行车制动系统工作原理&&&&5.1.4&行车制动系统主要部件结构及工作原理&&&&5.1.5&手制动的组成及工作过程&&&&5.1.6&全液压湿式制动系统&&5.2&制动系统的维修&&&&5.2.1&空气压缩机修理&&&&5.2.2&气体控制阀修理&&&&5.2.3&脚制动阀修理&&&&5.2.4&加力器(气液总泵)修理&&&&5.2.5&钳盘式制动器修理&&&&5.2.6&制动气室(油缸)检修&&&&5.2.7&制动性能检验&&&&5.2.8&制动器检修&&5.3&制动系统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5.3.1&制动失灵&&&&5.3.2&制动不能解除&&&&5.3.3&制动时装载机跑偏&&&&5.3.4&停车制动器制动失灵第6章&轮式装载机行走系统&&6.1&行走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6.1.1&车架&&&&6.1.2&车桥&&&&6.1.3&车轮与轮胎&&6.2&行走系统维修&&&&6.2.1&车架检修&&&&6.2.2&车桥修理&&&&6.2.3&车轮与轮胎修理&&6.3&行走系统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6.3.1&装载机跑偏&&&&6.3.2&轮胎异常磨损第7章&轮式装载机电气系统&&7.1&电源系统的构造与维修&&&&7.1.1&蓄电池的构造与检修&&&&7.1.2&发电机和调节器构造与维修&&&&7.1.3&发电机和调节器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7.2&启动系统的构造与维修&&&&7.2.1&启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7.2.2&启动机的修理&&&&7.2.3&启动系统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7.3&照明信号系统&&&&7.3.1&照明系统&&&&7.3.2&信号系统&&&&7.3.3&照明与信号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7.4&监测显示系统&&&&7.4.1&仪表系统&&&&7.4.2&组合仪表&&&&7.4.3&报警系统&&&&7.4.4&仪表常见故障及诊断排除&&7.5&空调系统构造与拆装维修&&&&7.5.1&空调系统的组成与构造&&&&7.5.2&空调系统的检查及维修&&&&7.5.3&空调系统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7.6&轮式装载机全车线路&&&&7.6.1&装载机全车线路的组成及电路分析&&&&7.6.2&装载机全车线路识读&&&&7.6.3&装载机电气线路故障诊断与排除第8章&轮式装载机工作装置&&8.1&工作装置结构与工作原理&&&&8.1.1&工作装置的功用&&&&8.1.2&工作装置的构造与工作原理&&8.2&工作装置的检修&&&&8.2.1&工作装置的分解&&&&8.2.2&工作装置的维修&&8.3&工作装置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8.3.1&动臂举升及收斗时速度缓慢&&&&8.3.2&动臂举升正常但翻斗缓慢&&&&8.3.3&举升及翻斗时抖动第9章&轮式装载机液压系统&&9.1&液压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9.1.1&手动操纵工作装置液压系统&&&&9.1.2&先导控制操纵工作装置液压系统&&9.2&工作装置液压系统维修&&&&9.2.1&工作泵的维修&&&&9.2.2&分配阀的维修&&&&9.2.3&转斗油缸大、小双作用安全阀的检修&&&&9.2.4&工作缸的维修&&&&9.2.5&工作装置液压系统的检查与调整&&9.3&工作装置液压系统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9.3.1&液压缸动作缓慢或举升无力&&&&9.3.2&工作时尖叫或振动&&&&9.3.3&动臂自动下沉&&&&9.3.4&油温过高&&&&9.3.5&工作装置压力失调
105.00元150.00元170.00元49.00元55.00元100.00元100.00元100.00元100.00元100.00元
Copyright(C)
孔夫子旧书网
京ICP证041501号
海淀分局备案编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装载机液压系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