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的寒露节气的气象表述跟气象有没有啥联系的

原标题:今日“白露” (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白露”与你有关的一切)

白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为白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 天气渐转凉,会在清晨时分发现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这是因夜晚水汽凝结在上面,故名白露。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进入“白露”,晚上会感到一丝丝的凉意。

白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当太阳到达黄经一百六十五度时交白露节气。白露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露水是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所以,白露实际上是表征天气已经转凉。这时,人们就会明显地感觉到炎热的夏天已过,而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了。昼夜温差可达十多度。阳气是在夏至达到顶点,物极必反,阴气也在此时兴起。到了白露,阴气逐渐加重,清晨的露水随之日益加厚,凝结成一层白白的水滴,所以就称之为白露。俗语云:“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处暑仍热,每天须用一盆水洗澡,过了十八天,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裸体了,以免着凉。还有句俗话:“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意思是说,白露前后若有露,则晚稻将有好收成。

“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节令。露是“白露”节气后特有的一种自然现象。此时的天气,正如《礼记》中所云的:“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白露”的诠释——“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古人在《孝纬经》中也云:“处暑后十五日为白露”,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其实,气象学表明:节气至此,由于天气逐渐转凉,白昼阳光尚热,然太阳一归山,气温便很快下降,至夜间空气中的水汽便遇冷凝结成细小的水滴,非常密集地附着在花草树木的绿色茎叶或花瓣上,呈白色,尤其是经早晨的太阳光照射,看上去更加晶莹剔透、洁白无瑕,煞是惹人喜爱,因而得“白露”美名。

“白露”与《易经》关系

观(guān)卦是《易经》六十四卦第20卦,代号是0:3,主卦是坤卦,卦象是地,阳数是0;客卦是巽卦,阳数是3,卦象是风。主方是观者,客方是被观者,察言观色,见风使舵,要看到客方的本质而不限于现象,以避免因观察失误而行动错误,以致遭受损失。风地观(观卦)观下瞻上,这个卦是异卦(下坤上巽)相叠,风行地上,喻德教遍施。观卦与临卦互为综卦,交相使用。在上者以道义观天下;在下者以敬仰瞻上,人心顺服归从。“盥”是在祭祀前洗手。“荐”是将祭品奉献。“不”是还没有,“顒”是严正、温恭,“若”与然同,“顒若”是尊敬仰慕的意思。左图中,红色表示当位的爻,天蓝色表示不当位的爻,箭头表示有应。

节气走到十二消息卦的观卦,秋的收割已经完成了,落叶纷纷,天地间呈现了一股肃杀之气,因为阴爻已到了外卦。秋收冬藏的工作都已准备好,夜晚也已有露水下降了。八月十五的月亮多么明亮,搬出来丰收的枣子、花生、玉米、毛豆、地瓜、梨子、核桃,让我们吹着洞箫赏月,合家团圆作乐吧。

鸿雁来:鸿大雁小,自北而来南也,不谓南乡,非其居耳。详见雨水节下(雨水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

玄鸟归:《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玄鸟解见春分(春分初候,玄鸟至;燕来也),此时自北而往南迁也,燕乃南方之鸟,故曰归。

群鸟养羞:三兽以上为群,群者,众也,《礼记》注曰:“羞者,所羹之食。”养羞者,藏之以备冬月之养也。羞”是“馐”的本字。古代“羞”、“馐”通用。养羞是汉语词汇,拼音yǎng xiū,指储藏食物《逸周书·时训》:“白露之日鸿雁来,又五日玄鸟归,又五日羣鸟养羞” 朱右曾 校释:“养羞者,蓄食以备冬,如藏珍羞”

诗《白露》:“衰荷滚玉闪晶光,一夜西风一夜凉。雁阵声声蚊欲静,枣红点点桂流香。”(左河水)

诗《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

植物开始有露水进入白露节气后,夏季风逐步被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转守为攻,暖空气逐渐退避三舍。冷空气分批南下,往往带来一定范围的降温幅度。人们爱用“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的谚语来形容气温下降速度加快的情形。

此时,中国北方地区降水明显减少,秋高气爽,比较干燥。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此时期,第一场秋雨往往可以缓解前期的缺水情况,但是如果冷空气与台风相会,或冷暖空气势均力敌,双方较量进退维艰时,形成的暴雨或低温连阴雨对秋季作物生长不利。西南地区东部、华南和华西地区也往往出现连阴雨天气。东南沿海,特别是华南沿海还可能会有热带天气系统(台风)造成的大暴雨。另外,此时部分地区还有可能出现秋旱、森林火险、初霜等天气。如果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华西地区、华南地区的夏旱,得不到秋雨的滋润,都可能形成夏秋连旱。有谚语形容:“春旱不算旱,秋旱减一半。春旱盖仓房,秋旱断种粮。”北方部分地区,如西北的陕西、山西、甘肃、华北等地,秋季降水本来偏少,如果出现严重秋旱不仅影响秋季作物收成,还延误秋播作物的播种和出苗生长,影响来年收成。另外,伴随秋旱,特别是山地林区,空气干燥、风力加大,森林火险开始进入秋季高发期。

“八月十五雁门开,雁儿头上带霜来”。霜冻是由于冷空气的入侵,日平均气温在0℃以上,地表温度骤降到0℃以下,农作物细胞之间的水分结冰,并不断吸收细胞内部的水分,形成细胞脱水,导致农作物枯萎或死亡的灾害。 有时虽然植物表面没有白霜,但由于地表温度在0℃以下,农作物依然受到冻害,称作黑霜,也是霜冻的一种类型。

俗语云:“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这句话的意思是表示,处暑还会热,每天需要用一盆水洗澡,在过了十八天,到了白露节气,就不能赤膊露体了,会着凉受寒。

白露即为典型的秋季气候,容易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症状。预防秋燥的方法很多,可适当地多服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品,也可选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如人参、沙参、西洋参、百合、杏仁、川贝等,对缓解秋燥多有良效。对普通大众来说,简单实用的药膳、食疗似乎更容易接受。

春捂秋冻是一条经典的养生保健要诀。当然,秋冻并非人人皆宜。如糖尿病患者局部供血较差,如果血管一下子受到冷空气刺激,很容易发生血管痉挛,使血流量进一步减少,易引起组织坏死和糖尿病足,再加上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常常伴发,冷空气刺激更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甚至导致心梗等后果。因此,糖尿病患者最好不要秋冻。除此之外,像体质较弱的老人和儿童、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哮喘病患者和关节炎患者都不适合“秋冻”。

早晚温差大就应该及时添加衣被,否则,极容易患上感冒,而支气管炎、哮喘、消化性溃疡等慢性病患者,也容易诱发或加重病情。肚脐部位的表皮最薄,皮下没有脂肪组织,但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和神经丛,对外部刺激敏感。若防护不当,晚上睡觉暴露腹部或爱美穿露脐装,寒气极易通过肚脐侵入人体。如果寒气直中肠胃,就会发生急性腹痛、腹泻、呕吐;天长日久,寒气逐渐积聚在小腹,还会导致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脚部分布着人体的6条重要经脉,并且脚远离心脏,血液循环最为不畅。所以,有“寒从脚起,热从头散”的说法。研究证实,双脚受凉是引发感冒、支气管炎、消化不良、失眠等病症的元凶。因此,白露应注意脚的保暖,鞋袜宜宽松、舒适、吸汗。

禹王是传说中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渔民称为“水路之神”。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时节,这里都要举行祭禹王的香会。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两祭规模为最大,历时一周。

福建福州有个传统习俗叫“白露必吃龙眼”。民间的意思是,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奇效。因为龙眼本身就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还可以治疗贫血、失眠、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

民间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的说法,此时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它生长的极好时期。到了白露节气,秋意渐浓。

旧时南京人十分重视节气的“来”和“去”,逐渐形成了具有南京地方特色的节气习俗。说到白露,爱喝茶的老南京都十分青睐“白露茶”,此时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它生长的极好时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独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爱。再者,家中存放的春茶已基本“消耗”得差不多了,此时白露茶正接上,所以到了白露前后,有的茶客就托人买点白露茶。

资兴兴宁、三都、蓼江一带历来有酿酒习俗。每年白露节一到,家家酿酒,待客接人必喝“土酒”。其酒温中含热,略带甜味,称“白露米酒”。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略带甜味,故称“白露米酒”。

白露米酒中的精品是“程酒”,是因取程江水酿制而得名。程酒,古为贡酒,盛名入远。《水经注》记载:“郴县有渌水,出县东侯公山西北,流而南屈注于耒,渭之程水溪,郡置酒馆酝于山下,名曰‘程酒’,献 同也。” 、渌酒均系传世美酒。《晋书.武帝纪》:“荐 、渌于太庙”,可见程酒当与、渌媲美。 《九域志》亦云:“程水在今郴州兴宁县,其源自程乡来也,此水造酒,自名‘程酒’,与 酒别。”程乡即今三都、蓼江一带。资兴从南宋到民国初年称兴宁,故有郴州兴宁县之说。 白露米酒的酿制除取水、选定节气颇有讲究外,方法也相当独特。先酿制白酒(俗称“土烧”)与糯米糟酒,再按1:3的比例,将白酒倒入糟酒里, 装坛待喝。如制程酒,须掺入适量糁子水(糁子加水熬制) ,然后入坛密封,埋入地下或者窖藏,亦有埋入鲜牛栏淤中的,待数年乃至几十年才取出饮用。埋藏几十 年的程酒色呈褐红,斟之现丝,易于入口,清香扑鼻,且后劲极强。清光绪元年(1875)纂修的《兴宁县志》云:“色碧味醇,愈久愈香”,“酿可千日,至家而 醉”。《水经注》还记载,南朝梁文学家任与友刘 杳闲谈,“任谓刘杳曰:‘酒有千里,当是虚言?’杳曰:‘桂阳程乡有千里酒,饮之至家而醒,亦其例也。’南朝梁时,兴宁隶属于桂阳郡。在苏南籍和浙江籍的老南京中还有自酿白露米酒的习俗,旧时苏浙一带乡下人家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酿酒,用以待客,常有人把白露米酒带到城市。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略带甜味,故称“白露米酒”。直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南京城里酒店里还有零拷的白露米酒,后来逐渐消失。

苍南、平阳等地民间,人们于此日采集“十样白”(也有“三样白”的说法),以煨乌骨白毛鸡(或鸭子),据说食后可滋补身体,去风气(关节炎)。这“十样白”是10种带“白”字的草药,如白木槿、白毛苦等,以与“白露”字面上相应。

民间认为白露吃番薯可使饭后不会发胃酸,故旧时农家在白露节以吃番薯为习。

7、乌骨白毛鸡(或鸭子)

浙江温州等地有过白露节的习俗。苍南、平阳等地民间,人们于此日采集“十样白”(也有“三样白”的说法),以煨乌骨白毛鸡(或鸭子),据说食后可滋补身体,去风气(关节炎)。这“十样白”乃是十种带“白”字的草药,如白木槿、白毛苦等等,以与“白露”字面上相应。

农事:这一时节冷空气日趋活跃,常出现秋季低温天气,影响晚稻抽穗扬花,因此要预防低温冷害和病虫害。冷空气入侵时,可采用灌水保温,低温之前灌水二寸以上,可增温1~2℃。低温来时,晴天可日排夜灌浅水;阴雨天则要灌厚水;一般天气应干干湿湿,以湿为主。这个节气暑气渐消,秋高气爽,玉露生凉,丹桂飘香,是黄金旅游季节。“白露”正处夏、秋转折关头,气温日际变化大,“白露身不露”,老、弱、病者要更注意适时增减衣服,以防受凉。

白露满地红黄白,棉花地里人如海,杈子耳子继续去,上午修棉下午摘。

早秋作物普遍收,割运打轧莫懈怠。

底肥铺足快耕耙,秸秆还田土里埋。

高山河套瘠薄地,此刻即可种小麦。

白菜萝卜追和浇,冬瓜南瓜摘家来。

冬暖大棚忙修建,结构科学巧安排。

苹果梨子大批卸,出售车拉又船载。

红枣成熟适时收,深细加工再外卖。

秸秆青贮营养高,马牛猪羊“上等菜”。

畜禽防疫普打针,牲畜配种好怀胎。

饵足水优养好鱼,土壮藕蒲长得乖。

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

草上露水凝,天气一定晴。

草上露水大,当日准不下。

夜晚露水狂,来日毒太阳。干雾露阴,湿雾露晴。

喝了白露水,蚊子闭了嘴。

麦收十年早,谷收十年晚。

种麦种到老,还是早种麦子好。

今年麦子耩得早,来年麦子收得好。

别说白露种麦早,要是河套就正好。

抢墒地薄白露播,比着秋分收得多。白露麦,顶茬粪。 白露种高山,寒露种河边,坝里霜降点。

白露种高山,秋分种平川。

白露种高山,秋分种河湾。

白露种高山,秋分种平川,寒露种沙滩。

白露种高山,秋分种半山,寒露种平川。

白露播得早,就怕虫子咬。

麦种拌农药,不怕虫子咬。

麦种毒谷拌,不怕害虫犯。

麦种温水泡,不长黑包包。

选好种,晒得干,来年多打没黑疸。

选农药,仔细挑,防病、治虫、防鼠咬。

谷到白露死。好谷不见穗,好麦不见叶。

谷怕连夜雨,麦怕晌午风。

头白露割谷,过白露打枣。

白露割谷子,霜降摘柿子。

白露谷,寒露豆,花生收在秋分后。

谷子老了吃米,高粱老了吃糠。

高粱要欠火,谷子要熟透。

谷子未熟透,小米粒子瘦。

生割谷,饿得老婆孩子哭。

割谷要稳,收麦要紧。多打几遍场,多收一些粮。

穷豆秸,富谷穰,再打几遍还有粮。

太阳照门里吃新米,太阳照门外吃新麦。

玉米成熟没有过,完全熟透粮食多。

玉米苍皮还未熟,晚刨几天有好处。

白露田间和稀泥,红薯一天长一皮。

白露见湿泥,一天长一皮。

白露种葱,寒露种蒜。萝卜白菜葱,多用大粪攻。

八月八,冬瓜南瓜回了家。

白露节,棉花地里不得歇。

白露棉花好长相,全株上下一起忙,下部吐白絮,上顶有花香,全田后劲足,不衰又不狂。

八月八,秋热霜晚能见花(絮)。

待要棉花产量增,步步管理莫放松。

前紧、中松、后不管,棉花一定大减产。

前紧、中狠、后加强,棉花增产有保障。

棉花一天收不净,管理一天不能停。

后期修好棉,还能增成产。

棉花不到家,杈耳天天掐。

棉花到了家,杈耳继续掐。

上午修棉花,下午拾棉花。

白露的花,有一搭无一搭。

白露的花,温低霜早就白搭。

秋后棉花锄三遍,絮厚绒白粒饱满。

大背小背耪一锄,划破地皮有好处。

白露秋分头,棉花才好收。

中秋前后是白露,棉花开始大批收。

始进中喷花,留种莫拖拉。

麦怕三月寒,棉怕八月连阴天。

几日无太阳,吐絮就不畅。

白露不低头,割倒喂老牛(指晚稻)。

麦喜胎里富,底肥是基础。

底粪小麦苗粪谷。麦子铺底粪,越长越有劲。

种麦上足粪,家里座上囤。

十层八层,不如底粪一层。

有水三追要适中,旱地基肥一炮轰。

底肥上不足,追肥也难促。

三追不如一底,年外不如年里。

底肥施上四个五(5000千克土杂肥,50千克磷肥,50千克饼肥,50千克氮肥),小麦丰收有基础。

秸秆还田,壮地松土又治碱。

随熟随收随运粪,抓紧耕翻莫停顿。

人怕老来苦,麦怕胎里旱。

麦怕胎里旱,墒差就得灌。种麦底墒足,根多苗子粗。

水地争墒不争时,旱地争时不争墒。

深耕施肥再细耙,不收麦子是瞎话。

犁深耙透多上粪,打得麦子撑破囤。

麦子收在犁上,谷子收在锄上。

麦根扎黄泉,深耕能增产。

深耕再耙透,麦子收得厚。

犁地没隔墙,麦根扎得广。

耕得深,耙得烂,一碗汗水一碗面。

地耕得深,根扎得深,小麦能打千八斤。

耕地深一寸,顶上一层粪。

麦凭耕得深,秋凭锄得勤。

早耕能歇地,长麦有力气。

精耕细作,打得麦子无处搁。

湿耕早,干耕迟,花脸耕地最适宜。

麦耕火色地。扶犁向前看,耕地一条线。

犁地到头到边,麦苗长得齐严。

犁地不到路,必定荒三步。

地里谷茬拾干净,来年少生钻心虫。

犁耢一起拿,耕后就耢下。

上午耕到十一点,全部耢下才家转。

下午收工前,耢下保墒全。

宁可晚回家,把地全耢下。

耕得深,耙得匀,地里长出金和银。

深耕不细耙,苗子难出齐。

深耕不耙深,苗子难扎根。

种麦不要怕,全靠一盘耙。

麦耙紧,豆耙松,秫秫耙得不透风。

麦子不怕草,就怕坷垃咬。

坷垃耙不破,麦子受折磨。

土块不打光,麦子土里伤。

要想小麦苗子好,整地细碎少不了。

用上拖拉机,耕得深又细。

耕得深,耙得细,后面还有合墒器。

用上小麦播种机,行距大小任调剂,下种均匀又节省,深浅一致出苗齐。

白露节,枣红截。白露枣儿两头红。

白露打核桃,霜降摘柿子。

八月连阴种麦好,只怕淋烂柿和枣。

枣子摘下来,还得好天晒。

晒枣连阴天,很难不霉烂。

青贮饲料营养好,马牛驴骡好上膘。

秸秆青贮营养高,适口性强消化好,

马牛猪羊都爱吃,还可节省精饲料,

一年四季都能用,原料充足容易搞。

过腹还田禾苗壮,经济效益大提高。

青贮技术五要点,切记“青碎实满严”。

青贮原料很广泛,玉米秸秆地瓜蔓,

牧草杂草和青菜,关键原料要新鲜。

挖建青贮窖,地点要选好,靠近牲畜舍,向阳又干燥,窖壁用砖砌,砖缝要抹好,底层铺麦秸,接着填贮料,上层麦秸盖,踏实土封牢,窖顶馒头形,预防雨水泡,一月就成功,想用就开窖,贮料挨次取,随即堵封牢。

白露到秋分,家畜配种带打针。

白露到秋分,家禽快打针。

养鱼没啥巧,饵足水质好。

鱼吃多种草,看你找不找。

种田靠肥料,养鱼靠饵料。

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

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

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

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

白露暧秋色,月明清漏中。

痕沾珠箔重,点落玉盘空。

竹动时惊鸟,莎寒暗滴虫。

满园生永夜,渐欲与霜同。

《南湖晚秋》 (唐·白居易)

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

旦夕秋风多,衰荷半倾倒。

手攀青枫树,足蹋黄芦草。

惨澹老容颜,冷落秋怀抱。

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

万里何时来,烟波白浩浩。

《杂诗》 (魏晋·左思)

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

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

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

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

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

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慨慷。

《月夜忆舍弟》(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衰荷》(唐·白居易)

白露凋花花不残,凉风吹叶叶初乾。

无人解爱萧条境,更绕衰丛一匝看。

《蒹葭》 出自《诗经·国风·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

说个子来道个子, 正月过年耍狮子。二月惊蛰抱蚕子, 三月清明坟飘子。四月立夏插秧子, 五月端阳吃粽子。六月天热买扇子, 七月立秋烧袱子。八月过节麻饼子, 九月重阳捞糟子。十月天寒穿袄子, 冬月数九烘笼子。腊月年关四处去躲帐主子。

东北农民流行节气的顺口溜

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开了铲,夏至不拿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立秋忙打甸,处暑动刀镰,白露烟上架,秋分不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大雪江茬上,冬至不行船,小寒近腊月,大寒整一年。

立春:立春春打六九头,春播备耕早动手,一年之计在于春,农业生产创高优。雨水:雨水春雨贵如油,顶凌耙耘防墒流,多积肥料多打粮,精选良种夺丰收。惊蛰:惊蛰天暖地气开,冬眠蛰虫苏醒来,冬麦镇压来保墒,耕地耙耘种春麦。春分:春分风多雨水少,土地解冻起春潮,稻田平整早翻晒,冬麦返青把水浇。清明:清明春始草青青,种瓜点豆好时辰,植树造林种甜菜,水稻育秧选好种。谷雨:谷雨雪断霜未断,杂粮播种莫迟延,家燕归来淌头水,苗圃枝接耕果园。立夏:立夏麦苗节节高,平田整地栽稻苗,中耕除草把墒保,温棚防风要管好。小满:小满温和春意浓,防治蚜虫麦杆蝇,稻田追肥促分孽,抓绒剪毛防冷风。芒种:芒种雨少气温高,玉米间苗和定苗,糜谷荞麦抢墒种,稻田中耕勤除草。夏至:夏至夏始冰雹猛,拔杂去劣选好种,消雹增雨干热风,玉米追肥防粘虫。小暑:小暑进入三伏天,龙口夺食抢时间,米中耕又培土,防雨防火莫等闲。大暑:大暑大热暴雨增,复种秋菜紧防洪,测预报稻瘟病,深水护秧防低温。立秋:立秋秋始雨淋淋,及早防治玉米螟,翻深耕土变金,苗圃芽接摘树心。处暑:处暑伏尽秋色美,玉主甜菜要灌水,粮菜后期勤管理,冬麦整地备种肥。白露:白露夜寒白天热,播种冬麦好时节,稻晒田收葵花,早熟苹果忙采摘。秋分:秋分秋雨天渐凉,稻黄果香秋收忙,碾脱粒交公粮,山区防霜听气象。寒露:寒露草枯雁南飞,洋芋甜菜忙收回,好萝卜和白菜,秸秆还田秋施肥。霜降:霜降结冰又结霜,抓紧秋翻蓄好墒,冻日消灌冬水,脱粒晒谷修粮仓。立冬:立冬地冻白天消,羊只牲畜圈修牢,田整地修渠道,农田建设掀高潮。小雪:小雪地封初雪飘,幼树葡萄快埋好,用冬闲积肥料,庄稼没肥瞎胡闹。大雪:大雪腊雪兆丰年,多种经营创高产,时耙耘保好墒,多积肥料找肥源。冬至:冬至严寒数九天,羊只牲畜要防寒,极参加夜技校,增产丰收靠科研。小寒:小寒进入三九天,丰收致富庆元旦,季参加培训班,不断总结新经验。大寒:大寒虽冷农户欢,富民政策夸不完,产承包继续干,欢欢喜喜过个年。

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二十四节气歌   打春阳气短,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鸟来全   芒种开了铲,夏至不拿棉   小暑不算热,大署三伏天   立秋忙打淀,处暑动刀镰
  白露烟上架,秋分不生田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河插严   大雪河封上,冬至不行船 二十四节气农谚歌   正月:   岁朝蒙黑四边天,大雪纷纷是旱年,   但得立春晴一日,农夫不用力耕田。   二月:   惊蛰闻雷米似泥,春分有雨病人稀,   月中但得逢三卯,到处棉花豆麦佳。   三月:   风雨相逢初一头,沿村瘟疫万民忧,   清明风若从南起,预报丰年大有收。   四月:   立夏东风少病遭,时逢初八果生多,   雷鸣甲子庚辰日,定主蝗虫损稻禾。   五月:   端阳有雨是丰年,芒种闻雷美亦然,
  夏至风从西北起,瓜蔬园内受熬煎。   六月:   三伏之中逢酷热,五谷田禾多不结,   此时若不见灾危,定主三冬多雨雪。   七月:
  立秋无雨甚堪忧,万物从来一半收,   处暑若逢天下雨,纵然结实也难留。   八月:   秋风天气白云多,到处欢歌好晚禾,
  最怕此时雷电闪,冬来米价道如何。   九月:   初一飞霜侵损民,重阳无雨一天晴,   月中火色人多病,若遇雷声菜价增。   十月:
  立冬之日帕逢壬,来岁高田枉费心,   此日更逢壬子日,灾殃预报损人民。   十一月:   初一有风多疾病,更兼大雪有灾魔,
  冬至天晴无雨色,明年定唱太平歌。   十二月:   初一东风六畜灾,倘逢大雪旱来年,   若然此日天晴好,下岁农夫大发财。 果树生产二十四节气歌   一月小寒又大寒,生产计划订周全,   修剪技术先试点,不同品种细修剪。   二月立春就雨水,药械肥料备齐全,
  成龄果树先修剪,幼树修剪三月完。   三月惊蛰到春分,顶凌刨盘要紧跟,   专人刮治腐烂病,灭菌清园贯常年。   清明谷雨四月天,挖坑栽树到时间,   果树嫁接春时到,光杆药剂树春灌。   五月立夏见小满,果树疏花紧相连,   打药防治红蜘蛛,卷叶蚜虫莫小看。
  疏果追肥保稳产,果树夏剪进行完。   压青施肥搞深翻,维修树盘扩梯田。   八月立秋处暑到,树喷药剂防叶掉,   果树嫁接又到时,施用农肥好时机。   白露秋分九月天。秋果采收霜降完,   不同品种适时采,轻摘轻放轻运搬。   十月寒露霜降连,果品运输人不闲,
  晚秋清园要抓紧,病虫技叶全烧干。   立冬小雪十一月,冬灌培土不容缓,   果树涂白本月办,免受冻害树体健。   大雪冬至又一年,总结经验以利战,   做好准备来年干,喜庆胜利丰收年。 农民节气谚语   种田无定例,全*看节气。   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春分滴水干。   清明忙种粟,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芒种大家乐,夏至不着棉。   小暑不算热,大暑在伏天。   立秋忙打垫,处暑动刀镰。   白露快割地,秋分无生田。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先封地,小雪河封严。   大雪交冬月,冬至数九天。   小寒忙买办,大寒要过年。

}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六、廿一,下半年八、廿三。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忙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双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六、廿一,下半年八、廿三。

每节分为三物侯,每一物侯为五天。

一季三月孟仲季,每季六节亦不变。

太阳黄经定气温,七十二候跨全年。

各候名称很形象,草木鱼虫生态变。

注释:中国古代(黄河中下游地区)用来指导农事活动的物候历。以5日为候,3候为气,6气为时,4时为年,一年分24节气,共72候,每候有一种相应的物候现象,即候应。

中国最早的结合、、知识指导农事活动的。源于 ,完整记载见于2 世纪的《·时训解》。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一年分四季、十二月、、七十二候。各候均以一个物候现象相应,称。其中植物候应有植物的幼芽萌动、开花、结实等;动物候应有动物的始振、始鸣、交配、迁徙等;非生物候应有始冻、解冻、雷始发声等。七十二候候应的依次变化,反映了一年中气候变化的一般情况。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二十四节气歌(3

  西园梅放立春先, 云镇霄光雨水连。

  初交河跃鲤, 蝴蝶梦花间。

  时放风筝好, 西厢宜养蚕。

  牡丹花零落, 玉簪布庭前

  隔溪渔家乐, 农田耕耘夏至间。

  白罗衫着体, 望河对风眠。

  向日葵花放, 西楼听晚蝉。

  翡翠园中沾, 折桂月华天。

  枯山惊鸿雁, 芦花红蓼滩。

  畅饮麒麟阁, 绣襦咏诗篇。

  幽阖红炉暖, 琵琶懒去弹。

  高卧邯郸梦, 捧雪飘空交。

  二十四节气歌(4

  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

  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

  清明风筝放断线,谷雨嫩茶翡翠连,

  立夏桑果象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

  芒种玉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练;

  小暑风催早豆熟,大暑池畔赏红莲。

  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

  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

  寒露菜苗田间绿,霜降芦花飘满天;

  立冬报喜献三瑞,小雪鹅毛片片飞。

  大雪寒梅迎风狂,冬至瑞雪兆丰年;

  小寒游子思乡归,大寒岁底庆团圆。

立春:立春春打六九头,春播备耕早动手,一年之计在于春,农业生产创高优。

  雨水:雨水春雨贵如油,顶凌耙耘防墒流,多积肥料多打粮,精选良种夺丰收。

  惊蛰:惊蛰天暖地气开,冬眠蛰虫苏醒来,冬麦镇压来保墒,耕地耙耘种春麦。

  春分:春分风多雨水少,土地解冻起春潮,稻田平整早翻晒,冬麦返青把水浇。

  清明:清明春始草青青,种瓜点豆好时辰,植树造林种甜菜,水稻育秧选好种。

  谷雨:谷雨雪断霜未断,杂粮播种莫迟延,家燕归来淌头水,苗圃枝接耕果园。

  立夏:立夏麦苗节节高,平田整地栽稻苗,中耕除草把墒保,温棚防风要管好。

  小满:小满温和春意浓,防治蚜虫麦秆蝇,稻田追肥促分孽,抓绒剪毛防冷风。

  芒种:芒种雨少气温高,玉米间苗和定苗,糜谷荞麦抢墒种,稻田中耕勤除草。

  夏至:夏至夏始冰雹猛,拔杂去劣选好种,消雹增雨干热风,玉米追肥防粘虫。

  小暑:小暑进入三伏天,龙口夺食抢时间,米中耕又培土,防雨防火莫等闲。

  大暑:大暑大热暴雨增,复种秋菜紧防洪,测预报稻瘟病,深水护秧防低温。

  立秋:立秋秋始雨淋淋,及早防治玉米螟,翻深耕土变金,苗圃芽接摘树心。

  处暑:处暑伏尽秋色美,玉主甜菜要灌水,粮菜后期勤管理,冬麦整地备种肥。

  白露:白露夜寒白天热,播种冬麦好时节,稻晒田收葵花,早熟苹果忙采摘。

  秋分:秋分秋雨天渐凉,稻黄果香秋收忙,碾脱粒交公粮,山区防霜听气象。

  寒露:寒露草枯雁南飞,洋芋甜菜忙收回,好萝卜和白菜,秸秆还田秋施肥。

  霜降:霜降结冰又结霜,抓紧秋翻蓄好墒,冻日消灌冬水,脱粒晒谷修粮仓。

  立冬:立冬地冻白天消,羊只牲畜圈修牢,田整地修渠道,农田建设掀高潮。

  小雪:小雪地封初雪飘,幼树葡萄快埋好,用冬闲积肥料,庄稼没肥瞎胡闹。

  大雪:大雪腊雪兆丰年,多种经营创高产,时耙耘保好墒,多积肥料找肥源。

  冬至:冬至严寒数九天,羊只牲畜要防寒,极参加夜技校,增产丰收靠科研。

  小寒:小寒进入三九天,丰收致富庆元旦,季参加培训班,不断总结新经验。

  大寒:大寒虽冷农户欢,富民政策夸不完,产承包继续干,欢欢喜喜过个年。

  说个子来道个子, 正月过年耍狮子。

  二月惊蛰抱蚕子, 三月清明坟飘子。

  四月立夏插秧子, 五月端阳吃粽子。

  六月天热买扇子, 七月立秋烧袱子。

  八月过节麻饼子, 九月重阳捞糟子。

  十月天寒穿袄子, 冬月数九烘笼子。

  腊月年关四处去躲帐主子。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东北农民流行节气的顺口溜

  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开了铲,夏至不拿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甸,处暑动刀镰,白露烟上架,秋分不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大雪江茬上,冬至不行船,小寒近腊月,大寒整一年。

  打春阳气短,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鸟来全

  芒种开了铲,夏至不拿棉

  小暑不算热,大署三伏天

  立秋忙打淀,处暑动刀镰

  白露烟上架,秋分不生田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河插严

  大雪河封上,冬至不行船

  岁朝蒙黑四边天,大雪纷纷是旱年,

  但得立春晴一日,农夫不用力耕田。

  惊蛰闻雷米似泥,春分有雨病人稀,

  月中但得逢三卯,到处棉花豆麦佳。

  风雨相逢初一头,沿村瘟疫万民忧,

  清明风若从南起,预报丰年大有收。

  立夏东风少病遭,时逢初八果生多,

  雷鸣甲子庚辰日,定主蝗虫损稻禾。

  端阳有雨是丰年,芒种闻雷美亦然,

  夏至风从西北起,瓜蔬园内受熬煎。

  三伏之中逢酷热,五谷田禾多不结,

  此时若不见灾危,定主三冬多雨雪。

  立秋无雨甚堪忧,万物从来一半收,

  处暑若逢天下雨,纵然结实也难留。

  秋风天气白云多,到处欢歌好晚禾,

  最怕此时雷电闪,冬来米价道如何。

  初一飞霜侵损民,重阳无雨一天晴,

  月中火色人多病,若遇雷声菜价增。

  立冬之日帕逢壬,来岁高田枉费心,

  此日更逢壬子日,灾殃预报损人民。

  初一有风多疾病,更兼大雪有灾魔,

  冬至天晴无雨色,明年定唱太平歌。

  初一东风六畜灾,倘逢大雪旱来年,

  若然此日天晴好,下岁农夫大发财。

  (十)果树生产二十四节气歌

  一月小寒又大寒,生产计划订周全,

  修剪技术先试点,不同品种细修剪。

  二月立春就雨水,药械肥料备齐全,

  成龄果树先修剪,幼树修剪三月完。

  三月惊蛰到春分,顶凌刨盘要紧跟,

  专人刮治腐烂病,灭菌清园贯常年。

  清明谷雨四月天,挖坑栽树到时间,

  果树嫁接春时到,光杆药剂树春灌。

  五月立夏见小满,果树疏花紧相连,

  打药防治红蜘蛛,卷叶蚜虫莫小看。

  疏果追肥保稳产,果树夏剪进行完。

  压青施肥搞深翻,维修树盘扩梯田。

  八月立秋处暑到,树喷药剂防叶掉,

  果树嫁接又到时,施用农肥好时机。

  白露秋分九月天。秋果采收霜降完,

  不同品种适时采,轻摘轻放轻运搬。

  十月寒露霜降连,果品运输人不闲,

  晚秋清园要抓紧,病虫技叶全烧干。

  立冬小雪十一月,冬灌培土不容缓,

  果树涂白本月办,免受冻害树体健。

  大雪冬至又一年,总结经验以利战,

  做好准备来年干,喜庆胜利丰收年。

  (十一)农民节气谚语

  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

  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春分滴水干。

  清明忙种粟,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芒种大家乐,夏至不着棉。

  小暑不算热,大暑在伏天。

  立秋忙打垫,处暑动刀镰。

  白露快割地,秋分无生田。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先封地,小雪河封严。

  大雪交冬月,冬至数九天。

小寒忙买办,大寒要过年。

  二十四节气歌,主要对生产生活等方面有着很大作用,在地理领域对研究天气与气候也有着极大的作用。

  立春: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

  雨水:桃始花,食庚鸣,鹰化为鸠。

  惊蛰:獭祭鱼,鸿雁来,草木萌动。

  春分:玄鸟至,雷乃发声,始电。

  清明:苹始生,鸣鸠扶其羽,戴胜降於桑。

  谷雨:桐始生,田鼠化为,虹始见。

  立夏: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

  小满:苦菜秀,靡草死,小暑至。

  芒种:螳螂生,鴞始鸣,反舌无声。

  夏至:鹿角解,蜩始鸣,半夏生。

  小暑:温风至,蟋蟀居辟,鹰乃学习。

  大暑:腐草为蠲,土润溽暑,大雨时行。

  立秋: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

  处暑:鹰乃祭鸟,天地始肃,禾乃登。

  白露:鸿雁来,玄鸟归,群鸟养羞。

  秋分:雷始收声,蛰虫培户,水始涸。

  寒露:鸿雁来宾,雀人大水为蛤,菊有黄华。

  霜降:豺乃祭兽,草木黄落,蛰虫咸俯。

  立冬:水始冰,地始冻,雉入大水为蜃。

  小雪:虹不见,天气上腾地气下降,闭塞而成冬。

  大雪:鴠鸟不鸣,虎始交,荔挺生。

  冬至:蚯蚓结,麋角解,水泉动。

  小寒:雁北向,鹊始巢,雉始雊。

  大寒:鸡始乳,鸷鸟厉疾,水泽腹坚。

  中央七套农业二十四节气歌

  立春:东风 解冻 鱼上冰

  雨水:冰雪 融化 桃花开

  惊蛰:草木 萌动 鸿雁来

  春分:芽茶 播种 燕飞舞

  清明:细雨 放飞 柳飘絮

  谷雨:雨生 百谷 春盎然

  立夏:桑枣 灌溉 遍地谷

  小满:蚕丝 畜养 麦起身

  芒种:收割 播种 鹭助兴

  夏至:棉花 现蕾 照眼明

  小暑:知了 风轻 汗如雨

  大暑:骤雨 孕育 赏红莲

  立秋:寒风 飘叶 寒蝉鸣

  处暑:葵花 添衣 遍地黄

  白露:秋雨 降露 白如银

  秋分:桂花 收获 香满园

  寒露:鸿雁 南飞 蟹正肥

  霜降:芙蓉 花落 叶满天

  立冬:收葱 修剪 地始冻

  小雪:生炉 白雾 鹅毛飘

  大雪:冰凌 河封 腊梅开

  冬至:瑞雪 防冻 兆丰年

  小寒:冷气 积久 迎腊月

  大寒:岁末 辞旧 过大年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寒露节气的气象表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