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大陆团队本有哪些在实践 Design Thinking 的设计团队,有何经验分享

用4节课来满足宠物的需求,走进大热的Design Thinking小学课堂
您知道美国大热的Design Thinking么?“苹果”、IBM等公司,在开发、创新产品时都会用到“一种洞察人性,颠覆传统,产生极致体验新产品的创新方法”,这种方法被称为Design Thinking(设计思维)。
▲一个短片了解鼓励人们探索未知、创造出不曾存在可能性的Design Thinking。
最早提出这一理念的斯坦福教授David Kelley2004年在硅谷创立了d.School——专门研究并向大学生传授Design Thinking,成为世界领先的设计学院之一。
最近几年,d.School开始将“设计思维”的思考模式引入到硅谷Nueva School的 K12阶段的中小学课程内,并且迅速在全美走红。
▲d. School合伙人及办公空间,左一为David Kelley
在国内,上海赫德双语学校率先将设计思维课引入小学阶段。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着上海赫德双语学校的Auke和冯昆两位设计思维课老师一起看看这门课程是如何在小学开展的。
▲Auke老师
▲冯昆老师
Design Thinking
利用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走进课堂之前,我们先解答几个您可能有的疑问:
Design Thinking就是和“设计师”相关的么?
Design Thinking和“设计师”职业没有直接关系,而可看作一整套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是一种思维方式。
它有几个特定的步骤,打个比喻“它就像一本菜谱”——会告诉你烧菜的步骤,烧的时间等等,但是每个人用它炒出来的东西都不一样,可以有不同的口味,不同的原料和配料,而跟着这本菜谱仔细做,就会给你意外的收获。
▲Design Thinking的官方步骤图
Design Thinking和孩子有什么关系?
Design Thinking锻炼的是思维模式,通过这套流程,不仅可以培养训练孩子的共情能力、统筹能力、可视化表达能力、合作能力、领导能力,还可以激发孩子的求知欲,以及全方位探索、运用学科知识的能力。
Design Thinking是一门课程么?
“设计思维”即便是通过课堂形式呈现,也并不是一门单一的课程,它是利用跨学科的知识解决真实世界的实际问题。老师会启发学生充分调动“共情”和“创造力”,为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用四节课来满足宠物的需求
换位思考和视觉化呈现为核心
我们观摩的是一期有关“宠物需求”的“设计思维”课程,从提出服务对象到最后设计并制作出一个解决用户需求的“模型”,一共分了四次课来完成。
第一次课:提出设计方案
上海赫德双语学校的“全课程”体系,以大主题单元为框架,展开综合性跨学科学习活动。本学期“全课程”的第二主题是动物主题,因此设计思维课也是围绕“动物”展开的。
---老师这样启发学生
想象你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宠物,假如你的宠物要独自留在学校里过夜,它需要哪些东西?
---孩子这样发散的想了起来
孩子们七嘴八舌,宠物厕所、窝、澡盆、食物、玩具、帽子……
没养过宠物怎么办?不用发愁,这个环节本来就是“想象”和“调查”结合的结果,你可以想象自家宠物如果要独自在学校过夜需要什么。
看起来是问宠物需要什么,其实是要孩子思考:如果你是那个小宠物,你会需要什么?
而孩子们的思考,都紧紧和自身相关联:“我晚上需要哪些东西?我独自过夜需要什么?我在学校过夜的话还需要什么?”
所以,“设计思维”的第一个环节,是“共情”(Empathy)。也可以称作“深潜”、“换位思考”。老师在课堂上以各种方式启发孩子去关注对方的想法,用对方的视角去考虑自己后面要做的设计工作,其实就是在培养孩子们的“共情”能力。而共情能力是“高情商”的重要体现之一,赫德学校的校训是“教育塑造人格”,共情能力是赫德的老师们十分看重的。
重要的共情能力
共情能力,主要体现在情绪自控、换位思考、倾听能力以及表达尊重等与情商相关的方面,与学习、工作、甚至是为人处世息息相关。
拥有了这种能力, 因为自己已体会“同样”的经验,也就更容易理解了当事人所处状态下的反应,以致理解这种行为和事件的发生逻辑。哪怕自己的看法不尽相同,也会更包容、更愿意积极思考。
孩子们要与设计对象亲密接触,通过访谈了解他们的具体喜好,记录并体会这些信息。
低年级的学生更偏重于通过发掘自身经验来感受设计,高年级学生,在这一步会涉及更多需要访谈调研的内容。
在刚才罗列的各种需求中,让孩子自己选择其中一项感兴趣的点作为主攻方向,并阐述清楚自己的观点。
因为是孩子自己选的方向,所以更有自主意识,更能积极主动地投入探究和学习中去。从而培养了孩子自主学习、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
第二次课:生成想法(Generate Idea),训练快速可视化呈现技能
疯狂的头脑风暴
针对各自选定的内容,发散思维,想法无论大小,都记录下来。灵感稍纵即逝,尽可能多想,尽可能多画。
Auke老师和冯老师,会鼓励学生尽情思考,不要惧怕疯狂的想法——玩具飞上天,睡着开汽车,天马行空,放马过来。
老师还会训练孩子快速呈现想法的一些技能:教孩子们一些画简图的技巧,帮助孩子们用简单线条,勾勒出脑海中的想法,把复杂的思考,通过可视化的图片,快速输出。这个技能,又将为迈上后面的台阶打下了基础。
做出决定,合作分享
鼓励学生们回顾自己所有想法,权衡利弊,挑选出最符合用户需要的那个,为后面制作模型做准备。
两位老师告诉我们,第一次带领学生们进展到这个阶段时,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麻烦:
“本来孩子们都积极思考各抒己见,但是当他们发现要把之前头脑风暴的内容筛选后用于自己的模型作品时,有孩子开始表达不满:某同学用的主意是我想出来的,他偷了我的想法。他们发现自己好不容易想出来的好点子,最后变成不是独有的,不再那么特别了。”
Auke老师说,这是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有了强烈的自我主张。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而言,让他们学会“分享”自己的想法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对于设计思维而言,分享想法也是构建这个思维的重要因素。在设计思维课程中,团队合作贯穿始终。赫德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合作和分享,然而合作和分享精神并不是人生来就有的天性,需要一定的引导和训练。学习“设计思维”会让孩子们明白,一个人的能力有限,分享和合作,可以帮助他们达到更高的目标。
预估自己制作原型时需要什么原材料、每样材料大概需要多少。这个环节考验并训练了孩子做事情的计划性、前瞻性。
“设计思维”有一个基本理念,建立模型的用材,要尽可能的廉价简便。老师给大家看学校能提供的用材范围,有剪刀、卡纸、双面胶、吸管、雪糕棒、扭扭棒等等。孩子们根据这些材料列出自己的需求清单交给老师,由老师帮忙统一采购。
第三次课:构建原型,培养统筹决策能力和动手能力
第三节课就像是一堂手工课,老师把采购来的原材料放到了五人一组的桌子上,简单提示几句后,为自己小宠物制作过夜用品的实际操作就开始了。
小朋友们手边都有一张“my plan”纸,上面画着自己的设计,还列着所需材料清单。
根据这个“my plan”, 猫咪用的手机、扭扭棒连成的宠物窝、一边躺着一边开同时装满果汁并且有根吸管通到嘴边的车……一件件令人脑洞大开的作品在孩子们的手中诞生了。
上一节课中体现的“统筹能力”,也在这一步得到了大检验:有的孩子做着做着发现材料不够了;有的做个小车先装轮子再贴吸管,发现走线卡不进去,必须拆开重来先贴吸管再装车轮;有的扭扭棒连着连着房子榻了,临时得想办法增加支撑杆……
第四次课:继续完成自己的模型并“元认知”
这一次课是上堂课的收尾:做宠物手机的孩子很快完成了自己的作品,而做果汁汽车的孩子还在挥汗搭建中。
▲孩子制造的“宠物手机”
此时,老师们召集第一批完成作品的两位同学,带他们一起进入“元认知”环节,即反思整个流程,带领孩子做总结。
总结、反思
引导孩子们思考下面的问题,并且在一张Reflection纸上涂涂画画,完成了一张直观的“反思图”。
实际操作中,哪些与计划一致?
遇到了哪些意外情况,怎么解决的?
如何改进计划?
然后,老师会要求孩子去寻找其他已经完成作品的同学,把自己刚学到的“反思”技巧教给他们。于是他们拿着空白的“反思”纸,去找其他人,提问、画思维导图:学生们可以复习、强化反思作品,提高元认知能力和统筹能力,并且,也锻炼了互助、领导能力。
从设计到投产
“宠物课”原型建完时,赫德的老师还打算请玩具工厂的设计师走进教室,给孩子们讲他们熟知的那些玩具是怎么设计出来的,如何调研市场需求,如何建模,如何生产。
他们还会请工厂设计师看学生们制作的模型,看看有没有适合工厂制作投入销售的。“如果真有玩具厂商看上的模型,那孩子们肯定大受鼓舞,自我效能评估大大提升,以后主动学习动力更强了。”
环环相扣的锻炼能力
通俗易懂、环环相扣
“设计思维”的方法运用到课程中,换位思考和视觉化呈现,是核心内容,而“合作”意识,又贯穿始终。这也是赫德学校率先将这门课程引入学校小学阶段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一个“想法”到真实的成果
孩子们看到了一个想法,从需求出发,经过一系列努力,变成实实在在的、解决需求的成果。
---由孩子自己决定整个课程的走向
选什么作为自己的深潜方向、最后做什么原型等都是孩子自己决定——老师只能引导,防止孩子们走向太过发散的方向。
---化“被教授”为主动探究
因为研究走向自己决定,所以孩子们在整个过程中,并非被动等待老师传授知识。
“他们需要不停地想,这个问题,我是不是该站出来发表自己的想法。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学生们会关联到不同学科知识,遇到不懂的内容,也会产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了解了“设计思维”,就会发现,它之所以能够在美国迅速走红,是因为它指导步骤通俗易懂,环环相扣激发孩子兴趣,并且锻炼的,都是孩子们面对社会必不可少的能力,上海赫德双语学校的中方校长李蓉看得更远,她认为:
“设计思维”最核心的内容是用户视角,通过“同理心”去感受用户需要。而将这个理念潜移默化地教给孩子,对于浮躁的现代社会特别有意义。它引导孩子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更客观地看待世界,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建立世界观、价值观。
而这正是与上海赫德双语学校的校训是“教育塑造人格”非常之契合的。
清华爸+复旦妈打造的原创教育平台
聚焦国际化教育和学习力研究
点击菜单栏,阅读我们为您精选的专栏文章;
或回复以下关键词找到您需要的:
国际教育 | 学习力 | 在美国 | 他山石 | 爸爸说
优学习 | 好习惯 | 特会玩 | 心成长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Design Thinking Action Lab
知识量:8.5
教师参与:8.5
趣味性:8.5
课程设计:8.5
难度:简单
开始时间:
持续时间:4.0周/每周1.0-5.0小时
你可能感兴趣
The CourseAll humans are born as creative beings, but as we grow up, school and work offer few opportunities to cultivate and apply our creativity. At Stanford’s Hasso Plattner Institute of Design - known as the d.school - students of all disciplines learn the design thinking process as a methodology for creative and human-centered problem solving that empowers them to collaborate across disciplines and tackle the world’s biggest challenges.In this experiential course - free and open to all - you will learn the design thinking process by tackling a real world innovation challenge. As preparation for each stage of the challenge, you will explore the main design thinking concepts through short videos, each paired with brief activities to practice relevant methods and approaches. There will be one weekly assignment reporting on your progress, as well as weekly Google hangouts with the instructor. On the last week of the course, you will apply the process to your own context and challenges, while hearing from experts who use design thinking to innovate in differents fields, such as healthcare and education.By the end of the course, you will have learned through experience the mindsets and basic tools for each stage of the design thinking process:Empathize: understanding the needs of those you are designing for. Define: framing problems as opportunities for creative solutions.Ideate: generating a range of possible solutions. Prototype: communicating the core elements of solutions to others.Test: learning what works and doesn’t work to improve solutions.While you will work on the course challenge as an individual, you will interact with other like-minded participants from around the world to share your experiences and exchange feedback along the way. Developing self-reflection habits and the ability for effective peer-to-peer interactions are also important learning outcomes of the course. Please join our learning community!This online course was developed as part of Epicenter’s efforts to infuse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into undergraduate engineering education. Engineering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apply these design thinking tools and skills to enhance their technical education. Faculty will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join a dedicated discussion group on how to incorporate new online learning resources into their teaching practices. Learn more about Epicenter at
Sign up for the Epicenter newsletter for updates on programs and opportunities for engineering students and faculty at The InstructorLeticia Britos Cavagnaro, Ph.D., is a lecturer at the Hasso Plattner Institute of Design (d.school), where she teaches university students of all disciplines how to build their creative confidence to become engines of innovation in their own lives, and as members of teams and organizations. Leticia is the Deputy Director of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Engineering Pathways to Innovation (Epicenter). She has a Ph.D. in Developmental Biology from Stanford University"s School of Medicine, and is a former member of the Research in Education & Design Lab (REDlab) at Stanford’s School of Education. Having witnessed the journey of Stanford students who are transformed by their experience at the d.school, bringing design thinking to more people beyond Stanford has become a priority for Leticia, and she has worked with hundred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of all ages, as well as corporate and non-profit leaders, in the US and abroad.More InformationWorkload. Expect to spend between 1 - 5 hours a week on the course.Prerequisites. This is an introductory course and there are no prerequisites.Technical Requirements. You need a computer that allows you to watch the video lectures, and the ability to upload your assignments, which will include text reports and images or video.Statement of Accomplishment. Subject to satisfactory performance and course completion, you will receive a statement of accomplishment signed by the instructor. This statement will not stand in the place of a course taken at Stanford or an accredited institution.
已完成难度不大吧,质量还好,视频、阅读材料都很好,就是作业我觉得有点虚(毕竟不用最后做出来一个实际的东西)。
感觉上用来开阔思路很好,但对一个工科专业的人来说,这门课显得专业性略差。
已完成也到课程尾声了,来简单点评一下。没上过创意课,所以也不好对比。因为之前上过宾大的设计课,所以其实说教的内容也差不多(设计的步骤嘛一般都是这样),由于这门课时间比较短所以不用你最后拿一个蛮成型的成果出来,关键是方法,思维方式的掌握。嗯,这门课最大的收获其实是小组讨论和新的brainstorm工具和展示工具的应用(是不是有点歪了?)
也算上了一把创意+斯坦福的课。
其实创意课就差不多是设计院的课程。需要点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然后做做作业。之前没上过创意速成课A Crash Course on Creativity。也不好对比。据说,这个课比之前的要麻烦点。都是差不多一类型。
传统的五步走。课程里面有图的。给我的感触。1、没有固定的知识。2、老师人很好。3、给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别人的角度——下定义——想法——原型——测试。4、团队是个很好的互助形式。5、对英语和其他要求不高。6,学会了一些软件的应用。
和斯坦福创意课相比,我觉得这门课更加锻炼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我们可以接触到很多新的应用,比如用Prezi代替PPT做展示,用Stormboard,mural.ly参加协同创作。还有,这门课的作业更具有实际意义,更有挑战性,相比之下,而这门课像是创意课的进阶版。
剛開始上課,要打課程質量很難
但是老師有意的把實體學習環境和MOOC做連結,我很欣賞
第二周的三個視頻雖短,但跟著有文字的問題或反思,還有三個作業,是個要花力氣的課,但預期會有個好收穫
虽然还没能看上youtube,但是课程的安排很赞!在开始正式课程之前,第一步是信念塑造,对innovator的态度,关系到学习效果哦。给自己的一封信,也助于明确目标。接下来,就等翻墙看视频了
这是第三次在venture-lab上选课,这期的美女老师有点着急啊,提前一周就开课了,我觉得还是遵守时间比较好嘛。就目前看到的内容来看很期待斯坦福学生的系列纪录片,但是美女老师第一课的视频,在展示D school的样子时录像特别晃,有点晃晕的赶脚,还有作业留得有些分散,要分别完成三个作业,要是能整合到一块就好了。
有一款不错的讨论工具,大大解决了在线讨论不能做到的收集观点、分享资料、没有条理的问题。
这个工具叫做Stormboard...
来自老师给的材料Make Spacehttp://dschool.stanford.edu/makespace/
利:讓你對它有更深的認識
弊:太花時間...
additional resource
从土鳖上下下来传到优酷上,方便大家观看...
addtional resource-space
我先看到信件后去网页的。下面是课程上的原文
算了,原文有点长。。。。https://www.venture-lab.or...TiD 2016演讲:当Agile遇到Design Thinking:用Design Thinking加速敏捷转型的实践思考 – 冰块IT观察What is design?43个国外设计大师对设计的理解
优秀网页设计联盟-SDC-网页设计师交流平台-听讲座,聊设计,找素材,尽在优设网
& / & 正文
Hi,我是优设小编
What is design?43个国外设计大师对设计的理解
虽然是09年的内容,但无碍我们拿出来再次分享。因为关于这个问题,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What is design?(第15、20简直不像是大师说的!)
设计是什么?在Google搜索,会出现6,260,000,000条相关结果。于是Desizn Tech组织了一次设计调查,总共有42位设计师参与了这次活动,用一句话解释自己对于设计的看法。(第43个则是来自Desizn Tech的设计师的答案。)
1. Design is Persistent Trying.——设计是持之以恒的尝试。
2. Design is Just Making Things Line up.——设计就是把事物排列起来。
3. Design is a Rare Language.——设计是一种稀有的语言。
4. Design is what you do when you don’t yet know what you are doing.——设计是当你不知道自己在干嘛的时候做的那些事。
5. Design is a Nice Way to Say Hello.——设计是打招呼的好方法。
6.Design is Plagiarism or Revolution.——设计是抄袭或者革新。
7. Design is Something a Programmer Should not do.——设计是程序员们干不了的活儿。
8. Design is Crap Until it Turns to Gold.——在变成金子前设计就是一坨屎。
9. Design is knowing that “simplicity is the ultimate sophistication.” _ Leonardo da Vinci.——设计就是理解达芬奇所说的“至繁即是至简”。
10. Design is a Journey of Self-Discovery ——设计是发现自我的旅程。
11. Design is Design ——设计就是设计。
12. Design is Evil ——设计是魔鬼。
13. Design is Cmd + N.——设计就是创建新文档。
14. Design is Inspiration.——设计是灵感。
15. Design is Staying up Late.——设计就是熬夜。
16. Design is Just Owning a Clip Art* Gallery.——设计就是拥有一个画廊般的剪报本。
17. Design is Making a Mess and having fun doing it.——设计是开心地制造混乱。
18. Design is being Able to Translate and Form.——设计是得以转化和构成。
19. Design is Better Than Orgasms (Is it ).——设计比高潮还棒(不是吗?)。
20. Design is loving the ideas that you have to throw away.——设计是你不得不放弃你喜爱的想法。
21. Design is Thinking Made Visual.——设计是让构思得以实现。
22. Design is Love.——设计就是满满的爱。
23. Design is the Most Ubiquitous of all the Arts.——设计是最常见的艺术。
24. Design is Putting Foucs Where is Matters.——设计就是关注应该关注的。
25. Design is Using Helvetica ——设计就是用Helvetica字体。
26. Design is Destiny in my Hands Fate in Your Eyes.——设计的宿命在我手中,命运在你眼里。
27. Design is Colorful Xerox of Your Mind.——设计是脑海中的彩色复印机。
28. Design is about Colours and Shapes.——设计是缤纷的颜色和形状。
29. Design is Old Sckool & Funky.——设计既守旧又前卫。
30. Design is More than Just Free T-Shirts and Beer.——设计不只是免费T恤和啤酒。
31. Design is the True Work of the Art.——设计是真正的创造艺术。
32. Design is all in the Way you Think.——设计是你思考的全部方式。
33. Design is Just Layering and Masking.——设计只是分层和遮掩。
34. Design is Patience.——设计就是耐心。
35. Design is Random Colors.——设计是颜色的随机播放。
36. Design is Black and Fuckin’ Pink.——设计是黑色和该死的粉红。
37. Design is Fun.:-D——设计就是玩!:-D
38. Design is Knowing When to Stop.——设计就是懂得何时结束。
39. Design is Retro.——设计就是复古。
40. Design is Beautiful.——设计是美的。
41. Design is a Trend.——设计是一种趋势。
42. Design is Dead.——设计已死。
43. Design is hope.——设计就是希望。
关于设计,你想不到的经验:
原文地址:
译文地址:
【优设网 原创文章 投稿邮箱:】
================关于优设网================
“优设网“是一个分享网页设计、无线端设计以及PS教程的干货网站。
【特色推荐】
设计师需要读的100本书:史上最全的设计师图书导航:。
设计微博:拥有粉丝量74万的人气微博 ,欢迎关注获取网页设计资源、下载顶尖设计素材。
设计导航:全球顶尖设计网站推荐,设计师必备导航:
———————————————————–
想在手机上、被窝里获取设计教程、和各种意想不到的”福利”吗?
添加 优秀网页设计 微信号:【youshege】优设哥的全拼
您也可以通过扫描下方二维码快速添加:
我们的团队
大家在关注&设计思维&用IBM Design Thinking 为企业做设计
用IBM Design Thinking 为企业做设计
内容介绍:
Design Thinking 大家都听过, 但多数组织都以为不可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在讲求快速迭代的实战过程中, 我们常常匆忙的救火, 决策也都是在时间不充裕的情况下拍大腿达成, 没有很好的方法或甚至不知道如何从用户侧获得洞见, 追赶的过程中, 团队目标也往往没有对齐, 因此更加深“我们没时间做Design thinking”的误解。在这次工作坊当中, 将会带大家练习怎么利用 IBM Design Thinking 科学的做设计, 不再仅仅倚靠团队默契, 也会发现比想像中更节约时间效率。形式: 分组进行, 手把手带领实作, 实作案例分享环节安排:1、调整产品&团队目标2、了解用户3、探索想法4、优先级5、迭代目标 目标听众:产品经理, 开发, 交互设计师, 视觉设计师参会者获益:1、落实根本协作环境与方法的知识2、对齐团队目标的方法论与实作知识3、获取用户根本痛点的方法论与实作知识4、从用户角度订定产品目标的方法论与实作知识工作坊宣传视频:
作品/案例:
IDT_MilestonesIDT_Framework2015 台湾中原大学夏季用户体验工作坊2015 人本设计大会主题演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光明大陆团队职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