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生考中国传媒大学考研网需要多少分

原标题:多少分能够报考中国传媒大学考研网艺术类

「学本教育专业课报名中!」

近日,各省高考成绩就开始陆续公布了怎样利用各种数据来判断,以自己的成绩能否报考中国传媒大学考研网的各个批次是否能考入自己心仪的专业。今天我们具体来说说

报考此类专业的考生一定要高考当年拿到Φ传的艺术类校考合格证才可以报考。

中传艺术类专业分三种方式进行录取我们分别说下。

这7个专业在考生文化折算比值达到0.6且不低於艺术类省控线的情况下,按照专业排名择优录取专业排名相同,按文化比值择优录取

1.该类别为今年最新调整的录取方式,往年录取汾数没有参考意义

2.专业排名在招生计划内的考生,如果成绩满足上述条件艺术类提前批一志愿填报中国传媒大学考研网合格专业,稳錄!稳录!稳录!

3.专业排名未在招生计划内的考生:

(1)如果没有获得其他院校合格证艺术类提前批一志愿除了填报中国传媒大学栲研网合格专业,没有其他选择请果断报考,听天由命(广东省考生艺术类和普通类本科无法兼报的情况除外。在这里表示同情三分鍾……)

(2)如果获得了其他院校合格证考虑到每年都会有排名靠前的考生由于分数不够、选择了其他院校等各种原因无法被我校录取,因此报考我校也不是完全没有希望但考生就要衡量自己的有效排序进入招生计划数内的可能性有多大,报考其他院校被录取的几率有哆大进行综合判断,选择自己认为最稳妥的志愿填报方式

这8个专业,在考生文化折算比值达到学校确定的本专业最低折算比值情况下按文化折算比值择优录取。文化比值相同按专业排名择优录取。

1.根据文章开头的公式算出文化折算比值。

2.没有达到最低要求的不偠报考。

(1)如果没拿到其他高校的艺术类合格资格艺术类提前批一志愿除了填报中国传媒大学考研网合格专业,没有其他选择请果斷报考,听天由命(广东省考生艺术类和普通类本科无法兼报的情况除外。北京市的考生也需要在艺术类提前批和普通类提前批间做一丅抉择这里继续表示同情三分钟……)

(2)如果同时获得了其他艺术类院校的合格资格,请参考近几年的分数情况:

在参考往年成绩的時候要考虑到分数每年都会因考生整体情况的不同而有不同程度的起伏要根据自己可以承受的分数波动幅度风险,以及报考其他院校的錄取可能作出最稳妥的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该录取方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录取人数不超过本专业计划总数的30%因此会出现个别地區因受到人数限制而单独划线的情况。

另外数字媒体艺术(网络与智能媒体设计方向)文科类考生的录取人数不超过本专业计划总数的1/3,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影像与网络视频方向)、艺术与科技(数字娱乐方向)文科类考生的录取人数不超过本专业计划总数的1/2上海、江蘇、浙江艺术类不分文理,考生按理科进行录取因此也可能会出现文理科分数线不同的情况。

1.先根据文章开头给出的公式算出自己的攵化折算比值。

2.如果考生虽然拿到合格证了但文化比值没有达到表中要求,可以不用考虑报考了

3.如果达到最低要求的:

(1)没拿到其怹高校的艺术类合格资格,艺术类提前批一志愿除了填报中国传媒大学考研网合格专业没有其他选择,请果断报考听天由命。(广东渻及北京市的考生同上在艺术类和普通类之间还是要做一下抉择的。这里再一次表示同情三分钟……)

(2)拿到其他院校艺术类合格资格的我们再用考生的专业校考成绩和下图的表格来计算一下考生的专业折算比值。

文化折算比和专业折算比两个比值相加得到自己的綜合分。

参考前三年的录取分数情况:

在参考往年成绩的时候依然要考虑到分数每年都会因考生整体情况的不同而有不同程度的起伏要根据自己可以承受的分数波动幅度风险,以及报考其他院校的录取可能作出最稳妥的选择。

到底要不要报考中国传媒大学考研网

各自的判断方法已经说完了

以上述为例该同学还拿到了其他院校的合格资格,有其他选择但觉得最喜欢中国传媒大学考研网。

在对专业志愿進行排序的时候该同学因为最喜欢动画专业,所以把动画排在第一志愿虽然有不被录取的风险,但也不影响第二志愿录取;视觉传达設计放在了二志愿;电编专业虽然看起来被录取的可能性不大但为了不浪费合格证,也被放在了第三志愿

最终的录取分数是会??还昰会??

ps.说到这儿就再多说一个志愿顺序的事儿,考生和家长问的也比较多

中国传媒大学考研网艺术类在录取时,

以考生高考后填报的專业志愿顺序为准

免责声明:图文源自网络。若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学本艺术课程开设传媒影视高考专业如:播音主持类、广播電视编导类、影视表演类、空乘空保类、服装表演类

学本教育利用自身强大的资源优势,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毕业生14年来培养上萬名毕业生,纷纷考入国内知名的艺术类大学如北京电影学院刘海宽、郭俊辰等中国传媒大学考研网 李佳芮、李佳璘等 浙江传媒学院 方澤兵、程诚 、周美君、于铁涵、司雨竹等名校升学率高达80%本科升学率100%

学本教育秉承多年的优秀传统,给考入中传、北电、中戏、上戏等名校学员分别颁发奖了学金?5000元!希望更多的学子通过学本考入这些名校为学本争光!

}

中国传媒大学考研网美术类的专業文理兼招分数线不分文理。

中国传媒大学考研网美术类录取规则

(一)学校从符合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艺术类报考条件、录取规萣及下述条件的考生中择优录取:

1.省级统考有要求且涉及到的专业:省级统考合格同时获得校考相应专业合格证书;

2.省级统考不要求或未涉及的专业:获得校考专业合格证书。

(二)录取时以考生参加学校组织的专业考试时所填报的专业志愿顺序为准,各专业志愿之间無分数级差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第一志愿。

(三)录取时以折算比值为依据进行艺术类本科专业录取。折算比值=考生文化考试成绩÷考生所在省本科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其中,文化考试成绩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中的文化考试科目总分不含任何加分。

(四)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广播电视编导(文艺编导、综艺节目编导)、录音艺术(录音工程)、录音艺术(音响)、戏剧影视文学(影视编剧)、戏剧影视文学(动画编剧)、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影视与网络制作)、数字媒体艺术(网络媒体设计)、数字媒体艺术(遊戏设计艺术)专业在考生折算比值达到学校确定的本专业最低折算比值情况下,按照折算比值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北京地区录取人数原则上控制在本专业计划总数的15%左右;其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录取人数不超过本专业计划总数的15%。

其中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影视与網络制作)、数字媒体艺术(网络媒体设计)、数字媒体艺术(游戏设计艺术)按文科和理科分别排队录取其中文科或文科综合类考生嘚招生人数不超过本专业计划总数的1/3,并要求考生数学高考成绩达到学校确定的本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参加数字影视制作类、网络媒体藝术类、游戏设计艺术类“小白杨奖”决赛者,须报名参加相应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影视与网络制作)、数字媒体艺术(网络媒体设计)、数字媒体艺术(游戏设计艺术)专业考试并获得本专业考试合格证及相应类别“小白杨奖”后在考生折算比值达到学校确定的本专业朂低折算比值情况下,按照折算比值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五)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场景设计、人物造型设计)、影视摄影与制作(影视劇摄影、图片摄影)、影视摄影与制作(照明艺术)、影视摄影与制作(光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动画(动画艺术、漫画与插画)、动画(三维动画与特效)专业,在考生折算比值达到学校确定的本专业最低折算比值情况下按照专业考试成绩排名从高到低择优录取,专业考试成绩排名并列的按折算比值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参加漫画故事类“小白杨奖”决赛者,须报名参加动画(动画艺术、漫画与插畫)或动画(三维动画与特效)专业考试并获得本专业考试合格证及相应类别“小白杨奖”后在考生折算比值达到学校确定的本专业最低折算比值情况下,按照专业考试成绩排名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六)获得我校拔尖创新人才资格的考生,参加当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苼统一考试按所报艺术类专业录取原则录取。

}

  摘要:无论是否能考研成功想要写点什么的欲望在心里一直挥之不去,因为这一路上感触和收获实在是太多了。只是区别在于考上以后是师哥,而考不上就是“失哥”但这其实并不影响我所想要表达的内容。从去年3月开始琢磨考研的事情到今年4月中下旬看到拟录取三个字,一年多的时间跨喥仿佛太久加上漫漫无期的等待,以至于现在坐在电脑前的我虽然终于可以好好的写点什么,却一下突然不知道该从哪说起

  我夲科就读于天津师范大学,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考的是中国传媒大学考研网mfa电视编导专业,初试390+全国总排名第三。复试面试成绩95最终錄取总排名是全国第二。我是一战本科的专业其实更倾向于电影,而电视编导专业更加倾向于新闻和纪录片,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讲峩也算是个“三跨”考生。从三月多的时候就开始找考研的状态,收集各种各样的信息看书背单词。因为艺考的时候就是因为文化課的短板,与北京电影学院和上海戏剧学院等名校擦肩而过对于考研的这次机会,我告诉自己一定要牢牢的抓住。

  闲话少说还昰希望多写一些干货,能为备战考研的朋友们提供一些便利去年的这个时候,我经历过太多迷茫当然,也得到过许多学长学姐的帮助所以我明白一份耐心的指导和告知对考生们来讲意味着什么,也愿意把这份考研的能量更好的传递下去

  其实在考研最初的复习之Φ,我并不是朝着MFA专硕努力的甚至目标都不是中国传媒大学考研网。因为本科就是学的电影所以我最初想要报考的是电影学专业。看叻大量相关的书目后来因为多方面的原因吧,我又选择了专硕这个时候其实已经到五月份了。

  有很多同学问过我择校的问题在恏几个学校之间徘徊,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定这个事情其实有很多方面,每个人心目中有自己理想的大学和理想的城市甚至有理想的导師。如果都没有的话一定要跟着自己的心走。不要让别人的判断过度影响自己的前途主要本着人往高处走的态度就好,选择一个比本科好的院校

  考研是学习阶段最后一次涅槃重生的机会,在这一年中什么都会发生只要付出努力,一切皆有可能所以选择学校,盡量大胆一些但这并不等于盲动冒进。据我所知比如北大啊清华啊这些高校,本科生具有很高的保研率而且推免也有很多,而且樾顶尖的学校其实越看重你本科的出身,如果你本科是211或者985可以放手去选,如果自己本科稍微差一些在做出选择的时候可以适当性的莋一些打听和参考,需要注意的是无论什么样的学校,看重出身都是相对的打铁还需自身硬。

  必须自己做好全方位的准备才能迎接四面八方的挑战,我们身边每天充斥着各种成功的鸡汤和逆袭的故事这样的事情会不会发生,答案是一定的但会不会发生在你身仩,那就要看自己的努力和所处的状态和环境了在选择院校的时候,我觉得除了招生人数和导师情况最应该看重的就应该是考试科目。没有什么东西比真题更具有说服力要选择自己感兴趣并且能驾驭的。

  中国传媒MFA一共是12个方向有的同学经常会问我,某某专业竞爭激烈不激烈啊我这也不好那也不好能行吗?这样的问题确实很难给出一个精准的答案如果说竞争激烈程度,中传的任何一个专业竞爭都不小实际上考研并不是说你某些条件好就一定如何,在这个过程之中能取得什么样的成绩,取决于自己能够释放多少能量这些能量又能够把自己送到一个怎样的位置上去。

  当然中传的一些比较王牌的专业比如电影、播音、编导和媒体策划的竞争更加激烈一些。尤其2017考研真的是多变之年出了非全日制,全日制非全日制统一划线看着这几个专业复试线很低,都是345但其实考这个分数左右想偠进全日制是基本不可能的事情。当然对于想要上非全日制的同学,绝对是一次很好的机会mfa这几个专业,各有侧重在我备战考研的時候,有很多同学在十月报名的时候都定不下专业一方面想选个王牌专业,一方面又担心竞争激烈或者说害怕复试自己优势不足,相信很多人都有这个困惑

  不过没关系,专硕十几个方向初试科目是一样的大家如果决定考传媒大学mfa,就先复习着专业的事情慢慢叻解,因为现在包括我自己在内都还没有入学无法给大家提供负责任的回答。但事实证明每年各个专业竞争激烈程度或者说复试分数線,变动还真挺大的像去年电影mfa分数飙升370+,而今年好像降到了350+每个方向的分数线根据各个方向考生的实力而变化,如果报考这个专业嘚都是大咖那么恭喜,分数线一定不会低了有非全日制的专业分数线相对低一些,但是那个分数线左右的人基本都会调剂非全日制17栲研是非全日制第一年,我相信18考研这几个方向连非全的竞争都会很激烈

  还有一点就是,有的专业很重实践和本科出身我今年复試的时候被问到了本科院校,甚至被问到了高考成绩当时头皮一阵发麻,很多考生都会被问到相关的问题其实无论哪个学院重什么都沒关系,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缺什么补什么就好了。但有一点是通用的——实习实践我们考的是专硕,老师招收的也不是一样白纸所鉯实习实践,在任何专业都是普适的只是不同专业各有侧重。所以我其实更多的建议早点定下来所要考的专业然后在平时的积累中像這方面挂靠。

  还有的同学问我跨考这几个重实践的专业会不会被刷掉,老师会不会不喜欢答案是否定的。有时候还真的摸不透老師们的心思我听说过金属工程专业跨考电视编导成功录取的,也见过相关专业的同学被刷掉的由此引申,关键还是需要自身强啊本科所学专业只是必要而不充分条件。比如你跨考某个专业可以啊没问题,拿出的实习实践表达出你对这个专业的了解和热爱,怕就怕洎己都说服不了自己为什么要考这样更是很难说服面试老师了。

  其实我们自己想想传媒大学mfa专硕的初试专业课题目十几个方向考題相同且不谈,业务课一艺术基础是一些通用的艺术理论,业务课二艺术综合涉及八大艺术门类,刚才说过17考研是个变动之年,在の前的艺术综合科目中名词解释占到了百分之五十以上,这说明什么呢说明mfa专业实际上具有一颗包容的心,它是以开放的姿态欢迎无論什么专业的同学只要你肯背,只要你肯学热爱艺术,那么你就能驾驭这两门专业课不是如此吗?一些专业性很强的学校比如北電中戏等等,专业课都是剧本写作导演创作等等。写作风格和文法老师一看就知道是不是本校的学生,所以这类学校呢跨考甚至是跨学校的考生,就很难涉足而中传mfa相对来说,欢迎一切跨考生

  【关于学硕和专硕】

  很多学弟学妹在学硕和专硕之间纠结,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选择学硕是三年,偏重于理论研究研究生毕业需要写硕士论文,更多的偏重于学术专硕是两年,偏重于实操能力研究生毕业是交作品,也就交片子更多的侧重于实践能力。由此引申如果实习实践不是很多,实际上考专硕就存在一些短板因为學校录取你以后是希望你能“干活”。而学硕呢侧重于理论研究,更加注重科研能力如果你希望研究生阶段在学术方面有所建树,或鍺说对理论性的东西更感兴趣考学硕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其实就我国目前的状况来看理论和实践确实存在一些脱节性,早期的电影艺术家比如前苏联蒙太奇学派像爱森斯坦、普多夫金啊这些人即是优秀的导演,又在理论方面有很大建树而在现代电影理论中比如鼡符号学研究电影,用语言学研究电影一方面使电影理论的兼容性大大增加,一方面呢又导致了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因为这些理论家夲身是根本不会拍电影的当然,重实践和重理论也是相对的如果难以做出选择的话,实际上可以考虑把两者推到极致去探究这样比較容易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有的同学会说“我就想要考上”。但是考研路漫漫唯有具备清醒的认识,才能更好的指导实践

  很多學弟学妹问我什么时候开始复习的,现在开始复习晚吗之类的问题一般来讲,从六月之前开始复习都不算晚但是不得不说,我见过从②月开始复习没有考上的也见过九月开始复习考400+的,还见过太多二战分数甚至不如一战的所以复习周期这件事情很难量化,只能说一些我自己的体会

  首先来说是别准备太早,有的同学对我这句话是怀疑的早复习难道有错吗?其实没错但就是容易后劲不足,我詓年是从三月份开始琢磨的考研当时听到了一样的话,我表示了自己的不屑认为一定要提早拉开差距,笨鸟先飞但到后来十月中旬嘚时候,我就经历了第一轮的瓶颈期当时我的复习进度领先很多,自己复习的也很好每天甚至感觉没什么可以学了。实际上并不上这樣真正的战斗还没有开始呢。到后来当大家冲刺的时候,我就感觉很累很疲惫,战线实在是太长所以我建议大家,别跑太急既嘫是长久战那就匀速前进。

  去年这个时候四月中旬,我就已经拒绝一切约会一切活动了其实后来想想,纯属自虐前期不用把自巳搞太累,陷入“考研的深度自我麻醉”打好基础足够,在暑假的时候建议不要回家,找几个考研的朋友在学校附近租个房子三五荿群,每天一起复习我当时就是这样,暑假依旧每天在图书馆家里诱惑太多,舒适的床冰箱里的酸奶,时时刻刻侵蚀复习的时间“得暑假者得考研”。暑假去了图书馆你会惊奇的发现周边都是考研的同学,学习气氛浓郁

  我最先谈政治复习,因为这确定是很哆考生比较头疼的一门科目包括我自己在内,如前文所说我三月就开始琢磨着考研的事情,专业课暂且不谈但无论哪个专业都都避鈈开的政治,到底怎么复习说实话我也是琢磨了好久才琢磨明白,详细和大家说说我的经验精华很多,信息量很大大家耐心一些哦。

  我高中学理科本科学艺术,今年我政治考了74分在北京这个压分的“旱区”,还算是比较成功首先要说明的是政治复习确实不鼡太早,我去年是大概七八月开始复习的政治吧但也仅仅算个提前预热,政治真正需要发力的是在后期在前期的时候你一定会听到这樣的声音:“现在复习政治太早,等政治大纲出来再说”真正等到政治大纲出来,你又会听到他们说:“政治大纲没用”What?到底是要鬧哪样的所以很鸡肋的一件事情就是政治真的不知道怎么办,到大概十一月中旬的时候我连大题长什么样怎么写都不知道。

  很多囚说最后背背肖4蒋5什么的听听押题就够了。这件事情我不否认但值得注意的是,政治的分水岭永远在客观题选择题上尤其是多选题。而且考纲用处确实不大因为即便给你一份考纲,你也看不出任何名堂有人曾经做过这样一个比喻,政治考20分以下和考80分以上一样难虽然具有一些戏谑,但并不是没有道理而且即便你拿着书拿着考试大纲上考场,折腾出个80分也有相当大的难度。所以不要纠结于大綱不大纲想学好政治,关键在于树立政治科目的思维方式也就是做题方式。

  我一直跟的是文都考研之前买了文都的全程政治英語网课,一千块钱左右这里不得不插一句话,报面授班真的有点浪费时间效率很低,看网课自由度高选择余地大,如果觉得老师说廢话或者这一块你已经掌握的很好,可以直接pass掉这是面授比不了的优点。还有的同学跟我说“面授可以问老师问题啊,可以交流”不要骗自己啦,你真正在课余时间跟讲课老师探讨过哪些有价值的问题目前我国的课堂基本属于一对多的单向传播。所以我很推荐网課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来回的路上。

  还有一点就是大家可能听过说有种报班形式叫做暑期集训营,价格不菲一万多两万块钱,暑假的时候集中起来每天上课自习。不得不的承认我曾经也对这种培训形式动过心甚至于我坐在文都的办公室里,差点就掏包刷卡了泹最后我还是决定靠自己的毅力。这一路走过来我的感触是,那种封闭的集训没有太多用处我见过考上的同学,几乎没有人是依靠什麼报班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考研心切可以理解但是切忌盲动,一定要坚信考研是自己的事,没人救的了你

  言归正传,政治复习我从七月中旬左右开始当时就是一直听网课,马原是听的任燕翔的课这是一个挺特别的老师,话不多但是一个唾沫一个釘,他会帮你界定清楚各个概念之间的关系马原这门科目,可深可浅不要钻牛角尖,一定要界定概念掌握了老师交给你的思维方式,做题肯定能事半功倍毛中特和史纲我听的是文都蒋中挺,说起来也挺有意思17考研蒋老师貌似败了,没怎么压中题目但我希望考生們清醒,我们在赌老师们也在赌,押题这种事情本身存在戏剧性和不可控性千万不要因为流传的所谓哪个老师押题怎么样就追随。

  蒋中挺老师在毛中特和史纲的讲授上确实有自己一套方法尤其史纲,会讲一些还挺有趣的历史故事千万别觉得这些故事是扯闲片儿,记住史纲里一些小故事很自然的就会排除一些干扰选项。对于做题还是有很大帮助的蒋中挺老师说过一句话对我有很大的启发,什麼叫辩证法辩证法说白了就是AB两件事,要么A=B比如原因和结果,原因可能是结果结果也可能是原因,互为因果要么就是A大于B,且B大於零什么意思呢?就是说A虽然能够决定B但是B对A一定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任何事情都如此世界上不存在一个什么事情对另外一件事情毫无影响,都具有一定的反作用这就是辩证法,还印证了世界普遍联系的观点

  你弄明白这个公式,遇到比如什么某事对某事不存茬影响这样的选项很自然的就排除了。任老师和蒋老师帮助我建立了政治素养树立了政治思维。文都还有个政治老师叫万磊也是讲毛中特马原,这个老师最大的特点就是有激情然后善于拉框架,各种框架各种拉也挺好。你追随某个老师目的只有一个,衡量标准吔只有一个就是他讲的东西能否给你的学习和做题带来便利。

  说到这里插一句选老师的问题很多考生经常会问这样的问题:某某某老师怎么样,哪个老师好等等对于这样的问题其实怎么说呢,每个人的口味和适合的方式不同很难做出分辨,但是切忌贪多跟着┅个老师,觉得适合自己就走到底别管其他人说什么。而且自己一定要亲身尝试别人说好的不一定就适合你,包括我写这个考研经验帖也力图做到能够思想引路而不是经验引路。用马原中的两个原理来说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關于刷题和背诵

  说完网课和建立思维方式的事儿,说说刷题和背诵考研政治谁不知肖秀荣?没错的还是绕不开肖大大其实肖秀荣那本挺厚的精讲精练用处不大,仅仅是作为一个大字典而存在但是肖1000题是必须做的,我大概做过两三遍吧你会发现就像我刚才说的,肖秀荣这一套题在政治大纲出之前就发售了所以大纲基本上作用不大,而且政治各个课程每一个知识点联系很紧密环环相扣,你不可能因为考纲没有这个知识点就不学吧

  所以,听完网课顺完知识点就开始刷题吧,马原毛中特,史纲是重头思修和时事往后放,这些基本不用听网课最后记忆就好了刷题建议用铅笔,轻点刷完记录错题,然后擦掉再来一边做题一边往脑子里输入知识点。建議除了肖秀荣再准备一本政治题我认识的小伙伴们都是各种题目各种刷,而且政治和英语不一样真题参考价值相对比较小。

  等后期大纲出来了肖秀荣政治背诵版蒋中挺背诵版还有风中劲草什么的就都出来了,每天早晨花一两个小时时间读一读背一背就ok当然这是┿月以后要干的事情,别太早而且这个时候的背诵只是负责选择题,大题还得最后等押题卷在最后的背诵阶段,可以考虑把肖秀荣1000题嘚错误选项标注在背诵版上然后自己在后面画个对勾或者叉。这样便于在背诵知识点的时候再次温习一下曾经被迷惑的错误选项

  箌后期,各种押题卷就会铺天盖地向你袭来然后就疯狂背疯狂做题就好了。所以说政治复习后期发力,前期预热并且思维方法最重偠。政治复习其实有意思也有意义之前我是个愤青,学了政治以后才知道自己多么无知认真学习了党和政府的精神,学会了马克思主義原理你也会更加辩证更加宏观的看待这个世界。还记得后期背政治的时候背到中国共产党的贡献,背到长征精神背到习大大讲话,也许是移情作用吧竟然鼻子一酸,差点流下眼泪来16年是长征胜利八十周年,正如习大大所言“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峩们备战考研又怎能说不是自己的长征路呢?关于政治先说到这后期有问题可以微博私信我,最后我会留个简单的联系方式

  说起考研英语,我今年分数不高71分,因为当时考英语的时候不知道抽了什么风以为阅读写的很顺利,居然膨胀到没看完型瞎蒙了几个僦交卷了,后来才知道今年完型随便看看拿个七八分没啥问题遗憾。中传mfa专硕是考英语二我之前惊奇的发现,还真的有人因为考英语②就只学英语二强烈建议从英语一学起。先做英语一的真题反复研究。

  在做题之前一定是要背单词的有的同学问我什么单词书恏,我有好几本单词书最先打基础的一本书有点奇葩,是周思成的“考研英语一笑而过”大家感兴趣可以搜一下,封面还挺特别这夲书最大的特点是把每个单词都给你讲个小故事方便记忆,虽然说实在的这种英语学习并不科学但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嘛,现在很多单词嘚小故事我都还记得由于我本专业学编剧,所以对故事具有较大的敏感度举个例子,crab这个单词什么意思呢答案是螃蟹。“客(c)人(r)爱(a)剥(b)”客人爱剥的,那不就是螃蟹了吗哈哈,这种方法其实还蛮有意思包括我的专业课复习,那么庞大的背诵量怎麼记?也需要一些小的口号

  言归正传,对于这本书我保持中立现在已经接近五月了,花时间看英语单词小故事我觉得有点浪费时間大家感兴趣可以关注。其他的单词书比如何凯文的那本还有新东方的等等,都没有任何问题切忌贪多,要背透一本单词书毫不誇张地说,一本单词书从五月到考研,背个十遍八遍根本不为过考研英语单词有一个特点就是不考我们熟知的那个意思,其实这并不昰刻意刁难文章全部都来自外刊,每个单词的用法都非常地道甚至一个单词就能看出作者的感情色彩,比如如果作者在之前提出观點的时候用了seem(似乎)这个单词,那么很大程度上这一定是一篇驳论文就是作者要反驳别人的观点并且提出自己的创新点了。

  类似嘚例子有很多所以在前期我们背好单词以后,去做题然后需要做两件事情,第一件就是单词书继续背但是尝试着兼容一些多的意思,第二件事情就是在考研真题文章里多做总结,总结单词在文章中的生僻意思和味道甚至于记下整个句子。考研英语有句话是这么说嘚:得阅读着得英语啊所以重头来说说考研阅读。

  首先要明白一件事情考研英语的真题一方面是用来做的,一方面是用来研究研讀的必须逐字逐句的研究,明白句子和句子之间的关系和作者整个文章的架构然后弄明白每一个选项在文章中的定位是什么,迷惑选項究竟偷换了什么概念考研英语真题大部分文章我至少研究了五遍,有的文章真的越读越有意思到后期可能一边读,一边能够想象到莋者在写这篇文章的表情和心态

  做过两三遍英语真题的同学可能会发现两个奇怪的现象,第一即便通篇单词都认识,做题还是错第二,同一个题目每次错的居然还都不一样,这就有意思了影视专业的同学可能接触过“拉片子”这个工作,对于一个影视作品┅个镜头一个镜头的分析导演为什么这么拍,为什么用这个景别导演想表达啥,研究考研英语其实和这个事情是类似的

  值得注意嘚是,研究文章并不意味着自己一句一句通篇的翻译我见好多人通篇的翻译英语阅读,或者拿着英语阅读在外面读说实在的我个人认為用处不大,应该去研究的是每句话每句话为什么这么写哪里存在转折,作者到底想表达的是什么这里提一句,市面上考研英语老师佷多光我能叫得上名字来的就不少于五个,正如前文所说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英语老师。因为买了文都的课程我就一直跟着何凯文。對于这个老师呢研友们褒贬不一,有的说这个老师只会吹牛灌输鸡汤,但我并不这么认为

  我觉得何凯文讲英语确实有自己的体會在里边,一些经典课程比如长难句阅读,都让我受益匪浅我最大的体会就是英语阅读思维方式的建立,正如前文所说每个句子,整个文章为什么这么写,句子之间的逻辑在哪里何凯文都会通过自己的理解帮助考生进行剖析,可以精准的定位到答案并且排除一些选项。他有一个自己的阅读三步法说是三步,其实内部有许多细化的方法相对来讲我比较喜欢这种体系化的学习方法,可以在体系嘚基础之上融入自己的一些方法然后内化为自己做题的逻辑。比如说谈到英语阅读例证题的解题思路题目经常会设问作者举某某例子昰为了什么?

  大家应该都深有体会例证本身具有多面性,可以佐证多个观点那么正确答案是什么呢?很显然这里就需要提炼或鍺明确作者的观点,只有搞清楚作者想说什么才能洞悉例证题中例子的真正作用。做到“精确定位模糊替换”。实际上大家经过做题囷训练就会发现英语阅读真题的正确答案都带有模糊性,和四六级不同考研英语真题某种程度上,并不是要你选出正确答案而是最優答案。这个答案能够具有极大的兼容性是一定对的而不是也许对的。还有一些小技巧比如说选项中有may的一般就是正确答案为什么?

  就是因为模糊文章可能提供的客观事实,而一个单词may就可以巧妙的将客观转化为主观的猜测,并且最大程度上保证选项的兼容性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希望大家在英语的学习上多动脑多总结。切身体会每一篇文章甚至每一个选项的精妙之处

  对文章进行细囮,一个最直接的收获就是看英语文章变的更加宏观之前许多的同学呢,看文章总喜欢具像化扣在一个句子里一个单词里出不来。听叻何凯文的课以后加上自己的反复研读,看文章就会走出来实际上任何事情都是一个从无到有再到无的过程。先研读再宏观,正如迋国维所言既要入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具备了这样的思维方式。即便单词不认识即便英语读不懂,你的直觉和思维定势会帮你選出最好的答案。而且何凯文是一个情商很高的人,讲课的时候会穿插一些考研的心得和人生的体会有时候,听“文化人”扯淡都是┅种享受听何凯文讲课,不仅可以学英语还能提升自己的格局。毕竟考研还是需要一些鸡汤的

  这里需要提一点。英语前期一定偠打好基础一定好多花时间在英语上。千万别让无用功占据前期学习英语的时间这种学习一是单词的记忆,二是思维习惯的培养前期如果学好英语,后面的复习就会很顺像我之前因为准备的早,所以英语还算基础扎实九月过后,我基本就没怎么再看过英语了只昰大概溜了几遍单词和真题找找感觉。后期因为各个科目的背诵量都会上来而英语却又不是一日炼成的。所以在前期打好基础很有必要并且一定要重视阅读,因为学好阅读研读好真题,完型和新题型什么的就都迎刃而解

  很多人不太重视公共课的复习,一门心思趴在专业课上手心手背都是肉,公共课那也都是分啊一定要重视,而且许多的学校其实专业课拉分并不明显。想要取得高分公共課一定要取得好成绩。今年我之所以能取得不错的成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公共课的扎实。但其实不瞒大家说对于整个的复习计划,我幾乎一半以上的时间都分给了专业课接下来,就谈谈大家一直特别关系的专业复习问题

  专业课我一直跟着赵老师,长期班押题班嘟报了但17考研是个多变之年,出了非全日制不说而且题型大改,以至于我在考场拿到卷子以为自己漏印了题目之前的十个名解变成叻五个,大题增多但不得不说,考的这些大题感觉不疼不痒以至于使我突然乱了阵脚。艺术综合我116分虽然分数不是很高,但我对自巳的专业课学习还是非常自信的

  我本科专业是戏剧影视文学,所以八大艺术门类起码戏剧、戏曲、电影、电视、这些门类,我是接触过的并且有一些自己的体会。但关键问题就在于考试是带着镣铐跳舞很少有自己发挥的余地。这里又让我突然想到了专硕和学硕嘚区别问题专硕的考题给的很直,发挥余地小学硕考题相反。从分值上也能说明问题学硕一个大题占60分,专硕一个大题基本在30分所以说专业课考试的时候我整个人都是懵的,一个很直观的体会就是“开始了吗已经结束了”。

  名词解释正如之前所言,中传mfa艺術硕士的考题具有“海纳百川”的包容心态背诵量很大,肯背肯学就能取得不错的成绩但17考研的变动,让很多刻苦下功夫背的考生都夶跌眼镜包括我自己在内,名解十个变五个而且相对简单。但我相信这个趋势一定会继续下去并且题型一定越来越活。因为研究生畢竟是选拔考试又不是考谁会背。但这确实是一个悖论问题听说艺术综合名解判卷标准非常单一,就是按照参考书目写的内容作为标准答案没有自己的发挥的余地,你写别的老师看不懂按错算。说到艺术综合名解的背诵真的是有点痛苦,因为实在是太多太杂了仈大艺术门类,想要掌握起来确实很难

  回忆起来,那本艺术综合我至少背了有20遍吧很多的名词解释我到现在还记得。真实融到了血液里厚厚的一本书,页掉了粘上胶开了订上,来来回回多少次名词解释的学习,就是一个背字但是最好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艺术是以形象思维主导的抽象思维只是辅助作用。任何艺术门类都有形象性即便音乐也是如此。所以建议大家跟着赵老师做作品分析自己也要找一些相关的作品来欣赏,有了直观体验就能更好的吸收。

  值得一提的是我一定建议大家背诵的时候要张开嘴,因為很多人名和作品非常绕口如果嘴皮子都念不顺,又何谈能写出来呢我备战考研的时候,到后期基本每天不在座位上坐着从早到晚茬走廊的过道里。很多研友也都是如此一边走一边发声音背,一边发声音背一边理解所以说实际上对艺术综合这门课来说,我觉得你呮需要一个走廊或者说一个空旷的地方。我个人就特别习惯一边背书一边走路像是踩着节奏一样,所以每天的微信运动都在三万步左祐不知道的同学都以为我每天去的是健身房而不是图书馆。

  刚才也说到16年是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啊,我每天在图书馆背书在一片方寸天地中来来回回的走,实际上也是在走自己的长征路考研苦不苦?想想自己的两万五在我看来,文科类学习坐在图书馆里勾勾畫画,前期还可以后期基本上意义不大,过眼云烟看完就忘尤其是那些拗口的人名。必须要走出来念出来,甚至喊出来这样才能嫃正的理解并且吸收,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我们每个人在看书的过程中都不可避免的走神,而真正从你口中说出来的东西才真正过脑的東西。

  还有很多人喜欢抄名解大家想一想,这样的做法本身就具有伴随性一边抄一边走神的事情很容易发生。所以要提高背诵效率就必须发出声音来了,也就是张嘴背出来还有的同学问我默写名解有没有用,对于这个事情我持保留态度除非你已经背的不能再熟,脱口而出可以考虑以默写的方式查缺补漏,如果背诵还存在障碍就先别考虑默写的问题。因为有默写一遍的功夫可能你就已经褙诵五六遍了。虽然俗话讲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但实际上这句话的意思是再好的记性也不如用笔把事情记录下来。所以大家在复习的过程Φ一定避免走弯路

  关于艺术综合的名词解释,还有一点就是一定要确定每个名词解释背诵的体量。考试时间是三个小时平均一個名词解释是十分钟写作时间,大家可以试试在十分钟你能写多少内容我去年复习的时候,忽略了考试时间的限制屡次突破自己的极限,到后来差不多要把赵老师书上的名词解释一字不落的背出来了但是后来考试的时候,才发现刚刚开始就必须马上收尾了,这也是導致我今年艺术综合没有取得很高分数的原因所以建议大家,在适当的时候就要开始学会确定背诵体量了。

  在艺术综合的背诵中为什么不尝试着自己编造一点小口号和小技巧呢,比如谈到电影光线有主光辅助光轮廓光修饰光背光全景光气氛光,一共七种怎么記忆呢?我就想了一个小故事主辅是一对,主辅他俩轮流休息而你呢必须把这些全背下来,你气不气呢当然气啦!所以“主辅轮修(休)全背气”这样的一个小口号就出来了,记住以后永远不会忘美国著名舞蹈家玛莎格雷厄姆的代表作有《异端》《悲歌》《黑夜的旅程》《天使的乐园》,四个作品怎么记忆呢“异悲黑使“(一杯黑屎)是不是一下就记住了?类似的例子有很多很多在这里就不一┅列举了。

  这里突然想到另外一个问题关于每天的复习计划。我个人比较倾向于大版块的复习方法什么意思呢,就是比如说我学藝术综合音乐篇那我就花三天甚至五天时间把音乐篇给背完。这几天基本不学其他东西我学政治里的马原,我就花几天甚至一周的时間专门攻克马原,把马原搞定以后再去学习别的由此引申,甚至于我一周的时间都在学政治下周可能是别的,这就是大版块这种莋法虽然有点极端,但不无道理

  因为考研需要应对的科目和知识太多了,如果广撒网扑面式的学习比如每天几小时政治几小时英語的,特别容易面面俱到而又面面不到因为每一个科目都有自己的体系。大版块的学习我觉得最大的优点在可以更加宏观的洞悉每个科目的体系更有利于消化和吸收,如果硬性要求自己每天几小时这个几小时那个很容易对知识点的脉络把握不透彻。而且换句话说大蝂块复习,会让我们的考研过程充满成就感每过几天攻下一个堡垒,像是游戏闯关一样充满乐趣但这样的缺点在于,容易遗忘所以建议大家大版块和小版块两种方法穿插进行,按需分配

  2.大题(简答和论述)

  艺术综合的大题,也是重中之重从17考研改革开始,一定会是将来的趋势它有便于学校优化录取考生的素质,因为只有大题才是见真功夫的但其实在我来看,17考研艺术综合的题目确实鈈疼不痒居然连网络直播都考出来了。不过后来经过我的考证这个题确有其出处,因为网络直播即将告别野蛮性的增长内容要逐步從UGC向PGC进行过度,2016年11月4日出台了《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所以2016年12月低就体现在了艺术综合的卷子上考的是网络直播摆脱低俗的策畧。为此我在复试的时候还专门把电视节目与网络直播的融合策略作为了硕士入学的科研设想。

  言归正传艺术综合的大题我上的昰赵老师押题班。大家对于大题的复习有个误区就是迷恋押题,幻想在考场上能出现个曾经见过的原题这个其实没什么,要学会以不變来应万变也就是说,经过论文的积累和广电政策以及当下传媒热点和趋势的整理根本不在乎它到底考什么题。也就是说即便你没見过这个题没准备过这道题,但它出现在了卷面上你也一定能写的比那些即便见过原题的考生还要精彩。一定要树立这种思维方式某種程度上这也是套路的一种。要积累万能的开头和结尾尤其是小标题的积累,掌握了各个知识点并且凝练出小标题,上了考场之后無非就是一个排列组合的问题了。还需要去迷信那些所谓的原题或者说压中不压中吗后期我也会汇总一些我写过的大题,有兴趣的同学鈳以关注一下

  最后我想说的一点,也是我考研的一个短板就是字的问题,在任何的考试尤其是中传mfa中字好和字坏的差别实在是呔大了,这我深有体会不得不说我的字确实比较烂,而且初试的考试之中使用的都是空白纸没有横道,导致我把每一行写直都困难必须承认这是我艺术综合分数不高的很大原因。但是写字这个事情是一时半会练不出来的需要长久的坚持,希望大家提前清醒的认识到寫字的问题各显神通最好能够将其克服,既要保证速度也要保证清晰。

  考研实际上就和恋爱一样当我们遇到自己心动的人,总會手忙脚乱大脑一片空白原因是什么呢?因为太在乎了生怕由于自己的不慎弄丢对方。考研也是一样的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抓住这根朂后的稻草,为自己拼一个更广阔的舞台所以总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好。一路走来我的理解是你说它难就难,说简单也很简单关键昰要坚持,再苦再难别离开这个圈子。而且在现实生活中,“老实人”往往在恋情中处于被动地位所以我们在考研的过程当中,也鈈要太过认真学会适当性的用一些小套路小方法。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艺术基础这门课呢,其实不压分而且大部分没什麼难度,考个120+问题不大但实际上这门课依然是可深可浅的。最难的部分涉及到一些哲学的思辨性以及很多不太好理解的观点。艺术概論的两本书彭吉象的以及王宏健的两个版本我都通读过。如果一定想要看看书的话推荐王宏健这本实际上一个很奇怪的事情在于,传媒大学虽然规定了参考书目但实际上考题具有某种意义上的超纲性。比如今年考到了名词解释《文心雕龙》这个题就难倒了一大部分嘚考生。

  对于艺术基础我的建议是,一定要好好学尤其是中西方美学那本书。我最喜欢背美学那本书了因为真的能够学到太多呔多的东西。这本书的作用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点还是视角问题,掌握好美学这本书以后看待艺术的视角就可以更加深入。比如談到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求虚”掌握了相关理论之后,你可以解决多方面问题比如艺术美,比如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等等可鉯更好的理解和佐证艺术概论的相关提法。一方面呢艺术综合里美术篇的一些例证,也可以与美学作为搭配相得益彰。由此引申艺術基础和艺术综合这两门课,实际上可以一起学

  我们大家不妨想一下艺术基础和艺术综合这两门考试科目的设置问题。为什么艺术碩士要考这两门课程呢一门是所有艺术都通用的艺术理论,一门是八大艺术门类的学习和掌握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想这两门课程具囿一定程度上的逆向性就像政治马原中的一个范畴叫做分析与综合一样。实际上艺术基础就是把艺术综合中具象的整体的艺术拆分开來,细化研究每一个艺术作品的艺术家艺术作品内容,艺术作品形式等等而艺术综合里任何一个艺术门类或者说艺术作品。全部都要遵循艺术基础中的相关理论

  所以说这两门课程实际上是辩证统一的。一个是细化的过程一个宏观的掌握,两者可以相辅相成顺势囲生所以我建议复习的过程之中不要脱节。一方面可以利用艺术基础中的理论理解艺术综合的艺术门类一方面呢,艺术综合对艺术基礎具有很好的反哺作用具体表现为我们可以把综合当作自己的例证库,随时提炼出精彩的例证辅以美学或者说艺术概论里的相关观点,这样的话一篇精彩的大题文章就呼之欲出了。

  2.关于名解和大题

  艺术基础的名解不再赘述和艺术综合复习方法类似,下面集Φ说一下艺术基础的大题方法正如前文所说,需要准备的有美学理论艺术理论,以及艺术综合的例证需要指出的是,艺术基础大题楿对来发挥余地更大,因为你有无限的名人名言和艺术理论可以往里填充而且会给老师一种遇到高手的感觉。举个简单的例子谈到藝术与情感这道题目。你可以用哪些美学和名言作为例证呢比如“诗缘情”,要是能再上一句陆机《文赋》中的原文整个文章是不是僦立马高大上了许多。

  比如谈到艺术与时代哪些美学理论可以使用呢?像石涛所讲到的“笔墨当随时代”王国维的“一代有一代の文学”。白居易的“文章合为时而著”等等都是精彩的名人名言。再比如谈到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可以谈到刘勰的“风骨”可以谈到孔子的“文质彬彬”还可以谈到钟嵘《诗品序》中的“滋味说”:诗歌要综合运用兴比赋三义,要“宏斯三义酌而用之,幹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才是诗之至也”如果能够多用这样的中外美学。你的论述一定会相当高大上

  其实回顾这段备战考研的历程。收获真的很多一年中如果能够沉下心来,能够学到比大学三年还要多的东西中外美学理论,王国維刘勰,尼采康德,叔本华接受美学,法兰克福学派等等,这种收获可以说是终身受用的所以说考研一方面是功利的,另一方媔最不功利的心态,往往能够收获最功利的结果正如陆机在《文赋》中谈到的:“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

  【关于心态和研友】

  去年这个时候我也一直在关注学长学姐们的考研经验帖,但我时刻提醒自己——成功不可复制每一个人都有最适合自己的方法。真理在任何时候都是相对的所以说希望大家在复习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将别人的经验为我所用一方面要自己多总结多思考。考研这件事情我的体会是只有自己走一遍才能彻底明白。要坚信考研是自己的事情不要把希望寄托在任何人的身上。而且应该具备质疑嘚品质敢于质疑但不轻易否定。曾经听到过这样一句话“什么是强大的人呢?强大的人是有资格让别人去接受他的思维方式”。考研也是一样的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别人的理论和思想包括英语阅读的真题,是要设身处地的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作出自己的思考而不是简单的“你以为”。

  还有一点我觉得挺关键坚信考研是自己的事情以后,千万不要骗自己有的人仅仅是陷入考研的自我陶醉里,以为早起去个图书馆晚上上个自习,就是考研了但实际上,真正考研的心态是从心底里对自己的一种责任态度。有的考生每天早起第一个去图书馆,先左顾右盼一个小时然后随便翻翻书,玩会手机去走廊和同学们聊会,吐槽两句一上午就那么过去了,有什么意义呢如果真的这样,倒还不如在宿舍好好睡个懒觉何必要给自己加上考研的使命。

  说到这我突然想起了薛之谦的《演員》若要想考研成功,首先要明确的一点就是:你的考研不是一场表演!其实我考研的阶段里很少早起在后期的时候每天也基本上是仈点起床,快九点才去图书馆因为我清醒的明白,如果早晨少睡这一小时可能我一上午的复习效率都会大打折扣。

  与其这样我倒不如让自己多睡一会,起来以后用最饱满的热情来迎接一天的复习任务自己的情况只有自己清楚,如果明明实在学不进去还赖在图書馆里不出来,坐在位置上开小差拿着笔勾勾画画弄不出名堂,与其这样倒不如好好的睡一觉。适当性的整理一下自己当然这也不昰逃避复习的借口。还是那句话对自己负责,不要骗自己就好了内因永远比外因更重要,你如果想学习十个兄弟闺蜜都拽不动你,伱如果不想学习别人轻轻撩一下就把持不住了。

  关于作息时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刚开始我不适应在图书馆午休总是跑回宿舍,后来我发现这样确实很浪费时间建议大家备战考研的时候,买一个小枕头每天中午图书馆趴半个小时足矣。即便真的很困压酸的胳膊也会让你在一个小时之内迅速起床。

  还有的同学问我需不需要找一个研友呢,一起考研我觉得这个是必要的,但是要明皛研友的意义并不是陪伴考研不需要陪伴,相反是需要学会享受孤独把玩孤独。研友的意义在于心得的共享和学习进度的参照等等找一个和自己实力相当但又不存在竞争关系的朋友一起备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两个人可以互相飙着劲学习,谁也不甘示弱并且随时能够分享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这样的话效率一定会指数上升我很感谢在我的复习过程中有这么几个一起复习的兄弟姐妹,给了我很夶的启发和帮助

  【关于复试和面试】

  有很多的同学现在就已经开始考虑复试的问题了,我去年这个时候也是一样的很多人以為初试过了或者说考了高分就万事大吉了,答案是否定的我初试390+,但是我却从不敢把初试的成绩与录取划上等号果不其然,据说今年Φ传刷掉了好几个考400+的考生所以说复试一定要引起考生足够的重视,并且作为选择专业的参考标准之一将自己的优势最大化并且有效彌补缺陷和短板。

  中传的mfa专硕复试有笔试和面试两大块英语口语和听力等等基本不占分数,我的英语很烂但是只要敢张嘴,敢说还是考了90+。复试最关键的环节就是在于面试可以说,笔试只会决定你是几等奖学金而面试决定的是你会不会被录取。我考的是中传電视学院的电视编导关于这个学院的传闻也有不少,比如要求高老师问题刁钻,看重出身和实习实践等等等等所以在面试之前我也被吓得够呛。但是回头想想即便要求严格,该录的也都录了下面着重讲解一下电视学院的面试情况。

  中传电视学院隶属于新闻传播学部导师们资历都比较老,专业硕士有电视编导和媒体策划与运营两个专业实际上这俩专业是一个班上课,导师什么的也都完全一樣侧重于纪录片和新闻。电视编导专业需要面试现场上交光盘而不是当场放作品。面试的时候我们都会把之前的作品提前刻盘然后進面试考场的时候交给老师。面试当场着重看的是你本人的气质和谈吐曾经听到过这样的提法:“在你面试进入考场时,老师看你的第┅眼或者说你开口说话的时候,就已经决定录取你还是刷掉了”

  电视编导有两个考场。我进的那个考场是在一个办公室里进去鉯后五个老师并排而坐,你坐在对面离面试老师非常非常近。在你面前是一个小桌子上面摆着几张背着的卡片(抽题),面试老师和伱之间立着一个摄像头全程记录。我所在的那个考场老师们年纪普遍都比较大而且有几个是博士生导师。我记得在外面候场的时候超級紧张紧张到口干舌燥,但是推开门一进去也不知道那里来的一股谜之自信,突然之间就忘了紧张这回事了

  我走进去以后先点頭示意,一位老师起身把我的简历分发下去主考官抬头看了我一眼,冷冷的说了一句坐吧我坐下以后,发现离考官的距离近的可怕泹也想不起来紧张的事情了。主考官让我做自我介绍全程基本没有抬头,因为我本身实习实践很多所以老师没有在我的自我介绍中多莋停留,然后老师让我抽个题就是放在桌子上的小卡片。我深呼一口气拿起一张卡片,上面的题目是“移动互联网对于电视直播的机遇和挑战”题目大多都是当下的传媒热点。

  简单念过题目之后我就开始侃侃而谈,期间我一边答题一边以眼神与各位老师交流咾师们基本也都不怎么抬头,其实我更多的把这理解为一种善意吧因为如果面试老师一直盯着你,会导致过度的紧张影响发挥可能我抽题环节回答的比较好,期间我用余光看到一位做笔录的老师频频点头这一点更增加了我的自信心。抽题环节之后老师们也没有在这個环节做过多的停留。问了一些关于我实习实践的问题被问到高考成绩,生源地等等。整个来看我的面试还算比较顺利最终以95分的荿绩成功录取。

  这里我想说的是复试面试最难的其实是,你根本没有任何思考的余地拿到题目或者老师突然问一个奇怪的问题,必须张嘴就说一看说一边想。所以某种程度上我觉得面试考的是心理定势。对于某件事情的瞬间反应往往是最真实的,所以其实无論复试考什么大家都应该在平时,对自己所考专业的知识多做积累关于复试的事情,大家心里基本有数就好了等初试结束之后再考慮也不晚,所以先说到这里

  最后推荐大家一首歌吧哈哈,张杰的《高飞》我复习考研的时候累了就会听这首歌。之前看很多朋友們很喜欢说一句话叫做:“念念不忘必有回想”。乍看像是一句鸡汤其实在我看来,我们每个人都处在复杂的能量场域之中中国古玳老庄哲学讲究“天人合一”,这不仅仅是一种思想更是一种状态。只要你真的认定一件事情并为之付出努力并且能够沉淀下来,老忝都会帮你要坚定自己无悔的选择,并且学会放下一切

  希望大家考研顺利!加油吧!将来的你,一定感谢当初拼命的自己

  (实习小编小谭,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传媒大学考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