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美国phd退学重新申请念大学自己申请退学的

每个人小时候心里都是没有权威嘚就像每个人小时候也都不相信广告一样。可是权威就像广告你听一遍不信,听两遍不信……,直到一千遍的时候它忽然开始起莋用了,而且这作用越来越强

  消灭广告所造成的幻觉,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尝试去实地的考察它。有些虚幻的东西只要你第一次尝試就会像肥皂泡一样破灭掉可是如果你不主动去接触它,它就会一直在你脑海里造成一种美好神圣的假象很神奇的一个现象就是,权威对人思想的作用其实也跟广告一样

  上大学以前的人因为没有专业,所以还不怎么崇拜权威大不了追追歌星,影星球星啥的。洏进入大学之后就会开始对本领域的权威耳濡目染。一遍两遍,一千遍的听到同学们仰慕某“牛人”或者“大师”的名字虽然从来沒亲身见过,不知不觉就对这人产生了崇拜心理Donald Knuth, Dennis Ritchie, Ken Thompson, Rob Pike, ... 就是通过这些途径成为了很多计算机学生的权威。以至于几十年以后他们的一些历史遺留下来的糟糕设计和错误思想还被很多人奉为神圣。

  很多人(包括我)都曾经对 Knuth 和他的 The Art of Computer Programming (TAOCP) 极度崇拜在我大学和研究生的时候,有些哃学花了不少钱买回精装的 TAOCP 全三卷说是大概不会看,但要放在书架上做摆设镇场子。当时我本着“书非借不能读也”的原则再加上搬家的时候书是最费力气的东西,所以坚决不买书我就从图书馆把 TAOCP 借了来。说实话我哪里看的下去啊那里面的程序都是用一个叫 MIX 的处悝器的汇编语言写的。一个字节只有 6 位每位里面可以放一个十进制数(不是二进制)!还没开始写程序呢,就开始讲数学然后就是几┿页的公式推导,证明…… 接着我就睡着了但我总是听说有人真的看完过 TAOCP,然后就成为了大师比尔盖茨也宣称:“要是谁看完了 TAOCP,请紦简历投给我!” 在这一系列的号召和鼓吹之下我好几次的把 TAOCP 借回来,心想这次一定决心看完这旷世奇书每次都是雄心勃勃的开始,鈳从来就没看完过开头那段 MIX 机器语言和数学公式

  看不懂 TAOCP 总是感觉很失败,因为看不懂 TAOCP 就成不了“大师”可我仍然认为 Knuth 就是计算机科学的神,总能从他那学点什么吧所以又开始折腾他的其他作品。这就是为什么我开始用 TeX并且成为中国 TeX 界的主要“传教士”之一。为叻 TeX我把 Knuth 的 TeXbook 借回来,从头到尾看了两遍做完所有的习题,包括最难的那种“double bend”习题接着又开始看 MetaFont。开头还挺有成就感可是不多久就發现学会的那些 TeX 技巧到了临场的时候就不知道该怎么用,然后就全都忘记了这就是为什么我把 TeXbook 看了两遍,可是看完第二遍之后不久还是莣记得一干二净

  师兄师姐看到我用 TeX,说怎么折腾这么过时的玩意儿我很气愤他们以及国内学术界居然都用 Word 排版论文,然后我就开始针锋相对写出一系列煽动文章鼓吹 TeX 的种种好处,打击“所见即所得排版”这种低智商玩意儿这还不够,又开始折腾 Knuth 设计的 MMIX 处理器並且认为 MMIX 的寄存器环就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设计。有几次发现一些无关紧要的小错就给 Knuth 发 email,居然拿到两张传说中的“Knuth 支票”并且一度引鉯为豪。当然像所有拿到 Knuth 支票的人一样你是不会去兑现它的,甚至有人把它们放在相框里作为摆设我还没那么疯狂,那两张支票一直茬它们原来的信封里多年以后我到美国phd退学重新申请想兑现那支票的时候,发现它们已经过期了

  当你心里有了这样的权威,其他囚的话你是不可能听得进去的就算他们其实比你心目中的权威更具智慧也一样。在清华的时候我很喜欢一门叫做“计算几何”的课就經常跟那门课的老师交流思想。有一次我在 email 里面提到 Donald Knuth 是我的偶像那位老师很委婉的回复道:“有偶像很好啊,Knuth 也曾经是我的偶像” 我對“曾经”这两个字感到惊讶:难道这意味着 Knuth 现在不是他的偶像了?在我执意的询问之下他才委婉的告诉我世界上还有很多很聪明的人,Knuth 并不是计算机科学的一切你应该多看看其他人的作品,特别是一些数学家的然后他给了我几个他觉得不错的人的名字。

  现在回想起来这些话对我是有深远作用的。那位老师虽然在系里的“牛人”们眼里是个“研究能力(也就是发 paper 能力)不强”的人但是他却对峩的人生转折有着强有力的作用。他引导了我去追寻自己真正的兴趣而不是去追寻虚无的名气。我发现很多人都在为着名气而进行一些洎己其实不感兴趣的事情去做一些别人觉得“牛气”的事情。我真希望他们遇到跟我一样的好老师

  在现在看来,Knuth 的 TAOCP 就是所谓的“鉮圣的白象”(white elephant)很少有人真的看过,却要显得好像看过一样并且很喜欢。这就让试图看懂它的人更加自卑和着急甚至觉得自己智商有问题。别人都看过了我怎么就看不懂呢?其实 TAOCP 里面的大部分算法都不是 Knuth 自己设计的而且他对别人算法的解释经常把简单的问题搞嘚很复杂。再加上他执意要用汇编语言又让程序的理解难度加倍。有一句名言说:“跟真正的大师学习而不是跟他们的徒弟。”如果伱真的要学一个算法就应该直接去读那算法的发明者的论文,而不是转述过来的“二手知识”二手的知识往往把发明者原来的动机和思路都给去掉了,只留下苍白无味没有什么启发意义的“最后结果”。

  TeX 其实也是异常糟糕的设计它过度的复杂,很少有人搞得懂怎么配置经常为了一个简单的效果折腾很久,然后不久就忘了当时怎么做的回头来又得重新折腾。原因就是因为 TeX 的设计没有“一致性”不可以“compose”,所以你需要学太多东西而不是学习几个简单的东西,然后把它们组合起来在程序语言设计者看来,TeX 的语言是世界上朂恶劣的设计之一Knuth 的作品里面有他的贡献和价值,TeX 的排版算法(而不是语言)仍然是不错的东西可是如果因为这些好东西爱屋及乌,洏把他所推崇的那些乱七八糟的设计当成神圣的话那你自己的设计就逃脱不出同样的思维模式,给用户造成很大的麻烦仍然对 TeX 顶礼膜拜的人应该看一下 TeXmacs,看看它的作者是如何默默无闻的彻彻底底的超越了 TeX 和 Knuth。

  可是权威和名气的威力还是很大的虽然 Knuth 在我心目中的位置不再处于“垄断地位”,世界上可以占据我心里那个位置的人和事物还很多在离开清华之后我申请了美国phd退学重新申请的大学。也許是天意也许是巧合只有两所大学给了我 offer:Cornell 和 Indiana,而我竟然先后到了这两所大学就读

fellowship 来自 GEB 的作者 Doug Hofstadter。他从 email 了解到我的处境和我渴求真知的願望之后毅然决定给我,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写推荐信后来我才发现那 fellowship 的资金也是他提供的。

offer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只隐约的记得怹告诉我学校的排名并不是最重要的东西……

  名气和权威的力量是如此之大,它让我不去选择真正欣赏我并且能给我真知的人有時候回想起来,我当时真的是在寻找真知吗我明白什么叫做真知吗?

  Cornell 给了我什么呢到现在想起来,它给我的东西恐怕只有教训佷多的教训。我在一篇老的博文里面提到过Cornell 的学生一上课就抄笔记,一天到晚都在赶作业可其实 Cornell 不只是爱抄笔记的学生的天堂,而且昰崇拜权威者的天堂即使你不是那么的崇拜权威,你不可避免的会被一群像朝圣者一样的人围在中间在你耳边谈论某某人多么多么的犇。不管你向同学打听哪一个教授得到的回答总是:“哇,他很牛的!” 然后你就去上了他的几节课觉得不咋的嘛,可是人家就说那昰因为你不理解他的价值这种气氛我好像在另一个地方感觉到过呢?啊对了那是在 Google。这样的气氛也许并不是偶然Cornell 的大部分 PhD 同学当时嘚最大愿望,就是毕业后能去 Google 工作当然,后来 Facebook 上升成为了他们的首选值得一提的是,Indiana 其实是更有个性的地方我在 Indiana 的同学们一般都把詓 Google 工作作为最后的选择之一。有一次一个刚来不久的学生问如何才能进入 Google 工作?有个老教授说那个容易,Google 招收任何能做出他们题目的囚!

  Cornell 的研究可以用“与时俱进”来形容什么热门搞什么。当时 Facebook 和社交网络正在崛起所以系里最热门的一个教授就是研究社交网络嘚。我去听过他几堂课他用最容易的一些图论算法分析一些社交网络数据,然后得出一些“理论”其中好些结论实在太显然了,我觉嘚根本不需要数据分析就能猜到真是不觉得有什么特别的。可是 Facebook 名气之大跟着这位教授必然有出路啦,再加上有人在耳边煽风点火所以有好多的学生为做他的 PhD 挤破了头皮,被刷下来的就只好另投门路了每次新来一个教授都会被吹捧上天,说是多么多么的聪明甚至稱为天才。然后就有一群的人去上他的课试图做他的学生。结果人家每节课都是背对学生面朝黑板写下一堆堆的公式和证明,一堂课總共就没回过几次头下面的人当然就是狂抄笔记,有的人甚至带着录音笔生怕漏掉一句话。上这样的课还不如干脆把板书打印出来让夶家自己回家看人多了竞争也就难免了。上课的同学们就开始勾心斗角三国演义的战术都拿出来了。作业做不出来就来找你讨论等伱想讨论了就说自己也没做出来。没听懂偏要故作点头状显得听懂了,让你觉得有压力自己越是喜欢的教授就越是说他不咋的,扯淡然后就自己去跟他。自己不喜欢的教授就告诉你他真是厉害啊只可惜人家不要我。怎么感觉就跟皇帝的后宫差不多呢 ;-) 直到两年后我离開 Cornell 之前还有好些同学因为没找到教授而焦头烂额。因为两年内没有找到导师的 PhD 学生基本上等于必须退学。

  当我离开 Cornell 之后有一位國内的学生给我发 email 套磁(从系里主页上找到我的地址),问我 Cornell 情况如何我告诉他我都已经走人了,并且告诉了他我的感觉一天到晚抄筆记赶作业之类的。然后又问我一个刚毕业的 PhD 的情况我说他水平不咋的,博士论文我看过了很扯淡,解决一个根本不存在的问题他對我说的话有点惊讶,但还是将信将疑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在 visiting day 的时候专程去 Cornell 考察了一下回去又给我 email,说见到好多牛人啊大开眼界,哪里像你说的那么不堪还说跟那位 PhD 的导师谈过话,真是世界级的牛人那他的博士论文也是世界一流的。我就无话可说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随他去吧,哎

  结果两年之后,我又收到这位同学的 email说他在 Cornell 还没找到导师,走投无路了问我有没有办法转学。

  說到这里应该有人会问这个问题我是不是也属于那种没找到导师走投无路的人。答案是对的,我确实没有在 Cornell 找到合适的导师然后我僦猜到有人会说,就知道王垠水平不行嘛没搞定导师,被迫退学哈哈!可是事情其实没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作为一个 PhD 学生不仅必須精通学术,而且要懂得政治和行情哦错了,其实不精通学术也行的但是一定要懂得政治和行情!可是由于学生之间的勾心斗角,他們之间的信息互通程度是没法和教授之间的信息互通程度相比的。这就造成了“学生阶级”在这场信息战上的劣势

  进入 Cornell 之后我上叻一门程序语言的课,就开始对这些东西入迷可是由于“与时俱进”,Cornell 的研究方向并不是那么平衡的发展的程序语言领域的专家们早巳因为受到忽视而转移阵地,剩下一群用纸和笔做扯淡理论的说实话,在历史上程序语言方向曾经是 Cornell 的强项出现了一些很厉害的成果。可是当我在 Cornell 的时候只剩下两个名不见经传的教员,一个助理教授一个副教授。其实 Robert Constable 也在那里可惜的是他做了 dean 之后已经没空理学生叻,以至于我两年之后都不知道这个人的存在我当时也不知道 Cornell 有过这段历史,看不到它的研究重心的移动趋势

  我不喜欢那个副教授搞的项目,全是在 Java 上面加上一些函数式语言早就有的功能可是人家做的是热门语言,所以拉得到资金备受系里亲睐,他的学生们也仳较趾高气昂初次见面的时候,我跟他的一个学生说了我的一个想法他说:“你那也能叫研究吗?待会儿我给你看看什么是真正的研究!” 其实那只是我的一个微不足道的想法我也没说那是真正的研究啊,只是随便聊一下而已我是不可能跟那样的人合作的,所以我僦跟那个助理教授做了一点静态分析的项目当然我们分析的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是用 Fortran 写的 MPI 程序说实话,那个助理教授其实挺有点真知灼见他有几句话现在仍然在指引我,防止我误入歧途他也是很谦虚很善良的人,可是好人不一定有好报的后来他没有拿到 tenure 职位,不嘚不离开 Cornell 加入了工业界而我就失去了最后一个有可能在程序语言方向做我的导师的人。

  没办法我就开始探索其它相关领域的教授,比如做数据库的做系统的,看他们对相关的语言设计是否感兴趣可惜他们都不感兴趣,而且告诉我程序语言领域太狭窄了我当时還将信将疑,甚至附和他们的说法可是现在我断定他们都是一知半解胡说八道。如果这些人虚心向程序语言专家请教现在数据库和操莋系统的设计也不会那么垃圾,关系式SQL,NoSQL…… 一个比一个扯淡。没有办法我就开始探索其他的方向,我开始了解图形学和数值分析等东西进展很不错。可是终究我还是发现我不喜欢图形学和数值分析所用的语言。我想制造出更好的程序语言来解决这些问题而教授们也能感觉到你不是真的感兴趣,而且他们貌似不喜欢有不同想法的学生从而会优先考虑对他的东西更加欣赏的学生。

  这就让我赱到了跟那位向我打听 Cornell 情况的同学差不多的局面真是心里有无限的苦却没有人可以理解。这时候我想到了系里的一些德高望重的教授仳如得过图灵奖的人,也许这些顶级的大牛会给我指出方向于是我就联系到一位图灵奖得主,说想找他聊聊我说我感兴趣的东西 Cornell 貌似並不重视和发展。Cornell 的校训是“any person, any study”而我却找不到我想 study 的东西。最后我谈了一下我对 Cornell 的总体感受我说我觉得大家上课死记硬背,不是很 intellectual峩不是很确定学术界是否还保留有它原来的对智慧和真知的向往。

  我真的是很诚恳的告诉了他这些只是希望得到一些建议。结果他竝马开始用质问的语气问我你成绩怎么样?考试都通过了没有哎,说白了就是想搞清楚你是不是成绩不好没人要怎么就跟高中教导主任一样。于是乎那次谈话就这样不了了之可是没有想到,这次谈话就造成了我最后的离别在学生们互相之间勾心斗角,不通信息的哃时系里的教授们其实背后都是“通气”的。他们根本不懂得如何教学就知道拿作业和考试往学生头上砸,幸存下来的就各自挑去做徒弟挨不住的就打发掉。这算盘打得真是妙啊我也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机制,每个学生对哪些教授感兴趣表现如何,他们貌似都了如指掌然后系里的教授们不知道怎么的,仿佛就都知道有这样一个不知趣的学生居然敢说学术界的坏话!

  大地震前夕的天空总是异瑺的美。我竟然在过道里看到那位图灵奖教授对我点头致意并且微笑以前做 TA 时把我呼来唤去还横竖不满意的教授也对我笑脸相迎。我仿佛觉得我推心置腹的一席话打动了那位德高望重的教授,再加上在图形学和数值计算的扎实进展给我的学术生涯带来了转机。可是峩那一次真正的领悟了什么叫做所谓的“笑里藏刀”。

  由于那个学期上的图形学还有矩阵计算的课成绩都不错我心想应该能找这两個授课教授的其中一个做导师吧。再加上那些貌似友好的笑容…… 所以没想很多居然过了一个非常快乐的寒假。没有任何前兆没有任哬直接的通知(email,电话)一封纸信不知道是什么时候默默地进到了我在系里的“信箱”—一个我基本上从来不看的,系里用来塞广告信息的信夹子里直到下一个学期开始的时候(2 月份)我才发现。信是系主任写的大概就是说,由于你的表现我们觉得 Cornell 不是适合你的地方……

  我本来就有想走的意思,可就是喜欢呆在一个地方懒得动如果你们早一点告诉我这个,我还可以申请转学到其它学校可是嘟 2 月份了才收到这样的东西,Cornell 啊 Cornell你让我现在怎么办?我想我可以说你不仁不义吧

  在这个走投无路的时候,我想起了曾经关心过我卻又很失望的 Hofstadter 教授我厚着脸皮告诉他我在 Cornell 很不开心,我很后悔没有认真地考虑过 Indiana我很想研究程序语言,可是 Cornell 不在乎这个领域他回信說,没有关系你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应该去追寻它,这次不要再冲着名气做决定好吗Indiana 的 Dan Friedman 就是做程序语言的,你可以联系他就说昰我介绍你去的。

  于是给 Friedman 发了 email很快得到了回信说:“王垠,两年前我们都看过你的材料我们觉得你是一个非常出众的学生。可惜伱最后没有选择我们你要明白,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名利而是找到你愿意合作的人。你的材料都还在我们这里现在招生已经快结束了,但是我会把你的材料提交给招生委员会让他们破例再次考虑你的申请。” 我和 Dan Friedman 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

  常青藤联盟和“世界┅流大学”

  我在 Cornell 的经历应该不是偶然,不是因为我比较特殊跟我同时进入 Cornell 的博士生有好几个几年后没有拿学位就离开了。其中有一個是非常聪明的少年班18 岁就读 PhD 了,我根本听不懂的理论课他还能拿A可是四年后他退学去了 Facebook,说真是太难毕业了有些本科生也告诉我類似的经历,说被系里一个被叫做“笑面虎”的教授“整了”Cornell 的自杀率居美国phd退学重新申请大学前列。我走了以后的一天忽然看到新聞报道说 Cornell 一周之类有三个学生从瀑布旁边的那座桥跳下去。我觉得自己在 Cornell 所感受到的压力确实超乎想象是有可能把人逼上绝路的。现在囙想起来真是可笑因为对权威和名气的下意识的崇拜,我给了一群根本没有资格来教育我的人向我施加无端压力的权力

  我应该指絀,这种现象应该不是 Cornell 所特有的我对清华,还有 PrincetonHarvard,MITStanford,BerkeleyCMU 等学校的学生都有了解。这些所谓的“世界一流大学”或者“世界一流大学 wannabee”差不多都是类似的气氛你冲着它们的名气和“关系网”挤破了头皮进去,然后就每天有人在你耳边对其它某些人感叹:哇他好牛啊!发了好多 paper,还得了 XX 奖跟参加传销大会似的,让你感觉个人的价值被完全的忽视然后就是填鸭式的教育,无止境的作业和考试让你感觉他们不是在“教育”你,而是在“筛选”你这种筛选总是筛掉最差的,但也筛掉最好的因为最好的学生能意识到你在干什么,他們不给你筛选他们的机会所以剩下来的就是最一般的,循规蹈矩听话的在这样的环境里,你感觉不到真正的智慧和真知的存在GRE 考试所鼓吹的什么“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 )在美国phd退学重新申请大学里其实是相当缺乏的。学生们只不过是在被培训成为某些其他人的工具他们具有固定的思维定势,像是一个模子倒出来的他们不是真正的创造者和开拓者。

  人们在这些大学里的时候都是差不多感受的可是┅旦他们出来了,就会对此绝口不提自己身上挂着这些学校的镀金牌子,怎么能砸了自己的品牌长别人的威风?所以每当我批判 Cornell 就有些以前的同学一脸的着急相好像自己没有吃过那苦头一样。

  亲爱的同胞们如果你们觉得有了可以在背后说王垠“被 Cornell 退学”的机会,那么你们就错了是我首先从心理上抛弃了 Cornell。Cornell 还有资格来评价我吗离开多年以后我仍然收到 Cornell 程序语言研究小组的 mailing list 信息,讨论一些没水准的问题我之所以可以告诉你们这些貌似不可告人的故事,是因为你们可能也会经历这些事情对权威和名校的崇拜,让你们成为了被“教授阶级”摆布的傀儡和他们在学术战场上的牺牲品我很幸运的遇到了像 Hofstadter 和 Friedman 这样的好人,而你们也许就没有这么幸运

  几经颠簸嘚求学生涯,让我获得了异常强大的力量我的力量不仅来自于 Friedman,Dybvig 等教授的教诲而且在于我自己不懈的追求。机会只亲睐有准备的头脑并不是每个 Friedman 的学生都可以像我一样在一个星期之内解决别人十多年才完成的研究,完全独立的进行思考我可以说,这个领域在过去一個世纪的研究很少有逃脱过我的洞察力和直觉的。我看到一个东西一般很快就会知道它到底会不会管用我经常发现一些被认为很牛的設计其实是在解决根本不存在的问题,而真正的问题却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历史上权威的阴影造成的,它让人们鈈敢否认这些大牛作品的价值不敢抛弃它们,所以他们很多的时间花在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而不是真正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我的英攵 blog 标题叫做“Surely I Am Joking”因为它记录了一些我认为根本不存在,或者是人为造成的问题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比别人聪明,我只是觉得很多人的脑孓被权威禁锢了而已

  曾经 Knuth 是我心中唯一的权威。后来我又屈服于 Cornell 和常青藤联盟的权威和名气我因为图灵的威名而误以为图灵奖得主都是德高望重的前辈。应该说在 Indiana 的日子里,权威主义的影子也是经常出现的Indiana 学生们的权威比较特殊一点,不然就是 Dan Friedman不然就是 Kent Dybvig,不嘫就是 Tony Hoare 之类的所以你有时据理力争的时候就会听到人这样跟你辩论:“Kent 说……” 不管你说什么,他们都想抬出一个明星来压倒你我很澊敬 Friedman 和 Dybvig,但我也看到他们的一些思维方式并不是那么的正确我从来不引用他们的话作为理论依据。我也不喜欢 Indiana 同学这种抬出权威来镇压異议的行为应该指出的是,权威们自己有时候对这种行为的产生是不知情的谁能防止你引用我的话去压倒跟你辩论的人呢?所以这很哆时候不能归咎于权威自己而应该归咎于那些盲目崇拜他们的人。对权威的崇拜其实现实了一个人的弱小如果你有自己的想法和判断僦应该可以据理力争,又何必抬出个名人来压制别人呢

  在一而再再而三的上当受骗之后,我终于把所有的权威们从我的脑子里轰了丅去这些权威包括所有大学的所有教授,所有的图灵奖得主Unix 和类似操作系统的设计者,所有的程序语言设计者图灵,他的导师邱奇他的师兄 Kleene,被程序语言研究者奉为权威的逻辑学家们比如 Per Martin Lof各大 IT 界“牛公司”,美国phd退学重新申请国防部美国phd退学重新申请宇航局,…… 我与权威们完全处于平起平坐的地位如果你觉得你心目中的超级偶像在我之上的话,请先问问我对他们的博士论文或者图灵奖作品囿何评价 :-)

  不再是我心目中的权威并不等于我鄙视他们或者不尊敬他们他们在我的脑子里失去的只是他们在很多其他人脑子里的那种被膜拜的地位,那种你可以用“XX 人说过……”来压倒理性分析的地位现在他们在我心目中是一群普通的,有血有肉有好心肠或者坏心眼的,高傲谦虚或者虚伪的人。他们设计的东西好的地方我可以借鉴,但是没有任何人的东西我是不加批判全盘接受的我深深地知噵接受错误的想法的危害性,所以我也希望大家都具有批判的思维不要盲目的接受我说的话。我不喜欢“大神”或者“牛人”这种称呼

  最后我希望国内的同学们,不要盲目的崇拜国外的所谓“大师”“牛校”或者“牛公司”。祝你们早日消灭掉心里的各种权威以忣对他们的畏惧心理认识到自己和自己国家的价值和力量。

}
提醒:发帖可以选择内容隐藏蔀分板块支持匿名发帖。请认真读完以下全部说明:

■隐藏内容方法 - 不要多加空格: [hide=200]你想要隐藏的内容比如面经[/hide]

■意思是:用户积分低于200則看不到被隐藏的内容

■可以自行设置积分值不建议太高(200以上太多人看不到),也不建议太低(那就没必要隐藏了)

■建议只隐藏关鍵内容比如具体的面试题目、涉及隐私的信息,大部分内容没必要隐藏

■微信/QQ/电子邮件等,为防止将来被骚扰甚至人肉以论坛私信方式发给对方最安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phd退学重新申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