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有时候真的不重要和正义,到底哪个重要

揭秘二战时期美国投掷原子弹真相:正义与不安
揭秘二战时期美国投掷原子弹真相:正义与不安
  这是一段永远被世人铭记的历史:在受袭四年之后的日,美国将人类的第一枚原子弹投向日本广岛,仅过3天,又将第二枚原子弹投向长崎,两座城市遭遇毁灭性打击——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二战结束。  不久前,国内首部全方位揭秘这一历史事件的作品《进攻日本:日军暴行及美军投掷原子弹的真相》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本书的作者为二战亲历者、原美国海军陆战队副总司令雷蒙德·戴维斯将军,以及二战退役后进入美国司法界的资深法官丹·温。该书的译者则为美籍华人、知名社会活动家臧英年。他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关于原子弹有两种不同说法,一是应该投掷,另一是原子弹太残忍,但这两种说法太简化了。”  历史的阴霾  日,61岁的将左手放在一本普及版的《圣经》上,宣誓就职美国总统。仅仅13天后,他就接到了一个足以改变人类历史走向的军事简报,主题是美国正努力开发原子武器——事实上,在历经三年多的巨大开销、努力和紧急运作后,这一计划已进入高潮。“在四个月之内我们很可能制造出人类历史上最可怕的武器。”时任美国国防部长亨利·史汀生这样告知杜鲁门。  如历史上诸多科学进步一样,原子弹也是军备竞赛的产物。美国的原子弹计划始于1939年,60岁的提醒时任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德国正使用铀-235研发原子弹。美国对此无疑存有惧心,不能让德国抢先一步成为核弹第一国,于是便立即动了核武开发计划——这一时间节点也随之成为拐点。也许正如斯坦福大学历史教授大卫·所言:“我们可以合理地假设,若原子弹及早研发出来,应该是会投向德国。而实际的情况是,在原子弹研制完成前,欧洲战役已经结束了。”  于是,之后的历史便如你所知。就在执行投掷任务的前一天,机长保罗·蒂贝茨以他母亲的名字将轰炸机命名为“埃诺拉·盖伊号”。事实上,在历史的记载中,这次任务与执行其他任务时似乎并无区别,在漫长的飞行中,有人在打瞌睡,也有人在读书——直到日上午8点15分17秒投掷原子弹的那一刹那。  这颗被命名为“小男孩”的重弹落下,43秒之后,广岛市绝大部分地区化为灰烬,巨大的云团升起,火焰冲天。待到云烟散去,“埃诺拉·盖伊号”的飞行员们才比较清醒地意识到,无数人已随这座城市一起灰飞烟灭。而当他们调转机头,准备返航之时,发生在机舱内的对话颇具深意。一位飞行员地说:“战争结束了!”而副驾驶员罗勃·刘易斯则说:“我的上帝呀,我们刚刚做了什么?”根据历史学者的统计,这枚原子弹造成的死亡人数约为6人——许多人死于辐射。而三天后,另一枚取名为“胖男人”的重达10800磅的原子弹投向长崎,该城一半被彻底摧毁。两枚原子弹直接导致了日本的投降。  就在日本宣布投降的当天,13岁的臧英年正在四川省三台县一家露天电影院看电影,突然,大屏幕上的电影中断播放,取而代之五个大字——“了!”臧英年向《华夏时报》记者回忆:“电影马上就散场了,所有人全部跑回家中。”当天晚上,三台县放光了所有鞭炮。  真的势在必行吗  当这桩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发生整整60年后,已90岁高龄的机长蒂贝茨念念不忘有数万生灵在两枚原子弹下消逝,但这位老人也立即指出:倘若日本那时不投降,进攻日本本土的大战即将开始,而因此造成的死难者会以百万计。“我于心无愧。”  站在历史的逻辑上,蒂贝茨的回答也许令你不适,却似乎无法反驳。大多数历史学者都同意,两枚原子弹缩短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更是免除了盟军进攻日本本土而造成双方可预见的大量死亡。正如大卫·肯尼迪写道:“投下原子弹也许是人类历史中不光彩的一页,却是势在必行的。”  历史学者们的一个基本论点是:原子弹拯救了数百万盟军的生命,免除了他们一旦进攻日本本土时必然的惨重牺牲,否则,数以百万计的日本人也会就此丧命。此外,作者丹·温还写道:“原子弹有效终止了日军在中国广大地区的占领,和他们在中国地区推行的诸如恶名昭著的‘’一般的种种暴虐可怕的行径和巨大破坏……原子弹的投掷也拯救了中国人的性命,日军在撤离占领区,返回日本本土之前,每个月要屠杀25万中国人。”“一般中国人对美国投掷原子弹这一事件不够重视,对二战结束后的那段历史,无论在教科书、电视节目里,或者相关书籍上,讨论得并不多。”臧英年表示。  此外,他还向记者介绍:“因为美国原本计划在日在九州登陆,日本已经打算要把所有部队撤回九州去防守。”而事实上,为充分了解情况,日本投降后,本书另一位作者雷蒙德·戴维斯将军代表美国海军陆战队曾前往日本,实地考察日军准备的各种防御阵地。“我们得知,日本本土将用其所有人力和物力全力以赴去修筑堡垒、据点、漫长的地道和陷阱,决心要守护在这些隐蔽的地点。一旦攻守战开始,双方伤亡人数将大大超过以往那些我们所经历的可怕战役。”除此之外,据这本书披露:1945年夏季,东京日帅部对其亚洲各占领地的司令部发出一道密令,一旦日本本土被攻,就处决所有在亚太地区的15万盟军战俘,此外还有可达30万人的其他国家的政治犯、战俘和被拘留人员。  当然,即便如此,当人类第一次将如此大规模的致命武器投向同类,依旧激发了不少人的道德困境,且延绵至今。几十年来,由于本能的反核情绪,也不断有质疑杜鲁门此举的声音,“(原子弹)让美国的良心增加了重负。”一位美国作者写道。  毫无疑问,在这场改变无数人命运的全球战争中,两枚原子弹只是悲剧的一部分。也许人们更该追问的,是当权衡利弊的方式变成生命本身,究竟是什么让人类陷入了选择困境。“这两枚原子弹让人类知道了它的可怕,其实今天核弹的威力已经超过当年数百倍,但我相没有一个国家再会这么做。”臧英年表示,“若世人能明白此道理,则当年原子弹的爆炸便可转化为远离战祸、世界和平及人类幸福的先声。显然,时至今日,离这一理想境界还甚远。”  也许这就是两枚原子弹的最终意义,它结束了一场可怕的战争,并劝导全世界,永远不要再使用下一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24小时热文
  李世民也是一个明朝皇帝的历史,直到现在,李世民的政策在民间仍流行,但是,李世
  武则天是中国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一位传奇女帝,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子登上了统御
  在古代,除了战场和牢狱,最黑暗、最血腥的地方应该就要数皇帝的后宫了,皇帝妃子
  自古打仗两样东西最重要。第一就是士兵,第二就是粮草。没有粮草士兵都得饿肚子还
  齐桓公雕像  齐桓公是春秋五霸的第一霸主,他对于齐文化的宣扬,对于中原文化的
  一说到圣旨,大部分人脑海里都会立刻想起在各种古装剧中被无数太监说过的:&奉天
  大宋历史上那些杰出的军事将领,似乎总是以&组团&的形式出现在我们面前,像&杨
  历史上农民起义或者诸侯争霸的时候都是在乱世或者在朝代末,在乱世和末代朝廷已经
  姜维是三国时蜀汉名将,官至大将军。传说中诸葛亮的徒弟,继承武侯遗志,坚持北伐
  古代历史上,向来有&七出&&三不去&的说法,也就是男子休妻和不可以休妻的几种
  同样是做汉奸,但最后的名声却可能大相径庭。明末清初,范文程、洪承畴、吴三桂等
  在大家心里,古代的皇帝受万人敬仰,其权利至高无上,后宫自然也是佳丽三千,美女
  熟知三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刘备一生中最后一次出征是东征伐吴之战。虽然是以强打弱
  在中国的历史上,皇权更迭,千古以降。自夏商周开始,各个朝代可以说是此来彼往、
  &&貂蝉&被很多人认为是虚构的角色,但是根据调查研究表明,历史上是的确存在&
雪曼将军树是世界上最大的树,高83.8米,底部最大直径达11.1米,属于巨杉,树
  其实,陈胜吴广说天下苦秦久矣,其实说的是秦朝的法律严厉苛刻。因为起义爆发的根
  在电视剧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攻城战。在这种战争中,我们会经常看到一种情景,那就
  全球最大的群岛国家
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国土横跨赤遒,北起北纬10
  大泡泡包裹56颗小泡泡 刷新世界纪录  2011年,英国泡泡人希斯 (Sam
  全球海岸线最长的国家  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国土面积为769.2万平方千米,
  世上年纪最大的陆龟178岁  您知道地球上最长寿的动物是什么吗? 答案是一只
  每年9月18日,国人都在痛心1931年那场震惊世界的&九一八&国耻,那一幕两
  1944年的松山战役是典型的阵地攻坚战。拥有无数重炮、超级巨炮的美军在太平洋
  邱少云是人们心中的英雄,在一次潜伏任务中,所在潜伏区被敌军的燃烧弹射到,火势
  孙中山是中华民国的创立者,在其成长与革命生涯中,曾长期驻留于西方,耳濡目染于
  韦克菲尔德战役是英格兰玫瑰战争中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日
  中国女战俘常常被日本人当作盾牌推上了战场,但她们不会就些投降叛变。在过去接受
  在中国十四年抗战中,每个中国人都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抗战的很多细节大家都记
  1941年,日本做了一件直接让希特勒崩溃的事情,就是偷袭珍珠港,成为了太平洋
  全面抗日战争一共持续了8时间,中国几百万军队,日军进入中国的总兵力不到200
  在很多影视作品和人们的印象中,大刀在肉搏战中已经成为抗战中中国军队的象征,而
  在东北大地,有两位大名鼎鼎的抗日英雄,一位是杨靖宇,一位是赵尚志,巧合的是,
  我们(武器爱好者)在看国外视频的时候经常可以看到的就是不少老美在靶场玩的不亦
  川岛芳子,很多人认为她是日本人,是一个间谍,不仅夸赞她能干,还漂亮美丽。  
  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历史最混乱的一段时期。不仅中原小国林立,甚至一夜之间就会
  春天来了,夏天还会远吗?一说到夏天,就会想到各式各样的冰激凌雪糕。炎炎夏日
  提到&太监&,中国读者也许都会发出不怎么厚道的笑声。这是一个中国人熟悉的颇具
  三国是一个风云际会的年代,在中国历史上,三国也是一个非常传奇的年代,今天我们
  在老舍先生的笔下就形象的描绘过这些人的生活方式:有钱人真讲究,没钱人穷讲究。
  公元1565年,戚继光会同俞大猷领兵三万,对盘踞在广东地区的倭寇发起了最后的
  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12月的一个夜晚,在朝鲜半岛南端、釜山以西20
  神仙这个词,融合了老百姓们对善恶的报偿、帝王将相们对权势长生的愿望。八仙过海
 兔子虽然吃农田里的庄稼,但一直都是人们喜欢的一种可爱小动物,不过当你看到世界最
  丰碑,又名《军需处长》,由李本深创作。《军需处长》这篇课文就是围绕&quot
导读:今天是传统的&腊八节&,随着这一天的到来,年味渐浓,整个旧历年年俗随之拉开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按中国古代历法的解释,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
  我们今天形容一个人非常的吝啬,就会说这个人是个一毛不拔的人,而&一毛不拔&这
  奥古斯丁卢梭都是思想上的巨人,为我们留下了精神财富,对比奥古斯丁和卢梭两个人
  孟浩然,名浩,字浩然,又叫孟襄阳,孟山人。他是唐朝有名的山水田园诗人的代表之
  维克多&雨果是法国一位伟大的小说家、剧作家、诗人,也是一位有影响的批评家。雨
  王夫之是明末清初的伟大思想家,出生于1619年,1692去世,祖籍衡州。他的
  韦庄,是晚唐著名的诗人。长安杜陵人士也就是如今陕西西安市,是诗人韦应物的第四
  王维是唐朝有名的诗人,对画画和声乐也极具天赋。他的主要著作包括了山水田园诗和
  说起苏洵,很多人都知道苏洵二十七始发愤。对于一个生活在宋代的人来说,二十七岁
  岁寒,冬季,如今已是深冬,很多地方有了雪花飘落,很多地方在期待雪花飘落,我们
  趣历史小编为大家整合了古诗词中最惊艳的九次初见, 一眼千年!&&n
  君子和小人,最初指的是贵族与平民,没有道德含义。  《论语》中的&君子和小人
  大家都知道&黄花闺女&这个词,那么黄花闺女到底从何而来?来和趣历史小编一起看
  严助是汉武帝时期有名的辞赋家,著有很多不错的文赋比如《相儿经》《严助赋》等等
  阮大铖在明朝历史上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人。他没有很好的身世,却文采出众,权高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是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散文家,
  李贽,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以反对孔孟儒学著名。  李贽画像  李贽生于
  晏殊出生于991年,卒于1055年。字同叔,是北宋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
  姜夔向来有&痴情词人&之称,这是因为恋与情一向是姜夔作品中频频出现的题材,相
  公西华,别名公西赤,字子华,出生于公元前509年。他是中国东周时期鲁国的学者奥巴马谈巴尔的摩骚乱:应“伸张正义澄清真相”-中新网
奥巴马谈巴尔的摩骚乱:应“伸张正义澄清真相”
&&&&美国巴尔的摩一名黑人青年在被警方关押期间“蹊跷”死亡,引发大规模骚乱。截至4月29日,有250人被警方逮捕。&&
  5月2日电 据外媒2日报道,美国巴尔的摩一名黑人青年在被警方关押期间“蹊跷”死亡,引发大规模骚乱。对此,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表示,针对其死亡事件“澄清真相至关重要”“应当伸张正义”。
  奥巴马此前曾说,这是一个慢速展开的危机,是长时间以来存在的问题。警察、社区成员和所有美国人都需要对机会均等、贫困、单亲家庭、毒品和其他问题多动脑筋。
  4月12日,25岁的弗雷迪•格雷在西巴尔的摩地区遭警方查问,他在试图逃跑的过程中被警方逮捕。19日,格雷在被捕一周后在当地一家医院死亡,死因是脊柱严重受伤。
  由于对格雷的“非正常”死亡感到不满,众多巴尔的摩市民连日来走上街头,举行抗议示威活动。截至4月29日,有250人被警方逮捕。
  5月1日,美国巴尔的摩市的州检察官莫斯比表示,她决定起诉6名参与逮捕非裔男青年弗雷迪•格雷的警察。她还表示,6名警察对格雷的逮捕属于非法行为。
  目前,这6名警察的身份已对外公布,针对他们的逮捕令已经生效。这6人已在事发后被停职。
【编辑:邱宇】
>相关新闻:
>国际新闻精选: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1999-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和解是一个进程, 是各方在共同努力下, 创造性地实现冲突的转换.著名和平学家约翰·保罗·莱德里奇 认为: 和平.真相.正义.宽恕是和解的核心要素.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是中日和解的重要里程碑.中日关系最重要的基础是A.日本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 B.日本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C.日本政府追随美国 D.日本对侵华战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 题目详情
和解是一个进程, 是各方在共同努力下, 创造性地实现冲突的转换。著名和平学家约翰·保罗·莱德里奇( John Paul Lederach) 认为: 和平、真相、正义、宽恕是和解的核心要素。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是中日和解的重要里程碑。中日关系最重要的基础是A.日本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 B.日本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C.日本政府追随美国 D.日本对侵华战争深刻反省
解析试题分析:1972 年中日双方签署《中日联合声明》指出:日本方面痛感过去由于战争 给中国人民造成重大损失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这是中日双方和解最重要的基础。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中日关系正常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科目:高中历史
题型:单选题
1957年1月,周恩来应邀访问苏联,帮助解决苏联同其他社会主义国之间的问题。面对周恩来的批评,赫鲁晓夫说:“出身于工人阶级的是我,而你却是出身于资产阶级。”周恩来回答道:“是的,但至少我们两个人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我们都背叛了我们各自的阶级。”以上材料最能说明的是A.当时中苏矛盾已经严重激化 B.赫鲁晓夫改革是资本主义性质C.周恩来肯定了赫鲁晓夫的改革D.周恩来运用才智维护国家尊严
科目:高中历史
题型:单选题
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在堪萨斯城发表演讲,指出:“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的时代,……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对抗……”美国政府将这一外交思想付诸实施的行动包括(&&)①组建上海合作组织&&&&&&&&②结束1961年开始的越南战争③签订《北大西洋公约》&&&&④发表中美上海联合公报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科目:高中历史
题型:单选题
1950年初,中苏两国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此条约A.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反映B.是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的成果C.标志着中苏正式建立外交关系D.有利于打破帝国主义封锁中国的政策
科目:高中历史
题型:单选题
研究性学习课题小组为研究新中国的外交成就,确定了主题并收集了相关材料。下列材料与主题对应最准确的是 A.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收集日内瓦会议有关材料 B.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收集2013年习近平出席巴厘岛峰会有关材料 C.中日建交——收集《中日联合声明》有关材料 D.中美建交——收集《中美联合公报》文字稿
科目:高中历史
题型:单选题
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A.确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发表求同存异方针D.向不结盟政策转化
科目:高中历史
题型:单选题
新中国成立之初提出“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到50年代中期,又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一变化(& )A.不再坚持对苏联的友好政策B.改变了美国对华敌视态度C.意在推动亚非社会主义革命D.减弱了外交意识形态因素
科目:高中历史
题型:单选题
日,美国国务院宣布取消对于使用美国护照去中国旅游的一切限制;4月14日,尼克松宣布结束已存在20年的禁止美中贸易的法令。这些政策变化表明美国A.积极传递与中国接近的信息 B.切实推进与中国的新型区域合作 C.彻底改变了敌视中国的政策 D.落实《中美联合公报》的原则立场
科目:高中历史
题型:单选题
基辛格在《大外交》一书中有记载:1969年4月林彪向“九大”作报告,不再用在此之前美国是中国头号大敌的说法,并形容苏联同样对中国有重大威胁。林还重申毛泽东在1965年的讲话——除非中国领土受到侵犯,也无意对外掀起战争。这表明中国A.全面改善中美关系&B.试图调整自己的外交战略&C.开始抛弃意识形态外交&D.开始构建新的国际战略同盟&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缺乏真相的正义,也许是在作恶
日09:42&&来源:
人们常常以为自己在维护正义,殊不知也许是在作恶。江歌案在网上发酵之后,义愤填膺的网友们发起了人肉搜索,青岛潘女士母亲的手机号“躺枪”,被误传为刘鑫家人的电话。3天时间内,其手机接到超过2000个骚扰电话和短信,年近七旬的老人家被吓坏了。
在人人都是自媒体,人人都有话语权的今天,事实太少,观点太多。面对江歌案的扑朔迷离,理性客观的立场应当是,在事实没有全部公开,各种消息互相矛盾的时候,宁愿克制一点,理智一点。因为在网络上有一个定论,那就是:你所接触到的信息,未必就是事实;你所看到的一切,未必就是一切。
单看江歌妈妈与刘鑫聊天的截图,我们似乎都很愤怒,但是她们之间的对话,具体是一个什么样的语境,有什么背景,我们作为外人,几乎完全不知情。刘鑫在案发当时的表现,包括没有来得及施救,并没有太多人表示质疑,舆论普遍表示理解。舆论不理解的是,刘鑫为什么在日期间,一直拒绝与江歌妈妈见面。
即使是纽伦堡审判、东京审判,那些犯下不可饶恕的滔天罪恶的反人类战犯,也依然获得了发言和辩护的机会。刘鑫早在8月30日就在微博上为自己进行过辩解,为什么不听听她怎么说呢?兼听则明,即使她说得不对,也可以从反面来支撑、强化正方的观点,从而使得正义更具力量。
按照她的说法,是她报的案,警方来了之后把她的手和头都用套子罩住带走,这其实是嫌疑犯的待遇。她在日本配合警方调查,延续了两个月,警方对她的说法一一进行了验证。警方也是根据她的笔录,以“威胁刘鑫”为名先期逮捕凶手陈世锋。这一点也得到了陈世锋的日本律师的认可。网络上的你来我往,哪有警方调查严谨?江歌妈妈在日期间,刘鑫一直在接受警方调查,从法律角度,她是唯一证人,的确不便当时就与江歌妈妈见面。
回到国内,同在青岛的江歌妈妈,继续要求与刘鑫见面,被刘鑫妈妈辱骂,则是网友愤怒的另一个点。但是,这段对话的语境是,江歌妈妈在当地散发了1000张传单,公布了刘鑫全家的信息,包括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照片、微信号、QQ号、车牌号等个人隐私。刘鑫妈妈看到这张传单,情急之下骂了人,虽然不对,但散布传单这个前提也是不可忽略的。
刘鑫作为江歌的闺蜜,又是江歌遇害案件的唯一关键证人,在江歌死后拒绝见江歌妈妈,的确有违道义,但江歌妈妈如此大规模公布刘鑫全家的隐私,则涉嫌违反法律。道义归道义,法律归法律,岂能用违法的行为来追求道义,这样所获得的道义,也必然是打折的道义。
在案情大白于天下之前,所有的议论都是基于裁剪得来的,不利于支持自己论点的,被舍弃,有利于支持自己论点的,被保留。没有真相,只有是非与口水。我们所看到的,无非是别人想要我们看到的。在信息完全不对称的情况下,过于激动地站队,始终不是一件好事。这些年,反转的热点还少了吗?
好在案件即将于12月11至15日,在东京地方裁判所进行公开审判。届时,所有的真相都将得到公开。在此之前,少做一些没有依据的揣测,把自己的判断留在全部事实公开之后。毕竟在法庭上,各方的证据都经过法定程序认可,比臆想和脑补来得更加可靠一些。
(责编:黄艳、关飞)
本网特稿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维护正义的重要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