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了解下听障,人工耳蜗2017新款图片方面的信息,有没有下听障论坛,活着

陕西:18岁以下听障患者可免费植入人工耳蜗
关注新华网
  新华社西安3月4日电(记者张晨俊)记者从陕西省残联了解到,今年陕西省将把听障患者免费植入人工耳蜗的年龄范围,由过去的6岁以下放宽到18岁以下(含18岁)。
  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是目前针对重度、极重度听障患者重建听力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也是政府补贴额度最大的惠残项目。每名符合条件的听障患者将免费获得1套人工耳蜗产品、1.2万元手术费补贴、1.4万元康复训练费补贴,补贴总额达8.8万元。凡具有陕西省户籍,年龄在0至18岁的患者均可向当地残联报名或登录中国听障儿童服务网申请。
  “十二五”以来,陕西省对0至6岁听障儿童实施抢救性康复,共为1336名听障儿童免费植入人工耳蜗,经过康复训练后进入普幼普小率达80%以上。
责任编辑:
记者日前从山东省残疾人联合会获悉,山东省残联系统去年投入资金5.9亿元,扶持救助残疾人39.98万人。
让残疾人不愁吃、不愁穿,基本医疗、义务教育和住房安全有保障。记者从河南省残联获悉,河南将用3年时间,力争让全省听障儿童、脑瘫儿童基本得到抢救性康复。
中国残联代表团团长、副理事长贾勇24日在英国爱丁堡举行的康复国际代表大会上表示,中国残联将深化与康复国际的合作,支持康复国际的发展。听障儿童入小学可能会面临哪些困难?又有哪些对策呢?
听障儿童入小学可能会面临哪些困难?又有哪些对策呢?
一、入学困难
首先,无需过分夸大听损孩子在择校困难方面的特殊性,择校问题其实是所有学龄儿童家庭普遍头痛的问题,而且从中聋积累的经验来看,仅仅因为听力问题入学时出现困难的孩子只是极少数。
第二,面对孩子的入学困难,要充分了解全国的教育形势(如相关文件)和当地的教育环境,为孩子联系合适的学校和老师。
第三,在联系学校并向学校介绍孩子的过程中,家长要注意学会换位思考问题,做到相互沟通和理解,注意展现孩子的优势,打消学校和老师的顾虑,以充分的准备及平和的心态通过入学考试。
二、聆听困难(噪音、混响和距离)
学校的声学环境比家里复杂得多,噪音(几十个孩子,加上座椅板凳的移动,空调电扇等,基本不会有完全安静的时候)、混响(教室通常是光滑的地面和墙壁,很容易造成混响)、距离等都给孩子的聆听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此外,老师和同学说话的语速也会比孩子以前接触到的要快,应及早练习适应。
1、提前进行噪声环境的听取训练、正常语速的聆听训练、主动聆听的听觉训练,以使孩子能更好地融入集体,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
2、家长可与老师沟通请求适当的座位安排:尽量远离窗户、走廊、空调或电扇以减少噪音干扰,最好是第二、三排中央的位置(视线比较好,帮助视觉补偿,注意第一排的位置不一定是最好的,孩子要一直仰着头看很费力,且老师有可能离开讲台来回走动,此时二、三排会离老师更近);
3、提供恰当的助听设备、培养良好的听觉记忆、识别和语速适应等听觉训练基础,引导听障儿童通过聆听和阅读获取丰富的语言内容;
4、教孩子掌握基本的助听设备使用和维护方法,能够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助听设备和注意事项,记得在孩子的书包内放置助听设备的备用电池并告知他;
5、如果聆听很困难,可以与老师沟通是否可以使用FM无线调频系统(选择FM系统时要考虑其兼容性和便利性,要教孩子如何对FM系统进行保管、充电和更换电池;上课前将发射机有礼貌地交给老师佩戴,听录音时可提醒老师将发射机放在喇叭旁;下课时请老师摘下并关机,下一位老师来上课时再佩戴开机。)
三、交流困难
入学后可能遇到的交流困难主要体现在:不能准确、快速理解和执行老师的指令;不能清楚记下老师所留的作业任务;发音不够清晰同学听不懂;表达能力较弱,不能发起交流话题,不能维持沟通等。
有些沟通交流困难不是听和说的问题,而是社会心理问题,如社会隔离、移情困难(主要表现为缺乏同情心)、不了解和关注伙伴的兴趣和习惯、挫折和威胁的感受等等。
努力使孩子愿意关注和帮助他人,喜欢与人交流:
1、提前与学校和老师沟通,准备书面材料介绍孩子的情况和需要(可以请老师把作业写下来,或者和同学确认核实);
2、提前教给孩子必要的课堂用语;
3、教孩子学习如何进行自我代言:向他人进行自我介绍、表达自身的困难和需求等;
4、入学后仍要坚持语言的康复训练,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言语清晰度;
5、帮助孩子参与伙伴们的集体活动,促进其与主流群体的融合。父母也要和班里的同学和家长建立良好联系,为孩子做好支持和榜样;
6、帮助听障儿童建立正面的自我接纳态度,懂得如何正面回应同学们的疑问。例如可以回答:“视力不好的同学要戴眼镜,我们耳朵不好戴助听器或耳蜗也是一样的。”
四、阅读困难
不少家长会有一种误区:孩子上学了才应该开始“读书”,否则不识字怎么能阅读呢?其实,低幼读物是孩子“阅听”、“阅想”、“阅说”,在大人有意识的指导下,通过孩子对“读物”的理解,达到扩大视野,积累词汇、丰富想象、发展思维、陶冶性情等诸多效果。
开始阅读的年龄越早越好,一岁左右就可以,孩子的阅读兴趣和欣赏能力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靠大人正确的引导形成的。幼儿时期就开始养成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听损儿童在语言、思维等方面的发展往往会超过同龄的其他孩子并极少出现阅读困难,反而更专注,更坐得住。
如果发现孩子有一定的阅读困难,家长也要多从自己的角度找原因,给孩子提供更好的阅读环境、氛围,更科学有效地引导。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
1、读物的选择是否恰当?
选择读物要注意图书的色彩是否明快醒目;文字是否规范简练;是否富于知识性、教育性和趣味性;是否符合孩子自己的阅读兴趣(比如孩子喜欢小汽车,可以给他买关于小汽车的书,而不是关于植物的,也可以带孩子去书店让他自己挑……)
2、是否有适合阅读的环境和气氛?
合适的阅读环境并不一定就是华贵的书房,一个安静、舒适、明亮的角落就可以,可以在书桌或餐桌旁,也可以是卧室的床上或客厅的地垫上。重要的是,家长是否可以陪孩子一起阅读,小龄儿童坚持每天亲子阅读好处多多。如果孩子大一些能够自己阅读了,也可以大人和孩子各看各的。孩子最善于模仿,如果你从来不看书天天玩手机,他很容易认为手机比书有趣得多。
3、引导阅读的方式是否恰当?
问下自己,是否把孩子的阅读时光当做了识字课?是否有跟随孩子的兴趣和节奏进行?是否提了太多问题让孩子扫兴?可以参考“观察”——“讲解”——“复述”的模式,但不可拘泥,有许多关于阅读指导的优秀书籍和文章,可以多向专家和其他家长取经。
五、写作困难
写作是一项非常综合的训练,对孩子的各方面能力都有要求和提升,其中关系最密切的是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
可从康复训练初期即开始注意培养听障儿童的观察力、注意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认知技能,多为孩子积累生活体验。
另外一定要重视阅读,阅读对于写作的意义就像听对于说的意义,听得多了慢慢才会说,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另外,还需要嘱咐各位家长的是:
1、入学后康复训练仍不可放松
(1)注意保护听力,定期做听力评估(即使没有意外情况的话也要最少一年做一到两次,如果发现不对劲要立即和听力师沟通)。及时了解助听设备的发展、变化、及时为孩子寻求最适合的助听设备;
(2)发音语言训练要结合孩子在学校学习的内容并坚持每天进行(可以融入到复习功课的过程中去),每天坚持基础发音训练,如元音、辅音、四声……
2、配合老师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使孩子跟上学习进度;
3、保持良好的沟通渠道,和孩子保持高质量的亲子互动,深入了解孩子。这在孩子成长和你人生的任何阶段都非常重要;
4、发现和培养孩子的课余爱好,这对孩子未来的从业和生活质量都会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由耳朵树根据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高级家长培训班讲座整理而成,转载请联系耳朵树)
如果你看到这里,也许还会对下面的精选文章感兴趣,戳题目就可以读-----
还没有账号
科普阅读排行
小组热门讨论帖听障儿童救助项目介绍
我的图书馆
听障儿童救助项目介绍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有0~6岁听障儿童13.7万。国内外研究证明,0~6岁是听觉言语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只要采取科学的早期干预措施,在听障儿童听觉言语发展的关键时期给予及时有效的帮助,就能使其听到声音、开口说话,接受正常教育,具备就业与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一直以来,党和政府非常关注听障儿童的康复,通过专项救助的方式,为听障儿童免费配戴助听器、植入人工耳蜗,并提供免费康复训练。同时,社会各界爱心企业和人士也为听障儿童提供捐赠,截至目前,近8万名听障儿童得到康复项目救助。 为使听障儿童家庭详尽了解救助政策和筛选标准、更便捷地申请救助项目,现对项目申请救助过程中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予以解答。 1 目前针对听障儿童开展的康复救助项目有哪些? 1.1 国家救助项目 1.1.1 聋儿人工耳蜗康复救助项目 2011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61900万元启动聋儿人工耳蜗康复救助项目,计划于年为16865名中低收入家庭听障儿童免费植入人工耳蜗,每名儿童提供12000元手术费及术后一学年康复费用14000元。截至目前,项目进展顺利,已累计救助听障儿童8418名。 1.1.2 贫困聋儿助听器康复救助项目 2011年,中央财政出资32400万元,计划从年,为1周岁聋儿每人免费配发2台全数字助听器、1200元验配和调试服务费以及一学年康复训练补助12000元。截至目前,项目已累计救助听障儿童8850名。 1.2 社会资助项目 1.2.1 “听力重建 启聪行动”人工耳蜗捐赠项目 台塑关系企业暨财团法人长庚纪念医院董事长王永庆先生自2005年起向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捐赠人工耳蜗,启动“听力重建启聪行动”项目,计划为1周岁听障儿童免费植入人工耳蜗,并自日起,由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国家电网为1000名符合项目救助条件的受赠者提供每人12700元术后康复训练费。截至目前,项目已累计救助听障儿童2153名。 1.2.2 国产人工耳蜗资助项目 2014年,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出资,为145名6周岁以下听障儿童免费植入国产人工耳蜗,并提供每人12700元术后康复训练费。截至目前,项目已救助听障儿童3名。 2 如何申请救助项目? 人工耳蜗项目和助听器项目均依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由中国残联、财政部、卫生部联合制定规范的工作流程和严谨的筛选标准,面向社会公开进行申报。家长可不受户籍限制,根据听障儿童的听力状况、家庭经济状况,自愿选择申请救助项目的类别。 2.1 国家救助项目 救助名额的分配:由中国残联依据各省人口数量,按比例分配给各省,现已将各年度指标下达各省。该项目由各省残联项目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 2.1.1 聋儿人工耳蜗康复救助项目申请 申请家庭可登陆“ 中国听障儿童服务网”进行网上申报(网址:www.hearingkids.org.cn/sqjz/sqjz.htm),填写申请信息、提交申请意愿后到申请所在地残联递交申请或直接携带申请材料到所在地残联进行申报。递交的申请材料包括:裸耳测听、助听听阈、听性脑干反应测试、耳声发射测试、40Hz相关电位或多频稳态诱发电位测试、内耳CT、颅脑磁共振成像、听觉言语能力评估、学习能力评估及精神行为发育测试,并提供身份证、户口本、家庭经济收入等有效证件和证明。(各省残联项目咨询电话:www.hearingkids.org.cn/sqjz//content_2226.htm) 2.1.2 贫困聋儿助听器康复救助项目申请 申请家庭可到居住地残联填写《贫困聋儿助听器抢救性康复项目申请审批表》进行申报。 2.2 社会资助项目 救助名额的分配:申请名额依照捐赠指标,报满即止。该项目由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项目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 申请家庭可登录“中国听障儿童服务网”下载打印申请表(网址:www.hearingkids.org.cn),或到各省残联项目办公室、项目定点手术医院耳鼻喉科咨询、领取申请表,准备好证明材料及检查结果(包括:裸耳测听、助听听阈、听性脑干反应测试、耳声发射测试、内耳CT、听觉言语能力评估报告、学习能力评估及精神行为发育测试报告,并提供身份证、户口本、家庭经济收入等有效证件和证明),直接提交或邮寄至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项目办公室(邮寄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外惠新里甲8号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项目办公室 邮编:100029)。 3 需要什么条件可以申请救助项目? 3.1 人工耳蜗项目 为保障项目的实施质量,中国残联、卫生部组织专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印发的《人工耳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研究、制定了《救助对象筛选条件和筛查标准》与《适应证复筛标准》。其中人工耳蜗项目申请的基本条件是:在符合项目申报年龄的基础上,听力损失为重度聋以上,配戴助听器康复效果不佳,医学检查无手术禁忌症,双侧耳蜗及内听道结构正常、无蜗后病变,精神、智力及行为发育正常;家长对人工耳蜗有正确的认识和适当的期望值;家庭有能力配合并保证受助人在定点康复机构至少接受一学年的康复训练。 3.2 助听器项目 助听器项目申请的基本条件是:符合项目申报年龄,且精神、智力及行为发育正常。 4 有哪些机构为项目提供服务? 为确保项目实施质量,国家重点项目采用定点服务的工作模式,选择优质医疗、康复机构组成定点服务网络。 4.1 人工耳蜗项目定点服务机构 人工耳蜗定点手术医院承担申请者的复筛、手术和术后开调机服务,截至目前,已在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认定了56家定点手术医院( 网址:www.hearingkids.org.cn/sqjz//content_1992.htm)。 人工耳蜗定点康复机构承担申请者术后至少1学年的康复训练服务,截至目前,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认定243家定点康复机构(网址:www.hearingkids.org.cn/sqjz//content_3429.htm)。 4.2 助听器项目定点服务机构 助听器项目定点验配机构承担申请者的助听器验配、评估和调试服务,截至目前,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认定240家定点验配机构(网址:www.hearingkids.org.cn/sqjz//content_4800.htm)。 助听器项目定点康复机构,承担申请者至少1学年的康复训练服务,截至目前,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认定414家定点康复机构。 5 申请项目前应做好哪些心理准备? 5.1 对人工耳蜗手术风险的心理准备 人工耳蜗手术主要是将人工耳蜗内植部件植入耳后的颅骨皮下,将电极组插入耳蜗内,是一项常规的耳显微外科手术,正常情况下,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很小,即使出现,也很轻微,通常都是暂时性的,会随着手术伤口的愈合而消失。但不排除以下手术风险:手术需要全身麻醉,有可能发生麻醉意外;面神经受损伤,导致面瘫;伤口严重感染,必须取出植入体;电极无法植入,或植入不完全,或部分电极损坏等。听障儿童一旦通过复筛,家长须在手术前仔细阅读医院出具的《人工耳蜗手术知情同意书》的相关内容,知情理解后方可签字。对于出现手术风险的情形,项目也有一些规定:如因人工耳蜗植入体出现问题需要二次植入手术,在保质期内植入体由公司负责提供新的植入体并承担与之相关的手术、交通等其它费用。如因医疗中难以预估和不可避免的原因导致手术失败或出现各种并发症,其后果由救助对象家庭承担。如因医生自身原因导致手术失败,由医院遵照相关规定执行。如因各种原因患者术后要求取出植入体,需参照医生的意见执行。 5.2 对康复效果的心理准备 植入人工耳蜗、配戴助听器能够让听障儿童听到声音,但听懂声音、理解语言,需要在康复教师的指导下学习才能掌握。家长的心理期望值往往较高,尤其是植入人工耳蜗后,家长希望听障儿童很快就能说话。实际上对于语前聋的听障儿童,他们的听觉年龄是从人工耳蜗开机或者配戴助听器那一刻开始计算,就像刚出生的婴儿一样,需要从觉察声音、分辨声音、理解语言、发展说话等过程中逐步发育、建立起自己的听觉语言系统。这个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听力损失程度、康复训练情况、家长配合程度、孩子智力水平和个体差异等,家长应建立适当的期望值,才有助于保持良好心态,获得最佳的康复效果。
[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问听障孩子戴耳蜗了吗?怎样说成反问句_百度知道
问听障孩子戴耳蜗了吗?怎样说成反问句
我有更好的答案
1、难道有听障的孩子不戴耳蜗行吗?2、莫非有听障的孩子不戴耳蜗能行?
初中数学教师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工耳蜗植入费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