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的虚无科学管理理论 创始人创始人是谁

当前位置:
>>>现代西方哲学中有人主张“绝对否定”,认为任何肯定都是对辩证法的..
现代西方哲学中有人主张“绝对否定”,认为任何肯定都是对辩证法的“背叛”;经过否定,一切对立面都将消灭,剩下的仅仅是“衰落和虚无”。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①把否定看作全盘抛弃&&&&&&&&&&&&&&&&&&&&&②把否定和肯定绝对对立起来③把否定的结果看作发展的环节&&&&&&&&&&&&&&&④把否定看作联系的环节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A本题考查的是辩证否定。经过否定,一切对立面都将消灭,剩下的仅仅是“衰落和虚无” 观点的错误在于把否定看作全盘抛弃,把否定和肯定绝对对立起来,①②符合题意。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现代西方哲学中有人主张“绝对否定”,认为任何肯定都是对辩证法的..”主要考查你对&&创新的社会作用,辩证否定观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创新&&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创新的社会作用辩证否定观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创新
&创新的社会作用: (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总之,创新是对真理的发展;创新是对实践的推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正确理解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1)创新的作用: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2)创新的启示:青年学生要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关键是要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要善于发现问题;要敢于超越;要积累知识,把握已知规律;要经得起实践的考验。
创新的哲学依据: (1)从唯物论角度: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客观实际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必须发扬创新精神。 ②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这要求我们坚持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统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2)从辩证法角度: ①事物是不断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只有创新,才能实现事物的发展。 ②辩证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发展的根本途径,它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 ③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思维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突破成规陈说,善于提出新问题,开拓新境界。 (3)从认识论角度: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高考警示:
创新的社会作用往往结合国家科技进步、企业管理创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行考查。应注意以下两点: (1)创新的社会作用不能忽视,也不能夸大,应认识到社会实践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创新的社会作用可从不同角度分析,必须防止思路不清、表述混乱的现象。 辩证的否定含义:
辨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辨证否定观的特点:(1)辨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辨证的否定不是外力作用的结果,而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2)辨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辨证的否定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进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3)辨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辨证的否定不是新旧事物的一刀两断,而是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所以,辨证的否定既把新旧事物区别开来,又把它们联系起来。
辨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对立:辨证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内在矛盾所引起的自我否定;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肯定中有否定,否定中有肯定,既克服又保留,是扬弃,事物的发展就是肯定与否定的对立统一。 形而上学的否定观是“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认为否定是外在的否定、主观任意的否定;否定是绝对的否定,是不包含肯定的否定,即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这就割裂了事物的联系,使事物发展中断。
辩证否定观的方法论要求:辩证的否定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因此,我们不仅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还要立足于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
辩证否定: (1)辩证否定的内涵: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2)辩证否定的特点: ①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②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辩证否定的实质: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4)辩证否定的意义: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我们既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又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1)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原因任何事物对它发生的那个时代和那些条件说来,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但是对它自己内部逐渐发展起来的新的、更高的条件来说,它就变成过时的和没有存在的理由了。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内涵: ①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②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③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3)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方法论要求——树立创新意识 ①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②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这是我们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易错点:创新是人们思维的结果提醒:不能认为创新是人们思维的结果。创新离不开人的思维,但创新归根到底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不同的实践活动决定着思维活动的不同性质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内容。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启示: (1)作为青年学生,在日常自我培养过程中要敢于大胆质疑。有怀疑就有批判,有批判就容易发现真理。勤思多问是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是创造性思维的起点,我们要敢于提出新问题、发表新见解。 (2)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能胡乱怀疑。要坚持辩证的否定观,既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又要解放思想,不断创新。 辩证否定观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发现相似题
与“现代西方哲学中有人主张“绝对否定”,认为任何肯定都是对辩证法的..”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35660261534256571231066114295276962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于“无”深处的历史深渊:以海德格尔哲学为范例的虚无主义研究.pdf 114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于“无”深处的历史深渊:以海德格尔哲学为范例的虚无主义研究.pdf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博士学位论文
姓名:王俊
申请学位级别:博士
专业:外国哲学
指导教师:杨大春
difference)是确切的,那么,这一区分对西方哲
如果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区分(ontological
学和历史的打击将是致命的:因为这种区分把整个西方哲学和历史推进了自欺的深渊,两千
年的西方文化则因白欺而失去其意义与价值。由于这种自欺,西方文化显出了它的虚无主义
特质,或者说,白欺乃是虚无主义的历史根源。
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区分是建立在他对现象学的接受之上的。但是,这种接受从一开始
就不是被动的,而是超越式的,即他是从本体论(ontology)思考角度来接受现象学的。由
于受到本体论思考的影响,海德格尔在接受现象学之初就已经把现象学与作为哲学思考的历
史联系起来,也就是说,他对现象学的接受乃是一种历史的接受,而不只是对胡塞尔意义上
的纯粹现象学的接受。或者说,在接受胡塞尔的现象学时.他已经加进了历史的要素,使现
象学变成了此在的生存解释学。这样一来,现象学就从胡塞尔的意识现象学转到了海德格尔
的生存现象学,实现了现象学的解释学转向。
如果对现象学做一种历史的考察,我们会发现,即使是胡塞尔的现象学也并不是完全
纯粹的,他的现象学被镶嵌在历史之中,它本身也没有逃脱历史的纠缠。按照德里达对胡塞
尔《论几何学的起源》的考察,当触及到观念的历史性时,胡塞尔已经走到了背叛自己的边
缘。之所以会走到这一步,它与胡塞尔现象学思考的问题域——即与他克服虚无主义的要求
——有关。
胡塞尔的现象学思考是以欧洲科学的危机与人的危机为历史背景的,其意图就在于克
服难以忍受的虚无主义。按j{!}}他的看法,由于怀疑论、非理性主义和虚无主义的盛行,西方
白占希腊以来的科学理性受到了威胁;而重建理性的权威,为科学奠定牢固不破的基础,则
是解决这一危机的唯一出路。因此,他终生致力于科学的重新奠基,希望构建一种作为严格
科学的哲学。
按照胡塞尔的理解,严格科学的哲学应当符合两个方面的条件,即一方面可以满足最
高的理论需求,另一方面在伦理和宗教上可以使一种受纯粹理性规范支配的生活成为可能。
他认为古希腊的哲学观念就是这样一种观念,但这种观念遭到了近代科学,特别是实证主义
科学的破坏,从而导致了科学与人的危机。胡塞尔因此把自己的现象学思考看成是对古希腊
严格科学的哲学观念的继承,或者说,他的现象学思考就是要努力激活古希腊意义上的原初
的科学观念。
为了重新激活原初的科学观念,胡塞尔主要做了三方面的工作:1、批判心理主义与自
然主义,在超越论的自我的基础上澄清科学观念:2、复活前谓词经验;3、回归生活世界。
不可否认,他的这些工作具有非常革命的意义,但是,由丁把这些工作严格地限制在意识领
域,他的哲学变成了概念的岛托邦。
与胡塞尔不同,海德格尔从本体论的角度恢复了现象学的历史性,建立了他的本体论
现象学。正由于此.现象学的问题重心就从胡塞尔的认识问题转换到海德格尔的生存问题,
前谓词经验由一种意识经验变成了生存经验,生活世界也从意见世界转到了生存世界。与此
同时,对虚无主义的思考也从认识领域转到本体领域,本体性的生存情绪问题被凸现为虚无
主义的核心问题。
虚无主义的生存情绪表现为一种厌倦情绪,最根本意义上的生存厌倦是厌倦者厌倦自
己的生存,渴求死亡。从这种厌倦情绪的指向来看.死亡问题是生存哲学所要思考的核心问
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深入地思考了死亡问题,从死亡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的矛盾与统一上揭示出厌倦情绪的生存论根源:死亡的确定性让人畏惧,死亡的不确定性让
人焦虑。但是,这种畏惧和焦虑并不必然地导致人们的生存厌倦,之所以有生存厌倦问题的
来笺藐戮搿。-t
产生,乃在于现代技术理性的极端发展,求知遮蔽了生存,生存问题被挤压成了情绪问题a
我们可以把海德格尔的死亡思考与苏格拉底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当前位置: >>
《现代西方哲学原著选读》教学大纲
《现代西方哲学原著选读》教学大纲宫 睿 编写 哲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目 录目 录....................................................................................................................................................... 674 前 言....................................................................................................................................................... 677 一、教学目的........................................................................................................................... 677 二、教学 要求........................................................................................................................... 677 三、教学内 容........................................................................................................................... 677 四、教学时 数........................................................................................................................... 677 五、教材与参考书 目............................................................................................................... 677 第一讲 分析哲学的起源(2 学时) .................................................................................................... 678 一、弗雷格思想的背景 ........................................................................................................... 678 二、弗雷 格论含义与指称的差别 ......................................................................................... 678 三、弗雷格《论含义与指称》的影响 ................................................................................... 679 思考题: ................................................................................................................................... 679 阅读书目:............................................................................................................................... 679 第二讲 罗素的《论指谓》 学时) .................................................................................................. 680 (2 一、罗素思想的一般背景和内容 ........................................................................................... 680 二、罗素“论指谓”理论的主要思想 ....................................................................................... 680 三、斯特劳森对摹状词理论的批评 ....................................................................................... 681 思考题: ................................................................................................................................... 681 阅读书目:............................................................................................................................... 681 第三讲 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 (上) 学时) .................................................................... 682 (2 一、维特根斯坦的生平和思想 ............................................................................................... 682 二、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 ....................................................................................... 682 思考题: ................................................................................................................................... 683 阅读书目:............................................................................................................................... 683 第四讲 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 (下) 学时) .................................................................... 684 (2 思考题: ................................................................................................................................... 685 阅读书目:............................................................................................................................... 685 第五讲 胡塞尔的现象学(2 学时) .................................................................................................... 686 一、胡塞尔的生平和思想 ....................................................................................................... 686 二、胡塞尔的意向性思想 ....................................................................................................... 686 思考题:................................................................................................................................... 687 阅读书目:............................................................................................................................... 687 第六讲 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 (上) 学时) ........................................................................ 688 (2 一、海德格尔的水平与思想概论 ........................................................................................... 688 二、 《存 在与时间》中的思想 ................................................................................................. 688 思考 题:................................................................................................................................... 689 阅读书 目:............................................................................................................................... 689 第七讲 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 (下) 学时) ........................................................................ 690 (2 一、 《存在与时间》中的思想(续) ..................................................................................... 690 思考题:................................................................................................................................... 691674 现代西方哲学原著选读阅读书目:............................................................................................................................... 691 第八讲 萨特的《存在与虚无》 (上) 学时) ................................................................................ 692 (2 一、萨特的生平和思想 ........................................................................................................... 692 二、 《存在与虚无》中的思想 ................................................................................................. 692 思考题: ................................................................................................................................... 693 阅读书目:............................................................................................................................... 693 第九讲 萨特的《存在与虚无》 (下) 学时) ................................................................................ 694 (2 一、 《存在与虚无》中的思想(续) ..................................................................................... 694 思考题:................................................................................................................................... 695 阅读书目:............................................................................................................................... 695 第十讲 日常语言学派的代表著作 ....................................................................................................... 696 一、日常语言学派简介 ........................................................................................................... 696 二、奥斯汀的“以言行事”理论 ............................................................................................... 696 思考题:................................................................................................................................... 697 阅读书目:............................................................................................................................... 697 第十一讲 克里普克的《命名与必然性》 ........................................................................................... 698 一、克里普克简介 ................................................................................................................... 698 二、克里普克思想简介 ........................................................................................................... 698 思考题:................................................................................................................................... 699 阅读书目:............................................................................................................................... 699 第十二讲 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 ..................................................................................................... 700 一、弗洛伊德简介 ................................................................................................................... 700 二、弗洛伊德的下意识学说 ................................................................................................... 700 思考题:................................................................................................................................... 701 阅 读书目:............................................................................................................................. 701 第十三讲 福柯的《词与物》................................................................................................................. 702 一、福柯简介........................................................................................................................... 702 二、 《词与物》中的知识型理论 ............................................................................................. 702 思考题: ................................................................................................................................... 703 阅读书目:............................................................................................................................... 703 第十四讲 德里达的《声音与现象》 ..................................................................................................... 704 一、德里达简介....................................................................................................................... 704 二、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批判 ............................................................................................... 704 三、对二元对立的结构 ........................................................................................................... 704 思考题: ................................................................................................................................... 705 阅读书目:............................................................................................................................... 705 第十五讲 罗尔斯的《正义论》 (上) 学时) ................................................................................ 706 (2 一、罗尔斯简介....................................................................................................................... 706 二、公平即正义....................................................................................................................... 706 三、最初状况 ........................................................................................................................... 706 思考题: ................................................................................................................................... 707 阅读书目:............................................................................................................................... 707675 哲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第十六讲 罗尔斯的《正义论》 (下) 学时) ................................................................................ 708 (2676 现代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一、正义原则以及证明 ........................................................................................................... 708 二、 、诺齐克对罗尔斯的批评 ................................................................................................. 709 思考题:................................................................................................................................... 709 阅读书目:............................................................................................................................... 709 第十七讲 波普的“客观知识”理论(2 学时) .................................................................................... 710 一、波普的生平和著作 ........................................................................................................... 710 二、波普的“三个世界” ........................................................................................................... 710 三、“世界 3” ............................................................................................................................ 711 思考题:................................................................................................................................... 711 阅读书目:............................................................................................................................... 711 第十八讲 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 学时) .............................................................................. 712 (2 一、库恩的简要介绍............................................................................................................... 712 二、“范式”的概念 ................................................................................................................... 712 三、“科学革命”的过程 ........................................................................................................... 712 思考题:................................................................................................................................... 712 阅读书目:............................................................................................................................... 713677 哲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前 言一、教学目的 现代西方哲学是西方哲学史中的重要篇章, 通过这门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现代西方哲学的主要 主要学派分析哲学、现象学、存在主义,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以及相应哲学家的主要思想,由此 使学生领会西方哲学的精义及发展走向, 并在其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西方哲学文献的能力以及哲学思 辩能力。 二、教学要求 由于教授内容较难,对学生学好本课程提出以下要求: 其一,每次课前阅读教师指定的文献,并认真思考。 其二,课上积极提出问题,参与讨论。 其三,课后认 真思考教师给出的思考题。 三、教学内容 《现代西方哲学原著选读》教学的内容包括以下主要方面: 1、分析哲学的主要代表著作及思想 2、现象学的主要代表著作及思想 3、结构主义的主要代表著作及思想 4、后现代主义的主要代表著作及思想 5、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主要代表著作及思想 6、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的主要代表著作及思想 四、教学时数 《现代西方哲学原著选读》教学计划课时 36 学时。 五、教材与参考书目 1、教材: 《新编现代西方哲学》刘放桐等著,人民出版社,2000 年 2、参考书目: 《二十世纪英美哲学》 ,张庆熊等著,人民出版社,2005 年 《二十世纪德国哲学》, 张汝伦著,人民出版社, 2008 年 《二十世纪法国哲学》 ,莫伟民等著,人民出版社,2008 年等等678 现代西方哲学原著选读第一讲 分析哲学的起源(2 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使学生了解弗雷格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对分析哲学的影响 主要内容:弗雷格《论含义与指称》 一、弗雷格思想的背景 弗雷格在 1892 年发表了《论含义与指称》一文。这篇文章在逻辑哲学和语言哲学的历史上意 义重大,以后的分析哲学家在讨论有关语义学方面的问题时,每每要引证弗雷格在这篇文章中所举 的例子和观点。 在弗雷格之前,语言学家通常持这样的一种观点:词的意义就在于它的所指。弗雷格以充分的 理由论证,必须区分词的涵义和所指。一旦这一观点得到确立,那么它在逻辑研究中将导致怎样的 结果呢?如果说逻辑是研究命题的真假问题,那么命题的真假是只与命题的所指(事实)相关?还是同 时与命题的所指和意义相关?弗雷格发现,在不包含“相信”、“认为”、“同意”、“希望”、“说”、“听 说”等词的命题中,决定命题的真值的是命题的所指;在包含上述词的命题中,其真值的问题相当 复杂。弗雷格仔细分析诸多相关的例子,指出它有时要考虑命题的意义和所指,有时只考虑命题的 意义就够了。弗雷格意识到,他所建立的逻辑,实际上只适用于不包含“相信”之类的词的逻辑,用 后来的逻辑术语来讲,即只适用于外延逻辑,而不适用于内涵逻辑。回顾现代逻辑发展的历史,外 延逻辑和内涵逻辑的区分,以及诸多内涵逻辑的建立,正是从弗雷格的考察涵义与所指的区分及其 与逻辑的关系问题出发的。 二、弗雷 格论含义与指称的差别 弗雷格不但用命题函项等逻辑工具概括自然语言的形式,而且对自然语言的意义进行逻辑分 析。这就是关于含义和指称的著名区分。我们知道,自然语言有两个层次的要素:词和句。弗雷格 关心的词只是名称, 他关心的句子只是断定句, 因为名称和断定句都是具有含义和指称的语言单位。 名称不等于名词,一切表示客体的语言表达都算名称,比如“凯撒”、“太阳”、“离地球最远的 天体”、“2/1”、“发明炸药的人”、“‘不同于自身’这一概念的外延”,等等。可以看出,一切表示客 体(包括实在和非实在的客体)的指示性名词和描述性词组都是名称。 名称的指称是与之相对应的客体,名称的含义是其表述的内容。弗雷格断定,一个名称具有并 且只有一个含义, 但最多只有一个指称。 因此, 名称的含义不同于指称, 两个名称可以用同一指称, 但却没有相同含义,比如,“晨星”和“暮星”指称同一颗星,但两者含义不同,是两个名称;“2+l” 和“5―2”指称同一数字, 但含义不同。 名称的指称和含义的区别还在于, 有的名称有含义却无指称, 但反之却不然,有指称的名称必有含义。比如,像“离地球最远的天体”、“最大的素数”等名称没有 指称。弗雷格还提出了这样一个标准:如果一个名称是另一名称的部分,这个名称只有当它所属的 名称有指称时才有指称。比如,“上帝的儿子”,只有在“上帝”有指称的条件下才有指称。 弗雷格 认为,一个独立的判断句也是一个名称,因此,关于名称的含义和指称的区分也适用于 判断句。 由此还可以引申出这样一个结论: 一个句子的含义是它的思想内容, 其指称则是它的真值。 我们或许可以这样来理解名称与句子的含义和指称之间的关系: 名称的含义可引申为关于客体的判 断, 因此可以看做是判断句的简缩形式, 比如, “太阳”可引申为“太阳存在”, “2+2”可引申为“2+2=4”, “炸药发明者”可引申为“炸药发明者是诺贝尔”,这种引申是由名称到判断,由概念到思想的引申。 如果说,名称的含义是概念的内容,那么,句子的含义就是思想的内容。句子的指称也与名称的指 称有关,正如有些名称有含义而无指称,有些句子也有含义而无指称。例如,神话和幻想小说中的 句子有思想,但却无指称,因为这些句子包含的名称没有指称,只有那些包含着有指称的名称的句679 哲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子才有指称。但是,并不是一切有指称的判断句都是真判断。如果判断符合客体的实际状态,则判 断为真;如果不符合客体的实际状态,则判断为假。这就是说,判断句的指称为真值。一切真句子 的真值相同,一切假句子的真值也相同;无指称的句子则既不真,也不假。 三、弗雷格《论含义与指称》的影响 弗雷格关于指称和含义的思想对于分析哲学意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他揭示出 客体、语言、思想和真值之间的关系,建构了讨论意义问题的基本框架。特别是他提出的有些名称 和句子有含义而无指称的观点,为以后关于意义标准和界限的讨论,开辟出路径。纵观弗雷格的思 想,我们可以看到,用新兴的数理逻辑来分析、处理语言,已经获得一些有发展前景的新成果。 思考题: 1. 2. 如何理解弗雷格的含义与指称的区别和联系? 弗雷格思想对于后来分析哲学发展的影响?阅读书目: 《弗雷格哲学论著选辑》 ,王路译,商务印书馆,2001 年680 现代西方哲学原著选读第二讲罗素的《论指谓》 学时) (2教学目的和要求:使学生了解罗素“摹状词”理论的基本思想 主要内容:罗素思想的基本内容,摹状词理论的内容和影响 一、罗素思想的一般背景和内容 贝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 年),出生于贵族家庭,其祖父曾任英国首相,密尔 是他的教父,罗素从小受自由主义的教育。16 岁时,他开始思考宗教问题,认定灵魂不朽、上帝 存在的信条都不可信。罗素一生追求确定的知识,他先在数学、后在逻辑、最后在经验知识中,追 求自己的目标。罗素同时还是一个社会活动家和政治家,从事过和平主义、女权运动、性解放运动 和教育改革等项活动,写过很多政论文章。他的著作甚丰,哲学著作只是其中一部分。1950 年, 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罗素的主要哲学著作有: 《数学的原理》 (1903 年)、 《莱布尼茨哲学导论》 (1908 年)、 《数学原理》(3 卷,与怀特海合著, 年)、 《哲学论文集年》(1910 年)、 《哲学问题》 (1912 年)、 《关于我们外部世界的知识》《数理逻辑导论》(1918 年)、 、 《关于逻辑原子主义的讲演》 (1918 年)、 《心的分析》(1921 年)、 《物的分析》(1927 年)、 《对意义和真理的探讨》(1940 年)、 《西 方哲学史》(1946 年)、 《人类知识》(1948 年),等等。1920 至 1921 年间,罗素来中国,在北京大学 等处做了哲学问题、心的分析、物的分析、社会结构研究和数理逻辑等五个系列的演讲,当时北京 大学西知书店把这些演讲辑集出版。罗素对中国人民抱有同情和理解,他曾撰文说,中国在历史上 没有任何独断的宗教,崇尚自尊、自制和礼节等美德。他又说,西方人追求权力,创造了制服自然 的科学和制服社会的民主;中国人追求娱乐,因为中国入太懒散,天性太善良,不适于追求西方人 的目标。 罗素的哲学著作大致分为两个时期:1914 年之前,他潜心研究数理逻辑,并把研究成果运用 于语言分析,解决哲学问题,对分析哲学的发生和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第二时期为 1914 至 1919 年 期间,他受到维特根斯坦思想影响,提出逻辑原子主义;20 年代之后为后期,他着重研究经验科 学的认识论基础问题,并未引起较大反响。罗素本人也认为他的早期著作最有价值。事实上,奠定 了他在哲学史上地位的主要也是这些著作。 二、罗素“论指谓”理论的主要思想 罗素的一个重大贡献在于把逻辑分析应用于日常语言。数理逻辑与传统逻辑不同,它的符号与 日常语言的词并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如何把日常语言的表述形式归结为命题函项式,这是对语言 意义进行逻辑分析的主要目标。罗素的摹状词理论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步骤。 奥地利哲学家迈农(Alexius Meinong)提出这样一个悖论:当人们说“金山不存在”时,他们使用 的“金山”这一词已经肯定了与之相应的东西的存在,至少是“金山”的观念的存在。罗素于 1905 年 发表了《论指谓》的论文,针对迈农悖论提出解决方案。 按罗素的理论,一切名称都是摹状词。通名是非限定摹状词,在英语中它们是以不定冠词 a 开 始的描述性词组, 比如“一个苏格拉底的学生”, 非限定摹状词适用于众多对象。 专名是限定摹状词, 在英语中足以定冠词 the 开始的描述性词组,比如“那个写《形而上学》的人”,限定摹状词适用于 一个特定对象。罗素主要讨论了限定摹状词的情况。 限定摹状词在句子中充当主词,但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指称一个存在着的对象,因而使人们对句 子的真伪很难做出准确的判别,迈农悖论即其中一例。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这样一个句子:“当今 的法国国王是秃子。”试问这句话是否正确。如果这句话不正确,那么根据排中律,其否定必定为 真。但是,说“当今的法国国王不是秃子”也是不正确的,因为根本就不存在当今的法国国王。这样681 哲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便出现一个问题:排中律是否失效了呢?这样的句子是否有真值呢? 罗素否定排中律已经失效,肯定这样的句子有真值。他认为其中的关键是对“当今的法国国王” 这一摹状词的意义做出正确的分析。按照他的分析,每个限定摹状词都蕴涵着一个存在命题。“当 今的法国国王”的蕴义是“存在且仅存在着一个当今的法国国王”。把这一存在命题代人原句,我们 便得到这样一个完熬命题;“存在且仅存在着一个当今的法国国王,并且他是秃子。”其命题函项为 (略) ,其中 F 代表“当今的法国国王”,B 代表“秃子”。x 代表一个特定的人,y 代表任何个人。这 一命题函项包括三个台取支,根据合取规则,只要有一支为假,则获个合取命题为假。“当今的法 国国王是秃子”是假命题,其所以为假,并不是因为当今的法国国王不是秃子,而是这句话所含的 存在命题为假。这句话的否定式应该是:“不存在当今的法国国王”这样一个真命题。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为日常语言的逻辑分析提供了一个样板。 这一理论成功地说明了这样一个道 理:一个命题的逻辑结构不同于它的语法结构,它蕴涵的意义也不同于表达出的意思。语法结构和 表面上的意思往往会造成思想上的矛盾和困惑。命题的真正意义是由逻辑结构决定的,需要经过逻 辑分析才能揭示其结构和意义,这是避免日常语言的表达所引起的矛盾和混乱的有效途径。 三、斯特劳森对摹状词理论的批评 日常语言分析哲学兴起之后,斯特劳森在 1950 年发表的《论指称》一文中向罗素的摹状词理 论提出挑战。他从两方面加以批判。首先,罗素混淆了句子和句子的使用。句子的意义取决于一般 的句法规则,不符合句法规则的句子无意义;句子只有在使用时,才有确定的所指,才有真假的问 题。罗素把有无意义的句法问题混同于判别真假的语义问题,他说“当今的法国国王是秃子”是有意 义的错误命题,这样就把使用的真假问题同意义的有无问题放在同一层次上。这种错误以“要么真, 要么假,要么无意义”的三分法为前提,而没有把句子(有意义/无意义)和句子的使用(真/假)这两 个不同层次区别开来。其次,罗素混淆了两种不同的“蕴涵”。逻辑蕴涵是由前提推导出结论,比如 “现在的法国国王是秃子”推导出“现在的法国国王存在”。但是,日常意义上的蕴涵是预设前提作为 使用条件,比如“现在的法国国王是秃子”预设“现在的法国国王存在”。如果预设为假,则句子没有 使用条件,句子在不被使用的情况下没有真假问题。我们只能说“现在的法国国王是秃子”这句话有 意义(因为符合句法),但既不真也不假(因为没有被使用)。罗素对斯特劳森的批评也提出了反批评。 他们两人的分歧反映了逻辑分析和日常语言分析这两种分析模式的对立,各有各的道理。我们既不 要把罗素的摹状词理论作为全部分析哲学共同效仿的样板, 也不要把斯特劳森的意见作为最后的定 论。 思考题: 1.如何理解弗雷格的含义与指称的区别和联系? 2.罗素思想对于后来分析哲学发展的影响? 3.如何理解斯特劳森对罗素理论的修正? 阅读书目: 《逻辑与知识》 ,“论指称”,罗素著,苑莉均译,商务印书馆,1996 年682 现代西方哲学原著选读第三讲 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 (上) 学时) (2教学目的和要求:使学生了解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一书的基本内容 主要内容:维特根斯坦早期哲学的基本观点,图像论等 一、维特根斯坦的生平和思想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 年)出生于奥地利的一个犹太工业家的 家庭,父亲为了把他培养成工程师,让他来到英国学习航空工程。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他想到数 学基础的问题,读了罗素《数学的原理》一书,激起了学习逻辑和哲学的兴趣。他于 1911 年到剑 桥,以罗素为师学逻辑,罗素非常欣赏他的这位学生的才能,把他视为最理想的接班人,预言哲学 下一步的重大发展将由维特根斯坦完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他自愿参加奥地利军队,任炮 兵中尉,战争后期被俘。在战俘营里,他总结长期酝酿的思想,完成了《逻辑哲学论》 。他把书稿 寄给罗素,罗素此时因为反战被关在监狱中,也完成了一部书(《数理逻辑导论》)的写作。两位朋 友在战后重逢,但终由意见不合而分手。在罗素的推荐下,{逻辑哲学论》于 1919 年出版,次年出 版英译本,立即在哲学界引起轰动。但维特根斯坦以为他已经解决了一切哲学问题,退隐山林去当 小学教师。他的早期著作还有《 年笔记》 。 二、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 1、逻辑的性质 维特根斯坦说:“逻辑是世界的一面镜子。”世界虽由千差万别、千变万化的事 物组成,但这些 事物都是按照符合它们内在属性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的。逻辑所反映的不是事物的具体形态、特殊性 质和变化状态,而是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所有事物必然联系的总和,就是世界的逻辑结构。正是 在此意义上,可以说逻辑是世界的一面镜子。 2、世界的逻辑构造 虽然逻辑研究对象与自然科学研究对象有上述种种不同,但是,对世界的 逻辑分析却与科学的 分析方法有类似之处。 比如, 物理学家把物质世界分析为一个个可见的物体, 再把物体分析为原子, 最后把原子分析为基本粒子。同样,对世界的逻辑分析也可分成三个步骤:首先把世界分析为事件 的总和,再把一个事件分析为原子事件的组合,最后把原子事件分析为简单对象的系列。当然,逻 辑分析和物理分析的相似之处只是一种类比, 两者的差别是十分显著的。 物理分析是一种实验方法, 需要借助实验仪器,以观察数据为依据,并用数学公式描述物质模型。逻辑分析则不然,它按逻辑 推理的必然性推演,并不借助经验观察,但需要陈述实在的命题作为分析对象和依据,因为逻辑毕 竟由语言体现,只是逻辑分析的结果由逻辑符号和逻辑命题表示而已。我们在这里已对逻辑分析的 层次和特征做了一些原则上的说明。 下面, 让我们看一看维特根斯坦如何逐层分析世界的逻辑结构。 1.世界是事实的总和,而不是事物的总和。(T.1.1) 理解这句话的关键是了解事实和事物的区别。把世界看做事物的总和,是一种常识的观点;把 世界看做事实的总和,则是一种逻辑的观点。为了理解这两种观点的不同,有必要回顾一下罗素的 摹状词理论。按照常识观点,世界由各种事物组成,每一事物都有对应的名称。罗素对日常语言的 名称进行逻辑分析,指出每一名称都是摹状词,限定摹状词还蕴涵着一个存在命题;因此,从逻辑 的观点看,日常意义上的名称表示着命题所表达的意义。维特根斯坦接受罗素理论的影响,并进一 步从本体论的高度认识摹状词的意义,这大概正是他区别“事实”和“事物”的依据。 维特根斯坦虽 然没有进一步解释区分两者的理由,但我们可以设想他是这样推论的:既然每一 名称的意义在于对事物性质、存在或状态进行描述,那么,一事物的名称实际上并不代表该事物,683 哲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而只是对该事物具有如此这般性质、处于如此这般状态这一事实加以描述。也就是说,把日常名称 归结为摹状词的本体论意义就是把日常事物归结为事实。从逻辑的观点看,我们平常所说的“桌子” 这类事物不过是这种东西具有如此这般形状、性质或用途这一事实,我们平常所说的“张三”、“李 四”等专名的意义不过是肯定这一个个人存在着这一事实。 这就是为什么可以说世界不是事物总和, 而是事实总和的理由所在。 2.所发生的事情――事实――乃是事态的存在。(T.2) 在逻辑分析的第二层次, 一个事实进一步被分析为一些事态。 “事态”的德文原文为 Sachverhalt, 指构成事实之要素。我们将其译作“事态”,意在说明,构成一个事实的要素为该事实所处的众多状 态,比如,“桌子存在”,这一事实可被进一步分析为桌子在某一空间位置的存在状态,在不同时间 的存在状态,其颜色、硬度等性质的存在状态,等等。这些状态的集合便构成“桌子存在”的事实。 总之,构成一事实之状态即我们所说的“事态”。 从逻辑的观点看,日常语肓中称述单个事物的特 殊命题仍然是普遍命题,它们可被分析为陈述 这个事物的种种存在状态(如形状、颜色、硬度、持久性等)的诸多命题。我们知道,日常的特殊命 题陈述的是一件事实,既然这个特殊命题可被继续分析为一些更基本的命题,那么,相应的事实同 样可被继续分析为一些更基本的要素,即事态。 3.一个事态(事物之状态)乃是一些对象(事物)之组合。(T.2.01)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引文所说的“对象”和“事物”并非日常意义上的对象和事物,日常经验的对 象和事物都是可以继续分析的,而这里所说的对象和事物,特指在逻辑上不能再继续分析的对象, 其确切含义是“简单对象”或“简单事物”。我们于是达到逻辑分析的第三层次,这是最后的层次。在 此层次,一个事态被分析为逻辑分析的终极单元――简单对象。 简单对象不等于物理学研究的基 本粒子。不管物理分析中达到多么基本的粒子,它们在逻辑上 仍然是继续可分的,虽然在实验中已不再可分,但我们仍可设想它们继续可分的逻辑可能性。简单 对象却不然,它在逻辑上是不可分的,或者说,简单对象的可分性将引起逻辑上的矛盾。我们可以 看到,维特根斯坦完全基于语言分析方面的理由,论证“实体(对象)是简单的”这一古老的本体论命 题。 思考题: 1.如何理解维特根斯坦的逻辑理论? 2.如何理解维特根斯坦关于世界的逻辑结构的理论? 阅读书目: 《逻辑哲学论》 ,郭英译,商务印书馆,1999 年684
哲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第四讲 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 (下) 学时) (2教学目的和要求:使学生了解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一书的基本内容 主要内容:维特根斯坦早期哲学的基本观点,图像论等 二(续) 、维特根 斯坦的《逻辑哲学论》 3.维特根斯坦的图像论 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是关于世界的图式,每一命题都是描述一个事实 的图式,语言是一个由 无数小图式按照逻辑结构组合而成的大图式。维特根斯坦曾经告诉别人,他把语言看做是图式的思 想是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而萌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东方战线的战壕里看到一本杂志, 上面说巴黎法院在裁决汽车事故时,常用玩具摆出事故前后可能会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的模型。维特 根斯坦突然想到,这个模型所起到的作用如同命题一样,它描述了可能发生的事件。他进而想到, 每个命题的内容都是一个反映现实事件的模型。他把命题比 作图式,因为图式可以形象地解释语言与现实的关系。一个图式之所以能够描述一个事实,起 码要满足下列两个条件。 第一,图式的每个组成部分和外界现象的每一组成部分有一一对应的关系。这种部分与部分相 对应的关系被维特根斯坦称为图式关系(pictorial relationship)。维特根斯坦说:“图式关系即存在于 图式的要素与事物的对应之中。”“这些对应关系实际上是图式联系现实的触角。” 第二,联结图式各个组成部分的结构方式必须与联结被描绘的现象的结构相一致。这种保持一 致的结构被称之为图式的形式。图式和现实的一致是形式上的一致。比如:一张图画中的事物可以 在颜色、光线、形状大小、空间比例等方面和现实中的事物相似。但是,并不是每一张图画都是对 现实惟妙惟肖的摹写。摹写所要求的是图画和被描绘物两者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可感性质。但是图式 描述事物的方式不是摹写, 从逻辑的角度来看. 运用什么样的可感材料来描绘现实是偶然的。 比如, 油彩、水墨?、铅芯等可以作出反映现实的图画。在排除了所有的偶然因素之后,一张图画只是一 张结构图。这个结构图就是维特根斯坦所说的图式的意思。图式就是一些符号按照一定的比例排列 起来来描述现实事实的同构形式。这些符号本身并不一定要和现实中的事实具有同样的可感性质。 维特根斯坦强调,图式的本质特征是逻辑特征。事实的空间关系在图式中可以用逻辑符号来表 示。他所做出的“所有的图式都是逻辑的图式”的结论是《逻辑哲学论》的中心论点之一。按照这一 观点,我们可以把人类多种多样、千差万别的反映形式都归结为逻辑同构的图式来研究。 维特根斯坦承认图式的多样性,录音机的声音、音乐、绘画、符号都是图式。在各种形式的图 式中他所关心的是语言,认为语言是现实的图式。这对中国人来说并不难以理解,因为汉字具有象 形的图画功能。但对于拼音文字来说,这却是一个难题。在用字母拼写出来的词句和它们所表述的 事实之间很难发现有什么相似之处。 维特根斯坦用逻辑图式的概念回答了语言如何能够反映现实这一问题。 语言是通过命题来描述 事实的,每一个命题都是一个事实的图式,这是因为:第一,构成命题的语言符号和构成事实的要 素有着一一对应的关系,或者说,在两者之间存在着图式关系。第二,构成命题的语言符号与构成 事实的要素具有同样的逻辑结构,或者说.两者具有相同的图式形式。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必须确 定: 组成事实的要素是什么?和它对应的语言符号又应当是什么?命题和事实相同的逻辑结构是什么? 只有弄明白了这些问题,我们才能深入、具体地理解图式论。 根据命题必须要与事实有相应的组成部分以及相同的逻辑结构的图式论原则, 以下两个推论是 必然的。 第一,既然每一事实都是由一系列的事态所组成的,那么,描述一个事实的命题也应该由同样 数量的一系列语言单位所组成。每一个这样的语言单位和一个事态相对应,并描述着这一事态。维684 现代西方哲学原著选读特根斯坦把这样的语言单位称之为基本命题。 其之所以基本, 因为它们是组成一个命题的基本单位, 如同事态是组成一个事实的基本单位一样。 第二,基本命题是在一定的逻辑结构中组成命题的。 因为与它们相对应的事态是按照特定的逻 辑结构组成事实的。维特根斯坦把这种逻辑结构表达为数理逻辑中的真值函项关系,并由此得出了 一个重要的结论:任何命题都可以通过逻辑分析归结为基本命题的真值函项。 维特根斯坦通过图式论建立了语言和现实的对应关系。现实世界是由事实、事态和简单物体这 样三个层次组成的。语言也相应地包括了命题、基本命题和简单名称这样三个层次。他论证了在每 一层次上语言都是现实的图式。 4、语言的界限 维特根斯坦在青年时期读过康德和叔本华的书,受到他们的主体性哲学的影 响,维特根斯坦把 叔本华所说的意志主体和康德的知识主体理解为语言主体。 作为语言主体的自我是语言和世界的界 限。所谓世界的界限,指的是逻辑空间。维特根斯坦的推理过程是这样的,既然逻辑空间是命题的 整体所规定的框架结构,既然命题的整体是语言,既然语言的主体是自我,那么,逻辑空间要由自 我宋应用。逻辑空间也是一切可能发生的事实的区域,既然现实是一切实际发生的事实的总和,自 我通过规定逻辑空间应用范围限定了世界的界限。 维特根斯坦并不否定“自我世界”同自然科学和常识所认识的公共世界的一致性。在他看来,认 识世界总是通过个体的思维活动来实现的。每个人通过与他人的交流,获得对世界的共同认识。这 些共同认识的积累便是自然科学和常识。同时,每个人又会对生活、对世界有自己的特殊体验。这 些体验通常是隐藏在心灵深处, 是外人所观察不到的, 但却可以在语言中通过“我”这个字表达出来。 通过分析“我”这个字在语言中所起的作用,维特根斯坦认为,自我是语言的主体,也是限定这 一语言所描述的世界的主体。它自身不可能是这个被限定的世界中的一个客体,也不是由客体所构 成的复合体。他用眼睛和视野之间的关系来比喻自我和世界的关系。眼睛所能见到的是视野中的事 物,但却不能看到它自己;同样,自我可以观察世界、描述世界,却不能观察、描述自身。所以维 特根斯坦说:“主体不属于世界,反之,它是世界的界限。”(T。5.632)或者更确切地说,主体是 他所理解的语言和他所观察的世界的界限。 思考题: 1.如何理解维特根斯坦的命题理论? 2.如何理解维特根斯坦的语言的界限? 阅读书目: 《逻辑哲学论》 ,郭英译,商务印书馆,1999 年685 哲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第五讲 胡塞尔的现象学(2 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使学生了解胡塞尔现象学的基本思想 主要内容:胡塞尔《逻辑研究》中的意向性思想 一、胡塞尔的生平和思想 胡塞尔(Edmund Husserl, 年)是 20 世纪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海德格尔、萨特、 梅洛一庞蒂、伽达玛和德里达的出发点都是对胡塞尔哲学的反思。胡塞尔和康德一样是书斋里的哲 学家,一生都在纯思想领域做艰辛的探索。 他生前发表 7 部著作,但遗留的手稿比这些著作的分量大得多。胡塞尔是犹太人,晚年遭纳粹 迫害。死后他的妻子把他的全部手稿转移至比利时的卢汶大学保存,战后成立“胡塞尔档案馆”,对 胡塞尔用速记法写下的手稿加以整理编辑,出版{胡塞尔文集》 ,这项工作至今还未完成。我们按照 胡塞尔发表的 7 部著作,把他的思想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对数学和逻辑基础的研究。胡塞尔是数学博士,1853 年随布伦坦诺学哲学,受其 经验主义影响。胡塞尔 1891 年发表《算术哲学:数理和逻辑研究》 ,探讨数学、逻辑与心理学的关 系,弗雷格对之严加批判,认为胡塞尔的观点受流行的心理主义思潮影响。胡塞尔本人也自觉有不 妥之处,遂重新研究逻辑基础问题。 第二阶段:创立现象学。以《逻辑研究》( 年)为标志,第一卷是对心理主义的批判, 第二卷建立了“描述心理学方法”,实际上是现象学方法。 第三阶段:把现象学发展为先验唯心论, 《作为严格科学的哲学》(1910 年)已包含了方法论向 本体论的过渡, 《关于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 (第一卷于 1913 年出版, 后两卷死后出版)、 《形式的与先验的逻辑》 (1929 年)、 《笛卡儿的沉思》 (1931 年)等书提出“现象学还原”和“先验自我” 对世界的构造。 第四阶段:向生活世界的转变。在《欧洲科学的危机与先验现象学》(前两部分于 1936 年出版) 一书中, 对自己的唯理智主义倾向做了自我批评, 把现象归结为“生活世界”, 而不是自我的创造物。 二、胡塞尔的意向性思想 1. 意识的基本结构 “意向性”(intentionality)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中世纪哲学典籍之中, 布伦坦诺使用这一概念来说 明心理学研究对象和物理学研究对象的区别:心理对象的基本特征是被心灵所意向(包括感觉、思 考、情愿、意愿等),它们不必像物理对象那样,不依赖于心灵而存在。胡塞尔则用“意向性”来建 立包括物理的和心理的、外在的和内在的对象在内的一切现象。他之所以能够做出转变,是因为他 转变了哲学问题。他的问题不是我们认识的对象是否存在,而是认识对象是否是事物本身。判断认 识对象是否是事物本身,就是要看这些对象是否是事物自身的显示。或者说,它们对意识显示的内 容是否纯粹,这里“纯粹”的标准是不掺人个人意见的明证性,“不纯粹”的意识内容属于个人心理范 围,不能成为知识的对象。但现实的认识活动总是一种个人的心理行为,“纯粹的”和“不纯粹的”意 识内容总是掺和在一起的。为了达到纯粹的意识,我们可以运用“排除法”,把属于个人心理的因素 一一排除在意识之外,排除不了的剩余就是纯粹的意识。如果把与个人心理有关的意识内容都排除 之后,剩下的“纯粹”意识没有什么实际的内容,只是意识的基本结构――意向性。意向性的纯粹性 表现为:即使意识与外部实在(它是产生各种具体心理活动的原因)没有发生关系,意识也因“指向” 某物的活动而保持自身的完整性与自主性,“意向某物”是意识的基本结构,胡塞尔说:“意向性表 现了意识的基本性质……全部现象学问题都与之密切相关。””686 现代西方哲学原著选读2. 意向活动的分析 “意向性”是表示意识活动与意识对象之间必然的、结构性关系的概念。胡塞尔通过对意向活动 的分析来确定意识对象,即通过意识的显现过程来说明现象。因此,意向性的理论主要是对意向活 动的分析。 关于意向活动,胡塞尔做出了两个重要的区分。第一,任何意识活动(包括个人心理活动)都具 有“性质”和“材料”两个方面。性质是区别活动种类的内在规定性(如知觉、想象、回忆、判断等), 材料是活动所具有的确定内容。意识活动的性质与材料有对应关系,有什么样性质的活动,就有什 么样的意识材料或内容。其次,在意向性的结构中,任何意识活动都有“理想的”和“实在的”之别。 那么,何种意识活动是理想的,何种意识活动是实在的?两者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为了回答这些问 题,胡塞尔对意向活动的种类和层次边行了细致的区分和描述。 在具体的意识行为中,内容与实在的东西相关,并且,实在的内容随活动种类的变化而变化。 然而,在变化中,它还包含着统一性,否则,我们不能指向同一事物,不能谈论同一事物。意识的 实在内容的统一性在于它们有共同的意义, 意义是各种类心理活动共同指称的对象, 是理想的内容, 对共同的、一般的对象所指向的意识行为,称为意义活动。我们在这里可以用心理学家常用的一个 实验来说明这一道理。中学生看到黑板上的粉笔点都会理解这是一个没有体积大小的几何点,但小 学生只知道它是粉笔点,更小一些的儿童会说这是糖果、星星,等等。这是因为不同的人对粉笔点 进行了不同种类的意向活动:儿童的意向活动是想象,小学生的意向活动是知觉,而中学生的意向 活动是更基本的意向活动――意义活动,因为他们把握到粉笔点的意义――几何点。 意义活动的理想性和具体意识活动的实在性,还可以从它们各自对象的方面加以区别。意义是 理想的活动,它的对象是理想的对象,值得注意的是,在胡塞尔的术语里,“理想的”不等于“观念 的”,“实在的”也不等于“存在的”;相反,理想的东西是必然存在的,是客观存在的本质,而“实在 的”东西可以只是一种纯粹心理的实在。粉笔点是实在的对象,它可以是外在的物理对象,也可以 变成纯粹想象的对象;几何点则是理想的对象,是柏拉图式的客观本质,而星星、糖果等却是对粉 笔点的想象,只存在于人的头脑里。对于意识的实在对象,胡塞尔指出:“被给予意识的东西本质 上是相同的,不管所显现的东西是否存在,也许是荒谬,也许是全然荒谬的,我想到朱比特就想到 俾斯麦,想到巴比伦塔就想到科隆大教堂。”我们之所以能够这般联想,就是因为它们有着共同的 本质或意义,比如,朱比特和俾斯麦都是权威的领袖,巴比伦塔和科隆大教堂都是宏伟的建筑。同 样,几何点是粉笔点的意义,围绕着这一意义,对于粉笔点的实在活动,如知觉、回忆、想象等, 才能产生。 思考题: 1.如何理解胡塞尔的意义理论? 2.如何理解胡塞尔对心理主义的批判? 阅读书目: 《逻辑研究》 ,倪粱康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年687 哲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第六讲 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 (上) 学时) (2教学目的和要求:使学生了解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的基本思想 主要内容:海德格尔的“此在”、“时间”、“常人”等思想 一、海德格尔的水平与思想概论 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年)出身于天主教家庭,早年在教会学校读书。 17 岁时,从一个神父那里借到布伦坦诺的《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存在的多重意义》一书,对存在意 义的问题产生兴趣。他在大学先学神学二年,后转人哲学,1913 年在弗莱堡大学在李凯尔特的指 导下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心理主义的判断学说》 ,他的讲师资格论文题目是《Zp.司各脱关于范畴的 学说和意义的理论》 。在弗莱堡大学任教期间,他参加胡塞尔主持的研究班。 年,在马 堡大学任副教授,讲授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笛卡儿、康德等人的著作,把他们的问题转变为关于 存在的问题。1927 年,为晋升教授职称,发表未完手稿《存在与时间》 。据说,当这本书送到教育 部审查时,部长的评语是“不合格”。但就是这样一本被官员判定为不合格的书成为 20 世纪最熏要 的哲学著作之一。1928 年,海德格尔接替胡塞尔,任弗莱堡哲学讲座教授。纳粹运动兴起后,他 参加了纳粹党,并于 1933 年 4 月一 1934 年 2 月任弗莱堡大学校长。因为他与纳粹的这段牵连,
年期间,法国占领军当局禁止他授课。海德格尔对于他与纳粹的关系,似乎也没有多 少反省,他在 1952 年出版的《形而上学导论》一书中还说,国家社会主义“这个运动的内在真理与 伟大之处”。海德格尔与纳粹之间的联系,在西方哲学界和新闻界多次成为热门话题。我们认为, 尽管海德格尔参与纳粹运动是他的历史污点,但不能因此说他的哲学就是纳粹思想的反映。后来的 反纳粹的存在主义者也能从海德格尔的著作中受到启发和鼓舞。这些事实表明,一个伟大的哲学家 的思想往往要比他在某一阶段的政治观点有更深远的意义。海德格尔后期讲授赫拉克利特、巴门尼 德及莱布尼茨、尼采等人的著作,研究语言、艺术(诗)以及技术等问题。除了上面提到的著作和讲 稿之外,他的主要著作还有心什么是形而上学》(1929 年)、 《现象学基本问题》(1923 年讲稿)、 《真 理的本质》(1943 年)、 《林中路》(1953 年)、 《演讲与论文集年》(1954 年)、 《走向语言之途》(1959 午)、 《技术与转向)(1962 年),还有一些从他的观点研究哲学史的著作,对赫拉克利特、康德、尼采 的研究最为精彩。 《海德格尔全集》现已出版 65 卷,尚未编完。 二、 《存在与时间》中的思想 1、现象学的方法 海德格尔曾被胡塞尔看做最合适的接班人。胡塞尔说:“现象学就是海德格 尔和我。”但他后来 对《存在与时间》大失所望,批评海德格尔走向了“人类学研究”。但海德格尔认为,现象学的方法 是惟一的科学的哲学方法,他不承认自己的学说是“存在主义”。 海德格尔从词源学上来考察“现象学”的意义。他说,“现象学”(Phenomenology)由两部分组成: 一是“phainomenon”, 意思是自我显示出来的东西, 在希腊文中, 有时等于“存在者”, 有时等同于“假 象”, 后者也是自我显示的一种方式, 只是显示的不是自身; 第二部分是“logos”, 它的基本含义是“言 说”,言说作为判断的动态过程,显示出意义。综合这两方面的意义,“现象学”的定义是:在判断 或理解的过程中,让存在显示自身。 关于现象学与科学的关系,他说:“‘现象学’一词是对科学的哲学的称呼。”科学的哲学不同于 哲学科学,后者把哲学变为科学,为科学提供最终的原则;而科学的哲学不向科学提供什么,它让 现象在科学这一过程中显现自身,“科学的”意味着本质的东西,科学的哲学是对本质所做的现象学 描述,即把本质理解为自我显示的过程。688 现代西方哲学原著选读海德格尔又对“真理”的概念做了现象学的分析。他说真理的原义是揭示(un―concealment)的过 程,是对“隐蔽”的敞开。如果说现象是自我显现,怎么会有隐蔽?需要谁来揭示?传统的回答是,真 理需要一个认识主体,而现象则独立于主体之外,海德格尔认为,现象和真理不是相互独立或平行 的客观与主观这样两个过程,二者都发生于“存在”的过程。存在首先是人的存在,虽然存在是显现 自身的过程,但人并不总是明确地理解这一意义;相反,“存在”的意义经常在历史和日常生活里被 隐蔽、歪曲和割裂,需要揭示,即回到事物本身。揭示“存在”的意义即恢复存在的自我显示的内容, 既然对存在的揭示和哲学的自我显示都发生于人的存在,那么,主观和客观就不可能发生分离,当 然也就无所谓二者的统一。传统哲学依主观和客观的关系来说明真理,但却忘记了真理的源泉―― 存在。笛卡儿曾把人类知识比作一棵大树,形而上学是树根,但他却没有想到扎入树根的土壤。海 德格尔说,存在就是知识和真理扎根于其中的土壤。 海德格尔对现象的理解不同于胡塞尔。对于胡塞尔来说,现象是在意向活动中显示出来的对象 ――意向事物或―一般本质。海德格尔承认,任何显现都是对人的显现,但却不同意说显现只在人 的意识中发生,表现为意向行为。“显现”的确切含义应当是最贴近人的过程,但最贴近人的并不是 人的意识,而是人的存在;人并非总是处于有意识的状态,但却始终不能离开存在。显现就是人对 自身存在的理解, 人首先在对存在有所作为的过程中理解自身的存在, 对存在的作为是行动; 其次, 才是对存在意义的思考,即胡塞尔所说的“意向”,这是第二性的、派生的行动。现象学的中心问题 不是认识论,而是存在论。 思考题: 1.如何理解海德格尔的此在理论? 2.如何理解海德格尔的时间理论? 阅读书目: 《存在与时间》 ,王庆节、陈嘉映译,三联出版社,2001 年689 哲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第七讲 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 (下) 学时) (2教学目的和要求:使学生了解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的基本思想 主要内容:海德格尔的此在学说等 一、 《存在与时间》中的思想(续) 3.此在的概念 传统形而上学给人的启示是:存在论不能直接从存在的一般意义开始,它的出 发点必须是“存 在物”,“要从存在物身上拷打出它的存在”。但存在论的出发点不能是任何一种存在物,而必须是 这样的存在物,它的存在是其他存在物的存在的基础,因此,对于它的分析能够导致对一般存在的 把握。人就是这样的存在物。因为只是通过人的存在,其他事物才能得以显示自己,人的存在是其 他事物存在的先决条件。为了区别人的存在,海德格尔以“生存”(existence)表示人的存在。只有人 生存着,其他存在物都不能生存,它们的存在(Being of beings)是一般意义上的存在,只能通过对于 原本意义上的存在,即人的生存才能被理解。人虽然只是存在物中的一个或一类,但却是体现了存 在原本意义的存在物。 海德格尔用“此在”(Dasein)这一名称指称人这样的存在者。 “此在”就是“存在于此”的意思。 如果 有人问:什么是存在?海德格尔就会指着一个人说,“这”(Da)就是“存在”(Sein)。更明确地说,“此在” 就是真正的存在者(如果我们把“者”理解为人称代词,专称的是人,而不是物)。 只有人才能追问存在意义的问题;而追问存在的意义问题的本身,就蕴涵着“此在”的概念。海 德格尔认为,关于存在的一般意义的问题已由莱布尼茨明确提出:“为什么总是存在着一些东西, 而不是什么都不存在?”莱布尼茨提出了正确的问题, 但却给了一个错误的答案, 他根据充足理由律, 认为上帝是存在的原因。海德格尔说,其实,这个问题本身就已包含着问题的答案。我们可以针对 这一问题反躬自问:第一,问题是针对什么提出的?答案是:存在物;第二,问题所要解决的目标 是什么?答案是:存在的意义;最后,问题的提出者是谁?答案是:人。人是惟一关心其他存在物的 存在、 能够对于存在的一般意义提出问题的存在者, 一个与存在的意义最贴近的存在者, 这就是“此 在”。当人们提出存在意义的问题时,他就已经成为“此在”了。 “此在”是存在论的出发点,对人的存在的分析把存在与存在物沟通起来,是对一切存在物的存 在所做的存在论分析,是存在论的基础与人门,因此被称作“基础本体论”。 《存在与时间》一书原 来的计划是通过基础存在论来阐明存在的一般意义,但实际上只完成了基础存在论的部分。海德格 尔心目中的一般意义上的存在论始终未能建立,但这并不影响他的思想的完整性,因为基础存在论 自成体系,而且是海德格尔哲学中最有新意、最为深刻的精华。 4.此在在世 人的存在方式首先是有所作为,与其他事物“遭遇”,人把它们作为自己生存的环境 而联系在一 起,这样才形成了“世界”的概念。人的存在的方式是“在世之在”(Being―in―the―World)。正是在 这种存在方式中,其他事物才显示出来,作为世界中的存在物,彼此联系的存在物。“世界”是人的 存在的方式,是其他事物向人显示的结构。因为人的存在方式就是“在世之在”,没有独立于人的存 在物。 海德格尔力图证明,像“事物”、“整体”、“空间”、“联系”这些概念,都是人在行动中,与 人的 存在有关的显现物。 他把人显示事物的存在方式称作“烦忙”, 把人与事物的遭遇关系称为“打交道”。 他列举了“烦忙”和“打交道”的十二种方式:“不得不做某事,放弃某事随它去,承担某事,贯彻某 事,查看某事,询问某事,重视某事,讨论某事,决定某事。” 在人的“在世之在”中,所有事 物都与人的生存及其环境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都是作为“器具”而存在,即使那些看起来独立于690 现代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人的自然物,也都是“器具”。“木是木材之林,山是采石之场,河是水力,风是扬帆之风。”但是, 在人与存在物“打交道”的过程中,器具可以变成似乎独立于人的外物,成为认识中的客观对象。这 种变化是从“应手之物”(ready―to―hand)到“现成在手之物”(pleasent―at―hand)的转变。 “应手之物” 即人的得心应手的器具,它们与人的存在和环境有“上下其手”的关系。“现成在手之物”是被思考所 分离出来的事物,它们是“呈现”在人的面前的对象。海德格尔举例说明了从“应手之物”到“现在在 手之物”的转化。 思考题: 1.如何理解海德格尔的此在理论? 2.如何理解海德格尔的时间理论? 3.如何理解海德格尔的影响? 阅读书目: 《存在与时间》 ,王庆节、陈嘉映译,三联出版社,2001 年691 哲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第八讲 萨特的《存在与虚无》 (上) 学时) (2教学目的和要求:使学生了解萨特及其存在主义的基本思想 主要内容: 《存在与虚无》的基本思想 一、萨特的生平和思想 让?保罗?萨特(Jeau―PauI Sartre,
年)于 1929 年毕业于被称为“哲学家摇篮”的巴黎高 等师范学院。1933 至 1934 年间到柏林的法兰西研究所研究现象学,以后陆续发表四篇论文: 《自 我的超越》(1934 年)、 《想象》(1936 年)、 《情绪理论大纲》(1939 年)和《影象论》(1940 年)。二次 大战爆发以后,他于 1938 年应征入伍,1940 年被俘,在德国的战俘营里研读了海德格尔的著作。 1941 年被释放回国。参加了反法西斯的抵抗运动,1943 午发表代表作《存在与虚无》 ,受到人们的 欢迎,被称作“反对附敌的哲学宣言”。1945 年创办了著名的《现代》杂志。在 1946 年发表的《存 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一文中, 他又更具体地阐述了存在主义的现实社会意义。 战后他思想左转, 信奉马克思主义,但不参加共产党,只做共产党的同路人。1956 年匈牙利事件后,与共产党分道 扬镐,但仍坚持左派立场,反越战,反苏联侵略。1960 年发表《辩证理性批判》 ,此外,还写了大 量剧本和小说。1964 年他拒领诺贝尔文学奖,理由是“不接受官方的任何荣誉”,“不愿被改造成体 制中人”。萨特反对苏联式的社会主义,但支持中国的社会主义,他于 1959 年访华,在《人民日报》 发表文章,赞扬中国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精神是一种“深刻的人道主义”;他还多次在法国发 表文章,赞扬中国“文化大革命”。在 1968 年的“五月风暴”中,他支持学生运动。晚年写《福楼拜 传》 。萨特与他的同学、著名的女哲学家西蒙?波伏娃是终生情侣,但没有结婚,他生活简朴,独自 住在巴黎拉丁区,常在咖啡馆与人聊天。他逝世时,巴黎五万群众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纪念这 位象征着时代精神的哲学家。 二、 《存在与虚无》中的思想 1.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区分 自笛卡儿以来的哲学,都把“自我意识”当作“意识”的核心,认为有 了自我意识,才会有意识现 象与外部现象的统一与综合。胡塞尔早期把意向性当作自我意识的结构来研究,后期把意识现象还 原为自我意识,仍然继承了笛卡儿一康德的传统。萨特接过胡塞尔关于“意向性”的理论,对它做了 全新的解释,把它改造成一个不再以“自我”为核心的关于意识的理论。按照萨特的解释,意向性不 是表示“自我”与意识活动和现象之间关系的特性,而是表示意识与外界事物之间关系的特性。意识 的超越性是它区别于自我意识的根本特征。自我意识和意识不同,它的对 象是从反思活动中得到 的,而不是从“指向某物”的意向活动中得到的。在反思活动中,先前的丰富多样的意识变成一个完 整的对象,即自我。以自我为对象的意识就是“自我意识”。简而言之,意识是自由地设置意向对象 的第一级意识,是以外在事物为意向对象的意识;自我意识是以意识为对象的第二级意识。意识与 自我意识不但有区别,而且也有联系。两者的联系在于:自我意识是反思性的,意识是前反思的, 为自我意识的反思提供内容。关于意识与自我意识的联系,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第一,从发生 学的观点来看, 意识发生在前, 自我意识从已经发生了的意识现象中获得反思对象; 前者是始发的, 后者是获得的。第二,从形态学的观点看,二者是平行的、并列的。自我意识不是意识所造成的结 果, 更不是意识所指向的外部世界的后果。 反之亦然, 意识不以自我意识为前提条件。 我们将看到, 世界和自我意识对于萨特而言是对立的两极,它们由意识宋联结。意识之所以具有这样的作用,正 足因为它的本性是自由。萨特对意识与自我意识所做的区分,不仅避免了胡塞尔的现象学的唯心论 的结局,更重要的是,为他的自由理论提供了一个认识论的基础。692 现代西方哲学原著选读2.意识活动的自由 萨特在他早期所写的四篇论文中,分析了各种意识现象的意向性,这为他后来的自由理论奠定 了现象学的基础。他分析的意识活动包括知觉、想象和情绪。 萨特认为,知觉总是意向一个存在着的事物的,但这并不否认知觉中有错误,甚至幻觉成分, 比如,在黑暗中,把一个树桩当作一个人。但是,错误与幻觉不是发生在知觉活动中,而发生在其 后的对意向事物性质的判断之中。被知觉的是一个真实的存在事物,但在判断中,却可以把这一事 物错误地判断为另一事物,如把树桩判断为人。判断与知觉的不一致,显示出意识具有相对于外物 的自由,意识并不总是按照外部存在来判断外物的。在后来写作的《存在与虚无》一书中,萨特进 一步指出,意识有对外部存在说“不”的自由。并且,意识的否定判断并不只有消极的、错误的后果, 它是自为的创造的源泉。 与知觉相比,想象的意向性具有更大的自由,它可以设定知觉不到的事物作为意向对象。只在 想象中存在的意向对象叫影象。影象虽然不是知觉到的事物,虽然不存在于意识之外,但却是显现 于意识之中的真实存在;影象是通过对知觉的否定,并伴随着知觉对象的存在。萨特承认了两种存 在: 外部事物的存在和影象的存在, 两者的差别是意向性所造成的, 而不是真假程度的差别。 他说: “影象和知觉是两种意向经验,它们首先通过各自的意向对象区别开来。”在这两种意向活动中,想 象比知觉更自由,如萨特所说:“人之所以能够进行想象,那是因为他先天地是自由的。” 最后是情绪。情感是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萨特否认认识是把握外部世界的惟一方式,他说, 除了认识事物之外,我们还能“爱它,怕它,恨它。这种从意识到意识的超越,人们也称之为意向 性”。“意识到意识的超越”指把知觉对象转变为情绪对象,把决定了的因果世界转化为自己可以对 之有所反应与作为的世界。 萨特对意识现象的分析旨在表明意向活动是自由设定对象的自为活 动,从知觉、相信到情绪, 是一个自由程度越来越大的过程。但不管在哪一种意识活动中,都不存在一个决定性的内核――自 我意识,意识不受自我意识的限制。可以说,自由是意向活动的内在结构。 思考题: 1.如何理解萨特思想的理论来源? 2.如何理解萨特的意识学说? 阅读书目: 《存在与虚无》 ,陈宣良等译,三联出版社,2001 年693 哲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第九讲 萨特的《存在与虚无》 (下) 学时) (2教学目的和要求:使学生了解萨特及其存在主义的基本思想 主要内容: 《存在与虚无》的基本思想 一、 《存在与虚无》中的思想(续) 3.自我意识与他人意识 我们知道,意识的意向对象是超越自身的事物,当它以自我为对象 时,意识就成为自我意识。 那么,意识是如何由外物转向自身的呢?萨特的回答是,只是由于他人意识的出现,自我意识才会 发生,可以说,“他人”是“自我”的先决条件。 在《存在与虚无》一书的“注视”这一节,他用现象学 描述的方法,形象地说明了自我意识的发 生过程。设想我通过钥匙孔窥视房里的人,此时我的注视对象是他人,我把他人当作意向对象;但 是,如果我突然听到走廊里有脚步声,意识到有一个他人会注视我:“我在干什么呢?”羞愧感会油 然而生, 羞愧感是对于自我的反思, 它把我的意识由被窥视的他人转向了自我, 自我意识因此产生。 在这个例子中,正是我感到他人有可能注视我,我才会注视自己。即使后来他人并未出现,这场虚 惊也会使我放弃窥视。因为此时起作用的是他人意识,并不涉及我与他人的现实关系,我意识到他 人的注视,这就足以唤醒我的自我意识。 现实中我与他人的关系的根源在于自我意识与他人意识的关系。 萨特说明了两者之间既依存又 冲突的复杂关系:我看见自己是因为有人看见我……他人在这里不是对象,也不可能是对象,而同 时, 我又仍然是为他的对象, 但并不因此而消失。 萨特在这里说的是我既不能完全把他人当作对象, 又不能完全把我当作他人对象的两难处境。 这种纠缠产生两种矛盾的心理倾向:一是把我作为注视他人的主体,把他人彻底对象化;一是 把他人作为注视我的主体, 把我彻底对象化。 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 前者是性虐待狂的心理, 后者是性受虐狂的心理。在现实中,人际关系不像心理感受中那样极端,但也有与之相应的较为温 和的行为。一种情况是,当他人把我当作对象时,我可以自由地投入到他人的自由中去,这就是爱 情。因为“恋爱者不想像占有一个物件那样占有被爱者,他祈求一种特殊方式的化归已有,他想占 有一个作为自由的自由”。但是,我不可能自由地成为他人的完全对象,我仍然有自己的独立性; 他人也是一样。因此,爱情不可避免地伴随着磨擦,正如萨特和波伏娃一生所经历的那样。萨特深 有体会地说:“爱情是冲突。”另一种情况是,当我把他人当作对象时,我可以自由地成为和他人一 样的对象,以便同化他人的自由,这就是情欲。在情欲中,“我变成面对他人的肉体,以便把他人 的肉体化归已有”。 萨特把我与他人的关系称作“为他之在”(being―for―other),其意义是,我既不能完全被他人对 象化,又不能完全把他人对象化;我与他人总是处在互为对象化的纠缠和矛盾之中。他说:“冲突 是为他的存在的原初意义。”毋在后来写的剧本《禁闭》中,他又说:“他人是地狱。”这些话经常 受到误解,以为萨特否定利他主义,宣扬“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利己主义。实际上,从我们上面 的介绍和分析可以看出,萨特所说的“他人是地狱”的含义不同于霍布斯所说的“人对人是狼”。我和 他人的冲突不是你死我活的决斗,而是若即若离、又即又离的“悲欢离合”。两者的冲突主要也不表 现为现实的利害冲突,它更多地表现为意识和情感上的不适和困扰。在“为他之在”中,完全的利己 主义和完全的利他主义一样不可能。 4.自在与自为 《存在与虚无》发表时的副标题是“现象学的本体论”。自在与自为是关于存在的两个最基本概 念。自在即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存在。萨特说,对于自在,我们只能说三句话:“自在是,自在是694 现代西方哲学原著选读自身,自在是其所是。”第一句话没有谓词;第二句话的谓词是自身,第三句话进而肯定了“自在” 是某种东西。除此之外,我们不能对自在有更多的判断和知识。一切东西,就其自身存在而言,处 于一团混沌、无差别、朦胧的状态,它好像是一个漆黑一团的、充实而又不动的整体,我们最多只 能说,这是一个东西。这是什么东西呢?如果要对自在做进一步的判断,势必,要涉及到它的性质、 时间、空间,等等,我们需要有这些方面的概念,而概念是由意识确立的。“自在”这一概念表明了 在未被意识所意向之前,存在着某个东西,但我们不知道、也不能说它以何种方式存在,处于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可计算理论创始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