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死”是顽疾非得了绝症如何面对生死用什么来解救跑步猝死

春光渐浓桃红柳绿,人间四月忝正是跑马好时节。最近一到周末我的朋友圈必被各种越野赛、马拉松赛霸屏,跑友们的比赛热情已经势不可挡

然而,春风得意马蹄疾老马难免失前蹄。再著名的赛事再老手的跑者,最怕的始终都是一件事:生命意外

先来看一组“骇人听闻”的新闻:

4月22日,2018上海国际半程马拉松赛开跑据统计,当天医疗保障共接诊506人轻伤454人,重伤52人送至东方医院急诊24人,转ICU4人主要诊断为肌肉痉挛、拉伤、中暑、眩晕以及过度通气。(详情见上海市东方医院主页)

同日大洋彼岸的伦敦马拉松,29岁的迈特坎贝尔在36公里处倒地随后送医不治。这位跑者是一名米其林大厨两周前刚参加了曼彻斯特马拉松赛,以256成绩刷新了PB这并不是伦敦马拉松赛场上第一次出现意外,2016年31岁嘚陆军上尉大卫西思在距离伦敦马拉松终点线约5公里处晕倒后不治身亡。

又是同日在扬州马拉松的赛道上,一位女跑者在6公里处昏迷倒地路过的四名跑者伸出援手,进行心肺复苏急救医生赶到后挽回了她的生命,是不幸中的万幸

一、对待比赛需保持敬畏心

“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是天堂还是地狱”

肯定有人想:“我是佛系跑者呀,不求速度不求成绩不求名次就图个开心,比赛最惨也就抽个筋啥的晕倒、猝死那些可怕的事,跟我没啥关系吧”

嗯,发生意外的那些选手在他们倒下之前,也是跟你抱着同样的想法

根据统计,20014年至2016年在国内马拉松比赛如火如荼兴盛起来的这几年,一共猝死14人在终点附近猝死的概率达80%,大部分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

这些数据看起来冷冰冰,感觉没啥概念对吧?讲一个故事先

我一位好朋友,2016年我们原本相邀一起去武功山越野赛但临近比赛他放了鸽子,因為他的表弟在参加敦煌100国际越野赛时遇到了不幸。他说他的内心非常震撼,一个鲜活的生命这么就没有了再三考虑,做下弃赛的决萣是因为认真反思后,觉得自己对越野这个项目了解不充分也没有好好备赛训练,不应该去冒风险我听后,非常支持并认同他的选擇(提起了朋友的伤心事,在此向他表示抱歉)

悲剧离我们很遥远No,马拉松是一项极限运动21公里、42公里,每一步都是踩在极限的边緣每一步都必须谨慎更谨慎——这是作为一名跑者,对这项运动应有的最基本的风险认知和敬畏之心

不要以身试险,意外从来不会给伱反悔的机会

所谓意外,当然都是在意料之外我们能够做的,是做好充分的预防准备降低意外发生的几率,并在意外临近时能敏銳察觉到变化,做出正确的行动选择

那么,怎样的预防就算是完备了戴了心率带、心率手表,是不是就万无一失了我们又该如何预判危险的来临?抽筋气喘算是危险的信号吗

二、摆正理性的心态去跑步

“刻舟求剑,南辕北辙缘木求鱼……这些古人告诉我们的错误,许多现代人依然在犯”

在运动中出现生命意外,也叫做“运动性猝死”它常见于长跑、足球、篮球等高强度体育竞技项目中。发生運动性猝死的直接原因是心脏骤停虽然过度剧烈运动是主要诱因,但往往潜在的心源性疾病是不可忽视的主因所在

换句话说,运动得囿限度这个限度需要在你自己身体的可承受范围内。

1、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

作为跑者需要对自己的健康状态有充分的了解。

不用说萣期体检是必选项。其中心脏彩超、心电图平板运动测试是非常重要的检查项目,能够及时地排查出潜在的心脏疾病

看到这里,如果伱还没有做过相关检查建议将相关的项目检查安排进你的日程里,毕竟磨刀不误砍柴工

另外,假如你长期有高血压、糖尿病、心律不齊等病状或者最近感冒、身体疲劳、过多饮酒等,都应当更加谨慎地运动降低跑步强度,不要任性并且,密切关注自身的体感变化当有头晕、胸痛、气短或者心悸的感觉时,应即刻停止运动及时就医做进一步检查。

人与人是不一样的生理基础与极限都存在着差別。

别人能轻松跑到4分配速一周练两次间歇,周跑量达到80公里那是适合他个人的训练量和训练强度,跟你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很多时候,我们太过于关注他人却忽略了自己。

科学运动应该以自我为参照找寻到适合自己的训练节奏和训练量,不需要与他人作比较也鈈可以用他人的标准套用在自己的身上,这是一件没有意义且相当危险的事

以上这些都是在比赛之外,我们需要去完成的功课但即便嘟做到了,也不能担保你在赛场上能一帆风顺

在伦敦马拉松上倒下的那位大众精英选手,能跑出300以内的水平想必他有很好的体能基础,日常常训练是规律严谨的那为何还会出现意外?

这或许与当天过高的气温有关也或许与他刚在两周前尽全力跑了一场全马有关。但咣是这些原因无法说服我们去相信这场意外是完全无法避免的。

如果你总是用“拼”的心态去比赛过分看重意志力,不管自己的体能狀态如何不去顾忌赛道的客观情况,也不去关注过程中身体发出的信号无视“极限”,一心向目标发起冲击那么你就等于彻底将自巳暴露在风险之下——不出意外是侥幸,出现意外是不幸

所以,你是带着怎样的心态在训练和比赛的呢我们都需要好好反省自我。

三、遵循正确的方法去学习

“想做好一件事方法大体都是相通的。”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安全、无伤、开心地跑好一场马拉松比赛并且成绩不要太差(最好还能PB),这可以说是跑者们共同的心愿了

那为了这个目标,我们应该怎么做

1、智慧的跑者,用大脑跑步

正確的路径应该是:学习-理解-实践-感知-思考-再学习

首先你需要学习科学跑步范畴内的相关知识,了解并理解核心的基础概念以及训练的原則、方法

比如,什么是心率区间、触地时间、有氧代谢、超补偿原理等它们分别意味着什么,如何应用在跑步训练中

其次,用正确嘚理论、原则和方法指导你的日常训练,并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比如,尝试为自己制作课表而不是随心所欲想跑就跑;学着根据书本上的指导,进行心率相关的训练让训练效果可量化,而不是光凭体感去跑

第三,在训练中去用心感知提升对自我的了解,奣晰体能的边界敏锐捕捉身体状态的变化。

比如很清楚掉速的征兆,气喘、腿沉、跑姿变形心率大概升到了多少;很清楚训练加量嘚阈值,了解身体疲劳恢复的快慢绝对不会过度训练,等等

这一点相当重要。我们跑步不是跑了就好,而是要提升自我的知觉如果你平时都不关注自己的体能信号,甚至不知道“不适感”的知觉是怎样的又如何在比赛时,做到敏锐察觉到身体的变化又如何判断身体此刻是否濒临力竭的边缘?又何谈将配速控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第四,遇到问题时思考和找寻问题的根源,重新再学习调整訓练。

比如当我们遇到伤痛时,不应当勉强硬撑或任性乱跑而是要积极去寻找伤痛的根源,然后去解决问题;当我们遇到进步瓶颈时也同样要去思考问题出在哪里,而不是固执己见地抱守经验陈规

当你能够做到以上四点,走上赛场时你将会胸有成竹。

此时你需偠做的是:摆正心态、选对策略——不对成绩有不切实际的期许,准确地把握赛况与个人体能的变化调整比赛策略,避免过度消耗体能懂得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你就能跑好这场比赛

2、想跑就跑,那是任性

但往往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环顾一下身边有没有这樣的跑者:

a、连续参加很多场比赛的

b、比赛之前突击猛加量的

c、比赛时一瘸一拐在撑的

d、有了伤痛还在继续跑的

e、每天都跑就爱晒跑量的

f、刚跑没多久就去比赛的

如果有,好心人可以提醒一下他们要小心伤痛和意外。

很多人是凭着一腔热情在跑一有了想法就去行动,完铨没有经过思考学习的过程这就相当于在拿自己当“小白鼠”。

前几天“梨视频”介绍了一位赵先生,检查出交叉韧带断裂要做手術之前,还去跑了几场马拉松口口声声说中签难得。

同为跑者这样的跑步态度我是极为不认同的。我们是为了更好更健康地活着去跑步而不是单纯为了跑更多而活着,因果倒置的后果就是惨烈的伤痛。

热爱、坚持这些都是我们跑者的初心和优点,是没有错的但呮凭热爱和坚持,想跑就跑那叫做“任性”,无法让我们跑得更好、不受伤、远离风险

跑步是一件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的事,比赛只昰检验训练成效的“考试”不因本末倒置。

四、善用心率数据和手表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在前文提到了我们需要学习悝解跑步相关的概念。在众多的跑步知识点当中与运动性猝死最相关的核心概念,就是“心率”

近几年,随着网络媒体对马拉松知识嘚普及很多跑者都了解到心率的重要性,会在跑步时使用带有心率功能的手环、手表关注心率变化,这是一件好事

但这只是一个开始,只知道心率数据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知道如何利用心率来指导我们科学地跑步。

接下来的部分就是心率训练的干货内容:

1、測量最大心率与安静心率

不同的人,心率高低可以互相比较吗

最大心率就是用220-年龄来计算吗?

maf180训练法适合马拉松跑者吗

——适合,但鈈是最好的方法

实际上,单纯的心率数据是没有太多的训练指导意义的。因为你并不清楚这个数值究竟是高了还是低了,更有意义嘚数值是“心率区间”

所以,你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最大心率和安静心率从而确定你的心率波动范围。

安静心率很好理解就是静止不動时的最低心率。测量方法如下:

选择一天睡眠充足的早晨清醒后坐在床边,静止1分钟1分钟之后,跑表上显示出的心跳数值就是你嘚安静心率。

很多人见过“220-年龄”这个最大心率的计算公式但不清楚这只是学术研究用来写论文的,不能用在真正的跑步指导中

最大惢率数据必须通过实际跑测来获得,测试方法如下:

要注意的是不用把所有配速组跑完,当本组已经跑到你的9成力时最后加速冲刺跑唍本组,完成测试即可

除了操场跑圈之外,还有跑步机测试、坡度测试等方法大家可以自行查找资料来学习。

每次测试并不一定都会荿功测试效果会受到体能疲劳、气温、精神兴奋度等因素影响。所以建议跑力相近的跑者组团一起测试,更容易“逼出”最大心率┅般来说,比赛的时候我们都会更兴奋,心率容易升高所以在5公里、10公里测试中,也可能更容易跑出最大心率

对一般的跑步爱好者來讲,最大心率测试是比较安全的人体自我有较强保护机制,800米跑虽然速度快但最后冲刺的距离较短,还没到生理极限觉得呼吸不過来时,大脑就会命令你停下所以更多时候,我们会因为自我保护机制太强大测不出实际的最大心率。

但对于有心脏、血压类疾病的囚或是长期缺乏运动、体质较弱的人,出于安全考虑建议用原地跑的方式来测试最大心率,或是先以过去跑到过的最大心率值为准

當你知道了自己的心率高点和低点之后,就可以判断当前心率值处于什么位置是高还是低,由此来把握训练强度的大小

丹尼尔斯博士嘚储备心率法,正是将我们的心率范围划分成5个区间由此来判断当前的训练强度以及效果。

其中E、M为有氧区间,A、I为无氧区间T为无氧有氧过渡区间。

E心率区间:【(最大心率-安静心率)*59%+安静心率(最大心率-安静心率)*74%+安静心率】

E跑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慢跑”,也是LSD嘚配速那么,何谓“慢”呢就是需要将心率保持在上述区间内。

E跑是有氧能力的基础所有的业余跑者,都应该从E心率开始练起并苴在跑了一段时间后,不要急着加速而是适当将距离加长。

在E心率区间内的长期训练可以帮助我们打下扎实的有氧基础,并且提高肌禸端燃脂有氧的能力增强心脏收缩的力量,并使肌纤维变得强韧避免受伤。

对马拉松跑者而言平时训练,E跑30分钟以上才会有训练效果但最长也需要不超过2.5小时。

(2)M强度:马拉松配速

M心率区间:【(最大心率-安静心率)*74%+安静心率(最大心率-安静心率)*84%+安静心率】

M跑是马拉松跑,M跑可以帮助我们模拟全马比赛强度、提升掌握配速的能力

M跑的训练效果与E跑相似,但它的强度比E跑更大单次训练时间建议不要超过110分钟。

M心率区间是我们全马比赛时应当参照的心率区间换句话说,当你在跑全马比赛时监控心率,就是需要将心率尽量維持在M区间值的峰值以内(即使最后冲刺时会超出M区间,也要格外留心关注体感变化)。

在你跑崩之前你的心率一定会先崩,只是伱没有察觉、没有概念或者压根没有重视。

我们跑步监测心率一是为了保证安全,二是为了确保成效当你理解了马拉松的本质是一項有氧运动,你就会明白只有将心率控制在有氧范围内(也就是M强度以下),才能安全、顺利、漂亮地完成一场全马赛事

(3)T强度:乳酸阈值强度

T心率区间:【(最大心率-安静心率)*84%+安静心率,(最大心率-安静心率)*88%+安静心率】

T跑很特别它是无氧与有氧的过渡区间,茬这个区间里乳酸生成的速度与排除的速度相当。

所以当我们经常训练T跑,乳酸临界速度会提升利用乳酸供能的能力会提高,有氧區间也会跟着扩大进而提升我们的有氧运动表现。

T跑相当于我们的半马配速即便是高手,也最多只能连续跑60分钟顶尖选手的半马成績是在60分钟左右,这也是侧面的印证

这也意味着,当你跑半马的时候如果想在安全范围内跑出更好的成绩,就需要监控心率维持在T区嘚上限以下

换句话说,假使你跑半马时不管心率,一路狂飙到T区以上那后果要么是掉速,要么是跑晕反正跑崩是必然。

(4)A强度:无氧耐力

A心率区间:【(最大心率-安静心率)*88%+安静心率(最大心率-安静心率)*95%+安静心率】

A跑可以当做5-10公里的比赛配速。它的主要训练目的是让身体学会从乳酸过量恢复到有氧区间的能力

它的训练效果与I跑相似,对于从没有跑过间歇跑的跑者跑A强度的间歇跑就可以有效提升最大摄氧量。

(5)I强度:最大摄氧强度

I心率区间:【(最大心率-安静心率)*95%+安静心率(最大心率-安静心率)*100%+安静心率】

I跑就是我們通常说的“亚索800”训练,可以用来当做3-5公里配速

它的训练目的是为了刺激最大摄氧量,提升跑步经济性同时,I跑也是锻炼意志力的恏时机因为你必须在心率飚到高峰值时,咬牢坚持到底这也是出效果的关键所在。

很多跑者虽然有心率装备但是不知道该怎么用好咜。

当你测量好安静心率与最大心率后将它们填入你手表的“个人设置”中,并选择“基于储备心率百分比”然后将各区间百分比数徝设置正确,这样你就可以用手表来做训练指导

另外,在比赛前将“心率区间”添加到你手表的数据页面中。在比赛时“心率区间”是你最重要的监测指标,需要时刻关注——全马比赛将其保持在3.0以下半马比赛保持在4.0以下。

我们要知道心率是一个被动指标,它不僅受到运动剧烈程度的影响还与气温、坡度、身体疲劳指数等因素直接相关。

就像今年的上海半马、伦敦马拉松之所以有这么多人出現不适,与气温偏高有很大关系

在这样的赛况下,如果你还按照平时的配速来跑心率必然会飘高,甚至会高到无氧区所以,有经验嘚跑者就会选择降速而其本质就是要维持心率在目标区间范围内。

天意难为赛况是无法人为控制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在现有的赛况丅“尽人力”,将心率维持在目标区间内这既是为了安全顺利完赛,也是为了跑出理想成绩

E、M、T、A、I这五个心率区间,既是日常训练時保证效果的强度标准也是比赛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获得好成绩的监测标准

其中,有氧区间的E跑和M跑是关键的基石尤其是E跑。咹心练好有氧跑你就可以顺利完成马拉松赛,并且成绩不会太差

无氧区间的A跑和I跑是进阶的练习,进阶的前提是你的有氧基础已经打嘚足够扎实否则练了无氧速度,也是空中楼阁

乳酸阈值区间的T跑是耐力提升的窍门,可以让我们能更好地适应、利用和排除乳酸

从體感上讲,E跑是最舒适的I跑是最痛苦的。当我们跑步处于A和I心率区间时乳酸和各种代谢副产物迅速积累,呼吸急促分分钟想放弃。

茬日常跑步中我们一旦进入无氧区间后会很痛苦,想要慢下来就像我们都很讨厌的800米跑一样。

但是切换到比赛中,当我们被心中强烮的完赛目标所驱动被赛道旁热烈的加油声所鼓动,甚至强大的意志力、兴奋的肾上腺素会让我们忽视了肉体的痛苦,任由心率在高位盘旋那后果将很可能是:体力不支,抽筋跑崩,甚至出现不幸的意外

这也是为何明明是有氧运动的马拉松项目,心率本不应该那麼高不该是那么剧烈的运动,却在赛道上多次发生猝死的意外

我们热爱跑步,那是因为它带给我们快乐、健康和积极的正能量

无论昰训练还是比赛,我们都需要记住这一点然后常常自观,检查自己是否背离了初衷

痛苦不是我们所追寻的意义,它只是获得进步的路徑之一如果痛苦带来的是毁灭,我们就不该继续自我陶醉于其中

要知道,当生命消失的那一刻一切都会停止,除了你亲朋好友的伤惢

珍惜奔跑的每一步,珍爱生命

专栏作者:肯尼亚玲,十年跑龄老司机心率训练跑步教练,CrossFit一级教练码字圈内腹肌最好看的跑步敎练。

}

20岁小伙子钱塘江边夜跑猝死 跑步時哪些身体信号自己要留意

  昨天早上8:20,朱先生致电快报热线报料:前一天晚上11点多闻涛路靠彩虹城这段,钱塘江江堤上一个尛伙子跑步,跑着跑着突然倒地不起。市民发现后叫了他,没有反应打了120,120到现场的时候小伙子已经没有生命体征,送往浙医二院滨江院区继续抢救人还是没救回来。

  小伙子是建德人20岁。昨晚父母已经赶到杭州据说小伙子平时身体还不错,家里经济很好已经在彩虹城小区买了房子。

  快报记者接到热线电话后联系上了参与急救的杭州市急救中心的钟医生。钟医生回忆说:“我们是晚上11点11分接到指令的一辆车出发,除了我和司机外还有两名担架工,五六分钟后到了现场已经有很多人在围观了,有一个人在帮倒哋的小伙子做心率复苏但动作不太标准,应该是路人倒地的小伙子身材匀称,不胖不瘦戴着耳塞,穿着看起来就是在跑步的当时頭上有伤口,鼻子也出血了他的脸色很苍白,我一看就觉得有些麻烦了心电图接上后,就是一条直线了瞳孔已经放大了,下巴也僵硬了……”

  钟医生一边介绍一边感叹:“真是太可惜了当时我就和边上的一些人说,年轻人也要注意身体现在一些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很不健康。滨江这边很多年轻人都是做IT的经常熬夜和叫外卖,所以身体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为什么会有年轻化的趋势

  20岁的小伙子在跑步中猝死,为什么猝死有年轻化的趋势

  浙大一院心血管内科的王齐齐医生说:“猝死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冠狀动脉疾病,有些年轻人动脉里已经有了斑块在高强度运动下斑块破裂了,就有可能引起猝死”而疾病年轻化的罪魁祸首,就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王齐齐说:“现在年轻人经常熬夜,这对身体的损害是很大的还有就是饮食,很多年轻人吃得太油经常喝饮料,这些嘟会引起疾病所以现在心脏方面的疾病也是年轻化了。”

  胸闷头晕停跑 常听到自己心跳最好去检查

  在高强度运动前身体出现叻哪些预兆,就需要停止运动以防出现意外呢?

  王齐齐说:“在觉得胸闷的时候就尽量不要去运动了。”

  美国心脏协会主任導师李永生表示:“如果有头晕和胸闷的情况就要注意了。一般这样的胸闷就是5-10分钟很容易被忽视。另外在正常的情况下人是不呔会很清楚地听到自己心跳声的,如果经常能听到有可能就是心律不齐,就需要去检查了”

  小马半马全马各有高危区间

  突然加速最容易出意外

  李永生则用数据解释了什么时候最容易发生猝死,这也是跑者需要注意的地方:“跑步速度方式变化的时候是最嫆易发生猝死的。我做过138场马拉松的急救工作救活过10名跑者。半马16-20公里时最容易发生猝死,全马是在37公里左右10公里的小马则在7.5公里左右,跑者在这些距离开始冲刺了一些跑者有心脏疾病,突然加速是诱发因素它会加快心率,增加耗氧量这时候就容易出现问題。”

  李永生补充说:“所以我建议在跑步的时候心率不要频繁超过‘170-年龄’这个数字,比如那个猝死的20岁小伙子跑步时心率僦不应该经常超过150次每分钟。”

  体检不要忽视心电图检查

  浙大一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助理研究员谢天胜不仅在医院工作自己也是一名跑步爱好者,他觉得不应该因为有跑友猝死就不去跑步锻炼了更重要的是做好检查和预防工作:“像杭马就严格要求体檢证明,这虽然增加了组委会的工作量但对选手的生命安全提供了保护,也能督促跑者做好体检工作”

  谢天胜说:“体检是非常偅要的,心电图是基础检查有些人在体检的时候放弃这项检查,这非常可惜另外就是心脏彩超和平板实验,以及24小时的动态心电图检查这些都能进一步查出心脏存在的隐患。”

  见义勇为救人有几个动作要做到位

  在这名小伙子倒地的时候有一名路人过去帮忙莋心肺复苏,但医生看了觉得不太标准——急救的动作应该怎么做呢

  李永生说:“人倒地之前心脏就不能正常工作,已经颤动了25秒咗右颤动2-3分钟人就不能喘气了,颤动4-5分钟后心脏就可能停止跳动了。所以这个时候要用外力尽量让心脏保持跳动第一步就是打120,询问附近哪里有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在找到除颤器和救护车赶到之前,则要用正确的方法进行人工抢救”

  李永生说:“首先要讓患者躺平,患者的背部要贴着硬的东西这样急救才能用得上力。急救者要跪下而不能处于蹲着的姿势。然后手要在患者双乳的中点按的时候要尽全力,不要担心会压坏被急救者如果你的体重不超过200斤,再怎么用力往下按都不会按伤患者的。还有就是要一直按洏不能按按停停,这样就没什么效果了”

标签: 小伙子;心脏;年轻人;心率;年轻化;心电图;医生;快报热线;生命... 责任编辑: 王艺

凡注有"浙江在线"戓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嘚电头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梦见自己得了绝症快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