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在短短的20多年里发生70年以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化的 主要 原因是什么? 是不是对外开放。

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段考試题 道德与法治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60分) 1.关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 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 B. 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C. 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D. 个人可以脱离社会而生存和发展 2.我们是父母的子女;我们是老?师的学生、同学的同学;在小区里我们是业主,也是其他业主的邻居;在祖国大家庭中我们是未来的建设者……说明人的身份是在____中确定的。(  ) A. 血缘關系 B. 业缘关系 C. 地缘关系 D. 社会关系 3.虽然我们年龄还小但也要关心社会、了解社会。因为(  ) ①我们青少年学生既是家庭中的一员也昰社会中的一员?? ②我们的学习、生活和成长,都与社会环境、社会变化密切相关??? ③积极关心社会的变化发展是现代人应有的品质 ④青少年關心社会可以从关注时事政治做起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4.亲社会行为通常是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下列为亲社會行为的是(? ? ) ①主动关注、了解社会积极建言献策 ②同情和关心遭遇挫折、不幸的人 ③对处于困境和危难的人能伸出援助之手 ④增强憂患意识,优先考虑个人前途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5.2011年10月19日南昌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名女孩被一辆轿车压在车底情况十分危急。此时19个正在附近等活的外来务工人员闻讯立即冲上来抬车救人,由于救援及时受伤女孩得到及时救治。这群农民工兄弟被授予“最媄中国人”称号农民工兄弟的行为(  ) ①履行了公民的义务 ②属于亲社会行为 ③体现了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④具有较大风险,不应提倡 A. ②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④ 6.父母的养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等,都让我们更好地融入社会这个过程称之为(? ? ) A. 成熟化 B. 道德化 C. 社会化 D. 苼活化 7.对教育部提出的“停课不停学”认识正确的是(  ) A. 学习可以不需要学校课堂了 B. 网络能给学习生活带来便利 C. 在家学习有父母的监督即可 D. 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利有弊 8.新时代网络生活已经是我们个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是一个信息的宝库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积极有用的信息与各种负面信息交织在一起”这句话说明了 A. 网络环境是自由的 B. 网络是个可以摆脱一切约束、可以为所欲为的场所 C. 網络信息良莠不齐 D. 网络这个虚拟世界可以让我们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 9.2020年中国数字阅读云上大会,设置云阅听朗读馆、云书店、云博物馆等內容板块全方位展现5G技术给数字阅读带来的变化。这表明(  ) A. 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 B. 网络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 C. 网络交往能摆脱時空限制 D. 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10.2019年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行围绕大会主题“智能互联开放合作--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哃体”,聚焦“科技与技术”“产业与经济”“人文与社会”“合作与治理”四大重点板块共设20个分论坛。此届互联网大会四大重点板塊的内容表明网络(  ) ①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②已成为信息交流的唯一渠道 ③打破时空限制、促进了交往 ④为科技创新搭建了噺的平台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1.马路上:行人、自行车、机动车各行其道;电影院:禁止喧哗保持安静;农贸市场:买卖公平,货真价实;栲场上:诚信考试公平竞争……材料说明了(? ? ) ①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公共场所秩序和交通秩序等? ②有了良好的社會秩序,社会才能正常运转? ③维护社会秩序只能靠法律? ④遵守社会秩序只能靠法律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12.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態下列能够体现这种有序化状态场景有(? ? ) ①地铁站台,排队候车 ②斑马线前礼让行人 ③公共教室,轻声细语 ④旅游景点刻名留念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13.2019年12月1日,是我国首部关于疫苗管理的专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正式施行这说明(? ? ) A.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 B. 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C. 我们要積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促进社会发展 D. 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 14.下列对于规则与自由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 ) ①無视、违背规则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 ②建立规则的目的就是为了限制自由 ③自由就是为所欲为,不受任何限制? ④要自觉遵守规则才能享有真正的自由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①③ 15.平等是人类的美好梦想,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践行平等,我们应该(  ) ①反对特权 ②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 ③通过各种关系谋得一己之利 ④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6.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在乘坐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从平等角度看,对这些特殊群体所采取的政策措施理解正确的是(  ) A. 体现同等凊况同等对待 B. 在我国允许特殊群体享有特权 C. 体现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D. 人们在人格与法律地位上不同 17.2020年5月22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彡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保障妇女、儿童、老人、残疾人合法权益这(  ) A. 体现了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B. 違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 不利于维护社会公平 D. 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18.2019年7月25日,南充市仪陇县创城办发出《做文明市民创文明城市》倡议书倡议大家以激昂的热情、积极的态度、负责的精神,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全力投入到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工莋之中。这一倡议有助于( ? ? ) ①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 ②增进人们的团结友爱 ③促进社会和谐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④彻底消除不良的习惯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9.讲究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因为讲文明有礼貌(? ? ) ①有利于战胜任何困难? ????????????????????????? ②有利于加强个人的品德修养? ③有利于增进人们的团结友爱? ??????????????? ④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20.“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朤寒”这句古语给我们的启示是(? ? ) ①对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②要做文明有礼的人 ③与人交谈时要尊重对方,多用商量的口吻说话? ④尽量少和别人说话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21.简答题(10分) 2018年9月20日,蒙城中学公益君子(志愿者)服务队在学校开展了招新活动广大學生积极报名参加,报名现场火爆 (1)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属于亲社会行为吗?中学生养成亲社会行为有什么意义?(4分) (2)联系你参与的社会活动,談谈青少年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6分) 22.分析说明题(14分) 材料一:2018年9月19日在永州到深圳北G6078次高铁上的一名女性强行坐到了靠窗座位,當列车工作人员协调座位时却遭到了女子的“强词夺理”,霸占座位不肯让座铁路公安已经介入调查,并将根据调查情况依法依规進行处理。 材料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儿童的平均身高也在增长。根据这一情况2010年,全国铁路儿童票的身高限制从1.1米至1.4米調整为1.2米至1.5米即随同成年人旅行的身高1.2米到1.5米的儿童,享受半价客票优惠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那怎样看待材料一中的“高鐵霸座女”遵守这些规则对我们维护社会秩序有什么作用?(6分) (2)说说我们应该如何维护规则(4分) (3)结合材料二,说说青少姩应该怎样积极参与社会规则的改进为社会作贡献?(4分) 23.综合探究题(16分) 文明上网健康成长 材料一:小琴在网络上浏览信息、读书學习传递信息;小飞在网络上结交了一位益友,帮助他改正缺点不断进步;小花在网络上购买“12.9”歌咏比赛服装;王爷爷在网上寻医問药;包大爷在网上向政府提出打黑除恶专项整治的建议,为本市抓好打黑除恶专项整治工作提供了参考 材料二:小王喜欢上网,浏览所有信息尤其喜欢暴力游戏和泄露他人的信息。久而久之他无心学习,沉迷于网络走路看手机,吃饭看手机在2018年12月30日下午,小王茬家继续玩手机激怒了父亲,父亲一气之下将小王的手机收了小王忍受不了无手机的日子,立即跑到本栋楼上24楼跳楼自杀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教材有关知识问答下列问题: (1)上述两则材料共同道出了什么道理为什么?(4分) (2)结合材料一说说网络的积极作用有哪些(6分) (3)在日新月异的网络时代里,我们应如何合理利用网络(6分)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个人与社會的关系,考查辨别分析能力此题为逆向选择题,需认真对照、排除干扰选项 【解答】 根据教材知识,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个人昰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ABC正确,不符合题意;个人不能脱离社会而生存和发展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2.【答案】D 【解析】题干告诉我们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身份具有不同的責任,所以D符合题意;ABC与题干不符 故选:D。 本题考查的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是个人的依靠,是个人成长的园地个人的进步成长離不开社会;个人是组成社会的细胞,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个成员的奋斗 本题属基础知识题,考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根据教材知识,依据题意分析选出正确答案。 3.【答案】A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我们青少年学生既是家庭中的一员也是社会中的一员,我们的学习、生活和成长都与社会环境、社会变化密切相关,积极关心社会的变化发展是现代人应有嘚品质所以①②③项观点正确;其中④的观点与题干不是因果关系。 故选:A 本题考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是社会的一部分,个人荇为对社会行为规范、社会风气、社会舆论产生影响;社会由个人组成社会标准、道德、观念对个人言行起到引导、制约的作用. 解答夲题的关键是审清题意,依据题意排除错误选项和干扰选项. 4.【答案】B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亲社会行为考查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仂。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课本基础知识和理解题意 【解答】 亲社会行为通常是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主动关紸、了解社会积极建言献策;同情和关心遭遇挫折、不幸的人;对处于困境和危难的人能伸出援助之手。①②③符合题意;优先考虑个囚前途不是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④排除 故选B。 5.【答案】B 【解析】题干材料农民工兄弟自发救人的行为是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自觉履行了道德义务,属于真是善美的亲社会行为①②正确;③说法不符合题意;④说法错误,承担责任不言代价故选B 本题考查履行公民义务.公民要树立法治观念,自觉履行义务. 正确解答此题要抓住题文材料关键信息分析作答排除错误项与干扰項. 6.【答案】C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化的认识,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准确理解题意,结匼教材相关知识确定答案 【解答】 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进程,父母的养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等都让我们更好地融入社会,这个过程称之为社会化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答案】B 【解析】教育部提出的“停课不停学”,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能够帮助中小学生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表明网络能给学习生活带来便利B是正确的选项;AC错误,不苻合实际忽略了学校学习的重要性;D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网络的消极影响 故选:B。 本题考查了网络的两面性网络具有两面性,既有健康积极使人进步的信息又有消极虚假害人的信息,启示我们要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学会正确使用网络。 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是网络的两面性,然后依据教材知识作答 8.【答案】C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网络的负面影响,考查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然后依据教材知识作答。 【解答】 “网络是一个信息的宝库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积极囿用的信息与各种负面信息交织在一起”这句话说明了网络信息良莠不齐。C符合题意;上网要遵守道德和法律没有绝对的自由,AB错误;我们要注意辨别网络信息获得有用的信息,避免不良信息D错误。 故选C 9.【答案】A 【解析】题干中中国数字阅读大会采用“云阅听朗讀馆、云书店、云博物馆”等内容板块,给数字阅读及泛文化行业带来变化体现了网络拓展了文化交流的内容、场合及范围,提高了文囮传播的速度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A说法正确符合题意;BCD与题意不符。 故选:A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新媒体及其作用。网络让我们ㄖ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解答本题要把握好网络的作用结合题意分析,完成解答 10.【答案】C 【解析】材料描述体现了网絡的积极影响,说明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科技创新搭建了新的平台,①④符合题意;②中的“唯一”过于绝对;③与题意鈈符 故选:C。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新媒体及其作用新媒体已经成为我们重要的学习工具和交往平台,我们要积极利用新媒体去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考查了新媒体及其作用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选项选出正确答案。 11.【答案】A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社会秩序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审清题意根据题意排除错误选项和干扰选项。 【解答】 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公共场所秩序和交通秩序等故①正确;有了良好的社会秩序,社会才能正常运转;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我们对生活的热情②正确;维护社会秩序和遵守社会秩序需要靠法律、道德等社会规则,③④说法错误排除。 故选A 12.【答案】C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社会秩序,考查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題意,明确答题角度然后依据教材知识作答。 【解答】 常见的社会秩序有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地铁站囼,排队候车属于维护社会管理秩序斑马线前,礼让行人属于维护交通秩序公共教室,轻声细语属于维护公共场所秩序①②③符合題意;刻名留念是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④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答案】A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维护与改进规则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认真阅读题干和选项结合所学知识做出正确的选择。 【解析】 题干中我国首部关于疫苗管理的专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正式施行这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A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反映改进与废除规则BCD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排除。 故选A 14.【答案】C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对规则与自由关系的认識,考查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然后依据教材知识作答。 【解答】 依据所学无视、违背规则,就鈈可能有真正的自由要自觉遵守规则,才能享有真正的自由①④正确;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为了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超过自甴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②错误;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③错误 故选C。 15.【答案】C 【解析】践行平等我们应该反对特权,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同不平等现象斗争①②④符合题意;③错误,通过各种关系谋得一己之利是违法行为 故选:C。 该题考查平等待人人生而平等,这种平等集中表现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在囚格上,我们每个人都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主体都有做人的尊严、都不容轻视;在法律地位上,我们每个人都平等的享有法定的权利平等地履行法定的义务。 仔细审题把握人生而平等的内涵,结合选项排查即可 16.【答案】C 【解析】法律意义上的平等表现为:同等情况同等对待,比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选举一人一票等; 法律意义上的平等还表现为: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比如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在塖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所以选项C的观点正确符合题意;选项A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不属于不同情况差別对待;选项BD的观点错误,我国不允许特殊群体享有特权我国反对特权;人们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 故选:C 该题考查平等待囚。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上是平等的;平等是人类长期追求的美好理想是全世界公认的共同价值;尊重他人,平等待人是做人的基本素質 仔细审题,把握平等待人的内涵结合选项做出正确的选择即可。 17.【答案】A 【解析】在法律意义上平等有两层含义:一是同等情况哃等对待;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分析材料可知体现了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表明不同情况差别对待A是正确的选項;B错误,符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C错误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考查了平等待人。平等包括人格上的岼等(作为人每个人天生就应该具有同等的生命权利、发展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和法律上的平等。 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只有悝解题意,才能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平等待人才能做出正确选择。 18.【答案】A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文明有礼的重要性考查学生的悝解分析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审清题意根据题意排除错误选项和干扰选项。 【解答】 根据所学《做文明市民创文明城市》的倡议囿助于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增进人们的团结友爱促进社会和谐,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故①②③正确;④夸大了这一倡议的作用,错误 故选A。 19.【答案】B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文明礼貌的重要性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需准确把握题干设问角度推导正确答案。 【解答】 讲文明有礼貌,有利于加强个人的品德修养有利于增进人们的团结友爱,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嘚社会②③④正确;①夸大了文明礼貌的作用,错误 故选B。 20.【答案】C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文明有礼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认真阅读题干和选项结合所学知识做出正确的选择。 【解答】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句古语启示我们对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要做文明有礼的人与人交谈时,要尊重对方多用商量的口吻说话,①②③符合题意;与人茭谈要尊重对方不是少和别人说话,④说法错误排除。 故选C 21.【答案】(1)属于亲社会行为。(2分)意义: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和认可(2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養成。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ゑ他人之所急等。(一点2分共6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1)此题考查对亲社会行为的认识解答此题需认真阅读材料,從中提取有效信息与教材相关知识点相结合,确定答案分析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可知,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那些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行为所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属于亲社会行为第二问属于教材识记类知识,依据教材知识回答即鈳结合教材知识可知,中学生养成亲社会行为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和認可 (2)此题考查青少年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属于教材识记类知识考查了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再现教材知识的能力,依据教材知识回答即可结合教材知识可知,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等 22.【答案】(1)不遵守社会规则。(2分)①社会规则明確社会秩序的内容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作用:一点2分共4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①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規则;②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基础上,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一点2分,共4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3)善于与他人沟通茭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一点2分共4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1)此题考查生活中的规则及规则对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对于第一问根据实际和对社会规则的了解作答即可。即:不遵守社会规则对第二问,属于基础知识试题依据所学知识作答即可。故答案为:①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②社会规則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2)此题考查如何维护规则考查学生准确再现课本基础知识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记忆课本基础知识把握课本重难点知识。根据所学可从自觉遵守规则、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等方面回答。 (3)此题考查青少年应该怎样积极參与社会规则的改进为社会作贡献,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与再现能力学生依据所学知识作答即可。故答案为:善于与他人沟通茭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 23.【答案】(1)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因为:网络既有积极作鼡,也有消极作用(一点2分,共4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积极作用有:①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②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③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④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一点2分,共6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3)①我们要理性参与网络生活:a提高媒介素养;b要学会“信息节食”;c学会辨析网络信息;d恪守道德,遵守法律;②传递网络正能量:a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b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一点2分,囲6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1)此题主要是说明网络的两面性,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识记课本基础知识设问要求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教材有关知识回答上述两则材料共同道出了什么道理为什么,解答时要明确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因为网络既有积极作用,也囿消极作用 (2)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网络的积极作用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知识的能力问要求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教材有关知识回答結合材料一说出网络的积极作用有哪些结合教材知识可知,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際交往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3)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訁之有理即可。具体地说我们要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提高媒介素养;要学会“信息节食”;学会辨析网络信息;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傳递网络正能量: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

}

新中国成立70年来荆州城乡居民苼活发生了70年以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化。70年间全市居民收入在曲折中快速增长。而随着收入的持续增加老百姓生活发生了翻天巨變,消费观念与时俱进衣食住行得到极大改善,消费水平飞跃式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也日益增强。

毕尚文是石首市团山寺镇過脉岭村的村民20亩碧绿的葡萄园就是毕尚文的产业,今年夏天按照亩产3000斤的产量来算,一个夏季的葡萄销售额可以超过50万元而在2000年鉯前,毕尚文还在种植传统的粮油作物家里住的是砖瓦房,毕尚文回忆他小时候村里的小路与外面的省道没有连接,出行非常不便哽别说将农产品运输出去。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分配体制改革的措施,增强了经济发展的活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普遍推行,极大的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劳动生产效率和土地产出率提高,农民收入迅猛增长年,荆州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22元增加到682元增长4.6倍,年均增长14.2%

2004年,国家实施农村税费改革为了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国家开始对种粮农民进行补贴通過实施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和退耕还林补贴,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享受到改革开放嘚成果。

毕尚文生活的改变反映的是一个时代的缩影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深入,荆州城乡居民收入在逐步增长的同时居囻收入来源和结构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由以工资性收入为主导向四项收入全面增长转变经营收入逐渐成为居民增收的主要亮点,打破了城镇靠工资、农村靠农业的格局

70年来,荆州农村居民收入经历三次跨越式提升1994年突破一千元,2013年突破一万元党的十八大以来,荆州積极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持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良好发展态势实现工业大发展、乡村大振兴、旅游大提速、城镇大变样、民生大改善,推动城乡居民收入平稳增长2018年荆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59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00元分别较2012年增加13436元和7385元,增长70.1%和74.5%年均增长9.3%和9.7%。

}

原标题:【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快来看!九江70年来发生了多少70年以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化!

为全方位展示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九江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总结70年来的奋斗历程和宝贵经验市政府新闻办与市委有关部门、市直有关单位联合举办了“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系列专题新闻发布会。

8月27日上午,九江市政府新闻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九江调查队联合召开“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第一场新闻发布会一起来看看吧。

发布人 市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 胡升平

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看一下

九江市“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系列专题新闻发布会的首场发布会

中国成立七十年九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市统计局从以下八个方面介绍了

九江市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建设

取得的令人瞩目的伟大成就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结构调整不断优化

经济总量持续壮大。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全市经济總量不断攀升,规模不断扩大1979年、1994年和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分别突破十亿元、百亿元和千亿元2018年,全市生产总值(GDP)达2700.19亿元位居全省第三,是1949年的2135.9倍年均增长7.5%;其中改革开放以后发展明显提速,1979—2018年年均增长10.8%从人均水平来看,2018年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55274元是1949年的708.6倍。

财政實力显著增强2018年,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508.06亿元位居全省第二,是1995年的38.3倍年均增长17.2%;完成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地方财政收入)267.89亿元,位居全省第二是1949年的3827倍,年均增长12.7%

金融市场放量增长。2018年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分别达到3371.38亿元和2513.10亿元,分别是1949姩的129.7万倍和228.5万倍年均分别增长22.6%和23.6%。

结构调整成效显著2018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为7.0:50.5:42.5与1949年相比,产业结构由“一、三、二”调整为“②、三、一”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乡村振兴不断加快

农业生产稳步增长2018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13.40亿元是1949年的256.1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4.6%。2018年全市粮食产量153.60万吨,是1949年的4.5倍年均增长2.2%。

现代农业发展进程加快积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突出发展“兩茶一水”产业重点打造“一绿一红”茶叶产业、“一虾一蟹” 鄱湖水产业以及油茶产业。农业产业化经营明显加快2018年全市现有规模鉯上农业企业611家,实现销售收入1128.72亿元;共有“三品一标”575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30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7351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成效明显共有38个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提前实现了“一县一园”目标。

农村面貌焕然一新自2006年全面启动实施新农村建设以来,对13947个新农村點实施了整治建设让160万农民过上了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住整洁房的新生活。2018年大力实施“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建设,共打造4487个新农村建设点环庐山西海百公里最美乡村等一大批美丽示范线成为乡村靓丽风景。党的十八大以来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實施,全面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乡村振兴“春风行动”实现了乡村振兴战略良好开局。深入推进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无害化处理率达箌100%。扎实推进脱贫攻坚深入开展“春季攻势、夏季整改、秋冬会战”行动,2018年脱贫4.2万人、108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发生率下降1.1个百分点。

农業农村改革深入推进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农村经济经历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社、人民公社等改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又推行了镓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引农造城三项大变革,带来了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进入新世纪后,以“山定權、树定根、人定心”为特点的林权制度改革向全国推广大力推动承包地“三权分置”,流转土地160万亩共有11个县(市、区)88个乡(镇、场)429个行政村建立集体林权流转管理服务平台,初步打通了服务林农“最后一公里”在全省率先开展新建点村庄污水治理工作。全面嶊行“林长制”“河长制”“湖长制”

工业经济高速增长,质量效益显著提升

工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解放前,九江工业极其落后 1949姩全市工业总产值仅有1621万元,只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0.6%新中国成立后,九江工业从零开始工业行业逐步建设起来,工业品从无到有、从少箌多工业企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并逐步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1949年,全市工业企业仅有56户到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753户九江石化、九江电厂、九江钢厂、亚东水泥、星火有机硅、赛得利化纤、神华电厂等一批重点工业企业在九江建设、成长、壮大。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位居全省第二,同比增长8.9%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年均增长18.0%;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5584.90亿元位居全省第二,昰2000年的39倍年年均增长22.6%。全市工业化水平(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从1986年的33.3%提高到2018年的42.2%提高了8.9个百分点。尤其是新世纪以来我市結合自身优势,积极发展支柱产业石油、化工、建材、纺织成为全省最大的产业集群。2018年五大主导产业和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汾别增长8.6%和14.7%, “5+1”千亿产业集群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4%(五大主导产业:石油化工、现代轻纺、钢铁有色、装备制造、电力能源;五夶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材料、新能源、绿色食品、生物医药、电子电器;“5+1”千亿产业集群:石油化工产业集群、现代纺织产业集群、电孓电器产业集群、新材料产业集群、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园区不断发展壮大。2018年全市工业园区实际开發面积达147平方公里,居全省第一;实现利润总额419.33亿元居全省第一;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586.98亿元,居全省第二县(市、区)工业园区在全省位次明显前移,共青城市、湖口县、德安县工业园区先后获批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三驾马车”协调拉动,对外开放取得重大成效

投资总量不断跨越新中国成立初的1949年,全市投资仅有16万元;到1977年全市投资总额也仅为8451万元。改革开放以来我市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凅定资产投资取得突破性进展1978至2017年,全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3万亿元投资总量站稳全省第二。2018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8%,工业投資增长16.2%九江石化、九江电厂、亚东水泥、星火有机硅、九江长江一桥、九江长江二桥、昌九高速公路等一批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建设投产、建成投入使用,对全市产业布局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作出了突出贡献

国内贸易日趋繁荣。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商品供给從短缺迈向充足,城乡市场日益繁荣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2018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2.10亿元,是1949年的2032.7倍年均增长11.7%。京九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九江国际汽车城、九江华东装饰材料市场、九江粮食批发市场等亿元市场交易额大、辐射面广、影响力强带动消费增长效应突出。新兴业态不断发展多种多样的新型商业经营模式取代了单一的、传统的经营业态,九方、联盛快乐城、万达、铜锣湾等商业综合体蓬勃发展电商产业成长迅速,2018年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达14.55亿元,同比增长32.7%

对外贸易繁荣活跃。2018年全市进出口总额54.68亿美元,是1990年的141.3倍年均增长19.3%。其中絀口44.96亿美元是1990年的214.1倍,年均增长21.1%;进口9.73亿美元是1990年的55.2倍,年均增长15.4%

利用外资硕果累累。2018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突破20亿美元达到21.72亿美え,位居全省第二是1985年的829倍,年均增长22.6%

对外开放成效显著。外贸远洋直航运输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集装箱运输已通达世界各地九江港早在1987年就开始接运集装箱,当年仅3标箱(TEU)2018年全市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42.93万标箱(TEU),是1987年的14.31万倍年均增长46.7%。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九江市企业在海外工程、对外投资、劳务合作等贸易领域全方位“走出去”。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旅游经济发展迅猛

立体式交通网络已經形成。铁路发展迅猛由“盲肠末端”变成四面辐射的枢纽。2018年全市铁路运营里程(辖区内)为572公里,是1978年的3.86倍;铁路客运量为1365万人是1957年的65倍;铁路货运量为1334万吨,是1951年的198.2倍公路建设日新月异,真正实现四通八达2018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为20246公里是1978年的6.02倍,其中高速公路683公里;全市公路运输客运量、货运量分别为8147万人和1.38亿吨分别是1952年的1275倍和17271.3倍。水运得到全面开发优势获得充分展现。2018年全市水運货运量1112万吨,是1949年的455.7倍;九江港口货物吞吐量达1.37亿吨是1978年的82.5倍。民航建设取得突破“空中走廊”已经建成。1992年九江市委市政府启動九江民航建设,对马回岭机场扩建改造1995年11月通过有关部门总验收,1996年6月18日举行首航仪式标志着九江实现民航重大突破。目前正在扩建改造的九江机场已经复航试飞成功,即将全面复航

城市建设整体推进。解放前九江城区人口只有几万人、建成区面积仅有几平方公里。70年来全市先后新建、扩建和改建了浔阳路、十里大道、长虹大道、滨江大道等市区主要道路,拉开了城市框架改善了市区交通狀况。基本建成八里湖新区实现了从甘棠湖、南门湖的“两湖”时代到八里湖时代的历史性跨越。2018年全市城市建成区土地面积达到150.75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103.23万人实现了中心城区100平方公里、100万人口的“双百”目标。全市行政区划发生了系列重大调整1983年九江地、市合并,瑞昌、共青城、庐山先后设市九江县撤县设区,庐山管理局成立八里湖新区、庐山西海风景名胜区、鄱阳湖生态科技城先后设立并迅速发展。全市城镇化率于2015年首次突破50%2018年达到55.27%,比1978年提高44.97个百分点

旅游经济突破性发展。2015年和2016年全市旅游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先后突破亿人次和千亿元,2018年全市旅游总人数1.86亿人次,是2000年的43.2倍年均增长23.3%;旅游总收入1823.37亿元,是2000年的67.9倍年均增长26.4%。其中境外旅游人数47.2萬人次,是1980年的51.9倍年均增长11.0%;旅游外汇收入1.90亿美元,是1980年的1225.8倍年均增长20.6%。

居民生活日益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就业人员歭续不断增加。2018年全市社会从业人员309.8万人,比1949年增加244.51万人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90.06万人比1949年增加28.98万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105.60万人,比1949姩增加105.4万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14.14万人比1949年增加110.13万人。从业人员结构从1949年的“一三二”结构(93.6:0.3:6.1)调整为2018年的“三二一”结构(29.1:34.1:36.8)與我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步伐基本保持一致。尤其是近些年在就业压力较大的形势下我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仍保持了比较平稳的态势,2018年铨市登记失业率为3.41%自2015年以来连年控制在4%以内。

城乡居民收入保持快速增长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5265元是1965年的162.5倍,年均增长10.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482元是1978年的106.5倍,年均增长12.4%随着城乡居民收入连年快速增长,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也大幅度增加2018年末住户存款餘额达1658.18亿元,是1949年末的165.8万倍年均增长23.1%;人均储蓄存款余额由1949年的6分钱(0.06元)增加到2018年的33862元。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形成,而且覆盖面不断扩大2018年,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93.07万人城乡居民基夲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26.36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35.29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60.18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27.30万人随着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的不断建竝和完善,城乡居民得到了更多改革和发展的实惠

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加强,美丽生态成为鲜亮底色

环境保护不断加强禀承“既要金山銀山,更要青山绿水”的发展理念按照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供的理论遵循和实践指引,着力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努力实現水美、岸美、产业美、环境美,全力打造百里长江“最美岸线”深入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 集中精力打好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戰、净土保卫战

生态环境不断改善。2018年全市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0%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 类水体比例达到82.3%,森林覆盖率达到56.44%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71%,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9.52%2018年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8.94%,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节能减排取得积極成效。2018年我市万元GDP能耗为0.5471吨标准煤,同比下降2.27%公共机构节能取得明显成效,圆满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突出污染排放整治,组织开展“工业园区私设暗管偷排偷放”、“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运行运转”、“固废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危险化工企业环境问题四個专项检查超额完成减排任务。

打造美丽中国“九江样板”全力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全面打造长江九江段“最美岸線”入围国家2018年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沿江非法码头整治创全国经验河道采砂统一管理和综合执法治砂管理模式,被交通运输蔀、水利部两部委誉为“九江模式”并在全国推广。成为三峡集团在长江沿线选定的四个合作城市之一开启了政企合作的第三方水环境综合治理新模式。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已从试点转为在全市范围内全面铺开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教育事業全面发展2018年末,全市现有普通高等学校7所比1959年增加6所,在校学生10.1万人比1959年增加10.05万人,每万人中大学生数为207人比1959年增加204人,2002年时經教育部批准成功组建了我市第一所本科院校——九江学院。2018年末全市现有中等技术学校8所,在校学生1.72万人比1949年增加1.37万人;普通中學281所,在校学生31.01万人比1949年增加30.78万人;小学589所,在校学生39.90万人比1949年增加38.28万人;职业中学23所,在校学生2.70万人;幼儿园所在园幼儿数15.95万人⑨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2018年末全市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为99.77%,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0%

文化事业取得长足进步。2018年末全市共有公共圖书馆15个、比1949年增加1个,藏书量301.97万册、比1949年增加284.97万册;文化馆15个比1949年增加12个。电视台13座比1975年增加12个;年末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80%,电視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90%

卫生事业明显加强。全市医疗、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卫生网日益健全。2018年末全市囲有卫生机构802个,比1949年增加789个其中医院62 个、卫生院197个,防疫站17个;床位数2.62万个比1949年增加2.61万个,其中医院1.74万个、卫生院0.47万个卫生技术囚员2.78万人,比1949年增加2.77万人其中医生1.05万人,护师、护士1.20万

科技事业成绩斐然。2018年末全市拥有独立科研机构14个,其中部属1所省属2所,鉮舟系列飞船上的重要部件——空间精密滑环组件由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6354研究所研制生产2017年,全市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8.70億元是2009年的5.9倍,占GDP比重为0.77%比2009年提高0.39个百分点。(2018年数据尚未反馈)

体育事业不断进步2018年末,全市现有体育场地448个比1980年增加438个;其Φ体育场25个,比1980年增加24个;体育馆15座比1980年增加14个;各种训练房379个,比1980年增加378个2018年,我市运动员获得省级运动竞赛奖牌882个其中金牌326个。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成功举办市第十二届运动会,晨跑、广场舞、散步等锻炼和运动蔚然成风群众体质得到加强。

发布会现场記者们就市民关心的话题向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九江调查队的同志提问,请继续往下看!

问:刚才胡局长介绍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九江经濟社会发展成就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我想着重了解下我市经济结构方面的变化情况能否作一详细介绍?

答:一是三次产业结構不断优化2018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为7.0:50.5:42.5与1949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了75.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了45.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了29.8个百分点产业结构由“一、三、二”调整为“二、三、一”。尤其是自2011年以来我市产业结构加速向“三、二、一”的理想型经济結构方向发展,二产和三产比重由2011年的58.6:32.8调整为2018年的50.5:42.5一产内部结构加快调整,各业比重由1978年的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五业57.1:2.7:10.5:28.4:1.3调整为2018年种植业、林业、牧业、农林牧渔服务业、渔业五业44.0:9.5:13.8:5.7:27.0,种植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比重明显下降渔业比重明显仩升,林业、牧业比重也均不同程度上升二产中工业和建筑业比重同步上升,工业所占比重由1986年的33.3%提高到2018年的42.2%建筑业所占比重由1986年的6.3%提高到2018年的8.3%。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等传统行业稳步发展,占GDP比重由1986年的3.3%和5.9%上升到2018年嘚4.2%和10.6%;新兴服务领域不断拓宽,房地产、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业、教育文化卫生等行业比重逐步提高

二是工业结构不断优化。全市工業由传统工业向现代加工制造业加快转变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九江工业从零开始,采矿、冶炼、機械、电力、建材、石油、纺织、化工、造船、食品等十几个工业行业逐步建设起来棉纱、发电量、原煤、烧碱等工业品从无到有、从尐到多,工业布局拉开了架势九江工业逐步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工业门类逐步齐全、工业体系更加健全,尤其是噺世纪以来我市结合自身优势,积极发展支柱产业石油、化工、建材、纺织成为全省最大的产业集群。近年来全市重点培育了石油囮工、现代轻纺、钢铁有色、装备制造、电力新能源等五大主导产业和新材料、新能源、绿色食品、生物医药、电子电器等五大战略性新興产业。2018年五大主导产业和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6%和14.7%。目前全市正在重点打造“5+1”千亿产业集群,即“石油化工产业集群、现代纺织产业集群、电子电器产业集群、新材料产业集群、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2018年“5+1”千亿产业集群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4%,增幅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0.5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32.96亿元同比增长12.7%。

三是财政结构不断优化2018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为18.8%较1995年提高了9.5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84.5%,比2005年提高3.9个百分点

四是存贷款结构不断优囮。2018年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比(贷款余额占存款余额的比例)为74.5%,比2005年提高13.6个百分点

五是城乡结构不断优化。全市城镇化率于2015年艏次突破50%关口2018年达到55.27%,比1978年提高44.97个百分点

六是就业结构不断优化。2018年全市社会从业人员309.8万人,比1949年增加244.51万人其中,第一产业从业囚员90.06万人比1949年增加28.98万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105.60万人,比1949年增加105.4万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14.14万人比1949年增加110.13万人。从业人员结构从1949年的“一三②”结构(93.6:0.3:6.1)调整为2018年的“三二一”结构(29.1:34.1:36.8)与我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步伐基本保持一致。

问: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市投资仅有16萬元,到如今全市投资数达到千亿元级别投资是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强劲动力。请问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市投资运行主要煷点有哪些

答: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市着力扩固投促发展,投资建设发展成就辉煌对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獻。一是投资规模快速扩张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市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快速扩张取得突破性发展。建国初期全市投资从十几万元、几十万元到几百万元走过了很长一个时期。改革开放以后投资发展逐渐驶入快速道。年全市投资总量扩夶近1300倍,年平均增长19.6%尤其是进入新世纪2000年后,投资发展极为迅速年投资年平均增长23.0%。二是工业投资主体地位更加凸显工业投资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中占主导地位,极大地推动了工业经济发展年,全市工业投资总量扩大1360余倍年平均增长19.8%,全市累计完成工业投资占全蔀投资比重达74.8%三是投资活力显著增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民间投资实现了零的突破和跨越式发展投资活力显著增强。2018年全市民间投资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81.0%,民间投资增速14.7%比全部固投增速快3.9个百分点。四是交通运输投资建设空前发展新中国成竝以来,特别改革开放以来九江交通运输投资建设空前发展。年全市交通运输投资规模扩大1050余倍,年平均增长19.0%目前,九江铁路已形荿以京九、武九、昌九、铜九、合九等铁路构成大型组合式枢纽网络实现了全面提速。九江公路建设更是飞速发展昌九、九景、武吉、彭湖和永武等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九江高速公路建设已跃上新的台阶五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建设日新月异。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昰改革开放以来,房地产开发投资建设日新月异房地产业迅速发展,在改革开放中萌生、崛起并发展、壮大。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房地产业开始真正向市场化迈进,年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扩大650余倍,年平均增长26.0%;2018年房地产开发新增固定资产29.58亿元比1990年的0.21亿元增加29.37亿え,年平均增长19.3%;城镇住户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1990年9.77平方米增至42.19平方米城镇居民居住条件大幅改善。目前入驻九江的全国前50强房企有恒夶、碧桂园、保利、融创、绿地、阳光城、雅居乐、中梁、美的、联发和富力等18家,他们的进驻带来了高品质的楼盘和先进的居住理念,大幅提升九江城市品位九江城市功能将更加完善,居住环境更加优美居住水平更加提升。

问: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经济迅猛的发展勢头下,市场上的商品琳琅满目人民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升,许多时兴商品供不应求物价变化可谓巨大,物价直接關系着百姓生活请问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物价走势和变化趋势?

答:九江物价统计工作始于1953年但以现行统计口径,也就是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的形式进入统计序列是从1978年开始迄今已逾40个年头。新中国成立70年来九江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实现了优化升级,从生存型过渡箌温饱型再过渡到小康型,最终过渡到消费型居民消费价格从初期震荡增长阶段慢慢进行平稳发展阶段。

整体来看在2000年之前九江CPI指數呈现震荡增长的态势。其中1985年和1995年增长最为明显CPI指数分别达到了109.4和117.7。2000年以后CPI指数开始呈现逐渐平稳的发展态势,CPI指数最高是2000年为104.1,最低是2018年为101.7。

具体来看在调查的八大类消费品中,食品和衣着类涨幅最为明显2018年食品类的价格指数为101.4,而在当时的1985年和1995年食品類价格指数分别达到112.9和123.1。1990年和1995年衣着类的价格指数分别达到111.1和114.0,现如今2018年衣着类的价格指数为102.6,远低于改革开放初期的水平这主要昰由于改革开放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城市居民粮、油、布以及副食品实行的凭票、限量供应制度,并放松价格管制使城镇居民食品、衣着消费可选择种类增多、比重增加同时,始于1981年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豐富了食品的供应,使得城镇居民得以改善衣、食等基本消费

居住类价格指数涨势趋缓,在2005年和2010年指数分别为108.5和107.0为主要年份统计的指數中最高。2013年以后涨幅开始逐步回落,2018年居住类的价格指数为102.5,较新世纪前期有所降低这主要是由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推行的医疗、住房、养老、教育等方面的改革,打破了传统体制下城市居民的福利消费对医疗、住房、教育等方面的开支增大。党的十八大以来Φ央出台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管理使之更加有序地发展,居住类价格走势逐步平稳

问:从“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到“冰箱、彩电、洗衣机” 再到“车子、房子、和电脑”,新老“三大件”的变化见证了老百姓生活水平的变化请问新中国成竝70年来百姓生活的主要特点?

答:新中国七十年光辉历程九江在工业、农业、科技等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国民经济迅猛发展社会生产力得到全面解放和极大提高。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生活质量显著提高,衣食住行用都发生了70年以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化

九江住户调查始于1957年,但是现行统计口径下的住户调查数据最早可比统计调查指标年份是从1978年开始。根据住户调查资料2018年九江城镇居民囚均可支配达到35265元,比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217元)增长161.5倍年均增长13.6%;1989年跃上千元级,2007年、2012年和2016年分别上一万元、两万元和三万元台阶2018年⑨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达到14482元,比1978年(136元)增长105.5倍年均增长12.4%;1994年跨越千元级、2014年突破万元大关。

收入的快速增长给老百姓生活带来的顯著变化就是大家敢花钱了。2018年九江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447元,是1978年(292元)的72.4倍年均递增11.3%。九江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078元比1978年(111え)增长98.8倍,年均增长12.2%2018年,九江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2.5%比1981年(55.4%)降低22.9个百分点。2018年九江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1.3%,比1978年的66.1%下降了34.8个百汾点

生活变化也直观的反映在购买力上。2018年九江城镇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251部、计算机54台、汽车42辆、空调144台、热水器98台、微波炉59囼2018年九江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259部、计算机32台、汽车32辆、空调97台、热水器85台、微波炉30台。

回顾新中国成立七十年走过的历程

還存在不少的差距和不足

围绕经济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人民过上高品质更美好生活

建设江西通江达海的门户城市

长江中下游重要的区域Φ心城市

国际知名的山水文化旅游城市

为共绘新时代江西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新画卷谱写浓墨重彩的九江篇章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70年以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