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意波长,动力强流动陀螺动力学是等离子体动力学物理吗

第2页/共20页
应是在运动中能量转换所形成的,我们必须找到并认识陀螺系统储能与释能的两个过程。陀螺转子的高速旋转,是周期性的,外力的作用是持续的。因此可以断定,系统复合运动的规律之一必须是周期性的,而且必与转子周期有关,而能量积蓄和释放必与运动速度的变化有关,章动和进动体现了陀螺运动的两个方向分量。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转子圆盘上每一个质点在运动过程中的速度有着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的变化规律,诸质点的速度变化综合反映出一个相对于圆盘质心,或者相对于系统支点的一个空间回转角动量。空间回转角动量推动着外力的作用点(圆盘质心),并能够克服外力做功产生偏移和上升。没有章动就没有进动,外力作用产生章动,进动随之而生。因此,高速自转陀螺由于章动幅度甚微从而达到相对静止,凸显其抗外力干扰能力。掌握陀螺运动的规律及对运动参数的精确计算方法,对于精密陀螺仪提供精确纠偏数据,对于陀螺传感器件提供准确陀螺力计算、对于重工业有关陀螺力的控制提供设计依据,以及其他针对或涉及陀螺力应用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1. 陀螺运动的基本原理
1.1圆盘运过程中诸质点的翻转加速度
高速旋转的陀螺,从某一时刻受到了外力(地球引力)的持续作用,陀螺转子开始下降,即绕定
点O 旋转(见图1所示简化模型),
同时转子又相对于通过转子质心的
一条水平轴L 线开始翻转。为简化
计算分析我们在以后分析中,取转
子上半径为r 的一个圆环,设转子
的质量m 全部集中在这个圆环上,
并且设外力的作用力臂为R (不计
质量),外力为F 。不考虑地球引力
及气动影响。注意:在下面分析中,
为形象描述称转子为圆盘。
由于圆盘的自转,外力对系统
图1 的作用产生的相对于O 点的角加速
度 o 。随着运动的开始,圆盘以水平翻转轴L 为轴以同样角加速
第2页/共20页
寻找更多 ""正文/等离子体动力学
   发展简史& 早在19世纪,英国的一些学者就开始研究等离子体。M.法拉第、J.J.汤姆孙、J.S.E.汤森等相继从事气体放电的研究。1879年,W.克鲁克斯首先指出气体放电管中的电离气体是不同于气体、液体、固体的"物质第四态"。1928年,美国学者I.朗缪尔首先采用等离子体这个名称,并且指出等离子体中有电子静电波,即朗缪尔波(见)。19世纪末天体物理和空间物理的研究也推动等离子体动力学的发展。1902年,英国学者O.亥维赛等指出,地球周围存在着可以反射电磁波的电离层。1959年,J.A.范艾伦发现地磁场捕获空间中的带电粒子形成辐射带()。   与此同时,等离子体动力学本身也有一些重要进展。1938年,苏联学者A.A.符拉索夫提出无碰撞的(即符拉索夫方程)以研究等离子体中的波动现象。1942年,瑞典学者指出,磁场中的导电流体可出现低频的磁流体波,后称为阿尔文波(见)。1946年,苏联学者Л.Д.朗道提出静电波与粒子的共振阻尼机制(后称为朗道阻尼)。   1928年,英国学者R.阿特金森和奥地利学者F.豪特曼斯等指出太阳的能量来自氢的热核反应所释放的能量。1950年后,英、美、苏等国为寻找新能源所进行的的研究促进等离子体动力学迅速发展,同核聚变实验装置相结合的等离子体理论,如关于环形磁场中的等离子体输运问题,各种宏观和微观不稳定性问题等,发展尤为迅速。   温度为几千摄氏度的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工业上应用(如等离子体切割、焊接、喷涂、化工、冶金等),推动了对低温等离子体的研究。1952年,美国学者D.J.玻姆等把等离子体理论移植到固体物理中,以研究金属和半导体中的电子气和载流子的运动。等离子体动力学的这一新领域正在不断发展。   学科内容& 等离子体动力学主要研究单粒子运动、波动、不稳定性、弧豫、输运和辐射现象等。   单粒子运动& 等离子体中带电粒子之间存在着电力,因此,这些粒子的运动是紧密耦合的。等离子体粒子的运动本质上是集体运动。略去粒子间的相互作用,把等离子体看成大量独立的带电粒子的集合,就是单粒子运动理论的出发点。这种简化模型适用于。   带电粒子在均匀恒定磁场中的运动(拉莫尔旋进),是沿磁力线的运动和线磁力线的回旋运动的叠加。图 1示出正负粒子在均匀恒定磁场中绕磁力线的回旋运动。在相同磁场条件下,电子和离子回旋运动的方向以及拉莫尔圆的半径是不同的。回旋运动的圆心称为引导中心。粒子的引导中心不会横越磁力线运动。但在有外力时,粒子的回旋轨道发生畸变,使得引导中心产生横越磁力线的漂移运动(图 2)。引起漂移的因素很多,电场、重力场、压力梯度等会引起电漂移、重力漂移等。对于非均匀磁场,磁场的梯度和磁力线的弯曲也会产生粒子的漂移运动。 &   波动& 等离子体的波动模式,比气体中的波动模式复杂得多。就波的性质而论,有静电波(磁场无扰动)和电磁波(磁场有扰动);就偏振情况而论,有线偏振波、圆偏振波和椭圆偏振波;就相速度大小而论,有大于真空光速的,也有等于或小于真空光速的;波的群速和相速,可以同向、不同向或反向;波的模式也可以互相转化。等离子体中波动现象之所以复杂,是因为带电粒子在波的作用下会发生运动,粒子运动影响波的传播。等离子体处在磁场中时具有各向异性的性质,波的模式更多。   温度较低时,粒子的热运动速度远小于波速,这时波是冷波,可用来研究。反之,当热运动速度可与波速比较时,波是热波,要用符拉索夫方程来研究。如果等离子体不处在磁场中,冷波只有一种,就是光波。波的相速比真空光速大一点。热波有三种,即光波、电子朗缪尔波和。如果等离子体处在磁场中,冷波有两种:寻常波和非常波。热波的模式则更多。在不同的参量范围(温度、频率、波长、波的传播方向和磁场的取向等)内,这些波有特殊的名称,如阿尔文波、磁声波、等(见)。   在一定条件下,波可以和粒子发生共振。例如,电子朗缪尔波可以和运动速度相近的电子共振。如果电子从波吸取能量,就会形成波的朗道阻尼;平行磁场传播的寻常波在它的频率与相同时,可以与离子共振,形成波的离子回旋阻尼等。如果磁场或等离子体密度、温度等非均匀,则粒子漂移运动会引起漂移波。   等离子体中的大振幅波有、、孤立波等。   不稳定性& 在等离子体内部,可以发生多种不稳定性,这是等离子体区别于其他物质状态的特点之一。等离子体内部的不稳定性分为宏观的和微观的两大类。   等离子体偏离力学平衡状态时发生的不稳定性称为宏观不稳定性,重要的有交换不稳定性、扭曲不稳定性、气球不稳定性、等。宏观不稳定性也称为磁流体不稳定性,通常应用磁流体力学理论来研究()。   等离子体偏离热力学平衡状态时发生的不稳定性称为微观不稳定性(见)。例如速度分布、压力分布的各向异性,在一定条件下会引起微观不稳定性。微观不稳定性种类极多,重要的有、、尾隆不稳定性等。另外,很多波动(如朗缪尔波、离子声波)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引起微观不稳定性而导致波的振幅增大。通常应用符拉索夫方程研究等离子体微观不稳定性。   弛豫和输运& 处于非热平衡态(例如电子温度和离子温度不相等)的等离子体会通过弛豫过程趋向热平衡态。弛豫过程一般通过粒子间的碰撞来实现,有时也通过波与粒子相互作用来实现。   带电粒子间的作用力是库仑力,力程为。一个粒子既可和紧相邻的粒子发生近碰撞,也可以和以德拜长度为半径的球内的多个粒子发生远碰撞。远碰撞的作用比近碰撞大得多,故平均自由程和平均碰撞时间基本上由远碰撞决定。这是等离子体中带电粒子的碰撞与气体中的中性粒子碰撞(只有近碰撞)的明显区别。电子和离子弛豫过程的时间并不相同。这是因为电子质量轻,运动速度快,故碰撞频繁,而离子则相反。非热平衡态的等离子体,其电子将最先达到热平衡,然后是离子,最后才是电子和离子之间达到热平衡。因此,会出现这样的等离子体,其电子温度与离子温度不相等。   处于稳定的非热平衡态的等离子体,存在扩散、热传导、电传导等输运过程。由于带电粒子沿磁场的运动不受磁场影响,而横越磁场的运动则受磁场的约束,所以处于磁场中的等离子体在垂直磁场方向的输运系数一般小于在平行磁场方向上输运系数。例如,沿磁场的电导率为,而垂直磁场方向的,式中n、me和e分别为电子的密度、质量和电荷,v为电子和离子的碰撞频率。 输运系数通常用福克-普朗克方程计算。   低温等离子体,即温度为几千摄氏度的高温电离气体,它的电离度仍很低,自由电子数只占全部粒子数的一个很小部分,因而带电粒子主要是和中性粒子发生碰撞。这种等离子体的输运系数和完全电离的等离子体相差很大。例如,沿磁场的电导率为,v为电子与中性粒子的碰撞频率。   辐射& 等离子体辐射有轫致辐射、回旋辐射、黑体辐射和线辐射等。   轫致辐射是自由电子在离子的电场中被减速时产生的辐射。等离子体中的轫致辐射主要来自电子与离子的远碰撞,它是一种连续辐射,波长分布在紫外线到X射线范围内。对于高温(几百万摄氏度以上)等离子体来说,轫致辐射是一种重要的辐射。   回旋辐射是磁场中的等离子体带电粒子绕磁场作回旋运动时产生的辐射。电子的辐射比离子的强。辐射的频率是电子的回旋频率和谐频。回旋辐射是磁场中高温等离子体的重要的辐射。   对于弱电离的低温等离子体,轫致辐射和回旋辐射可以忽略,而线辐射和则占主要地位。线辐射是分子、原子和电子在跃迁过程中的辐射。俘获辐射是自由电子与离子近碰撞时被离子俘获形成一个新的离子或中性粒子时的辐射,它是连续辐射。   参考书目  N.A.Krall and A. W. Trivelpiece, Principles of , McGraw-Hill, New York, 1972.  T.J.M.博伊德、J.J.桑德森著,、陆志云译:《等离子体动力学》,科学出版社,北京,1977。(T.J.M. Boyd and J.J.Sanderson, Plasma Dynamics, Nelson, London, 1969.)  M. Mitchner and C. H. Kruger, Jr., Partially Ionized Gases, John Wiley & Sons, New York, 1973.
配图/等离子体动力学
相关连接/等离子体动力学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6次
参与编辑人数:5位
最近更新时间: 20:52:05
申请可获得以下专属权利:
贡献光荣榜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超声悬浮式球转子陀螺动力学设计与试验的研究.pdf 83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2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1 2------------------------------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The Graduate School
College of Aerospace Engineering Research on Ultrasonic Suspended Gyroscope
Dynamic Design and Experimental Study
with Spherical Rotor
A Thesis in
Mechanical Design and Theory
Advised by
Associate Professor Chen Chao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Engineering
March, ------------------------------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 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 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任何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对本论文所 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 明。
本人授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以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 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 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承诺书)
作者签名:
5 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本课题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本科研业务 费专项科研项目基金(项目编号:NJ201 1001)以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 年度第二批研究生 创新基地(实验室)开放基金( 已顺利结题,评审结果为优秀) 。
本文围绕近场超声悬浮及驱动技术在球转子陀螺中的创新应用这一主题,进行了新型球转 子非接触式压电作动器的结构设计、振动结构诱发近声场的机理分析和声固耦合模型的建立, 并进行了样机的悬浮和驱动特性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概括如下:
1、分析了近场超声悬浮的物理本质和动力学机制,针对当前机械转子式陀螺仪的发展现状, 提出了将近场超声悬浮应用于转子式陀螺的支承和驱动,并给出了超声悬浮式陀螺仪的定义和 姿态检测方法。
2 、提出了三种可用于构建超声悬浮球转子陀螺仪的非接触式压电作动器:碗式压电作动器、 轴/径向耦合式压电作动器以及压电球定子式压电作动器,并详细分析和阐述了三种球转子压电 作动器的工作原理,并对其进行了结构动力学分析和和电激励方式的设计。
3、分别建立了碗式压电作动器和轴/径向耦合式压电作动器的声固耦合分析模型,深入分 析了结构诱发近声场作用的物理机制,为超声悬浮式陀螺的系统设计和分析奠定了基础。
4 、制作了碗式压电作动器和轴/径向耦合式压电作动器样机,搭建了试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在学习高中物理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好的经验可以分享? - 知乎6314被浏览255011分享邀请回答/s/1i5HhB6l密码: 9bu6一、运动学形状和大小不变,而且内部各点的相对位置不变的物体称为刚体。当刚体作平动,即刚体上的每一点运动状态都相同时,刚体可以视作一个只考虑其质量的点,称为质点。运动是相对的,取决于你所选的参考系,物体间的相对运动符合矢量合成法则,A相对于B的速度是A相当于C的速度与C相当于B的速度之矢量和,对加速度也一样,选择合适的参考系可以简化问题。【例1】你乘船顺流而下,将一个塑料瓶扔进水中,经t时间,你掉转船头,逆流而上,那么在t时间后你将与瓶子相遇,因为,若以流水为参考系,你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时的速度相等,而瓶子也没有动。速度分解问题:(1)左图中船的水平运动可以分解为沿着绳切向与法向的运动,其效果分别使得船沿着绳运动和以滑轮为圆心摆动,合成运动是船水平运动,船速为v/cosθ;(2)在绳的C端以速度v匀速收绳,拉动低处的物体M水平前进,当绳AO与水平段恰成α角,物体M的速度为v/(1+cosα)" data-rawwidth="719" data-rawheight="25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9" data-original=""&————————————" data-rawwidth="584" data-rawheight="60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4" data-original=""&" data-rawwidth="584" data-rawheight="60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4" data-original=""&二、静力学设物体受到外力F,发生形变线度为x,则对于特定材料,杨氏模量E=(FL)/(Sx)是定值。" data-rawwidth="565" data-rawheight="5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5" data-original=""&" data-rawwidth="565" data-rawheight="5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5" data-original=""&————" data-rawwidth="577" data-rawheight="3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7" data-original=""&" data-rawwidth="577" data-rawheight="3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7" data-original=""&————" data-rawwidth="567" data-rawheight="2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7" data-original=""&" data-rawwidth="567" data-rawheight="2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7" data-original=""&三、动力学我们把静止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称为惯性系,只有在惯性系中,牛顿定律才适用。若物体在加速度为a的非惯性系中,为了使得牛顿定律成立,我们给物体加上一个惯性力Q=-ma,其中负号表示力的方向与参考系加速度方向相反,设物体加速度为A,那么牛二定律变为F+Q=mA,定义约束反力R=-mA,则F+Q+R=0 ,称为达朗伯原理,它将动力学问题转化为静力学问题进行处理,这种方法称为动静法。" data-rawwidth="579" data-rawheight="3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9" data-original=""&" data-rawwidth="579" data-rawheight="3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9" data-original=""&————" data-rawwidth="572" data-rawheight="2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2" data-original=""&" data-rawwidth="565" data-rawheight="50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5" data-original=""&" data-rawwidth="565" data-rawheight="50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5" data-original=""&————" data-rawwidth="576" data-rawheight="5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6" data-original=""&" data-rawwidth="576" data-rawheight="5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6" data-original=""&——————" data-rawwidth="588" data-rawheight="38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8" data-original=""&————————————" data-rawwidth="576"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6" data-original=""&" data-rawwidth="574" data-rawheight="56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4" data-original=""&这样,进动角速度就由旋转角速度唯一确定,因此陀螺能稳定旋转,但是实际上,由于能量这样,进动角速度就由旋转角速度唯一确定,因此陀螺能稳定旋转,但是实际上,由于能量这样,进动角速度就由旋转角速度唯一确定,因此陀螺能稳定旋转,但是实际上,由于能量损耗和外界扰动,旋转角速度不断减小,进动角速度不断增加,最终陀螺会停止旋转。【例8】(1)当推自行车时,前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都向后,当骑自行车时,前轮对地有向前的滑动趋势,受到摩擦力向后。后轮由于轴承带动对地有向后的滑动趋势,所以受到摩擦力向前。(2)自行车骑得越快越不易翻,因为自行车所以能不倒,是因为前轮角动量与后轮角动量和为0,速度越快,角动量越大,受到微扰后就不易侧翻,这与陀螺旋转的原理类似。4.3 天体运动" data-rawwidth="575" data-rawheight="4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5" data-original=""&" data-rawwidth="567" data-rawheight="2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7" data-original=""&扭矩正比于角形变量这一规律,也称为转动胡克定律。电流表之所以刻度均匀,是因为流过电流表的电流强度正比于线圈安培力矩,安培力矩等于弹簧扭矩,扭矩正比于指针偏转角。扭矩正比于角形变量这一规律,也称为转动胡克定律。电流表之所以刻度均匀,是因为流过电流表的电流强度正比于线圈安培力矩,安培力矩等于弹簧扭矩,扭矩正比于指针偏转角。扭矩正比于角形变量这一规律,也称为转动胡克定律。电流表之所以刻度均匀,是因为流过电流表的电流强度正比于线圈安培力矩,安培力矩等于弹簧扭矩,扭矩正比于指针偏转角。" data-rawwidth="571" data-rawheight="2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1" data-original=""&四、电磁场与电磁感应" data-rawwidth="574" data-rawheight="3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4" data-original=""&" data-rawwidth="574" data-rawheight="3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4" data-original=""&————" data-rawwidth="564" data-rawheight="3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4" data-original=""&" data-rawwidth="564" data-rawheight="3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4" data-original=""&————" data-rawwidth="570" data-rawheight="5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0" data-original=""&" data-rawwidth="570" data-rawheight="5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0" data-original=""&————" data-rawwidth="228" data-rawheight="18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28"&" data-rawwidth="228" data-rawheight="18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28"&【例13】如图6,有一球形不带电的空腔导体,将一个负电荷Q放入空腔中,问:(1)由于静电感应,空腔导体内、外壁各带什么电?空腔内、导体内、导体外的电场强度,电势的大小有何特点,电场强度的方向如何?(2)证明:导体接地时,导体外表面不再带电。(3)如将空腔导体内壁接地;空腔导体内外壁各带什么电?空腔内、导体内、导体外的场强,电势有何变化?(4)去掉接地线,再将场电荷-Q拿走远离空腔导体后,空腔导体内、外壁各带什么电?空腔内、导体内、导体外部的场强、电势又有什么变化?解:(1)把负电荷放人空腔中,负电荷周围将产生电场,自由电子由低电势到高电势发生静电感应,使导体内壁带有电量为Q的正电荷,导体外壁带有电量为Q的负电荷。由高斯定理,空腔导体里外电力线数一样多,外部越靠近空腔导体场强越大,导体内电场强度为零。空腔内越靠近负电荷Q电力线越密,电场强度也越大。外部越靠近空腔导体电势越低,导体内部电势相等,空腔内越靠近负电荷Q电势越低,各处的电势均小于零。(2)如果外表面带负电,就有电力线由无穷远指向导体,导体的电势将小于零,与导体电势为零相矛盾。如果导体外表面最后带正电,则有电力线由导体外表面指向无穷远,则导体电势将大于零,也与地等电势相矛盾.所以,将导体接地时,导体外表面不再带电。(3)如把空腔导体内壁接地,电子由低电势到高电势,导体上的自由电子将通过接地线进入大地,静电平衡后导体内壁仍带正电,导体外壁不带电。由高斯定理,场电荷-Q未变所以空腔内的电力线分布未变,空腔内的电场强度也不变,导体内部场强仍为零。由于导体外壁不带电,导体外部无电力线,导体外部场强也变为零。导体与地电势相等都等于零,导体内部空腔中电势仍为负,越靠近场电荷电势越低,各处电势都比导体按地以前高。 (4)如去掉接地线,再把场电荷拿走远离空腔导体时,由于静电感应,导体外表面自由电子向内表面运动.到静电平衡时,导体内表面不带电,外表面带正电,带电量为Q,这时导体内部和空腔内无电力线,场强都变为零,导体外表面场强垂直导体表面指向导体外,离导体越远,电力线越疏,场强越小。顺电力线电势减小,无穷远电势为零,越靠近导体电势越高。导体上和空腔内电势相等,各点电势均大于零。在xy平面内的向量u=(a,b)与v=(c,d)的叉积u×v=|u||v|sin&u,v&=ad-bc,它是一个z轴上的矢量,即(a,b,0)×(c,d,0)=(0,0,ad-bc),若两个矢量的方向分别沿着+x轴与+y轴,则叉积沿着+z轴,用这个比什么左手右手定则更快,且不易错。如洛伦兹力公式F=qv×B" data-rawwidth="588" data-rawheight="50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8" data-original=""&————" data-rawwidth="588" data-rawheight="50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8" data-original=""&————————————" data-rawwidth="555" data-rawheight="4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5" data-original=""&" data-rawwidth="555" data-rawheight="4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5" data-original=""&五、电路" data-rawwidth="578" data-rawheight="4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8" data-original=""&电流密度j=dI/dS,对于电路中的任意节点,由电荷守恒定律可知,若设流入节点的电流为正,流出节点的电流为负,则流过节点的电流代数和总为0,这称为基尔霍夫第一定律(节点电流定律)。电流密度j=dI/dS,对于电路中的任意节点,由电荷守恒定律可知,若设流入节点的电流为正,流出节点的电流为负,则流过节点的电流代数和总为0,这称为基尔霍夫第一定律(节点电流定律)。电流密度j=dI/dS,对于电路中的任意节点,由电荷守恒定律可知,若设流入节点的电流为正,流出节点的电流为负,则流过节点的电流代数和总为0,这称为基尔霍夫第一定律(节点电流定律)。对于电路中的任意回路,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若设电源电动势为正,用电器电压为负,绕回路一圈后,电压的代数和总为0,这被称为基尔霍夫第二定律。" data-rawwidth="564" data-rawheight="5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4" data-original=""&" data-rawwidth="564" data-rawheight="5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4" data-original=""&————" data-rawwidth="570" data-rawheight="54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0" data-original=""&" data-rawwidth="570" data-rawheight="54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0" data-original=""&————" data-rawwidth="571" data-rawheight="3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1" data-original=""&感抗" data-rawwidth="571" data-rawheight="3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1" data-original=""&感抗,容抗感抗,容抗感抗,容抗以下电路图由Multisim12软件绘制。【例17】如图,在进行远距离输电时,电厂输出功率P1一般视为恒定,为了减少输电线上电阻R1产热对电能的损耗,常常需要提高输出电压U1,于是U2也提高,由于P1=U2·I2,故I2减小,R1上的热损功率减小。若S1闭合,则负载总电阻减小,U4减小,R2功耗减小,U3减小,I2不变,导线中的损耗增大。" data-rawwidth="424" data-rawheight="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4" data-original=""&" data-rawwidth="424" data-rawheight="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4" data-original=""&————" data-rawwidth="569" data-rawheight="3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9" data-original=""&" data-rawwidth="569" data-rawheight="3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9" data-original=""&" data-rawwidth="965" data-rawheight="31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5" data-original=""&" data-rawwidth="965" data-rawheight="31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5" data-original=""&
图11" data-rawwidth="962" data-rawheight="31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2" data-original=""&" data-rawwidth="962" data-rawheight="31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2" data-original=""&图12" data-rawwidth="998" data-rawheight="3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98" data-original=""&" data-rawwidth="998" data-rawheight="3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98" data-original=""&图13" data-rawwidth="1060" data-rawheight="4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60" data-original=""&" data-rawwidth="1060" data-rawheight="4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60" data-original=""&图14碳族元素(以硅为例)有四个价电子,可以与周围原子形成四个非极性键,形成相对稳定的结构。在外加电场作用下(不妨设其方向向右),价电子“跳出”共价键成为自由电子,在它原来的位置就出现一个空穴,其右侧的电子又会来填充这个空穴,如此往复,形成电子的定向移动。 在纯净的硅晶体中掺入硼,空穴浓度将会加大,称为P型(positive)半导体。在纯净的硅晶体中掺入磷,电子浓度将会加大,称为N型(negative)半导体。将两者拼合,得到一个PN结,在外加电场方向由P指向N时,PN结导通,在外加电场方向由N指向P时,PN结不导通,像这样具有单向导电性的元件称为二极管,所谓理想二极管,是指其正向电阻为0,反向电阻为无穷大。整流,是指将交流转换为直流。将交流电源连接一个二极管,就构成一个最简单的整流电路,将交流电一半的波形“切去”,称为半波整流电路,其缺点是,电流不连续,且交流不能得到高效的利用。再加入一个二极管,按图15方式连接,就成了一个全波整流电路,图中红线和绿线分别表示整流前和整流后的波形,整流后的波形称为脉冲直流电。" data-rawwidth="946" data-rawheight="4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46" data-original=""&" data-rawwidth="946" data-rawheight="4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46" data-original=""&图15将四支二极管组装成图16中D1的形式,称为桥式整流电路,将它与右侧的滤波电路合用,可以得到较为理想的直流。实际运用中,人们常常用集成稳压块代替L1,可以得到几乎恒定的电流。" data-rawwidth="1126" data-rawheight="4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26" data-original=""&" data-rawwidth="1126" data-rawheight="4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26" data-original=""&图16三相交流电是三个相位差互为120°的对称正弦交流电的组合。它是由三相发电机三组对称的绕组产生的,每一绕组连同其外部回路称一相,分别记以A、B、C。它们的组合称三相制,三相制的主要优点是:在电力输送上节省导线,能产生旋转磁场,且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异步电动机的发展和应用创造了条件。三相制不排除对单相负载的供电,因此三相交流电获得了最广泛的应用。三相制的主要连接方法有Y形(星形)接法与三角形接法(如图17),工业上一般采用图18所示的星形接法,即将各相电源或负载的一端都接在一点上,而它们的另一端作为引出线,分别为三相电的三条相线。对于星形接法,可以将中点引出作为中性线,形成三相四线制。也可不引出,形成三相三线制。当然,无论是否有中性线,都可以添加地线,分别成为三相五线制或三相四线制。当三相负载平衡时,即使连接中性线,其上也没有电流。三相负载不平衡时,应当连接中性线,否则各相负载将分压不等。三相电机的三角形接法是将各相电源或负载依次首尾相连,并将每个相连的点引出,作为三相电的三条相线。三角形接法没有中性点,也不可引出中性线,因此只有三相三线制。添加地线后,成为三相四线制。" data-rawwidth="283"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83"&" data-rawwidth="283"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83"&图17" data-rawwidth="283" data-rawheight="13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83"&" data-rawwidth="283" data-rawheight="13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83"&图18" data-rawwidth="567" data-rawheight="51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7" data-original=""&" data-rawwidth="567" data-rawheight="51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7" data-original=""&六、选修3-3 热力学" data-rawwidth="587" data-rawheight="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7" data-original=""&" data-rawwidth="587" data-rawheight="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7" data-original=""&————内能U,是指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热量Q是体系间内能交换的“通货”。当物体的温度高于外界时,物体会逐渐冷却直至与外界温度相同,此过程中物体向外界传热,内能减少,温度降低。当两个体系温度相同时,不发生热量交换,称为热力学第零定律。内能的改变可以通过热量的传递与做功实现,且U=Q+W,称为热力学第一定律,我们定义吸热为正,放热为负,外界对系统做功为正,系统对外做功为负。将热力学第一定律进一步推广,得到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那就是,能量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在转移和转化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爱因斯坦发现质能方程后,能量守恒修正为质能守恒。" data-rawwidth="314" data-rawheight="13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14"&" data-rawwidth="314" data-rawheight="13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14"&" data-rawwidth="204" data-rawheight="1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4"&" data-rawwidth="204" data-rawheight="1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4"&" data-rawwidth="566" data-rawheight="4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6" data-original=""&以上分析表明稳定平衡的条件是势能极小(称为势能极小原理),此时,对于物体施加扰动,使得其发生微小位移(虚位移),(最终)各力做功(称为虚功)之和总是0,称为虚功原理。以上分析表明稳定平衡的条件是势能极小(称为势能极小原理),此时,对于物体施加扰动,使得其发生微小位移(虚位移),(最终)各力做功(称为虚功)之和总是0,称为虚功原理。以上分析表明稳定平衡的条件是势能极小(称为势能极小原理),此时,对于物体施加扰动,使得其发生微小位移(虚位移),(最终)各力做功(称为虚功)之和总是0,称为虚功原理。【例】5根长度均为l的质量均为m的均质杆,将它们端点铰接成为正六边形机构,固定在天花板上,使六边形在竖直平面内,并用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连在下杆中点挂在天花板上,轻绳竖直,求绳上的张力。" data-rawwidth="235" data-rawheight="18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35"&解:以天花板为零势能面,体系重力势能为-3mgl,现假设拉力做功使物体上升微小位移dl,则Fdl=-d(-3mgl)=3mgdl,得F=3mg。解:以天花板为零势能面,体系重力势能为-3mgl,现假设拉力做功使物体上升微小位移dl,则Fdl=-d(-3mgl)=3mgdl,得F=3mg。解:以天花板为零势能面,体系重力势能为-3mgl,现假设拉力做功使物体上升微小位移dl,则Fdl=-d(-3mgl)=3mgdl,得F=3mg。自由度是物体运动方程中可以写成的独立坐标数。 Page 12 of 52(1)单原子分子如稀有气体只有一个原子,可看成自由质点,所以有3个平动自由度 ,i = t = 3 ;(2)刚性双原子分子如氢气、一氧化碳等分子,两个原子间联线距离保持不变。就像两个质点之间由一根质量不计的刚性细杆相连,确定其质心的位置,需3个独立坐标;确定质点联线的空间方位,需两个独立坐标,而两质点绕联线的的转动没有意义。所以刚性双原子分子有3个平动自由度, 2个转动自由度, i = t + r =3 + 2 = 5;(3)刚性三原子或多原子分子,如水 、氨 等,只要各原子不是直线排列的,就可以看成自由刚体,共有6个自由度,i = t + r = 3 + 3 = 6;(4)对于非刚性分子,由于在原子之间相互作用力的支配下,分子内部还有原子的振动,因此还应考虑振动自由度(以S 表示)。如非刚性双原子分子,好像两原子之间有一质量不计的细弹簧相连接,则振动自由度为1。一般在常温下,气体分子都近似看成是刚性分子,振动自由度可以不考虑。————理想气体是指,分子体积与气体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相比可以忽略不计;分子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力,不计分子势能,理想气体的内能是分子动能之和;分子之间及分子与器壁之间发生的碰撞为完全弾性碰撞,未碰撞时考虑为作匀速运动,气体分子碰撞时无动能损失。19世纪初,蒸汽机的普及使得物理学家纷纷转向研究与生产密切相关的热力学,通过实验先后得到了五个气体实验定律:(1)玻意耳-马略特定律:m,T一定时,p∝ ;(2)查理定律:m,V一定时,p∝T;(3)盖·吕萨克定律:m,p一定时,V∝T;(4)阿伏伽德罗定律:p,T一定时,V∝N(粒子数);(5)道尔顿定律:V,T一定时,p∝N;" data-rawwidth="597" data-rawheight="58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7" data-original=""&" data-rawwidth="597" data-rawheight="58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7" data-original=""&——" data-rawwidth="563" data-rawheight="4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3" data-original=""&" data-rawwidth="563" data-rawheight="4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3" data-original=""&" data-rawwidth="794" data-rawheight="66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94" data-original=""&" data-rawwidth="794" data-rawheight="66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94" data-original=""&将气体加热,当其原子达到几千甚至上万摄氏度时,电子就会被原子"甩"掉,原子变成只带正电荷的离子。此时,电子和离子带的电荷相反,但数量相等,这种状态称做等离子态。等离子态是由等量的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离子组成,我们通常称处于等离子态的物质为等离子体。" data-rawwidth="573" data-rawheight="3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3" data-original=""&" data-rawwidth="573" data-rawheight="3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3" data-original=""&借助电磁波传递热量的方式称为热辐射。它具有连续的辐射能谱,波长自远红外区延伸至紫外区,但主要靠波长较长的红外线。辐射源表面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所发射(或吸收)的能量同该表面的性质及温度有关
,表面越黑暗越粗糙,发射(吸收)能量的能力就越强。任何物体都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周围环境辐射能量。辐射电磁波在其传播路上遇到物体时,将激励组成该物体的微观粒子热运动,使物体加热升温,热辐射功率与温度间满足,其中为常数。" data-rawwidth="575" data-rawheight="19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5" data-original=""&" data-rawwidth="575" data-rawheight="19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5" data-original=""&————" data-rawwidth="571" data-rawheight="41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1" data-original=""&————" data-rawwidth="571" data-rawheight="41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1" data-original=""&————————————" data-rawwidth="577" data-rawheight="50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7" data-original=""&————" data-rawwidth="577" data-rawheight="50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7" data-original=""&————————————" data-rawwidth="459" data-rawheight="34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9" data-original=""&" data-rawwidth="459" data-rawheight="34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9" data-original=""&【例20】(1)如图24所示,杯中有密度均匀的油水混合物,其密度为ρ,经过一段时间后分为两层均匀液体,设其总体积不变,则杯底液体的压强变大。因为,在均匀混合时,密度较小的油产生的压强由侧面和底面共同分担,但在分层时全部由侧面分担,这样,侧面分担水的压力的“能力”就降低了,相对混合而言,侧面为底面“分担”的液体压力更小,因而底面压强更大。类似地,当容器上小下大,混合时侧面“施加”给底面的压力更大,所以分层后底面压强更小。(2)上述分层过程与热力学第二定律不矛盾,因为在体系全体油分子与水分子的组合中,油和水的混合不能达到能量相对低的体系,分层后油层和水层内部的分子状态数增大(熵增)。一般地,结构相似的两种分子在混合后需要更少的能量“维持稳定”,从宏观上表现为相似相溶。【例21】(1)一块冰浮在水面上,问冰熔化过程中,液面上升还是下降?(2) 一块冰浮在水面上,冰里有气泡,问冰熔化后,液面上升还是下降?(3)一块冰浮在水面上,冰里有少量沙子,问冰熔化后,液面上升还是下降? (4)一块冰浮在盐水上,问冰熔化后,液面上升还是下降? " data-rawwidth="570" data-rawheight="4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0" data-original=""&————" data-rawwidth="570" data-rawheight="4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0" data-original=""&————————————" data-rawwidth="572" data-rawheight="57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2" data-original=""&" data-rawwidth="572" data-rawheight="57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2" data-original=""&10.4 液晶晶体是原子、离子或分子按照一定的周期性在空间排列形成在结晶过程中形成具有一定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而非晶体内部原子的排列则是杂乱无章的。晶体拥有整齐规则的几何外形,即晶体的自范性。晶体拥有固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始终保持不变。晶体有各向异性(不同方向的性质不同)的特点。晶体可以使X光发生有规律的衍射。宏观上能否产生X光衍射现象,是实验上判定某物质是不是晶体的主要方法。液晶,是一种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呈现既不同于固态、液态,又不同于气态的特殊物质态,它既具有各向异性的晶体所特有的双折射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当通电时导通,排列变的有秩序,使光线容易通过;不通电时排列混乱,阻止光线通过。让液晶如闸门般地阻隔或让光线穿透。" data-rawwidth="577" data-rawheight="3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7" data-original=""&" data-rawwidth="577" data-rawheight="3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7" data-original=""&七、选修3-4 振动与波" data-rawwidth="583" data-rawheight="5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3" data-original=""&————" data-rawwidth="583" data-rawheight="5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3" data-original=""&————————————" data-rawwidth="572" data-rawheight="2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2" data-original=""&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例如水波,例如电磁波,称为横波。" data-rawwidth="572" data-rawheight="2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2" data-original=""&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例如水波,例如电磁波,称为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例如水波,例如电磁波,称为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例如水波,例如电磁波,称为横波。纵波是质点的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同轴的波。如敲锣时,锣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就是一致的,所以声波是纵波,沿着波前进的方向出现疏密不同的部分,传播是由于介质中各体元发生压缩和拉伸的变形,并产生使体元回复原状的纵向弹性力而实现的,只能在弹性介质(E≠0)中传播,一般的固体、液体、气体都具有拉伸和压缩弹性,所以它们都能传递纵波。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其波形不断向前推进,故称行波。频率和振幅均相同、振动方向一致、传播方向相反的两列波叠加后形成的波,波形并不向前推进,故称驻波。声源完成一次全振动,向外发出一个波长的波,频率表示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全振动的次数,因此波源的频率等于单位时间内波源发出的完全波的个数,而观察者听到的声音的音调,是由观察者接受到的频率,即单位时间接收到的完全波的个数决定的。当波源和观察者有相对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会改变。在单位时间内,观察者接收到的完全波的个数增多,即接收到的频率增大。同样,当观察者远离波源,观察者在单位时间内接收到的完全波的个数减少,即接收到的频率减小。假设原有波源的波长为λ,波速为u,观察者移动速度为v,当观察者走近波源时观察到的波源频率为
(u+v)/λ,反之则观察到的波源频率为
(u-v)/λ 。惠更斯原理——球形波面上的每一点(面源)都是一个次级球面波的子波源,子波的波速与频率等于初级波的波速和频率,此后每一时刻的子波波面的包络就是该时刻总的波动的波面,称为惠更斯原理,其核心思想是,介质中任一处的波动状态是由各处的波动决定的。显然,在v不改变时(介质的杨氏模量与密度不改变),波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并且传播轨迹可逆,且波的传播速度不因与另一列波相遇而改变。" data-rawwidth="588" data-rawheight="60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8" data-original=""&" data-rawwidth="588" data-rawheight="60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8" data-original=""&————" data-rawwidth="599" data-rawheight="57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9" data-original=""&————" data-rawwidth="599" data-rawheight="57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9" data-original=""&————————————" data-rawwidth="576" data-rawheight="51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6" data-original=""&————" data-rawwidth="576" data-rawheight="51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6" data-original=""&————————————" data-rawwidth="634" data-rawheight="1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4" data-original=""&" data-rawwidth="634" data-rawheight="1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4" data-original=""&1° 光程取常数值(图30左图)在各向同性的均匀介质中,光线从椭球反光镜的一个焦点F1发出,所有光线都被反射到另一个焦点F2,所有光线的光程相等。2° 光程取极小值(图30中图)凸球面反光镜放在与椭球相切的位置,从椭球焦点F1发出的光线在切点处被反射到椭球另一个焦点F2的光线,光程取极小值,其它光线不取极小值,所以不会被反射到F2点。3° 光程取极大值(图30右图)凹球面反光镜放在与椭球相切的位置,从椭球焦点F1发出的光线在切点处被反射到椭球另一个焦点F2的光线,光程取极大值,其它光线不取极大值,所以不会被反射到F2点。费马原理可以推导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1)光的直线传播定律:在各向同性介质中,光在任意两点之间沿直线传播的光程最短,此时,光程取极小值。(2)光线的可逆性原理:费马原理只涉及实际光线的传播路径,与实际光线的传播方向无关。若光线沿一个方向传播时光程取平稳值,则光线沿相反方向原路返回时,光程也必然取平稳值,所以逆方向返回的光线一定沿原路返回。" data-rawwidth="582" data-rawheight="47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2" data-original=""&————" data-rawwidth="582" data-rawheight="47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2" data-original=""&————————————" data-rawwidth="583" data-rawheight="5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3" data-original=""&x=λL/d" data-rawwidth="583" data-rawheight="5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3" data-original=""&x=λL/dx=λL/dx=λL/d当缝隙的宽度跟波长差不多或者比波长更小时,波可以绕过障碍物而传播,称为衍射。设波阵面为直线形的水波,到达障碍物的缝时,缝上各点成为新的子波源.以这些子波源为中心作半径为vt(v为波速)的半圆面,再作与半圆面相切的包面,这个包面就是波通过缝后在时刻t的波面。 直线形水波通过缝后,除与缝的宽度相等部分的波面仍为直线外,在缝的边缘处,波面的相当大的一部分发生了弯曲,传播到了障碍物的后面,这就是衍射现象。
而光是横波,所以原理和水波是一样的。单缝衍射是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光波会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的一种现象。如果波长与缝、孔或障碍物尺寸相当或者更大时,衍射现象最明显。当单色光照射在宽度小于或等于光源波长的小圆板或圆珠时,会在之后的光屏上出现环状的互为同心圆的衍射条纹,并且在所有同心圆的圆心处会出现一个极小的亮斑,这个亮斑就被称为泊松亮斑。一个理想的衍射光栅可以认为由一组等间距的无限长无限窄狭缝组成,狭缝之间的间距为d,称为光栅常数。当波长为λ的光垂直入射于光栅时,每条狭缝上的点都扮演了次光源的角色;从这些次光源发出的光线沿所有方向传播。由于狭缝为无限长,可以只考虑与狭缝垂直的平面上的情况,即把狭缝简化为该平面上的一排点,则在该平面上沿某一特定方向的光场是由从每条狭缝出射的光相干叠加而成的。当从相邻两条狭缝出射的光线到达干涉点的光程差是光的波长的整数倍时,两束光线相位相同,就会发生干涉相长现象。此时dsin(Θ_m)=λm,时发生干涉加强现象,当平面波以入射角i入射时,同理
d[sini+sin(Θ_m)]=λm,白光通过衍射光栅,也可能发生色散现象。12.3 光的偏振偏振是指横波的振动矢量(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偏于某些方向的现象。纵波不发生偏振。 振动方向对于传播方向的不对称性叫做偏振,它是横波区别于其他纵波的一个最明显的标志。当平面偏振光通过手性化合物溶液后,偏振面的方向就被旋转了一个角度。这种能使偏振面旋转的性能称为旋光性。手性化合物都具有旋光性。
1844年,巴斯德研究了两种物质:酒石酸和外消旋酸。二者虽然具有相同的化学成分,但酒石酸具有旋光性,而外消旋酸却没有。巴斯德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两组盐的晶体,发现二者都是不对称的。不过,外消旋酸盐晶体具有两种形式的不对称性:一半晶体与酒石酸盐晶体的形状相同,而另一半则为镜像。也就说,外消旋酸盐的晶体,有一半是左旋的,一半是右旋的。巴斯德煞费苦心地将左旋的和右旋的外消旋酸盐晶体分开,然后分别制成溶液,并让光束通过每一种溶液。果然,与酒石酸晶体有着相同不对称性的晶体,其溶液像酒石酸盐那样使偏振光的振动面发生转动,而转动角度也相同。这些晶体就是酒石酸盐。另一组晶体的溶液则使偏振光的振动面向相反方向转动,转动角度相同。由此可见,原外消旋酸盐之所以没有显示出旋光性,是因为这两种对立的倾向互相抵消了。电磁振荡与电磁波将一个电感与电容串联,加上开关,设电容在初始状态已被外部电源充电,电压为U,t=0时闭合开关,由基二定律 " data-rawwidth="578" data-rawheight="5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8" data-original=""&麦克斯韦建立了完备的经典电磁场理论,他提出,振荡电路会向空间中激发出电磁波,电磁" data-rawwidth="578" data-rawheight="5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8" data-original=""&麦克斯韦建立了完备的经典电磁场理论,他提出,振荡电路会向空间中激发出电磁波,电磁麦克斯韦建立了完备的经典电磁场理论,他提出,振荡电路会向空间中激发出电磁波,电磁麦克斯韦建立了完备的经典电磁场理论,他提出,振荡电路会向空间中激发出电磁波,电磁波的传播方向与电路中的电场与磁场方向两两垂直,频率越高,电磁波的能量越强,并计算得到,真空中电磁波的传播速率为每秒3亿米,这一速度与迈克尔孙-莫雷实验测出的光速的值基本相同,因此判定光是电磁波。
八、选修3-5 现代物理(动量部分参见 三、动力学)惯性质量是和物体的运动相关的,而引力质量则是显示物体对其他物体吸引作用的能力。牛顿第二定律是惯性质量量度的方法,但不是质量的定义,因为加速度和力都可以测量,但不能说没有加速度和力,质量就不存在。所以可以这么看,如果物质在某个坐标系中静止,那么在这个坐标系中就测量不出惯性质量,但引力质量是可以测量的。1890年,厄缶将两个不同质料、质量相等的球悬系在扭秤的两臂上使扭秤平衡,并指向东西。物体受地心引力和地球自转的惯性离心力作用。若物体的引力质量与惯性质量不等,引力和惯性离心力之和将产生转矩,此转矩可被悬丝的扭力矩所平衡。将整个实验装置转180°,使两球的位置互换,转矩取向相反,而扭力矩不变,则应观察到扭秤偏转一个角度。实验在高精度内未观察到这一效应。广义相对论的等效原理,其实就是建立在惯性质量和引力质量的关系上。既然我们总可以选择参照系,让引力和惯性同一,那么引力质量和惯性质量也是同一的,但在不同的情况下体现的程度不同。
等效原理:在任何一个时空点上都可以选取适当的参考系,使一切物质的运动方程中不再含有引力项,即引力可以局部地消除。如果认为这种消除了引力的参考系是惯性系,那么,等效原理告诉我们,在任何一个时空点,一定存在局部惯性系。等效原理的意义是,无限小体积中,均匀的引力场可以代替加速运动的参照系。这就是引力和惯性之间的关系。" data-rawwidth="577" data-rawheight="4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7" data-original=""&" data-rawwidth="577" data-rawheight="4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7" data-original=""&闵可夫斯基空间:三维空间坐标加上一个时间坐标(虚数轴),距离" data-rawwidth="574" data-rawheight="51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4" data-original=""&" data-rawwidth="574" data-rawheight="51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4" data-original=""&在光的传播过程中,光线照射到粒子时,如果粒子大于入射光波长很多倍,则发生光的反射;如果粒子小于入射光波长,则发生光的散射,这时观察到的是光波环绕微粒而向其四周放射的光,称为散射光或乳光。1922年,康普顿在研究石墨中的电子对X射线的散射时发现,有些散射波的波长比入射波的波长略大,他认为光也具有粒子的性质,光子和电子碰撞时,光子的一些能量转移给了电子,康普顿假设光子和电子、质子这样的实物粒子一样,不仅具有能量,也具有动量碰撞过程中能量守恒,动量也守恒,按照这个思想计算的结果跟实验数据完全符合,这样就证实了他的假设,这种现象叫康普顿效应。光的直线传播、反射与折射既能用光的波动说(惠更斯原理)解释,也能用光的粒子说解释(因为费马原理既能用光的波动说解释,也能用光的粒子说解释,即当光程平稳时光子不易发生散射,能量与动量最为集中)。光的干涉、衍射与偏振能用波动说解释,光电效应与康普顿效应能用粒子说解释,1927年,德布罗意提出,光既具有波的性质,也具有粒子的性质,粒子性的量度(能量和动量)与波动性的量度(波长与频率)存在(13-9)与(13-13)的关系。光是一种概率波,宏观波动性体现的是大量微观粒子关于时空的出现概率。
海森堡测不准原理,是指在测量一对“共轭”物理量(能量与时间,动量与空间)的过程中,意图减少其中一个的误差就必然要牺牲另一个的准确度,即△x△p≥h/(4π),△E△t≥h/(4π)1916年,爱因斯坦提出,在组成物质的原子中,有不同数量的粒子(电子)分布在不同的能级上,在高能级上的粒子受到某种光子的激发,会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上,这时将会辐射出与激发它的光相同性质的光,而且在某种状态下,能出现一个弱光激发出一个强光的现象。这就叫做“受激辐射的光放大”,简称激光,而真正的激光器在40多年后的1960年才制造出来,并立即得到广泛应用。激光的发射原理及产生过程的特殊性决定了激光具有普通光所不具有的特点。单色性好:普通光源发射的光子,在频率上是各不相同的,所以包含有各种颜色。而激光发射的各个光子频率相同,因此激光是最好的单色光源。 相干性好:激光束横截面上各点间有固定的相位关系,所以激光的空间相干性很好。方向性好:激光束的发散角很小。激光是目前最亮的光源,强激光甚至可产生上亿度的高温。13.4 散射
丁达尔效应就是光的散射现象或称乳光现象。由于溶液粒子直径一般不超过1 nm,胶体粒子介于溶液中溶质粒子和浊液粒子之间,其直径在1~100 nm。小于可见光波长(400 nm~700 nm),因此,当可见光透过胶体时会产生明显的散射作用。而对于真溶液,虽然分子或离子更小,但因散射光的强度随散射粒子体积的减小而明显减弱,因此,真溶液对光的散射作用很微弱。此外,散射光的强度还随分散体系中粒子浓度增大而增强。当有光线通过悬浊液时有时也会出现光路,但是由于悬浊液中的颗粒对光线的阻碍过大,使得产生的光路很短。粒子尺度远小于入射光波长(小于波长的十分之一)时发生的散射称为瑞利散射。 天空是蓝色是由于瑞利散射的强度与波长四次方成反比,所以太阳光谱中波长较短的蓝紫光比波长较长得红光散射更明显,所以在雨过天晴或秋高气爽时(空中较粗微粒比较少,以分子散射为主),在大气分子的强烈散射作用下,蓝色光被散射至弥漫天空,天空即呈现蔚蓝色。" data-rawwidth="565" data-rawheight="4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5" data-original=""&" data-rawwidth="565" data-rawheight="4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5" data-original=""&玻尔假定,氢原子核外电子的轨道不是连续的,而是分立的,在轨道上运行的电子具有一定的角动量(L=mvr,其中m为电子质量,v为电子线速度,r为电子线性轨道的半径),只能按(13-10)取值,由" data-rawwidth="615" data-rawheight="5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5" data-original=""&" data-rawwidth="615" data-rawheight="5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5" data-original=""&其中α≈
1/137称为精细结构常数,定义电离能为使得电子“离开”氢原子所需的能量,其值为-E1=13.6eV
,令n=1,代入(14-6)解出r,再代入(14-4),得到第一玻尔速度v1=αc&&c
,说明可以不考虑狭义相对论效应。将(14-7)代入(14-1),可以解出里德伯常量,与通过观察氢光谱测得的里德伯常量一致,说明模型对氢光谱合理。当永磁体被加热到超过居里温度,会突然失去磁性。当温度足够低,导体会出现超导现象。在低温(接近绝对零度)下,一些流体会出现超流性,其黏性足够低。这些都是量子力学在宏观上造成的状态突变。" data-rawwidth="571" data-rawheight="44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1" data-original=""&在裂变与聚变核反应中,质量是不守恒的,减少的质量转化为能量,其关系由(13-5)给出,微小的质量(损失)能产生巨大的能量,可以用于武器(不加控制的核反应,其中根据裂变原理制成的核弹叫原子弹,根据聚变原理制成的核弹叫氢弹)。能够控制的裂变反应可以用于核能发电,核能是一种相对清洁也有安全保障的能源,目前尚未实现可控核聚变反应。如果可控核聚变得以实现,那么能源短缺就将得到解决。" data-rawwidth="571" data-rawheight="44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1" data-original=""&在裂变与聚变核反应中,质量是不守恒的,减少的质量转化为能量,其关系由(13-5)给出,微小的质量(损失)能产生巨大的能量,可以用于武器(不加控制的核反应,其中根据裂变原理制成的核弹叫原子弹,根据聚变原理制成的核弹叫氢弹)。能够控制的裂变反应可以用于核能发电,核能是一种相对清洁也有安全保障的能源,目前尚未实现可控核聚变反应。如果可控核聚变得以实现,那么能源短缺就将得到解决。在裂变与聚变核反应中,质量是不守恒的,减少的质量转化为能量,其关系由(13-5)给出,微小的质量(损失)能产生巨大的能量,可以用于武器(不加控制的核反应,其中根据裂变原理制成的核弹叫原子弹,根据聚变原理制成的核弹叫氢弹)。能够控制的裂变反应可以用于核能发电,核能是一种相对清洁也有安全保障的能源,目前尚未实现可控核聚变反应。如果可控核聚变得以实现,那么能源短缺就将得到解决。在裂变与聚变核反应中,质量是不守恒的,减少的质量转化为能量,其关系由(13-5)给出,微小的质量(损失)能产生巨大的能量,可以用于武器(不加控制的核反应,其中根据裂变原理制成的核弹叫原子弹,根据聚变原理制成的核弹叫氢弹)。能够控制的裂变反应可以用于核能发电,核能是一种相对清洁也有安全保障的能源,目前尚未实现可控核聚变反应。如果可控核聚变得以实现,那么能源短缺就将得到解决。14.6 超弦与大统一理论卡-丘空间,即在物理学弦论基础下,除了三维空间和时间之外,还应该存在另外六个空间维度。这些“隐藏”的空间维度以极其微小的几何形状卷曲在我们宇宙的每一个点中。六维空间可以接纳任何可能的形状,而且都与其自身的世界相一致,具有其自身的物理学规律。多余的那六维空间正是采取了卡-丘空间这种特殊、古怪的方式紧缩起来的,它们看起来是细细长长的弦上面的一颗颗珠子,弦可能从它们的“孔”中穿过去,也可能绕过它们,包着它们。这些细细长长的弦在不停的振动。弦论的一个基本观点是,自然界的基本单元不是电子、光子、中微子和夸克之类的点状粒子,而是很小很小的线状的“弦”(包括有端点的“开弦”和圈状的“闭弦”)。弦的不同振动和运动就产生出各种不同的基本粒子,能量与物质是可以转化的。弦论中的弦尺度非常小,操控它们性质的基本原理预言,存在着几种尺度较大的薄膜状物体。高维度时空和高维度空间是不同的。举例来说,在三维空间中只有一个时间维度,但它是一个伪维度,即它的单位和其他三个维度不同。四维空间的第四维仍然和三维空间的维度具有相同性质,时间仍是伪维度。因此,不可把时空和空间混为一谈。从1984年起,人们认定10维时空是最佳选择,10维时空的弦论替代了11维时空的超引力理论。黑洞引力极强,可以吸收包括光在内的一切,因此黑魆魆的。时空的量子计算类似生物DNA的双螺旋结构的双共轭编码,把实与虚、正与负双共轭编码组织在一起的量子计算机。这其中的“熵”,不但指混乱程度,也指一个范围。在宏观世界里,能显示其作用的只有两种:引力和电磁力。而在微观的粒子物理的量子化中,有效的科研试验与自然界粒子探索,人们已经发现了电磁力和强弱相互作用力的统一存在联系,并致力于建构统一四种基本作用力的大统一理论,超弦理论被认为是最有可能建构大统一理论的数学模型。以下内容最后修改于2016年7月,前几天惊闻选修3-5(动量与现代物理)加入必考,就此做一些补充:1、关于是否有必要这样做的问题。我认为,有必要,因为(1)动量本身就不可能与牛顿力学和能量割裂,只有加入动量(并且建议各位老师在教完能量后立即接着教动量),学生在中学时代才算初步接触了(平动问题和质点曲线运动问题中)相对完整的力学体系,这对于上大学后相关课程的学习是很重要的;(2)现代物理部分,目前物理学的发展使得这一块知识的重要性不断加大,将这一部分内容列为必考可以使学生增进对这一领域的了解,但是这样一来也可能使得学生学习知识过于芜杂,因为中学阶段最重要的还是理解经典方法,学生不可能(或许也不必要)对现代物理、微观物理有太深的认识。(建议在修订教材时,是否可以考虑将动量加入必修2,将选修3-4的相对论抽出来,与选修3-5的现代物理——主要是量子力学——构成新的现代物理选修。)2、关于如何应对的问题。(1)动量重回必修,意味着一定会出现将牛顿力学、能量和动量的知识在力学和电学中综合的题目,引入图象分析多体多过程问题将更受重视,变化更多。要加强对动力学和电动力学多过程问题的训练;(2)现代物理部分,还是要以课本为基础,不要忽略细碎的知识点。以下为正文:——分割线——一、运动学1、对运动学中定义与概念的辨析常结合具体情境进行考查,体现高考“源于课本,高于课本”的特点,常有机地渗透在其他知识模块中进行考查。2、图象问题是运动学中的大头。高考主要考查x-t图象(2014年大纲卷第14题),v-t图象(2014年课标二第24题,2013课标二第25题,2013课标一第21题),a-t图象(2011年新课标卷第21题),y-x图象(2013课标一第24题),其中v-t图象是重中之重。解决图象问题应按照“一识轴,二看点,三析线”的方法。识轴,是指弄清横轴和纵轴各表示什么物理量,这两个物理量的符号和单位是什么,一般地,横轴代表自变量,纵轴代表因变量。看点,是指观察图象起点、终点、极值点、最值点,两条图象的交点,方格纸中图象所过的格点,以及题目中标明的特殊点的纵横坐标。析线,是指观察图象的斜率(增减性)与面积(即定性判断其一阶导与一重积分)、奇偶性、周期性及其切线、法线、渐近线等。3、直线运动的考查以匀变速直线运动为重点,考生应熟练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四个基本公式,将其与牛顿第二定律、动能定理、动量定理联系起来,熟悉二级结论。在解决追及相遇问题及多过程问题时,应利用线段图描绘运动图景,利用v-t图象明确位移关系,然后分过程分步列式求解。4、曲线运动的处理通法是对矢量合成与(正交)分解。当然,矢量合成与分解的应用不仅限于曲线运动。合成与分解速度、加速度与力无需赘言。分解位移,是指将一段曲线轨迹投影到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进行研究(2013年大纲卷第26题,2012年课标卷第25题,2007年大纲卷第26题),这一方法在处理电磁场压轴大题的几何关系时几乎百分百重现。二、静力学没有踏踏实实的受力分析,一切物理问题都无法得到解决。要做好受力分析,就要明确各种力的性质,作用条件和作用效果,要明确研究对象,按“一场(场力,即重力、电场力、磁场力)二弹三摩擦”顺序运用条件判据、效果判据、相互作用判据分析。物体受三个力和三个力以下用合成法解(2012年新课标卷第16题),三个力以上用分解法解。高考考静力学以有一定难度的选择题为主(2016年新课标一卷第19题,2016年新课标三卷第17题),有时也有计算题(2012年课标卷第24题)。三、动力学1、牛顿定律中对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以理解概念为主,对牛顿第二定律要明确其桥梁作用,即牛顿第二定律是连接运动学(分析加速度)与静力学(分析力)的桥梁,而运动学和静力学就如同动力学的两翼。当牛顿定律不能解决问题时,应想到用能量观点解决。要明白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功的求法有多种,要从这些方法中总结出一般性的规律,尤其是注意图像法和微元法的运用。要注意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所列出的式子的形式上的区别。牛顿定律、功能关系、动量是力学中的三把“金钥匙”,何时何地用哪种方法一定要厘清。(2015年新课标一卷、二卷第25题,2016年新课标一卷、二卷第25题——一般地,自13年出现一卷、二卷之分以来,两套卷子物理部分的压轴题知识点一般是错开的,但15、16年两套卷子同时关注一种类型的题目,体现命题人对利用图象分析力学多体多过程问题“情有独钟”。)2、天体运动每年必考一道选择题(2015年新课标一卷第21题,),有时考计算题(2014年大纲卷第26题,2009全国二第26题)。以考查圆周运动和万有引力基本公式和二级结论的使用为主,2014年天体追及问题成为新亮点,在课标一卷中,该问题作为选择题第19题,与表格式的数据分析结合考查考生的数据挖掘和数据整理能力以及估算能力,在大纲卷中,该问题作为22分的压轴大题,要求考生突破以线速度考虑相对运动的思维定式,运用相对角位移来进行计算,考生只有准确作出示意图才能解出结果。3、2013年新课标二卷第25题是一道看似并不新鲜的叠放滑块问题,但问题通过引入v-t图像得以解决,这体现了一种新的思路,因为这类题目以前一般是结合动量在考,新课标把动量放在选修,那么这类题目要考就一定要推陈出新,那就是隐性引入图像辅助解决问题。四、电磁学1、特殊电场的电场强度的几种求法应熟练掌握,尤其是利用对称性和微元求和的方法来求场强的处理技巧(2013年新课标一卷第15题,2013年新课标二卷第16题)。借助电场线和等势面,从力的角度和能的角度理解电场,如理解三电荷平衡模型与等量同种等量异种电荷模型,并运用几何关系求解,且也体现了对称性的应用(2014年新课标一卷第21题,第25题,2015年新课标一卷第15题,)。电容器相关问题要注意分析电路,判断是U恒定还是Q恒定,借助示波器模型有助于更好的理解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2、地磁场等特殊形式磁场的磁感线要注意。明确电流的磁效应与磁力所导致的电流间的相互作用,注意分类讨论(电流流向或带电粒子电性、磁场方向、带电粒子运动方向等)思想的运用。带电粒子在组合场或复合场或(周期性)交变场中的运动是较有可能考大题的题型,要根据不同场中的情况灵活采用不同公式分析计算,因为我们做大题的目的不是完全做对,而是尽量多得分。几何关系处理方法见前述。类似2013年课标二卷第18题的题目要切切注意。五、电动力学1、确定感应电动势的方向∶楞次定律与右手定则,并从牛顿定律角度和能量角度理解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区别“感应电动势”与“感应电流”。确定感应电动势的大小∶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2016年新课标二卷第20题)2、通过自感、互感、涡流、电磁驱动等例子进一步理解电磁感应(2014年大纲卷第20题),尤其是运用微元法处理动生电动势综合问题(2013年课标一第25题与含容电路综合由牛顿定律观点解决,2014年课标二第25题涉及双环轨道电路分析并与能量综合,2016年课标三卷第25题若用动量定理更简单)、增强识别图象的能力(见上述)、电磁感应与动态电路和含容电路综合。年新课标一卷中,动生电动势问题都与受力分析结合在24题出现,更加注意对力学基础的考察。六、直流电路与交流电路1、直流电路除在实验中考查灵活应用的技能外,在小题中考查以动态电路与含容电路为主(2016年新课标二卷第17题),常与其它知识综合。注意用流体微元法推导电流的微观表达式的过程,类似过程还有洛伦兹力公式的推导,以及运用动能定理推导(总流的)伯努利方程(老教材选学内容)。逻辑电路与传感器的运用不可忽视。2、交流电路中较重要的内容是与远距离输电综合的变压器的考查,或直接考查变压器(2014年新课标二卷第20题,2015年新课标一卷第16题,)。其次是考查交变电流的“四值”,要通过列表法辨析“四值”的意义与适用范围,尤其是有效值的计算要紧扣图象和定义,如运用微元法和图象割补法证明正弦交流电(电压、电流)有效值公式等。最后是电路中R、L、C的作用的理解。七、科学史与实验部分1、科学史部分(年新课标二第19题,2016年新课标三卷第14题)一定要回归课本,尤其是常常被忽略的课本小字部分更容易被拿来命题。考生要切记“以(课)本为本,以(考)纲为纲”,对课本后面的题目题型一定要稔熟于心,因为几乎所有的高考题都是课本上题目的变式。2、力学实验一般以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为主,难度较易,其核心是“打点描迹”,即关于纸带问题的处理,重点是平均速度的求法和用逐差法求加速度。近年来运用对表格(2014年课标二第23题)和图象如散点图(2014年课标二第24题,本题如不能准确作出散点图中最终的渐近线就无法解出最终的答案)处理数据得结果的题目数见不鲜。新课标对考生处理数据的能力、统计与计算能力的要求达到相当高的高度,体现了与大学知识的接驳。3、电学实验一般考查以课本实验探究为基础的变式题,有一定难度,但还是要回归课本。首先要清楚电压表、电流表、万用表、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器材的用法,注意量程、分度值以及是否要估读及如何估读。测电阻的几种方法要熟练运用,尤其要注重作电路图和实物图及文字表达能力的训练,力避“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精”的窠臼,言而有理,言而有据,做到科学性与简洁性的结合。通过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明确误差分析和用图象处理数据的方法,将数据间的关系尽量转换为线性,处理线性图象的重点是明确图象斜率和截距的意义。设计性实验考查概率不大,因为这类题目一旦出错就很难拿分,要考查则最可能考分压电路与限流电路的选择,内接与外接的选择,仪表与器材的选择等,最后是电学黑箱问题。八、选修3—4 振动与波1、应该从动力学角度(弹簧振子和小角度单摆的力学模型)和运动学角度(简谐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与时间关系图象)理解简谐运动,并以回复力公式和三角函数知识将它们联系起来。利用单位圆法进一步明确简谐运动的规律,并注意共振、阻尼振动等的规律。2、波动(y-x)图象与振动(y-t)图象结合是高考的重点难点,这类题目往往涉及往复性和传播方向不确定性造成的多解,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思维的严密性,若不熟练极易出错。波动题目若考大题(2010年新课标第34题)则更加明显地体现分类讨论思想。上溯自2010年起历年新课标高考物理,光学出大题的频率高于波动,但两者还是有交替出大题的趋势的,这也体现了高考命题的“反押题”原则。波动自2011年起就没出过大题,2015年波动在两套新课标卷都出了大题。2016年新课标二卷再次出现波动大题,而光学居然没有涉及。3、新教材降低了对几何光学的要求,拔高了对波动光学的要求。波动光学若考选择题则多会考一些具体而微的细节,考生一定要在考前回扣课本,理清干涉、衍射、偏振等各种波动光学现象及应用。几何光学多考大题,即以折射率为核心的几何光学计算。这类题规范作图是很重要的,若作图规范则很多几何关系可以用尺子量出来,省去了计算之繁难。补充∶三类以规范作图为关键的题目∶一是受力分析类,关键作好受力分析图;二是电磁场类,关键作好运动轨迹图;三是几何光学类,关键作好光路图。4、电磁波和相对论很少在课标高考题中涉及,但由于考纲中并未将其省略,亦不宜草草忽视。若考查这些知识,则形式多为选择题之一题支,内容为课本基础知识。5、老教材是热学、现代物理、动量、光学、波动都要学的,并且主要考选择题(动量多考大题)。热学常在14、15题出现(容易题),现代物理常在16、17题出现(中等偏易),光学是17、18题(中等难度),波动是20、21题(难题),能(量)动(量)综合多为难度较大的大题。新教材热学增加了关于固体、液体、气体性质的一些新内容,总体较易得分,对有物理奥赛或化学奥赛基础的学生是小菜一碟,故少数学生也可考虑做热学题。6、动量和现代物理部分(选修3-5),由于现代物理部分知识点琐碎,且课本对许多关键问题语焉不详,导致许多学生对现代物理的知识一知半解,做选择题时很容易出错。而动量问题在选做中虽然降低难度,但仍然会出现过程复杂的完全弾性碰撞的情形(2015年新课标一卷、二卷),2016年新课标一卷甚至出现了流体问题(利用微元法和动量定理),这些都是硬骨头。而3-4和3-3的大题出题形式相对单一,考试时较易把握,故不建议选做3-5的题目。九、关于高考本身1、努力是力,成功是功。力有三要素:作用点、方向、大小;所谓努力是力,就是说第一个要明白自己现在的起点,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要确定与自身水平相适应的目标;第二个要确定自己努力的方向;第三个要确定自己付出的多少。就像斜抛运动中物体被抛出的高度决定于物体的初速度大小及方向一样,我们所能达到的高度也取决于我们努力的方向与多少;方向不对,再多的努力都是南辕北辙;方向正确却不去实行,再美好的蓝图也只是纸上谈兵。所谓成功是功,就是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只要你的努力和你所欲达到的目标间的“夹角”小于90度,你就仍然在做正功,在向着你的目标前行,“We may lose some battles,but we shall finally win the war”当然,要通过不断地减小这个“夹角”,即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力半功倍”地达成自己的目标。2、高考考什么?“40%基础,30%能力,20%状态,10%运气”。一轮复习(7月~翌年2月)——认真听讲,勤于练习,以资夯基;二轮复习(2月~5月)——举一反三,联系实际,以资提能;三轮复习(高考前最后一个月)——沉着冷静,戒骄戒躁,以资平心。基已夯,能已提,心已平,则临考前,只需祝愿good luck。3、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才能达到更高的复习效率。高考复习成果如同冲量,是力与时间的乘积,短时间内焚膏继晷,其他大部分时间则庸碌无为,没有用的。4、以(课)本为本,以(考)纲为纲。参与高考命题的老师,他们在命题的过程中,是不可能用百度这些东西搜题目的,给他们的参考资料,主要是课本、考纲和往年题目(作为对照组)。命题人出的每一道题,一定要像写论文一样写明,我出这个题,是课本哪一册哪一页哪道题的变体,体现了考纲上哪一页哪句话的精神。5、高考是一个人的战斗,又不是一个人的战斗。高考是一个人的战斗,因为总有些题,你只能自己做过一遍,才知道下回遇到这种题怎么办,不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一看就懂,一做就错,一考就挂”。高考又不是一个人的战斗,你的家长你的老师都是你的坚强后盾。最重要的是,你身边的同学朋友——他们是你的竞争对手——但是重要得多的是,他们是和你驻守在一条战壕里的兄弟。6、考前赠言:我们之所以意图跨过那道门去,是因为我们知道,我们过去漫长的奔跑,都是为了跃过门槛的那一步;更是因为我们期盼,在门的那一侧,有更加灿烂的阳光;最重要的是,因为我们坚信,我们会在门的另一侧,遇见更好的自己。执念未来,心怀热望。冷静,客观,超越梦想。68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物理波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