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农业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饲料专家提供的方法应对干旱
&&& 随着去年夏天的严重干旱,持久的效果需要长期的适应。 由于整个的地区的生产者寻找如何应对持续干旱,他们可以尝试采取利用有限的水资源进行生产。饲料专家布鲁斯?安德森教授建议他们如何能做到这一点。 去年许多池塘和小溪干涸,留下一些养牛业只有不可靠的水源。 “也许降雨将补充今年春天,但是这可能是一个很好的时间来开发更多的井或管道可靠地把水倒入水箱,“安德森说。 罐水冷却器,并提供更容易获得比池塘或小溪。它往往是健康的牛,他们通常喜欢它。当奶牛走进池塘和小溪,他们挑起泥土和沉积物入水,常存废。 “难怪小牛始终选择池塘水满罐时选择,”安德森说。 报告显示,较高的水质在坦克提供一个升压牛的收益。犊牛可以额外的50磅重,断奶时,水箱水,一岁的小公牛可以得到一个额外的三至十分之四每天一斤。有了这么多的附加 ​​性能,泵水到水箱可以还清在短短的几年,并提供了一个更直接的回报的情况下干涸的池塘。 另一个相关的生产者可以调整,水资源短缺,根据安德森,增长有限灌溉牧草,而不是粮食作物。许多灌溉亩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水,今年夏天长出了良好的粒面或块根作物。 “有时候,你可以结合几个领域的水分配到一个领域,作物,但仍有亩,很少或根本没有水所有,“安德森解释。” 饲料作物也需要水的最高产量,但至少可以收集一些有用的产量时,总水是非常低的。 柳枝稷是一种多年生牧草将消除建立一个新的作物,如果水的限制继续好几年的成本和时间。据安德森,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是更便宜的工厂,其主要的用水需求发生在初夏时水通常是可用的,并且它可以管理的干草或牧草。其他暖季型草包括 它可能不是你所希望的,但越来越粗有限灌溉条件下,可以帮助您做出最好的恶劣的情况下。本文地址:,如要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农业人才网
文章录入:希望的田野&&&&责任编辑:耕农&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字体: 】【】【】
没有相关文章
中国农业人才网及旗下网站 版权所有 2003- &
中国农业人才网及旗下网站为您提供畜牧人才、种植人才、农资人才、食品人才等求职招聘服务农业部采取有力措施全力应对长江中下游农业旱灾
当前位置: >> >>
农业部采取有力措施全力应对长江中下游农业旱灾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日   来源:农业部网站
【E-mail推荐
    当前,正值长江中下游地区早稻分蘖孕穗、中稻育秧栽插的重要时期。农业部高度重视该地区持续发展的旱情,在确保夏粮丰收到手的同时,加强调度,分析影响,研究对策,全力推进科学抗旱,落实早稻和中稻面积,加强在田作物田间管理,把旱灾对农业和粮食生产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一是强化监测预警。农业部密切关注旱情发展态势,加强与气象、水利部门会商,第一时间获取雨情、水情信息,及时组织专家研判形势,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今年春季旱象刚一露头,农业部立即加强旱情调度,部署抗旱工作,落实抗旱措施,会同中国气象局在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及时发布干旱预警信息,指导重旱区做好干旱防御工作。
    二是及时安排部署。在旱情持续发展和早稻移栽、中稻育秧等关键时节,农业部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分析旱情走势及影响,研究部署农业抗旱工作。农业部先后派出15个由部领导和司局级领导带队的工作组,深入重旱区,调查了解灾情,推动抗旱措施落实。
    三是加大支持力度。农业部商财政部向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重旱区下拨9000万元农业生产救灾资金,支持开展农业生产救灾。加强与重旱省区农业部门联系,摸清改种补种计划及种子需求,积极协调种子企业搞好种子储备调运,提早做好灾后恢复生产各项准备。
    四是强化指导服务。农业部针对持续发展的旱情,提出“早稻栽不上改中稻,中稻栽不上改晚稻,努力扩种晚稻,力争水稻面积稳定”的思路,指导旱区及时调整技术路线和工作措施,管好早稻田,育好中稻秧,备好晚稻种,促进水稻生产稳定发展。组织专家制定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早稻中后期田间管理意见》,指导旱区落实好田间管理措施,广泛宣传水稻、棉花、蔬菜等作物抗旱生产技术措施。扶持专业服务组织,大力开展集中育秧、代育秧、易地育秧、旱育秧和工厂化育秧,备足备好种子和秧苗,抢时播栽,做到“能栽一片是一片,抢栽一亩是一亩”。
    旱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全力抓好抗旱工作。湖北省委、省政府多次召开抗旱专题会议和电视电话紧急会议,及时部署农业抗旱保丰收工作。湖北、湖南、安徽先后启动抗旱应急三级响应,加强调度,加大投入,切实抓好抗旱措施的落实。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已分别累计投入抗旱资金6.5亿元、2.3亿元、2.12亿元、1.3亿元,支持农业抗旱工作。四省农业部门落实抗旱进村入户服务责任制,采取蹲点包片的形式,大力推进科学抗旱。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6月3日-7日,长江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将有一次明显的降雨过程,降雨量20-50毫米,部分地区雨量达60-90毫米,局部地区达100-130毫米,利于缓和旱情、增加库塘蓄水。农业部将按照国务院的部署要求,立足抗灾夺丰收,一手抓抗旱保苗,一手抓农业防汛抗洪,坚定信心,加大力度,强化措施,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紧抓,一项措施一项措施地推进,全力打好抗灾保丰收攻坚战。 
 相关链接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责任编辑: 黄林昊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
投稿信箱:
前不久,威海戚谷疃社区一栋20多年的老居民楼装上观光
有一种东西很“闪亮”,实际上却“有毒”。它能给人们
7月7日、8日,金星携《金星脱口秀》和舞剧《海上探戈
当前位置:&>&
威海今年旱情严峻 农业专家支招应对持续干旱
来源:大众网威海频道&&&编辑:&&&&&&作者:
  大众网威海6月21日讯 (记者 王晓青) 6月21日,威海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农业局副局长徐发荣,市农技站站长、研究员黄顺之,市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室主任、高级农艺师杨鹤,介绍应对持续干旱,加强农业生产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的提问。
  徐发荣介绍,自2015年以来,威海市持续三年干旱少雨,尤其进入2017年旱情更为严峻。今年全市累计降水77.7毫米,比去年同期偏少58%。持续干旱已造成全市186.4万亩农作物受灾,经济损失14亿元。据市农业局调查评估,全市82.3万亩小麦,受灾74.9万亩,成灾56.2万亩,绝收25.3万亩。测产估算小麦平均亩产195公斤,总产比去年减少50%左右,直接经济损失3.5亿元;全市春播玉米、花生、地瓜受灾75.2万亩,占播种面积的77.8%,植株长势偏弱,造成经济损失2.2亿元;全市果树受灾36.3万亩,成灾12.3万亩,约30%成龄苹果树势衰弱,初步估算果树损失约8.5亿元。
  为努力减轻灾害损失,威海农业部门除加强抗旱保墒技术指导外,还加强节水农业建设,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技术,去冬今春,已完成建设6.3万亩,到6月底前还将完成1.7万亩,降低现代果业、设施农业损失。此外,还组建了4个专家组全面开展小麦旱灾勘查,协调承保公司定损和赔付。全市小麦承保面积54.7万亩,承保农户19.63万户,受损户数18.3万户,预计赔付款9000万元左右,后期理赔工作正在进行。
  同时,12316三农服务热线临时增加抗旱技术指导功能,24小时接受广大农民朋友的抗旱技术咨询。
  发布会现场,市农技站站长、研究员黄顺之,市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室主任、高级农艺师杨鹤还针对旱情,分别就记者关于果业和夏播作物的提问进行了相关技术方面的回答。
  问:果业是我市农业的传统支柱产业。针对当前我市果业旱情,采用哪些技术应对措施?
  杨鹤:我们建议广大果农,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保墒抗旱。
  一是覆膜、覆草:结合追肥浇水,在苹果树下铺设黑色地膜,既可以保湿,又可以有效抑制杂草生长,或者覆盖麦秸、花生蔓、花生壳、杂草等,降低地表温度,减少土壤水分蒸发。秸秆腐烂后,还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二是采用穴贮肥水的方法,节水保墒。这种方式尤其适宜水源紧张的山耩地果园。方法是在树冠外围挖4-6个穴,按直径30~40cm,深度35~45cm,将束好的草把或者作物秸秆填入穴中塞紧,然后再浇水、填土,覆上黑地膜,可以保持半个月不干。
  鉴于近年来的果园干旱,我们也希望广大果农树立节水灌溉的理念。如在早春土壤解冻后,修整树盘,进行追肥、浇水后,马上覆盖黑色地膜;或者在树冠外侧挖深、宽各30cm的沟,每次浇水隔沟浇灌;另外,可以采用保水剂。保水剂的主要作用是雨季吸水膨胀,干旱时可以向外释放水分。
  问:当前,正处于夏播夏管的关键时期。因为严重干旱,我市还没有播种的夏播作物,一旦错过适播期,我们该如何应对?
  黄顺之:我市一般夏玉米要在6月25日前播完,甘薯要在7月10日前种完。如果土壤墒情不适合的话,我们可以选择生育期较短的品种。比如:
  对玉米来说,6月30日前,可选择种植生育期100天左右的相对比较短的958系列品种。如郑单958,浚单20,登海3737,农华816等。7月10日前,可选择种植鲜食玉米,品种选择耐旱、普通糯玉米品种均可,普通的糯玉米品种生育期都在80-90天左右,可以满足生长。7月20日前,可选择种植青贮玉米,青贮玉米只要生长80天左右就可以收割,因此普通夏播玉米品种均可。
  对甘薯来说,7月10日前种植夏甘薯,选择徐薯18、商薯19、济薯25、济薯21、济徐23等适宜鲜食的品种。
  对杂粮来说,(1)红小豆:7月10前选择早熟品种中红7号、中红4号。(2)绿豆:7月20日前选择潍绿8号、潍绿9号等早熟种,夏播生育期65-70天左右。
  问:如果干旱持续,在选择品种上没有余地的话,我们是否可以改种其他作物?
  黄顺之:对因旱不能及时播种的田块,也可以及早调整种植结构,改种适播期延后的其他品种或蔬菜、杂粮等适季作物
  7月10日前,除了种甘薯还可以有4种选择:第一是可选择种植鲜食玉米,一般的糯玉米品种都可以;第二是可以种植红小豆;第三是可以种植绿豆;第四可以选择种植叶类蔬菜。
  如果干旱持续,7月20日前,还有3种选择:第一可选择种植青贮玉米,用作饲料;第二可以种植绿豆;第三可以选择种植叶类蔬菜。
  问:干旱会不会造成农业病虫害多发?如果会,我们应该怎样应对?
  黄顺之:持续高温干旱,易引起粘虫、蚜虫、玉米螟等偏重发生。一要加大监测和普查力度。全面、及时、准确掌握病虫发生发展动态,及时发布预警预报。二要适时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玉米病虫害重点主要有玉米螟、玉米蓟马、二点委夜蛾、粘虫、玉米穗虫、玉米叶斑病、玉米锈病等,花生病虫害主要有叶斑病、茎腐病、锈病、棉铃虫、蚜虫、叶螨等。7月份以后,要重点推广玉米“一防双减”和花生“一控双增”技术。
初审编辑:张其天责任编辑:李泽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Copyright (C)
& .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浙江省关于高温干旱灾害和农业应对情况汇报
通过二维码转到手机观看
拍下二维码,视频随身看
用手机或平板摄像头拍下右侧的二维码* ,可以带走视频继续观看,也可以分享给你的联系人。
*需二维码识别软件支持。
核心提示:
7月1日出梅以来,浙江省出现罕见的高温热浪天气,高温日数多,持续时间长,据浙江省农业厅气象中心监测,浙江省大多数地区土壤墒情有轻制干旱发生,对浙江省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浙江省农业厅
浙江省关于高温干旱灾害和农业应对情况汇报
7月1日出梅以来,浙江省出现罕见的高温热浪天气,高温日数多,持续时间长,据浙江省农业厅气象中心监测,浙江省大多数地区土壤墒情有轻制干旱发生,对浙江省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一、农作物受旱情况
据初步统计,截止7月29日18点,浙江省农作物受旱面积达266.7万亩,成灾87.9万亩,绝收13.8万亩,经济损失约7.98亿元。其中粮食作物受旱面积125.6万亩,成灾51.6万亩,绝收6.4万亩,经济损失约2.09亿元;经济作物受灾141.1万亩,成灾36.4万亩,绝收7.4万亩,经济损失约5.89亿元。
粮食作物中,金华、衢州、丽水、台州等地山区半山区番薯、玉米、大豆等旱粮作物受灾较为严重,浙江省受灾面积超过80万亩,生长期的夏大豆、番薯等作物出现不同程度的叶片萎焉、生长缓慢,甚至枯死,普遍减产二成左右,有的甚至绝收。当前,浙江省单季稻约36万亩受旱灾,特别是衢州、丽水等山区少部分出现泥土发白、地表开裂;双季晚稻处于秧苗~返青期,未插播的因干旱将推迟插秧,部分山区出现因缺水无法移栽现象。如台州预计今年全市双季稻插秧面积9.3万亩,目前已插秧约50 %,预计10%的面积因干旱将推迟插秧。义乌市4000 亩左右连作晚稻因缺水无法插种,永康有2000 亩双季晚稻因干旱未能插栽。
经济作物中,蔬菜受灭64. 6万亩,成灭21. 3万亩,绝收4. 9万亩,经济损失约3. 63亿元。平旱导致山地蔬菜减产、商品性降低,菜苗受干旱影响出现蹲苗、僵苗、不出苗等现象,如果高温干旱持续,秋季早播蔬菜可能出现断档。如富阳币近一半以上约2.5万余面蔬菜不同程度受到干旱影响。洞桥、万市、新登、胥口等地旱情十分严重,约2500亩高山蔬菜出现干枯、播种难以发芽等情况,如果高温干旱持续,可能影响到秋菜播种。
水果受灾43. 4万亩,成灾5. 7万亩,绝收1. 4万亩,经济损失约1. 73亿元。特别是处于果买膨大期的柑桔果实发育受一定影响,出现落叶落果现象,其中衢州柑橘受灾面积超过5.2万亩,台州柑桔受灾9万亩(其中涌泉山地橘园3万亩)。
浙江省茶园受灾面积约27. 1万亩,浙江省茶叶主产区丽水市茶园受灾较为严重,面积达8万亩左右,出现茶树叶子灼伤、枯萎现象。由于浙江省大部分地区不生产夏秋茶,干旱对浙江省茶叶生产的总体影响不大,但对茶树的后期生长会有影响。
畜牧业生产也受到较大影响。一些养殖户反映生产水平下降,蛋禽产蛋量、奶牛产奶量下降10%左右;炎热的天气导致动物防疫压力增加,畜禽舍消防隐患加大,有零星畜禽因中暑死亡。
二、农业部门应对高温干旱灾害情况
面对持续高温干旱天气,浙江省各地农业部门迅速行动,按照浙江省委省政府的要求,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投入农业抗旱救灾工作
(一)全面动员部署,科学防御灾害。7月29日,厅下发《关于做好高温干旱天气农业应对工作的通知》明传电报,对农业抗旱救灭工作提出具体要求。我厅主动加强与气象部门联系,及时掌握气象信息,通过多种形式发布高温预警提示信息,制定实施科学的抗旱救灾应对措施和预案。根据当前农业生产阶段性特点,通过农业信息网络等渠道,分产业、分作物发布应对高温干旱技术措施,指导农民及时、科学防御。
(二)加强应急值守,一线指导服务。浙江省各级农业系统从7月29日起加强应急值守,强化灾情调度,确保信息渠道畅通。厅属农机、农作、经作、畜牧等部门专家加强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判,及时提出防灭措施。各级农业部门针对当前在田农作物长势情况,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指导农民做好茶园、果园、菜园的灌水、松土、覆盖遮阳网等增湿降温工作。台州市派遣衣技人员50多人次,24小时开通技术求助热线电话。松阳县千方百计协调水库资源,发挥园区喷灌设施优势,努力开发菜园。各地植物疫情测报站切实加强病虫害监测预报,做好病害防治抗旱工作。畜牧系统指导养殖场户采用机械通风降温、开门窗自然通风、搭建遮荫棚遮荫降温等措施做好降温,并调整畜禽日粮结构,提高饲料粮中蛋白质比例,适当降低能量水平。湖州币农业部门结合“两看两比”作风建设活动赴县区指导,并组织开展夏季集中“免疫周”行动,对新补栏、漏免和超过免疫保护期的畜禽开展集中补免,督促规模场按程序做好免疫工作和消毒灭源,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
(三)加强市场监测产销衔接,保障市场供应。各级农业部门密切关注鲜活农产品市场动态,加强价格信息采集和分析,及时报送相关信息。各地加强农产品产销衔接,加大外地菜的调运量,有效保障肉、蛋、菜、奶等农副产品的市场供应不脱销、不断档。受高温干旱影响,近期部分“菜篮子”产品尤其是叶菜价格上涨,大白菜等25种蔬菜产地平均批发价7月中旬比上旬涨10%左右,七月下旬比中旬涨3-5%。如果继续干旱,高山蔬菜供应将减少,预计8月份蔬菜价格将继续上涨。
三、下一步措施建议
1.加强农业受灾信息收集,掌握各地旱情、灾情及抗灾救灾动态,加强分析研判,及时制定针对性措施。
2.组织由厅领导和首席专家带队的抗旱小组赴一线进行技术指导,开展抗灾救灾。根据各地需求,及时启用省级救灭种子、防疫物资等储备物资,保障农业生产需要。
3.积极组织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开展农机作业服务,科学合理调度农机具投入抗旱作业。对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买水泵、喷滴灌等抗旱设施设备,在干旱期间开通绝色通道,允许先购买使用、后补办申请手续。
4.加强与气象、水利、电力等部门的联系会商,保障抗旱救灾电力和柴油等物资供应。
了解更多资讯,请点击
特别说明:新闻爆料请致电9
了解更多资讯,请点击
舟山新城惠民桥村一大片违建厂房已存在超过10年
核心提示:
7月1日出梅以来,浙江省出现罕见的高温热浪天气,高温日数多,持续时间长,据浙江省农业厅气象中心监测,浙江省大多数地区土壤墒情有轻制干旱发生,对浙江省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中国好声音
浙江手机台客户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业干旱预警等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