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上海市属重点大学学的大学生,最喜欢把钱花在哪里

在上海读大学 一个月竟要花掉这么多钱_网易新闻
在上海读大学 一个月竟要花掉这么多钱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在上海读大学 一个月竟要花掉这么多钱)
如今又是一年一度的开学季,不少学长学姐盼望着的小鲜肉小学妹们都来了。已经离开校园多时的小编,依然怀念初见学妹的九月。大魔都教育资源雄厚,高校林立,作为过往的学长,要说说关乎我们今后四年生活的大事!最近看了个新闻,说新生开学很“烧钱”!只是因为开学,花掉家长三个月工资,小编还是觉得有点不合适,毕竟,大学毕业之后需要独立生活,而大学恰好就是树立正确消费观的时候。&那么魔都大学生一个月要花多少钱?▼基本套餐:900是“标配”饮食花费一日三餐(基本款,仅限学校食堂):早餐:包子菜包肉包来两个2元,加上豆浆2元,个人喜好增加,不超过5元午餐:肉(5元)一菜(3元)=8元晚餐同午餐一样8元左右买点零食什么的,平均每天3元一天总共:5+8+8+3=24元一个月(30天)饮食花销:24X30=720元交通通讯宽带:校园网30元话费(没有过多社交的套餐):50元交通:每个星期回家一次坐公交,一个月费用约40总共:30+50+40=120元杂费理发:寝室舍友剪刀互帮互助0元牙刷牙膏:10元纸巾:20元(针对男女变化)宿舍电费:10元宿舍桶装水:5元(其他杂费,买个笔啊啥的,从这里面匀一匀)总共:0+10+20+10+5=45元基本款总共花费:720+120+45=885元但是要坚决一个月不生病、不买换季衣服、不买新化妆品、不买新鞋子、不谈男女朋友、不参加任何聚会、不玩网游、不报名考证、不留点意外资金……SO,基本款对于大部分大学生来说是不可能的!!!女生套餐:1500都不够日常护肤饭可以不吃,护肤绝对不能不做,平价的水乳洗面奶面膜 平均一个月200,口红眉笔绝对是必不可少,但不需要每个月买,平均下来一个月100添置衣物永远没衣服穿,女生都应该懂。这个消费不太好算,就算拿全部的生活费来买衣服也还是没衣服穿啊~节约点,一个月正常算来200吧!聚餐娱乐一个兴趣类社团、或者闺蜜聚餐,每月1次,一次70元;KTV、游乐场等等,每月50元;节假日出游,每月50元;朋友生日礼物,每月50;总计220元男生套餐:1500刚刚好朋友聚餐男生在一起都是兄弟,感情也是吃出来的,按每月2次聚餐,每次50元,总计100元日常娱乐花费KTV、夜啤酒、抽烟等等:每月150元;大部分男生都比较喜欢玩游戏:每个月买个皮肤啊、去网吧开黑啊,200元添置衣物男生虽不像女生一样喜欢买买买,但是天生好动是男生的特性,所以买欢喜的衣服鞋子也是必须的年平均每月:200元开学第一个月备1700开学第一个月开销那是大大的各种生活用品大采买基本上就是置备一全套床上用品蚊帐:20元枕头:50元凉席:30元棉被:150元(两床,冬天用)床上三件套:150元(两套)总共:20+50+30+150+150=400元生活用具衣架:15元粘钩:5元(可以挂毛巾和抹布)雨伞:30元(一般晴雨两用)盆子:20元(两个,一个洗脸,一个洗脚)总共:15+5+30+20=70元生活用品护眼台灯:50元多用插座:10元电吹风:50元闹钟:20元手电筒、应急灯:20元透明胶、502、双面胶:15元刷子:5元(洗鞋用)针线包:5元(虽然不用缝缝补补,但是钉个扣子还是需要的吧)总共:50+10+50+20+20+15+5+5=175元洗漱用品沐浴露:20元洗发水、护发素:70元香皂或洗手液:5元洗衣皂或洗衣粉:5元毛巾、抹布:20元总共:20+70+5+5+20=120元生活必需品漱口杯、喝水杯:30元饭盒、筷子、勺子:40元拖鞋:30元(冬夏各一双)各种文具:20元(笔、本子)各种药品:50元(以备不时之需)总共:30+40+30+20+50=170元总花费:400+70+175+120+170=935元再加上一个月的基本生活费900元大学第一个月花费:935+760=1835元看到这里,你是否已经震惊了还未涉世,还没有大人们的人情来往你还没有随心所欲地买买买也还没有找到男女朋友每个月却要花掉这么多的生活费?生活费是关乎我们四年生计的大事但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孩子四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baby们,不管咋样,要懂得节约哟能不做伸手党就不做好好学习,毕业后努力挣钱争取每个人都成为富一代以上清单,因人而异,也视个人情况而定同学们,就以咱们魔都来说你觉得,大学生一个月花多少更合适呢?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阅读下一篇90后大学生钱花在哪:月均千元买装备买名牌
来源标题:90后大学生钱花在哪:月均千元买装备买名牌
大学生消费调查
90后大学生对零花钱消费观呈现明显的两极&&
大学生的零花钱涉及的消费问题正逐年为高校及国人所重视,作为收入很少或者为零的大学生群体,其购买力却在逐年增加。为此,新快报发起大学生零花钱调查,报告显示,八成90后大学生每月零花钱接近或超过千元(每个月1000元以上的大学生占比近34%,500-1000元的占比为46%)。
零花钱从每月200元到1000多元,从少有兼职到兼职遍地,从没有网购到&人人网购&&&时代在变,大学生们的零花钱从额度、来源到消费观都有很大的不 同。随着信用卡的普及,花钱随心情,不瞻前顾后,&明日钱今日用&更成为不少90后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尽管如此,这群被标签为最有个性的90后大学生们, 对零花钱消费观呈现明显的两极&&花钱如流水的&小土豪&不少,自赚零花钱存小金库的也不少见。
买装备买名牌, 吃饭餐餐都要去高级餐厅
花钱厉害,生活条件优越,是不少90后大学生共同点,而&明日钱今日用&更成为不少90后大学生的生活方式。
在广州某重点大学读书的小贝(化名),她的零花钱就让不少同学咂舌。家庭条件优越的小贝,从小的消费水平就高。上大学后,小贝每月的花销更是厉害,平均下来,每月大约2万元左右。
这 么多钱,怎么花?小贝告诉新快报记者,自己几乎不在学校吃食堂,都是去外面很好的餐厅吃饭。同学眼里的小贝是个特别豪气的女生,穿的衣服、用的包包都是 Chanel、Burberry等国际大牌。&她的衣服从来没有重样的,买到的东西,觉得不合适就直接送给同学。&此外,小贝也很爱玩游戏,&好的游戏装 备,也要费不少钱,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责任编辑:耿娟(QL0009)  作者: 王娟 周聪 蔡芷涵 陈红艳
为什么要发射电磁试验卫星?除了监测地震数据,张衡一号还能干嘛?一起来看看。
1月31日晚,丁酉鸡年最后一个满月夜,天空中将会上演一场万众瞩目的月全食大戏。
2018年春节北京会有很多庙会,你都知道这些庙会有哪些特色么?
“拔根毫毛、化身千万”,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拔毛变猴”如今已经成为现实!
能在飞机上开机,并不意味着“想用就能用”。在航班上使用手机,都有什么注意事项?上海重点大学的大学生,最喜欢把钱花在哪里?上海重点大学的大学生,最喜欢把钱花在哪里?一生教育百家号大学生都把钱花在哪里了?阿里巴巴统计了全国重点高校学生的网络消费情况,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其中上海重点大学的情况吧!上海重点大学网络购物排行榜这里统计的是阿里巴巴旗下淘宝、天猫以及聚划算的消费量,学生也会在京东、一号店等平台进行消费。在阿里巴巴给到的数据里面,上海重点大学的“消费排行榜”是这样子的:此次阿里巴巴统计了全国115所原211高校的大学生网络消费情况,这里是上海的9所211院校,加上位于上海的二军大的总体排名。上海财经大学的学生最爱买书在这份榜单中,统计了全国最爱买书学校的前十位,情况如下:全国其他大学的学生可能在当当网,亚马逊等其他渠道上面买书,这个排行榜只能说明在淘宝和天猫上买书最多的学校。复旦的学生都是“吃货”这是全国大学食品类消费排行榜,复旦大学的学生最爱“吃”:大学生网络消费特点据阿里巴巴统计,大学生并不是网络消费的主力军,虽然大学收发快递的地方基本都是堆积如山,但是对于一个校区几万名学校的消费量而言,上海各所大学的网购快件量,并不算特别多。根据上海财经大学的研究报告,大学生主要购物渠道仍是线下,线上购物不占主流,虽然大学生网上购物的物品品种很丰富,但是主要集中在图书文具、服装鞋包还有网络娱乐(如点卡等虚拟物品的消费)三个方面,总体消费态度相对理性。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家辉培优升学指导微信公众号(微信号:penglaoshi8),我们提供从初中到高中,从中考到高考各类专业资讯,每日更新,为孩子的升学之路保驾护航!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一生教育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分享青少年教育方法与身心知识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90后大学生钱花在哪:月均千元买装备买名牌
大学生消费调查
   90后大学生对零花钱消费观呈现明显的两极&&
   大学生的零花钱涉及的消费问题正逐年为高校及国人所重视,作为收入很少或者为零的大学生群体,其购买力却在逐年增加。为此,新快报发起大学生零花钱调查,报 告显示,八成90后大学生每月零花钱接近或超过千元(每个月1000元以上的大学生占比近34%,500-1000元的占比为46%)。
   零 花钱从每月200元到1000多元,从少有兼职到兼职遍地,从没有网购到&人人网购&&&时代在变,大学生们的零花钱从额度、来源到消费观都有很大的不 同。随着信用卡的普及,花钱随心情,不瞻前顾后,&明日钱今日用&更成为不少90后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尽管如此,这群被标签为最有个性的90后大学生们, 对零花钱消费观呈现明显的两极&&花钱如流水的&小土豪&不少,自赚零花钱存小金库的也不少见。
   策划:新快报记者 陈红艳
   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娟 周聪 实习生 蔡芷涵
  买装备买名牌, 吃饭餐餐都要去高级餐厅
   花钱厉害,生活条件优越,是不少90后大学生共同点,而&明日钱今日用&更成为不少90后大学生的生活方式。
   在广州某重点大学读书的小贝(化名),她的零花钱就让不少同学咂舌。家庭条件优越的小贝,从小的消费水平就高。上大学后,小贝每月的花销更是厉害,平均下来,每月大约2万元左右。
   这么多钱,怎么花?小贝告诉新快报记者,自己几乎不在学校吃食堂,都是去外面很好的餐厅吃饭。同学眼里的小贝是个特别豪气的女生,穿的衣服、用的包包都是 Chanel、Burberry等国际大牌。&她的衣服从来没有重样的,买到的东西,觉得不合适就直接送给同学。&此外,小贝也很爱玩游戏,&好的游戏装 备,也要费不少钱,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自赚零花钱存小金库,有种被肯定的感觉
   不过,在90后大学生中,既有如小贝一样花钱如流水的,也有自赚零花钱存小金库的。外表文文静静的小静,其实是一枚特有主见的&女汉子&。
   虽然家里条件不错,但研究生三年,她靠着做翻译、做家教、当培训老师等,不仅没有向家里要过一分钱,还存了数万元的小金库。对她来说,&赚钱是种乐趣,用自己的钱完全可以不受拘束。&
   如何靠自己活得洒脱?大学期间,小静每天早上5点多起来给的英文报纸做翻译,一天可以赚几百块;同时在培训机构当导师,教人考研(课程)技巧,一年下来也有不少。为此,去年国庆期间,她基本没出去玩,因为要网络授课。此外,她还在商会实习,每月有固定工资。就这样,除开平日开销、假期给家人的礼物,毕业时她就存了几万块。
   自己赚钱苦吗?小静笑着说:&从来没觉得苦啊,我就是喜欢自己赚钱自己花,然后给家里奉献的感觉。&小静透露,她也有自己的&规矩&,&我从不去做苦工,而 是一边学习一边赚。拿知识赚钱,轻松又愉快。能学到东西又有一种被肯定的感觉,真的觉得学有所用。&不过,这样的小静确实很忙。
  &当时学校的伙食也便宜,如果没有什么其他开销,一个月的生活费也就200元左右&
   在 一家民营企业做会计的小严是1996年上的大学,回忆起20年前读大学时的情景,她感慨道:&我们上大学那会儿都挺穷的,整体消费水平都不高,跟现在的孩 子真是没得比啊。&她也给新快报记者粗略算了一笔账。&那时我们每学年学费600元,住宿费400元,与现在动辄成千上万元的收费标准相比,算便宜的 了。&
   小严说,当时同学们都比较节约。学校附近有个批发市场,每学期开学的时候,大家都会把牙膏、洗发水等一学期的生活用品采购齐全,能省下不少钱。&当时学校的伙食也便宜,如果没有什么其他开销,一个月的生活费也就200元左右。&
   小严回忆,当时宿舍里没有固定电话,一幢宿舍楼,只在传达室里有一部电话,传达室的阿姨在楼下用喇叭叫人接电话可谓是校园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而当时花几十元买的旧自行车基本上是每个学生的必备品,&校内校外,全都靠它&。伸手就打出租车是上大学时的小严从没想过的。
   现 在在一家公司当老总的徐先生,也是在上世纪90年代在广州上大学的。他告诉记者,即使是广州本地经济条件不错的孩子,每月生活费也就200多元,&那时没 有网购,买个名牌要去友谊,大学生大都没有追星和追名牌的概念。&不过,因为经济并不十分发达,那个年代,大学生要兼职赚钱的机会也不多,&只有很少的同 学,会去一些知名的餐厅兼职赚钱。&
  后&对于普通专业的学生来说,一个月800-1000元的生活费,就已经绰绰有余&
   80后作为改革开放后成长的一代,在大学生活零花钱方面,比70后大学生富裕了不少。记者采访了解到,大多数80后大学生每月零花钱可达到500元-800元。那个年代,对于开始火爆的80后艺考生来说,除了学费较高外,大学生活的零花钱更显&富裕&。
   出生于1984年的硕子,就是一名摄影专业的艺术生,他告诉记者:&那时我们的学费大概在8000元左右,与其他普通类专业相比,价格高了不少,所以相对来说,班上同学的家庭相对富裕。&1000元-1500元的生活费,在硕子班上属于平均水平。
   &其 实对于普通专业的学生来说,一个月800-1000元的生活费,就已经绰绰有余。&硕子回忆道,&还能偶尔出去开个小灶,跟同学吃个烤串什么的,平均一天 大概20-30元。&但对学摄影的小硕来说,1000元却稍显不足。对于一周需要拍5-10卷胶卷的小硕来说,这才是每个月零花钱的&大头&。小硕说, &如在学校办个影展,那更是要将一个月的生活费搭进去。&照片放大、简易装裱、租木架等都需要用到自己的零花钱。
   &那时候,谈恋爱花费不多,在学校50元左右就够两个人吃了。&小硕说,&平时出去也最多是去逛公园、爬山等踏青。&那时,给女朋友拍好看的照片,比送衣服更讨欢心。
   那 么,钱不够花的同学怎么办?80后的林格量表示,大学读书时自己靠做小生意补贴生活所需。&大三大四时,运气好接了一些活儿,每月高时能赚到3000元左 右。&不过,因为不懂理财,赚得多也花得多。对此,他也有些遗憾,&希望如今的大学生们还是要有点理财意识,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做一些随着时间会增值的投 资。&
责编:吴婷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246被浏览157,599分享邀请回答291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8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市属重点大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