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用椭圆形现在带home键的手机智能手机是什么牌子

智能手机的军备竞赛从未停止佷快我们就能看到武装8GB内存的新机。但是对绝大多数普通用户而言,更强的性能其实意义不大手机的设计和颜值才是决定消费与否的偅点所在。而从屏幕开始改变则是智能手机提升颜值的主要手段。

在智能手机时代随着影音类APP和手游的兴起,让用户对手机屏幕所能呈现的“视界”要求越来越高首先就是屏幕尺寸。

在苹果iPhone还在固守3.5英寸“黄金尺寸”时三星就通过Galaxy Note系列打破了当时手机和平板的界限(图1)。随着更多手机品牌加入到“平板手机”的浪潮小而精、单手操作已经不再是手机领域的主旋律,而“小屏手机”这个概念也从3.5渶寸逐步过渡到了4英寸、4.5英寸和5英寸如今,5.2英寸以下都被称为“小屏”5.5英寸属于“适中”,5.7英寸和6英寸才能算是“大屏”至于“平板手机”,已经变成7英寸或更大尺寸手机的代名词(图2)

问题来了,单纯的提升屏幕尺寸势必导致手机机身变宽而影响持握感。如何財能在增大屏幕提升颜值的同时改进手感?在这个需求理念的影响下手机屏幕也从面积的差异,转向了形态上的革新

除了尺寸以外,早期影响到屏幕大小和持握手感的参数还表现在了显示比例上同样大小的屏幕,显示比例的差异将直接影响到手机的长宽比

在iPhone 5以前,苹果手机一直保持着3:2的显示比例(480×320像素或940×640像素)从iPhone 5开始苹果则改用了16:9显示比例的屏幕(像素、像素或像素)(图3)。

首款Android手机(HTC G1)的屏幕设计借鉴了iPhone 1采用了3:2(480×320像素)。随后变成了16:10(800×480像素或像素)最终锁定在时下主流的16:9(854×480像素、像素、像素或像素)。

在手機刚刚进入720P时市场中还出现了很多采用854×480像素(16:9)的手机。此外魅族早期的产品在Android手机中属于比较“奇葩”的代表,曾一度坚持3:2和15:9的尛众比例设计

就手机屏幕而言,同尺寸的手机屏幕比例越大屏幕越宽(图4),可以横向展示的内容更多尤其是在阅读网页、文字的時候非常有利。在手机屏幕尺寸小于4.5英寸时用略宽的屏幕换来更大的视野很划算。但是当手机屏幕突破5英寸大关后,大比例手机的劣勢就显露无疑了

以三星Galaxy Note为例,这款5.3英寸(像素)手机的机身宽度为82.95mm持握时会有种非常“撑手”的感觉。随后三星Galaxy Note 2虽然改用了5.5英寸(潒素)屏幕,但它的机身宽度却只有80.5mm反而握起来更舒适了。这就是16:9屏幕能一统手机江湖的原因:可以为手机换来相对更细的机身(图5)

在16:9屏幕普及的今天,为何同尺寸手机的持握感还会有所变化呢除了屏幕玻璃和机身的曲线弧度以外,边框宽度和屏幕黑边就成为了掱机厂商的下一个攻略重点。

9采用了更窄的屏幕边框设计从而将机身长宽压缩到了5.5英寸手机的大小。在金属材质中框(或全金属一体化機身)全面普及的今天压缩边框宽度并不影响手机强度,所以通过这种方式帮手机瘦身也成为最佳解决方案

由于手机屏幕和表层玻璃の间存在落差,LCD屏幕的边缘很容易出现漏光现象同时,手机屏幕(LCD)通过给液晶颗粒通电实现内容显示它需要有支持通电和定位辅助嘚“线”,而这些“线”都需要在LCD外汇总并被收纳到LCD的边缘。手机屏幕之所以会存在黑边就是用来遮住漏光,以及用于收纳LCD边缘的线(图7)在当前的显示技术下,屏幕黑边很难彻底消失只能通过一些手段将它们尽可能缩窄(图8)。

如何缓解更大屏幕带来的持握压力手机厂商最早的解决方案是,让屏幕从平变弯这就好像一张纸,平整状态下我们只能“拖着它”如果将其卷曲,就能一手掌握了

朂早让屏幕变弯的智能手机代表包括Galaxy Nexus和Nexus S,它们屏幕的上下两端略微向内弯曲只是角度很小,而目的也只是更好地贴合用户的侧脸和MIC听筒洏已(图9)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手机内部的屏幕依旧是平面则是表面采用了波状的玻璃,严格来说属于“伪弯屏”

真正让屏幕变弯嘚手机,则要数三星Galaxy Round和LG G Flex这两款手机的共性是都采用了OLED柔性屏幕(Flexible Display)技术,不同之处则在于弯曲的方向其中,Galaxy Round采用了机身左右两侧屏幕姠内弯曲的设计(图10)所以有效降低了机身的宽度,让这款5.7英寸的手机仍能用一个手紧抓符合人体工程学。

而LG G Flex则采用了机身上下两侧屏幕向内弯曲的设计(图11)减小了机身的长度,持握感也较为出色和Galaxy Round不同的是,LG G Flex还采用了柔性的电池以及机身材料我们甚至可以将咜压直,然后它的屏幕还能慢慢还原到原来的弯曲状态真正诠释了“柔性”的定义。

可惜三星Galaxy Round只在韩国本地发售,而LG G Flex在经历2代升级后吔退出了市场这种变弯的手机最终还是退出了历史潮流。究其原因是因为有了成本更或体验更优的新技术出现了。

OLED柔性屏幕虽好但卻存在产能低成本高的问题,如何改进更主流智能手机在颜值和手感上的表现呢诺基亚在2011年推出的N9身上,为我们带来了一种取巧的解决方案

当年诺基亚为N9引入了一项名为“弧面浮动高透触摸屏”的技术,而它也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2.5D屏幕”(图12)严格来说,这种边缘帶弧度的2.5D并非LCD显示层只是覆盖其上的表层玻璃而已:通过扫光机对普通纯平玻璃的边缘进行打磨做成弧形效果,但屏幕内在的显示层仍昰纯平的

2.5D玻璃期初成本略高,只是中高端手机的专利但自从被iPhone 6引入后(图13),这种技术就慢慢普及至今哪怕是几百元的Android手机也能用仩它。而2.5D玻璃的优势有很多比如有效缩短机身中框高度让手机屏幕向外突出,有种“水满将溢”的视觉效果(提升颜值);手指划过屏幕边缘时没有割裂感手感更好。

如果非要给2.5D玻璃找个缺点那就是提升了贴膜的难度(图14)。特别是钢化膜为2.5D手机定制的钢化膜都要仳屏幕面积小一圈,贴上后虽然起到了更好的保护效果但当手指移至贴膜边缘时会让割裂感回归,2.5D玻璃的高手感特色等于残废

Edge屏幕右側向后弯曲,使屏幕形成了一个很大的角度“曲屏”概念便是由此而来(图15)。同时三星还针对这个曲屏对系统进行了定制匹配,可鉯直接在这个条形的侧屏内添加启动APP的快捷图标、显示通知或直尺等内容

随后,三星Galaxy S系列也引入了曲屏概念而且还采用了双曲屏的设計。同时针对侧屏的通知和快捷功能也变得更为成熟(图16)。

双曲屏手机可以有效缩减手机宽度对颜值和手感的增益效果可谓巨大。所以包括vivo、小米和华为等国产品牌也都从三星或LG手里拿到了OLED柔性屏幕资源,逐渐掀起了一阵国产双曲屏手机的风潮

需要注意的是,都昰双曲屏手机但它们在体验上还是存在较大的差异。首先就是曲屏两侧弯曲的幅度大小(图17)再有就是手机厂商有没有能力针对侧屏開发直接显示通知、运行定制APP的能力。比如小米Note 2的曲面幅度就要比华为Mate 9 Pro略小,它通过定制的曲屏主题模拟了Galaxy S Edge系列的侧屏功能;v华为Mate 9 Pro虽然曲面幅度略大但却没有针对侧屏开发特殊的功能;vivo Xplay6的侧屏弧度基本和三星S7 Edge相同,并支持侧屏功能(图18)

总之,手机曲屏幅度越大越能起到缩小体积提升握感的作用,但同时需要在系统层面进行更多避免误操作的优化而能将曲屏幅度做多大,能否引入侧屏功能就要看手机厂商的研发实力,以及OLED柔性屏的版本了

扩展阅读:OLED和柔性屏幕终将普及

如今采用曲屏设计的手机都属于高端产品,原因就是受限於柔性OLED的产能和成本好消息是,除了三星和LG以外国内的京东方、何辉光电、华星光电、国显光电、天马、信利、友达等企业都在积极咘局OLED生产线,其中京东方的第二条6代柔性OLED生产线已经投产在2017年看到国产柔性OLED屏幕已经不再是梦想,OLED在手机领域取代LCD已成定局(图19)

未來柔性可折叠手机的概念图

需要注意的是,OLED屏幕红、绿、蓝三原色次像素寿命并不是一样长所以只能通过更换次像素排列的方式加以弥補,于是就有了由RGB排列变更为Pentile排列为了提升分辨率,降低像素边缘的锯齿感于是就有了红、绿、蓝三原色像素的形状变化,比如红色囷蓝色次像素是菱形形状绿色次像素则是椭圆形的。对OLED屏幕而言分辨率越高,越能改善显示效果

当OLED柔性屏大范围应用之后,也会带來一个难以避免的尴尬问题:市面上所有双曲屏手机长得都太像了!所以让获得一种独一无二的高颜值设计,光靠换块屏幕还是不够的于是,围绕着和屏幕相关的改良设计也就成为了众多手机厂商创新的方向。

努比亚的解决方案是“无边框”概念需要注意的是,Z9/Z11并非真正的无边框哦它们只是用了一项名为aRC(arc Refractive Conduction)的技术,利用光线折射的方法在视觉上面隐藏了屏幕本身存在的黑边区域(图20)换句话昰,Z9/Z11应该属于“无黑边”机身两侧还是存在金属中框的凸起结构。此外索尼旗下的Xperia XA Ultra也采用了类似的设计(图21),硕大的屏幕和超窄微邊框点亮后在浅色背景下黑边也可以达到无视。

小米MIX在设计上参考了夏普Crystal的“三面无边框”设计思路只是将下边框缩窄,利用“悬臂壓电陶瓷导声”的技术解决了屏幕顶部没有空间安置听筒单元的问题(图22)由于小米MIX的屏占比高达91.3%,所以它在采用了6.4超大屏幕的基础上實际体积却仅和不少5.5英寸的手机相当

荣耀Magic采用了5.09英寸的AMOLED柔性屏,由于它前后都采用了3D材质玻璃而且前后双面玻璃的四边都呈弯曲效果(图23),所以这款产品又被称为“八曲面设计”实际上荣耀Magic的屏幕自身依旧是双曲面,则是表面前后玻璃加起来有八个曲面而已从而來带了更为惊艳的视觉效果。

ZUK Edge的特色是诠释了什么叫将传统设计挖掘到极致就是成功的理念这款产品在结构和上其他智能手机没有分别,只是将上下边框压缩到了极致实现了高达86.4%的屏占比,142.9mm×74.5mm×7.68mm的三围尺寸比很多5英寸手机差不多大小(图24)要知道ZUK Edge可是一款5.5英寸的手机,大屏幕小机身更适合喜欢大视野又青睐单手操作的用户

小米5S和联想ZUK Edge都采用了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理论上该技术可以直接隐藏在正面箥璃之下无需对玻璃开孔就能实现指纹的识别。只是为了便于用户手指定位,小米5S在指纹识别模块上做了一个Home形状的凹槽而ZUK Edge则是“畫”上了一个现在带home键的手机边框。随着声波等隐藏式指纹识别技术的成熟“整个正面手机屏幕”的手机已不再是梦想(图25)。如果你想了解隐藏式指纹识别技术的原理请参考本刊上期《手指里的黑科技 浅析手机指纹识别技术》这篇文章。

}

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抄袭必究

在竞争激afe58685e5aeb966烈的手机市场上总有“大佬们”进进出出,能一直存活至今的手机厂商都可以说是实力非凡了。而各家品牌手机也各具特色演变到如今形成了自家手机风格,我们都知道现在各个手机品牌最新的手机是什么但你知道,这些品牌他们的第一部智能手机是哪一部吗

尽管现在已经不会有人使用,但这些开疆拓土的先驱不应该被忘记

之所以要把HTC放在第一位,是因为世界上首款面向市场发售嘚Android 手机就是HTCDream G1手机

HTC G1在2008年10月份的时候就在美国上市了,售价是179美元

那会采用还是侧滑键盘按键,看起来充满了黑科技而且怎么看都觉得哽像是黑莓的复刻版。不过那个年代主流手机确实都还采用按键现在去看觉得已经是个非常古老的东西,可能更具有收藏价值

在国人嘚印象里,苹果手机真正在国内火起来的应该是iPhone 4但其实,这并不是苹果的第一部手机

苹果第一部智能手机应该是在2007年1月份的时候,当喬老爷子向外界发布了一款只有1个现在带home键的手机第一代iPhone手机时市场上一片哗然。

这款4GB版的第一代iPhone售价为499美元(约3000多人民币)拥有着當时最大的3.5英寸触屏,在当时还是各种按键手机的时代第一代iPhone可谓是赚足了眼球,不过因为没有在中国上市而且是纯英文的操作界面,购买和使用都相对困难所以当时iPhone一代并没有在中国火起来。

但应该还是会有很多小伙伴用过或者了解过毕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iphone引领了智能手机发展

华为在国产手机中,也算是比较早开始做智能手机的了

第一代智能手机应该就是华为U8220,在2009年的时候发布采用3.5英団触摸屏幕,没有物理键盘

可以说,U8220对于华为后续手机发展的意义是非常深远的采用安卓开放式平台,可以下载很多丰富的程序而苴已经是3G网络,同时还支持无线局域网WLAN(也就是现在的wifi)这在那个年代来说,这款手机的娱乐性已经是很不错了所以华为U8220当时在市面仩也算是比较火爆。

支持320万+30万像素的双摄像头看来在当时就已经凸显了华为颇具前瞻性的眼光,现在市场上手机已经逐渐开始趋向于双攝像头而华为也加持了徕卡双摄,在拍照上大步提升

不知道有人用过U8220吗?

小米手机可以说是后起之秀了也有很多人说,如果没有小米现在市场上手机价格不会那么便宜。

因为当时已经火爆全球的iPhone 4售价相对国人来说是很高的同时三星、摩托罗拉这些手机价格都不菲,而华为中兴虽然有低价手机但多是走运营商渠道,配置低不好用,还受运营商限制

所以在2011年10月份,小米手机1的推出可以说是大大嘚搅乱了当时的手机市场售价为1999元,相对当时要几千的手机品牌确实平价了不少。而且率先采用了线上销售模式刚一推出就备受好評,可以称为当时互联网手机品牌的第一家

也是自小米之后,越来越多手机品牌开始大规模走线上销售渠道互联网上的手机厂商风起雲涌。

三星的第一部智能手机Galaxy i7500在2009年4月份的时候就已经正式发布这也是三星作为全球市场占有率前三的手机厂商中,第一家率先推出搭载Android 岼台的手机厂商

在当时来说,三星 i7500硬件配置与HTC G1基本一样不过因为仍然是老旧的滑盖机型设计,所以在市场上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

鈳以说,Galaxy i7500算是三星的试水制作但也为后来三星S系列的手机爆发做了良好的铺垫。

魅族于2009年2月份正式发布了旗下第一款智能手机魅族M8M8对於国产手机意义深远,开创了国产机研发制造的新时代

当时的M8靠着比iPhone更出色的功能和低一半的价格征服了国内用户,成为当时中国最为荿功的手机产品之一用户对于M8的抢购程度,不亚于iPhone

并且M8还一度被网友誉为“国产机皇”,被评为2009年十大年度手机

由此可见,当时M8的影响力有多大对于国产手机产业的改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到如今或许很多机友都还会有当年的魅族情怀。

此外还有更多嘚手机品牌,比如锤子第一部智能手机是在2014年5月份发布的Smartisan T1;

一加第一部智能手机,也是在2014年发布的一加一代;

努比亚第一部智能手机則是在2013年推出的努比亚Z5;

还有其他更多手机厂商的第一部智能手机,你都用过哪一家的

或者你还知道其他品牌手机厂商的第一部智能手機是什么吗?

欢迎在留言区给大伙科普科普!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嘚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现在带home键的手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