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邻苯二甲酸氢钾是什么性质

对苯二甲酸MSDS,物理性质,化学性质,CAS号,分子式,分子结构图,分子量-化工词典
您的位置: &
对苯二甲酸
1、物质的理化常数
中文名称对苯二甲酸
英文名称Terephthalic acid
中文别名精对苯二甲酸; PTA; 1,4-苯二甲酸; 对苯二(甲)酸,对酞酸; 松油苯二甲酸; 纯对苯二酸; 对酞酸; 对苯二酸; 对二苯甲酸
英文别名Benzene-1,4- P-Phthelic A p-P 1,4- 1,4- A acideterephtalique(french); Benzene-p- K Kyselina terftalova
CAS号100-21-0
分子式C8H6O4;HOOCC6H4COOH
分子量166.13
InChIInChI=1/C8H6O4/c9-7(10)5-1-2-6(4-3-5)8(11)12/h1-4H,(H,9,10)(H,11,12)
密度相对密度(水=1)1.51
物化性质性状 白色针状结晶或粉末。 相对密度 1.510g/cm3 溶解性 溶于碱溶液,微溶于热乙醇,不溶于水、乙醚、冰醋酸和氯仿。
用途是制造聚酯树脂、薄膜、纤维、绝缘漆和工程塑料等的重要原料
安全术语:Avoid contact with skin and eyes.;
风险术语:;
危险品标志&Xi:;
下游、、、、、、、
产品用途1.该品绝大部分用于生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酯),是聚酯纤维、薄膜、塑料制品、绝缘漆及增塑剂的重要原料,也用于医药、染料及其他产品的生产;2.用于制造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和增塑剂等;3.用作色谱分析试剂。生产方法工业上采用最广、最经济的生产方法,是以对二甲苯为原料的高温液相氧化法。对苯二甲酸的其他生产方法还有对二甲苯低温氧化法、苯酐转位法、甲苯氧化歧化法等。1.对二甲苯低温氧化法原料对二甲苯在醋酸溶剂中,以醋酸钴(或醋酸锰)及溴化物为催化剂,以三聚乙醛为氧化促进剂,在100-130℃温度和3MPa压力下,用空气一步低温氧化,反应产物用醋酸洗涤,然后干燥得产品对苯二甲酸;2.对二甲苯高温氧化法对二甲苯以乙酸为溶剂,以乙酸钴-乙酸锰为催化剂,以四溴乙烷为助催化剂,于221-225℃,2.5-3.0MPa下氧化生成对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在乙酸中溶解度不大,氧化产物呈泥浆状,经离心分离、干燥后即得粗对苯二甲酸。其中最有害的杂质是对羧基苯甲醛,含量ppm。将粗品在280-290℃、约7MPa压力下溶解于水中,然后在把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加氢处理,除去对羧基苯甲酸,经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即得纤维级对苯二甲酸。储运方法1.运输注意事项: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车辆运输完毕应进行彻底清扫;2.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未见职业中毒的报道。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LD501670mg/kg(小鼠腹腔);3200mg/kg(大鼠经口);3550mg/kg(小鼠经口) 危险特性: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主编 5.环境标准 前苏联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0.1mg/m3 前苏联(1975) 水体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 0.1mg/L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切断火源。戴好防毒面具和手套。收集运到空旷处焚烧。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较高时,佩带防毒面具。 眼睛防护:可采用安全面罩。 防护服:穿工作服。 手防护:必要时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它:工作后,沐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误服者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灭火方法: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
相关字典项
&&&&&&&&&&&&&&&&&&&&&&&&&&&&
<FONT color=# 版权所有&&京ICP备号&对苯二甲酸
医学百科提醒您不要相信网上药品邮购信息!
目录1 拼音duì běn èr jiǎ suān2 英文参考p-Phthalic acidTerephthalic acid3 CAS号100-21-0
4 中文名称对苯二甲酸5 英文名称p-Phthalic acid;Terephthalic acid6 对苯二甲酸的别名苯二;1,4-苯二甲酸;对酞酸7 分子式C8H6O4;HOOCC6H4COOH8 外观与性状白色或粉末9 分子量166.1310 闪点&110℃11 熔点&300℃12 溶解性不溶于水,不溶于四碳、醚、等,微溶于,溶于碳液13 密度(水=1)1.5114 稳定性15 主要用途用于合成、酸成和等16 健康危害侵入途径:、食入、经皮。
健康:对眼睛、、粘膜和上呼吸道有,未见的报道。17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属低毒类。
:501670mg/kg(小鼠腹腔);3200mg/kg(大鼠经口);3550mg/kg(小鼠经口)
危险特性:遇、明火或与接触,有引起燃烧的危险。
燃烧()产物:、。18 实验室监测方法《空有害物质的》(第二版)杭士平主编19 环境标准前苏联&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0.1mg/m3
前苏联(1975) 水体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 0.1mg/L20 泄漏应急处理切断火源。戴好防毒面具和手套。收集运到空旷处焚烧。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21 防护措施防护:空气中浓度较高时,佩带防毒面具。
眼睛防护:可采用安全面罩。
:穿工作服。
手防护:必要时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它:工作后,更衣。个人卫生。22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染的衣着,用流动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
吸入: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误服者漱口,给饮或蛋清,就医。
灭火: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参与评价: ()
欢迎您对对苯二甲酸进行讨论。您发表的观点可以包括咨询、探讨、质疑、材料补充等学术性的内容。我们不欢迎的内容包括政治话题、广告、垃圾链接等。请您参与讨论时遵守中国相关法律法规。 抱歉,功能升级中,暂停讨论
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为开放式编辑模式,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本页最后修订于 日 星期三 22:09:27 (GMT+08:00)
关于医学百科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链接及网站事务请与Email:联系
编辑QQ群:8511895 (不接受疾病咨询)| & &点击,与百万生意人谈生意!
& &&& & &&&&& && &? ? ? 
对苯二甲酸相关信息
对苯二甲酸
Terephthalic acid
精对苯二甲酸;PTA;1,4-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对酞酸;松油苯二甲酸;纯对苯二酸;对酞酸;对苯二酸;对二苯甲酸
危险品标志
性状 白色针状结晶或粉末。 相对密度 1.510g/cm3 溶解性 溶于碱溶液,微溶于热乙醇,不溶于水、乙醚、冰醋酸和氯仿。
是制造聚酯树脂、薄膜、纤维、绝缘漆和工程塑料等的重要原料
、、、、、、、
化工字典:
* 使用帮助:你可以输入产品的中文名称、英文名称、别名或者CAS登记号(即美国化学文摘登记号)进行检索。
供应商   企业产品目录
共有66条记录,
显示第1-10条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化学式为COC6H4COOCH2CH2O。(英文: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简称PET),由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与乙二醇酯交换或以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酯化先合成对苯二甲酸双羟乙酯,然后再进行缩聚反应制得。属结晶型饱和聚酯,为乳白色或浅黄色、高度结晶的聚合物,表面平滑有光泽。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树脂,可以分为APET、RPET和PETG。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长期使用温度可达120℃,电绝缘性优良,甚至在高温高频下,其电性能仍较好,但耐电晕性较差,抗蠕变性,耐疲劳性,耐摩擦性、尺寸稳定性都很好。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简介
英文名: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简称PET)
别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聚对酞酸乙二酯;的确良;涤纶;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达克纶等。
密度:1.68g/mLat 25°C[1]
熔点:250-255°C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是热塑性聚酯中最主要的品种,俗称涤纶树脂。它是由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与乙二醇酯交换或以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酯化先合成对苯二甲酸双羟乙酯,然后再进行缩聚反应制得。与PBT一起统称为热塑性聚酯,或饱和聚酯。
1946年英国发表了第一个制备PET的专利,1949年英国ICI公式完成中试,但美国杜邦公司购买专利后,1953年建立了生产装置,在世界最先实现工业化生产。初期PET几乎都用于合成纤维(我国俗称涤纶、的确良)。80年代以来,PET作为工程塑料有突破性的发展,相继研制出成核剂和结晶促进剂,目前PET与PBT一起作为热塑性聚酯,成为五大工程塑料之一。
PET分为纤维级聚酯切片和非纤维级聚酯切片。①纤维级聚酯用于制造涤纶短纤维和涤纶长丝,是供给涤纶纤维企业加工纤维及相关产品的原料。涤纶作为化纤中产量最大的品种。②非纤维级聚酯还有瓶类、等用途,广泛应用于包装业、电子电器、医疗卫生、建筑、汽车等领域,其中包装是聚酯最大的非纤应用市场,同时也是PET增长最快的领域。
大量用作纤维,而树脂可分为非工程塑料级和工程塑料级两大类,非工程塑料级主要用于瓶、薄膜、片材、耐烘烤食品容器等。
PET 是乳白色或浅黄色、高度结晶的聚合物,表面平滑有光泽。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长期使用温度可达120℃,电绝缘性优良,甚至在高温高频下,其电性能仍较好,但耐电晕性较差,抗蠕变性,耐疲劳性,耐摩擦性、尺寸稳定性都很好。PET 有酯键,在强酸、强碱和水蒸汽作用下会发生分解,耐有机溶剂、耐候性好。缺点是结晶速率慢,成型加工困难,模塑温度高,生产周期长,冲击性能差。一般通过增强、填充、共混等方法改进其加工性和物性,以玻璃纤维增强效果明显,提高树脂刚性、耐热性、耐药品性、电气性能和耐候性。但仍需改进结晶速度慢的弊病,可以采取添加成核剂和结晶促进剂等手段。加阻燃剂和防燃滴落剂可改进 PET阻燃性和自熄性。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优点
1.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冲击强度是其他薄膜的3~5倍,耐折性好。
2.耐油、耐脂肪、耐烯酸、稀碱,耐大多数溶剂。
3.具有优良的耐高、低温性能,可在120℃温度范围内长期使用,短期使用可耐150℃高温,可耐-70℃低温,且高、低温时对其机械性能影响很小。
4.气体和水蒸气渗透率低,既有优良的阻气、水、油及异味性能。  5.透明度高,可阻挡紫外线,光泽性好。
6.无毒、无味,卫生安全性好,可直接用于食品包装。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性能
PET是乳白色或浅黄色高度结晶性的聚合物,表面平滑而有光泽。耐蠕变、耐抗疲劳性、耐磨擦和尺寸稳定性好,磨耗小而硬度高,具有热塑性塑料中最大的韧性:电绝缘性能好,受温度影响小,但耐电晕性较差。无毒、耐气候性、抗化学药品稳定性好,吸水率低,耐弱酸和有机溶剂,但不耐热水浸泡,不耐碱。
PET树脂的玻璃化温度较高,结晶速度慢,模塑周期长,成型周期长,成型收缩率大,尺寸稳定性差,结晶化的成型呈脆性,耐热性低等。
通过成核剂以及结晶剂和玻璃纤维增强的改进,PET除了具有PBT的性质外,还有以下的特点。
1.热变形温度和长期使用温度是热塑性通用工程塑料中最高的
2.因为耐热高,增强PET在250℃的焊锡浴中浸渍10S,几乎不变形也不变色,特别适合制备锡焊的电子、电气零件。
3.弯曲强度 200MPa,弹性模量达4000MPa,耐蠕变及疲劳性也很好,表面硬度高,机械性能与热固性塑料相近。
4.由于生产PET所用乙二醇比生产PBT所用的价格几乎便宜一半,所以PET树脂和增强PET是工程塑料中价格最低的,具有很高的性价比。
为改进PET性能,PET可与PC、弹性体、PBT、PS类、ABS、PA形成合金。
PET(增强PET)主要采取注射成型法加工,其他方法还有挤出、吹塑、涂覆和焊接、封接、机加工、真空镀膜等二次加工方法。成型前须充分干燥。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是由与乙二醇酯交换或以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酯化先合成对苯二甲酸双羟乙酯,然后再进行缩聚反应制得。属结晶型饱和聚酯,平均分子量(2-3)×104,重均与数均分子量之比为1.5-1.8。玻璃化温度80℃,80 ℃,热变形温度98℃(1. 82MPa),分解温度353℃。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刚性高.硬度大,吸水性很小,尺寸稳定性好。韧性好,耐冲击、耐摩擦、耐蠕变。耐化学性好,溶于、、硝基苯、三氯醋酸、氯苯酚,不溶于甲醇、、、烷烃。使用温度-100~120℃。 弯曲强度 148-310MPa
吸水性 0. 06%-0.129%
冲击强度 64.1-128J/m
洛氏硬度 M 90-95
伸长率 1.8%-2.7%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用途
在塑料分类中,PET的代号是1号,作用广泛:
主要应用为电子电器方面有:电气插座、电子连接器、电饭煲把手、电视偏向轭,端子台,断电器外壳、开关、马达风扇外壳、仪表机械零件、点钞机零件、电熨斗、电磁灶烤炉的配件;汽车工业中的流量控制阀、化油器盖、车窗控制器、脚踏变速器、配电盘罩;机械工业齿轮、叶片、皮带轮、泵零件、另外还有轮椅车体及轮子、灯罩外壳、照明器外壳、排水管接头、拉链、钟表零件、喷雾器部件。
可纺成聚酯纤维,即涤纶。
可制成薄膜用于录音、录像、电影胶片等的基片、绝缘膜、产品包装等。
作为塑料可吹制成各种瓶,如可乐瓶、矿泉水瓶等。
可作为电器零部件、轴承、齿轮等。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加工方法
涤纶聚酯由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缩聚而成,遵循线形缩聚的普遍规律。生产涤纶聚酯,先后发展有酯交换法和直接酯化法两种合成技术。
(1)酯交换法或间接酯化法
这是传统生产方法,由甲酯化,酯交换,终缩聚三步组成,甲酯化的目的是便于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精制提纯。
①甲酯化 对苯二甲酸与稍过量甲醇反应,先酯化成对苯二甲酸二甲酯。蒸出水分,多余甲醇,苯甲酸甲酯等低沸物,再经精馏,即得纯的对苯二甲酸二甲酯。
②酯交换 190~200℃下,以醋酸镉和三氧化锑作催化剂,使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与乙二醇(摩尔比约1:2.4)进行酯交换反映,形成聚酯低聚物。馏出甲醇,使酯交换充分。
③终缩聚 在高于涤纶熔点下,如283℃,以三氧化锑为催化剂,使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自缩聚或酯交换,借减压和高温,不断馏出副产物乙二醇,逐步提高聚合度。
甲酯化和酯交换阶段,并不考虑等基团数比。终缩聚阶段,根据乙二醇的馏出量,自然的调节两基团数的比,逐步逼近等物质的量,略使过量,封锁分子两端,达到预定聚合度。
(2)直接酯化法
对苯二甲酸提纯技术解决后,这是优先选用的经济方法。对苯二甲酸与过量乙二醇在200℃下先酯化成低聚合度(如X=1~4)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而后在280℃下终缩聚成高聚合度的最终聚酯产品(n=100~200),这一步与间接酯化法相同。
随着缩聚反应程度的提高,体系粘度增加。在工程上,将缩聚分段在两反应器内进行更为有利。前段预缩聚:270℃,Pa。后段终缩聚:280~285℃,60~130Pa。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成型加工
PET的成型加工可以注塑、挤出、吹塑、涂覆、粘结、机加工、电镀、真空镀金属、印刷。以下主要介绍二种。
1.注塑级①温度设定:射嘴:280~295℃、前段270~275℃、中锻265~275℃、后段250-270℃;螺旋杆转速50~100rpm、模具温度30~85℃、非结晶型之模具为70℃一下、背压5-15KG。②试用除湿干燥机、料管温度240~280℃、射出压力500~1400℃、射出成型温度260~280℃、干燥温度120~140℃、须时2~5小时。
2.薄膜级 先将PET树脂切片预干燥,以防水解,然后在挤出机中于280℃经T形模挤出无定型厚片,经过冷却转鼓或冷却液进行骤冷,使其保持无定形态,以便拉伸定向。厚片再经拉幅机双向拉伸,就成PET薄膜。纵向拉伸就是将厚片预热至86~87℃,并在此温度下沿厚片平面延伸方向拉伸3倍左右,使之取向可以提高结晶度达到较高温度:横向拉伸预热温度98~100℃,拉伸温度100~120℃拉伸比2.5~4.0,热定型温度230~240℃。纵横向拉伸后的薄膜还需经过热定型,以消除由拉伸产生的膜变形,制成热稳定性较好的薄膜。
.anychem&#91;引用日期&#9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科普中国百科科学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
中国化工学会成立于1922年4...
提供资源类型:内容对苯二甲酸MSDS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对苯二甲酸MSDS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邻苯二甲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