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统的建设原则?

小木虫 --- 600万学术达人喜爱的学术科研平台
&&查看话题
【分享】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与发展,10年汉诺威最新资料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与发展
是中国北斗研发部门到德国汉诺威参加一个导航会议的中英文PPt
非常新,呵呵。
2010年慕尼黑卫星导航峰会于日至11日,在德国慕尼黑举行。由中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专项管理办公室、国家遥感中心、中国卫星导航应用管理中心等组成的代表团参加了会议。
慕尼黑卫星导航峰会由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主要设计单位德国慕尼黑国防大学倡导,德国巴伐利亚州政府主办,至今已举办了8届,成为国际上卫星导航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会议。本次会议上,中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专项管理办公室作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与发展”主题报告,重点介绍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研制建设进展情况,并与美、俄、欧等卫星导航领域专家进行了广泛交流。峰会期间,中方专家还参加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国际委员会(ICG)工作组B(GNSS性能增强工作组)专题会
BeiDou COMPASS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development.ppt (下载)
http://www./attach//b00cb47a8ba794b89.ppt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与发展.ppt(下载)
http://www./attach//cb3fb2a4bac472935.ppt
北京学而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甲18号中鼎大厦A座1层102室 电话:010-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发展规划印发 2020年实现全球覆盖
关键字: 国办国务院办公厅卫星导航卫星导航产业卫星导航产业发展规划北斗卫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据新华社消息,中国政府网9日发布《》,规划明确了我国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目标。到2020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创新发展格局将基本形成,产业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届时由30余颗卫星及地面运行控制系统组成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将意味着我国基本实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覆盖,具备为全球用户提供导航定位服务能力。
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及其兼容产品将在国民经济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大众消费市场逐步推广普及。它将为中国及周边大部分地区提供面向行业和大众应用的&实时分米级&和&事后厘米级&定位服务。而如何将北斗导航推向海外,亦在《规划》考虑范围内,曾参与《规划》讨论的国家遥感中心顾问邵立勤介绍,北斗系统全球覆盖后,非洲也会是一个战略方向。
已经装入火箭正在等待发射的北斗导航卫星。
据悉,根据此前规划,北斗在2000年建成卫星导航试验系统,使我国拥有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后,第二步是在2012年正式建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并将服务覆盖到亚太的大部分地区(已完成);第三步,预计在2020年建立起北斗的全球网络,提供覆盖全球的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并兼具短报文通信能力。
《东方早报》记者闫鹏飞对国办发表于的规划进行了深入报道,以下是报道全文:
在卫星导航产业竞争中,国产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下称&北斗系统&)再获助力。
10月9日,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下称《规划》)。《规划》由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其所设立的目标是,到2020年,中国卫星导航产业创新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及其兼容产品在大众消费市场逐步推广普及。对国内卫星导航应用市场的贡献率达到60%,重要应用领域达到80%以上,在全球市场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北斗的三种轨道卫星示意图
《规划》敲定了6个方面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完善导航基础设施、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推行应用时频保障、促进行业创新应用、扩大大众应用规模、推进海外市场开拓。
曾参与《规划》讨论的国家遥感中心顾问邵立勤昨日总结称,《规划》所强调的诸多问题,其实就是两个方面:一是北斗导航系统本身技术标准的提高,增强产业应用的基础;二是促进市场规模的形成,提高系统的存在价值和生存能力。
北斗系统之外,全球另外三大导航系统分别是应用广泛的美国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即全球定位系统),以及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和欧洲的伽利略系统。去年12月,北斗系统亚太大部分地区正式提供区域服务,这也被视作其与GPS间的市场化应用&战幕&初步拉开。
2020年厘米级定位
&在导航基础建设中,不仅要关注卫星,更应该关注地面系统建设。&邵立勤说。
《规划》提出,加强地面基础设施建设,到2020年,为中国及周边大部分地区提供面向行业和大众应用的&实时分米级&和&事后厘米级&定位服务,以及为重点区域和特定场所实现室内外无缝定位服务覆盖提供基础支撑。
邵立勤解释,卫星完善后,也需要地面的校准来减小定位误差,误差越小,可依托北斗系统所做的应用便可深掘,而这种地面建网工作,在北京、上海等东部重点地区已经开展。
据称,目前卫星导航系统普遍误差在10米左右,而现在依托覆盖上海全市的北斗地基增强网,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定位精度可以提升到米级。
北斗系统此前的&三步走&战略是:第一步是2000年至2003年建成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第二步,2012年形成覆盖亚太大部分地区的服务能力;第三步,2020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形成全球覆盖能力。
<font color="#12年12月27日,中国北斗导航系统正式提供亚太区域服务。
《规划》中亦再次提及,2020年时,北斗系统将有30余颗卫星。
根据去年时任北斗系统新闻发言人、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的介绍,北斗系统之前的总经费是几百亿,比其他导航系统花费小,而后续的全球性计划,预计要投入更多,&大概四五百亿以上&。
某从事北斗系统相关业务的上市公司高管介绍,北斗系统规模的使用是从行业使用逐步推向大众应用的,行业使用的市场占有率不好估计,而民用市场90%以上的份额被GPS所占领,整个北斗系统的产值规模去年约为300亿-400亿元。
大众应用方面,《规划》主要强调的车载导航和智能手机终端的应用。但这两方面,北斗系统的产业链下游企业还有许多路要走。
以车载导航为例,早报记者与多家企业交流得知,单纯应用北斗系统的导航仪很少,很多车载导航都结合使用GPS和北斗系统。
深圳某导航仪生产企业技术总监称,使用两种系统的产品精准度高,有一定市场,但如果单纯利用北斗系统,那么产品在精准度、性价比等方面都比不上应用GPS系统的产品,结合了GPS、北斗系统的产品销量在增长,&但不是爆发性的。&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参展模型
另外,前述上市公司高管称,由于手机芯片集成度高,技术难度更大一些,尚未听说有可应用北斗系统定位的手机生产出来。
行业应用也并非全无问题。
邵立勤告诉早报记者,很多行业应用都是&象征性&的,尚没有深度挖掘北斗系统的作用,如测绘工作,会利用北斗系统来进行一些实验,但最终公布的结果都是利用其他测绘手段得出的。如果北斗系统的精度提高,测绘工作完全可以依靠卫星导航。
对此,《规划》提出,要依托国家卫星导航基础设施,创新应用服务模式,建设针对行业及领域应用需求的综合应用服务平台,形成行业综合应用的系统性解决方案;《规划》提及的行业包括:公共安全、交通运输、防灾减灾、农林水利、气象、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公安警务、测绘勘探、应急救援等。
&非洲会是个战略方向&
如何将北斗导航推向海外,亦在《规划》考虑范围内。
《规划》提出,到2020年,要建设若干海外应用示范工程,在周边区域树立和推广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品牌,形成完备的营销和运营服务网络,构建国际化支撑保障体系。
前述上市公司高管表示,现在国内应用北斗系统的企业尚未有开展海外业务的情况,现在北斗导航覆盖的范围有限,即使是已经覆盖的亚太地区,对北斗系统的接受度也不高,与GPS相比在各方面也有差距。
该高管进一步说,如果中国企业想走出去,不能沿用北斗系统在国内的发展模式,如果愿意与当地进行技术分享或许是一个选择。
中国对外推广已经有动作。
邵立勤称,中国的相关机构现在对东盟、中亚等都有宣传推广。具体的想法是,先提出应用方案,再给当地培养人才,让这些地区逐渐提高对北斗系统的接受度,最后再由国内企业寻求机会介入。而北斗系统全球覆盖后,非洲也会是一个战略方向。
(综合东方早报、新华网消息)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责任编辑:隆洋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
正在西安举行的第六届中国卫星学术年会上,中国卫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表示,随着北斗全球系统建设的持续推进,北斗产业呈现快速发展局面,下一步将着力推动从行业典型应用进军大众应用市场。
我国建设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按照&先区域、后全球,先有源、后无源&的总体思路分步实施。自2012年12月面向亚太区域提供正式运行服务以来,保持了连续稳定运行,服务性能满足系统服务规范要求。
冉承其介绍说,今年3月30日,首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也是我国发射的第17颗北斗导航卫星,标志着已由区域运行向全球拓展。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主要瞄准北斗系统全球组网需求,承担新型导航信号体制、星间链路等新技术试验验证任务,在功能、性能上较以前发射的北斗导航卫星有较大提升。根据建设计划,将于2020年形成全球运行服务能力,为全球用户提供更高精度的服务。
冉承其表示,近期将持续推动北斗全球系统建设,服务&一带一路&战略。他说,2015年再发射3~4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稳步推动新一代全球系统建设工作,为2018年服务&一带一路&奠定基础。
作为国家重要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现已形成包括基础产品、应用终端、运行服务等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并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海洋渔业、水文监测、气象预报、大地测量、救灾减灾等领域,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冉承其表示,北斗应用已完成初期市场培育,从行业典型应用进军大众应用市场,产业呈现快速发展局面。
他介绍说,截至2015年4月,北斗与其他卫星兼容的导航型基带、射频芯片/模块销量突破600万片。新一代芯片研发取得重大进展,将满足智能手机、、穿戴式设备等全球市场应用需求。随着国产自主芯片集成度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北斗产品已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设备、车载导航等大众应用领域开始批量应用。华为发布了基于自主北斗芯片的荣耀品牌手机。国内200余款车型已完成50余万台北斗车载导航仪的安装和销售。
标签:&&[5]&&&&[0]&&&&[7]
[整理编辑:中国测控网]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公众号“CK365测控界”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测控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测控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国测控网 。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第八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China Satellite Navigation Conference, CSNC 2017
LabVIEW是一种程序开发环境,由美国国家仪器(NI)公司研制开发,类似于C和BASIC开
52%的网友读了:
要分工合作不要恶斗,这才是未来OLED与量子点两大显示技术的最终出路。最近两年,OLED、量子点这两大新
66%的网友读了:
“智能照明”这一词在LED照明行业已火热了多年。但在过去几年,智能照明多是“雷声大雨点小”,主要体现
测控技术论坛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我们在您身边
400-850-2180
不方便打电话?我们联系您!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什么组成
摘要: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用户段组成。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短报文通信能力,已经初步具备区域导航、定位和授时能力,定位精度10米,测速精度0.2米/秒,授时精度10纳秒。空间段包括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地面段包括主控站、注入站和监测站等若干个地面站。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并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与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欧洲的伽利略并称为全球四大卫星定位系统。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始试运行服务。2020年左右,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形成全球覆盖能力。那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究竟是由什么组成呢?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用户段组成。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短报文通信能力,已经初步具备区域导航、定位和授时能力,定位精度10米,测速精度0.2米/秒,授时精度10纳秒。空间段包括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地面段包括主控站、注入站和监测站等若干个地面站。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测绘、电信、水利、渔业、交通运输、森林防火、减灾救灾和公共安全等诸多领域,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汶川抗震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计划由35颗卫星组成,包括5颗静止轨道卫星、27颗中地球轨道卫星、3颗倾斜同步轨道卫星。至2012年底北斗亚太区域导航正式开通时,已为正式系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了16颗卫星,其中14颗组网并提供服务。【本文由常州莱特提供-北斗开发平台系统专业服务者—】&&
扫一扫,好礼相送!
联系人:张华娣
址:江苏.常州.科教城天润大厦
常州莱特致力于研究北斗导航定位系统,是以北斗教学实验箱等设备为核心的企业,如需了解更多请拨打400-850-2180咨询
Copyright 常州市莱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车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