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才算关于尽职尽责的名言

新闻报料热线:
中国妇女报
我给版面打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为何把孩子的教育&外包&?
■ 本报记者
偶然路过一家开在商场的音乐课堂,三位小朋友正在摇头晃脑、叮叮当当地弹着钢琴,声音从三面为玻璃窗的漂亮教室传出,由不得你不驻足探望。教室的门楣上挂着红底黄字的硕大横幅,分明是在祝贺某个孩子在某次演出中获奖。玻璃窗上贴着清新可人的照片,宝贝们或在练琴、或在表演,天真活泼、煞是喜人;教室内色彩斑斓,墙上挂满欢蹦乱跳的五线谱,各类乐谱厚厚地码放在课桌上。驻足久一点儿,当目光从教室所能呈现的绚丽移开,记者发现三个小朋友身边的三位老师,人手一部手机,面部喜形于色,完全沉浸在掌中的世界里。把孩子交到这样的老师手里,能放心吗?试着询问其他路人,年轻一点的表示,孩子的爸妈肯定是忙乎自己的事情去了,把子女放在这里,既可让他们学到一技之长,亦可以解脱自己,为什么不呢?据报道,&家长帮&联合好未来教育研究院、艾瑞咨询近期发布《2015中国家庭教育消费者图谱》调查,近五成家长每年的教育支出超6000元,近三成家长投入超过万元。该调查是在对1700余位家长、40万PC样本监测、50万手机样本监测的基层上得出的统计结果。难怪此间有舆论评价说,在我们的身边,众多父母秉承的是&把孩子推给别人&的家庭教育原则。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坦然承认自己不能胜任三位小朋友终于下课了,三位家长按时来接自己的宝贝。一位父亲告诉记者,虽然有着研究生的学历,但对育儿的事情一窍不通。&隔行如隔山,既然自己不行,当然要把孩子交给懂行的人&。&对孩子的教育,我是尽心尽力了,至于结果如何,那要看老师是否尽职尽责,还有就是我的孩子是否认真在学&。&给孩子报班前,我对这家培训班以及其他班的师资、价格,包括教学环境进行过考察和比较,然后才做出的决定&。两位母亲对记者如是说。当父母把对孩子的兴趣培养&外包&之前,是否应探究过这样一个问题:老师的教学内容,与自己孩子的兴趣所在是否高度相关?好老师固然可以替你教给孩子一定的专业知识,但不顾及自己孩子的真实需求,一味地把从其他家长那里学来的育儿套路,强加在还没有判断能力的孩子身上,岂不是&揠苗助长&?面对家长提问,三位家长有些无奈:&反正是把钱全花在他们身上了,学不学得出来,就看他们自己的造化了&。原来,这类家长不辞辛苦、投入大把的金钱,把儿女送进各种兴趣班,实在是想通过花钱为子女购买教育服务的同时给自己买个心安。记者也曾是位懒惰的家长,常常把随时学来、听来的观点转述一番,借此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当时不解的是,自己苦口婆心,孩子无动于衷。&我说的可能不是真理,专家说的是真理啊,你为什么也听不进去&。最终明白,理论可以放之四海,每个孩子却是世界上的唯一。教育孩子却达不到应有的效果,问题不是出自教育本身,而是没有寻找到适合孩子接受的表达方式。再好的理论也需要父母根据孩子的实际融会贯通,教育子女是门学问,家长不能心安理得做个&传声筒&&转运站&,还需要辅以自己的消化能力与手段。用卢梭的话说,&冷冰冰的理论,只能影响人的见解,而不能决定人的行为;可以使人们相信,但不能使人们按照它去行动,它所揭示的是人该怎样想,而不是人应该怎样做&。据《2015中国家庭教育消费者图谱》统计:56%的家长认为自己缺乏耐心、34%的家长认为自己没有时间陪孩子、32%的家长认为缺少育儿知识、26%的家长认为自身不够成熟。这些数据,在一定意义上解释了中国家长将孩子&推给别人&的真正原因。推出国门 放弃自己的责任与盲目把孩子送进各类兴趣班有一拼的另外一类&外包&,就是匆匆把儿女推出国门。记者朋友的女儿到美国留学半年,夜夜与妈妈通电话:&我可能生病了,浑身上下不舒服&&现在的天气是容易感冒,吃点给你带的感冒药&&带的药太多,哪个治感冒?&&妈,吃了药还是不好,你说我该怎么办啊?&&&朋友的女儿已经是高中生了,生活能力如此不堪。无奈,老妈放弃工作,背起行囊去&陪读&。如今,留学生的年龄越来越小,人数却是越来越多。排除少数孩子与家长有着明确的留学目的与目标,更多的则是被爸妈&忽悠&出去的。国内教育问题实在是很多,非常值得大家诟病。然而,国外的教育就没问题?就适合所有出去的孩子?朋友不得不承认,&在家时,没有让女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我的问题,现在遇到任何难题就知道打越洋电话&。&以往孩子学习成绩一不理想,我就抱怨是中国的学校教得不好,如今终于明白,在哪儿读书、生活都要经得起难、吃得了苦&。老实说,对于学习成绩一时不理想的孩子,留在国内家长还有管教的可能;出了国则如断线风筝会更加难办。外面的世界很宽阔,对于肯于刻苦读书的孩子当然是提供了无限的可能,对于不想吃苦的孩子则是提供了混日子的机会。这也正是记者的朋友匆匆赶赴女儿身边的实情所在。许多人亦如记者的朋友,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时,鲜会从自己身上找过答案;常常盲目地人云亦云,言必称儿女是中国式教育的受害者,孩子书没读好全是中国教育犯的错,这类家长送子女出国留学,实际上是对自己&懒惰家教&的再度任性。有两句话,不得不在此重申:&父母懒惰,就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适合孩子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尽职尽责让孩子们成长得更好
本报北京5月31日讯(记者 施乐)“习近平总书记以‘大朋友’的身份,参加少先队主题队日活动,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少年儿童的亲切关注和对少年儿童工作的高度重视。”在今天召开的“儿童快乐成长及社会责任”专家座谈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表示。座谈会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教育报联合主办。针对习近平总书记向孩子们提出的“从小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殷切希望,专家们表示,只有成年人改变教育观,才能承担起少年儿童快乐成长的社会责任。教育者要了解儿童的天性、理解儿童的需要、读懂儿童的表达,使学习变得有趣并能满足孩子的需求,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力;改变轻视劳动的价值观,把参与生活的权利还给孩子;让孩子们搭载“兴趣号”列车,驶入“中国梦”的轨道。(下转第四版)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独家独到独立
用户名&&密码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小孩在家很乖,在外面就很调皮要怎么教育_百度宝宝知道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nbsp >>&nbsp&nbsp >>&nbsp
面对当代的孩子
我们如何做父母
发布日期:
我们如何做父母
中国家庭教育百名公益人物提名奖获得者 特级教师& 谭菜花
从某种意义上讲,未来的竞争与其说是孩子们之间的竞争,还不如说是父母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竞争。
可以说父母教育孩子的水平直接决定孩子的成才与否,更是决定学校教育是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将子女送到学校,父母并没有完成自己的教育责任。如果没有父母的合作,再好的学校教育也不会收到理想的效果。
面对当代的孩子,我们如何做父母呢?我认为做好三个角色:
做家长: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
家在孩子成长路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很大的房子不是家、有很多豪华的家具也不能称之为家,只有在房子里面充满了关爱、充满了温暖、充满了快乐,才会有家的感觉,才能给孩子一个适宜的成长环境。
1、对生命尽职尽责
呵护生命成长,为了孩子的生命可以献出一切,包括生命。
2、对文化的追求
有着文化追求的家庭,才是有希望的家庭& 知识改变命运
做老师,为孩子提供榜样
1、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孙敬修老前辈曾对家长们说:“孩子们的眼睛是照相机,脑子是录音机,你们的一言一行都刻在他们的心上,要做好榜样啊”。 2、用智慧培养孩子成才
一个成功的教育者知道怎样去鼓励,一个失败的教育者只知道怎样去打击。孩子的自信,是他成功的基础;激发孩子的自信心,是教育成功的奥秘。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也是科学家的特性。我们的父母很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科学家,但却不注意培养孩子的好奇心。
激励孩子拥有梦想,因为有梦想才有希望,有梦想才有目标,有梦想才有追求,有梦想的人生才是美丽的人生。
做朋友,让沟通美丽亲情
沟通是桥梁,能让你走进别人的心里;沟通是钥匙,能帮你打开心扉;沟通是炉火,能温暖冰冻的心河。 1、尊重孩子,注意技巧
  孩子越大越不愿跟父母多说话
方法:走进心灵是沟通的途径 恰当的方法是沟通的保障2、让亲情充满爱教孩子学会爱 “中国的家长是天底下最爱孩子的父母,但恐怕是获得孩子的爱最少的父母。许多父母只是无私爱孩子,但很少教孩子爱父母,爱他人。
孩子心中充满了爱
其实任何一个孩子的心灵深处都有爱的种子、都有孝敬父母的愿望,关键在于做父母的懂不懂得设法去强化这种愿望,呵护这种愿望,让孩子心灵深处的种子开花结果。
欣赏孩子的爱
只有让孩子在体会爱的同时学会施爱,才是一个智慧型的父母,付出的爱才有可能收获到幸福。
只有当你感受到了孩子的爱时,你才获得了做父母的幸福,你所付出的爱才会有收获,才值!
各位家长,既然我们已当了家长,就得无怨无悔地当下去,什么职务你都可以辞职不干,(校长、局长、市长、省长,乃至国家主席、总统等)都可以辞职不干,唯独家长这个职务你一旦当上就一辈子都无法辞掉了,你只能当下去,面对当代的孩子,我们不断地更新观念、调整行为,让家庭教育更成功!让孩子的成长更快乐!让父母的一生更幸福!
点击下载文件:
上一条新闻:
下一条新闻:
&Copyright
All Right Reaserved.湖南农业大学子弟小学地址: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湖南农业大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尽职尽责的近义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