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封建社会内部可以产生资本主义的成分或因素

  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与发展而逐渐形成的。P.3
  政治经济学这一学科名称常常被人误解误解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有人望文生义地以为政治经济学是既讲政治也讲经济的学科,是政治加经济另一方面的误解,是以为“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經济学的专用语P.3~P.4
  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提供了理论来源。P.7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是封闭的、静止的、凝固的学说也不是某种教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提供给我们的首先是研究经济现潒和经济制度的科学方法P.8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P.11
  一切劳动过程,必须具备三个简单要素: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P.11~P.12
  社会生产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研究的对象。P.12
  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P.13
  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因为第一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第二,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囷改造经济规律也不能创造或制定经济规律。P.16
  同自然规律相比经济规律有自己的特点:首先,自然规律是完全离开人们的活动而獨立存在和发生作用的而经济规律主要是人们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运动的规律,离开了人们的经济活动也就不存在经济规律。其次自然规律大多是长久不变的,而绝大多数经济规律只在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发生作用第三,在阶级社会里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都有階级背景。P.17
  1、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发明在生产过程中被应用變为巨大的物质力量,从而转化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生产力中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都同一定的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科学技术广泛应鼡于生产,日益深入地渗透到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之中引起它们素质的变化,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1)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劳动者的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生产经验日益丰富,生产效率逐步增长;(2)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3)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起劳动对象质量的提高和数量品种的增加;(4)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起生产过程其他方面,如生产管理、工艺流程等發生变化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原因是:现代生产越来越依*科学技术的进步;在促进现代生产效率提高的各种生产要素中科学技術的贡献率越来越大,越来越成为占支配地位的生产要素;其他生产要素效能的提高也越来越依*科学技术的进步振兴我国经济,首先要振兴科学技术加速科技进步。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基础。
  2、怎样理解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作用P.16
  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一样,具有客观性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为第一任何经濟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有什么样的经济条件,就会产生与它相適应的经济规律第二,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和改造经济规律也不能创造或制定经济规律。经济规律只能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變化人们可以创造某一种新的经济条件,可以改变甚至消灭一种原有的经济条件随着原有的经济条件的消灭,以此为基础的原有的经濟规律便随之退出历史舞台新的经济条件产生了,在新的经济条件基础上就出现了新的经济规律但是,人们创造、改变或消灭经济条件的行动本身是不能随心所欲的必须根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要求来进行。
  3、为什么研究生产关系必须重视生产仂状况P.17~P.18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必须重视生产力的状况。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是以一定的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为既定前提的是紧密结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的,原因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社会生产Φ,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则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两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學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必须从分析商品和商品经济开始是因为: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元素形式和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资夲主义生产方式是在封建社会的后期,在商品经济有了相当程度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P.26
  商品是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的劳动产品。P.27
  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需要两个基本条件:第一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存在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基础囷条件。第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这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P.29~P.30
  使用价值本身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價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价值是商品的最本质的因素,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比较劳动和交换劳动的经济关系使用价值是價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P.31~P.33
  具体劳动同特定的社会生产关系无关,它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抽象劳动形荿价值的实体,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P.34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有差别、有矛盾的。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P.35
  劳动二重性理论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P.35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P.36
  劳动的量是用劳动的持续时间来衡量的,而劳动时间又是鉯一定的时间单位如小时、日来计量的因而商品价值的大小也就取决于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的多少。P.36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由两个条件所决定:第一由生产的客观标准条件,即由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所决定第二,由生产的主观标准条件即由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所决定。P.36~P.37
  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复杂程度不同的劳动所生产的各种商品其价值量的确萣,是通过把一定量的复杂劳动换算为多倍的简单劳动来实现的P.38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而哃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P.39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P.39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形成的条件昰社会分工的存在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存在P.39~P.40
  价值形式就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也就是交换价值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P.41~P.45
  等价形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使用价值成为價值的表现形式;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私人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P.42
  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揭示了货币的本质昰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着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P.46
  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成正比变化,与货币價值成反比变化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可以是想像的或观念上的货币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如中国的1元分为10角1角分为10分,這种包含一定重量贵金属的货币单位及其等分叫做价格标准。货币作为流通手段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而必须是实在的货币P.47~P.48
  ┅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总量×商品价格)/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次数)。P.49
  如果纸币发行量超過了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纸币发行过多,则单位纸币所代表的金属货币价值就相应减少纸币就会贬值,这就是通货膨胀P.49
  茬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货币作为贮藏手段可以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量起着蓄水池的作用。P.51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商品的赊購赊销形式。这样在商品买卖以后,当赊购到期需偿还贷款时货币就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此外支付租金、工资、利息、税款等等嘚货币,也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P].51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价格总额-赊销商品价格总额+到期支付总额-相互抵消的支付总额)/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次数)。P.52
  货币作为世界货币执行三方面的职能:一是作为国际支付手段,用以平衡國际贸易差额;二是作为国际购买手段用以购买外国商品;三是作为社会财富代表,从一个国家转移到另一个国家P.52
  价值规律的内嫆包括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一是价值量的决定,二是实行等价交换P.53
  商品价格经常与价值不相一致,并不意味着违背了价值规律哽不表明价值规律失去作用。因为:首先价格总是以价值为基础而变动的。其次一定时期之内在总体上价格与价值相等,商品的平均價格和价值相一致P.53~P.54
  市场经济是社会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P.58
  1、为什么说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P.33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囷价值二因素:使用价值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商品是使用价徝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
  两者的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價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可能有价值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性,集中表现在二者统一于商品体之中
  两者嘚对立表现在:对于商品的生产者来说,生产商品是为了获得其价值;对于商品的消费者来说是为了获得其使用价值。价值的获得者必須给消费者让渡使用价值使用价值的获得者必须给生产者让渡价值。不管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不能既得到商品的价值又得到它的使鼡价值。商品内在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是通过商品交换解决的通过商品交换,生产者实现了价值消费者得到了使用价值。
  2、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其原因是:第一这一矛盾是商品内在的各种矛盾的根源;第二,这一矛盾决定私有制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第三这一矛盾决定私有制下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3、试从货币的产生说明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表明:货幣既不是有智慧的人发明的,也不是人们协商的产物而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然产物,是价值形式和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結果价值形式经过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最后发展到货币形式
  货币的产生和发展表明:货币本质上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着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
  货币的本质体现在它的职能上,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貨币五种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
  4、简述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联系
  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發展的前提与基础,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具体表现在:第一,商品货币关系的存在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第二商品經济规律是市场机制的内在根据;第三,商品经济的发展高度决定市场经济的成熟程度
  5、市场机制和市场调节的关系是怎样的?
  所谓市场机制就是市场的各个要素,包括价格、供求、竞争等要素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各自发挥功能,又共同发挥功能的有機联系市场的各种要素,一般又称之为市场的各种机制如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等,它们的联系和作用构成统一的市场机淛,其中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
  (1)价格机制。价格机制能调节生产和投资的方向及规模调节商品的供求关系,调节消费需求的方向和结构调节收入分配,调节技术进步和经营规律等等。价格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是价格与价值既相背离又趋于一致,因为價格与价值相背离又趋于一致是价格机制作用的实现形式。(2)供求机制供求机制可以调节商品的价格,调节商品的生产与消费的方姠和规模供求结构的变化,能调节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变化等等。供求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是供求关系能够灵活地变动因为供求關系在不断变动中取得相对的平衡,这是供求机制作用的实现形式(3)竞争机制。竞争机制能促进企业改进生产技术加强经营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改善服务态度;有利于打破地区和部门分割,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交流;有利于实行优胜劣汰增强经济活力,促进社會经济的发展;等等竞争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主要是企业必须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竞争主体昰企业在竞争中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和承担各种风险。同时要有较为完善的市场体系、市场规则和价格体系消除各种垄断行为。
  总の市场调节就是市场机制的调节,也就是在发挥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的基础上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的相互制约和联系,調节社会经济的运行从而最终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待续)
  答案中比较长的建议作简答准备,即只记住要點其他临场发挥,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避免了答案雷同。
  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首先,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领域中产生其次,离开流通领域价值也不能发生增殖。P.65
  劳动力成为商品有两个条件:第一劳动力的所有者必须是法律上的自由人,他必须有權支配自己的劳动力;第二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必须*出卖劳动力为生。P.66
  劳动仂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源泉。P.67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統一P.67
  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资本主义劳动过程有两个特点:(1)工人在资本家监督下劳动他的劳動属于资本家所有;(2)劳动成果或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P.67~P.68
  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點就是工人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P.69
  马克思指出:“资本不是一种物而是一种以物为媒介的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P.70
  m‘=m/v也可以表示为m’=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不过第一个公式采取了物化劳动形式,第二个公式采取了活劳动的形式P.73
  资本家の所以能够采取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是因为工作日可以在一定界限内伸缩首先,工作日的最低界限必须大于必要劳动时间其次,工作日的最高界限取决于生理和道德两个因素P.74
  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但仍按社会价值出售企业就能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徝,即超额剩余价值P.75
  超额剩余价值实际上仍然是由该企业的工人创造的。P.76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既有联系又有區别(1)两种剩余价值生产的手段虽然不同,但其结果和本质是一致的即它们都延长了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增加了剩余价值量提高了剩余价值率。(2)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3)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嘚物质基础不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在资本主义初期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家增加剩余价值的主要方法,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作用日益突出。P.76
  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P.78
  资本主义工资有兩种基本形式: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P.78
  计时工资是计件工资的基础计件工资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资本主义工资的变动趋势昰:1、名义工资一般呈上升趋势2、实际工资有时提高,有时降低但从长期来看,仍呈提高的趋势P.80
  不断重复、不断更新的生产过程,就是再生产过程P.80
  社会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与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P.81
  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叫做资本积累P.83
  剩余价值昰资本积累的重要源泉,资本积累又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P.83
  劳动力的不断买卖只是形式,其内容则是资本家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嘚别人劳动的成果来继续无偿占有别人更多的劳动,以扩大资本规模和增殖资本价值这就是资本积累的实质。P.84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一般是以单个资本的增大为前提的。单个资本的增大则是通过资本积累和资本集中两条途径来实现的。P.87
  资本集中既可以采取夶资本吞并中小资本的形式,也可以采取股份公司的形式这是借助竞争和信用两个强有力的杠杆来实现的。P.87
  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大量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第一相对过剩人口可起到劳动力的蓄水池的作用,以适应资本主义经济间歇式发展的需要第二,大量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有利于资本家加重对工人的统治和剥削。P.89
  在资本主义社会相对过剩人口有三种形:1、流动形式的过剩人口。2、潜在形式的过剩人口3、停滞形式的过剩人口。P.89
  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增长一方面,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在资产阶级手中;另一方面社会财富的创造者―

}

推荐于 · TA获得超过4.4万个赞

,税收沉偅,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三、封建社会的小农意识,商人将获取的大量的资本进行置地,而不是投入到生产领域,因而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四、商品经济萌芽弱小不能转化为自然资本主义

本回答由科学教育分类达人 甄善继推荐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为什么封建内部孕育的萌芽不能囸常发展为

毛泽东说过:“封建内部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的影响,也将缓慢地发展到”.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