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巴雪山登山详细的费用和 不请向导 冲顶

全国首个女子登山队本月冲顶哈巴雪山
商机 无处不在
长江商报新媒体广告热线:027-
当前位置: > 全国首个女子登山队本月冲顶哈巴雪山
全国首个女子登山队本月冲顶哈巴雪山
昨日,地大女子登山队举行出征仪式。本报记者 原丽阳 实习生 汤腾飞 摄
长江商报消息 由地大12名女大学生组成,仅两人有登雪山经验
昨日下午,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体育馆内,由12名女大学生组成的山铭志女子登山队举行了出征仪式。作为全国首个女大学生登山队,本月17日,她们将启程向海拔5396米的云南哈巴雪山发起冲击。
训练负重20公斤徒步40公里
女子登山队的发起人是地大户外运动专业研究生陈晨,去年12月,她刚刚成为国内首位登顶珠峰的在校女大学生。
陈晨说,自从成功登顶珠峰后,校内很多学生都想参与到登山活动中,成立女子登山队是希望能让更多女大学生尝试登山。去年10月,他们在校内进行了招募,吸引了校内外几十名同学报名。最终经过选拔,挑选出了12名女队员。
“只有我和另一名女生有攀登雪山的经验。”陈晨说,没经验不要紧,所有人都是从不会到会,从初次接触到喜爱。目前,“金花”们已经进行了几个月的体能训练,选拔标准和训练强度完全向之前的地大珠峰登山队看齐。
因为从哈巴到大本营需要走7个小时的路,而且都是上坡,对队员的体能要求较高。
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大二的杨炳倩同学是从人人网上得知组建女子登山队的消息。 杨炳倩说,她们每天早上五点半起床,训练到七点半,下午从四点训练到五点半,起初从最基本的跑步、体能训练,然后到搭帐篷、生燃气炉等技术活训练,周末还要负重20公斤徒步40公里。
预计24日向峰顶发起冲击
登山队将于17日凌晨出发,前往丽江;20日,他们将到达雪山下的哈巴村并开展适应性训练。为安全起见,女子登山队还配备了四名男向导,个个都是登山好手,其中一人还曾攀登过珠峰。
陈晨说,哈巴雪山海拔5396米,山顶终年冰封雪冻,每年10月至次年2月是攀登的最佳时期。虽然山不太高,但能否成功登顶还要看天气。“连续两年,登山队向哈巴雪山发起冲击都失败了,就因为没有遇到好天气。”陈晨说,她刚跟哈巴村当地的向导打过电话,得知昨天山上还下了雪,风也比较大。
按计划,这支女大学生登山队将于本月22日抵达海拔约4000米的大本营,向C1营发起冲击,预计于1月24日冲顶。
本报记者 郭婷婷 实习生 万勇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2014哈巴雪山攀登
查看: 1688|回复: 4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30积分363精华0帖子
中级会员, 积分 36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7 积分
2014哈巴雪山攀登一、活动目的:技术练习——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通过训练使参与者建立健全的登山观念以及安全意识,掌握基本的登山技术及战术,了解登山活动的组织和实施。活动中将以训练为主,结合实际的攀登活动来达成对参与者个人攀登能力的培养。登山体验——保证绝对安全的前提下,体验登山活动的全过程,努力使每人达到最高高度,但不保证登顶。二、攀登前期训练& &&&为让初次体验高海拔登山的爱好者能安全、顺利、完整的感受雪山攀登的魅力,本次云南哈巴雪山训练营将按3部分来进行,具体包括:1、室内理论知识(1)现代登山运动概述1、现代登山运动的起源与发展。2、现代登山运动的动向与趋势。(2)哈巴雪山的环境特点与危险1、地理环境及特点。2、气候环境及特点。3、高山病:症状、原因、应对方法及处理。4、高海拔攀登常识及特点。 (3)高山装备1、衣物穿着。2、食品安排。3、宿营装备。 4、技术器材。(4)绳结练习&&绳结:8字结、双套结、布林结、抓结、意大利半扣等。2、室外实践室外实践共2次 (1)技术器材1、绳结复习2、技术装备的穿戴3、下降/上升技术练习4、总结(2)野外实践1、负重登山、行走技巧、步伐与呼吸、途中饮水、食品补充、营地建设、炊具使用、背包填装、团队管理等。3、日常体能训练1、请参照哈巴雪山攀登身体训练表:三、山峰介绍:“哈巴”为纳西语,意寓为金子之花朵。哈巴雪山因第四纪阿尔卑斯-喜马拉雅构造运动而生,亿万年的岁月却依然保持着远古的纯洁。哈巴雪山位列“三江并流”世界遗产8个片区中哈巴雪山片区,是皇冠中闪耀的那颗钻石。& &&&哈巴雪山是“世界遗产名录”中最典型的高山针叶林保护区域,丰富复杂的中国—喜马拉雅“成分”为她披上了绚丽的外衣,哈巴雪山主峰海拔5396米,为云南著名的高山之一,汇集了所有世间的奇迹。& &&&哈巴雪山山顶覆盖着现代冰川,它和玉龙雪山的冰川一样,同是我国纬度最南的海洋性温冰川,这是造物主赐予我们的礼物。哈巴雪山拥有高山冰碛湖(黑海、黄海、湾海),山水共存,造就的是不可思议的和谐和惊艳。& &&&三江并流是人间最后的一块圣洁之地,哈巴雪山则是圣地的最高峰;在三江并流可以找到心灵的家园,而在哈巴雪山可以找到让心灵最终栖息的属地。哈巴并不只是一座雪山,她更是人间最接近天堂的地方。【山峰特点】& &&&哈巴雪山是一座相对海拔较高,攀登难度较低的雪山,从大本营至顶峰分布着石板坡、碎石坡、冰雪坡三种典型的高山地貌,平均坡度在30~40度之间。整个山峰地质结构稳定,天气变化平稳,攀登风险较小。【风土人情】& &&&哈巴雪山脚边居住着藏、彝、纳西等少数民族,有许多别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村寨,他们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息繁衍。哈巴乡静静地窝在哈巴雪山脚下。这一乡共有七八个自然村,相隔不远分散在哈巴山麓。哈巴乡里还有二三个回族的村子。&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及特殊的自然环境,使这里保留了淳朴的民情。清清的小河,别致的小木棚,四周就是茂密的原始森林。& &&&在这里,多种宗教共存,各种信仰和平共处。16个少数民族千百年来和睦相处、生息与共。这里是中国著名的国际古商道--茶马古道的发祥地。历史的蹄声至今仍在古道上清晰地回响。这里有让冒险家敬畏的探险胜地——虎跳峡,咆哮的长江,在此奔流不息。进山路线:北侧:丽江县城—桥头镇—虎跳峡—哈巴村—北坡大本营哈巴雪山GPS数据:哈巴雪山客栈:E100.08.110& & N27.18.935& &海拔2625米大本营(落水崖):E100.05.419& &N27.20.556& &海拔4115米C1营地:E100.06.382 N27.19.766& &海拔4967米顶峰:E100.06.230& &N27.19.161& &海拔5396米攀登路线:北坡西北脊路线:大本营—碎石坡—山脊—顶峰
攀登路线图:&&相关高程(米)&&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2.jpg哈巴村2625大本营4115C1营地4967顶峰5396日程安排:D1:云南丽江指定地点集合,人员报到。D2丽江—哈巴村:途径拉市海、虎跳峡、入住哈巴村,整理装备;测量心率及血氧含量。D3 哈巴村—登山大本营:徒步、骑马、马匹投运装备。经草甸、杜鹃林、原始森林到达登山大本营,安排休息;测量心率及血氧含量。D4 大本营—训练场:徒步,在海拔4300米的雪坡上进行冰雪技术训练。&&D5 大本营—冲顶:凌晨择时起床,整理装备随后冲顶。&&D6大本营—哈巴村:早上10:00准时启程下撤哈巴村,入住客栈,举行庆功宴。D7哈巴村—丽江:上午返回丽江,之后返回佛山,结束活动。四、报名要求1、报名时间:日~日;2、参加人员:佛山登山爱好者;限16人(人满截止报名)。3、参加办法:添加QQ:的方式发送《附件1活动报名表》,确认后,将收取部分费用以做定金。另须提交:身份证复印件、医院体检报告。4、对参加本次登山活动的人员的要求:年龄在60周岁以下,必须身体健康,无心、肺、脑疾病、慢性病等以及其他不宜进行高海拔活动的疾病(登山之前须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报名后与俱乐部签定《附件2:登山活动协议书》。5、由于整条线路海拔上升幅度相对较大(哈巴村2600米到顶峰5396米),海拔上升将近2800米,对参与队员生理上和体力上有相当的要求,请队员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报名参与。体形过胖、肢体功能不健全的人士不适合参加此次活动。6、个人技术装备自理(详见《附件3:个人装备清单》),如需租用,我们可提供个人装备租用或代购(安全带、头盔、扁带、主锁、上升器) 五、费用:4800元/人此费用包括:前期训练、活动期间食宿交通【(丽江出发-回到丽江)、哈巴住宿、登大本营住宿】、上下山装备马匹托运、登山管理费、环境资源费、20万保额专业登山保险、公用食品,共用物资、高山协作、公共装备磨损。费用不含:个人装备、个人骑马及其它非统一活动行程中费用。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200积分4972精华34帖子
雪山,是很多人的梦想!
中国登山协会中级户外指导员;深圳登山协会教练;广州极限和登山运动协会教练;浙江红十字协会救护员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30积分363精华0帖子
中级会员, 积分 36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7 积分
欢迎广大登山爱好者报名参加,详询:QQ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10积分33精华0帖子
新手上路, 积分 3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 积分
雪山,梦想而已!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100积分184精华0帖子
天涯牛牛 发表于
雪山,梦想而已!
有了梦,才有想法。彩云之南哈巴之巅——2011年8月环哈巴雪山穿越登山攻略 - 凑合的游记 - 517户外
彩云之南哈巴之巅——2011年8月环哈巴雪山穿越登山攻略
彩云之南哈巴之巅——环哈巴山雪山穿越登山攻略
&&&&&八月有一周时间,要出去走走。出行前设定的目标:不腐败,最好有三至五天的徒步穿越,&露营最好;不自虐,不为了强度和速度忽略了风景,最好在风景中完成旅途。如果登山,竭力登顶,不放弃目标,不挑战极限。
北方闷热,华南暴雨,大量冠名“户外”的线路其实是商业旅行团披着驴皮。想找一条不腐败、不自虐、不商业的驴行线路,还真不是“有了时间”“有了钱”就能轻易实现的。最后选定了哈巴村——黑海徒步——哈巴雪山登山——虎跳峡徒步的路线。网上海选后,向导找的是“哈巴雪山探险俱乐部”,哈巴村民“老七”组建的登山协作组织。人品好运气就好,后来证明向导很靠谱。
&&&&&哈巴雪山是云南&100&多座雪山中唯一适合山友攀登的雪山,由于其海拔不高,雪坡较缓,冰裂缝不多,攀登难度不大,攀登风险较小,登山费用不高,再加上最近几年国内的登山探险热;哈巴雪山成了国内外的热门山峰。
8月6日。北京——丽江(海拔2400M)
暑假的北京-丽江航线是旺季。转弯抹角才订到全价机票。票价几乎占去了全程费用的多一半。用钱买时间吧。
最担心的是天气。出发时看丽江和香格里拉的天气预报,一周雷阵雨或阴雨。向导也说,去雨崩、梅里的路因塌方已经断了。如果真的风雨交加,不知道哈巴能否成行。北京正是闷热酷暑,高出2000多米海拔的丽江早晚要穿两层衣服。最让人高兴的是,阵雨只是偶尔飘过,蓝天白云掩映,不辜负了彩云之南的美称。
向导哈巴登山探险俱乐部的网管“菜菜”提前帮助预定了“米粒小栈”,这是一家古城南门内木府边的客栈,160元一晚,说好客栈帮助联络专车接机,但是我们刚出机场,却被告之暑期旺季司机都去跑旅游景点,被放了鸽子。需要自己打车去客栈。虽然打车和坐机场大巴都还方便,价格比包车还便宜,但也能看出丽江人民为了人民币,说过的话也不是那么落地成钉。
好在“米粒小栈”让人满意。独立小院,二层小楼,干净整洁,花团锦簇,可以自己洗晾衣服,寄存行李。小院里有摇椅秋千,出了小院,就是古城。后来的经验,在丽江和束河,有数以百计这样的客栈,都是别具特色。而且不需预定,到了以后背着包边逛边找,总能找到一处物美价廉、让人满意的客栈,找房也是旅行的乐趣。丽江开发的早,大研古城的客栈相对更朴实和乡土一些,老房子老院子的格局和眉目保持的更多,古城中不错的小客栈标间价格在120元至200元之间;束河古城的客栈更气派,更精致新颖,有些小资洋派元素渗入,稍好一些的客栈二层房间都有顶窗和阳台,号称“晚上睡在床上能看星星”,“天气好时早晚可以看玉龙雪山”,价格似乎比丽江贵出几十元钱。束河应该是丽江大研古镇面积的三分之一,开发的晚,更安静一些,住的更惬意舒服。不过,吃和泡吧听歌,显然丽江更丰富。
从米粒小栈出门,小巷一拐,老字号(据说十年以上可称为老)“一品香”酒楼的“腊排骨火锅”、乾坤一品鸭、“腊黑山羊火锅”以及当地特产鸡豆凉粉、丽江粑粑都是经得起肠胃考验的。餐前一杯免费茶(非茶末),菜单上最贵的菜也没有三位数以上,菜量却和北京的东北菜一样实在,这让食客如我们点菜、就餐和买单坦然放心,食欲大增。第二天要去爬雪山,按客栈老板的嘱咐,“多吃肉”,大快朵颐。
进哈巴之前,在丽江古城居住一天,适应2400米海拔的高原天气,补充给养。睡前去酒吧小酌一杯老板娘自酿的冰冻梅子酒,听酒吧老板兼歌手说说他的人生履历和流浪歌手的故事,睡个自然醒的好觉,没有蚊子,不需空调,更没有汽车马达轰鸣喇叭聒噪,很是消磨人的上进心和斗志。
8月7日:&汽车&丽江-哈巴村(海拔2600M)
等待的一天,也是适应半高原的一天。
早上会合了从昆明来的驴友,大学生JATE,是个小帅哥。他说他的的海拔目标和登山理想是“乞力马扎罗”。再次在“一品香”吃了午饭,就开始等待来自哈巴村的车。本来说中午十二点左右到,可等到下午三点司机才抢进客栈,说是路上堵在了拉市海,那边去旅游的车太多,又在修路。司机一早出来,还没有吃饭。
见到了向导联系人菜菜。她在丽江作为“哈巴雪山探险俱乐部”的常驻丽江联络官,其实也是俱乐部老板“老七”的妻子,老板娘,这次和我们一起回哈巴村。出发前一直是和她联系,总算见了面。她抱着一岁大(经过纠正,是四个月的,不到一岁)的儿子,笑得亲切和甜美。
上路。哈巴村虽然属于香格里拉,但是距离丽江更近,100多公里。沿途经过长江第一湾,顾名思义,就是长江的第一个转弯点。离开长江第一湾后很快就进入到迪庆藏族自治州了,自治州的州府叫做香格里拉,以前叫做中甸,因小说《消失的地平线》而出名,藏语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哈巴雪山就位于香格里拉境内。
沿着这段叫金沙江的长江盘山而行,金沙江浪急水混、泥沙俱下,名副其实的颜色金黄。江两岸一侧是玉龙雪山,一侧就是哈巴雪山,两山夹一峡,最窄处传说曾有虎跃而过,名为虎跳峡。在虎跳峡镇,司机停车匆匆吃了口饭,看来的确午饭没吃饿坏了,又舍不得在丽江吃景区的高价餐。
进哈巴村和出哈巴村都必须经过虎跳峡,司机给我们每人买了50元一张的虎跳峡景区门票(这个门票也是含在团费里面的,理论上说,从丽江上车开始,一直到上山、下山、送回丽江,我们所有的费用都已经在2580元的团费里面了。最后事实上,除了露营时候诈金花,也的确不需要什么额外的费用了,还是物有所值的)。这时候已经傍晚,天空飘下小雨,金沙江卷起浪花发出咆哮,据说,当年,下游一些的地方可以江水里淘出沙金,故名金沙江。现在,两岸百姓可能已经无法从江水中淘出沙金,却能靠山水吃山水挣到更多的美金人民币。
路上很顺利。天黑前到达哈巴村。标准间,热水器、电视、热水壶,干净的白床单和被褥,白墙上借着梁柱画着大树青藤的壁画,生趣盎然(后来知道壁画是菜菜所画,大吃一惊)。
晚餐很丰盛,土鸡、腊肉、炖菜、土鸡蛋,四五个人,六七个菜,老七的姐姐一边端菜添茶,一边轻声细语温柔地劝多吃点,仿佛招待做客的亲戚。让同行驴友大受感动,男驴表示愿意入赘,女驴表示要嫁在哈巴。
饭后火塘边,和老七聊天。老七是八三年出生,话语平稳恬淡,显得比实际年龄更成熟的持重内敛。问他为什么做这行,他谦逊地说“只会做这个。”他说,小时候没怎么上过学,没有文化,家里日子很苦,别的都不会,只能靠给人做向导挣辛苦钱。细聊之后,可以感受到老七的见识和韬略。从给村里的向导鼻祖郝四打工入行起家,先是成了一名熟练的登山协作向导。后来,去深圳专门干了几年户外活动的领队,有了商业运作经验。几年前,回到哈巴村,成立了自己的登山俱乐部——哈巴雪山探险俱乐部。聚集了包括亲戚、朋友在内的一帮兄弟,进行专门的登山和户外向导、协作服务。除了登哈巴雪山、徒步虎跳峡作为主营业务,还做梅里雪山-雨崩,泸沽湖徒步等长线;同时,他还和外地的朋友一起开了玉珠峰、甘南转山、尼泊尔徒步等线路。目前俱乐部有十多名向导和高山协作,算上马夫、司机、客房等外围服务人员,老七的俱乐部里,有村里几十口人承担工作,分享收益。当然,核心团队是他的家族,客栈主要靠家里人一起张罗,弟弟老八是高山协作,这次带我们上山,是个89年出生的能干、专业、热情、性格朴实的小帅哥。
哈巴村是个大村子,3000户人。官称是云南香格里拉市三坝乡哈巴村委会,距香格里拉130&公里,从哈巴村经虎跳峡到丽江市大约&100&公里左右;哈巴村海拔&2600&米,由彝族村、回族村等&5&个自然村组成。村里目前有三五家客栈。老七说,目前他家的客栈是第一家能洗热水澡的。公路交通方便,香格里拉至虎跳峡的旅游环线从村中通过,三级柏油路。登哈巴雪山的大本营设在4100米的山上,是回族村民所建,木板房、架子床,条件也相对不错。
村里从事登山向导和协作的人大约已经有百人,应该是一个重要的收入来源和产业了。老七说,10多年前,偶然的机会,一个登山人来到哈巴村,问“这个山能上吗?”当时村里没有人上过山顶,但是郝四带着这个人真的上了山。此后,哈巴雪山越来越出名,梅里雪山山难被封山后,哈巴成为了云南境内目前唯一适合登山爱好者攀登的雪山,也是北半球维度最低的、可以登顶的常年积雪的雪山。老七说,当年穷,上山时就是普通的军胶,厚一点的棉袄,哪里有什么装备。现在越来越正规化,也接受了培训,设备也讲究和专业了。
在我们后来的登山过程中,高山协作表现的的确挺专业,也很负责。如冰爪、冰镐的使用,上山下山步伐的姿势,滑雪下坡的姿势,以及登山绳的预备,还是学到了一些登山技术的皮毛。
插播哈巴雪山的一段资料:哈巴雪山海拔5396米,据不完全统计,从&1995&年昆明登山协会有记载的首登以来,来自国内外的登山者共有&600&多人登顶。年龄最大的&78&岁,最小的是曲靖的小山友(&9&岁)。其中,&95&年到&99&年&5&年间来登山的队伍一共不到&10&支,总人数&50&人左右,登顶者3&0&人左右;&2000&年到&2004&年&5&年间来登山的队伍一共大约&50&支,总人数&200&人左右,登顶者&60&—&80&人左右;&2005&年来登山的队伍一共大约&50&—60支,总人数&300&人左右,登顶者&120&人左右;&2006&年来登山的队伍共超过&100&支,人数&600&—&800&人左右,登顶者&400&人以上。&&&&&&06年底,短短几个月,十年没有出事的哈巴!一下子夺走了两个山友的生命。其中,上海山友老古董是中国第一批具有高山向导证的登山好手,所以我们不能轻视每一座雪山。
8月8日:徒步&骑马&&哈巴村—东北坡徒步—营地(海拔3400M)
近10:00哈巴村出发。天气出奇的好,蓝天白云。从此时直到入住大本营、登顶、下山、离开哈巴,好天气伴随了我们一路,让人不相信人品的作用都不行了。
老七的弟弟老八是向导、领队兼驴夫兼厨师。另有两个马夫跟随牵马。我们每个人一匹马或者骡子随行,另外一头驴驮了大家的行李。过彝族村、回族村,从东北坡上黑海方向。一路是原始森林、高山草甸,景色如画,美不胜收。一半徒步一半骑马。下午15:00左右到达营地,近有牦牛青草,远有雪山白云,随手按快门就可以上挂历。一个马夫带着两匹骡马返回了,明天我们必须靠自己徒步上大本营了。
扎营、篝火、烧饭,然后聊天、诈金花、看星星。
帐篷是老七家提供的新帐篷,虽然不是很保暖,但是很宽敞。晚上不算很冷,风也不大,﹣15度温标的1000克绒的睡袋应该是最好的选择。
高反在这一天有了最明显的体现和逐步适应。猛地走几步就喘,去河边打一壶水都要积攒半天力气。每天早晚,老八都要敲一瓶葡萄糖给我们喝,不知道是葡萄糖的作用,还是天气好,或者我的红景天的作用,虽然高原反应依旧出现了,但是比以前穿越四姑娘山时的高反轻了许多。我觉得,我们的这个行程安排的很好,一路美景,逐步上升,到了大本营,高反基本已经适应,正好冲顶。
上大本营其实有两条路,&还有一条是从哈巴村直上直下的,一天可以到。但是,那条路不仅风景差了很多,而且从2800一下上升到4100的大本营,没有适应期,容易产生强烈高反。在我们下山后在哈巴客栈遇到了另外来自浙江福建的七个人的队伍,据说都是老驴强驴,一天直上大本营,后来七个人只有三个人登顶。
8月9日:徒步&黑海—大本营(海拔4100M)
一觉睡到自然醒。在这样的美景中醒来大约是乐醒的吧。女队友最懊恼的事情是没有带裙子上来,拍照减了姿色。
今天一天需要徒步,大约用一个小时登上一个高坡后,哈巴雪山又出现在了眼前。同时出现的黑海,在雪山的掩映下美得让人窒息。由于看风景、拍照,队伍行进的很拖沓,向导老八虽然早就对风景审美疲劳了,可也不好意思扫大家兴,催了几句加快速度,可大家真慢下来的时候,他也就跟着一边在前面看风景,一边摘几颗草籽说这是黄连治拉肚子,这是XX治上火,这是XX治感冒……
过黑海时,队友纷纷喝了湖水。竹子兴奋且得瑟,屡屡以痛饮状留影,两大杯湖水入肚,立竿见影,腹痛如绞,如厕不断(当然是天然大厕所了)。向导老八沿路采摘了几颗草药让竹子嚼了,不知道是草药神,还是又吃了黄连素的作用,同样立竿见影,半小时后竹子的腹痛居然好了大半。虽然闹肚子又持续了半天,但是晚上到大本营时基本正常了,没有影响第二天的登顶,也算奇事。
这里要特别说说老八。老八是老七的亲弟弟。据说他们家八个兄弟姐妹,但老七、老八并非排行七八,不知道怎么论的。老八是个89年出生的小帅哥,眉眼和演员李晨相似度很高,但是老八当然不奶油。他体力超常,据说最多时一个月22次上下哈巴拉练;同时一人多能,穿越时当向导,登山时是高山协作,还是登山器材使用的主培训师,同时兼当厨师(学过一个月的川菜),马夫和卫生员(他的奶奶懂中草药,家学渊源,他也认识草药,小试身手不断帮我们摘些云南草药咀嚼。此外,每天早晚负责喂我们两管葡萄糖,说是抗高反的最有效方法)。老八很神,体力强,性格好,人朴实却并不木讷,诈金花和讲笑话水准在全国中上游水平。他穿个破鞋——是真正的破鞋,登山鞋已经开线,露出黑黝黝的皮肤,鞋带也不系紧,上山下山走的比驴还快。登哈巴雪山时,过了雪线,他用一个塑料袋裹着脚,踢啦着破鞋登了顶,还叼着烟。
老八是个不错的向导,让人喜欢。想想这个年龄城里的孩子,大多宅的发嫩,二代的发软。老八对于爬山的困惑,是感觉总上高原,记忆力降低了。
下午到达大本营。大本营也是哈巴村的回族村民所建。木板搭成,内设上下铺架子床,有灶可以做饭,手机可以充电,规模日渐扩大,设备日渐完善,甚至可以到老板的屋里看大锅接收到的电视,颇有奢侈感。
吃了晚饭,试了冰爪,分配了冰镐。老八简单讲解了冰爪的穿戴方法和冰镐的使用技巧。又把明天登顶的装备统计整理了一遍。
九点钟早早躺下,明天凌晨3点起床,四点出发,冲顶。
隔壁是另外一个队伍,三男一女,其中三个贵州人,聊天像喊话,分贝比“三个贵州人”餐馆的饭点还吵。快十一点了,去抗议了一遍才安静下来。但睡意已无,迷糊入睡时已经过了十二点。
8月10日:&&大本营(海拔4100M)—雪山冲顶(海拔5396M)—哈巴村&&&凌晨3:00起床,整理行李,检查装备,吃早餐。喝紫菜鸡蛋汤。每人还是一只葡萄糖。老七又从村里派来了两个向导,他的侄子小鹏和向导玉山。我们每个人一个向导,1:1VIP待遇。
天气很好,不算冷。装备:上身保暖排汗内衣 软壳 薄冲锋衣,下身保暖排汗衬裤 冲锋裤 雪套。打劫帽、雪镜、厚的滑雪手套与抓绒手套交替使用、魔术头巾。双杖 冰镐 冰爪。
携带食品:保温壶热水一升,巧克力、能量棒、牛肉干、葡萄干。事实证明,这些食品基本在途中被消灭了。体能消耗还是比较大的。
凌晨4:20,从BC(4100米)出发。沿途经过乱草林、大石板段、碎石段、石雪混合物段,经过高山杜鹃带、地衣带、冰川带、冰雪混合地带。一路向上。
我们三个人,昆明小帅哥JATE体力超好,没有任何高反症状,老八带着他先冲锋了,领先我们一个多小时登顶了。我们两个人和三个贵州人 一个北京人的组合先后不远。
说实话,登山的过程没有什么可以特别描述的。甚至有点枯燥。就是走,不停地走,走累了就歇一歇。按照自己的节奏,调整呼吸和节奏。天亮后,放眼望去的云海和远山,以及随地可以发现的雪莲花,让人兴奋。
到了雪线(4900),身体状态开始变得不好,头疼欲裂,不知是因为前面的路上没有戴好打劫帽,还是高反加剧。但是感觉还是能够忍受。时间也还早,当然继续要上。
检查装备,上冰爪,带雪镜。向导玉山技术不错,不断帮我们检查冰爪是否合脚,调整了近半个小时。嘱咐了登雪山要诀:双脚分开二十厘米,避免冰爪互相刮蹭;不要前后想跟过近,也介绍了冰镐的使用速成,尤其是紧急制动的方法。放下了登山杖、多余食品物资等装备,轻装上升冲刺。相机也高原反应,抖个不停时好时坏。
&冲刺哈巴雪山顶峰。绝望坡的名字很传神。这里海拔上升500米,路径距离1公里,学过勾股定理,就知道上山角度有多大了。头疼似乎缓解了一些,但是无论走,还是停,都是喘,不管它,数着步子上,每30步一停,到20步一停,到10步一停……
上到绝望坡,看见月亮湾。这里坡缓了,但其实是最危险的雪坡,一个山脊,两面都是悬崖,山脊呈月牙状伸向顶峰,故名月亮湾。月亮湾一侧是绝望坡下面的乱石堆,另一侧更是不敢去看的悬崖,如果滑下去……嘿嘿,只能最后默念一遍“因为山在那里了”。
向导玉山提醒,12点是关门时间,尽量提前,因为山顶起雾,怕要变天。登顶时不怕雨雪,最怕风。出发前做功课的时候知道,上海的老驴领队老古董当年就是从这里失足滑落的。去年十一,也有驴友登顶下撤时在这里冰爪打架绊倒后,撞到了下面的队友,两人双双跌落悬崖丧命雪山。。
过了顶峰大转弯,终于冲刺登上了5396米的峰顶。登顶时间大约是11点30分。历时7个小时。中间因为调整冰爪、互相等,大约有一个小时的时间是浪费的。正常应该可以6小时完成。被老七派上来练兵的侄子小鹏由于久未上山,屡屡跟不上队伍,反而是今天唯一没有登顶的。其它那支队伍的三男一女和两个向导也顺利登顶。今天是个好日子。
&下撤。途中还学会了雪地滑行下撤,玉山教会了我们用冰镐和冰爪辅助制动速滑下降,很好玩,也省力了很多。下撤的路很漫长,天亮后看来时的路,发现从大本营往上直到雪线的这段乱石路,既难走也毫无风景,真是风光在险峰。
下午四点回到大本营。稍作休息后,骑马上驴,三小时后直降撤回哈巴村。下山路线就是可以一天时间直达大本营的路线,沿路虽然也有森林和草甸,但是风景比我们黑海路线不可同日而语了。
小结一下。哈巴雪山的强度,应该和大五台一天五台连穿接近,小于小五台一天五台连穿。高海拔雪山,最特殊的是天气和高反。
登顶成功经验:1、线路选择正确,既看了美景(这种美景看过,不登顶也值得走一趟),又提前适应高原反应,虽然上到5000米以上时还是有高反,但是几天的适应已经保证无大碍;2、天气良好,本来做好了天气不好在大本营多住一两天等天的准备;3、向导给力,沿途的补给和装备提醒比较到位。
教训:1、睡眠不足,此前一周以及近几天的睡眠都不好,体力不足;2、上山时候的打劫帽应该出门就戴上,可以避免上到雪线时头疼;3、雪镜还是很重要。4、冰爪应该提前调整好,避免上山再调整设备,耽误时间,影响节奏。
夜宿哈巴村老七家的客栈。晚餐农家菜。最大的不幸晚餐后发生了:给队友拷贝单反相机的照片后,内存卡不显示读卡。一路主要美景都在其中呢啊!算是美中不足吧。
&8月11日:哈巴村——徒步虎跳峡——丽江束河
9:00起床,10:00从哈巴村客栈出发。到中虎跳徒步看金沙江。如果体力好,可以选择远足一天的徒步,途经茶马客栈、28道拐、纳西雅阁、上虎跳。总行程徒步7个小时左右。我们只在中虎跳张老师小路上下悬崖徒步看了虎跳石。这里中午餐馆的菌类大餐和水性杨花青菜倒是味道鲜美,印象不错。然后俱乐部派车送回丽江,算是完满完成了哈巴雪山之行。
夜宿束河。继续束河丽江三日腐败游。
8月12日-14日:丽江束河古镇-大研古镇
8月14日:丽江——北京
丽江十多年前来时,就已经为其商业化的做作有些不满,这次感受自然更强了。好在有了心理准备,随遇而安。
束河的客栈,丽江的餐吧,淘碟吧传出来的当地音乐,都还是值得让人回味的。丽江四方街附近的秋月阁餐吧的土鸡菌火锅非常好吃,128、148、168套餐,款款物超所值,土鸡和松茸、鸡枞等很牛在北京很贵的菌砂锅炖煮后……至今让人垂涎啊。五一街上的江湖菜馆,火锅腊肉排骨也不错。
牦牛肉肉串、豆腐包浆、炸竹虫、饵块、过桥米线也都还是不错的小吃。当地产的芒果、提子、芭蕉也是当时当季的时令水果。
淘碟吧里,流行的是坎坎、小倩、江湖、遇见等当地歌手的自创作品。值得一听。也可以买回北京用于回味时创造氛围。
串了几个吧,包括火塘吧,都觉得一般。四方街的酒吧,仿佛今天后海酒吧街、昨天三里屯酒吧街的翻版。无趣。酒吧里点首《飞得更高》,让我们一起走的更远,飞得更高。
&手机报天气预报:北京——闷热,暴雨,桑拿天;丽江——天高,云淡,风清,气爽。
彩云之南,哈巴之巅,我心向往,回味悠长。
雨崩、梅里雪山……还要再来。
附:哈巴雪山之行费用:2580RMB/人(5天)
费用包含下列项目:(1)、交通:丽江往返哈巴村交通费用(2)、住宿:全程所有住宿费用(两晚哈巴村住宿,一晚大本营住宿)(3)、餐饮:9正5早(含路餐)(4)、门票:虎跳门票,哈巴进山费,环保费(5)、领队向导及协作:当地资深的向导及协作(1:2配备)(6)、马匹:全程马匹驮运食品,行李,装备费用。个人马匹费用(哈巴村到黑海,大本营到哈巴村)(7)、装备:个人冰镐冰爪,帐篷租用费用,炊具及炉具(8)、保险:30万专业户外险。
发表于 15:49
丽江 束河 大研古镇 一笔带过 没有像江南的几个古镇写的那么细啊
对于丽江、束河,现在能想起来的重要攻略只有三条:
1、住:客栈自己找,要住老城,总能找到满意的小房子的。常住还可以换着住。丽江的青年旅社价格便宜一点,但是环境不好;
2、吃:四方街附近的秋月阁餐吧的土鸡菌火锅非常好吃,三天去了两次。据说,新城区有更好吃和便宜的。
3、玩:一米阳光之类的酒吧个人觉得没劲,类似后海荷花市场和三里屯夜店的混合体;但是一些小巷里偶尔传出的吉他或者弦乐声音可能会让你有意外的惊喜,淘碟吧的当地音乐,也还是值得让人回味的,需要有时间慢慢听,细细淘。当时错过了两张碟,有点遗憾。
之所以一笔带过,是因为丽江、束河太小了,有两天就可以看遍,然后各取所需,或者找个喜欢的地方发呆了。呵呵
淘碟吧里,流行的是坎坎、小倩、江湖、遇见等当地歌手的自创作品。——没提妙子啊 妙子在当地不红吗?
应该有吧。对妙子这个名字有点印象。
我在淘碟吧听歌的选择顺序是:当地的,原创的,然后老板推荐碟,我听。听到两首还没有感觉,就换一张。
其实每个淘碟吧的碟,应该有几十个歌手的。一些不知名酒吧的歌手声音也不错,可能创作和声音俱佳又不出名的,需要机遇吧。
碟片的质量也略有不同。
还有你总结乌镇有人文气质,西塘有草根气质,那丽江和束河有什么气质
其实,因为过度商业和艳遇之乡的名气所累,丽江有了很多可能不让人喜欢的地方,有点矫情。束河是积淀不够,靠丽江的名气带起来的新贵。
但是,这两个地方的先天条件又太好,天就是蓝,云就是白,雪山就在那里,什么都是海拔2000米以上的天然。因此,她们都是天生丽质、本性质朴、天贞纯粹,但是一个大美女混迹于功名场,且被追求的多了,就变得有了雕琢和妆饰;而束河算是一个小家碧玉吧,干净,简单得多,但是不如丽江更丰富(比如束河就没有好的饭馆,呵呵)。
真形象啊 高水准!& 再多问一个古镇 凤凰呢
那就是山大王的压寨夫人。既会计较市井的柴米油盐、家长里短,又能豪气万方,霸气冲天;还能秀气逼人,柔情万丈。复杂且极致,妩媚且硬朗。
好在我认识个湖南妞 不然真想像不了 这样的话 看来很有必要走一趟湘西
&Ctrl+Enter可快速回复
&Ctrl+Enter可快速回复
这个要用氧气瓶吗?
太强了,裸登!
&Ctrl+Enter可快速回复
握手!同样悲催的把照片和脚印一同留在了哈巴山顶。。。前两天还在和菜菜和老七说,有机会还要再去补拍
&Ctrl+Enter可快速回复
祝贺登顶,好样的,钦佩!
&Ctrl+Enter可快速回复
很好的游记,喜欢!
&Ctrl+Enter可快速回复
看了游记,更后悔没去了。尤其有老八这么帅的小向导……
如果不是出身深山,这哥俩都是银才
&Ctrl+Enter可快速回复
&Ctrl+Enter可快速回复
哦。纠正了。随后发照片啊
&Ctrl+Enter可快速回复
纠正一下,是4个月的女儿啦,哈哈
&Ctrl+Enter可快速回复
记住登录状态
还没有账号?
或者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517}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