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留学生租房初等教育主要是指多少岁学生的教育

第1页/共4页
《比较初等教育》2015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唐朝高僧玄奘旅行取经20余年,完成巨著
,记载了印度等西域国
家的民族历史、社会宗教和文化教育,详细介绍了印度等国的教育制度、学校课程和教师教学。
2.罗马人在公元前7世纪左右创造了自己的文字——
一,这种文字成为 欧洲在罗马、中世纪时期的通用文字,在西方历史发展的很长一段时期中,____一直 是西方儿童所学习读写的语言。
3.美国教育行政制度的基本特点之一是高度的____
4.随着进步教育运动的发展,以杜威为首的实用主义教育哲学思想一度成为美国众多初 等学校进行课程改革的依据,许多美国初等学校按照杜威的“
和安排初等学校的课程、编制课程计划。
5.英国初等学校学生的学业成绩评定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关键阶段末的统测,二是
..,,一O
6.日本1998年颁布的《小学学习指导要领》的第一章中明确规定了道德教育的目标,即: “道德教育的目标是,根据《教育基本法》及《学校教育法》所确定的教育根本精神,为了培养将
发挥于家庭、学
校、其他社会的具体生活之中,具有丰富的情感,致力于创造个性丰富的文化和发展民主的社 会及国家,进而为和平的国际社会做贡献,开拓未来的有主体性的日本人,而培养作为其基础 的道德性。”
7.在一般情况下,德国基础学校教师的工作量是每周任课____
节,并兼一项学校管理 工作,大约相当于5课时的工作量,例如图书、体育用具管理、电化教室等等。在所任课程中, 每人几乎都要教____种教材,如教物理的兼教化学,教数学的兼教德语等等。
二、筒答题(每题10分,共80分)
8.简述比较教育的使命和任务。
9.中国与日本在近代初等教育发展上存在哪些异同?
10.简述英国小学教育目标。
11.简述美国的儿童中心课程编制方式。
12.在写作教学上,联邦德国初等学校的教师往往会通过哪四个途径来指导学生们编写故
第1页/共4页
寻找更多 ""英国现行教育制度
  一、教育行政
  长期以来,英国教育行政的最大特点是中央、地方、教师以及民间团体相互之间形成的所谓“伙伴”关系,称为“地方管理的国家制度”。
  英国现在的教育行政机构包括:
  1.教育和科学部
  根据法律规定。英国公共教育体制的最终管理权属于议会,议会创定有关教育的法令,并采取各种措施保证人们遵守法令。同时,议会把法定的“管理和领导”责任委托给教育和科学大臣。
  英国政府内阁设教育和科学大臣,下设教育和科学部。教育和科学部的二级组织设一司三局:财务司,继续教育及高等教育局、中小学教育局、师资及统计局。
  教育和科学部在工作上得到以下组织的协助:
  (1)教育标准处。
  (2)中央教育咨询委员会。
  (3)学校考试和评价委员会。
  (4)高等教育基金会。
  2.地方教育当局
  英国现行地方政府体制,以都市郡的区、非都市郡、内伦敦和外伦敦的市为地方教育行政单位。地方教育当局从总体上负责协调本地区教育的管理,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其主要职责是:为本地区的学校制订目标,对学校系统进行监督、评价和指导;维持部分教育经费的分配与控制权;管理和规划本地区的继续教育。地方教育当局包括教育委员会和教育局。
  二、学制结构
  英国的现行学制建立在1944年教育法的基础之上,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继续教育和高等教育等,英国的义务教育年限是11年,即从5~16岁。
  三、各级各类教育
  1.学前教育
  在英国,学前教育指义务教育开始年龄5岁之前的儿童教育,学前教育不是义务教育,其实施的机构有:公立与私立幼儿园。
  学前教育旨在培养儿童的适当态度和习惯,注意儿童的身心健康和良好社会行为的培养,其目标包括6个方面:个体和社会发展;语言和识字;数字;对世界的了解与理解;创造性;具体发展。
  2.初等教育
  实施初等教育的机构主要有幼儿学校(infant school,招收5~7岁儿童)、初级学校(junior
school,招收7~11岁儿童)、混合学校(包括幼儿部和初级部)。初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会了解自己,了解自己与他人及周围世界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指导他们有益地运用自己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在初等教育阶段必需的一些个人素质和态度,以便为他们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根据国家统一课程的规定,初等教育阶段开设的课程除宗教教育外,还包括数学、英语(在威尔士为威尔士语)、科学、历史、地理、技术学、音乐、艺术和体育,其中数学、英语和科学为“核心课程”,学校应在课时上予以优先保证。
  3.中等教育
  在英国,实施中等教育的机构有公立中学和独立学校系统的公学。公立中学包括5种类型:文法中学、技术中学、现代中学、综合中学、被认为是中学的中间学校以及第六学级学院和第三级学院。
  (1)文法中学。文法中学是英国最古老的一种中学,现已为数不多。文法中学主要为智力较高的儿童提供学术性课程,为他们上大学做准备。
  (2)技术中学。技术中学数量较少,1980年仅存10余所。
  (3)现代中学。现代中学学习年限原为5年(11~16岁),现延长2年。
  (4)综合中学。综合中学是把文法中学、技术中学与现代中学“合并”在一起的学校,从1982年以后,就读于综合中学的学生比例一直保持在90%以上。
  (5)中间学校。一般而言,9~13岁的中间学校可视为中学,偏重于中等课程。
  (6)公学。这是英国最古老的一种私立学校,以培养英国绅士风度而著称于世。公学实际上是指包括9所大公学在内的一批建于中世纪和20世纪20年代初、具有全国声望的寄宿学校和教育质量优异的走读学校。招收预备学校毕业生,修业5年,在学年龄为13~18岁。绝大多数进入公学的学生取决于其家长的经济能力。
  (7)第六学级。第六学级(Sixth
Form)是英国中等教育中最具特色的一个阶段,包括中学最高的两个年级(16~19岁),大致相当于一般意义上的高中,但其学生的实际学业水平往往要高得多。
  (8)第三级学院(tertiary
college)。这是1970年开始出现的,是实施第三级教育(继初等教育和义务中等教育之后、高等教育之前的教育)的机构,其对象主要是16~19岁年龄段的青少年。
  4.高等教育
  古典大学指的是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
  近代大学这类大学建立于19世纪上半叶,包括伦敦大学和达勒姆大学。伦敦大学是目前英国规模最大的大学。
  新大学专门指60年代由国家创办的大学,包括苏塞克斯大学、约克大学等,共计10所。新大学最显著的特点是针对英国大学教育过早和过分专门化问题,对教学体制和课程设置进行了重大改革。
  开放大学1969年获得皇家特许状,1971年正式成立的一所独立和自治的大学教学机构。
  原多科技术学院升格的大学这类学校1992年之后改称大学,除获得了独立的学位授予权之外,在其他方面保留了原多科技术学院的特点。
  白金汉大学1976年白金汉大学学院正式开学,1983年获得皇室特许状,正式命名为白金汉大学。这是完全独立的大学,旨在提供普通高等教育、增进知识学问、培养崇高精神和道德纪律习性。
  英国没有专门的全国性大学入学考试,学生入学主要依据中学阶段的各种证书考试成绩。目前各大学录取新生主要依据16岁时的中等教育普通证书考试和18岁时的普通教育证书高级水平考试和高级补充水平考试成绩。
  大学学位分四个等级:学士、硕士、哲学博士和高级博士。
  5.职业教育
  在英国,义务教育后青年的职业技术教育主要在继续教育机构中实施。这些机构包括多科技术学院、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艺术学院、农学院、商学院和夜校、第三级学院等。所有这些机构所开设的课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构所在地区的社会需求,内容的适应性以及邻近机构的课程设置情况。职业技术教育的组织形式分为全日制教育(通常包括各种类型的工读交替制)、部分时间制的日间教育(包括“学习日”和“学习假”形式)和部分时间制的晚间教育三种。
  其中,为了使高等学校能够同地方工商业界密切合作,英国政府于1966年宣布成立多科技术学院,主要是合并一些质量较好的技术学院、商学院和艺术学院,从而形成高等教育中的双重制。1991年以后,多科技术学院被升格为大学,有权授予学生学位,又取消了双重制。
  6.师范教育
  英国的中小学教师主要由师范学院、技术教育学院和大学的教育学院来培养。
  1989年英国政府推行新的“教师证书制度”和“教师试用期制度”,目的在于敦促师范教育进行改革,使培养的教师能够胜任所承担的“国家课程”,并且能够在统一的“国家考试”过程中经受检验。
  目前从事教师在职培训的机构有大学、高等教育学院、教师中心等机构。教师在职培训的主要形式有短期学习、中期进修和长期课程等。
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 版权所有英国教育章节练习
用圣才电子书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也可分享给你的朋友。
1.简述英国国家干预学校教育的历程。
答:英国国家干预学校教育的历程表现如下:
(1)国家干预教育的开端
在19世纪初以前,英国教育完全控制于教会,19世纪初英国的人口急剧增长,打破了民间团体对初等教育的垄断,促使国家干预教育。于是1833年英国议会给教育拨款,国家开始干预教育事业。
(2)双重教育制度确立的时代
1870年议会通过福斯特法案,该法案的目的是国家在民间教育团体力所不及的地方填补空缺来为全国提供良好的学校教育,法案规定在教会学校设施不足的学区,建立学校委员会,学校委员会可以新办初等学校,由中央政府提供教育拨款,样就形成了英国教育史上公立学校和民办学校并存的&双重教育制度&。
(3)国民教育制度的统一与确立
国民教育制度的统一与确立主要通过2个重要的法案来实现的:
①1902年巴尔福法案。该法案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改组地方教育行政管理机构;修正双重教育制度,地方教育当局为民办学校提供办学经费,并对它们的世俗事务进行管理;发展中等教育和继续教育,对同意在其董事会中安排地方教育当局代表的捐办文法学校提供资助。通过巴尔福法案英国教育逐渐形成了良好的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伙伴关系。不过它并没有建立一个完全相互衔接的公共教育制度,而是巩固了双重教育制度。
②1944年教育法。该法案确立了从初等教育、中等教育一直到继续教育的公共教育体系,消除了带有不平等色彩的旧的初等教育传统,使&人人受中等教育&得以实现,对中央和地方教育行政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改革了教育拨款机制,不仅增加了教育投资,而且使教育经费的负担更加合理和平等,从而为英国战后40余年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全面的法律基础。
(4)走向教育综合化和大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国家对教育的干预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来体现:
①改革中学结构,发展综合中学。
②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实行高等教育双重制,双重制就是把高等教育分成&自治&的大学和&公立&的多科技术学院、教育学院等两大部分。
③重视发展科学技术教育。
④改革师范教育。1972年詹姆斯报告提出改革师范教育,建议以3段制取代3年制:第一段为个人教育,第二段是2年的职前教育,第三段为在职培训,培训其职责由大学教育学院承担。
2.绘制英国现行学制图,并加以简要说明。
答:绘图略。
英国的现行学制是典型的双轨制,可分为公共教育系统和独立学校系统两个部分,二者各自为政,瓦不牵制,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公立学校学生才有机会转入独立学校。公共教育系统分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继续教育三个逐步递进、相互衔接的阶段。独立学校是指既不接受教育和科学部补助也不接受地方教育当局补助的学校,但均必须到教育和科学部注册、各案并接受检查。独立学校系统包括幼儿园、预备学校和公学。英国的义务教育年限是11年,即从5~16岁。
3.英国教育行政的特点是什么?未来的调整方向是什么?
答:(1)英国教育行政的特点
中央、地方、教师以及民间团体相互之间相互合作,彼此之间形成&伙伴&关系,称为&地疗管理的国家制度&。
(2)未来的调整方向
中央和学校的权力在逐步加强,而地方教育当局的权力日渐削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英国政府内阁设教育和科学大臣,下设教育和科学部。教育和科学部的二级组织设一司三局:财务司、继续教育及高等教育局、中小学教育局、师资及统计局。教育和科学大臣的职责是领导和管理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继续教育以及整个人不列颠的大学和民用科学事宜。教育和科学部在工作上得到以下组织的协助:教育标准处、中央教育咨询委员会、学校考试和评价委员会、高等教育基金会。
②地方教育当局包括教育委员会和教育局。其职责从总体上负责协调辅助本地区教育的管理,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其主要职责是:为本地区的学校制订目标,对学校系统进行监督、评价和指导;维持部分教育经费的分配与控制权;管理和规划本地区的继续教育。
4.英国中小学教育存在哪些弊端?
答:英国中小学教育存在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体系存在的弊端
英国地方教育当局很少过问本地区中小学的课程,中小学课程的特征是多元化的地方主义,多元化的地方性课程使教育质量明显下降,使英国处于需要在劳动大军中扫除文盲的国家之列,造成国内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教育质量参差不齐,导致男女学生的教育质量不平衡,不能为英国经济的发展提供足够的合格人才,出现失业与技术工人不足并存的怪现象。
(2)考试制度存在的弊端
英国中学生在16岁结束法定义务教育时,均要参加校外公共考试以取得必要的文凭,这种校外考试主要有普通教育证书考试(GCEO)和中等教育证书(CSE)考试两种。普通教育证书又分普通水平和高级水平,对象都是完成5~16岁义务教育、成绩较好的学生。中等教育证书的对象是完成义务教育之后,具有中等教育水平的学生,占同龄学生的40%,这样的考试制度有很多弊端:
①只有60%的学生能够参加普通教育证书考试,其余40%的学生实际上被剥夺了参加国家证书考试的资格。
②教师对考试类别的决定往往与学生实际水平不符。
③与GCEO的普通水平考试相比,CSE考试在一般人心目中是低层次的。
④是两种考试的科目和考试大纲各不相同,考试成绩等级的比照也相当麻烦,给教学、管理和用人单位都带来困扰。
此外在第六学级教育阶段,课程专门化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的倾向。
5.面向21世纪,英国在中小学教育方面采取哪些重大改革措施?
答:英国在中小学教育方面采取的重大改革措施有以下四个方面:
(1)统一全国课程
1988年的《教育改革法》规定,全国统一课程由核心科目和基础科目构成。其中核心科目包括数学、英语和科学3门;基础科目包括历史、地理、技术、音乐、美术、体育和现代外语7门。1996年,英国政府发表基础教育白皮书&&《学会竞争&&14~16岁青少年的教育和培训》,书中要求所有初中都能够向学生提供&普通职业教育课程&5级课程中的第l级。
(2)改革考试制度
①推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1988年教育改革法》规定,全国统一课程不是按照学年而是按照基本学段进行。基本学段包括5~7岁、7~11岁、11~14岁和14~16岁4个阶段。每个学段都有各科目的成绩目标。相应地,每个学段结束时对学生在成绩目标上的表现进行全国统一的成绩评定和报告。
②以新的&中等教育普通证书&(GCSE)取代&普通水平普通教育证书&(GCEO)和&中等教育证书&(CSE)。1985年英国在全国出版发行了《GCSE考试国家标准》。
③设&职前教育证书&(CPVE)考试。
④推行高级水平补充考试在第六学级教育阶段。
(3)推行直接拨款公立学校政策
这类学校是一种自治机构,独立经办学校,独立承担学校在招生、处置学校所有的合法财产、签订教职员雇用合同等一切方面的责任;其办学经费由中央下拨而不再由地方教育当局负责;其学校董事会必须包括5名家长董事、至少1名但不超过2名的教师董事、作为董事的校长以及若干名高级董事,从而加强了家长在学校董事会的权力和影响。
这些改革措施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英国政府在削弱地方教育当局对教育的控制权、加强对公立学校的中央控制的同时,鼓励学校本身之间的竞争的政策倾向,这一倾向是以市场经济理论为指导的,试图使公立教育私有化。
6.简述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及其改革趋势。
答:(1)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
①1985年5月,英国教育和科学大臣等向议会提出了《加世纪90年代高等教育的发展》的绿皮书,这被认为是英国高等教育旧时代的结束和后罗宾斯时代开始的标志。主要内容有:如何使高等教育更有效地为改善国民经济作出贡献;放宽高等教育的入学资格;发展终身教育和继续教育。
②1987年4月,教育和科学大臣提出《高等教育&&迎接新的挑战》的白皮书,总结了当前高等教育的状况,充分阐述了英国政府发展高等教育的政策,主要内容有高等学校必须更有效地为经济发展服务;扩大招生;改革高等教育系统的结构和管理等等。
③1988年7月,英国议会通过《教育改革法》,以立法形式将1987年英国高等教育白皮书中有关改革高等教育管理的内容确定下来。其主要内容是:把多科技术学院与大多数高等教育学院由原来的地方教育当局办学改为中央直接管理;设立&多科技术学院与其他学院基金会&;以大学基金委员会取代大学拨款委员会;取消新受聘大学教师的终身制。
④1988年秋英国政府教育白皮书提出,从1990年起对学生将实行贷款制度。
⑤1991年5月,英国教育和科学部提出《高等教育:一个新的框架》的白皮书,主要内容:在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各设立一个高等教育基金会;取消国家学位委员会,赋予多科技术学院以学位授予权,从而结束双重制;采取措施,加强质量控制,允许多科技术学院更名为大学。
⑥《1992年继续与高等教育法》以法律形式肯定了白皮书的建议,结束了英国高等教育中的双重制。
(2)英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
①改革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成立高等教育基金会,统筹管理国家的高等教育经费,把多科技术学院和其他学院升格为大学而取消双重制,从而加强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
②改变高等教育经费分配办法,把质量与拨款密切结合起来,加强考核,公布成绩,按质拨款,强化学校之间的竞争机制。
③建立高校与社会的联系,通过与工商企业和政府研究机构签订合同、提供科技咨询。进行联合办学而强化高等教育为经济服务的功能,鼓励多种渠道的资金来源。
④通过放宽入学条件,鼓励更多的成年人接受高等教育,以及发展高等继续教育等措施,而扩大高等教育的入学途径,增加高等学校学生的人数。
小编工资已与此赏挂钩!一赏一分钱!求打赏↓ ↓ ↓
如果你喜欢本文章,请赐赏:
已赐赏的人
我的电子书试论英国教育体制的近代化
试论英国教育体制的近代化
  内容提要:英国从15世纪到19世纪近四个世纪的近代化进程中,其教育体制经历了从世俗化到科学化,从理想到现实的转变,并最后确立了法定的公共教育体系。一方面,英国举国上下致力于以提高读写能力为内容的民众教育;另一方面,通过中学和大学的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建立了重点公学和大学的精英教育体系。国民素质的提高,适应科技发展需求人才的成长,使英国教育得以适应19世纪末英国经济政治强国的地位,加强了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在西方,中世纪的教育被深深烙上宗教的印记,封建阶段对教育的统治体现为天主教会的文化专制主义。15-16世纪资本主义的产生,社会经济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的成长,民族国家的建立以及都市化对读写能力的需求,迫切要求冲破教会对教育的垄断。英国教育的近代化是从教育的世俗化开始的。
  早在15世纪,英国教育就出现了明显的世俗化的趋势。
  首先,从14世纪起掀起了延续一个半世纪的“办学热”除主教创建和捐赠的学校外,世俗界,即国王、显贵、乡绅、城镇和基尔特等捐赠和集资的学校在各地雨后春笋般地成长。到16世纪,世俗的语法学校增长了4倍①。新兴资产阶级和自由职业者为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地为世俗子弟提供奖学金,如约克郡律师柏金汉1369年就遗赠资金为60位优秀学生提供奖学金②。
  其次,语法教学思想渗透进英国教育各级机构,打破了神学的统治,各地建立的浯法学校不但提供基本读写能力和进人大学深造的中介教育,还开设包括写作、记帐和世俗就业招所需的技艺课程③。被称为15世纪校长主教的威廉&韦恩弗利特,还亲自参加语法教学实践。1480年代由浯法学家,J&安威克尔用英语写的语法教科书,使英国的语法教学走在了欧洲的前列④。
  第三,学校从一个基本上宗教机构转变为以教育占主导地位的机构。大学学院和浯法学校一改中世纪圣职人员一统天下的局面,渗合了非圣职的训导长。如1480年马格戴尔学校任命艺术硕士而非神学家担任校主要的行政管理官吏(dean),国王、显贵和主教把过去纯宗教性质的歌祷堂改变为歌祷堂、救济院和学校三重结构“为增长知识的永久学院”。为适应15世纪民族国家对政府事务和法律人才的需求,伦敦四个私人非团体学会组成了纯世俗的教育机构--“四法学院”(Inusofcourts)到15世纪中叶,这里的学生数量占当时在大学生总数的1/3。⑤四法学院培养的有教养的一代人充斥政府和大法官厅要职,并被世俗显贵所雇用。
  总之,15世纪的教育为16世纪英国教育世俗化奠定了基础。整个16世纪30到40年代,英国教会的新教化(“安立甘化运动”)对英国教育产生了直接和持续的影响。16世纪英国教育鼎盛时期的伊丽莎白时代,除新教化外,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更高层次的教育,新兴阶级的成长需要自己的人才。教育世俗化呈现出多层次的发展。
  其一,至尊法案和同一法令打破了教士对大学的垄断,大学生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更多的新兴阶级子弟怀着纯世俗的动机入学。
  其二,作为反对派的以新兴阶级为主导的清教徒,高举加尔文主义旗帜,在剑桥等大学掀起清教运动,使英国大学丧失了中世纪专门教士的特征,并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中等阶级影响国家政策和进程的“精修学校”。大学从这些中等阶级招收学生,并成了孕育清教思想的摇篮⑥。
  其三,新教国家的立法压力,针对天主教各级学校。天主教徒实际上被排除在牛津剑桥之外,因而他们移居欧洲大陆创办自己学校。如1568年艾伦在尼德兰创建的学院。这些学院不断派送毕业生回国,并在英国本土掀起创办“反对派”学校的高潮。这些“唱反调”的学校,为了与当时呈现出保守倾向的牛津剑桥竞争,引进科学意识,刻意创新,不但日益表现出世俗色彩,甚至成了后来英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
  伊丽莎白时代的英国教育,在世俗化上取得重要的成就。但是由于过分追求宗教目的,因而不能完全适应变革社会的需要。只有17到18世纪中叶,科学革命和政治革命,才推动教育体制向更高层次变化。
  17世纪英国成为“西欧科学的引导者”⑦。近代科学,暴露了恪守保守传统的牛津剑桥的弱点。英国有识之士因而开始寻求应付迅速变化社会需要的道路。早在1570年,H&吉伯特就构思了国家教育改革纲领,提出了建立包括数学、医学、军事和法律在内的学术总体机构的计划。这个方案虽成了泡影,但指引了后来人,接着,E&博尔顿于1617年提出建立皇家学院的计划;F&基纳斯顿于1635年提出关于建立教授近代科学的学院的建议。虽然遭到牛津剑桥的反对,但是这股追求科学的浪潮是势不可挡的。
  在培根的鼓励和呼吁下,第一个讲授科学的“格雷沙姆学院”建立。1631年,定居英国的哈克,就科学问题与英国知识界进行广泛的交流。终于在1648年,“牛津试验性俱乐部”诞生,这就是1660年正式成立的“皇家学会”的前身;“皇家学会”一开始就声称遵循培根的训诫,皇家学会对科学追求的宗旨开创了一个新时代,也影响了17世纪以后的英国教育。
  17世纪英国教育的另一主题是“改革”,即“重组”教育观念。本来改革的教育观念应当反映社会变化,即深刻地反映在科学革命和培根对“西欧文明伟大修复”的呼吁上。但是,由于本身局限性和英国传统教育的弊病,这时的教育家没有从深远的经济、人口和科学变化的角度来认识问题,反而把自己的思想囿于基督教新柏拉图主义的体制内。他们寻求维护旧的“优秀”的东西,把精力倾注于乌托邦理想化运动中;乌托邦主义成了17世纪英国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
  这儿,起重要作用的是哈特利布和科米纽斯。他们俩合作于1642年出版的“学校的改革”,集中体现了当时英国教育家乌托邦的理想⑧。
  17世纪的英国大革命,多少地为科米纽斯教育理想的实现,提供了条件。1641年,科米纽斯被哈特利布邀请到“千年至福说狂热”的英国。清教议会派通过与封建君主制的斗争,获得了政权。人类似乎在历史上第一次可以处理自己的事务,教育改革的乌托邦理想似乎可以实现。许多知识分子和改革家,把英国看成是新社会的典范和知识自由的中心。哈特利布因而被尊称为“教育改革的智能者”,在他周围形成了贯彻乌托邦教育改革理想的“文化圈”。如弥尔顿的“教育论文”在大革命高潮中应哈特利布的请求而发表,佩蒂以科学家的思想构思了关于技术教育的改革计划,杜里提出从传统内部改革学校教育的方案。这一切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革命时代变革的社会对激进教育改革的呼喊,并成为随后教育革命出发点。
  同时,源于17世纪末的“慈善学校运动”,在以托马斯、布雷为首的“促进基督知识协会”推动下蓬勃地发展。他们到处因陋就简地创办“星期日学校”,企图通过寻求提供民众读写能力来实现乌托邦的教育改革理想。但总的说,因为是由自愿者协会主持,采取分散形式,资金投入不足,加上观念短浅和管理无能,所以收效甚微。
  总之,17世纪英国大革命虽然对英国教育产生冲击和推动作用,但由于夺取革命胜利的资产阶级不但没有舍弃贵族,反而又使英国回到受古典训练的、保守的上层地主阶级传统。为适应经济变革的需要,英国教育近代化必定要推向另一个更高的阶段。
  18世纪下半叶,英国进入了真正的工业革命、社会革命和政治革命的时代,英国从此也开始了真正教育革命的重要阶段。
  启蒙运动中,推动教育近代化的重要人物是英国的洛克。洛克把牛顿的科学思想扩及到教育。他的“关于教育的一些思想”,标志着西方教育思想的重大转折。洛克强调教育的目的是美德和个性的培养,反对迷醉于书本的迂腐,推荐反对派学院开设的科学课程,提高本国语的价值,体现着新时代新的人才观和教育观。洛克教育观念的先知性,基于18世纪下半叶英国工业和经济发展的率先性。就是说,到1790年,领导欧洲的是英国,英国成了持续工业技术发明应用的策源地,英国教育也相应地走在欧洲的前头。
  这一阶段教育的突破是,从自愿者个人和团体为主体兴办的教育,向国家干预公共教育事业和法定公共教育体制的转变。
  正如上述,宗教和慈善团体发起的慈善学校运动和“星期日学校运动”,远不能满是正在迅速发展为工业国家的需要。早在1807年,怀特布雷特就向议会提交用公款资助建立国民教育的提案。虽然该提案发柯获得通过,但却推动了自愿为国家提供普及初等教育社团的建立:如1811年国教会的“全国贫民教育促进会”和1814年非国教会的“大不列颠和海外学校协会”的建立。但单凭自愿机构的努力,很难适应形势对普及教育的巨大需求。1833年,在舆论压力下,议会终于通过2万英镑的教育拨款,l839年增至3万,并成立了“枢密院教育委员会”--英国第一个国家监督和管理教育的机构。这是英国教育从教会控制向教育国家化发展的转折点,是国家干预公共教育事业,直接把握教育领导权的开端。
  这一转折有其深远的背景。1830年辉格党上台,贵族被迫与正在兴起的工商业资产阶级分享权力。工业发展促进以企业家和实业家为主的包括新产生的银行、铁路和各种官僚机构的书记和新职员的中等阶级下层的数量和影响的增强。这个阶级不但要求政治权利,而且要求教育权利。1832年改革议案扩大了选举权,1867年的议案再次把选举权扩及到中等阶级下层。工业化和中等阶级成长,要求教育深入的改革。牛津剑桥落伍,议会不得不建立“皇家调查委员会”前去考察⑩,并于1856年颁布促成这两所大学改革的法令。随后,1861年组织了以克拉伦敦为首的委员会对9个历史悠久的“公学”进行调查,这九个学校后来被称为“克拉伦敦学校”⑾。
  同时,19世纪下半叶社会经济和阶级结构的变革又增强了对民众教育和民族素质教育的需求。1858年教育委员会设立教育行政部,加强对民众教育的管理。1862年议会通过的教育修正案提出按入学儿童数为原则的人头和成就相结合的拨款法。从此,政府对教育的投入被纳入正常的以征税为保障的立法轨道。英国民众读写能力大有改善,1880年实施小学义务教育法。总之,到19世纪末,英国教育体制发生了变化。社会需要对教育提出了“挑战”,议会和政府日益开展教育调查和立法活动,体现了国家对教育的直接领导,为20世纪英国教育的不断完善,全国性法定公共教育体系的最后确立,以至英国教育现代化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教育的基本目的,一是普及,即扫除文盲,提高国民的基本文化素质;二是提高,培养增强国力的各种人才。在近代化进程中,英国教育在普及和提高这两大任务上,也伴随着教育体制的变革,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首先,资本主义的产生,新兴阶级的成长,迫切要求消除教会对教育权力的垄断,克服中世纪广大人民愚味无知的状况。世俗界从15世纪末起掀起的“办学热”,主要为了解决殷实阶级子弟的入学,使之成为有文化的人。例如,1565的绅士仍有30.5%的文盲,但到18世纪初,这儿绅士文盲率只有2%,绝大多数具备基本读写能力,甚至还上了中学和大学⑿。
  因而扫除文盲主要是指约曼以下劳动者具备基本读写能力。西方学者把“读写能力”确定为“签名的能力”(signature)⒀,在拼音文字的西方,“写”被看成是必须掌握“读”后方可获得的技能。最低限度的“写”就是签名。据统计,会读的人是会签名的人的1.5-2倍。
  当然这只是大略和粗糙的“中级衡量法”。但是由于每个人在结婚时要去教堂办理手续,教会法庭留下大量有的签名、有的划押的记录。这些档案资料,使“签名读写能力”得以进行量化分析。
  以这样标准衡量,随着近代化进程,英国成年人总的读写能力比率从1640年的30%增至18世纪中叶的51%,以至1844年男子的67%。同一时期,英国农村劳动者阶级文盲率,也呈现出下降的趋势。⒁
  到19世纪上半叶,民众读写能力的提高,多数依赖民间和宗教团体或个人自愿开展的“慈善学校运动”和“星期日学校运动”。
  但是,英国民众教育真正走上轨道并取得显著进步,是在19世纪50年代之后。1850年,蒸汽机的普及和“铁路大狂热”,标志着英国工业化进入工业革命真正大飞跃的时代。迅速的都市化,更大规模的社会流动以及机械化代替手工劳动等,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文化素质提出更高的新要求⒂,英国教育体制必然要向国家干预以及法定的全国性教育体制转变。从此,政府进入英国教育领域。国家通过税收和拨款,为民众提供更多的学校教育。1870年初等教育议案声称有150万6至12岁孩子获得政府提供资金的学校教育,但这只是工人阶级子女的2/5。到了1880年,小学义务教育的实施,才改变了民众教育“欠缺”的状况。坎特伯雷附近的一个村庄,5-14岁儿童的上学率就从1851年男孩的33%和女孩的42%,增长到1881年的73%和80%⒃。
  总之,到19世纪末,为所有阶级(主要是劳动阶级)提供教育成了政府活动的基本特征。尤其是当英国政府警觉到自己国家正被美、德后来居上时,就更加紧迫地关注民众教育。到19世纪末,英国官办学校达2500个,在校小学生190万,加上民办学校在校生120万,基本上实现了小学普及教育,英国成年人最低了限度的“签名的读写能力”的比率,从1844年男性的67%增至19世纪末的97%⒄,基本上扫除了文盲。
  其次,实现近代化的国家都有“真正财富是人才”的体验。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尤其是中学和大学,小学学生得到的只是初步的读写能力和社会生活知识。到了中学,学生才慢慢培养成独立自主的人。在近代化进程中,为增强国际竞争力,英国积极地实施旨在培养各类“精英”人才的中等和高等的教育体制。
  英国的中等和高等教育,在16一17世纪产生了第一次转折,绅士贵族日益重视语法学校和大学学院的建设。新兴阶级积极地集资捐赠学校,斯通因而把年说成是“教育设施提供上的革命”⒅。上牛津剑桥和伦敦四法学院这些教育象牙塔顶峰的学生数量猛增,绅士、自由职业者和资产阶级子弟日益成了这两个大学占优势的集团。例如,在年,进入剑桥、四法学院的学生中,其出身33%是绅士,27%是自由职业者,16%是富商,15%是约曼,大学生社会结构的变化,有助于英国统治阶级更大程度的文化凝取力和同源民族文化的成长。
  更重要的是,这时英国的中学和大学开展了打破神学统治,开设人文新科目,确立适合于新价值观念的中等和高等教育体系。牛津剑桥实行了导师制度,开设了古典学、逻辑学、修辞学和近代语言的课程。教士不再是培养的主要人才。政府和法律部门的成员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从1584年的议员的48%和法官的54%,增至1640年的70%和86%⒆,英国知识分子不再被教士和贵族阶级所垄断。
  18世纪以来,英国中学,尤其是大学的教育体制受到两个方面的冲击。一是1660年成立的皇家学会,对科学的追求大大促进了教学内容的改革;二是反对派学院的挑战,迫使牛津剑桥传统大学迎头赶上。为适应中等阶级成长和迅速工业化对中等技术人才的需求,这时还出现了不同于“公学”的私立中学和学院。这些私立学校虽仍属于宗教传统主流,但主要向中等阶级开放,采取收学费制,追求新科学浪潮,开设实用课程等。其中,最突出的是创建于1680年的职业学院,由于适应工业革命和海上扩张的需要,到1780年一下子发展到200多个⒇。
  但是,英国中等和高等教育的急剧变化,也产生于19世纪50年代以后。工业革命飞速发展,第二阶段的工业化对人才产生了更高的要求。至此为止,英国学校教育的保守模式对工业化起了滞后的影响,引起新兴阶级的强烈不满,尤其是,这时美国和德国在教育革命带动下,出现了科技和工业发展的突飞猛进。英国的有识之士,产生了加速教育变革的紧迫感。英国中等和高等教育增强了培养人才的力度,出现了以下变化:
  其一,中等阶级改革现有中学和大学的教育制度,增设“商业学院”之类培养实务人才的学院。政府大力发展侧重于科技教学世俗化的向前看的开放大学。这些大学大多建在新兴工业城市,如伦敦(1836年建)、达勒姆(1837年建)、谢菲尔德和伯明翰(1840年建)、曼彻斯特和圣戴维(1850年建)、纽卡斯尔和利兹(1870年建)等。到20世纪初,这些新学院上升为完全大学,在发展科技方面各具特色,其中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和曼彻斯特大学还在科技工程方面,成为近代新型大学的榜样。
  其二,教育改革家尝试了种种教育改革(21)。例如,阿诺德以“拉格拜”为试点的“公学”教育改革,强调道德纪律,减轻古典课程课时,鼓励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和研究等。
  其三,针对“公学”以及牛津剑桥19世纪上半叶的落后,议会建立“促进教学改革的考察牛津剑桥的皇家调查委员会”(1850年),和成立以克拉伦敦为首的对几个历史悠久“公学”的调查委员会(1861年)。这些调查委员会的活动及其随后的决议,对传统中学和大学保持人才培养的优势,起了重要的作用。
  最后,也是主要的,英国在上述变革基础上,确立了以“重点”中学(公学)和“重点”大学(牛津剑桥)为主体的各类“精英”人才培养体系。
  阿诺德的拉格拜公学改革成了后来确定为“重点”的22个“公学”的榜样。以克拉伦敦为首的对更优秀的9个“公学”调查委员会进而确定了这9个事实上“重点的重点”的“公学”的佼佼者的地位(22)。“公学”(publicschoo1)是从14世纪起,公众团体及一些私人集资或募捐兴办的私立中学。最初招收一些平民子弟,但很快发展只限于招收上层社会子弟入学。这9个“精英”中学,尤其是伊顿和哈罗,成了培养英国“支配阶级”(具有特权的官吏、高级知识分子和统治层人物)的摇篮。它们的毕业生大多数升入牛津剑桥深造。对培养英帝国优秀的政治、行政管理、法律和军事等精英人才起了重要作用。1880年以来,有60%以上内阁大臣受过公学教育,其中单单伊顿就占34.7%,90%大土地贵族上过公学,其中75%上过伊顿或哈罗;文官上层相应数字是71%和48%;议员的数字是69%和49%,企业家的数字是63%和42%;外交官67%是伊顿毕业生(23)。
  大学中的佼佼者当然是牛津和剑桥,为了维护这两所大学在培养人才上的优势地位,英国议会和政府不遗余力地促进其教育改革的进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因而19世纪50年代以后,牛津剑桥一直是英国甚至世界最闻名的大学。19世纪末以来,这两年大学是培养英国统治阶层人物及著名科学家的场所。牛津是政治家的摇篮,剑桥是科学家的摇篮。英国历史上有29位首相、50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分别毕业于这两所大学。几个精英群体也绝大多数从中补充。年,毕业于牛津剑侨的占文官上层78%、主教的96%、高级知识分子的84%、工业企业家的68%。
  总之,英国近代以来的英国中学和大学的教育体制既保留了传统,又依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了某些改革。但总的说,由于英国文化观念太自信于传统,所以改革是勉强的,行动迟缓,步子不大。因而,有的历史学者把20世纪初英国经济的衰退和企业活力的丧失,归咎于英国的“精荚“培养体系--公学那种过分追求绅士风范,强调古典教育以及保守课程和社会文化的特征,确实使英国企业家失去了前辈的进取心和推动力。二战以来,英国法定的公共教育体系的确立,中学结构的改革,高等教育双重制的实施,科学技术教育的重视与发展以及师范教育的加强等,多少改变了英国重视人文学科,轻视职业技术教育的传统,保证了英国教育某些领域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牛津和剑桥仍然是世界古老和闻名的大学,仍然是英国以至世界各国“精英”所仰慕的高等学府。
  ①J,H.英兰:《年英国学校教育的成长》,新泽西,1985年版,第117页。
  ②J.罗森塔尔和C.里奇蒙主编:《中世纪后期的人民、政治和共同体》,纽约,1987年版,第30页。
  ③N.奥姆:《中世纪的英国学校》,伦敦,1973年版,第78页。
  ④V.戴维斯:《威廉&韦恩弗利特和15世纪教育革命》,载于罗森塔尔等人上引书,第52页。
  ⑤R.N.斯旺森:《英国中世纪后期的大学、毕业生和圣俸》,载于(英)《过去和现在》杂志,第106期(1985年),第28-61页。
  ⑥A.比尔斯:《惩罚下的教育》,伦敦,1963年板,第26页。
  ⑦J.鲍恩:《西方教育史》第三卷,伦敦,1981年版,第15页。
  ⑧C.韦伯斯特:《哈特利布和文化振兴》,伦敦,1970年版,第三页。
  ⑨M,G.琼斯:《慈善学校运动:18世纪清教主义研究》,伦敦,1968年板,第3页。
  ⑩J.S.麦克卢尔:《年英国教育文献》,伦敦,1965年,第63-69页。
  ⑾W,D.鲁宾斯坦:《有产阶级》,伦敦,1981年,第178-192页。
  ⑿K.赖特森:《年英国社会》,哈钦森,1986年,第190页。
  ⒀N.B.斯蒂芬,《年的教育,读写能力和社会》,曼彻斯特,1987年,第3页。
  ⒁详见K.赖特森上引书,以下数字均见第190页。
  ⒂D.莱文:《工业化和英国无产阶级家庭》,载于《过去和现在》第107期,1985年,第168-203页。
  ⒃B。比耶:《民众文化的背景和含义:19世纪英国农村的一些证据》,载于(英)《过去和现在》,第131期,1991年,第104页。
  ⒄见斯蒂芬上引书,第9页,表2。
  ⒅L.斯道:〈年英国的教育革命,载于《过去和现在》,第28期,第70-73页;
  ⒆J.H.格利森:《年英国的治安法官》,牛津,1969年,第36-88页。
  ⒇N.汉斯:《18世纪教育的新趋向》,伦敦,1951年,第113页。
  (21)N.H.格林:《英国的大学》,哈孟斯沃斯,1961年,第101页。
  (22)这9个“公学”鼓称为“克拉伦敦学校”。详见W.鲁宾斯坦:《年的教育和英国精英的起源》,载于《过去和现在》,第112期,1986年,第163-207页。
  (23)H.珀金:《1800年以来英国社会中精英的补充》,载于《社会史杂志》,第12期(1978一79年),第231页。(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国初等教育发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