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o是什么鬼:都谈了东京食尸鬼三年后了

社区O2O究竟应该如何做运营 死亡率原因究竟是什么
Copyright (C) 2007 by ,中华写字楼网 版权所有
页面更新时间: 19:22:43你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 请开启后刷新浏览器获得更好的体验!
新诞生的这个词o2o,一直搞不懂是什么东西,请问o2o是什么意思?怎么发展而来的?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发展趋势如何?有o2o成功案例介绍吗 ?
o2o是什么意思
O2O即Online To Offline(在线离线/线上到线下),是指将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这个概念最早来源于美国。O2O的概念非常广泛,既可涉及到线上,又可涉及到线下,可以通称为O2O。主流商业管理课程均对O2O这种新型的商业模式有所介绍及关注。2013年O2O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开始了本地化及移动设备的整合,于是O2O商业模式横空出世,成为O2O模式的本地化分支。
o2o的发展历程
其实O2O模式,早在团购网站兴起时就已经开始出现,只不过消费者更熟知团购的概念,团购商品都是临时性的促销,而在O2O网站上,只要网站与商家持续合作,那商家的商品就会一直“促销”下去,O2O的商家都是具有线下实体店的,而团购模式中的商家则不一定。
O2O电子商务模式需具备五大要素:独立网上商城、国家级权威行业可信网站认证、在线网络广告营销推广、全面社交媒体与客户在线互动、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会员营销系统。
一种观点是,一家企业能兼备网上商城及线下实体店两者,并且网上商城与线下实体店全品类价格相同,即可称为O2O;也有观点认为,O2O是B2C(Business To Customers)的一种特殊形式。
o2o产生原因
用的比较多的方式是购买者收到一条包含二维码的彩信,购买者可以凭借这条短彩信到服务网点经专业设备验证通过后,即可享受对应的服务。这一模式很好的解决了线上到线下的验证问题,安全可靠,且可以后台统计服务的使用情况,在方便了消费者的同时,也方便了商家。
二维码的出现,或将成为移动运营商进军移动互联网,布局未来O2O电子商务的关键。
两件重要的事件就是:一件是腾讯的马化腾先生公开表示腾讯&正在大力推广二维码的普及,这是线上线下的一个关键的入口&;
一件是广东移动在广州地铁站开设的一个名为&移动闪拍站&数据业务传播和销售的新东西,也是集成了二维码,通过二维码购买各种数据业务。
一个是移动互联网的巨头,一个是正在大举进军移动互联网的运营商巨头,在二维码这个移动互联网的入口不期而遇,耐人寻味。
自2008年至今,中国政府为应对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在不断深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提出了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转型,但国内劳动密集型的生产型企业固化经营思维无法做到,而ITM模式则将传统企业经营带入了信息化市场变革中。这也正是ITM之所以广受争议和关注的原因之一,但在2013年苏宁推行的“云商”模式的理念亦与ITM如出一辙。ITM是英文Interactive trading mode的缩写,意思是“互动交易”模式,其主要影响是将传统零售业一味追求的规模化变革为小单元,犹如今天的街店移动电信充值店、营业厅或股票交易所;该模式的意义在于既保障了网购货品品质、诚信交易,建立健全电子商务的售后服务体系,又进一步推进了传统零售店面的信息化转型升级。
该模式的经营难度较大,企业须具备“二元经营思维”的战略理念,ITM战略认为,当前的商业竞争不再是同业的产品、服务、品牌等层面的竞争,而是信息化时代的变革推进之争,步入信息化时代的未来企业要面对“双线竞争”即“线上与线下”两大战略层面。因此,在ITM战略格局中,将线上经营者认证为ITM商户,将实体店转型升级为ITM服务店,使两者的商品、价格、服务、沟通和信息同步运行。如,所有B2B、B2C、C2C等经营者认证ITM商户后,其在线上销售的商品发货至顾客指定的ITM服务店,服务店根据商户线上承诺为商品进行检验、修整、熨烫、擦拭,重新包装及出具《ITM证明报告》等一系列售前、售中服务。
o2o成功案例
2013年可以说是O2O很火的一年,众多企业一拥而上,但大都铩羽而归。O2O成功的两个必备条件,即互联网和实体出发,盘点一下几个2013年成功的案例给大家。
1、佐卡伊:最变革的O2O
佐卡伊,国内首家在网络上进行珠宝销售的电商,也是最具口碑的钻石电商之一。2004年美国Bluenile在纳斯达克上市,宣告了钻石珠宝业电子商务模式的成功,这一年,佐卡伊开始了电子商务体验销售,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008年,佐卡伊开始延伸线下体验服务,经过长期反复的试验,完成了CRM系统和ERP系统的整合对接,解决了O2O形成的内在要素。通过互联网进行精准营销,精细网络展现,多渠道合作,扩大线上浏览量,每天千万级的PV增强品牌知名度。再加上各大城市线下体验店的建立,与微应用技术的成熟,形成由外向内,再由内及外的闭环,打通了线下和线上的诸多关键因素,实现网上预约,线下体验,线上线下互为辅助,终于在2013年人人都在说O2O之时,顺应大潮,成为极少数的成功经营者之一。
2、绫致:最顺畅的O2O
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服装企业,绫致旗下的ONLY、JACK&JONES、VERO MODA、SELECTED一直在中国市场上拥有很高的销量,在全中国覆盖300多个城市,有6000多家门店。自2012年绫致就遭遇了店铺客流下滑明显、客户体验单一、客流转化率低的问题。2013年,绫致借助与腾讯微信合作,大玩了一把O2O。
微信给予绫致场景和底层数据上的支持——LBS导流向店铺,然后再通过服装吊牌上的二维码,打通用户与线下商铺之间的通路,CRM、库存管理等等数据管理模块被激活。
这位用户是否是会员,他之前买过或“扫”过哪些货品,更偏爱立领还是圆领,条纹控还是格子控……一系列的划分都会传送到导购员手机的导购客户端上,如此,导购员可以适时地介入,提供针对性的建议。同时,用户自己也可以在手机上查看推荐的搭配,自娱自乐。当会员满意,可以在手机上下单,若有犹豫,也可将相关资料收藏,回家再请家人、密友参考,最终再决定买或不买。
从如此模型中可以看出,用户在店铺中的5到15分钟成为决定购买的关键。从引流、驻流到转化,二维码是链接买卖的语言,数据是贯通买卖的主线,这段时间,通过各种极尽手段,伺候到用户欲仙欲死。买卖不成,情谊在,只要用户的微信链接在手,数据在手,品牌还可以玩个性化导购、促销、预约试衣。总之,是将人粘在品牌的平台上,不断地精神“马杀鸡”,感情线通了,不怕带不来销量。
3、上品折扣:最全渠道O2O
上品折扣,上品折扣依托移动端和微信开通的服务号联动线下进行O2O试水。虽然上品折扣的线下店数量并不多,但这也为其O2O改造和优化体验带来了极大便捷。
通过为导购员配备手持终端进行商品录入及收银,构建商品信息数据库,实现线上线下商品库存及物流信息的实时传输和共享,从而掌据商品经营能力,实现了联营框架下的单品管理,通过腾讯微生活优化CRM系统,解决与供应商的利益协调。在O2O的全渠道经营阶段,做了最关键的一件事,即除了向上下线拓展外,抓着了两个重要环节保证各个触点的良好体验,如购物入口、商品挑选、下单支付、物流配送以及售后服务,另一方面,在运营后台的建设及优化方面下工扎实,也使其业务流程能够承受多渠道购物压力。上品也算是成功者之一。
4、居然之家:最硬气的O2O
虽有天猫围追堵截,但居然之家这样的传统企业也狡猾地学会用高筑墙的方式来抵御外来袭击,容不得侵袭者将家居卖场的销售轻易拿走。
以O2O的模式切入,按地区设立分站点,同一经营主体、同一产品、同一价格、同一服务的四同原则,居然之家毅然决然地要让电商与线下家居卖场之间发生真正的化学反应。
让居然之家更为底气十足的,是家居类目绝对强势的话语权,这也令其长时间内在行业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这种自给自足的电商模式,或许能够成为家居领域O2O模式的标杆。
5、黄太吉:最有创意的O2O
在人们的印象中,煎饼似乎是“不上台面”的食品,但有人就是敢把煎饼店开在北京的CBD,还敢把一张“标配”的煎饼卖出10来块钱。这家煎饼铺子叫黄太吉。虽然店内只有十几平方米、16个座位,却创造出了500多万元年收益,目前风投对其估值超过4000多万元。
据说,每天都会有人愿意排上半个小时的队,外带一张煎饼回去。笔者几次到北京,也听到不少朋友推荐这家的煎饼。
尽管店主、80后青年赫畅将黄太吉的成功归因于“良心用好料,还原老味道”等口味问题,但口味这东西还真见仁见智。至少笔者与几位去北京出差的朋友在品尝后觉得,以后不会再买。从相对客观的大众点评的数据来看,黄太吉获得的五星与四星好评比例也没超过50%。
在很大程度上,黄太吉能火要归功于其成功的O2O营销方式。
O2O的发展趋势
1、线上线下
大家都谈O2O,我们也谈了O2O。O2O在国外看起来是即将要爆发,所以应该让我们充满着期望和信心。有O2O帮助美国人打车,帮助美国人打广告,这些都已经移动化了。提醒大家的是在跳进O2O的时候还是要考虑中美的差别。游戏上的中美差别不是特别大的,更容易接受游戏或社交。但O2O是不一样的,我们的用户都很前卫,都很能够赶超美国人。但是,我们在线的商家,那些杂货店、餐馆,他们并没有准备好,他们不像消费者和用户那样准备好了。在美国是不同的,美国的商家有非常充分的准备,可以跟移动互联网的用户接起来。O2O本身就是Online的用户接上Offline的商家的行为。在中国,因为商家不是那么成熟,这方面有一定的挑战。
在可以看到的两种趋势,一种是线上的快速发展。无论是布丁或者是酒店管家,这类产品都是线上发展很快。但这类产品面临同质化的问题,别人如果也做怎么办?因为里面只有线上,没有线下。右边是线下的行为,到家美食会是很有趣的例子,做了线下送餐的服务,他们用了非常辛苦,但非常有竞争优势的方式,一旦做成了,可能跟京东的做法有点像。就是如果你做了送餐的队伍,然后再跟每个商家接触,他们对互联网不懂,没关系,我来帮你解释,我来帮你做。如果你愿意走得这么深的话,那是可以做成O2O的,只是成本比较高,发展比较慢。
日,苏宁线上线下同价,揭开了O2O模式的序幕。
线上线下还有一种O2O新模式,也就是生活服务类O2O,比如微客中国网。把线下的服务通过线上出售、购买、交易、点评形成的新商业模式。
2、线下线上
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O2O也发展成另一种方式,反向O2O,即线下到线上( Offine To online) 主要核心是利用线下的信息展示渠道(包括二维码等)及各种线下推广活动等,将用户引导至线上。随后可能再有线上到线下的反向转移,促进线下销售。
O2O这个概念火了一两年了,虽然这方面的创业项目一抓一大把,特别是一些投资人应该是深有体会,收到的10份商业计划书里面估计有5份是打上O2O标签的。关于O2O领域的创业,这里有十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做垂直行业
对于一般创业者来说,尽量不要试图去挡巨头的路,选择一个垂直行业,做出巨头们不能达到的深度。
二、避开餐饮业
2012年全国餐饮市场规模超过了2万亿,算是生活服务业里面规模最大的一块,这也导致了餐饮O2O无疑是目前竞争最白热化的一个领域,包括众多巨头在内大家都主要在盯着餐饮,但对于资金、资源实力一般的创业团队我建议尽量避开餐饮O2O,选择小行业。
三、大行业细分
如果实在要考虑餐饮等竞争激烈的大行业,那么我想也最好尽量是去挖掘细分的机会,切忌一味的模仿大众点评、优惠券、团购、淘宝等模式,尝试挖掘一些小众、个性化等需求,或者融入社会化等元素来进行一些创新,像到家美食会主要对那些不送外卖的餐厅提供跑腿服务,飞宴网从送礼的角度来做在线订餐等。细分需求找准了不仅可以不用一味的依靠优惠,甚至有溢价用户也是愿意买单的。
四、小城市创业
在短时间内,或者说较长一段时间内,巨头们基本上无暇顾及一些小点的城市,它们基本上都把火力集中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所以二三线城市的O2O对创业者来说会有一定的窗口期,若能利用这个机会发展起来,即使日后巨头们的手伸到了二三线城市,本地的创业团队也是有实力与其抗衡的,像很多大型的全国性的团购网站,在很多城市就是一败涂地的。
五、整合闲置资源
关于这一点,我不确定用“整合闲置资源”来形容是否严谨。不过主要的意思是类似短租、易到用车、e代驾这些项目,他们的切入点有一个共同点—即所面向的服务基本上没有线下实体门店。这种服务提供者对线上营销的需求会更为强烈,另外,这些服务也确实存在一定的资源闲置,而且大部分是个人资源。这其实有些类似淘宝的C2C模式了,只不过它们不是产品而是服务。淘宝之所以先C2C,再发展天猫,很大程度上就在于这些小卖家更好整合一些,刚开始的时候要撬动那些大公司是很难的。
六、轻决策的位置
O2O之所以成为关注的热点,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移动互联网近两年的快速发展,因为O2O是大家所公认的移动互联网少有的几个主要盈利模式之一。而通过移动互联网来实现O2O,基本上只有“位置”这一条路稍微靠谱一些,但是不是全能的。
哪些服务,用户会通过手机来选择、购买?基本上会是一些比较轻的决策,吃饭、唱歌、做spa或者美甲等等,而很多时候用户就在外面,比较急于找到合适的商家,这样对位置的要求自然比较苛刻。而对那些比较大的决策,比如拍婚纱照、找装修等服务,我想可能就很少有人通过手机来决策了,而且用户对这类服务的位置要求也并不高,西城的用户完全有可能选择东城的商家去拍婚纱照。
七、痛点较大的行业
虽然很多服务行业都存在一些痛点,但是有的痛点会稍微小一点,而不少行业的痛点还是比较大的。像餐饮行业,整体上来说因为大众点评等平台对商家的约束,已经把消费体验比以前提升了不少,痛点相对也就小一点了。
哪些服务行业痛点较大较多呢?简单一点来说,至少58同城等分类信息网站上的那些服务行业基本上都是属于痛点较大的,因为这些服务,即使是非真实交易的点评也没有,只是一些又杂又劣质的信息罗列而已,对这类服务的O2O,用户体验的提升空间是比较大的,这也就意味着能更容易吸引用户甚至改变用户的原有习惯。[6]
八、不打价格战
很多人做O2O都还是团购的思维,似乎只知道用优惠来吸引用户,动不动就让商家优惠、打折、再让利。而单纯的靠优惠来吸引用户,对商家来说并没有太长远的价值,所以团购因为超低折扣,可以说是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用户因超低折扣而购买——商家没有利润也没有回头客——商家服务没有积极性——用户体验很差——用户不买了、商家不玩了、团购网站倒闭了。
除了优惠,难道真就没有其它的可吸引用户的价值?肯定不是这样的,其实有很多价值点可以去挖掘,比如贴心的体验;快捷——让用户用尽量短的时间选择、购买服务;社交;服务质量有约束有保障;交易安全;享受特权等等,当然适当的优惠驱动也不是完全不可以考虑,只是应该尽量少的去拼优惠,尽可能的维持合理的、不以牺牲商家服务质量为代价的优惠。
九、小而美
假设一下要是团购网站一直坚持一日一团或者一日几团,而不是一日千团,认真把关每一个套餐的质量的同时控制好数量,一般卖个几百份就不卖了,多花些精力督促商家好好把服务做好,保障用户消费体验,这样一个团队十来个人,是不是也会活得挺滋润的?只可惜很多人当初都是奔着融资、被收购的目标而来,自然也就禁不住规模的诱惑了。
而O2O创业,我想这也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做小一点,做好一点,慢慢形成口碑,不靠优惠也能吸引来用户,这样利润空间起来了,对商家的价值也更大了,最后不靠融资也能活得不错。
O2O卖谁主要有以下两个方向:
1、卖给线上公司:这个方向可以参考给众多电商公司提供第三方服务的机会。随着O2O方面的项目越来越多,这方面卖谁的条件也已经越来越成熟了;
2、卖给对商家:未来,线下数百万的服务业商家都将走到线上来,这个趋势是必然的。
以上切入点,主要是对O2O创业者如何选择行业和方向进行了一些初步的分析。在选好了切入点之后,接下来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做网站,而是实实在在的深入到线下,深刻的理解这个行业,不然,切入点再好,你可能也很难切进去。
o2o营销策略
实现O2O营销模式的基础是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会员营销系统。
在美国,企业80%的营业收入,都来自企业俱乐部会员,其中大部分会员都是终身顾客。吸引一个新客户所耗费的成本大约相当于保持一个现有客户的5倍。是提升客户忠诚度的重要手段之一。会员营销并不是什么新鲜概念,在上世纪60年代即在西方商业营销中得到很好应用。
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只会想的是线上线下同款是否同价,线上和线下的会员权益是否打通,商家的售后如何,无论是门店还是网店,他们可以实现A店购买,B店换货,C店退货,会员营销系统给企业带来的价值,远远超过任何一种营销方式,是O2O营销模式的基础。
实现O2O营销模式的核心是在线支付。
这不仅仅是因为线上的服务不能装箱运送,更重要的是快递本身无法传递社交体验所带来的快乐。但如果能通过O2O模式,将线下商品及服务进行展示,并提供在线支付“预约消费”,这对于消费者来说,不仅拓宽了选择的余地,还可以通过线上对比选择最令人期待的服务,以及依照消费者的区域性享受商家提供的更适合的服务。但如果没有线上展示,也许消费者会很难知晓商家信息,更不用提消费二字了。另外,目前正在运用O2O摸索前行的商家们,也常会使用比线下支付要更为优惠的手段吸引客户进行在线支付,这也为消费者节约了不少的支出。
从表面上看,O2O的关键似乎是网络上的信息发布,因为只有互联网才能把商家信息传播得更快,更远,更广,可以瞬间聚集强大的消费能力。但实际上,O2O的核心在于在线支付,一旦没有在线支付功能,O2O中的online不过是替他人做嫁衣罢了。就拿团购而言,如果没有能力提供在线支付,仅凭网购后的自家统计结果去和商家要钱,结果双方无法就实际购买的人数达成精确的统一而陷入纠纷。
在线支付不仅是支付本身的完成,是某次消费得以最终形成的唯一标志,更是消费数据唯一可靠的考核标准。尤其是对提供online服务的互联网专业公司而言,只有用户在线上完成支付,自身才可能从中获得效益,从而把准确的消费需求信息传递给offline的商业伙伴。无论B2C,还是C2C,均是在实现消费者能够在线支付后,才形成了完整的商业形态。而在以提供服务性消费为主,且不以广告收入为盈利模式的O2O中,在线支付更是举足轻重。
1)营销必须靠自己;
2)跟用户使用同样的在线工具;
3)内容营销强于广告;
4)服务也是营销环节;
5)服务的结束并非营销终点;
6)客户讲故事更有说服力;
7)激发客户分享;
8)在线营销就是互动;
9)信任比价格重要;
10)拉到线下是关键环节。
要回复问题请先或
浏览: 1035
关注: 2 人2016年O2O行业倒闭的三大原因剖析
倒闭存在三大共性:同质化+烧钱模式+资本热捧 不论是在线旅游或者O2O各个细分领域,创业公司涌向的行业都是创业者和投资者一致看好的行业。那么为何倒闭潮如此密集的来临? 千乘资本创始人熊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倒闭的创业公司行业有三大特性。一是产品或者服务同质化严重。二是公司是“烧钱模式”。三是资本热捧催化效果明显。 以为例。根据中国连经营协会统计,2014年中国后市场规模达6000亿元,同比增长30%,并预计2018年规模将突破万亿元。庞大的市场吸引了众多创业者和风险资本的参与,公开数据显示,2014年,进入汽车后市场的创业公司超过100家,是2011年的近十倍,而2015年以来,有40多家汽车后市场O2O项目涌现,主要涉及洗车、维修保养、、汽车等后市场各细分领域。 据IT桔子不完全统计,仅洗车领域,就有嗒嗒洗车、呱呱洗车、嘟嘟喜车、典典养车、赶集易洗车、洗爱车等40多家创业公司,其中近80%成立于2014年以后。从服务提供上看,大部分公司提供服务的同质化现象严重。 此外,受资金资源限制,多数创业者在汽车后市场创业时,往往选择一个切口切入,业务模式单一,消费者很难对某个平台产生使用黏性,所以不少公司选择“高补贴”和“狂烧钱”的商业模式。2015年下半年,随着资本“寒冬”的到来,不少投资者投资趋于理性。一旦没有投资人“输血”,公司又没有造血功能,倒闭只是时间问题。 此外,熊伟认为,资本的热捧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巨头模式。目前来看,2015年4月,阿里成立汽车事业部,短时间内整合了近1万家4s店、近2万家汽车售后服务网点等各类O2O合作资源,将触角延伸到了汽车全产业链。 创业本身成功概率有限 “倒闭潮的来临是迟早的事情”,熊伟认为随着大环境的变化,不论是创投机构的LP还是PE/VC机构本身投资都趋于谨慎。之前“烧投资人钱”的模式实际上可能创造的是伪需求。创业公司可能会进入“剩者为王”的时代。 经纬中国创始人张颖在此前发表中的文章说:最近见了很多中后期老大,国内各种金主,强烈感觉到市场在变冷,融资越来越难。不管是基金,还是公司,很多都会出现资金问题。他建议,没融到资金的公司,极力加油提速降价,灵活处理以拿到钱为唯一目的。 张颖说,“现在的世界完全不一样了,投资人想要知道的都是你如何收支平衡,别再跟我说太多增长和GMV。不管是什么行业,如果你能处理好增长和收支平衡,过了那个点,你就是赢家。” 同时,相较于之前“商业模式创新”,熊伟认为之后的创业公司会更强调“创新”。“创业本身成功概率就偏低。一般行业内接触50家公司后,才会投资其中1~2家公司。而且,这个投资也有可能失败,所以创业的成功率可想而知。”熊伟表示,一批真正优秀的企业依然会获得资本支持,前两年的创业热潮正在经历一轮洗牌。
【版权提示】中商情报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5,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商情报网扫一扫、与您一起发现数据的价值
每日融资简报扫一扫、掌握资本市场最新情报
中商情报网始终聚焦科技、互联网+、创业、财经、产经大数据等,目前在全国财经网站中排名居前,旗下中商产业研究院专注产业经济细分市场研究,中商可以为用您提供一手的市场数据和高价值的商业资讯,欢迎沟通交流合作!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askc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商情报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O2O是什么鬼?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O2O进化史!
O2O是什么鬼?
O2O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线下服务通过线上来揽客,消费者在线上筛选服务,在线成交和结算,线下体验和享受服务的一种方式。
O2O可以算是B2C的一种特殊形式,侧重服务性消费。成立于2003年的大众点评可以说是最早的雏形,本质上,是一个综合本地生活平台,后添加了团购、外卖、预定等O2O交易服务。
深耕细作十几年,大众点评将慢文化发挥到了极致,这种“慢公司”的典型代表还有一家--豆瓣。
起源美国,冰火两重天
O2O这个概念最早来源于美国,以Groupon等为典型代表,主要针对的是一些生活服务类商家售卖优惠券。
不过,O2O并没有在美国火热起来,Yelp和Groupon这类已经上市的美国O2O公司表现乏善可陈,订餐平台OpenTable失意退市、家政平台Homejoy停止运营。
O2O在中国的处境恰恰相反,演变成团购网站后得到广泛传播,被视为拥有万亿市场的未来。
千团大战,烧钱游戏
Groupon模式很快复制到中国,自2010年初我国第一家团购网站上线以来,到2011年8月,我国团购网站的数量已经超过了5000家。
过低的准入门槛加速了团购行业的发展,为争夺国内市场,各家团购网站开始变相竞争,广告战、拉锯战、阵地战等铺天盖地的千团大战拉开帷幕,行业面临恶性竞争和迅速洗牌。
全军覆没,巨头入局
拉手、美团、点评、糯米、F团、千品、高朋,短短几年内,曾经知名的团购网站存活下来的寥寥无几,且最终都没有躲过找干爹的命运。
美团接受阿里入股,大众点评牵手腾讯,糯米卖身百度,在流量为王的互联网江湖,最终加入BAT阵营。
而BAT等互联网巨头也开始与传统企业合作,向线下渠道渗透。
高速发展,遍地开花
2012年,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移动设备迅速普及,13年,移动互联网进入到“高速发展期”,O2O行业也热度空前,不再限于团购,行业细分领域应用纷纷涌现,囊括了衣食住行、居家理财、结婚育子、健康美业等生活的各个方面。
主打懒人经济的上门服务O2O迎来了春天,“滴滴打人”、“滴滴拉屎”、“滴滴暖床”、“尿了么”APP,各种段子满天飞,似乎有了O2O,衣食住行、吃喝拉撒再也不用愁。
风口上的O2O
2014年被称为O2O元年,O2O概念大火,不扯上O2O、生态、闭环的概念,都不好意思说自己互联网创业。
各类O2O备受资本青睐,喝个咖啡也能拿到上千万美金的融资,创业公司融资记录不断被刷新。
O2O联合体诞生记
2015年,O2O行业合并同类项接连上演。出行类O2O“滴滴”与“快的”突然在一起了,紧接着本地生活类O2O“58”与“赶集”也合并了,两大O2O平台美团和点评联姻,10月,携程与去哪儿达成合并。
资本的力量,让刺刀见红的冤家握手言和。
2015年下半年,大量O2O企业倒在了死亡名单上。
“烧钱”太快太多而流量变现太慢,领域内大佬初现、格局已成,烧钱刺激伪需求,非真实用户黏性降低甚至消失,断粮后的O2O企业纷纷被淘汰。
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下半年,已经有超过300家、涉及16个领域的O2O平台相继倒闭。
O2O行业内,目前有三大力量:一是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二是积极寻求转型的传统企业,如万达、苏宁,三是O2O垂直领域独角兽,如新美大、滴滴。
巨头利用流量、支付、服务上的优势,在O2O各个领域展开布局,O2O这块大蛋糕要怎么分?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放心早餐加盟,全国领导品牌全国招商
小项目,大回报,小投资,大收益项目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o2o是什么意思通俗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