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获诺贝尔奖感想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每天或吸引七万人”……请问这些句子里面的“或”是什么意思

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日,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
我国启动了代号为“523项目”的有效控制疟疾新药研制计划。日,191号青蒿提取物样品抗疟实验检测结果的揭晓:
该样品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
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
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
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青蒿素是从中药黄花蒿中提取的一种抗疟成分,具有抗白血病和免疫调节功能。
  上世纪60年代初,全球疟疾疫情难以控制。
此时正值美越交战,美国政府称,年,在越美军因疟疾减员80万人。美国不惜投入,筛选出20多万种化合物,最终也未找到理想的抗疟新药。
疟疾同样困扰越军,越南则求助于中国。
  1967年,中国正处于文革时期,毛主席和周总理下令,联合研发抗疟新药。
日在北京召开“全国疟疾防治研究协作会议”,“5·23”就成了当时研究防治疟疾新药项目的代号。
  遍布全国60多个单位的500多名科研人员开始研发抗疟新药。
中药部分的不同研究小组开始尝试多种中药,包括常山、乌头、乌梅、鳖甲、青蒿等成千上万种中药,筛选出的4万多种抗疟疾的化合物和中草药,均未能有令人满意的效果。
  1969年,39岁的屠呦呦加入“5·23”。
她从整理历代医籍开始,四处走访老中医,编辑了以640方中药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继而组织鼠疟筛选抗疟药物。
  经过200多种中药的380多个提取物筛选,最后将焦点锁定在青蒿上。
但大量实验发现,青蒿的抗疟效果并不理想。
  屠呦呦重新翻阅医学典籍,最终,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的几句话牢牢抓住了她的目光: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一语惊醒梦中人,屠呦呦马上意识到问题可能出在常用的“水煎”法上,因为高温会破坏青蒿中的有效成分,她随即另辟蹊径采用低沸点溶剂进行实验。
  在190次失败之后,1971年,屠呦呦课题组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
1972年,该成果得到重视,研究人员从这一提取物中提炼出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
上个月,新中国科学成就——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诞生50年,
这是人类首次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完全够得上诺奖”。
50年前,我们能做到在某些科技领域‘领跑’国际;
50年后,更应有这样的创新自信。
科研要“低下头来”,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包括健康、环境、能源等领域
扎扎实实贡献智慧,踏踏实实造福民生。
“三无”屠呦呦何以让世界刮目
  屠呦呦获奖,既植根于中国学术研究的既有土壤,其“三无”身份和科研经历,又恰恰能映照出这片土壤的某些贫瘠之处。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于昨日揭晓,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荣获该奖项,成了3名获奖科学家之一。消息传来,舆论振奋。屠呦呦也成了中国大陆本土科学家中荣获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第一人。
  中国籍,诺奖,自然科学……这几个关键词在诺奖产生交叉,注定会引爆亢奋的国内舆论:
继莫言后,屠呦呦获奖,无疑再度圆了国人的诺奖梦;
作为首位获得该殊荣的中国科学家,虑及其“空前”一面,它也令中国人的科学类诺贝尔奖情结得到了部分开释。
  但跳出单纯情绪上的亢奋,屠呦呦获奖,更为中国的科学研究和科研评价机制提供了指引和反思空间。
她获奖,给中国科学界带来的绝不应只是一座奖杯。
透过这面多棱镜反求诸己,也能更好地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固强补漏。
  屠呦呦获奖,是因她首先发现和解释了青蒿治疗疟疾的原理,即青蒿素的作用。表面上看,其获奖是中药学的成就,但本质上,这首先体现了现代中医药学必须与现代实验医学接轨,并接受现代科学检验。
屠呦呦等人以沸点在60摄氏度下的乙醚制取青蒿素,经过191次实验,才在实验室观察到青蒿素对鼠疟、猴疟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
这也符合现代实验医学精髓之一:必须体现科赫原则,即一种假说或原理应当得到重复检验,且能从现代科学的机理上得到阐明,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而这也决定了,屠呦呦获奖,离不开全体中国科学家尤其是药学、生物化学、有机化学等方面专家的集体努力。科学研究是一项科学共同体共同的事业。
知道青蒿素“所以然”的工作,就是在后来其他学科的共同努力下得到进一步证实的。如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对青蒿素进行的结构测定和人工全合成,就凸显了长达10多年的青蒿素研究中协作攻关的色彩。
  诺奖评委会将奖杯颁给屠呦呦,依据的是三个“第一”:
第一个把青蒿素带到523项目组,
第一个提取出有100%抑制率的青蒿素,
第一个做了临床试验。
但这并非对其他参与者成果的否认,而恰恰是科学家集体协同研究的认同。
  还应看到,屠呦呦获诺奖打破了几个中国纪录:
中国大陆第一个未获院士、研究工作没有发表过“SCI”论文的科学家。因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她曾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
正如此前有媒体说的,她是在三流条件下创造世界领先的一流成果。
这也投射出中国科技界及人才评价体系的不足:
当下,科研项目申请程序过于复杂繁琐、评估考核过于频繁,在考评机制上过分看重论文数量,包括院士评选亦难逃这些窠臼。
相较之下,屠呦呦于宁静中致远,不啻为对此的鞭策。
  屠呦呦获诺奖,空前不该绝后。
科学家饶毅曾说:青蒿素的科学史在今天最大的启示是“扎实做事”;
而屠呦呦获诺奖的启示,就是必须通过科研体制、环境的改善,去激励更多科技人才通力协作、潜心研究、扎实做事。
从中医药里挖掘宝藏,用一株小草改变世界
屠呦呦打开一扇崭新的窗户
  “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
  10月5日,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一时间,各大新闻网站、朋友圈被这位85岁的老太太刷屏了。外界热闹,她却出人意料地平静,“青蒿素的发现,是中药集体发掘的成功范例,由此获奖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
  “恭喜屠呦呦,恭喜中国!”
  5日上午10时,瑞典卡罗琳医学院的诺贝尔大厅内,挤满了来自世界各国的记者。11时30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会常务秘书乌尔班·林达尔和3位评委进入诺贝尔大厅。林达尔先后用瑞典语、英语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一半授予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另外一半授予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日本科学家大村智。屠呦呦的获奖理由是“有关疟疾新疗法的发现”。在林达尔宣布的同时,大屏幕上出现的照片和简介,让世界认识了这位来自中国的科学家——照片中,屠呦呦戴着眼镜,嘴角微微带笑,简介中写着“生于1930年,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国”。
  接着,评委们介绍了获奖科学家的贡献: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一种可以显著降低疟疾患者死亡率的药物。
在上世纪60年代末,常用治疗疟疾的药物——通氯喹或奎宁已经失效,但疟疾患者却在持续增加。
那时,中国的屠呦呦将目光转向了传统中草药学,并发现了植物青蒿中的提取物有疗效。
屠呦呦翻阅古典,找到提取的办法,并将该物质命名为青蒿素。青蒿素代表了一种新型的抗疟载体,能够在疟疾寄生虫发展的早期就迅速杀死它们,因此在治疗严重疟疾方面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疗效。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让·安德森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表达了祝贺,“恭喜屠呦呦,恭喜中国!这是诺贝尔医学奖历史上首次奖励寄生虫疾病的治疗领域。因为这3位科学家的贡献,千百万人得到了对症治疗的药物,这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屠呦呦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首位中国得主,也是该奖项的第十二位女性得主。“因疟疾死亡的人每年可以达到两亿人,她以惊人的毅力发现青蒿素,是第一个证实青蒿素可以在动物体和人体内有效抵抗疟疾的科学家。青蒿素可以将受疟疾感染的死亡率下降20%,她的研发对人类的生命健康贡献突出。她的研究跟所有其他科研成果都不同,为科研人员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户。”安德森说:“中医关于中草药有着丰富的知识,而西方科学家可以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对中草药进行分析提炼。屠呦呦既有中医学知识,也了解药理学和化学,她完美地把这些结合在一起。因此东西方医学研究携手合作,会得到丰硕成果。”
  青蒿素是中医药造福人类的体现
  <font STYLE="FonT-FAMiLY: Microsoft YaHei" COLOR="#FF年10月4日,一双双眼睛紧张地盯着191号青蒿提取物样品抗疟实验的最后成果。随着检测结果的揭晓,实验室沸腾了:
该样品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
44年后的日,屠呦呦收获了诺奖。
  青蒿,南北方都很常见的一种植物,郁郁葱葱地长在山野里,外表朴实无华,却内蕴治病救人的魔力。
屠呦呦正是用一株小草改变了世界。
  屠呦呦的名字出自《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宋代朱熹注称,“蒿即青蒿也”。名字是父亲起的,当时,并没人预料到诗句中的那株野草会改变这个女孩的一生。
  1930年底,屠呦呦出生在浙江宁波。她是家里5个孩子中惟一的女孩。作为一名生药专业学生,屠呦呦考入北大医学院时就和植物等天然药物的研发应用结下不解之缘。
1955年进入中医研究院(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除参加过为期两年半的“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她几乎没有长时间离开过东直门附近的那座小楼。
  1969年,屠呦呦所在的中医研究院接到了一个“中草药抗疟”的研发任务,那是一个不小的军事计划的一部分,代号523。
39岁的屠呦呦临危受命,开始征服疟疾的艰难历程。
  从1969年1月开始,历经380多次实验、190多个样品、2000多张卡片,屠呦呦和课题组以鼠疟原虫为模型,发现青蒿提取物对鼠疟原虫的抑制率可达68%。但是,后续的实验结果显示,青蒿提取物对鼠疟原虫的抑制率只有12%—40%。屠呦呦分析,抑制率上不去的原因,可能是提取物中有效成分浓度过低。
  为什么在实验室里青蒿提取物不能很有效地抑制疟疾呢?
是提取方法有问题,还是做实验的老鼠有问题?
屠呦呦心有不甘,她重新把古代文献搬了出来,细细翻查。
有一天,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的几句话吸引了屠呦呦的目光: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为什么这和中药常用的煎熬法不同?
原来里面用的是青蒿鲜汁!
  “温度!这两者的差别是温度!很有可能在高温的情况下,青蒿的有效成分就被破坏掉了。如此说来,以前进行实验的方法都错了。”
屠呦呦立即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进行实验,终于发现了青蒿素。
从12%到100%,用乙醚提取青蒿素,这个看似极为简单的提取过程,却弥足珍贵。
那一幕,屠呦呦记忆犹新:
“太高兴了!千千万万人的生命得以挽救,这是最值得欣慰的事情。青蒿素是属于我们中国的发明成果,而且是从中医药里集成发掘的,是中医药造福人类的体现。我们倍感自豪。”
  屠呦呦并未止步,1992年,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她又发明出双氢青蒿素这一抗疟疗效为前者10倍的“升级版”。
  2011年9月,屠呦呦获得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誉的拉斯克奖。
  这项荣誉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
  “科学研究不是为了争名争利。”
她说,那时候大家工作都很努力。工资待遇挺低的,但大家也不考虑这些,自觉来加班,争取快速推进工作。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原所长姜廷良研究员说,在做青蒿素动物实验时,曾发现有一过性转氨酶升高等现象。
屠呦呦和她的两位同事决定亲自试服,证实了药物安全,然后才投入临床给病人服用。
当时的科研条件简陋环境差,盛放乙醚浸泡青蒿的大缸,时时发出刺鼻的气味……
后来,屠呦呦得了中毒性肝炎。
  屠呦呦自己也没想到,40多年后,青蒿素研究能被国际认可。
“您的获奖,是中国科学界的骄傲,我相信,这必将激励更多的中国科学家不断攀登世界科学高峰,为人类文明和人民福祉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在贺信中说。
  “我们应该学习屠呦呦研究员这种埋头苦干、潜心钻研、坚韧不拔、持之以恒的工作作风,去掉浮躁、淡泊名利,始终围绕科学目标脚踏实地勤奋工作。”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贺辞中称,屠呦呦的获奖,
表明了国际医学界对中国医学研究的深切关注,
表明了中医药对维护人类健康的深刻意义,
展现了中国科学家的学术精神和创新能力,
是中国医药卫生界的骄傲。
  “这是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
“它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
屠呦呦强调,中医中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经过继承、创新、发扬,它的精华能更好地被世人认识,能为世界医学做出更大的贡献。我们中国人的成果被国际认可,关键是真正解决了问题,挽救了许多生命。用现代科学手段不断认识中医药,这是我们这一代和下一代科研工作者的责任。
  据新华社北京10月5日电
&全国妇联5日致信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祝贺她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全国妇联在贺信中表示,欣闻屠呦呦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光荣,更是全体中国女性的骄傲,全国妇联代表全国亿万妇女,向她致以热烈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
本报记者王君平 刘仲华吴月辉
《人民日报》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屠呦呦其人
  日,生于浙江省宁波市;
  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
  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后改名为北京医科大学,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
  1955年,分配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至今;
  1959年-1962年,参加卫生部全国第三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
  1979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副研究员;
  1985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
  1958年,被评为卫生部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
  1977年,首次以“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名义撰写的论文《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青蒿素》发表于《科学通报》,引起世界各国密切关注,成果斩获诸多大奖;
  1978年,青蒿素抗疟研究课题获全国科学大会“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
  1979年,青蒿素研究成果获国家科委授予的国家发明奖二等奖;
  1984年,青蒿素的研制成功被中华医学会等评为“建国35年以来20项重大医药科技成果”之一;
  1987年,被世界文化理事会授予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状;
  1992年,双氢青蒿素被国家科委等评为“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
  1997年,双氢青蒿素被卫生部评为“新中国十大卫生成就”;
  2009年,获第三届(2009年度)中国中医科学院唐氏中药发展奖;
  2011年9月,青蒿素研究成果获拉斯克临床医学奖;
  2015年10月,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昨天,国际学术界公认的“青蒿素之母”、85岁高龄的屠呦呦,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我国本土科学家第一次获得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
  青蒿素是我国唯一获国际认可的原创新药。1971年,屠呦呦带领课题组成功提取出具有抗疟效用的青蒿素;1973年,她又首创了青蒿素衍生物“双氢青蒿素”,临床药效比青蒿素高出10倍。
  她不是院士,没有海外留学经历,甚至没有博士头衔,多年默默无闻,但她在青蒿素科研领域做出的关键贡献,最终获得了世界的承认。
“青蒿素之母”为何属于她
  “青蒿素之母”的桂冠为什么戴在了屠呦呦的头上?
  青蒿素的研制缘于我国的援越抗美。
为对付越南战场上的一种恶疾——疟疾,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日,我国启动了代号为“523项目”的药物研制计划,组织了60多个研究机构和500多名研究人员协同攻关,目标是尽快研制出能有效控制疟疾的新药。
  2007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两位研究员米勒·路易斯和苏新专着手探究青蒿素研发的历史,经过深入调查,得出了一个肯定的结论:
  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药研究所的屠呦呦教授是首要贡献者。他们的相关论文发表在《细胞》杂志上,题为《青蒿素:源自中草药园的发现》。
  此前,关于谁是青蒿素发现者,颇多争论。一些史实或能说明问题——
  1967年,“523项目”启动,全国七省市参与攻关,筛选了中草药和化合物4万多种,却未获得满意结果。
  1969年1月,因为接受过西医、中医系统训练,屠呦呦被任命为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523项目”小组负责人。
  1971年,她的课题组终于以中药正品青蒿的菊科植物成株叶子的中性提取部分,获得了对鼠疟、猴疟疟原虫100%的抑制率。
  日,她的课题组从提取物中分离提纯出抗疟有效单体,命名为“青蒿素”,并在全国“523项目”内部作了报告。
1973年经临床确证,抗疟新药诞生。
  1981年10月,屠呦呦在北京代表“523项目”首次向到访的世界卫生组织人员介绍了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成果。
  1982年,在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屠呦呦以抗疟新药——青蒿素第一发明单位第一发明人的身份,且作为这一发明项目的唯一代表,领取了发明证书及发明奖章。
  后来,具有“诺奖风向标”之称的美国拉斯克奖评委会来到中国进行了调查核实,最终认定了屠呦呦是发现青蒿素的第一人,并于2011年将“拉斯克临床医学奖”授予屠呦呦,她成为获此奖的中国第一人。
“水渍绞汁”的玄机
  《诗经》有云:“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这是屠呦呦名字的出典。根据朱熹的注释:“蒿,即青蒿也。”这是冥冥中的安排,她的人生注定要与青蒿联系到一起?她说,自己学的是西医,但父亲懂些中医,从小看到中医药的疗效,使她确信这是一个宝库。
  用青蒿治疗疟疾,在中国古代医书中记载颇多,但为何别人都与青蒿素失之交臂?这里的关键是提取方式。青蒿素是一个过氧化物,化学结构特别,不稳定,用水煮法提取,其有效成分会被高温分解,所以提取物在动物试验时效果差且不稳定。
  屠呦呦参与“523项目”后,注意到东晋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中,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记述。用水浸、直接榨汁,是为了避免高温破坏吗?她大胆尝试改用沸点低、易着火的乙醚提取青蒿中的有效成分:不用加热,得到的提取物中的乙醚能自然挥发,这就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有效抗疟成分。
  这个解决问题的转折点,是在经历了第190次失败之后才出现的。“青蒿只是传统中草药中的一个类别,其中包括了6种不同的中草药,每一种都包含了不同的化学成分,治疗疟疾的效果也有所不同。”反复实验和研究分析才发现青蒿药材含有抗疟活性的部分是叶片,而非其他部位,而且只有新鲜的叶子才含青蒿素有效成分。课题组还发现最佳采摘时机是在植物即将开花之前,那时叶片中所含青蒿素最丰富。
  青蒿素治疗疟疾在动物实验中获得成功,但人能服用吗?在后续研究中,屠呦呦与几位同事多次亲身试药,并逐步加大剂量,以试验青蒿素的安全性。
  清华大学医学院常务副院长鲁白告诉记者,改用乙醚提取是关键一步,突破了瓶颈。此后,屠呦呦与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等单位合作,对青蒿素里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进行了测定,并对其改造,最终获得抗疟疗效显著的蒿甲醚、青蒿琥珀酸酯。这两个化合物被国家批准成药,并在全球成功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生命。
认准的事情就会努力去做
  1930年,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一直接受着良好的教育。她的一位中学校友回忆说,屠呦呦在班上不声不响,经常上完课就回家,成绩并不拔尖。在生活上,屠呦呦更是“粗线条”:不太会照顾自己,一心扑在工作上。家务事不灵光,成家后,买菜之类事情基本都由丈夫做。
屠呦呦有两个女儿,现在一个在英国剑桥大学做行政教务工作,一个在北京。
丈夫李廷钊在北京的钢铁研究院工作。
  虽然生活中的屠呦呦“不拘小节”,但碰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她会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坚毅。接到“523项目”时,她已接近不惑之年,而她的女儿才3岁,为不影响研究,她把孩子交给老母亲抚养,回来时女儿不认识她了。她说:“这个工作是当时最优先考虑的事,所以我当然愿意牺牲我的个人生活。我看到太多得疟疾的孩子,他们到了疟疾发展的最后阶段,很快就死亡了。”
  为什么屠呦呦可以在平凡岗位上大有作为?或许我们可以从她说过的一句话中找到答案:“一个科技工作者,是不该满足于现状的,要对党、对人民不断有新的奉献。”
本报记者许琦敏
冷静看待中药的“胜利”
抓紧读好中医药这本古书
  昨天,当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会秘书乌尔班·伦达尔念出屠呦呦的名字以及与她名字几乎捆绑出现的“青蒿素”时,中医学界有足够的理由沸腾——毕竟,屠呦呦的获奖也让青蒿素及其背后的中国传统中药第一次受到科学界如此高规格的关注。且不论这是否是中药的“胜利”,在中国医学界,科学家的态度比想象中冷静,在他们看来,屠呦呦的成就是对中国传统医学的一种鼓舞,但在获奖的喜悦背后,中国科学家要思考的是,如何抓紧读好中医药这本古书——因为,外国人也对翻看这本书跃跃欲试。
“中国神药”好比“始祖药物”
  “屠呦呦领导的团队将一种古老中医治疗方法转化为今天最强有力的抗疟疾药。”2011年,拉斯克基金会在获奖人介绍中如此描述屠呦呦和她的青蒿素。因为这一抗疟疾新疗法,数亿人受益,在疟疾蔓延的非洲,青蒿素被誉为“中国神药”。
  “寄生虫病影响了人类几个世纪,无数人因此死亡,这个全球健康问题吸引着日本、美国等众多国家的科学家投入科研,但人们一直缺乏对抗寄生虫病的有效手段,发现的有效治疗药物非常有限,这是屠呦呦能获得诺奖的重要原因。”上海中医药大学穆拉德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许锦文告诉记者,青蒿素的发现很早,可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但目前依然是对抗疟疾的一线药物,无可替代。
  青蒿素的地位在一线应用者的心目中更是神圣。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世界上抗疟疾的药物至今只有个位数,从青蒿中提取的青蒿素就是其中之一,且它更像是“始祖药物”,因为正是由于它的出现,又发展出了大量衍生药物,比如蒿甲醚、青蒿琥酯、双氢青蒿素及其复方等大量有效的一线抗疟疾药,在全球范围内挽救了数百万人民的生命。
现代新药从中药提取灵感
  青蒿素与传统中草药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让中药在现代医学中的发展前景再度被学界提出。昨天不少学者在接受采访时称,屠呦呦得的是一个自然科学类奖,这一奖项并不能等同于认为是为中药颁奖,但现代疾病治疗的药物和方法某种程度上可以从中医药获得灵感却是毋庸置疑。
  发明艾滋病鸡尾酒疗法的何大一就曾坦言,鸡尾酒疗法从某种程度来说就是借鉴了中药复方治疗疾病的方式。而不久前获得求是杰出科学家奖的张亭栋教授,是使用砒霜治疗白血病的奠基人,他的疗法也是从中医获得的灵感。
  中科院院士陈凯先教授称,中药发展几千年,包含了大量中国人与疾病长期斗争积累下来的经验,屠呦呦成功提取的青蒿素此次获奖就是最生动的例子。“不过,青蒿素虽然是从中药提取的,最终仍是被当作西药类的分子药来看待。”
  陈凯先也注意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将疾病治疗的眼光转向了中药。除了青蒿素这类单一成分的中药,复方药物也受到关注。不少发达国家对中药的接受程度也有很大程度的提升,包括曾对中药准入非常严苛的美国,近年来也对中药持开放态度。现在中国已有至少三个复方药物在美国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中医药学界须感受到压力
  在中医大附属岳阳医院药学研究室主任朱全刚看来,从传统中医药挖掘潜力药物,用现代科技手段验证其作用机制和有效性,已成为当下现代新药发现的思路之一。屠呦呦此次获奖也为这种模式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事实上,世界医学界希望到中国传统医药“掘宝”已经有些年头。上海有一个典型案例。多年前,上海中医药大学与美国得州大学休斯敦医学院穆拉德教授合作成立上海中医药大学穆拉德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心,发起人正是199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斐里德·穆拉德,他希望:“将来有一天,中药的发展能够造福全球的人类,而不仅仅是中国。”
  在解释这种趋势时,许锦文分析,这主要与西药发现进入瓶颈期有关,“如今,发现新化合物越来越难,过程太漫长,于是许多科学家把目光放到中药上。中药在中国沿用千年相当于做了千年的人体试验,那些被证明有效的药物,成为机制研究的潜力药物。”
  这一科学界的趋势,对我国中药学界是鼓舞,也是鞭策。许锦文就注意到,根据汤森路透的最新统计,传统中药的研究成果最多的是在哈佛大学。“眼下,日本、美国对中医药的研究比我们要细致,严谨。我们不要妄自菲薄,但也不要夜郎自大,认为中药就是中国人的。”许锦文称,以前古人更多用哲学理论讲述中医药,如今考验我们用现代科学来解释中医,打开这个起源于中国的医学宝库。
由诺奖冷静看待中药的“胜利”
喜悦背后,中国科学家需思考如何抓紧读好中医药这本古书
本报首席记者唐闻佳姜澎
始终抱有对生命的探索之心
从诺奖“遗珠”看医学最前沿
  诚如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委员会秘书格兰·K·汉松所言:
“我们生活在一个众多伟大发现不断涌现的时代,我们最大的挑战就是从很多合格的候选人中挑选出最终的得奖者。”
的确,这些年生命科学领域的新发现层出不穷,以至于昨天诺奖公布之时,不少人为没获奖者抱憾。“遗珠”之说甚嚣尘上。这些“没接到斯德哥尔摩电话”的项目倒为普罗大众管窥医学前沿进展提供给了一个难得的视角:我们正在经历生命科学密码被不断打开的年代,或许未来看病将不是如今这样,对很多疾病的认识、治疗手段也将发生一些革命性的改变。
“诺奖级”发现开启医学新视角
  众多诺奖猜想中,汤森路透享有盛望。它通过每年的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奖,遴选出论文被引用次数最多的研究人员,人称“诺奖级”科学家。根据今年9月汤森路透发布的“引文桂冠奖”,基因编辑与免疫治疗被认为是诺奖的大热门。
  基因编辑主要指CRISPR技术。科学界已普遍承认CRISPR可能是自20世纪70年代生物技术时代开启以来最重要的基因工程技术。简单地说,CRISPR系统具有搜索和替换DNA的双重功能,可以让科学家轻松地改变DNA的功能。科学家们已证实,利用CRISPR可以治疗小鼠的肌肉萎缩、罕见肝脏病,甚至使人类细胞具有免疫HIV等惊人功能。这些发现再度掀开“改造基因”的话题。
  免疫治疗亦是时下最热。简言之,免疫治疗即利用自体免疫系统对抗疾病,这个思路与手术、放疗和化疗等传统手段明显不同,肿瘤的免疫治疗对人类健康和生物产业可谓一场革命。目前,美国和日本的科学家正致力于调控T细胞在免疫内稳态中的作用,探索利用这些细胞治疗疾病的潜力。
  新兴的肠道菌群研究眼下可谓风靡全球,科学家开始从我们的肠道里寻找生命密码。杰出代表比如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教授杰弗里·I·乔丹,他致力于验证肠道微生物与人类生理、代谢、营养方面的复杂关系。这些有望问鼎诺贝尔奖的发现为我们畅想未来医疗提供了一个难得的视角。
精准医学与肿瘤个体化治疗
  不论是基因编辑、免疫治疗,还是肠道菌群研究,归根结底标志着医学发展正走向个体化、精准化,这是疾病类型的改变在医学研究方向上的体现——我们已走过传染病肆意蔓延的蛮荒时期,当下全世界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以肿瘤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而这也正是精准医疗的主要对象。
  “作为下一代诊疗技术,精准医疗的精准性和个体化优势显而易见,比如通过基因测序可以找出癌症突变基因从而确定对应的靶向药物,省去无谓尝试其他治疗方法的精力和时间,提升治疗效果。”可以预见,精准医疗技术的出现将显著改善癌症患者的诊疗体验和诊疗效果。
  精准医疗已成为各国着力发展的新兴领域。今年上半年,我国科技部召开首次精准医疗战略专家会议,提出了中国精准医疗计划。
探索生命之谜的勇气与眼睛
  不过,如同诺贝尔奖官方所坦陈的,生理学或医学奖是相比其他奖项最难评断的成就。比如基因编辑技术,业内担心的不是“它到底何时能应用于人体”,而是“它是否能应用在人体”。随着科学界对生命的探索愈走愈深,更多伦理考虑被提出,这也意味着很多成就未必马上能应用于临床。
  诺奖历史上不乏伟大发现。1962年,沃森和克里克因发现DNA双螺旋结构获得诺贝尔奖,开启生命科学的革命。1945年弗莱明因发现青霉素获得诺贝尔奖。不过,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也有“黑历史”,格兰·K·汉松就承认,1949年因脑叶白质切除术授予意大利医生莫尼兹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受到的批评最多。在那时看来,这一技术是精神病学领域巨大的进展,但很快它的副作用就显现了出来,全世界大量患者饱受该技术的后遗症。
  “科学家最先取得的发现可能在若干年后落伍甚至被证明是错误的。这就提示我们如何看待诺奖,让我们明白生命科学的探索需要付出的代价与曲折。”一名上海的医学科研工作者对记者说。
  诺贝尔奖官网曾在界定“对人类做出的伟大贡献”时提到,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更愿意授予高度原创性的成果,而不一定是永恒的成就,它必须结合颁奖时的时代背景。比如瑞士化学家穆勒因发现DDT的杀虫功效获得1948年的诺贝尔奖。在二战期间,DDT阻止了虫媒传染病的流行。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在DDT使用的年代,约2500万人的生命被拯救。考虑到对环境的威胁,如今DDT被列为禁用化学品。然而,在它被授奖的年代,它对人类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
  格兰·K·汉松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迄今为止在医学领域最负盛名的奖项,并且未来也是。不论它有辉煌历史,还是“黑历史”,在不少年轻的医学科学家眼里,它存在的意义就是激励人们始终抱有探索生命之谜的勇气与眼睛。
相关链接数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一、1901年到2015年,共颁发106次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二、38枚奖牌给了单独的获奖者(诺奖规定分享获奖者人数不超过3人)。
  三、12名女性获奖者。
  四、32岁是最小获奖者的年纪。1923年,加拿大医师F·G·班廷等因发现胰岛素而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同年,胰岛素开始广泛应用于糖尿病的治疗。
  五、87岁是最年长获奖者的年纪。美国微生物学家佩顿·劳斯发现肿瘤诱导病毒,开创癌症起因研究的新纪元而获得196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本报首席记者唐闻佳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作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