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借助想象学续写联想和想象将徐志摩的诗中的片段写成场景不少于80字

去世年月:
浙江省海宁市硖石镇
毕业院校:
杭州一中、英国剑桥大学
主要成就:
新月派代表诗人
代表作品:
《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
南京大学教授
生平经历/徐志摩
陆小曼与徐志摩徐志摩,男,1897年出生于一个富裕家庭,父亲徐申如拥有一座发电厂、一个梅酱厂、一间丝绸庄,在上海还有一家小钱庄,又是硖石商会会长,人称“硖石巨子”。1900年起入家塾读书。 1907年,入硖石开智学堂就读。&1909年毕业,入(1913年改名为杭州一中,历经沿革为今日之杭州高级中学,与、是同学)。1915年夏杭州一中毕业后,考入上海。10月29日与之妹张幼仪结婚后转入上海浸信会学院学习。1916年春,从上海浸信会学院退学。同年秋,转入国立北洋大学(今)法科预科。次年,北洋大学法科并入,入北京大学预科学习。 1918年6月,拜为师。 1918年8月赴美,入克拉克大学历史系。徐志摩与泰戈尔1919年9月入经济系。1920年10月,赴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其间结识英国作家威尔斯,对文学兴趣渐浓。 1922年3月,与张幼仪离婚,入国王学院学习。同年10月回国。&1923年3月,发起成立“”。同时在北京大学英文系任教。徐志摩诗歌1924年4月至5月,访华,陪同在各地访问;5月至7月,陪同到日本、香港访问。8月,第一本诗集出版。12月,《现代评论》周刊在北京创刊,为主要撰稿人。1925年3月,辞去北京大学教职。3至5月,与陆小曼赴欧旅游。 1926年,应任光华大学教授,兼东吴大学法学院英文教授;主持《晨报副刊.诗》;10月,与结婚。 1927年春,参与筹办新月书店。9月,第二本诗集《翡冷翠的一夜》由新月书店出版。任上海光华大学教授。 1928年2月,兼任上海大夏大学教授。10日,与、、等创办《新月》月刊。 1928年6月至10月,赴日、美、欧、印等地旅游。11月,最有名的代表作问世。《再别康桥》1929年,辞去东吴大学、大夏大学教职,兼任中华书局编辑。9月,应聘任南京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文学院英语文学教授。同年,兼中华书局、大东书局编辑 1930年底,先后辞去上海光华大学、南京中央大学教职。应胡适之邀,再度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 1931年1月,与、等创办《诗刊》季刊。2月,任北京大学英文系教授。兼任北平女子大学教授。8月,诗集《猛虎集》出版。日,从北平赴上海看望陆小曼,18日离开上海到南京,为赶到北京听的一个关于建筑的讲座,19日上午搭乘从南京到北平的“济南号”邮机,到达济南附近时飞机触山失事,遇难身亡,时年34岁。
感情生活/徐志摩
徐志摩与林徽因徐志摩一生为四位女性所困:、、凌叔华和陆小曼。徐志摩与张幼仪系奉父命而结合,以仳缡告终。与林徽因相见恨晚,是一厢情愿。陆小曼则是乘虚而入造成了事实夫妻。
新月诗派/徐志摩
陆小曼徐志摩参与了新月派的整个活动,他的创作体现了新月流派鲜明特征。从成立新月社到逐步形成一个文学流派——新月派,历时约十年,徐志摩始终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923年春上,徐志摩在北京办起了俱乐部,编戏演戏,逢年过节举行年会、灯会,也有吟诗作画,徐志摩出于对印度诗人泰戈尔一本诗集《新月》的兴趣,提名借用“新月”二字为社名,新月社便因此而得名。 徐志摩的诗稿1925 年以前,徐志摩自己除了作诗以外,还联络新月社成员从事活动。1925年10月,徐志摩接编《晨报副刊》,并于日,创办了《晨报诗刊》,这时,闻一多已由美国回国并参加了《诗刊》的编撰工作。除第三、四两期由闻一多和第五期由饶孟侃负责编辑外,其全各期均由徐志摩主编。发表的《诗刊弁言》和《诗刊放假》也是徐志摩执笔。《诗刊》的撰稿人努力于中国新格律诗的创作和关于诗艺的探讨,所以,《晨报诗刊》的创办,标志着以“使诗的内容及形式双方表现出美的力量,成为一种完美的艺术”的诗歌流派——新月诗派的形成。 1927年春,新月社一些成员由于政治形势的变化及其它种种原因,纷纷聚集到上海。此时,徐志摩也与陆小曼结婚并移居上海。徐志摩四出访友,奔走联络,与闻一多、、邵洵美、、余上沆、张禹九等在上海环龙路环龙别墅办了个新月书店,由胡适任董事长,余上沈任经理,后由张禹九接任。1928年3月,徐志摩一边在光华大学,东吴大学,大夏大学等校担任教授工作,一边又创办了《新月》月刊。《新月》一共出刊四卷四十三期,至1933年6月终刊,不仅刊出新月派成员的著作,其中也有郁达夫、、、等思想倾向进步的作家作品。不过,这已是新月派活动的后期,,其成员虽各有差异,就其整个政治倾向而言,却是日趋反动。但是新月派从事诗歌创作,研讨新诗的这条“连索”似乎还没中断。日,徐志摩与、邵询美等又办了一个《诗刊》季刊,出了四期,陈梦家在1931年9月,从《晨报诗刊》、《新月》月刊和《诗刊》上选了十八家诗人八十首新诗,编成一本《新月诗选》,从这些待作中,多少可以见出新月诗派的基本面貌和特色。日,徐志摩因飞机失事而去世,新月派为梁实秋、胡适等人所左右,到了,《新月》出至四卷七期而停刊,随后,它也便销声匿迹了。
文学生涯/徐志摩
康桥(剑桥)月色徐志摩徐志摩与诗本来是一无家族渊源,二无个人,可是,在英国康桥大学留学期间,却一反往常,不写则已,一写不止,形成了他诗歌创作的暴发期。这时期他虽然写了那么多诗,但现今散见于一些报刊杂志的也仅有二、三十首,大部分都散失掉了。但从尚能见到的有限的诗篇中,还可以约略窥见初期诗作的状况和他的思想。首先,与他当时所处的生活环境有关,是他生活的康桥的环境触发了他的诗兴,点燃起他的创作欲念的。他说:“我在康桥的日子,可真幸福,深怕这辈子再也得不到那样甜蜜的洗礼”()。因此,这时期,他创作了象、,此时,他的个人生活“照着了一种奇异的月色”。1921年秋天,他认识了“人艳如花”的“才女”林徽因,徐志摩与她交往甚密,随后谈起恋爱,并有谈论婚嫁之意。于是,徐志摩在1922年3月向张幼仪提出离婚,认为他们不应该继续没有爱情、没有自由的结婚生活了。自由离婚,止绝苦痛,始兆幸福,这是徐志摩的单纯的理想主义,他在追求着一种理想的人生,他感到生命似乎受到“伟大力量的震撼”,他要发抒,他要歌吟,因此,像、、、等表现爱情和人生理想的诗歌,也就构成了他这期诗歌的重要内容。再有,他所以倾向分行的抒写,是他接触了大量的英国文学艺术,拜伦、雪莱、济慈、哈代等的作品令他入迷。他吹着了这股“”——欧风,他踏着他们的路,于是借助诗的形式,把他的思想感情“奇异”的表现出来。因此,对在英国康桥这段生活分外留恋,他不无感慨,异常兴奋,他大量作诗,他这时诗情汹涌暴发的情景,在他的题为一首长诗中有所反映。这是迄今为止我们见到的他的最早的一首诗,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他当时的抱负和志趣,而且形象地传达出他的诗绪汹涌的状态,他开放创造的喷泉,他放喉歌吟,因此,他要做一个诗人了。这些早期诗歌,总的是调子清新,情绪高扬,反映了“青春的呼唤,燃点着希望灿灿”(徐志摩:《春》)。同时,也开始多方探求新诗的形式,诗式比较多样,但尚未定型,有自由体,新格律体,也有西洋诗体,甚至还有无标点诗,但讲求音韵、节奏,格式的匀称和整齐,要求“声调流利好听,形式轻盈柔美”,这也正是徐志摩作诗的一贯追求。英国康桥的生活固然使他迷醉,但思乡怀国之情缠绕着他,于是在1922年8月离开,启程回国。回国途中,曾在新加坡、香港、日本稍作停留,经历两个月的旅程,于10月15日到达上海。回国后,徐志摩开始了另一种生活。,有时还感觉精神上的烦闷和焦躁。于是他将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诉之笔端,开始了文学创作的生涯。翡冷翠的一夜徐志摩《翡冷翠的一夜》是徐志摩的第二个诗集,是他的年部分诗歌创作的汇集。这一时期徐志摩的思想和生活发生了一个较大的波折。1924年4月,他在北京认识了,并着了魔似的与她热恋起来,此事招致社会的非议和家庭的反对。但他俩全不顾这一切,可一时又难以解决,徐志摩在十分痛苦和矛盾的心情下,于日启程出国欧游,想暂时摆脱一下生活上的苦恼和困境。他在的翡冷翠(即佛罗伦萨)住了一段时间,他将他的伤悲,他的感触,托付纸笔,写了不少诗,因此,这部诗集就题名为《翡冷翠的一夜》,这个诗集,除了有哈代、罗赛蒂等英国作家的译诗外,还有象、那样漫游欧洲时对异乡他国生活的感受。他也写了一不少爱情诗篇。《翡冷翠的一夜》,可以看作是记叙了当时他和陆小曼之间的感情波澜,他的热烈的感情和无法摆脱的痛苦。1925年和1926年,中国的革命运动蓬勃兴起,五卅事件与三·一八惨案引起他的“愤慨”和“悲切”,为纪念“三·一八”,他写了《梅雪争春》,揭露了军阀屠杀无辜,连十三岁的儿童也惨遭杀害。在、的诗篇中,暴露了军阀活埋伤兵、杀死人民的血腥罪行。他的思想起了“波折”,“流入怀疑和颓废”,认为现在是受罪时期,因此,不少诗篇失去乐观调子,相反染上了一层忧郁、失望、逃避现实的颓废色彩。他诅咒生活,赞颂死亡,要辞别人间去殉恋爱。想象奇特,思想灰暗。当然,这个诗集也还有少量调子比较积极明朗的诗篇。这个诗集在艺术技巧上如闻一多说的“确乎是进步了”。对诗的形式技巧更加注意推敲,除了在诗式上更多样化,什么对话体,打夯歌、豆腐干式;既有叙事,也有抒情,他也醉心于诗的音节与格律。剧作翻译徐志摩徐志摩在其将近十年的创作生涯中,除了主要写作诗歌和散文外,同时还写了一些小说、剧本并从事翻译工作。他先在日,《努力周报》上发表了第一篇小说《一个不很重要的回想》,此后断断续续又写了一些,共计十一篇,后以为题合集出版,这是他的唯一的小说集。他的小说不外乎写中国留学生的生活和外国的某些社会风尚,同时也有一些取材于中国社会的某些生活侧面,题材是不广的,容量是有限的。他的小说多用浪漫主义的笔法,着力于人物的内心感受的发掘和心理活动的刻画。在小说中,作者又好用诗的句型、艳丽形象的比附,抒情的笔调,因而,他的作品带有浪漫的抒情色彩,具有“独特的华丽”(:《轮盘自序》)的格调。他的小说有的情节过于简略,近于速写,不那么“完全”;有的只是“直着写,没有曲折,也少有变化。”(《轮盘·自序》)必须指出的:他的小说多数写司空见惯的男女恋爱,很少触及当时社会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尖锐问题。徐志摩也热心倡导过戏剧活动。1923年新月社成立时,他积极组织戏剧活动,还创办过《剧刊》,也演过戏,但是他很少写剧本。他只写过一个剧本,叫,还是与陆小曼合写的。没有发生什么大的影响。在徐志摩的文学生涯中,翻译倒是一个重要方面,他的翻译与创作几乎是同步进行的。他写诗也译诗,他创作小说、散文,也翻译小说散文。曼殊斐儿一共有两个短篇小说集《园会》与《极乐》,共二十多篇,徐志摩选译了其中八篇,自英国康桥译到中国上海,并在1927年,以《曼殊斐儿小说集》白上海北新书局出版。1925年,他在编《晨报副刊》时,又翻译了伏尔泰的小说《赣第德》并连载于副刊,后于1927年6月由上海北新书局出版,并列为“欧美名家小说丛刊之一”。同年八月,他和沈性仁合译的英国作家詹姆士司芬士的小说《玛丽·玛丽》,也由上海新月书店出版。此外,他还译过一些诗和散文。徐志摩的翻译也有他的偏爱,他说“除了曼殊斐儿是我溺爱,其余都可算是偶成的译作。”(《玛丽玛丽·序》)
作品集/徐志摩
诗集徐志摩《》 、《翡冷翠的一夜》、《》、《云游》散文集《》、《巴黎的鳞爪》、《自剖》、《秋》小说散文集《轮盘》 戏剧《卞昆冈》(与陆小曼合作)、日记《爱眉小札》译著《死城》、《》、《》等&徐志摩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后世纪念/徐志摩
故居徐志摩故居徐志摩故居建成于1926年,是一幢中西合璧式的。故居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前后两进,主楼三间二层,前带东西厢楼。后楼亦三间,屋顶有露台,可登临。故居台门上方有徐志摩表弟金庸的手书“诗人徐志摩故居”,正厅有匾曰“安雅堂”,乃启功补书。主楼底层两侧有徐志摩家世、生平及思想和文学活动陈列,展示徐志摩短暂而绚丽多彩的一生。正厅、卧室、书房布置复原陈列,再现其的家境和生活场所。墓址徐志摩的墓地徐志摩的墓地在历史上一共经过3次变迁:第一次:徐志摩的墓地原来在东山玛瑙谷万石窝,由胡适之题写“诗人徐志摩之墓”碑文。早年间胡适题词的这块徐志摩墓地,在动乱中荡然无存。第二次:徐志摩老父徐申如对于胡适先生题字的墓碑感觉过于简短,又请到徐志摩生前红颜知己,被称为闺秀派才女的凌叔华,请她为徐志摩再题一块碑文。凌叔华欣然应允,她所题碑文取自曹雪芹“冷月葬花魂”的寓意,转化为“冷月照诗魂”。此块墓碑也在动乱中丧失。第三次:徐志摩的墓地,因动乱坟陵早已损毁,故乡百姓为了表示纪念,由政府拨款把徐志摩的墓地迁葬到西山北麓白水泉边。徐志摩的外亲、著名建筑学家、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设计并撰迁墓记。西山墓地古典雅致,白石铺地,青石为阶,半圆的墓台恰似一弯新月,有诗坛“新月派”的寓意。墓碑沧桑厚朴,海宁籍书法大家、曾任西泠印社社长的张宗祥先生根据胡适之原文补题碑文。墓碑两侧各有一方白石做就的书形雕塑,刻着徐志摩《》等名诗名句。剑桥石碑追怀徐志摩先生再别康桥80年国王学院为徐志摩树碑“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再别康桥》中这两句著名的诗句,镌刻在这块白色大理石碑上。日,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后园立了一块白色大理石的石碑,上面刻录了中国最著名的诗歌。它就是20世纪中国诗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很多中国人都对这首诗怀有深厚的情感。徐志摩是在国王学院的后园创作这首诗的,而且诗中“河畔的金柳”被认为抒写的正是国王学院康桥边上的柳树。石碑就立在不远处。几乎所有的中国知识分子都知晓此诗,并被它深深感动。这块诗碑将成为中国和剑桥大学,尤其是和国王学院之间联系的纽带。徐志摩在1931年一次飞机事故中不幸英年早逝,时年34岁。年间,通过他的朋友狄更生,徐志摩在国王学院旁听了一年的政治和经济课程。正是在剑桥受到诗人济慈和雪莱的影响,志摩才真正开始写诗。剑桥的一位中国朋友,江·西蒙将《再别康桥》的首行和末行刻在了石碑上,并将它带到剑桥。石碑用的是北京的白色大理石(这与构筑北京紫禁城的大理石质地完全一样),立在此地以作为连接中国与国王学院间纽带的标志。
人物评价/徐志摩
徐志摩徐志摩是一位在中国文坛上曾经活跃一时并有一定影响的作家,他的世界观是没有主导思想的,或者说是个超阶级的“不含党派色彩的诗人”。他的思想、创作呈现的面貌,发展的趋势,都说明他是个布尔乔亚诗人,资产阶级作家。他的思想的发展变化,他的创作前后期的不同状况,是和当时社会历史特点关联着的。作为新月派的一个主要诗人,徐志摩在我国新诗发展史上曾经产生过一定的影响,为新诗的发展进行过种种试验和探索。他的诗歌有着相当鲜明的独特风格,有一定的艺术技巧。作为那个时代的人,徐志摩做到了一个普通知识分子能做的一切,他在追求自身幸福生活的同时,也对民族命运有过深刻的思考。他与张幼仪的婚姻是那个时代的不幸,他与陆小曼的婚姻又参杂了太多的物质功利,他与林徽因的那淡淡情愫才最令人唏嘘。
人物传记/徐志摩
作者 & & & & &&出版年份 & & & & & & &作品 & & & & & & & & &出版社 & & & & & & & & & &备注 & & & & & & & & &&梁锡华 & & & & 1979年 & & & & & 《徐志摩新传》 & & &&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顾炯 & & & & & 1986年 & & & & & 《徐志摩传略》 & & & &顾永棣 & & & & 1988年 & & & & &《风流诗人徐志摩》 & & &四川文艺出版社刘炜 & & & & & 1996年 & & & & & &《徐志摩自叙》 & & & & &团结出版社晓文 & & & & & 1997年 & & & & & &《徐志摩自传》 & & &&&华言实 & & & & 2003年 & & & & & & 《徐志摩》 & & &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王晖 & & & & &&2006年 & & & & &&《徐志摩文集》 & & & &&吉林摄影出版社徐志摩 & & & &&2006年 & & & & &《徐志摩散文集》 & & & & &西苑出版社 & & & & & & 由出版社整理出版韩石山 & & & & 2010年 & & & & & &《徐志摩传》 & & & &&
显示方式: |
作家分类树
作家是以写作为工作者,从事文学创作有成就的人。因此,一般能被称为“作家”者,其作品大都能够获得正规出版社的出版,并在市场上畅销,拥有一定的读者群。按照创作题材来看,作家主要有诗人、散文家、小说家、剧作家、文学评论家、杂文家等。
共有4个词条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76次
参与编辑人数:47位
最近更新时间: 11:11:49
认领可获得以下专属权利:
扫码免费获得此书, 新用户手机专享特权。
贡献光荣榜徐志摩爱国诗【国庆颂】
徐志摩爱国诗【国庆颂】
  【国庆颂】
  多少年前,黄帝、炎帝壮大中华,汇成了一条东方巨龙&&华夏。
  多少年前,秦始皇统一中国,修筑长城,让我们的国家无愧地立于东方。
  多少年前,成吉思汗壮大中国,横扫欧亚,成为世界第一强国。
  多少年前,八国联军打进北京,一把火,圆明园灰飞烟灭!
  多少年前,日本军队攻破南京,送掉了三十万同胞的性命!
  多少年前,东方巨龙觉醒,它仰天长啸。一句&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发出中国的最强音。人们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天&&日!在这一天,国旗与太阳一同冉冉升起,国歌谱写了中国新的命运!
  国庆,你是中国人爱国的载体。国庆,你由烈士鲜血的孕育渐渐成熟长大。国庆,你记录了中国的强音。
  国庆,你凝聚着中华的胜利与屈辱,你提醒着我们奋发图强。
  祖国,开国大典的阅兵展现出中华的风采。中华的成功不容忽视。
  祖国,中国加入了WTO,中国的经济在向前推进!
  祖国,你可记得,在日那一天,我们申奥成功,这是我们祖国又一次的胜利!
  祖国,回首一望,我们无愧于心。
  但祖国,国庆。还记得闻一多吗?还记得他的《七子之歌》吗?您还记得那第三篇&&台湾吗?您听听他的呼喊: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徐志】
  徐志(~),现代诗人、家。浙江海宁市石镇人。名章,字志,小字幼申。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云中鹤。
  徐志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
  1922年返国后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文。
  1923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加入研究会。
  1924年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诗评》周刊,任北京大学教授。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时任译。
  1925年赴欧洲,游历苏、德、意、法等国。
  1926年在北京主编《晨报》副刊《诗镌》,与闻一多、朱湘等人开展新诗格律化运动,影响到新诗艺术的发展。同年移居上海,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教授。
  1927年参加创办新月书店。次年《新月》月刊创刊后任主编。并出国游历英、美、日、印等国。
  1930年任中华文化基金委员会委员,被选为英国诗社社员。同年冬到北京大学与北京女子大学任教。
  1931年初,与陈梦家、方德创办《诗刊》季刊,被推选为笔会中国分会理事。同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大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故飞机失事,因而遇难。更为巧合的是,失事飞机叫&济南号&。元培为其写挽联:
  谈话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都是诗,诗的意味渗透了,随遇自有东土;乘船可死,驱车可死,斗室生卧也可死,死于飞机偶然者,不必视为畏途。 编辑本段 作品成就编辑本段   诗集著有:《志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
  散文集有:《》、《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轮盘》;
  《春痕》;
  戏剧《卞昆冈》、(与陆小曼合写),日记《爱眉小札》、《志日记》;
  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
  他的作品已编为《徐志文集》出版。
  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家世身世编辑本段   明正德年间,徐松亭在石经商,家居于石,为石徐氏分支之始祖。徐志即其族人。
  1897 年1月15日,徐志出生于浙江省海宁县石镇,按族谱排列,取名徐章,字森,因其父属猴,名申如,得子亦是属猴,故又取小字幼申。笔名有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等。志是在1918年去美国留学时他父亲给另取的名字。说是小时候,有一个名叫志恢的和尚,替他过头,并预言&此人将来必成大器&,其父望子成龙心切,即替他更此名。
  徐志是徐门的长孙独子,自小过着舒适优裕的公子哥儿的生活。 求学历程编辑本段   小时在家塾读书,十一岁时,进石开智学堂,从师张树森,打下了古文根,成绩总是全班第一。
  1910 年,徐志满十四岁,离开家乡,来到杭州,经表叔沈钧儒介绍,考入杭州府中学堂(1913年改称浙江一中,现为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与郁达夫同班。他爱好文学,并在校刊《友声》第一期上发表论文《论小说与社会之关系》,认为小说益于社会,&宜竭力提倡之&,这是他一生的第一篇作品。同时,他对科学也有兴味。并发表了《锭与地球之历史》等文。
  1915年夏,徐志毕业于浙江一中,接着考入上海浸信会学院暨神学院(沪江大学前身,现为上海理工大学),同年十月,由家庭包办,与上海宝山县罗店巨富张润之之女张幼仪结婚。
  生性好动的徐志并没有安心念完浸信会学院的课程,1916年秋,离沪北上,到天津的北洋大学的预科攻读法科。翌年,北洋大学法科并入北京大学,徐志也随着转入北大就读。在北方上大学的两年里,他的生活增添了新的内容,他的思想注入了新的因素。在这高等学府里,他不仅钻研法学,而且攻读日文、法文及政治学,并涉猎中外文学,这又燃起他对文学的兴趣。这一时期他广交朋友,结识名流,由张君、张公权的介绍,拜梁启超为师,还举行了隆重的拜师大礼。梁启超对徐志的一生影响是大的,他在徐志的心目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徐梁虽系密切的师徒关系,但他们二人的思想差别还是存在的,已经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思想的徐志,他不顾一切,舍命追求他的理想的人生,他要争取婚姻恋爱自由。
  他在北方上大学时期,亲身感受了军阀混战的场景,目睹屠杀无的惨象。他厌恶这&抹下西山黄昏的一天紫,也涂不没这人变兽的耻&(徐志:《人变兽》战歌之二)的社会,他决计到国外留学,寻求改变现实中国的药方,实行他的&理想中的革命&。
  徐志怀着&善用其所学,以利导我国家&(日徐志《启行赴美文》)的爱国热情,离开北大,日从上海启程赴美国留学。留学第一年,进的是美国乌斯特的克拉克大学,他进历史系,选读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等课程,以期自己将来做一个中国的&汉密尔顿&。入学十个月即告毕业,获学士学位,得一等荣誉奖。但他并不以此为满足,当年即转入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院,进经济系。徐志他获得了广泛的哲学思想和政治学的种种知识。是年,&五四&革命运动的浪潮也辗转波及到远隔重洋的美国的中国留学生群中,徐志也为爱国心所驱使,参加了当地留学生所组织的爱国活动,经常阅读《新青年》、《新潮》等杂志,同时,他的学习兴趣,逐渐由政治转向文学,因而得了文学士学位。
  徐志在美国待了两年,但他对美国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掠夺的疯狂性、贪婪性,讲求物质利欲却感到厌倦,他又受到英国哲学家罗素的吸引,终于&摆脱了哥伦比亚的博士衔的引诱,买舟横渡大西洋,不料罗素个人生活发生意外的变故,致使他不曾达到跟随罗素从学的夙愿,结果&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里混了半年&,正感着闷想换路走的时候,这时,他结识了林长民及其女儿林因,并由于林长民介绍,认识了英国作家高斯华绥&狄更生。由于狄更生的介绍和推荐,徐志以特别生的资格进了康桥大学皇家学院。
  徐志在英国也住了两年,在英国,尤其是在康桥的这段生活,对他的一生的思想有着重要的影响,是他思想发展的转折点。在康桥,他深深感到&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你的性灵&(徐志:《我所知道的康桥》)。徐志忘情于康桥,沉迷于大自然,乃是因为他以为现实社会是丑陋的,生活是痛苦的,只有大自然是纯洁的,美好的,为要救治这个社会和人们,医治当前生活的枯窘,最好的办法是:离却堕落的文明,回向自然的单纯。只有接近自然,才能回复人类童真的天性,社会的病象就有缓和的希望。
  他在康桥接受资产阶级的贵族教育,接受了&吸烟的文化&,他是那么赞赏英国,那么留恋牛津和康桥。他喜与英国名士交往,他广泛地涉猎了世界上各种名家名作,也接触了各种思潮流派,在这个时期,孕育了他的政治观念和社会理想,胚胎了他的自我意识 &&理想主义,他自己要成为一个&不可教训的个人主义者&。 康桥的环境,不仅促成并形成了他的社会观和人生观,同时,也拨动了他的求知欲,触发了他创作的意念。他开始译文学著作,他译了英国作家曼殊斐儿的几个短篇,德国福沟的小说《涡堤孩》,法国中古时的一篇《吴嘉让与倪阿兰》,意大利作家丹农雪乌的《死城》和伏尔泰的作品《赣第德》。同时,他诗兴大发,写了许多诗,他的&心灵革命的怒潮,尽冲泻在你(指康桥)妩媚河中的两岸&《徐志:《康桥再会吧》)。他崇拜的偶象不再是美国的汉密尔顿,而是英国的雪莱和拜伦,他&换路走&入诗人的行列。)
下页更精彩:1
本文已影响人
徐志摩爱国诗【国庆颂】相关推荐
[徐志摩爱国诗【国庆颂】]网友评论
<div class="ds-thread" data-thread-key="75476" data-title="徐志摩爱国诗【国庆颂】" data-imag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偶然 徐志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