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小学数学练习课的教学目标

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咨询热线:400-675-1600
1-3秒快速咨询
【摘 要】
练习是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知识的手段,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当前的数学练习课不应该变成纯粹的习题课,而应该把练习课设计得有趣味性、实践性和多样性,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分 类】
【关键词】
【收 录】
重要说明:根据日《国务院关于修改〈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的决定》第二次修订)第二章软件著作权第十七条"为了学习和研究软件内含的设计思想和原理,通过安装、显示、传输或者存储软件等方式使用软件的,可以不经软件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本站凡是未签署付费下载分成协议的文章,均为免费性质,受“避风港”原则法律法规保护。若文章作者或杂志社不希望展示文章,可联系我们给予删除处理。
新课程 2013年11期 文档列表
新课程教研论坛
作者:周丽娟
 单位:吉林省大安市职业教育中心
作者:高翔
 单位:山东省苍山县向城镇中心小学
作者:姜玉杰
 单位:吉林省长春市第二中等专业学校
作者:李金葆
 单位:江苏省溧阳市南渡中心小学
作者:孙琦 张蕊
 单位:长春市第二中等专业学校
作者:李万芹
 单位:吉林省舒兰市天德乡庆丰学校
作者:安必利
 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二幼
作者:刘国会
 单位: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七一涪江小学
作者:李如坤
 单位:江苏省滨海县韬奋希望小学
作者:张光琼
 单位:重庆市江北区雨花小学校
作者:胡雪松 寇士金 马秀玲
 单位: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翁牛特旗白音套海苏木中心总校
作者:喜德兴
 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张易镇中心校
新课程现察思考
作者:刘景琍 赵云
 单位:江西省景德镇市第十一小学 江西省景德镇市梨树园小学
作者:杨晓燕
 单位: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刘羊中学
作者:谢晓雪
 单位:吉林省大安市乐胜乡第一中心校
作者:孔祥萍
 单位:山西省祁县教育局
作者:于海堂
 单位:吉林省敦化市黄泥河镇中学
作者:刘秉兴
 单位:山西省文水西城中学
作者:王国杰
 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张易镇中心校
作者:王小伟
 单位:山东省新泰市翟镇中心小学
作者:任丽芳
 单位:吉林省镇赉县新兴小学
作者:李永林
 单位:湖北省房县石堰河初级中学
作者:林振平
 单位: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城北中学
作者:杨菊花
 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区回民中学
作者:李景林
 单位:甘肃省永登县连城镇中心小学
作者:邢松涛
 单位:黑龙江省大庆市八百垧第一小学
作者:刘凤兰
 单位:江苏省海安县曲塘中学附属初级中学
作者:牛启平
 单位:吉林省桦甸市临江小学
作者:曹崇贵
 单位:甘肃省庆阳市合水县何家畔九年制学校
作者:柳立明
 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实验小学
作者:宋鑫
 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额尔古纳市第二中学
作者:黄显文
 单位: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界头镇白果完小
作者:王晓云
 单位:山西省大同市营房学校
作者:邵震伟
 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周家巷小学
作者:周小红
 单位:重庆市万州区红光小学
作者:张翠焕
 单位:河北省唐山市迁安市野鸡坨镇李家峪完全小学
作者:赵红梅
 单位:江苏省盐城响水县黄圩中心小学
作者:杨菊英
 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州特克斯县第二小学
作者:许夕娟
 单位:江苏省溧阳市竹箦中心小学
作者:卢红霞
 单位:江苏省响水县第二实验小学
作者:赵丹
 单位:吉林省盘锦市双台子区宋家小学
作者:姜志东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合利中心小学
作者:刘璐
 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同仁小学
作者:张桂芬
 单位:吉林省永吉县一拉溪镇中心小学校
作者:王荣飞
 单位:浙江省临海市尤溪镇中心校
作者:韩佳玲
 单位:江苏省海安县海安镇海北幼儿园
新课程课堂内外
作者:康海霞
 单位:山西省柳林县高级职业中学
作者:石海峰
 单位: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
作者:甄伟
 单位:江苏省徐州市沛县体育中学
作者:陈夏鸿
 单位:贵州省册亨县者楼镇高洛小学
作者:武威风
 单位:山西省汾阳市第五高级中学
作者:万成燕
 单位: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东兴镇惠丰小学
作者:杨立华
 单位:辽宁省大连市旅顺第二高级中学
作者:李权
 单位: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镇赉镇第一小学
作者:董严
 单位:安徽省亳州市青云中校幸福路小学
作者:李丹
 单位:甘肃省酒泉市新苑学校
作者:王谦
 单位:宁夏中卫职业技术学校
作者:蔡鼎先
 单位:贵州省遵义县新民镇中学
作者:戴佐承
 单位: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实验小学
作者:于平平
 单位:吉林省通化兴华教育中心通钢第一小学
作者:孙一新
 单位:江苏省滨海县八滩实验小学
作者:涂定群
 单位:重庆市合川区土场镇中心完全小学
作者:方岚
 单位:江苏省新沂市高塘中学
作者:顾明芳
 单位:江苏省兴化市昭阳镇社区教育中心
作者:刘斌
 单位: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大坪学校
作者:金光波
 单位:吉林省大安市烧锅镇乡中心校
作者:任冬丽
 单位: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宝安中学附属小学
作者:杨金君
 单位:湖北省十堰市茅箭中学
作者:尤登芳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小学部
作者:范利军 庄艳君
 单位:辽宁省营口市鲅鱼圈区新港小学 辽宁省营口市鲅鱼圈区实验小学
作者:苏培茹
 单位:泉州师院附属丰泽小学
作者:谈文化
 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吴江明珠学校
作者:顾志红
 单位:江苏省海安南屏初中
作者:刘晓萍
 单位:吉林省舒兰市第五中学校
作者:唐蓉
 单位:江苏省泰州师专泰兴附属实验小学
作者:程俊英
 单位: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南通路小学
作者:张海洋
 单位:上海市朱家角中学
作者:高盛军
 单位: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前锋镇中心小学
作者:庄民财
 单位:福建省南靖县龙山中学
作者:周志萍
 单位:山西省新绛县龙兴中学
作者:姚应冬
 单位:江苏省淮安市城东乡中心小学
作者:靳显才
 单位: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大华中心学校
作者:陈建翠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田家炳小学
作者:付嘉喜
 单位:甘肃省庆阳市东方红小学
作者:刘继霞
 单位:山东省郯城县实验中学
作者:徐小和
 单位: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桥下镇中心小学
作者:于红波
 单位:江苏省海安县吉庆初中
作者:沈美红
 单位:江苏省如皋市江安镇中心幼儿园
作者:刘万东
 单位:江苏省建湖县高级技工学校
作者:杨秀珠
 单位:通化县教师进修学校
作者:季亚丽
 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百丈中心小学
作者:陈勇
 单位: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赭山小学
作者:邹淑琴
 单位: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威戎中学
作者:周草
 单位:甘肃省迭部县藏族中学
作者:徐金武
 单位:泉州师院附属丰泽小学
作者:于红梅
 单位:内蒙古自治区阿荣旗第一中学
作者:李小凤
 单位:重庆市开县丰乐教育均衡中心
作者:余若宏
 单位: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朝阳镇中心校
作者:魏常安
 单位:安徽省芜湖县第二中学
新课程理论研究
作者:由建伟
 单位:黑龙江东方学院外国语学部
作者:张青梅
 单位:广东省东莞市樟木头中学
作者:舒君丽
 单位:江宁中等专业学校
作者:张大为
 单位: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齐凤贤
 单位:吉林省白城市第十中学
作者:李强
 单位:新疆师范大学法学院
作者:徐艳艳
 单位:浙江省慈溪市附海镇中心小学
作者:宋秀娟
 单位: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四中等职业学校
作者:刘彬
 单位: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作者:谢敏
 单位: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市东方职业技术学校
第100-101页
作者:钮亚峰
 单位:山西省灵石县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第101-101页
作者:柏丽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
第102-102页
作者:焦永生
 单位:江苏省丰县业余体校
第103-103页
作者:孙新新
 单位:安徽省怀远县常坟中学
第104-105页
作者:田杨
 单位:吉林省大安市校外教育指导中心
第105-105页
作者:骆凤花
 单位:江苏省淮安市范集中心小学
第106-106页
作者:丁玲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益林中学
第107-107页
作者:王文丽
 单位:吉林省大安市校外教育指导中心
第108-109页
作者:毕研强
 单位:山东省莱芜市雪野镇大厂小学
第109-109页
作者:罗静文
 单位:贵州省凯里市黔东南州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第110-111页
作者:郭晓东
 单位:安徽省合肥市安徽生物工程学校
第111-111页
作者:骆玉
 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新篁初级中学
第112-113页
作者:王明惠
 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中宁县职业教育培训中心
第113-113页
作者:段雪蓉
 单位:重庆市万州区红光小学
第114-114页
新课程方法交流
作者:张永峰
 单位:江苏省如皋市江安镇黄岱小学
第115-115页
作者:王立平
 单位: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区建国中心小学
第116-116页
作者:程柳娟
 单位: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旧县中心小学
第116-116页
作者:周粉美
 单位:江苏省金坛市直溪初级中学
第117-117页
作者:张雪春
 单位: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虎山中学
第118-119页
作者:彭峰
 单位:金陵中学仙林分校小学部
第119-120页
作者:张林
 单位:南京大学附属中学
第121-121页
作者:严震
 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第一中学
第122-122页
作者:王艳
 单位:吉林省东辽县宴平小学
第122-122页
作者:陈丹群
 单位:福建省南安市厚德小学
第123-123页
作者:兰秀榕
 单位: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七都中心小学
第124-125页
作者:曾卫平
 单位:江西省丰城市石滩中心小学
第125-125页
作者:严秀兰
 单位:安徽省明光市实验小学
第126-126页
作者:陆军
 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伯镇昭关小学
第126-126页
作者:金玉慧
 单位:浙江省台州市实验中学
第127-127页
作者:芮娅芳
 单位:江苏省常熟市世茂实验小学
第128-129页
作者:陈少华
 单位:甘肃省静宁县仁大中学
第129-129页
作者:吴战锋
 单位:山西省阳城县东城办中学
第130-130页
作者:于涛
 单位:吉林省通榆县明德小学
第130-131页
作者:彭长江
 单位: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湖心实验小学
第131-131页
作者:高大凤
 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第一小学
第132-132页
作者:黎雁飞
 单位: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
第132-132页
作者:俞淼
 单位: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西新桥幼儿园
第133-133页
作者:郭春兰
 单位: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第一幼儿园
第134-134页
作者:彭喜梅
 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右前旗特殊教育学校
第134-135页
作者:张燕
 单位:四川省汉源县富林镇第一小学
第135-135页
作者:许联欢
 单位:江苏省泗洪县界集中心小学
第136-136页
作者:魏兆梅
 单位:吉林省舒兰市法特镇中心小学校
第137-137页
作者:卢小春
 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卫生学校
第138-139页
作者:董晓彤
 单位:银川十中
第139-139页
作者:陈青
 单位:江苏省东台市第一小学
第140-140页
作者:孙盘虎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东沟中学
第141-141页
作者:曾成磊
 单位: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双沟实验学校
第142-143页
作者:吴宝明
 单位:江苏省高邮市郭集初中
第143-143页
作者:刘静
 单位:贵州省习水县大陆实验幼儿园
第144-144页
作者:梁春燕
 单位:吉林省通榆县苏公坨学校
第144-145页
作者:魏周成
 单位: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范坪学校
第145-145页
作者:郑岩
 单位:沈阳市第一0八中学
第146-147页
作者:傅一心
 单位:江苏省昆山市昆山中学
第147-147页
作者:李海东
 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中宁县大战场中学
第148-148页
作者:安文涛 蒿小梅
 单位: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三十里铺小学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湾儿川小学
第149-149页
作者:吴晓飞
 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磨头镇中心幼儿园
第150-151页
作者:高岩
 单位:江苏省邳州市四户中学
第151-151页
作者:张小英
 单位:青海省西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第152-153页
作者:刘丽芹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三灶中心小学
第153-153页
作者:程义凤
 单位:江苏省徐州市新城实验学校
第154-155页
作者:徐永丰
 单位:江苏省阜宁县新沟实验学校
第155-155页
作者:汤晓红
 单位:浙江省临海市尤溪镇中心校
第156-156页
作者:莫丽花
 单位: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丽华第二幼儿园
第157-157页
作者:陈绪东
 单位:四川省南充市高坪第六小学
第158-159页
作者:张惠娟
 单位: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高作镇八里小学
第159-159页
作者:武芳菊
 单位: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屈原学校
第160-160页
作者:李永祥
 单位:甘肃省天祝县天堂学校
第160-161页
作者:谭志勇
 单位:湖北省恩施市第三高级中学
第161-161页
作者:杨秀平
 单位:江苏省新沂市史圩小学
第162-162页
作者:王少香
 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涂沟镇中心小学
第163-163页
作者:肖云平
 单位: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新发学校
第164-164页
作者:李永红
 单位: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广罗乡小学校
第164-165页
作者:周连金
 单位:吉林省龙井市老头沟中学
第165-165页
作者:杨芳
 单位:重庆市江北区字水中学
第166-167页
作者:周竞竞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幼儿园
第167-167页
作者:张蓉蓉
 单位:浙江省仙居县横溪镇上陈小学
第168-168页
作者:高桂兰
 单位:吉林省东丰县南屯基小学
第168-169页
作者:杜林圃
 单位:河南省西华县城关初级中学
第169-169页
作者:熊剑文
 单位: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叶甸中心小学
第170-170页
作者:张瑛
 单位: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大城小学
第171-171页
作者:郑永报
 单位: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十二中学
第172-172页
作者:达萍
 单位:甘肃省兰州铁路第四小学
第173-173页
作者:王晓彤
 单位:山东省烟台开发区第三小学
第174-174页
作者:汪香兰
 单位:江西省婺源县詹天佑小学
第174-174页
作者:董洪福
 单位:江苏省连云港新海高级中学
第175-175页
作者:毕雁明
 单位: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邝维煜纪念中学
第176-177页
作者:张黄娱
 单位:江西省南康市第五小学
第177-177页
作者:才让吉
 单位:甘肃省迭部县藏族中学
第178-178页
新课程教改聚焦
作者:郭少华
 单位:吉林省大安市太山乡幸福小学
第179-179页
作者:徐永慧
 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第二十一小学
第180-181页
作者:赵淑萍
 单位:甘肃省天祝县哈溪镇尖山小学
第181-181页
作者:林子枫
 单位:广东省增城市荔城街廖村小学
第182-183页
作者:曹士涛
 单位:吉林省东辽县平岗镇中心小学校
第183-183页
作者:杨丽琴
 单位:甘肃省迭部县藏族中学
第184-184页
作者:赵蕾
 单位:江苏省滨海县实验小学
第185-185页
作者:王旖旎
 单位:贵州铜仁学院附属中学
第186-186页
作者:王玉石
 单位:辽宁省辽阳市白塔区卫国小学
第186-187页
作者:刘军
 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运村小学
第187-187页
作者:陈艳
 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平桂管理区实验小学
第188-188页
作者:周志华
 单位:吉林省通榆县向海学校
新课程杂志分期列表
产品参数:
主管单位:山西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主办单位:山西三晋报刊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地方:
快捷分类:
国际刊号:
国内刊号:14-1324/G4
邮发代号:22-405
创刊时间:2008年
发行周期:
期刊开本:B5
下单时间:1个月内
复合影响因子:0.072
热门期刊推荐
400-675-1600
周一至周日 8:00-18:00
(仅收市话费)
免责声明:本站非任何杂志官网,仅限于收集整理互联网学术资源信息,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若需要删除请联系我们 蜀ICP备号-13“年、月、日”练习课教学设计_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 “年、月、日”练习课教学设计
“年、月、日”练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练习一目的要求:通过练习使学生系统地理解年月日等相关的知识,并能利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重点:整理与应用教具: 幻灯& 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基础知识的复习1、学生自由回忆本单元学习的内容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时间单位:&&&&&& 年――――月――日――时――分――秒&&&&&&&&&&&& 12&&& 31&&& 24&&& 60&&& 60&&&&&& (7、4、1) 30&&&&&&&&&&&&&&&&& 29(30)计时的方法:&&&&&&&&& ⑴普通计时法 (12小时计时)&&&&&&&&& ⑵24小时计时法主要让学生举例说明互相转化的方法求经过时间&&&&&&&&& ⑴求经过的小时数&&&&&&&&& ⑵求经过的天数&&&&&&&&& ⑶求经过的年数主要让学生讨论计算的方法二、基本练习1、填空1年=(&& )个月&&&&&&&&&&&&&&&&& 1日=(&&& )小时1小时=(&&& )分&&&&&&&&&&&&&&&& 1分=(&&& )秒讨论&&&&&&&&& 1年=(&&&&& )天2、把下列时刻用普通计时法写出来。19时&&&& 8时&&&&&& 22时30分&&&&&& 5时13分&&&&&&& 24时3、把下列时刻用24小时计时法写出来上午10:50&&&&&&&&& 早晨3:20&&&&& 下午 2:25&&& 晚上9:454、练习一的第4、5、6、7题采用的主要形式 生报生写&&&& 师报生写三、加深练习& 练习一的第8 题讨论后反馈方法 ⑴先加小时数&&&& ⑵再加分数& &&&& ⑶满60进1小时& & 实际应用:&计算是否过保质期四、课堂练习& 作业本&&&&&单元检测目的:系统回顾& 查漏补缺本文地址:/jiaoan/xiaoxueshuxuejiaoxuesheji/7490793.htm下页更精彩1
“年、月、日”练习课教学设计 相关文章:查看更多>>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栏目最新如何上好小学数学练习课
来源:金鱼小学&&& &&&作者:陈娅&&& &&&发表时间: 0:00:00
练习课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巩固形式,特别是在数学学科中,练习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说数学就是练习出来的,数学的练习课是使学生掌握系统的数学基础知识,训练技能、技巧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但目前练习课存在很多问题:自从新课程改革以来,数学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老师能够根据新课程理念的精神,重视课堂教学的优化处理。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数学练习课教学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练习课教学缺少设计或根本就没有教学设计,出现练习课变成习题课、作业课,对书上的练习题仅是做完了事,使练习走过场,基本上是教师统治课堂,一题一题地练习交流,不注意让儿童主动地参与,积极地思考。练习形式也是单一呆板。上述现象的产生,究其原因就是我们对练习课缺乏重视,对练习课的功能特点认识不够,导致我们对练习课的教学目标把握不到位。怎样上好练习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下面就如何优化数学练习课的课堂结构谈谈我个人的几点看法:一、练习课课堂教学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一要深入钻研课标,确定本阶段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二要深入研究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练习课的课堂教学计划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设计练习课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目的要求,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确定练习内容,并对练习进行科学的设计。如教学数学概念、公式、法则后,首先要安排巩固性练习,然后是发展性练习,扩展知识的应用范围,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最后是综合练习,沟通新知与其他知识的纵横联系,促进知识网络的形成,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二、练习课课堂教学要优化教学设计1、练习设计应与教材习题紧密结合练习课的练习设计要做到“课本习题为主,课外习题为辅”。具体做法是:以教材习题为主,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实际,可将教材习题进行适当的组合和练习形式的改编。在综合性练习当中,可以适当提高教材习题的难度,进行综合训练。当教材习题太少,或者已经处理完了,但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与教学实际,需要加大练习量,这时可适当补充习题。2、练习设计要与学生信息反馈相结合教学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任何有目的的行为都必须实行控制,免使行为偏离目标。为此,我们在练习课的练习设计上,注意了针对新课后学生出现的主要问题,组织反馈练习,同时加强课堂巡视,搜集信息,及时“调节”。3、练习题设计要注意形式新颖,循序渐进,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在以往练习课的教学中,我体会到,形式多样,灵活新颖的习题设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旺盛的学习精力,有利于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的练习设计,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都有提高。因此,我们在练习设计中要特别注意从班级学生实际出发,设计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习题,以中等学生为着眼点,面向全体学生配备好“必做”题和自选练习题,力求使好、中、差学生都有所获。数学练习课结构初探历来,练习课为突出一个“练”字而片面追求题型新异、形式多样、容量充分,这种一练到底的练习课实质上不过是几种层次习题的排列而已。要取得练习课的最佳效益,必须首先寻找和建立一个比较合理的练习课结构。三、练习课课堂教学要提高教学过程的实效性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练习时,应通过设置各种问题情境,创设各种具有启发性的外界刺激,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总之,要上一节高质、高效的数学练习课,既要发挥数学的思维价值,又要发挥数学的应用价值,需要教师精心的钻研教材,研究学生,设计练习,组织学生,及时总结,做到“情趣”并茂,其难度不亚于一节新授课。但我想只要我们用心去浇灌,练习课这片绿洲一定也能生机盎然。}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