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叛逆期“犯错”的孩子

如何正确惩罚犯错的孩子
核心导读:让孩子静坐在椅子上5分钟,或是命令他回到房间里不许出来。当你认为孩子有必要为自己的错误受到处罚时,是不是首先会使用这种面壁思过的办法?但这个古老的方法并非永远有效,所以这里我们告诉你些更新的。不过请记住:管孩子是为了纠正他的不良行为,而不是
让孩子静坐在椅子上5分钟,或是命令他回到房间里不许出来。当你认为孩子有必要为自己的错误受到处罚时,是不是首先会使用这种&面壁思过&的办法?但这个古老的方法并非永远有效,所以这里我们告诉你些更新的。不过请记住:管孩子是为了纠正他的不良行为,而不是让他痛苦或者难过。  有的父母发现,在家里&面壁思过&这一招对孩子非常灵验,然而,也有人觉察到孩子根本不把这种处罚方式当回事,他不是和父母抗争,就是到处乱动,或者根本就不在乎在椅子上坐10分钟。如果是这种情况,无论是面壁思过还是静坐思过,都不可能起到纠正孩子不良行为的效果了。  如果你恰恰是使用这一古老招数却不成功的父母,那么该是寻找其他的行之有效的处罚方法的时候了。不过,一定要记住,你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改正他先前的不好行为,而不是使孩子痛苦和难过。因此,首先父母要摸透孩子的脾气秉性,然后再去选择一种自己感觉最适合的处罚方式。  1、事先把合理的惩罚后果告诉孩子。  每次6岁的依依和她的朋友楠楠一起玩之前,依依的妈妈都会告诉她,如果她们两个有一个人哭闹耍赖,或者两人发生争执,就不能再一起玩了。周末带依依去公园,她的妈妈也会事先告诉她,如果在娱乐场她跑到离父母太远的地方,就必须离开游乐场。这种方式对依依来说非常有效,每次她都会按照妈妈的规定去做。她的妈妈认为这是因为依依知道妈妈肯定会说到做到。  理论上讲,对于孩子的不良行为给予一定的处罚,能够使孩子明白行为和后果的关系,同时也可以教会他什么是责任&&承担这个后果就是他的责任。如果父母决定使用这种处罚方式,那么最好事先向孩子解释清楚后果将是什么,给孩子一个明确的警告。  然而,有时我们对孩子的行为并不能先知先觉,那该怎么办呢?合理的反应是,看到孩子有了不好的行为,父母就必须针对这个行为想出一个适度的处罚结果,然后马上执行,决不能缓行。比如说,你带儿子去超市买东西,他总是在货架的过道跑来跑去。此时错误的做法是,对他说:&下一次买东西你必须坐在购物车里了!&,正确的做法是,马上就把他抱进购物车里,告诉他这一次就必须坐在里面了。  2、失去某些特别待遇。  3岁的乐乐非常喜欢看书,他的妈妈说,如果午睡前或者晚上睡觉前把故事书拿走,这就是对他最大的惩罚了。他妈妈的经验是:每天晚上睡觉时间一到,她就把乐乐喜欢看和想让妈妈讲的那几本书堆放在一起,告诉乐乐:&如果你按时刷完牙,洗漱完毕,按时上床,那你就可以看这些书。&如果乐乐一次不合作,他的妈妈就拿走一本书。  你的孩子是否也有他最喜欢的一些特别待遇呢?比如看哪一个动画片,玩某个玩具,或者想晚上9点上床睡觉而不是8点半?如果有,一旦你的孩子有了不好的行为,你也可以剥夺这个特权。但是,父母一定要慎重,不要一次剥夺太多,时间过长。  对于那些9岁以下的孩子,使用这种处罚方式仅限于1天,而不是一个星期,甚至更长时间。1天的处罚是让孩子每天都约束自己,知道该如何选择,是选择和同伴打架呢,还是选择和睦相处。处罚时间不宜过长的另一个原因是,通常父母在几天过后就心慈手软了,这就会危害到处罚方式的有效性了。  3、事不过三。  如果想让孩子事先认识到一个重大的必须承担的后果,比如得不到他最喜欢的玩具,失去他的最爱,那么&事不过三&处罚方式的效果就会更好。每次孩子调皮捣蛋了,不必说教,只要告诉他:&我们都不该打人。这是第一次!&,然后明确警告孩子重大的后果是什么。当他下一次又打人的时候,就告诉他:&这是第二次!&,第三次打人的时候,告诉他:&这是第三次!&,然后马上实施预先警告的那个处罚。  也有人尝试过对于3到6岁的孩子有效方式是:在一张纸上画3个笑脸,然后把它贴在墙上显眼的地方或者其他孩子能够经常看见的地方。当孩子有了一次不好的行为,就在一个笑脸上画个'X&,并且在下面写明他的不良行为是什么。如果所有的笑脸上都画了叉,那么孩子就会失去他的一个最爱。一些父母尝试这种做法后,惊奇地发现在笑脸上画叉,对孩子来说效果太强大了。  4、对于好的行为有所奖励。  宁宁的妈妈一直对3岁的宁宁使用奖励的方法,而且每次都有成效,。每天早上,宁宁的妈妈都会提醒宁宁,在家里玩最重要的规矩就是:一不能打小猫,二不能在沙发上乱蹦乱跳。如果宁宁一天都没有违反这个规矩,那么他就得到一个奖励:多看一个动画片,或者今天多讲一个故事。对于某些孩子来说,如果父母使他有一种不能得到奖励的压力,他就能够约束一下自己的行为了。  另外,也有的父母把奖励方法和画3个笑脸的方法结合起来了:他们先把一些奖励品放在盒子里,如果一天下来三个笑脸全都被画了叉,就拿走一个奖励品。目的是让孩子有一种渴望,期望自己一天的行为使所有奖励品都完整无缺。总而言之,无论父母选择哪种奖励方法,都必须确保奖励的物品适宜孩子的年龄,而且能够足够吸引孩子从而约束自己的行为。最重要的一点是,在给孩子奖品的时候,不要忘记表扬他的好的行为。  5、对于不好的行为开罚单。  如果孩子的年龄足以使他明白好的行为接受奖金的含义,那么他也就会懂得自己要为不好的行为支付罚金。通常5岁以上的孩子就可以接受金钱的奖惩方法了。孩子们非常渴望能够用自己的钱去买玩具,所以这种方法也很有效果。父母可以张贴一张表格,说明各种不良行为的罚金各有多少。比如,不收拾玩具罚金为一枚一角硬币,和同伴打架罚金为两枚一角硬币。如果孩子打架了,或者说脏话了,就让他上缴罚金,放在一个预先准备的罚金储存罐里。  6、追加一些家务活。有的孩子会为了躲避他不喜欢的家务活,就选择服从于父母的规矩,表现得很合作。6岁的小青就属于这一类的孩子。每次他一有不好的行为,他的妈妈就会要求他:&过来,把垃圾袋套在垃圾桶上。&或者让他负责拿簸箕,一起扫地。  当然,也可以让孩子做一些他以前没有做过的家务,当作对他不良行为的一种惩罚。例如事先准备好一列家务清单,罗列出3~4个孩子最不喜欢的家务活&&扫地或者把玩具分类收拾好等等,那么孩子就能预先知道自己的不良行为将会招致哪种后果。  7、引导孩子把注意力转换到其他事情上。  有时候,父母把孩子带走,离开当时的处境,反而能够使他冷静下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一旦孩子犯错,有些父母就喜欢针对问题喋喋不休地说教。与其这样,还不如带他出去走走,换个环境。走一段时间过后,再告诉他:&我很爱你,但是我决不允许你打人。&  有的人或许会产生疑问:这就是对孩子打人的惩罚?这明明没有任何惩罚呀?确实没有任何惩罚,因为父母用各种方式管教孩子的最终目的是给孩子的过激行为降降温,使他不要再有这些不好的行为了,所以,一些低调的缓和方式有时也可以试用,也许就足以达到你们期望的效果呢。  管教有方  无论父母使用哪种管教方式,都应该事先给孩子解释清楚。不要等到孩子一犯错,才开始管教,惩罚孩子。如果没提前给孩子说清楚定的规矩是什么,哪些行为是将受到惩罚的,那么孩子就对不良行为没有任何认识和概念,也不知道大人对他行为的期望是什么。而父母呢,一看到孩子的不良行为,就很有可能反应过激,从而使用较为严厉的惩罚方式对待孩子,不过,惩罚过于严厉,将很难坚持到底。  如果试图尝试一种新的管教方式,即便它一开始并不见效,也要坚持2个月看看效果。很多父母在尝试一种处罚方式的时候,如果使用几次,发现它对孩子并没有效果,就会改用其他的方式了。事实上,总是变换不同的方式,其结果是使孩子明白如果自己坚持反抗到底,父母最终会认输,放弃惩罚他了。  怎么样才能使面壁思过这一处罚方式行之有效呢?  你发现让孩子面壁思过这一招已经失灵了吗?也许你的做法不对。为了提高这一招数的成功率,给父母提供以下建议。  使之合情合理。对于5岁以下的孩子,几岁就处罚几分钟。如果是2岁,就让他在椅子上或者回房间呆2分钟。  迅速出击。把喋喋不休的说教省略掉,直接切入主题。尽快使用这一处罚,从而可以使处罚的功效不被说教破坏。  避免感情用事。有时候孩子做出不好的行为,就是故意想激怒父母。父母愤怒之下处罚孩子,让他回房间呆着面壁思过,这恰恰是孩子的目的,他所期望的结果就是父母生气了,但对自己的不好行为却没有认识。因此,父母要抑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冷静。  选择正确场所。有些孩子天生就不可能一动不动地坐在椅子上,那么处罚他们自己单独呆在房间里就会更有效。如果孩子总是从房间里跑出来,父母就要不慌不忙,态度温和却坚决,让他们再回房间,并且追加一分钟。如果还出来,再追加一分钟。  知道什么时候该放弃。如果已经尝试这种方式8个多星期了,但总是失败,那么就是该寻找其他处罚方式的时候了。
本文来自:加速度学习网
欢迎记住域名下次再来。
冀ICP备号.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清泉心理心理咨询师工作室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重庆市
孩子犯错,如何正确进行惩罚?发布于 11:01浏览:136分类:
孩子犯错,如何正确进行惩罚?
 作者:新安晚报 
很多父母都认为,西方人的育儿观就是“放养”。可仔细想想,哪个孩子不是父母教育出来的?“养不教,父之过”是中国古训,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却语出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可见,无论哪国哪朝,教育孩子都是父母天经地义的责任。西方孩子犯了错误,照样也会被惩罚,只不过,惩罚的方式和态度 与我们有些不太一样。  有奖就必然有惩,惩罚是教育当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谁也不想养出一个无法无天的孩子,只要惩罚运用得当,就可以帮助孩子懂得必须遵守的社会行为规范。只是,我们真的会惩罚孩子吗?  设定规范  幼儿园老师向我反映,熊壮壮最近经常打小朋友。情况基本一致,都是小朋友无意中碰了他、撞了他,他便以拳脚回应人家。  回到家后,爸爸批评他:“你不能打小朋友啊!这样做就不是好孩子!”熊壮壮不服:“他们先招惹我的!”  我制止住孩他爸,问熊壮壮:“是不是今天乐乐搬小椅子碰到你了?”他点头称是。我又说:“那我觉得他肯定不是故意来碰你的,他只是不小心,你就把他打哭了,他多委屈呀!”  熊壮壮有些迟疑,但还继续嘴硬:“他就是故意的!”  “你怎么知道他是故意的?”我的语气严厉了一些,他不吭声了。当然,我也清楚,孩子有些时候的确分不清小朋友是故意还是无意的,所以,我接着 说:“今天老师已经批评过你了,我就不再多说。但我以后不想再听到你打人的事情发生,如果你分不清小朋友是故意还是无意的,我可以告诉你。”接着,我和他 模拟了几出小朋友之间发生纠纷的场景,他好像有些明白了。  几天后,我再问熊壮壮:“这几天跟小朋友友好吗?”  他说:“好着呢!”  “那人家要是跑过来把你撞了呢?”  “我就说,你小心点!他应该说‘对不起’,我说‘没关系’”。  这件事让熊壮壮知道了一个行为规范:如果别人只是无意中伤害你,你就不能去伤害对方。  要解决问题,首先要由父母为孩子设定行为规范。父母应该了解孩子不当行为的背后所隐藏的情绪,比如有的孩子摔玩具。然后,再让孩子明白某些行为是不适当的,而且是不被容忍的,并指导孩子思考一些比较适当的方法来处理负面的情绪。  规范的“三区段”  要让孩子知道,并非所有的行为都是能够被接受的。因此,父母的职责是对行为设定规范。父母应该根据自己和社会的价值观给孩子立规矩,可考虑使用“三区段”方式:  绿区:是被认可及合适的行为。这是我们要求孩子采用的行为、允许孩子去做的行为。  黄区:是不被认可的不当行为。但是,由于特殊的理由也能被容忍。比如孩子在生病的时候可以睡懒觉、在周末的晚上可以多看一会儿动画片。  红区: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容忍的行为。包括会危害自身或他人幸福的行为,也包括不法的、邪恶的、不道德的和其他不被社会接纳的行为。  在对不适当的行为设立限制时,父母应该让孩子知道遵从或违反了这些规定的后果。良好行为的后果可以是正面的关切、赞扬、特权或奖赏,不良行为的后果是不予关切、特权的丧失或没有奖赏。  全家遵守规范  我们定下了孩子的行为规范。当然,这个规范要基于爱,要合理,要让孩子能够看明白,而这些规范通常指的就是“家规”。  朋友的儿子两岁了,能上餐桌吃饭了,于是她就要求他:“在吃饭时,不准随便离开餐桌,不准玩玩具,但可以坐着不吃。”作为规则,两岁多的孩子应 该能明白了,至于合理与否,朋友的解释是:“不吃只会影响到他自己,而离开餐桌、玩玩具,我们就得管他,影响了我们正常进餐。我就是要让他从小明白,你可 以影响你自己,却不能影响别人。”  规则定好了,便要求所有照顾孩子的人都去遵守,否则,一看见孩子不吃饭,奶奶就急着去喂,那么孩子又怎么能接受和适应这个“家规”呢?  违反规范就惩罚  当孩子违反规范时,便要受到适当的惩罚。运用惩罚的方法时,必须注意下列几项:  1 在不当行为发生时,当场予以批评  也就是说,对孩子犯错一定要“抓现行”,越小的孩子越应如此。否则,等你什么时候想起来再去批评孩子,小孩子也许已经忘了他干的坏事,而大孩子则已经想好了应对你的“策略”。  2 要说明行为不当的理由和后果  到底是违反了规范本身,还是其他超出“家规”范围之外的、不能被接受的不良行为,这些行为有什么后果,都需要给孩子讲明白。  3 不宜采用“比较式”批评  也就是说,少说“小明都不睡懒觉,你为什么还睡呀”之类的话。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一样,家庭环境也不同,这样的比较常常有失公允。  4 不要批评孩子不会做的事情  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在学习中,孩子半天学不会,父母就容易说出“你怎么这么不认真”之类的话,其实孩子未必是不认真,只是暂时学不会而已。  5 不要借助他人的权威来批评  “等你爸爸回来再收拾你。”“明天我把你的表现告诉老师去。”这样的话只会让孩子看出你的苍白无力,他才不会怕你呢!  6 批评要简明扼要,一语中的  有的父母长篇大论说了一车,孩子也没明白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孩子还没有那么缜密的思维来消化你的论述,最好的办法是直截了当地告诉孩子,到底哪儿错了、为什么错。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站内容除非来源注明525心理网,否则均为网友转载,涉及言论、版权与本站无关,对用户或第三方的以下损失概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文最近访客数据加载中...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浏览107次浏览93次浏览241次浏览166次浏览158次
大家在看什么专栏文章热门城市:你现在的位置 : &
如何正确处罚犯错的孩子
  面对孩子不当的行为、举止时,做家长的应先了解其原因,再以适当的方法处理。但如果孩子以丢东西、打架等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时,父母就需适当给予处罚,让孩子了解他的这些举动是不对的。
  有哪些方法可以让孩子得到反省和警惕,下次不再犯同样的错呢?
  1、规劝
  案例:与同伴吵架、抢夺玩具&&
  方式:先放下手边的工作,并走到孩子身旁,让孩子知道你正在注意和关注;然后询问孩子争执、吵架的原因,并耐心听完孩子的想法;灌输孩子打人、抢夺是不正确的行为和观念,并要求孩子学习说&请、谢谢、对不起&。
  建议:勿以很大声音去压住或威胁孩子;勿直接将孩子拉开,然后大声训斥孩子不是;言语间避免伤孩子的自尊心。
  2、打手心
  案例:打架、乱丢东西&&
  方式:用报纸制作一纸棒,外观可包上一层装纸;赋予它一个名称,如警惕棒、陈家棒&&;放在固定的地方作为警惕。
  建议:在心情好的时候制作,可与孩子一起讨论制作警惕棒的原因;处罚孩子时,先让他说出自己错在什么地方;提醒处罚的原因;注意安全问题,打的部位以手心、屁股为主,其他部位则应避免。
  3、罚坐
  案例:吵闹不休、吵架&&
  方式:在处罚区上摆上软垫或一张椅子,可取个名字;准备闹钟或时钟,计时处罚时间。
  建议:处罚地点不正对大门、不在太明显地方;限制处罚时间,或让孩子讲处罚多久的时间;处罚完后,让孩子说出今天被处罚的原因。
  4、帮忙做家务
  案例:乱画,乱丢东西、玩具&&
  方式:准备一条抹布、扫把、盆子等清洁用具,让孩子学习清理和养成整洁的习惯。
  建议:父母应随时注意孩子的安全;较小的幼儿可由父母一起带领做家事;训练孩子养成物归原处的习惯;询问孩子在帮忙家事时学习到什么。
  5、画画
  案例:喜欢骂人、抓人、踢人、咬人等小动作。
  方式:依家庭的情况,在固定处摆放一张小桌子(此处罚桌最好不要是平常使用到的书桌、餐桌、客桌等,以免孩子日后使用到这些桌子时,会产生害怕、恐惧的心理);准备一本画册及颜色不同的画笔,让孩子画出、写出心中的想法。
  建议:当孩子有受伤时,先处理受伤部位再处罚;让孩子将发生的时间和做错的事情画下来;大人先控制自己的情绪,可从孩子的画中了解到,孩子犯错的心理想法;此为艺术治疗法,较不会伤害到孩子自尊心。
  6、罚站
  案例:故意从高处往下跳,车上跑跑跳跳。
  方式:在家中规划一个处罚区,可取个名字,地点以靠墙壁、不正对大门为主;地上铺上软垫;准备一个时钟或闹钟,计时孩子处罚的时间。
  建议:处罚地点不宜太明显或正对大门,以免伤及孩子自尊;与孩子讲处罚时间不宜太久,否则会造成孩子更顽皮的反效果;视孩子的高度来决定垫子高度;处罚完后,询问孩子被处罚原因,让孩子自己知道做错的原因。
  7、看书、写字
  案例:暴力倾向、说谎、顺手牵羊&&
  方式:选择固定处罚区铺上软垫或摆放小桌子;在处罚区里面放铅笔、画纸、彩色笔、故事书、色纸&&;让孩子自己先写字或看书,化解孩子愤怒的情绪。
  建议:当不能马上放下的工作时,可先叫孩子到处罚区去反省;别怒斥孩子的不是,与孩子先隔离,缓和彼此的情绪;等情绪平复后,询问孩子犯错的动机。
  8、没收心爱的东西
  案例:吵闹不休、乱丢东西、不收玩具&&
  方式:将孩子乱丢的物品予以没收,作为惩罚。
  建议:先放下手边的工作,并走到孩子身旁,让孩子知道妈妈正在注意和关注;告诉孩子将乱丢的物品收好、停止吵闹,否则将有所处罚;让孩子说出为什么犯错,和妈妈生气的原因。
  9、排豆子
  案例:针对耐心不足,乱丢东西等情况。
  方式:准备一个盒子、盘子,里面有红色、绿色等彩色的珠,几个塑料罐子;让孩子在处罚桌上,将各种颜色的珠,摆放在正确位置。
  建议:如果孩子本身很叛逆,视情况针对孩子修改来处理,可先罚站、罚坐再做处罚;此目的在训练孩子养成物归原处的习惯;可训练手眼协调、分辨能力;完成后,让孩子知道被处罚的原因。
  10、禁止某些权利、要求
  案例:不爱刷牙、挑食、乱丢东西&&
  方式:将孩子爱吃、爱玩的东西暂时禁止碰触,作为惩罚。
  建议:不以威胁、愤怒的态度大声对孩子说;让孩子知道禁止这些权利的原因,当孩子日后表现佳时,恢复其权利。
  把握原则、控制情绪
  此外,专家也表示,孩子成长过程当中,难免都会犯错,无论是无心的或是故意的,当父母在处罚孩子时,还需注意一些事情,以免造成不良的后遗症。
  1、安全问题,处罚物品的材质避免过于坚硬;
  2、控制自己的情绪反应;
  3、处罚的地点应选择不明显、不正对大门地方,以免伤到孩子自尊心;
  4、注意措词、语气,勿以威胁、恐吓的话语对孩子说;
  5、处罚内容需彻底执行,不宽容、妥协;
  6、处罚后,安抚孩子,让他知道父母对他的关心和关爱。
  相关推荐
百科词条:
相关文章推荐
更多家长在看
热门文章推荐
热门话题推荐子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犯错。当孩子犯错时,如何引导孩子,什么时候需要惩罚?如何惩罚?便成了每一位父母需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正确的惩罚方法能够帮助孩子纠正错误,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对孩子的成长十分重要。但是,不当的惩罚方法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
惩罚孩子,夏克立PK林永健
场景回放:
宝贝们要完成村长看守冰淇淋的任务,夏天和林大竣两个孩子开始表现还不错,结果在坏叔叔的诱导下,纷纷失守,开心地一起吃了起来。
坐在观察室里的两个爸爸,从一开始的有信心到无奈的笑,到沉默不语,直至最后的生气,让我们感同身受。事后,两个爸爸都对自己的宝贝进行了惩罚,但是效果却大不同。
惩罚方式PK:
夏克立让夏天罚站,并且明确告诉她是因为她做错事,让她明白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林永健把儿子叫到身边,从一开始的责问“你为什么吃?”到后来近乎训斥“你吃什么吃?!”最后扔下一句话,“你考虑考虑吧!爸爸不管你了!你自己想想”,生气地转身离开。
夏天告诉诺一,自己刚开始表现得很好,后来表现得不好,所以要罚站。
大竣从不知所措到委屈流泪,相信他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却是在伤心、愧疚的负面情绪中,让人看了于心不忍。
两种不同的惩罚方式,效果截然不同。
林爸爸的道歉讲到到自己教育儿子的态度不好,其实,教育的方式方法同样重要。
该不该惩罚,谁说了算?
1、定好规矩。家长应和孩子事先做好约定,如果孩子犯了错误,就要接受惩罚,而不是随意惩罚。
2、另外,如果孩子的行为危害到他人,也要接受惩罚。
惩罚孩子,以下3点要牢记
第一,自己先冷静下来,不要让自己的情绪失控,影响自己的行为。
第二,惩罚的目的是让孩子清晰地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做错了就要受到惩罚。下次不要再错。家长进行惩罚的时候要严肃认真地对待孩子,而不要以训斥的口吻进行。
第三,处罚的地点应选择不明显、不正对大门地方,以免伤到孩子自尊心;同时要注意安全,不要危及到孩子的安全。
2种惩罚方法,应对熊孩子,林爸爸接招
惩罚方式:禁止现在的活动,让孩子去其他地方冷静一下。例如:罚站。让孩子面对墙壁站好,直到规定时间。
注意:不要让孩子站在显眼的地方,以免伤孩子自尊;控制好时间,避免时间太长超出孩子的忍受范围,以5分钟以内为宜。
惩罚方式:将孩子爱吃、爱玩的东西暂时禁止接触,作为惩罚。
注意:让孩子知道禁止这些权利的原因,当孩子表现好的时候,及时恢复权利。
教育孩子,可是一项大工程
教育孩子可是我们要学习的另外一种课程我都不知道我这一辈子能不能学好,
只有注册用户才能发表回复。请
成员:2134249 ,
话题:654829
微信服务号
礼包领取指南NO.1
关注妈妈帮服务号
即送育儿百宝箱
还有海量免费试用不要白不要!
礼包领取指南NO.2
第1步:扫码成功下载后,首页即可领取新人专属礼包。
第2步:填写收货信息,轻松领取帮宝适新生礼盒,更有机会获得?198帮Box大礼盒!
&&手机客户端&&备孕&&相同预产期&&同龄宝宝2017年2016年2015年2014年2013年2012年2011年&&同城(21个)(11个)(13个)&&妈妈兴趣&&宝宝兴趣&&特别关注&&非常有用
|||||
上海丫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沪B2- 沪ICP备号当前所在位置: >
热门微信号:
孩子犯错时,家长该如何正确对待?
作者: 浏览数: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阅读,只需一秒。精彩,尽在掌握!《正能量》第890期感恩关注正能量故事网,这里是正能量公益咨询平台,我们邀请各行业顶尖专业人士为你提供免费答疑解惑服务,...
《正能量》第890期感恩关注正能量故事网,这里是正能量公益咨询平台,我们邀请各行业顶尖专业人士为你提供免费答疑解惑服务,第二军医大学的专家为你健康答疑、中国东方礼仪研究院的院长为你讲解东方礼仪、子女教育实战专家圆你教子梦想……法律专家、颈椎腰椎专家、保险专家、运动健身专家……全部咨询服务都是:免费的,免费的,免费的.....在生活上,孩子经常犯错误,那么如何对待孩子的错误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家长需要尊重孩子,采取有针对性的方式,挖掘孩子的潜能,让孩子能够健康的成长。一、孩子发生小意外时不要说:“你怎么老是这样?真笨!”不妨说:“好好想想现在该怎么办?”“父母如何处理孩子的小意外(比如洒了杯牛奶或损坏了一件玩具)关系到孩子对父母的亲密与疏远与否,信任与反感。”——家庭精神治疗家、《自律》一书的作者内尔森说。有时家长免不了要骂孩子,夺过孩子的卡通画,或是不帮他们倒牛奶,可是这种严厉的行为难以令孩子变得更加小心谨慎。如果对孩子大声斥令“马上清理干净!”这种清理似乎更像是惩罚,而不是孩子对自己行为理应承担的责任。让孩子也参与对问题的解决至关重要,无需责备,只需让他知道问题需要解决就好。二、孩子弄乱房间时不要说:“赶快收拾好房间,不然不客气!”不妨说:“快(或是十分钟内)把房间收拾好,为你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家长们往往对孩子空发威胁,难以触及孩子的改过之心,结果很快使威胁演变为一场家长与孩子间意志的较量。《说不的孩子》一书的作者杰米·温德尔说——“不要给孩子最后通牒,不妨对孩子说:如果玩具和衣服都摆放整齐,你的房间会更漂亮!”三、孩子早晨睡懒觉时不要说:“起床!再不起来就别指望还会有人叫你。”不妨说:“早上好,已经7点了,现在该是你干什么的时候了?”我们这些为人父母的为孩子承担了太多的责任。孩子在长出门牙前一直都需要哄着才肯起床,他们自然便从经验中判断,父母还会一如既往地哄他们起床。“唠叨不会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内尔森说。礼拜天,教教孩子如何克服早上起床时的忙乱。比如,前一天晚上就教孩子把干净衣服准备好,把书本装进书包;给孩子买个闹钟,让他自己学着定时间。让孩子决定好自己该做些什么而不是要让孩子做些什么。告诉孩子如果错过了公交车或校巴,你不会开车送他上学。当然这一招只有孩子能步行上学或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前提下方可奏效。四、孩子不肯独立完成作业时不要说:“你怎么这么懒?自己多动动脑筋!”不妨说:“这是你的作业,我相信你会有办法的。”许多家庭里,一提到作业,孩子就头疼,有的甚至放松功课,此时给予孩子太多帮助,反而会帮倒忙,应尽量让孩子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教子有方》一书的作者史维亚·雷姆指出:首先,让他知道你相信他的能力,明确规定一个学习制度,并给他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远离兄弟姐妹的吵闹声,远离电视。孩子写作业时,不要在他身边转个不停,这会助长他的依赖心理。孩子拿不定主意时,可适当给予指导,然后走开或坐到一边。千万不要代替孩子写作业,那样只能导致他不学无术。要让写作业成为孩子每天的例行常规。五、孩子不愿做家务时不要说:“什么时候你才能懂得,你也该为家里做点事情呢?”不妨说:“你得把碗筷摆好,我才开饭。”让孩子们认真干点家务可能会遭到拒绝。不妨向孩子们明确规定,什么时间由谁做什么事。让孩子们参与制作一张职责表,然后张贴起来,如果有谁没完成任务,就让吃点小苦头,作为给他的一次教训。比如,孩子不肯摆碗筷,就不让他吃晚饭。态度要坚决,即使让孩子饿着肚子上床睡觉。孩子如果又把脏衣服随地乱放,这时,不要叫嚷着让他把衣服捡起来,只给他洗放到洗衣房的衣服。如果女儿想穿那件她最爱穿的衬衫时,发现它是脏的,她自然就会懂得该怎么做了!(本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别说明:图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不妥,请联系微信号:,立即调整】正能量 公益咨询我们邀请各行业顶尖专业人士为你提供免费答疑解惑服务,第二军医大学的专家为你健康答疑、中国东方礼仪研究院的院长为你讲解东方礼仪、子女教育实战专家圆你教子梦想……法律专家、颈椎腰椎专家、保险专家、运动健身专家……全部咨询服务都是:免费的,免费的,免费的......点击下方“阅读原文”立即咨询
手机版地址:
微信号:znlgsw001
【最接地气的正能量平台】我们邀请各行业专家,为你免费在线答疑解惑,第二军医大学的专家、东方礼仪研究院的院长、子女教育实战专家......有问必答......完全免费!
TA的热门文章
推荐其它微信帐号
热门文章排行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号-1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孩子犯错如何惩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