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汽车音响分频器的作用防水吗

什么是主动和被动汽车音响电子分频器?如何安装和选择分音器?
安装汽车音响套装喇叭时,经常会接触到一个器件:电子分频器。时而被隐藏在仪表台下方,时而又被藏在车门内饰板内。这个电子分频器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应该如何选择安装呢?什么是主动分频?什么是被动分频?
&&&& 为了真实地重放各种节目信号,要求喇叭有尽可能宽和平坦的频率响应,即使从HI-FI用是最低低放频响要求来说,喇叭的重放频率范围也必须达到50~12500HZ。事实上,由于受扬场器结构以及制作工艺的客观限制,目前任何一种扬声器都无法在如此宽的频率范围内很好的工作。每一种扬声器都有它的有效频率范围,只能在一个较窄的范围内很好地工作,倘若扬声器的实际工作频率超出它的有效频率范围,扬声器的失真和指向性指标将明显变坏。为此,人们制造出了适用于不同频率范围的扬声器,如低频扬声器、中频扬声器、高频扬声器等等。
&&&& 这样,人耳能听到的20HZ~20KHZ这个频率范围的声音就是分别通过低频扬声器、中频扬声器、高频扬声器来分别发出。但是并不能直接把这两种扬声器并联在一起,必需要有一种器件来做一个&频率分配工作&,分频器应运而生,分频器的作用就是把20~20KHZ的全频带信号分割成不同的频段,再分配到相应的喇叭发声。
&&&& 当我们在时,经常会接触到一个器件&&电子分频器。它时而被我们隐藏在仪表台下方,时而又被我们藏在车门内饰板内。可能有些朋友便会好奇,这个到底是干什么用的?没有电子分频器可以吗?对于大家的疑问,结合各方资料,就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电子分频器!
什么是电子分频器:
&&& 从字面上理解,电子分频器的意思就是&&,其实科学原理也是如此,将音频的弱信号进行分频,然后传输给功放,让其放大音频信号,最后传输给各个扬声器。
电子分频器的作用:
&&& 首先它从汽车主机上面接受到弱音频信号,然后将其区分(像人的大脑),哪个信号是需要高音喇叭表现的,哪个信号是需要低音喇叭表现的,这些都要通过它进行区分,然后传输给功放,让功放将信号进行放大过后,传输给每个部位扬声器,这样做的好处便是信号干扰、提高动态范围,并且自身也有一定的放大作用。这样就使得每个扬声器能更好的展示其音质效果!
电子分频器的材料及造型:
&&&& 电子分频器主要由各种晶体管、集成电路和阻容组件组成,并且阻容多为纯铜制作。
造型方面,主要以方形造型为主,例如惠威D630三分频的电子分频器,就采用传统的方形造型
当然也有比较个性的造型设计,例如摩雷意蕾三分频的电子分频器,就采用鱼骨头造型!
电子分频器的安装:
&&&& 目前在进行汽车音响改装时,安装电子分频器的办法主要有两种。
1、安装在车门内饰板内。这样安装,需要车门内饰板空间比较充足,最好有凹槽部位。
2、安装汽车仪表台下方,安装时需注意线路排放,以免对车身内部线材带来影响
3.还有一种就是进行倒模安装。不过这种分频器安装方式比较复杂,一般只适合后备箱倒模的车子安装。
什么是主动分频?什么是被动分频?
&&&& 汽车音响简单的来说区分主动和被动的区别在于分频处理在功率放大之前或之后,分频在功率放大之前的称为主动,而在功放的输出端进行分频处理的称为被动分频。主动和被动都有各自的优点,声音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需要根据自己需要做选择,而不是听别人说主动好就去玩主动。下面是这俩种分频的优缺点。
被动分频的缺点:
&&& 功放的信号要经过分频器处理才送达相应的喇叭单元工作发声.会有近百分之二十左右的部分功率损耗在分频器上,分频元件的非线性失真会直接影响音质,电感滞后和电容的超前相位差也很难处理.功放的负载先是分频器然后是喇叭,分频元件直接增加了功放的阻尼系数,瞬态特性略差,也使功放对喇叭的控制力变差了.分频器的负载是喇叭,喇叭的阻抗是变化的,而分频器工作需要的是恒阻,分频点容易产生漂移,这样又需要对喇叭的阻抗状态或相位等增加附属电路进行调整,又增加了介入损耗和音染,各单元间灵敏度的调整是靠电阻衰减实现的,再好的电阻对音质来讲也是不卫生的。.被动分频器频点多为固定的,不可以随便调整,对于汽车音响调音个别时需要调整频点的不够灵活.(FOCAL的新款铍系乌托邦可以调节分频点和斜率),
被动分频器的优点:
&&&& 制作简单(如果懂得一定原理的话)成本低廉,对功放的素质要求不高,更主要的是对功放路数要求不多,主机功放也可以推动(不一定推的好),一般一路功放就可以推动俩分频或三分频喇叭。调试简单只需略为调整高音(三分频也要调整中音灵敏度)的灵敏度即可以得到不错的平衡感或不错的声音。如果是个DIY爱好者还可以自己改动分频点或分频斜率,以及更换元件来调整声音特点,而这也就是长期使用被动分频器最大的魅力所在!!本人对它的这个优点也是情有独钟.而且研究学习了几种另类的玩法. 它的这个优点就是说同一型号品牌的喇叭,不同的设计师或厂家使用后都会有不同的声音,这很大程度上就是被动分频的贡献,也和箱体及箱体的材料等方面有关,与主题无关不与赘述。就因为被动分频器可以掌控喇叭最后的声音,使用方便等诸多优点,现在几万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家用音箱仍有很多厂家在继续使用,不过材料和设计上是落足料和工夫的。举例来讲某厂家的12DB分频器加上附属调整电路每声道最多也就十三四个元件,可是人家设计师采用了二十多个元件,就是增加了新的技术和调整电路的结果。
主动分频的缺点:
&&&& 需要使用多路功放驱动,每只喇叭需要独立一个声道驱动,成本高昂,还需另购电子主动分音器,大幅的增加了成本,调试不当将很有可能烧毁高音喇叭或是让喇叭提早进入衰老期影响声音表现,调试比较复杂,如果调试不当可能还不及被动分音的平衡性更耐听。调整它需要掌握有比较深厚的电声学了理论,和较好的调音经验才能很好的驾驭主动分音.
主动分频的优点:
&&&& 据说绝大部分电路多为电容和电阻等配合分频,高通低通使用相同的元件,相位一致性好!也就是说相位差特别小。(在此插几句个人对相位的理解有便于新如行看客对相位的理解,却也不一定全是对的,几乎很多乐器它的频率都覆盖了高中低各个频率范围,但不是完全的,那么这个乐器所发出的声音如果音响能平衡的重放的话基音和泛音的比例就是正确的更声还原更真实,还有相位,俩只或多只喇叭重放这个乐器的声音相位一致性好,可以简单理解为各频段发声或到达人耳的时间一致,那么定位或形状声音特点等的还原就更加真实和自然)主动分频在功放的输入端进行分频处理,负载是功放的输入端,阻抗高而稳定,不容易产生频点漂移的情况,分频处理好的信号被功放放大直接驱动喇叭中间少了不少非线性失真的元件,失真减少了,少了中间的介入损耗功率传输比提高了,同样没有了介入损耗喇叭的瞬态变好了,音响系统的分析力有所提高,细节展现的更为清晰,而且对于汽车环境的变化都可以根据喇叭摆放位置调整分频点使频率衔接更为顺畅,层次感等都会交代的清楚明了。每路功放工作在不同频段可以减少互调失真和畸波失真。不同的喇叭信号传输可以使用更适合某频段的信号线和喇叭线,使信号传输效率或是声音特点更具风格。其实仔细研究主动分频还有很多玩法去探究。
&&& 可是如果系统器材自身素质不够好去玩主动分音的话实属浪费钱财。我就见过不少人用很便宜声音并不怎么样的喇叭拿来做主动,那声音还不如整套音响搭配时直接换好些的同品牌功放和喇叭被动分频声音好听呢!如果这样玩就太迷信于一些做法而忽略了搭配在音响里重要的作用了。
&&&& 另外主动和被动也可以结合在一起使用,这个就见人见智了!
推荐阅读:
本网所有内容,未经注明,版权一律归中国汽车影音网()所有欢迎转载或引用本网所载内容,但请注明来源于,否则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分隔线----------------------------
下一篇:没有了
免责声明:CarCAV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汽车影音网汽车音响分频器的使用问题
我的图书馆
汽车音响分频器的使用问题
&&&&分频器是一种可以将声音信号分成若干个频段的音响设备。我们知道,声音的频率范围是在20Hz—20kHz之间,祈望仅使用一只扬声器就能够保证放送、20Hz—20kHz这样宽频率的声音是很难做到的,因为这会在技术上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所以,在通常情况下,高质量的放音系统,为了保证再现声音的频率响应和频带宽度,在专业范畴内大都采用高低音分离式音箱放音,而采用高低音分离式音箱放送声音时,就必然要使用分频器。   高低音分离式音箱使用分频器的原因  所谓高低音分离式音箱是指声音的高频部分由一只高音扬声器放音,低频部分则由一只低音扬声器放音的音箱,而不是由一只扬声器完成整个音频频段放音的任务。在专业音箱中,高音单元一般为号角式扬声器,低音单元则有直射式和气流式等多种形式。不管是内分频还是外分频,高低音分离式音箱都要采用分频放音的方案,其主要原因有以下3个方面。  1.使各种扬声器都工作在最合适的音频段  振膜尺寸和材料不同的扬声器,其最佳工作频带也不同。口径越大的扬声器,则低频特性就越好。所以,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情况下,18英寸的低音效果肯定优于15英寸的低音效果就是这个道理。  振膜材料的刚性和脆度越好、质量越轻,放音的高频特性就越好。很多高音扬声器采用钛膜或铟膜作为振膜材料,就是为了提高其高频特性;而低音扬声器的振膜一般采用纸、碳纤维、防弹布和橡皮(边)等材料,以利于低音再现。  使用分频器可以将高频信号送到高音扬声器中,低频信号送到低音扬声器中,高、低频信号各行其道,尽可能大地利用了各自扬声器的工作频带优势,以保证不同工作频段的扬声器充分发挥作用,使各频率的放音特性更加均衡一致。  2。克服不同频率声音扬声器振膜振动幅度不同所引起的切割失真  扬声器发音时,其振摸的低音振动幅度大、高音振动幅度小。从理论上讲,扬声器纸盆的振动幅度与再现声音频率的平方成反比,即同一扬声器振膜,在相同幅度的信号电压作用下,频率越低,振幅越大,也就是说,如果频率增加10倍,振幅将减少10的平方倍,即100倍。  如果我们用一只扬声器产生很宽频率范围的声音,由于振膜机械性能的限制,同时存在振幅非常宽的振动变化是非常困难的,这就必将发生声音切割失真的现象,使再现声音质量受到一定影响。  研究发现,切割失真对低音的影响最大,当低音扬声器放送低音的同时,只要还有高音成分存在,就必然会导致切割失真,使低音出现发抖、发颤的现象。当然,高音扬声器出现切割失真也会使高音出现嘶哑的声音,只是影响没有低音大而已。     3.减少同一音箱中的不同扬声器之间产生的声音干涉现象  对于高、低音分离式音箱中的高音扬声器和低音扬声器来说,虽然它们的工作频段不同,但是如果将全频信号不加分频地送人高音扬声器和低音扬声器,肯定会出现高、低音扬声器同时发出相同声音的情况,当不同扬声器的相同声音相遇时,就很可能产生声波互相干涉现象。  有一点声学常识的人都知道,一旦出现声音干涉现象,就会出现梳状滤波效应、驻波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均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声音的良好再现。  设置分频电路后,高音和低音扬声器分别获得自己最佳工作频段声音信号,它们之间发出声音的频率范围几乎不覆盖,除音箱分频点和分频交叉区域还会存在少量干涉外,其余频率声音的干涉现象根本就不再存在了。  分频点和分频交叉区域会存在声音干涉现象的原因很简单,由于分频器的分频衰减率不可能做得无穷大,在分频交叉区域,尤其是在分频点,高音扬声器和低音扬声器会同时存在对方频段的声音,这时出现声音干涉现象在所难免。所以说,分频器的分频衰减率做得越高,分频交叉区域就越小,扬声器问的声音干涉就越小。  分频器的分类  分频器有两大类:一类是被动分频器(PassiVe Crossover),亦称功率分频器;另一类是主动分频器(Active Crossover),亦称电子分频器。  1、被动分频器  被动分频器是一种音箱内置分频器,由电容和电感滤波网络构成,其特点是分频网络设置在功率放大器和扬声器之间。这种分频器把从功率放大器直接出的全频音频功率信号分为低音和高音或者低音、中音和高音,将分频后的信号按不同频段分配给各频段扬声器。在全频高、低音或高、中、低音主动分频音箱中,均由被动分频电路完成分频任务。  被动分频的优点是:首先,结构简单、成本低,与音安装在一起,毋需调整,使用方便;其次,在系统连接方面较为容易,只要给功放输入全频信号,将功放与音箱连接在一起就可以实现全频放音;第三,需要的功率放大器少,一般一台功放可以带两只全频被动分频音箱,故系统成本较低。  被动分频的不足是:首先,分频网络要承担加到扬声器上的很大功率和电流,所以要用较大体积的电感,而且由于电感的参数与扬声器阻抗有着直接关系,而扬声器的阻抗又是频率的函数,与标称值偏离较大,因此误差较大,计算较难;其次,功率放大器输出的功率音频信号通过电容和电感滤波器后,必然会由于电容和电感的非线性而造成失真,声音失真再所难免;第三,从功放输出的音频功率信号,每经过一个电容和电感器件都会造成功率信号的损失,所以被动分频的功率信号损失较大;最后,分频衰减率不能做得太高,一般最大12dB/倍频程,分频交叉区域的干扰偏大,这是因为被动分频器提高分频衰减率的途径是增加电容器或电感器,也就是滤波阶数,但是增加电容器或电感器的个数,就意味着随之增加信号失真和功率损失,提高分频衰减率的结果是带来了其他更多的问题。  顾名思义,被动分频是一种“无奈”:的分频方式,功放输出的全频功率信号不得不要分频,不分频就会导致一系列问题,故只能被迫将功率信号分频处理。民用音箱为了降低系统成本,全部采用被动分频方式。专业音箱由于与民用音箱在要求、听音主体以及使用人员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故除了被动分频方式音箱外,还有主动分频方式音箱。  2.主动分频器  主动分频器是一种将全频音频弱信号进行分频的设备,一般由有源电子线路分频系统构成,其特点是分频系统位于功率放大器前,将全频音频弱分频后,把低音、高音或低音、中音、高音信号分别送至各自功率放大器,然后由功放分别输出到低音、高音或低音、中音、高音扬声器,这种方法被称为主动分频,因工作在弱信号情况下,故可用小功率的电子有源滤波器实现分频。  被动分频的音箱的各扬声器单元均设有自己的功率信号接口,有些高、低音分离式音箱可以有主动分频和被动分频两种连接方式,这类音箱的背后都设有主动分频(Active)与被动分频(Passive)转换开关,有些音箱上的这种转换开关还装有锁定机构,避免发生误拨动情况。当采用主动分频方式时,一定要将分频方式转换开关拨到“Active”一边,将高音功放接高音(Hi2h)输入、低音功放接低音(Low)输入。  主动分频的优点很多,一是由于采用弱信号电子线路信号进行分频处理,故声音信号损失小、失真小,再现音质好;二是分频衰减率可以较被动分频做得更高,达到24dB/倍频程很容易,分频交叉区域较被动分频小得多,分频交叉区域中的高、低音单元声音之间的干扰基本上被克服了;三是可调性好,电声指标高。  主动分频的不足没有一条是涉及音质方面的,其主要问题在于:一是成本高,投资大。由于主动分频方式高、低音每路分别要用独立的功率放大器,故使用功率放大器多,如一对二分配音箱要用两只功放推动;二是增加一台电子分频器,这就使得在连接和调整方面增加使用难度。    分频器的使用  前面已经介绍了,分频器有主动分频和被动分频两类。被动分频器固定安装在音箱内部,并不需要音响师对它进行调整,而主动分频方式则存在着电子分频器的正确使用、合理连接以及调整等多方面的问题,所以本文仅对主动分频器在使用中应该注意的几个主要问题加以讨论。  1.面板与功能键  电子分频器的正面板如图1所示,下面介绍各个功能键、钮和接口的作用。  (1)INPUTGAIN  .  输入增益。输入信号电平调节,一般放在肋B位置。  (2)LF DELAY  低音延时。对低音进行O—2ms(最大60cm)延时。  (3)LF/HF GAIN  低频/高频增益。对低频频段、高频频段的电平进行调节。  (4)MUTE  哑音。阻断某频段的信号。  (5)x-0VER PREQ  分频频率(分频点)。二分频时,只有一个分频点;三分频时,有两个分频点。   (6)RANGE   频率范围—o分频频率范围在90—900Hz或900Hz—9kHz之间选择。   (7)MODE  分频方式。双声道二分频或单声道三分频选择。  (8)MONO BASS  单声低音。在双声道立体声方式中,可以选择单声低音输出。  (9)CD EQ  恒定指向号角均衡。在使用恒定指向号角(美国EV公司的专利)的情况下,可以使高频段特性更好。  (10)LIMITER  限制钮。输出信号增益限制调节,用于限制过强信号,保护功放音箱。  (11)THRESHOLD  阈值选择键。选择限制阈值范围,有-6dB和+18dBu两种选择。  电子分频器的背面板一般以各种接口为主,如图2所示,下面介绍各个接口和功能键的作用。  (12)FUSE  保险及电源插座。  (13)SERIAL NUMBER  产品系列号码。  (14)HIGH/MID/LOW OUTPUT  高频/中频/低频输出接口。双声道二分频输出时,按接口上面的频段指示输出高频和低频:单声道三分频时,按接口下面的频段指示输出高频、中频和低频。  (15)POLARITY  极性(相位)键。用此键可以进行反相调节。  (16)INPUT  信号输入接口。从此接口输入全频信号,单声道三分频方式时,从左声道输入信号。  2.分频的几种典型连接方式  对于不同要求的扩声系统,电子分频器的连接方式也有所不同,在实际应用中,具体选择哪种连接方式,应视不同情况而定。  (1)高/低二分频式  高低音二分频的连接方式如图3所示。高低音分离式主动分频音箱一般用于大中型放音场所,高音功放和低音功放的功率配比在3:7或4:6之间。  (2)高/中/低三分频式  高中低三分频的连接方式如图4所示。高中低音分离式主动分频音箱一般用于大型放音场所,高音功放、中音功放和低音功放的功率配比大致为2:3:5。  (3)全频/超低式  全频/超低方式在连接方面比其他分频方式连接简单得多,其全频通道的连接与非主动分频方式完全一样,从调音台左右声道(主输出)输出信号给扩声系统主通道,主通道周边设备的连接顺序和方法与一般扩声系统主通道的连接方法和顺序无异,只是从调音台的编组输出再送出一个信号接到分频器(全频/超低处理器),从分频器(全频/超低处理器)低频(超低)输出接口送出超低信号给超低功放和音箱,此时分频器的分频点一般设在100Hz以下,如图5所示。  除了以上连接方法外,还有一种直接用全频/超低处理器连接成全频超低系统的方法,如图6所示。  依笔者看。第一种连接方法优于第二种连接方法,下面分析一下全频/超低连接方案独有的优点,从分析中可以知道到底两种连接方法哪种较佳。  全频/超低系统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系统,它从几方面解决了扩声系统经常会遇到的问题。  首先,解决了人声与音乐兼容放音的问题。大家知道,人声的基频下限频率大约在130Hz,如果人声中的低音成分太多,将会导致声音浑浊,直接影响语言清晰度和可懂度,所以放送人声时,一般应适当切除低音成分,以保证听音者能够听得清楚语言和演唱内容;而音乐的低音下限频率可以达到20Hz,如果音乐中低音成分不足,会造成低音的丰满度不够。当一个系统目p要放送人声又要放送音乐时,就会在低音方面出现矛盾,采用全频超低方案就可以解决这个矛盾。放送人声时,可以用调音台将编组输出推子拉下来,超低频就没有了;放送音乐时,将编组推子推起来,超低频与全频同时存在,,适当调节全频与超低频之间的比例,就可以获得满意的音乐效果。由此看来,图5所示连接方案在调控方面确有优势。    其次,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被动分频效率低的问题。全频超低系统的超低部分采用主动分频方式,由于超低频率占整个声音能量的一半以上,有时甚至可以达到70%以上,将全频声音中的超低频部分采用主动分频处理,就意味着一半以上的声音能量,效率得到提高,高音部分即使采用被动分频后会有所损失,也无妨大局。  有些人用均衡器代替分频器,将均衡器接在超低通道上,均衡器的100Hz以上衰减,认为这样做完全可以取代分频器。其实这种连接的低音效果肯定不好,这是因为,即使用均衡器将高音部分衰减到底部,也只是将高音衰减了12dB,仍有一部分高频成分通过均衡器而送到功放,而分频器是一种低通滤波器,声音的高频部分根本无法通过。从均衡器泄露的高音成分经过功放放大后送到低音扬声器,如前所述,低音扬声器中一旦存在高音成分,必然会导致切割失真,致使低音颤抖、效果变差。  第三,主动分频方式超低音的效果好,可调性强。超低系统采用主动分频方式不仅提高了低音的传输效率,还使低音的失真减到最小,低音更加丰厚、深沉。由于超低与全频的比例可以按照实际需要任意调整,低音与全频部分的衔接也能够由音响师控制,低音效果发挥的余地很大,声音的可调性进一步提高。   3.电子分频器的调节和使用注意事项  电子分频器的面板与功能键前面已做介绍,但是仅对功能键有所了解并不见得就能够调整好分频器,下面就分频器在调整中会遇到的主要问题加以讨论。  (1)分频点的确定  分频点是分频器高通、带通和低通滤波器之间的分界点,常用频率来表示,单位为Hz。分频频率应根据各频段扬声器单元或音箱的频率特性和功率分配来具体确定,音箱在出厂时,厂家会标定各扬声器单元的工作频段和分频参考频率,一般来说,应该按照厂家要求确定分频点。  但是,音响师们在使用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由于说明书丢失而无法知道某音箱的分频点参数,这就需要根据人耳听音评价结果调整分频点。调整分频点时应仔细聆听各扬声器单元声音的衔接情况,调到分频交叉频段没有空白的状态就可以了。  全频超低的超低音箱的分频点一般调到100Hz,分频点太高会出现声音的切割失真现象。大家不妨做个试验,将分频点提到500Hz,低音听起来肯定会有抖动感,这就是切割失真。  (2)分频段增益  各频段声音由于扬声器的灵敏度、功放的功率配比等问题,肯定会出现某频段声音偏强、某频段声音偏弱阶情况,此时就需要对分频器的分频段增益进行调整。  在大多数情况下,应将过强频段声音进行衰减处理,以避免对某频段提升后由于信号过强而烧毁该频段功放或扬声器单元。大家会发现,很多生产厂家将分频器的分频段增益设计为只衰减不提升的形式(如DOD分频器),即提到最大位置时为0dB(不提升也不衰减),衰减到最小位置时为负无穷,就是为了避免由于信号提升而造成设备损坏。  (3)其他调整  分频器上还有许多其他的功能键,这些功能键的作用往往不为人们所重视,实际上,将它们调到正确状态,肯定能进一步改善声音效果。  (a)LF DELAY(低音延时)   高低音分离式音箱如图7所示。在高低音分离式音箱中,由于高低音扬声器单元均安装在音箱正面平面上。而高音一般为号角,发音点靠后;低音为锥形纸盆扬声器,发音点靠前,音箱放送声音时,肯定会出现低音先到达听音者、高音后到达听音者的情况。如果出现低音先到情况,由于人耳听音的先人为主效应,人们会感觉低音超前、发闷或者声音清晰度不够的问题;如果对低音进行适当延时,就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b)MONo BASS(单声低音)  低音是选择单声方式好还是选择立体声方式好呢?依笔者看,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将低音做成立体声的效果,其原因有三:  一是音乐低音并不是单声而是立体声,所以为了再现一个真正的立体声低音,应该采用立体声低音系统放音;  二是过去的观点认为低音没有指向性,但是现代音箱已经能够具有一定的指向性了,因此其空间位置的不同当然会为人们所觉察;  三是根据生理声学理论,人对低音是存在定位感的,低音定位主要依靠左右耳的相位差(时间差),故立体声低音与单声低音对于听音者来说感受肯定不同。  (c)POLARITY(极性或相位)键  几乎所有的分频器均有这类按键,只是字母标识有Inv、out Phase和等多种罢了,此键用于输出信号的相位调节。音箱存在反相情况时,应该按下该键。如果想要了解音响系统反相情况对再现声音的影响以及判别反相的方法。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汽车音响分频器的作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