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买菜有什么用,难道用函数去买菜,在生活中用得到不

学数学,只能用来数钱买菜?学数学的用处,听听大家怎么说
00:00:00&&点击:[]
记者 高敏 赵伟 姜念月 实习生 向其珍 摄影 刘嵩
  近段时间,多个省市降低高考英语分值,却让数学躺着也中枪,“数学滚出高考”在网上的呼声颇高。
  新浪微博关于“数学该滚出高考吗”的调查显示,目前约有15万网友参与投票讨论,其中,11万多网友支持数学滚出高考,占到70%以上。
  有人说:“工作这么多年了,除了数钱用到过数学,别的基本用不到。”还有人说:“莫非我要用函数去买菜?”
  数学无用,只为数钱?我们采访了一些与数学相关的人,包括高校学数学专业的学生,也有搞数学教学研究的专家,听一听他们的感受。
学数学的同学这样说
学数学出身,继续读工科专业有优势
重大数学与统计学院 大三 )
  薛飞说,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数学专业是放在第三位的,前面两个专业选的是工科方面的,起初他也觉得学数学没有什么用。
  薛飞学的应用数学,平时作业比较多,计算多,偏重于证明。与生活实际联系得比工科少一点。
  学数学的好处:薛飞觉得,学数学带给他“数学模型”的思维方式,一个实际问题,可能通过建数学模型来解决。他们做过解决交通拥堵方案,通过视频来统计车流量,找出拥堵系数,由此来提出改进拥堵的建议。
未来方向:这个专业本科作为基础性学科,到了研究生阶段就改学其他方面,比如软件、计算机、金融都有。“学数学出身的人,继续读工科专业就有优势。”当然,也有继续深造的,以后做教授,教书。
统计在生活中应用的地方比较多
西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统计专业 大三)
  兰韵诗说,学统计专业最初也挺迷茫的,“但学了以后,不仅喜欢,同时觉得它很有用处!”
  学数学的好处: 她认为,数学注重逻辑推理、思维严密性的培养,而自己学统计,在生活中能应用的地方比较多。比如一个药厂做了药,要考察药效好不好,用药前后就会对实验动物的体重进行统计分析,这就要用到方差分析、检测等数学和统计方面的知识。
未来方向:兰韵诗认为,统计的就业目前在国内市场还不够成熟,但是国际上已经很不错了,就业面也比较广,涉及到药厂、保险、银行等各个方面,所以她对于未来的就业还是比较有信心。
学好数学,你比别人更会理财
重庆理工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统计专业 大三 )
  杨晓鹤说,数学是基础学科,学物理化学等都会用到数学,所以肯定不能取消。
  学数学的好处:“我们大一大二都是学高等代数、数学分析这些看来与生活毫不相干的基础课程。”她说,到了大三以后,开始学习多元统计分析等专业课程,这些就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了。但如果没有那些基础,之后的专业课程就无法弄懂。
  她还举了一个例子,任何理财产品,都可以测算它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以炒股为例,他们可以针对炒股来数学化,再来建模、求解,最后得出买这个股票会赚会赔多少的概率。“说得实际一点,学好数学,你比别人更会理财!”
关键是思维上的锻炼
(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金融数学专业)
  康乔高中阶段是巴蜀中学数学竞赛班成员,去年开始就读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金融数学专业。
  学数学的好处:她说,学数学带给她的是思维上的锻炼,“让我在生活中更加注重思维的严密性。比如说在解决一个事情前,我喜欢把它分成几个板块,一个板块分成几个步骤,就像树枝一样慢慢去挖掘,而不是在一堆资料面前思维混乱。”
  未来去向:康乔说,他们这个专业大多数去了financial services(财务服务),也有当教授、做保险的,各行各业比较多。
  康乔借用一位花旗招聘官的话说:他们看重的不是专业,而是你学了哪些东西能证明你的脑子好用,学东西快。也就是思维。
学数学,就业怎么样?
银行、证券、通信等行业都有
重庆理工大学:两个专业就业率92%
  重庆理工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的数学专业,分为了数学与应用数学(数理经融)、信息与计算机科学(工程计算与数据处理)两个专业。程院长告诉我们,去年这两个专业的就业率都在92%左右。
  学数理经融的同学,近50%去了金融、银行、证券企业做相关工作,其余还有去企业、当公务员、自己创业的。传统意义上去经融机构,也许是银行做柜员这些,他们的数理经融则是去做一些数据分析、研究管理的专业人才,比如保险行业需要做风险评估等。
  工程计算与数据处理方向的毕业生大多都专业对口,去了通信、信息等行业。
  程院长说,传统认为学数学好像当老师、做研究的比较多,但发展到现在,他们更强调的是毕业生的适应性和广泛性,就像数学在大多领域都有涉及一样。
重庆师范大学:数学系就业率全校排前三
  记者从重庆师范大学招生就业办提供的《2011年至2013年数学系本科毕业生流向统筹表》中看到:
  在2011年的296位本科毕业生中,待业仅2人,其余294位毕业生除3人出国、36人升学外,其余257人均已落实就业。
  2012年的296位毕业生中,除2人出国、31人升学外,其余263人均已就业。
  2013年在355位毕业生中,有272人已落实就业,其余选调生1人、升学57人,待就业25人。
  重庆师范大学数学系副书记毛霞表示,近几年来,该院系的毕业生就业率长期处于全校排名前三的位置。而毕业生的聘用单位也不乏世界500强企业、各大银行、政府机关和全国范围内的各级学校。“即便是自主创业的学生,从这几年的发展来看,情况都非常好。”
西南大学:就业率一直百分之九十以上
  西南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宋乃庆说,所有的思维中,数学的思维是最周密的。数学能够使人聪明、智慧、更理性地思考问题。所以,数学无用这样的说法是完全错误的,高考中,数学不能削减,还必须加强,人文科学可以适当削减。
  在西南大学,数学专业是所有领域中最好的,就业率一直是百分之九十多。在西方国家,数学是就业率最好的专业。
杰出校友的看法
数学的思考方式
适用在任何职位上的人
丁博 中国软件重庆分公司副总
  丁博是重庆理工大学数学专业毕业生,毕业后从事IT行业。
“数学的学习,其实是培养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逻辑的能力。”他表示,虽然数学有很多大家觉得与生活无关的理论,但是数学其实是渗透到你的生活中的,他觉得自己当初学习的专业对目前的分析、定位以及管理模式都有帮助。
重庆理工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院长
  程新跃教授是匈牙利国立德布勒森大学(University of Debrecen)博士,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先后主持了四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程教授表示,很多人对于数学的概念,一般都觉得是写写算算,还有一些抽象的概念,这是因为一些学生将数学学习当成等了一种负担。他们对于数学的应用价值不太了解。
从大的方面来说,原子弹、卫星发射这些高精尖技术离不开数学,从小的方面来说,数学的学习对人的思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像经济、管理这些看似与数学无关的学科,没有数学基础的支撑也是不可能的。而且不止一个数学家获得过诺贝尔经济学奖。
黄强 重庆市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副部长
  黄强是重庆师范大学数学系的97级学生,35岁的他纵然在政府部门任职,但他对数学的感情却未曾改变。
  数学究竟给从事行政工作的他带来了什么呢?黄强笑言,自己最大的优势就是有一个逻辑性很强的数学思维和一套严谨的行事作风。
  他坦言,在工作和生活中或许不会用到繁复的数字公式,但每每行文做事,他都会不由自主地以数学思维首先考虑整件事情是否符合逻辑、是否具有清晰的条理。在工作岗位上,数学思维给他带来的优势十分明显,而且这种严谨考究的思考方式适用在任何职位上的人。
“每一位成就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医学奖等拥有重大科研成果的大家都具有十分扎实的数学功底,如果学数学只能用来买菜,那么这些科研项目又要谁完成,如何推动社会进步呢?”
数学不是该不该学,而是该怎么学
  在网友的观点中,有不少人觉得,数学学起来太枯燥、太难,是一种“身心的煎熬”,而当这种煎熬之后,却发现在自己的工作、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基本只有加减乘除时,就会觉得花那么多时间去学数学、做题,很没有必要。
  对从,专家们也对数学教育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社会竞争、高考压力转嫁到相关学科上了
  重庆市教科院研究员、特级教师、“重庆市小学数学李光树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李光树认为,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对公民的数学素养的培养是不可替代的。虽然不能断定学生以后做什么,但要有基本的数学素养,这不是要掌握多少高深的数学知识,而是要让人在面对一些身边的问题时,能够用数量化的角度去解决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
  数学确实是一门相对枯燥的学科,部分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这不是数学本身的问题,也不是国家的课程标准、数学教学的目标要求、义务教育数学教材出来的问题,主要是受高考、社会的压力,家长甚至学校加大了难度。社会的竞争,高考的竞争,转嫁到了基础教育、小学上来了,相关学科上来了。
  有的为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为让孩子升入更好的学校,让孩子学习更多的数学,苦不堪言。而校外的培训班,其实就是提高了难度,加重了学生负担。
在现在的小学教学中,要求改进数学学习方法,变成生动形象的形式,让学生获得快乐、积极的情感体验,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快乐,以此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一些人厌恶数学,是因为考试机制
  重庆理工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院长程新跃分析说,“一些人希望取消高考数学,其实,是因为我们目前的选拔人才和考试机制造成的。”
  目前一些人厌恶数学,是因为不少人都是为了一种功利的心态、为了考试得高分而被动地背公式、做题……这样,他们就没有体会到数学原本的方法、思想,以及其中的美妙,他建议应该以一种“玩”的心态来对待数学。
  “以放松心态,在没有压力的状况下,去体验数学的过程和方法,以及在实际中帮你解决问题的运用。”程教授说,大家可以运用数学的方法,来观察规律,从而提高自己的归纳能力。
  所以,程教授认为,高考考数学是必须的,因为一旦取消,势必减弱对这个科目的学习,从而让很多学生逻辑思维、分析问题等方面的能力渐渐减弱。
  但至于数学该怎么去考试?数学的教育究竟应该怎么进行?学习的内容该是怎么样的?他觉得这是整个教育机制、考试机制值得探讨和改进的问题。
他们是如何对数学产生兴趣的?
  兰韵诗告诉我们,自己高考的数学成绩是129分,源于从小喜欢数学。“启蒙老师特别重要。”她说,自己非常喜欢当时的数学老师,觉得他的教学很吸引人,所以那时就喜欢上了数学,她建议要学好数学还是应该从兴趣出发。
  杨晓鹤从小就喜欢数学,她觉得数学学习并不难,只要学习态度端正就能学好。
  在谈及对数学的兴趣时,黄强说这都要归功于从小学开始的“每日一题”数学练习。从他小学开始,数学老师每天早上都会在黑板上写下一道题,要求同学们自行解答,做得好的同学还可以上讲台讲给其他同学听,就这样,黄强每天都期待着老师出题,然后经过自己的解答能赢得上台讲题的机会。对此他认为,这种教育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可以给理科生多一点分值,就别为难文科生了,平时生活中,买菜什么的需要用到几何函数吗?
  ●英语好歹能与老外胡侃两句,高中数学除了考试用,有啥用?这样的数学除了真正的科学家,其他人学来何用。
  ●数学作为我们从小学就学的科目,它是基础课不是实践的课,它是我们能够实践的前提基础,如果让一个没读过书的人来看我们大学的实践课c语言或者是其他的专业书,首先他没有耐性,其次他也看不懂。
●完全取消不合理,但是确实应该降低难度,从目前学的深度看,数理化难度严重不平衡,数学后面的函数完全与同期学的物理和化学要求不匹配,过于抽象,至于题目就更不用说了,学这么多是对师资力量和学生精力的浪费。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5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买菜手抄报大全数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