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女排教练郎平简历国手:郎平是谁

 80年代退役球员出路很少,做教练要论资排辈还轮不上她,又自绝于体制安排的官位,郎平只能自谋出路。

  1987年,郎平自费到美国留学,在新墨西哥州大学边读书边当校排球队助教,没有工资,只免学费。这个曾经叱咤排坛的世界冠军、在中国被人捧上天的“民族英雄”,为了养活自己,只能去教最初级的学生,甚至夏令营玩排球的小孩,几乎从零开始。为了省钱,她上学时的午餐都是自制的三明治,一个星期的午餐费只花五、六美元。期间她甚至还应聘到意大利甲A俱乐部去打职业联赛,带着伤也坚持上场,只是为了挣钱,使自己能经济上自立。

  在出国后的22年中,除了经恩师袁伟民力邀,回国做了几年中国女排主教练(纯属“奉献”,在国外俱乐部执教年薪至少十几万美元,而中国女排主教练当时的月薪是335元,加上各种补贴,年收入约6000元人民币),郎平一直在美国、意大利、日本甚至土耳其做排球教练,从一开始的大学业余队,到后来的职业队,乃至美国国家队,她硬是靠自己的实力和能力,在国际排坛打出了一片自己的天地,成了炙手可热的国际知名教头。


  2009年郎平离开美国女排主教练的岗位后,刚刚宣布自己准备退休,许家印即以极大的诚意,完全的授权,外加年薪500万,力邀郎平回国组建中国第一个真正的职业俱乐部恒大女排。2012年,中国女排在伦敦奥运遭遇滑铁卢陷入低谷,次年新任的排管中心领导再次盯上了郎平,比三顾茅庐还要虔诚,主管领导多次南下广州力邀郎平执掌中国女排帅印。

  2013年中国女排主教练是公开竞聘,但直到竞聘当天的凌晨,郎平还没松口。从郎平当时再三推辞,迟迟不应的心态看,郎平对执教中国女排充满疑虑。联想到1999年她坚决辞职那一幕,不难想见,她对中国体坛的体制性弊端应有切肤之痛。在国外执教这么多年,对比十分明显。在旧的体制框架下,处处都是掣肘,郎平有心无力,知道自己很难突破。

  但在最后时刻,郎平还是松了口。事后她自己透露,是排管中心领导的承诺最终打动了她,这个承诺包括对女排选人用人的绝对话语权、搭建复合型教练团队、打造女排大国家队模式、甚至改变国内职业联赛规则等等与现有体制和传统模式差异极大的一整套新思路、新做法,排管中心全盘接受,并全力提供人财物方面的支持。这些承诺等于给了郎平突破体制的尚方宝剑。也正是这一点,使郎平在中国女排获得了国内教练无法获得的操作空间。

  郎平上任后,大刀阔斧地改组女排队伍,只留下惠若琪、魏秋月、曾春蕾少数几个老队员,而朱婷、袁心玥、张常宁等一批95前后的年轻队员被破格提拔,像最年轻也是个子最高的袁心玥,从国少队连跳三级,直接进入国家队,这在以前很难想像。对新人,郎平悉心培养,又大胆使用,使这批新秀迅速成长为国家女排的绝对主力。


  郎平在比赛中指导中国女排

  复合教练组也迅速到位,包括各省抽调的多位技术专项教练及从美国聘请的专业队医、康复师、体能教练等等,郎平领衔的教练组及专业支持人员超过15人。带着几个陪打和一个队医就去征战大赛的窘境已成过去。

  举国体制下对运动员一直是半军事化管理,个人活动的空间很小。几年前,有人给女排送东西,还只能隔着栅栏给,因为女排队员禁止走出公寓大门;现在还有不少运动队,晚上9点以后还要收缴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郎平则借鉴美式思维,不让队员在严格的训练比赛氛围下太过压抑自己,对女排的管理充满人情味。郎平平时鼓励队员展示个性,朋友圈中的女排队员经常靓丽出镜;在国外比赛后,允许队员们去逛街购物,整个球队气氛轻松融洽……这种改变,观众从赛场上也能感受到,每到紧要关头,队员们能迅速调整和调动起来,就像刚刚结束的对巴西这场1/4决赛,这种精神面貌的不同常常会决定比赛的走向。

  正是凭借全方位的突破,郎平在短短两年多时间内,就把中国女排从亚锦赛第四这样前所未有的谷底,带到了2014年世锦赛亚军、2015年

冠军后,有媒体评论说,郎平之所以能够带领中国女排再创辉煌,除了她的执教能力和人格魅力,关键在于对旧体制的成功突破,而这一模式在目前的中国体坛很难复制,因为郎平的独一无二,也因为众多的体制性障碍,国内教练无法逾越。但郎平在女排的体制性突破,依然给中国竞技体育陈旧模式的改变带来了许多富有启迪性的示范。


  2008年,当郎平率领美国女排在北京奥运上战胜中国队时,许多小粉红恶毒地咒骂郎平是“祖国的叛徒”。对这些咒骂,郎平十分无奈,她说“我是一名职业教练,执教美国队只是一份职业,并不是为了击败中国”。她至今也没入美国籍,她解释说:“我要是入了美国籍,怕是要被他们骂死!”

  在某种意义上,郎平确实是个“叛徒”,但她不是“祖国的叛徒”,而是“举国体制的叛徒”:从30年前自觉摆脱体制的笼罩,努力成为一个独立而强大的个人,到今天回归中国女排,并努力带领女排从僵化的旧体制中突围,郎平给我们展示了一种超越体制的强大力量。这正是郎平的魅力所在,也是郎平对于中国体坛的意义所在。

  特别声明: 以上作品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同新浪网联系的,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进行。

  新浪看点特约作者:足球财富

}

与的揭幕战,双方均有不少看点球星,上海方面自然是韩国一姐金软景,而北京方面除了瑞秋这样的超级外援,还有国手刘晓彤压阵。然而这场比赛,瑞秋被防死,刘晓彤则是表现机会不多,在眼皮底下完败给了金软景,也不如队内另一位攻手任凯懿抢眼。

刘晓彤是目前中国女排的第三号主攻,仅次于与。作为郎平非常喜爱的角色球员,刘晓彤曾给外界带来过无数惊喜,她不错的进攻和跳发能力,让她曾在奥运会逆转强大的巴西女排一战成为绝对功臣。但是刘晓彤的问题也比较明显,那就是表现起伏较大,而且一传水平一般。

在国家队,刘晓彤以替补出战的效果要明显好过主力出战,在俱乐部,她也很难成为赛场上的绝对主角。此番上海北京的大战,双方都是明星云集,外界也期待能够看到咱们的现役国手能够打出风采,不输给外援以及非国手。而且郎平也来到了现场,密切关注着这场比赛,这也让赛场上的姑娘们更加拼命。

可惜的是,作为赛场上目前唯一的国家队核心球员,刘晓彤进攻端表现平平,远不如29扣18中砍下20分的金软景抢眼,在主攻的对决中输给了对手,而且还不如队内另外一位攻手任凯懿,刘晓彤拿下13分,在队内只能排名第三,得分不如任凯懿和瑞秋。防守端,刘晓彤的一传与防守问题更是明显,最终北京女排输也正是输在这两项技术环节。

}

郎平都会寒心的女排现状,国手云集却如此转播糊弄谁呢

在2016CCTV体坛风云人物年度评选颁奖典礼上,中国女排成了最大的赢家。很多人都在为中国女排叫好,依然被女排奥运会上神奇夺冠感动。但是,中国女排风光的背后却是中国女排联赛的落后。

  且不说职业化,这是大课题,需要一个过程大家都能理解。可是,如果连简单的细节都做不好,我们不知道排管中心口口声声要把中国女排联赛打造成真正的职业联盟是如何能实现?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观看本文的视频链接,这样的转播视角让人怀疑有人能留在屏幕前5分钟。这场比赛是江苏主场跟天津的对决,然而,江苏主场的转播机位恐怕只有一台,而且,还是远景。观看转播镜头,连场上球员的人脸都看不清,这样的转播实在缺乏诚意,让人寒心。

  (这样的转播实在缺诚意)

  众所周知,江苏女排美女如云,个个都相当上镜。女排当家花旦惠若琪在这场比赛中也有登场,还有双子星张常宁和龚翔宇,王辰玥、刁琳宇和陈展也是女排联赛中有名的美女。转播方如果能用心一些,来一些特写会让人赏心悦目,对面的天津女排,也同样美女如云,二传姚笛,自由人王茜,副攻王佳敏也都是相当养眼,但是,在转播方的镜头中,你很难分辨谁是谁。


其实,这样的转播根本算不上是转播,更像是一方的助教为了了解对手的情况在看台上进行的拍摄。是的,这样的转播有利于录像分析,可广大球迷要享受的是比赛带来的观感,而不是具体去研究战术套路。大家想看的是喜欢的球员在场上飒爽的英姿,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可惜,这样的比赛转播,完全浪费了女排这一群大长腿美女。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女排教练郎平简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