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地基的基础工程地质与地基基础措施可以有哪些

当前位置: >>>
关于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
摘 要: 基础质量对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起决定作用,地基和基础都是地下隐蔽工程,建筑工程竣工后难以检查,一旦发生事故,难以补救,甚至造成灾难性后果。本文阐述了建筑工程基础施工现状,分析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探讨了如何加强建筑地基基础工程
阅读技巧:Ctrl+D 收藏本篇文章
摘 要:基础质量对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起决定作用,地基和基础都是地下隐蔽工程,竣工后难以检查,一旦发生事故,难以补救,甚至造成灾难性后果。本文阐述了建筑工程基础施工现状,分析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探讨了如何加强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 总结大全 /html/zongjie/
关键词: 建筑工程
,地基基础,
前言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建筑质量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复合地基得到广泛运用,复合地基可以提高地基持力层承载力,有效地控制建筑物的沉降,以解决高层建筑主体和裙房之间差异沉降问题。做好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质量是保障人们日常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 1.建筑工程基础施工现状概述       1.1 基础轴线位移      基础轴线位移是指基础由大放脚砌至室内标高(±0.00)处,其轴线与上部墙体轴线发生错位。基础的轴线位移多发生在建筑工程的内横墙,这将使上部墙体和基础产生偏心压,影响整体结构的受力性能。由于基础一般是先砌外纵墙和山墙部位,待砌横墙基础时,基础槽中线被在纵墙基础外侧,无法吊线找中,轴线容易产生更大偏差,有的槽边控制桩保护不好,被施工人员或车辆碰撞发生移位,产生轴线位移。      1.2 基础标高偏差      当基础砌至室内地平(±0.00)处,常出现标高不在同一水平面。基础标高相关较大时,会影响上层墙体标高的控制。基础下部的基层(沙土、混凝土)标高相差较大,影响基础砌筑时对标高的控制。      1.3基础防潮层失效    毕业论文网
  防潮层开裂或抹灰不密实,不能有效地阻止地下水分沿基础向上渗透,造成墙体潮湿。在防潮层施工前,基面上不作清理,不浇水或浇水不够,影响防潮层砂浆与基面的粘结,操作时表面抹灰不实,养护不好,使防潮层因早期脱水,强度和密实度达不到要求而出现裂缝。冬季施工防潮层因受冻而失效。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      2.1首先做好项目的质量策划工作,包括项目经理部的建立、施工所需资源的准备、《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审核。      2.2把好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关。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涉及的材料主要有水泥、钢筋、钢绞线、砂石等,要做到:①优选供货厂家,最好从厂家直接供货;②加强材料检查验收,严把材料质量关;③加强现场原材料的复试工作,以防现场错用或使用不合格材料。原材料采用供应部门集中供货到现场,项目经理部验收、检查、送检的方式,保证现场材料的可靠性。      2.3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技术交底是保证施工质量必不可少的环节,首先是设计人员对项目经理部人员交底,目的是让项目经理部人员熟悉领会施工图意图,二是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对施工班交底,目的是让施工班组掌握如何按规定要求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有哪些。技术交底要清楚易懂,必要时应附图,记录要有责任人签字。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2.4施工参数的确定。由于各场地地基基础工程条件的差异性,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正式施工前都应进行试桩、试打工作,以确定有关施工参数、设计和施工方案的合理性。      2.5控制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关键过程是指技术含量高,过程结果质量对最终工程质量有较大影响,过程对整个工程具有制约作用。特殊过程是指过程的结果不能通过其后产品的检验和试验完全验证。对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应按标准严格控制。对于每一项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都应首先明确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规定这些过程的控制手段和方法,并严格执行。在施工过程中,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应由具备有资格和有经验的人员完成,应对过程参数进行连续的监视和控制,并对设备、人员和过程要有鉴定合格的纪录。 3.加强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   3.1地基基础的选型   基础是建筑物和地基之间的连接体,基础把建筑物竖向体系传来的荷载传给地基。如果地基的承载力足够,基础的分布方式与竖向结构的分布方式相同,可采用独立基础;如果地基非常软弱,建筑物很高的情况下,则需要采用筏形基础,筏形基础有较大地基接触面的优点,它与独立基础相比,它的造价更高。如果基础土质较好,地下水位较低的粘土,亚粘土、则采用作支承的人工挖孔灌注桩。 毕业论文网
  假设地基承载力不足,属于软土地基,必须采取措施对软弱地基进行处理。软弱地基系由淤泥质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或其它等构成的地基,那么在勘察时应查明软弱土层的均匀性组成,分布范围和土质泥沙,为采用的地基处理方案提供相应参数。在初步计算时最好计算房屋结构的大致荷载,假设它均匀的分布在全部面积上,从而得到平均的荷载位,可以和地基本身的承载力相比较.如果地基的容许承载力大于4倍的平均荷载位,则用独立基础可能比筏形基础更经济。如果地基的容许承载力小于2倍的平均荷载位,可选用满铺在全部面积下的筏形基础,如果介于在二者之间,则用桩基础或沉井基础。   3.2地基基础施工技术与措施   当地基土为淤泥,上层土层又较薄时,应采取避免施工中对淤泥和淤泥土扰动的措施。如果是冲填土、建筑物垃圾废料,当均匀性和密实度较好时均可利用作为持力层,对于有机质含量较多的生活垃圾和对基础有侵蚀性的工业废料等杂填土,未经处理不能作为持力层。在选择地基处理方法时,应综合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建筑物对地基要求,建筑结构类型和基础型式,周围环境条件、材料供应情况、施工条件等因素,经过技术经济指标比较分析后择优采用。   地基处理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局部结构的刚度和强度,以增加建筑物对地基不均匀变形的适应能力,对已确定的地基处理方法,进行必要的测试,同时为施工质量提供相关依据。地基处理后,建筑地錾变形应满足现行有关规范要求,并在施工期间进行沉降观测。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有:换填基层法、强夯法、沙石桩法、振冲法、水泥土搅拌法、高压喷射浆法、预压法、夯实水泥土桩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石灰桩法、灰土挤压桩法和土挤密桩法等。 论文代写
  建筑基础处理方案应根据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建筑物形式与功能要求、荷载大小和分布情况、相邻建筑基础情况、施工条件和材料供应以及地区抗震裂度等综合考虑,选择合理的基础形式。本工程结合地基的实际情况(地基较差、荷载较大),施工前应增强整体性、减少不均匀沉降,为满足地基和沉降要求, 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搜集整理:&&
更多相关论文
------分隔线----------------------------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31 地基基础工程(ppt)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31 地基基础工程(ppt)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浅谈地基与基础工程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22期
浅谈地基与基础工程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摘要】:万丈高楼平地起,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与基础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物的安全,因此必须对建筑物的地基和基础工程的质量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在对地基与基础工程常见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TU753【正文快照】:
1引言房屋的地基与基础工程是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体建筑工程的质量。在房屋建筑的设计和施工的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普遍认为最难驾驭的并不是上部结构,而是该工程的地基和基础,据统计资料显示,在房屋建筑工程出现的所有工程事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汤磊,陈正汉;[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1998年04期
孔位学,陆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1年04期
孟非,熊巨华,杨敏;[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4年02期
朱彦鹏;李时宁;;[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2期
张邦瑞,单红军;[J];安徽地质;2002年04期
焦国富;;[J];安徽地质;2006年04期
熊学斌;;[J];安徽建筑;2006年06期
张威;;[J];安徽建筑;2008年04期
张正根;[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苏金海;[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建中;;[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07)[C];2007年
王春岭;韩华;张梁;;[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杨德健;王铁成;;[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9年
孙国钧;;[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0年
包铮;魏玉琴;;[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7卷)[C];2007年
吴永红;;[A];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雷学文;徐敬业;;[A];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马彩霞;张永山;;[A];第二届全国地下、水下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赵志祥;曹曦;孟祥凌;冯长安;;[A];2002年中国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论坛论文集[C];2002年
武亚军;吴名江;吴价城;胡文韬;;[A];第八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丁桂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孙训海;[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10年
石少敏;[D];吉林大学;2011年
姜龙;[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刘双菊;[D];天津大学;2008年
王宝勋;[D];中南大学;2008年
李希平;[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张志耕;[D];天津大学;2007年
吕国仁;[D];山东大学;2008年
程栋栋;[D];天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闵长青;[D];湖南工业大学;2009年
万凌云;[D];湖南大学;2009年
何腊平;[D];湖南大学;2009年
梁艳晨;[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0年
王胜涛;[D];石家庄铁道学院;2008年
闫超;[D];河南大学;2009年
朱广幸;[D];青岛理工大学;2009年
焦国栋;[D];青岛理工大学;2009年
李稼轩;[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李金平;[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琦;孙永梅;;[J];China's Foreign T2010年Z2期
刘琦;孙永梅;;[J];中国军转民;2010年12期
吴光学,刘学奎;[J];林业科技情报;1999年02期
汪俊;;[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孟胜国;刘长惠;;[J];科技风;2009年12期
黄立华;;[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0年07期
王宇;张庆平;;[J];中国建设教育;2009年11期
李忠如;;[J];上海环境科学;1986年07期
邵水松;[J];岩土工程界;2000年04期
马跃东;[J];城市公用事业;200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毛国栋;刘开国;王铁行;;[A];中国交通土建工程学术论文集(2006)[C];2006年
陶新伟;;[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8年学术年会资料集[C];2008年
童健儿;罗怀川;;[A];第二届浙江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居松茂;李楠;;[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8年学术年会资料集[C];2008年
全瑞涛;刘子巍;李瑞;;[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7年
陈创中;;[A];广东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论文集[C];2009年
徐仁宝;郭伟斌;潘剑冲;;[A];中国城市燃气协会安全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会大会文集[C];2009年
颜士平;;[A];安全生产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选编[C];2004年
周华;尚黎;;[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04)[C];2004年
王杰;王承志;;[A];第六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卷)[C];199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王筑龙;[N];中国花卉报;2007年
深圳市深建华辉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邹树根;[N];中华建筑报;2003年
邓胜涛;[N];中国国门时报;2007年
邓胜涛;[N];中国国门时报;2007年
王苗良?卢兴良
单保尔;[N];建筑时报;2007年
深圳市晶宫设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供稿;[N];中华建筑报;2007年
周金凤;[N];伊犁日报(汉);2007年
上海爱迪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余春冠;[N];中华建筑报;2004年
杨广;[N];中国建设报;2001年
陶文;[N];建筑时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曾中兴;[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何涛;[D];重庆大学;2005年
高雪冰;[D];河南理工大学;2007年
刘跟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王险峰;[D];同济大学;2007年
冯乾乾;[D];重庆大学;2008年
傅建舟;[D];浙江大学;2008年
任国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曹国强;[D];浙江大学;2003年
焦彦利;[D];长安大学;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强夯地基处理-首选天驰强夯施工队
联系人:曾经理 、 、
news新闻动态删除理由:
&广告/SPAM
还可以输入&120&字
还可以输入&120&字
他一定是哪里做的不够好,别替他瞒着了,告诉我们吧~
[分享]地基处理工程技术措施超强总结
发表于&&6条回复&&833次阅读&&&&&&
&&筑龙币+100
处理分类地基处理主要分为:基础工程措施、岩土加固措施。有的工程,不改变地基的工程性质,而只采取基础工程措施;有的工程还同时对地基的土和岩石加固,以改善其工程性质。选定适当的基础形式,不需改变地基的工程性质就可满足要求的地基称为天然地基;反之,已进行加固后的地基称为人工地基。地基处理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如处理不当,往往发生工程质量事故,且事后补救大多比较困难。因此,对地基处理要求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验收制度,以确保工程质量。处理方法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有:换填垫层法、强夯法、砂石桩法、振冲法、水泥土搅拌法、高压喷射注浆法、预压法、夯实水泥土桩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石灰桩法、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柱锤冲扩桩法、单液硅化法和碱液法等。1换填垫层法适用于浅层软弱地基及不均匀地基的处理。其主要作用是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量,加速软弱土层的排水固结,防止冻胀和消除膨胀土的胀缩。2强夯法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素填土等地基。强夯置换法适用于高饱和度的粉土,软-流塑的粘性土等地基上对变形控制不严的工程,在设计前必须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和处理效果。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主要用来提高土的强度,减少压缩性,改善土体抵抗振动液化能力和消除土的湿陷性。对饱和粘性土宜结合堆载预压法和垂直排水法使用。3砂石桩法适用于挤密松散砂土、粉土、粘性土、素填土、杂填土等地基,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降低压缩性,也可用于处理可液化地基。对饱和粘土地基上变形控制不严的工程也可采用砂石桩置换处理,使砂石桩与软粘土构成复合地基,加速软土的排水固结,提高地基承载力。4振冲法分加填料和不加填料两种。加填料的通常称为振冲碎石桩法。振冲法适用于处理砂土、粉土、粉质粘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对于处理不排水抗剪强度不小于20kPa的粘性土和饱和黄土地基,应在施工前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不加填料振冲加密适用于处理粘粒含量不大于10%的中、粗砂地基。振冲碎石桩主要用来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沉降量,还可用来提高土坡的抗滑稳定性或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5水泥土搅拌法分为浆液深层搅拌法(简称湿法)和粉体喷搅法(简称干法)。水泥土搅拌法适用于处理正常固结的淤泥与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饱和黄土、素填土以及无流动地下水的饱和松散砂土等地基。不宜用于处理泥炭土、塑性指数大于25的粘土、地下水具有腐蚀性以及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地基。若需采用时必须通过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当地基的天然含水量小于30%(黄土含水量小于25%)、大于70%或地下水的pH值小于4时不宜采用于法。连续搭接的水泥搅拌桩可作为基坑的止水帷幕,受其搅拌能力的限制,该法在地基承载力大于140kPa的粘性土和粉土地基中的应用有一定难度。6高压喷射注浆法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砂土、人工填土和碎石土地基。当地基中含有较多的大粒径块石、大量植物根茎或较高的有机质时,应根据现场试验结果确定其适用性。对地下水流速度过大、喷射浆液无法在注浆套管周围凝固等情况不宜采用。高压旋喷桩的处理深度较大,除地基加固外,也可作为深基坑或大坝的止水帷幕,目前最大处理深度已超过30m.7预压法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等饱和粘性土地基。按预压方法分为堆载预压法及真空预压法。堆载预压分塑料排水带或砂井地基堆载预压和天然地基堆载预压。当软土层厚度小于4m时,可采用天然地基堆载预压法处理,当软土层厚度超过4m时,应采用塑料排水带、砂井等竖向排水预压法处理。对真空预压工程,必须在地基内设置排水竖井。预压法主要用来解决地基的沉降及稳定问题。8夯实水泥土桩法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粉土、素填土、杂填土、粘性土等地基。该法施工周期短、造价低、施工文明、造价容易控制,在北京、河北等地的旧城区危改小区工程中得到不少成功的应用。9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法适用于处理粘性土、粉土、砂土和已自重固结的素填土等地基。对淤泥质土应根据地区经验或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基础和桩顶之间需设置一定厚度的褥垫层,保证桩、土共同承担荷载形成复合地基。该法适用于条基、独立基础、箱基、筏基,可用来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少变形。对可液化地基,可采用碎石桩和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多桩型复合地基,达到消除地基土的液化和提高承载力的目的。10石灰桩法适用于处理饱和粘性土、淤泥、淤泥质土、杂填土和素填土等地基。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土层时,可采取减少生石灰用量和增加掺合料含水量的办法提高桩身强度。该法不适用于地下水下的砂类土。11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可处理的深度为5~15m.当用来消除地基土的湿陷性时,宜采用土挤密桩法;当用来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或增强其水稳定性时,宜采用灰土挤密桩法;当地基土的含水量大于24%、饱和度大于65%时,不宜采用这种方法。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在消除土的湿陷性和减少渗透性方面效果基本相同,土挤密桩法地基的承载力和水稳定性不及灰土挤密桩法。12柱锤冲扩桩法适用于处理杂填土、粉土、粘性土、素填土和黄土等地基,对地下水位以下的饱和松软土层,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地基处理深度不宜超过6m.13单液硅化法和碱液法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渗透系数为0.1~2m/d的湿陷性黄土等地基。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对Ⅱ级湿陷性地基,应通过试验确定碱液法的适用性。14综合比较法在确定地基处理方案时,宜选取不同的多种方法进行比选。对复合地基而言,方案选择是针对不同土性、设计要求的承载力提高幅质、选取适宜的成桩工艺和增强体材料。15地基基础其他处理办法地基基础其他处理办法还有:砖砌连续墙基础法、混凝土连续墙基础法、单层或多层条石连续墙基础法、浆砌片石连续墙(挡墙)基础法等。以上地基处理方法与工程检测、工程监测、桩基动测、静载实验、土工试验、基坑监测等相关技术整合在一起,称之为地基处理的综合技术。处理步骤地基处理方案的确定可按下列步骤进行:1搜集详细的工程质量、水文地质及地基基础的设计材料。2根据结构类型、荷载大小及使用要求,结合地形地貌、土层结构、土质条件、地下水特征、周围环境和相邻建筑物等因素,初步选定几种可供考虑的地基处理方案。另外,在选择地基处理方案时,应同时考虑上部结构、基础和地基的共同作用;也可选用加强结构措施(如设置圈梁和沉降缝等)和处理地基相结合的方案。3对初步选定的各种地基处理方案,分别从处理效果、材料来源及消耗、机具条件、施工进度、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认真的技术经济分析和对比,根据安全可靠、施工方便、即经济合理等原则,从而因地制宜地循着最佳的处理方法。值得注意的是,每一种处理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局限性和优缺点。没有一种处理方案是万能的。必要时也可选择两种或多重地基处理方法组成的综合方案。4对已选定的地基处理方法,应按建筑物重要性和场地复杂程度,可在有代表性的场地上进行相应的现场试验和试验性施工,并进行必要的测试以验算设计参数和检验处理效果。如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应查找原因、采取措施或修改设计以达到满足设计的要求为目的。5地基土层的变化是复杂多变的,因此,确定地基处理方案,一定要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参加,对重大工程的设计一定要请专家们参加。当前有一些重大的工程,由于设计部门的缺乏经验和过分保守,往往使很多方案确定的不合理,浪费也是很严重的,必须引起有关领导的重视。基础工程浅基础通常把埋置深度不大,只需经过挖槽、排水等普通施工程序就可以建造起来的基础称为浅基础。它可扩大建筑物与地基的接触面积,使上部荷载扩散。浅基础主要有:①独立基础(如大部分柱基);②条形基础(如墙基);③筏形基础(如水闸底板)。当浅层土质不良,需把基础埋置于深处的较好地层时,就要建造各种类型的深基础,如桩基础、墩基础、沉井或沉箱基础、地下连续墙等。它将上部荷载传递到周围地层或下面较坚硬地层上。桩基础一种古老的地基处理方式。中国隋朝的郑州超化寺塔和五代的杭州湾海堤工程都采用桩基。按施工方法不同,桩可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预制桩是将事先在工厂或施工现场制成的桩,用不同沉桩方法沉入地基;灌注桩是直接在设计桩位开孔,然后在孔内浇灌混凝土而成。沉井和沉箱基础沉井又称开口沉箱。它是将上下开敞的井筒沉入地基,作为建筑物基础(图1)。沉井有较大的刚度,抗震性能好,既可作为承重基础,又可作为防渗结构。1945年美国蒙哥马利闸采用沉井作为承重防渗基础。沉箱又称气压沉箱,其形状、结构、用途与沉井类似,只是在井筒下端设有密闭的工作室,下沉时,把压缩空气压入工作室内,防止水和土从底部流入,工人可直接在工作室内干燥状态下施工(图2)。如1937年中国钱塘江铁路桥的桥墩采用沉箱基础;1963年日本杨川闸用沉箱作为闸的承重防渗基础。地下连续墙利用专门机具在地基中造孔、泥浆固壁、灌注混凝土等材料而建成的承重或防渗结构物。它可作成水工建筑物的混凝土防渗墙;也可作一般土木建筑的挡土墙、地下工程的侧墙等。墙厚一般40~130cm。世界上最深的混凝土防渗墙达131m(加拿大马尼克三级坝)。土基加固采取专门措施改善土基的工程性质。土基加固方法很多,如置换法、碾压法、强夯法、爆炸压密、砂井、排水法、振冲法、灌浆、高压喷射灌浆、等。置换法置换法是将建筑物基础地面以下一定范围内的软弱土层挖除,置换以良好的无侵蚀性急低压缩性的散粒材料(土、砂、碎石)或与建筑物相同的材料,然后压实或夯实。一般用基用砂或碎石置换,称砂垫层或碎石垫层。强夯法用几十吨重的夯锤,从几十米高处自由落下,进行强力夯实的地基处理方法。夯锤一般重10~40t,落距6~40m,处理深度可达10~20m。采用强夯法要注意可能发生的副作用及其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排水法排水法是采取相应措施如砂垫层、排水井、塑料多孔排水板等,使软基表层或内部形成水平或垂直排水通道,然后在土壤自重或外界荷载作用下,加速土壤中水分的排出,使土壤固结的方法。如排水井法:在地基内按一定的间距打孔,孔内灌注透水性良好的砂,缩短排水路径,并在上部施加预压荷载的处理方法。它可加速地基固结和强度增长,提高地基稳定性,并使基础沉降提前完成。砂井直径一般25~50cm,间距2~3m。砂井一般用射水法造孔,也可采用袋砂井、排水纸板等,还可采用真空预压法,即用抽真空的办法加压,可取得相应于80kPa的等效荷载。振冲法用振冲器加固地基的方法,即在砂土中加水振动使砂土密实。用振冲法造成的砂石桩或碎石桩,都称振冲桩(见桩工)。灌浆借助于压力,通过钻孔或其他设施将浆液压送到地基孔隙或缝隙中,改善地基强度或防渗性能的工程措施。主要有固结灌浆、帷幕灌浆、接触灌浆、化学灌浆以及高压喷射灌浆。1、固结灌浆。是通过面状布孔灌浆,以改善基岩的力学性能,减少基础的变形和不均匀沉降;改善工作条件,减少基础开挖深度的一种方法。特点是:灌浆面积较大、深度较浅、压力较小。2、帷幕灌浆是在基础内,平行于建筑物的轴线,钻一排或几排孔,用压力灌浆法将浆液灌入到岩石的缝隙中去,形成一道防渗帷幕,截断基础渗流,降低基础扬压力的一种方法。特点是:深度较深、压力较大。3、接触灌浆是在建筑物和岩石接触面之间进行灌浆,以加强二者之间的结合程度和基础的整体性,提高抗滑稳定,同时也增进岩石固结与防渗性能的一种方法。4、化学灌浆是以一种高分子有机化合物为主题材料的灌浆方法。这种浆材成溶液状态,能灌入0.10mm以下的细微管缝,浆液经过一定时间起化学作用,可将裂缝粘合起来形成凝胶,起到堵水防渗以及补强的作用。5、高压喷射灌浆通过钻入土层中的灌浆管,用高压压入某种流体和水泥浆液,并从钻杆下端的特殊喷嘴以高速喷射出去的地基处理方法(图3 )。在喷射的同时,钻杆以一定速度旋转,并逐渐提升;高压射流使四周一定范围内的土体结构遭受破坏,并被强制与浆液混合,凝固成具有特殊结构的圆柱体,也称旋喷桩。如采用定向喷射,可形成一段墙体,一般每个钻孔定喷后的成墙长度为 3~6m。用定喷在地下建成的防渗墙称为定喷防渗墙。喷射工艺有三种类型:①单管法,只喷射水泥浆液;②二重管法,由管底同轴双重喷嘴同时喷射水泥浆液及空气;③三重管法,用三重管分别喷射水、压缩空气和水泥浆液。水泥土搅拌桩水泥土搅拌桩地基系利用水泥作为固化剂,通过深层搅拌机在地基深部,就地将软土和固化剂(浆体或粉体)强制拌合,利用固化剂和软土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凝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性好和较高强度的水泥加固体,与天然地基形成复合地基。岩基加固少裂隙、新鲜、坚硬的岩石,强度高、渗透性低,一般可以不加处理作为天然地基。但风化岩、软岩、节理裂隙等构造发育的岩石,须采取专门措施进行加固。岩基加固的方法,有开挖置换、设置断层混凝土塞、锚固、灌浆等。开挖置换类似土基加固的换土法,将设计规定的建筑物建基高程以上的风化岩全部开挖,用混凝土置换。设置断层混凝土塞将断层内断层角砾岩、断层泥挖除至一定深度,回填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塞。锚固在岩石内埋设锚索,用以抵抗侧向力或向上的力;通常锚索为被水泥浆或其他固定剂所包裹的高强度钢件(钢筋、钢丝或钢束)。锚固法也可以加固土基。灌浆主要有帷幕灌浆和固结灌浆。综合技术地基处理前利用软弱土层作为持力层时,可按下列规定执行:1)淤泥和淤泥质土,宜利用其上覆较好土层作为持力层,当上覆土层较薄,应采取避免施工时对淤泥和淤泥质土扰动的措施;2)冲填土、建筑垃圾和性能稳定的工业废料,当均匀性和密实度较好时,均可利用作为持力层;3)对于有机质含量较多的生活垃圾和对基础有侵蚀性的工业废料等杂填土,未经处理不宜作为持力层。局部软弱土层以及暗塘、暗沟等,可采用基础梁、换土、桩基或其他方法处理。在选择地基处理方法时,应综合考虑场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建筑物对地基要求、建筑结构类型和基础型式、周围环境条件、材料供应情况、施工条件等因素,经过技术经济指标比较分析后择优采用。地基处理设计时地基处理设计时,应考虑上部结构,基础和地基的共同作用,必要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上部结构的刚度和强度,以增加建筑物对地基不均匀变形的适应能力。对已选定的地基处理方法,宜按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等级,选择代表性场地进行相应的现场试验,并进行必要的测试,以检验设计参数和加固效果,同时为施工质量检验提供相关依据。地基处理后经处理后的地基,当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而需要对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修正时,基础宽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取零,基础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取1.0;在受力范围内仍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应验算软弱下卧层的地基承载力。对受较大水平荷载或建造在斜坡上的建筑物或构筑物,以及钢油罐、堆料场等,地基处理后应进行地基稳定性计算。结构工程师需根据有关规范分别提供用于地基承载力验算和地基变形验算的荷载值;根据建筑物荷载差异大小、建筑物之间的联系方法、施工顺序等,按有关规范和地区经验对地基变形允许值合理提出设计要求。地基处理后,建筑物的地基变形应满足现行有关规范的要求,并在施工期间进行沉降观测,必要时尚应在使用期间继续观测,用以评价地基加固效果和作为使用维护依据。复合地基设计应满足建筑物承载力和变形要求。地基土为欠固结土、膨胀土、湿陷性黄土、可液化土等特殊土时,设计要综合考虑土体的特殊性质,选用适当的增强体和施工工艺。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确定,或采用增强体的载荷试验结果和其周边土的承载力特征值结合经验确定。&& &&要专业要有料请关注筑龙岩土微信公众号&& &&1、2、3、4、5、可以用工作中积累的资料换取哦~小编QQ:
Xixmy为【[分享]展柜】增加了20热度值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扫一扫",扫描上方二维码请点击右上角按钮&,选择&
&&发表于&&|&
总结的很好,学习了
&&发表于&&|&
&& &&筑龙币+10
支持楼主,希望大样能多多回应讨论,形成良好的交流氛围
&&发表于&&|&
&& &&筑龙币+10
很实用,收藏啦,感谢分享
&&发表于&&|&
总结得超级厉害
&&发表于&&|&
&&发表于&&|&
&& &&筑龙币+10
正在参与地基处理的工程,这里方法可全啦!感谢分享!
志同道合的盆友,快来
和大家一起讨论吧~
在这里我们可以交流地基基础的经验,请教地基基础中的问题和疑惑,讨论地基基础方面的行业交流,扩大自己的人脉和增进自己的知识。
本期答疑于日结束
最新回复网友
:&400-900-806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基与基础工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