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e的跑鞋怎么样

评测 | 最强究竟有多强,adidas Ultra Boost跑鞋
距离adidas年度跑鞋Ultra Boost上市已经有些时日了,那这双“史上最强”跑鞋究竟有多强呢?
2015年春天最热门的跑鞋产品无疑非adidas推出的年度旗舰Ultra Boost莫属了,无论从外形设计还是革命性的鞋底改造,Ultra Boost都重新定义了人们心中原来对于跑鞋的理解。那这双横空出世的“史上最强”在落地实测中的表现究竟是否有如我们期待中的那样呢?外观设计(4.5)Ultra Boost的外观设计完全走出了原先我们印象中传统adidas跑鞋的影子(不知道这是否与从Nike跳槽的那三名顶级设计师有关)。鞋身流线狭长的线条勾勒出由小腿至脚面的一个完美弧线,充分体现出了一种运动中的美感,而运动不正是为了让人更美么?Boost材料的结构决定了它也许注定只能拥有白色这一种颜色,这也许会让人们觉得有些乏味。而Boost上那些错落的颗粒,瞬间就让人想到了一块垫在脚底的泡沫塑料。配色的局限性让Ultra Boost在整体的外观搭配上有些捉襟见肘,虽然adidas在Ultra发布后又追加了不少全新的配色组合,但相比如今靓丽纷呈的跑鞋,Ultra Boost确实有些过分的素雅了。舒适度(5.0)鞋面和鞋底是两个影响跑鞋舒适度的关键因素,作为“史上最强”跑鞋的Ultra Boost至少在这两方面的表现配得上最强的称号。很多人都说adidas的Primeknit是抄袭了Nike的Flyknit,其实Primeknit的出现早于Flyknit,只是当时由于工艺技术上的要求仅仅只能在德国本土进行生产,所以并没有量产和普及,因此从某个层面讲Ultra Boost上市的另一大意义便是曾经神秘的Primeknit技术终于突破了工艺瓶颈实现了量产。如果亲身感受一下就会明白这两者还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技术,Primeknit相比Flyknit更加地贴合脚面,出色的弹力伸缩性让鞋面更具张力,这使得Ultra Boost对于各种脚型都具有最大程度的包容性,用俗话说就是:这是双不挑脚的鞋。当然Primeknit柔软的特性带来的也并非全是优点,像小编这样典型的埃及脚型就很容易在小脚趾的地方形成鞋面的凸起,虽然不影响穿着的舒适,但总会担心某一天脚趾会把鞋面顶破,到时候在鞋面上打个补丁就太煞风景了!Ultra Boost的鞋底舒适性可以说是这双跑鞋最大的亮点,全Boost材质打造的中底带来的那种柔软飘逸的感觉让人陶醉。无论是走路还慢跑,Boost都会给你恰如其分的弹力,双脚所承受的压力被大大的缓解。支撑性(4.0)Ultra Boost大胆地使用了全Boost材料作为中底,自然是对全新配方的Boost科技信心满满。过去的adidas Boost跑鞋之所以使用EVA与Boost混合的中底,正是因为Boost过于出色的回弹力往往会带来不稳定的反作用力。而Ultra Boost的中底密度更大,TPU小颗粒更多,形象的说就是颗粒直接的缝隙更小,而利用这些颗粒直接的相互作用来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支撑效果。为了巩固这一稳定支撑的效果,adidas还特意将招牌的防扭转系统 Torsion System彻底嵌入到了中底之中,并从前掌一直延伸到了后跟处。在不同距离的测试中,Ultra Boost鞋底支撑性的表现迥异。在20KM内的中短距离慢跑中,Ultra Boost能够提供一个较为适中的支撑性反馈;但在30KM以后这样的长距离路跑测试中,Boost偏软的特性依旧没有在Ultra Boost上得到改进,脚感无力缺乏灵动而敏感的回馈让长距离的慢跑变的略显乏力,除此以外在足弓处没有硬性支撑的缺点也会在长距离中被无限放大。减震性(5.0)Ultra Boost之所以称为史上最强并不是因为它能让人跑的更快,而在于它让更多的人能跑起来。面对这些更多没有什么跑步基础的初跑者来说,减震性是他们衡量一双跑鞋好坏的决定性因素,adidas显然深谙此道。鞋底前后10mm的高度差让Ultra Boost能够更好地体现出它的减震性能,两头上翘的弧形鞋底结构可以让奔跑中的脚步更加顺畅,无论是后跟着地还是中前掌着地都能够被硕大的Boost中底完美地包裹,尤其是后掌部分马蹄形的设计使得后跟受到的冲击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散。而3000多颗弹力十足的TPU发泡颗粒此时体现出的将是前所未有的强大能量,每一步带来的冲击都会被这些看上去平淡无奇的小东西化成你脚下的片片浮云,烟消云散。耐用性(3.5)早在Ultra Boost开箱的时候我们就曾经对它的大底设计提出出过强烈的质疑:摒弃了传统adidas硬质橡胶大底的设计而采用了弹力与张力更好,但硬度不够的Strech Web网眼橡胶大底会是一个好的选择么?测试前测试后实际测试似乎佐证了我们的质疑,100公里左右的测试后,Ultra Boost前掌大底上的凸起的橡胶颗粒几乎就已经被损耗殆尽,看来“史上最强”的效果是需要限量使用的哦!细节(4.5)两年多的精心研发让Ultra Boost成为一双革命性设计的跑鞋,例如鞋舌鞋身一体化的设计,精简的鞋面都在细节中展现出了这双跑鞋非同寻常的特点。但同样我们也发现了一些Ultra Boost在细节上的硬伤或者是值得改进的地方,例如白色的Boost中底很容易便会染上其他的污垢,鞋带设计过长收纳困难······实测总结也许是我们对于Ultra Boost太过期待,因此对于评测结果的期许也自然而然地变的更高。但它终究还只是一双普通的跑鞋而已,有鲜明的优点同样也逃不过致命的弱点。从适用人群来说,Ultra Boost无疑是大体重人群或者是初跑者们的绝佳选择,出色的缓震性和舒适感能让你轻易地迈过初跑时的门槛迅速地找到令你兴奋的多巴胺;对于进阶的跑者来说Ultra Boost同样是一双出色的日常训练鞋,独特的脚感可以让你体会到过去不曾有过的跑步体验,尤其是在Boost中底持续的弹力回馈会让你感受到有些令人诡异的额外速度;但如果你需要一双突破自己最佳的马拉松跑鞋的话,那相比Ultra Boost另一双写满纪录的adios Boost可能更适合你吧!
adidas Ultra Boost
adidas Ultra Boost
爱燃烧 —「运动不止于梦想」【Salmon测】Nike Zoom Air 跑鞋矩阵!顺带简单说说怎样选跑鞋~
109回复/1亮 40884浏览
为什么是Zoom Air?Nike的跑鞋首先是根据其中底科技进行分类的,每种科技的特点也十分鲜明。对于绝大多数跑者来说,Zoom Air 系列以及Lunarlon 系列则更加适合日常的慢跑训练。相比Lunarlon 整体偏软的脚感,Zoom Air 系列通过调整气垫位置、数量以及中底材质,能够实现更加个性化的跑步体验。总的来说,Zoom Air 系列拥有以下几个优点:1.鞋款分类相对清晰,满足各类内旋状况跑者的需求;2.适合几乎任何体重,脚感舒适,大多数鞋款能够胜任半程以内的距离(全马Lz没试过,不敢乱说);3.性价比相对较高(Nike同类产品相比),用途广泛,适合入门跑者;4.外观算是跑鞋里比较好看的,而且配色也多,易穿搭;5.相比Asics、Saucony等品牌,线下实体店更多,试穿的机会更大;该买哪双Air Zoom?官方售价¥800以下&AIR ZOOM WINFLO&分类:缓震型&内旋情况:内旋不足、正常内旋&Zoom气垫:后掌Zoom&特点:麻雀虽小五脏俱全,WINFLO 2 绝对算是一双性价比跑鞋。采用与Pegasus 32&一样的中底配置:Cushlon+后跟Zoom气垫;鞋面则是实用的网面+动态飞线;经典的华夫橡胶大底提供额外的缓震支持以及不错的抓地力。除了基本款的WINFLO之外,还有Flash反光版以及MSL(加强?)版本。(AIR ZOOM&WINFLO 2)&AIR ZOOM FLY&&分类:支撑型&内旋情况:正常内旋、过度内旋&Zoom气垫:前掌Zoom&特点:内侧动态支撑系统+前掌Zoom,带来稳定的保护以及灵敏的启动反馈,BRS1000碳素纤维橡胶大底更加耐磨(AIR ZOOM FLY 2)&AIR ZOOM STREAK&分类:缓震/全控型&内旋情况:内旋不足、正常内旋、轻微过度内旋&Zoom气垫:后掌Zoom&特点:目前Zoom Air系列中仅存的一双搭载中足TPU稳定片的跑鞋,在轻量、缓震以及稳定性三个方面表现都相当均衡。但大面积外露的飞线设计多少有点让人不安。(AIR ZOOM STREAK 5)官方售价:¥800-¥1000&AIR ZOOM&PEGASUS&分类:缓震型&内旋情况:内旋不足、正常内旋、轻微过度内旋&Zoom气垫:后掌Zoom&特点:Zoom Air系列中当之无愧的经典,性能均衡全面以及超强的适用性是其广受欢迎的主要原因。如果一时间难以抉择,Pegasus是最保险稳健的方案。(AIR ZOOM&PEGASUS 32)&AIR ZOOM STRUCTURE&&分类:支撑型&内旋情况:过度内旋、严重内旋&Zoom气垫:前掌Zoom&特点:内侧三重密度动态支撑系统对于过度内旋以及严重内旋跑者来说能够带来良好支撑以及保护作用;而Flymesh 复合材质鞋面以及改进后的宽扁型 Flywire 飞线辅以后跟内置稳定器进一步提升包裹体验以及足部稳定性。*非过度内旋跑者请勿轻易尝试(AIR ZOOM STRUCTURE 19)&AIR ZOOM ELITE&分类:竞速型&内旋情况:内旋不足、正常内旋、轻微过度内旋&Zoom气垫:前掌Zoom&特点:单层Flymesh更加轻簙透气,配合两侧Flywire飞线提供足够的鞋面稳定性及包裹感;前掌发泡橡胶华夫大底进一步加强Zoom气垫反馈;后跟内置稳定器则能够在极速奔跑时提供稳定保护。*更加适合进阶级跑者(AIR ZOOM ELITE 8)官方售价:¥1000以上&AIR ZOOM VOMREO&分类:缓震型&内旋情况:内旋不足、正常内旋、轻微过度内旋&Zoom气垫:前后Zoom&特点:个人最喜欢的Zoom Air系列!VOMERO 10 在中底加入了Lunarlon泡棉,带来更加柔软的缓震体验,但个人认为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Zoom气垫的反馈;Flymesh鞋面+全掌内靴包裹,舒适度一流;唯一美中不足的是10代取消了足弓处的TPU稳定片。*对于更加追求回弹反馈的跑友可以选购VOMERO 9,虽然个人认为丑了点,但脚感太赞!(AIR ZOOM VOMREO 10)&AIR ZOOM ODYSSEY&分类:支撑/全控型&内旋情况:正常内旋、过度内旋、严重内旋&Zoom气垫:前后Zoom&特点:沉寂多年之后重出江湖,Nike跑鞋旗舰级鞋款。中底内侧全掌三重密度动态支撑系统+前后Zoom的顶级配置;Flymesh鞋面+改良飞线+后跟外置TPU稳定器,提供全方位包裹以及稳定保护。当然,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学惯全掌三重密度动态支撑系统的。*正常内旋跑者请在试穿后选购!(AIR ZOOM ODYSSEY)&FLYKNIT RACER&分类:竞速型&内旋情况:正常内旋、轻微过度内旋&Zoom气垫:前掌Zoom&特点:跑鞋还是潮鞋?无论如何,一体式编织鞋面+前掌Zoom+169 克的整体重量,FLYKNIT RACER&绝对是顶尖高手的不二之选。*不建议初跑者选购(FLYKNIT RACER)如何快速区分跑鞋的类型?看完上面的介绍之后,其实我们可以找到一个区分支撑型和缓震型跑鞋最快速&直观的方式:鞋子内侧是否采用了不同密度(材质)的中底材料不过这个方式并不适用于机械缓震类跑鞋(Mizuno...),因此只要大致对自己的内旋情况有所了解,选择一双基本适合自己的跑鞋也是相对简单的。如何快速了解自己的内旋类型?正常足弓≈正常内旋≈绝大多数跑鞋低足弓or平足≈过度内旋≈支撑型高足弓≈内旋不足≈缓震型*当然上述两种方法都是快速判断,不完全精准。鉴于每个人的内旋情况不同,再加上每个品牌的设计和分类方式也不完全相同,买跑鞋相对来说比较靠谱的方式还是直接去店里试穿。更详细的可以看之前码的帖:=END=文中图片部分源自:Nike官网、优购、百度图片
这些回帖亮了
我都是拿跑鞋压马路
我都是拿跑鞋压马路
跑鞋压马路真的舒服
AIR ZOOM VOMREO 10 值得推荐 半马以内路程值得拥有 露娜的加入对于进阶跑着来说稍显拖沓,但是露娜加zoom的缓震组合还是有一种新奇特的脚感,个人感觉,后跟太硬,贴合不够。现在600左右就能买一双,简直性价比无敌
支持了。。。。。。。。。。。。
AIR ZOOM&PEGASUS 32脚感不错,适合我这种菜鸟跑者
先收藏!多谢楼主!
引用9楼 @ 发表的:
这贴不错

引用8楼 @ 发表的:
先收藏!多谢楼主!
引用5楼 @ 发表的:
支持了。。。。。。。。。。。。
引用1楼 @ 发表的:
长见识了
感谢帮顶~发自legendlee的HupuChrome
引用4楼 @ 发表的:
AIR ZOOM VOMREO 10 值得推荐 半马以内路程值得拥有 露娜的加入对于进阶跑着来说稍显拖沓,但是露娜加zoom的缓震组合还是有一种新奇特的脚感,个人感觉,后跟太硬,贴合不够。现在600左右就能买一双,简直性价比无敌
半马145,摸拜一下!发自legendlee的HupuChrome
终于来了~~~~
特别想要一双nike的跑鞋来体验一把
无奈同样的价格可以上a记或者索康尼的顶级款了。一直处于观望中。。。尤其想体验的是flyknit racer鞋款
ZOOM STREAK应该是在这里面最专业的,适合高阶跑者,不少马拉松冠军都是穿这个系列的。
帮顶。
个人感觉AIR ZOOM VOMREO最良心了
非常实用和有帮助的贴!
引用14楼 @ 发表的:
ZOOM STREAK应该是在这里面最专业的,适合高阶跑者,不少马拉松冠军都是穿这个系列的。
确实,但并不适合初级跑者。
有钱的话,就选Vomero,9或10都无所谓
没什么好说的,重新拉高了我对nike跑鞋印象分的一款鞋
期待楼主写耐克露娜篇。
好贴 虽然我目前只有A和M的 并且对S和UB很有兴趣 看了之后对前后zoom很感兴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
& 允许多选
66人参加识货团购219.00元89人参加识货团购155.00元131人参加识货团购769.00元55人参加识货团购229.00元75人参加识货团购468.00元26人参加识货团购538.00元171人参加识货团购388.00元66人参加识货团购209.00元113人参加识货团购338.00元49人参加识货团购218.00元121人参加识货团购349.00元}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