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结合传统节日开展主题活动对幼儿进行主题

您的位置: &
幼儿园传统节日主题活动开展的几点建议
优质期刊推荐论坛ID:论坛积分: 点注册时间: 08:00称呼:syyeypkr
OICQ:***
邮箱:***
性别:***所在地区:
在幼儿园有效开展传统节日主题活动的思考与实践
1.确定主题的内核,即节日的核心意蕴
2.围绕核心意蕴,选择活动内容
——————————
& &&1、主题活动的形式多样化、游戏化。&
&&& 2、主题活动的形式是开放式、动态的。
3、活动形式交替使用,有益于幼儿保持持久兴趣。“”……
1.创设与节日相适应的幼儿园及班级环境。
& 2、创设能帮助幼儿积累多方面经验的操作环境。
&&& 一是科学性原则。
二是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原则。
 三是渗透性原则。
四是情动性原则。
日期: 13:38:40托班传统节日主题活动开展现状调查研究 - 结合传统民俗节日开展幼儿园民间艺术教育初探 - 徐州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课题管理中心
结合传统民俗节日开展幼儿园民间艺术教育初探
时 间 记 忆
最 新 评 论
专 题 分 类
最 新 日 志
最 新 留 言
用 户 登 录
友 情 连 接
托班传统节日主题活动开展现状调查研究
15:18:29 | By: L287张莉 ]
摘 要: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它既包含着丰富深刻的民族历史发展信息,也代表着民众的智慧理想。而传统节日的生活性、审美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决定了传统节日对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传统节日应该为幼儿园主题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为了使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世代相传,不断创新,我们必须从幼儿阶段开始重视民族文化教育,构建适合年龄特点的传统节日主题活动,彰显幼儿园的课程特色。通过在幼儿园开展传统节日主题活动,传承本土文化,培养孩子的民族感情。
传统节日主题活动、托班传统节日主题活动
根据《纲要》、《幼儿园工作规程》精神,为了让孩子感知、体验传统节日热烈、喜庆、欢乐等浓浓的节日气氛,初步了解健康的民俗习惯及社会规范,培养孩子积极、健康的情感和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让教师、家长都来了解和关心我们的社会,改革当今教育现状,继承与发扬中华民俗传统美德,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更好地推进幼儿素质启蒙教育,我们尝试利用汉族的传统民俗节日设计主题活动方案,通过节日环境熏陶, 节日艺术活动,节日亲子活动等对幼儿进行节日启蒙教育,让其初步了解我国传统民俗节日,体验节日的愉快,萌发幼儿敬老、友爱、勤劳、善良等健康情感与品德,培养幼儿对传统节日文化艺术的兴趣及对艺术的感知、理解、表现乃至创造,使幼儿的认知、情感、行为互为促进,共同提高。
本学期,我们为了使孩子了解中华民俗的优秀传统文化,从小培养崇高的民俗精神和民俗气节,树立民俗自尊心,我们结合节日教育,对幼儿开展了丰富的民俗文化教育。具体实施途径有:环境(根据不同的传统节日,师生共同创设幼儿园、教室、活动室的节日环境);节日主题活动(根据各个传统节日的不同教育意义,我们共挖掘了两个传统节日,中秋节、重阳节;亲子活动(邀请家长来园共同参与幼儿园节日活动)。通过本学期的实践研究,我认为:
一、在节日活动中感知民俗教育
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随着国庆假期结束也悄然而至,如何让孩子们来过个有意义的中秋节?我们开始策划符合托班年龄特点的主题活动。
中秋节这天,教室、走廊布置了中秋主题的各类图片,孩子们自制的“月饼”、“月饼盒”,中秋节的来历,月亮的变化,中秋节习俗介绍。创设丰富的环境,让幼儿在浓厚的中秋节气氛中感受节日的快乐。
新的《课程指南》指出,要让幼儿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性,了解一些接触到的多元文化。要让幼儿参与民间节日活动,感受传统的艺术。我们国家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其悠久的历史中孕育着极为丰富多彩的节日时空,而传统的民俗节日就是我们祖先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创造的节日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如中秋节。为了让孩子感知、体验传统民俗节日热烈喜庆、欢快等浓浓的节日氛围,初步了解健康的民俗习惯及社会规范,培养孩子积极、健康的情感和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幼儿社会性地发展,让教师、家长都来了解和关心我们的社会,改革当今教育现状,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更好推进幼儿素质启蒙教育,我们尝试着进行一系列的活动。
二、在节日活动中体验民俗教育
重阳节是也是我们重点设计的主题活动之一。当今社会,生活水平提过,父母倾尽自己的一切为了孩子,爷爷奶奶也是把孩子当做心肝宝贝,我们的家长总是习惯于付出,不求回报。重阳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体现我国尊老敬老传统美德的节日。这一天,我们组织孩子给长辈制作贺卡,并提倡每个孩子回家为长辈做一件事情,并把照片上传幼儿园,孩子们有的给爸爸捶背,有的给奶奶倒水,还有的给爷爷洗脚,照片上家长开心的笑容让人感动,孩子们也在这次主题活动中学会了孝敬老人,并体会到了孝敬长辈的快乐。
通过重阳节的这一系列活动,使幼儿感受到了和家人一起过节的氛围,集体制作的快乐,孝敬长辈的真情,这正是孩子们需要的。著名儿童教育家宋庆龄说过:“儿童是我们中国和民族的未来,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我深信,只要我们不断地用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与中国革命的优秀传统去培养和教育他们,他们就一定能把我们中国和民族希望的火焰接过来传下去。”
我们今天做的到时会有一定的教育效果。但是,一个节日活动究竟如何更好地与幼儿的活动联系起来呢?如何挖掘更深的教育意义呢?很值得我们去思考、实践。
三、在节日活动中促进家园整合
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完美的教育应由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共同构建,尤其应当重视家庭教育这一环节。因为影响人的发展因素由三个:遗传、环境和教育,而家庭可以说是这三个要素的“综合体”。当一个小生命降世,这个家庭已经自然地承担了教育的重任,家长的道德、修养、文化素质乃至一言一行都无时不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人才的造就。法国著名教育家福禄贝尔曾经这样断言:“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操纵在掌权者手中,还不如说掌握在父母手中。”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家庭作为儿童教育过程中的特殊力量,更是受到人们的重视。新《纲要》也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纲要》还指出:“幼儿园应加强与家庭、社区的密切合作。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家长认同、支持、参与幼儿园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要充分利用家庭、社区及周边环境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
&我们在家长共同参与民俗教育的活动中既提高了家长的自身知识理论,又帮助家长掌握了教育方法和态度,使他们以家长特有的教育影响自己的孩子,使孩子从小在幼儿园、家庭、社会中受良好民俗民风熏陶,使我国具有几千年历史的宝贵遗产、文化精髓能代代相传。
我国有很多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我们尝试挖掘每个传统节日的教育意义,并努力利用家长资源对幼儿进行民俗教育,邀请家长共同参与节日活动。中秋节是我国象征团圆的节日,民间流传着很多中秋节的故事传说,还有很多的风俗习惯。为了让幼儿亲身领略这一浓郁的民俗气息,我们托班邀请家长代表(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参与“欢庆中秋”活动,由家长代表向孩子讲述了有关中秋节的传说,孩子们听得可认真了,并且组织家长与孩子共同制作中秋节月饼,孩子们从未做过月饼,很是好奇,听说中午就吃自己做的月饼时,做的更加带劲了。中午大家一起品尝自己做的月饼,孩子们都开心的说月饼真好吃。孩子们在这样的大活动中体验中秋节是团圆的节日、愉快的节日,相信大家会彼此感动。
四、节日教育原则的讨论与思考
传统节日教育有助于幼儿认知、情感、行为的相互促进与发展,因为节日活动的氛围是热烈喜庆的,欢快的节日情境能深深吸引和感染幼儿,使孩子们心情舒畅、印象深刻。在节日的意义世界中,最为根本的莫过于人们对生命的热爱,围绕着以求得生存、美化生存为主题的节日活动能使孩子在交往中不断感受与体验生活的美好,从而萌发其积极健康的情感。节日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自然、人类自身、社会发展、民族文化、风土人情等方面,不同的节日时空,不同的节日内容赋于幼儿以不同的教育意义。我园传统节日教育实践研究也证明:幼儿园传统民俗节日教育将有利于孩子认知、情感、行为的互为发展,即有助于幼儿了解社会民俗习惯、社会礼仪及规范等,在让幼儿益智、健体的同时培养其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幼儿的社会化。因此,实践证明:在本研究条件下,我们挖掘的传统民俗节日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是可借鉴的。
首先节日都与一定的知识和社会背景有关,开展节日活动必须以一定的社会知识为基础,在选择节日活动内容时,教师务必周密考虑以保证内容的准确、真实、科学,否则活动便失去了教育价值。
其次,幼儿节日教育应该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规律。如中秋节与家长共同制作月饼,考虑到托班孩子年龄特点,孩子们负责用模具给月饼印花,孩子们既锻炼了小手肌肉,也体验到了做月饼的快乐。
再次,传统节日是特定社会发展背景下的产物,具有时代的烙印,其精华与糟粕并存,在幼儿园进行传统节日教育选择教育内容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精神及皮亚杰的相互作用论,幼儿园传统节日教育应力求在艺术活动、环境创设等幼儿园一日活动各环节中、在家园、社区等诸教育活动中相互渗透、有机结合。
最后,节日活动具有一定的情景性,在节日当中,人们的生活秩序呈现出区别于日常生活的“非现实性”特点:节日饮食取代“日常食品”、节日服饰也异于往常……,节日不仅仅有着不同的表象活动,而且有着更深层次的意义。在这个特定的时空中,人们通过象征性的物质与精神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愿望与情感,人们在节日的场景中互相沟通,交流体验节日的快乐。在节日教育中,教师应积极创设节日的氛围、情景,设法调动幼儿情感。因为感染性是情感的一大特点,只有这样才能以情激情,以情育情,从而达到情感迁移,使节日教育收效。
因此,教育应遵循科学性原则、渗透性原则、情动性原则。
1、教育内容的思考
节日具有发展性,随着社会的变迁,人类文明的进步,节日的内容日益广泛,因此对于现代幼儿教育工作者来说,除了让幼儿不忘我国传统民俗节日,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外,更应该关注那些与现代社会发展紧密相连的现代文化节日。充分挖掘现代节日的教育内容对孩子开展节日教育,让节日教育赋予浓浓的现代气息,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同时传统民俗节日教育范围也可以从汉族扩大到其他少数民族及国外的一些传统节日,让孩子初步接触一些多元的节日文化,有利于孩子的社会化。
因此,我们对节日教育内容必须有所选择。我们应该选择那些贴近幼儿生活,能让孩子理解接受,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生活经验的具有时代气息、教育价值的节日内容给孩子以教育,才能发挥节日教育的积极意义。
2、教育环境的思考
环境和教育对儿童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教育作用,外界适宜的刺激则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源泉,儿童发展的特征也是在与人的交往以及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和发展的。在我们的传统节日教育中,除了依靠幼儿园的主体教育外,幼儿园应与社区、家庭有效结合。家庭、社区要积极参与教育环境的创设,积极开辟社会教育资源,丰富民俗教育内容,拓宽几哦按语途径,要善于就地取材。
应发挥环境的渲染教育作用,在创设节日环境的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新闻传媒,社区活动等有关节日环境进行渲染教育。
我们通过节日这一途径,将优秀的民俗文化传递给了孩子,使他们从小具备正确坚定的信念,将民族和我们祖国希望的火焰传承下去,达到了一定的教育效果。在一学期不断学习、实践、反思中,我们将继续在民俗教育的道路上探索、求实。
阅读全文(300) |
标签: 上一篇:下一篇:
后,你将出现在这里
&Copyright &copy
, All Rights Reserved徐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版权所有:徐州市教育教学研究室徐州市新生街76号(原九中)C407 电话: 1 备案号: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亲,学前网为您推荐了以下选购商品哦!
5.285.5销量:892件
0.350.36销量:2928件
2.692.80销量:1759件
最新园所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传统节日开展主题活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