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怎样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t检验

关于生物实验“对照组”的方法学辨析
关于生物实验“对照组”的方法学辨析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姚宝骏& 陆建身
贵州铜仁学院&
  关于生物实验中“对照组”的问题,不少中学生物教师对此不甚明了,不能准确识别生物实验中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不少麻烦。为此笔者尝试对生物实验中“对照组”的概念进行初步探讨并列举实例加以辨析。
  一、什么是“对照组”
  一般认为,“对照组”是在生物实验中不接受实验变量的处理,用作与“实验组”相对照,以确定实验处理效果的一组实验对象①。其实,“对照组”是对“控制组”的一种通俗的说法,在人教版及其他版本的生物教材上也都借用了这一称谓。严格地说,“对照组”并没有能够准确表达出“控制组”的本质含义。首先,“控制组”的实验对象一般是随机分派的,而“对照组”的实验对象可以是特定的对象②。其次,“对照组”强调对照,而“控制组”的本质含义则是强调对无关变量的控制,以消除无关变量对实验变量的污染。对无关变量的控制才是实验设计的关键,只有控制住无关变量“对照”才能真正实现。控制的方法很多,而设立专门的“对照组”只是其中最为普遍的方法之一,因此,“控制组”并不等于“对照组”。但是由于“对照组”的说法简单,易于接受,所以,中文对“控制组”普遍采用了“对照组”的说法。
  二、如何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
  关于生物实验中“对照组”判别问题有一些文章作了一些辨析,尚没有一致的评判标准,目前主要有两类看法。一种认为:所谓“对照组”是指在实验中处在正常状态下的组别。例如,测试某种新药的效果的实验,实验设置两组,第一组接受药物处理,第二组使用安慰剂。这样,第二组就被认为是“对照组”,而第一组为“实验组”。这种判别“实验组”,“对照组”的标准目前被很多人所接受。
  另一种标准认为:“对照组”的判别要根据实验研究的假设和目的,“实验组”是接受与假设一致的实验处理的对象,而“对照组”则是不接受这种处理的对象③。&&
  例如,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实验。实验的假设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该实验的设计是,将相同的植物分为两组,第一组在密闭的空间中有光照的条件下,空气中保持正常浓度的二氧化碳,第二组除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之外,其他各项条件与第一组相同。那么,按第二种评判标准,第二组是“对照组”。因为,实验的假设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所以,施加二氧化碳的实验对象就是“实验组”;而反之就是“对照组”。
  再如下图1关于种子萌发的条件实验。
  实验目的是想要验证种子萌发需要水分。请问在这个实验中,哪组是对照组?
  我们可以看到两组的光照和空气条件都相同,只有水分条件不同,第一组为干棉花,第二组为湿棉花,根据第二种标准,因为第二组有水分而第一组没水分,第二组的实验处理与实验目的一致,所以第二组是实验组,而第一组就为对照组了。
  对于此实验“对照组”的判断如果按第一种标准,因为我们不易确定那种情况是正常状态,所以将会有一定的困难。
  三、“对照组”辨析
  1.不同判别标准各有优劣
  在不同情况下,两种评判标准各有优缺点。例如: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设置如下组别:
  (1)S型细菌的蛋白质+R型活细菌→培养基培养基+R型菌落;
  (2)S型细菌荚膜的多糖+R型活细菌→培养基培养基+R型菌落;
  (3)S型细菌的DNA+R型活细菌→培养基培养基S型菌落+R型菌落;
  (4)S型细菌的DNA+DNA水解酶+R型活细菌培养基培养基→R型菌落
  对此实验,根据第一种评判标准,哪一组是处于正常状态下的呢?没有一组是处于“正常状态”下的,评判缺乏明确的依据。但是根据第二种评判标准,由于实验的假设是:DNA是生命的遗传物质,则较易做出判断。(3)是“实验组”,其他各组均作为“对照组”。
  而另一些实验设计如,探究蚂蚁触角的功能实验,将若干蚂蚁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保留触角,而第二组去除触角,然后观察蚂蚁的行为。对于这一实验,按第二种评判标准,因为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蚂蚁触角的作用,自然第一组因为有触角,所以,就是“实验组”;而第二组去除触角作为对照。但是该实验按照第一种评判标准,则该实验的第一组处于正常状态,应为“对照组”,而第二组为“实验组”。此时,第一种评判标准评判的结果更加符合我们的常识。
  2.不同评判标准间存在矛盾
  像上面的探究蚂蚁触角作用的实验。还有例如,萨克斯探究植物在光照条件下产生淀粉的实验。根据第一种评判标准,在这个实验中照光部分为正常状态,应为“对照组”,而遮光部分为“实验组”;相反,按第二种标准,因为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植物在光照条件下能否产生淀粉,所以认为照光部分为“实验组”而遮光部分为“对照组”。
  这种对“对照组”认识的不一致,评判标准的不确定,给生物教师和学生带来了不少麻烦。
  3.评判困难的原因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不一致的结果呢?就其根源在于对“对照组”认识的偏差:(1)将“对照组”等同于“对照”;(2)要求在生物教学中严格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仅从表面现象判定,没能在本质上认识“对照组”。
  在实验研究中关键是要准确了解随自变量的变化因变量的变化情况。获得因变量的变化情况可以通过多种方式,通常是设置“对照组”比较不同处理的结果。但这不是必须的,只要能得到这种变异情况未必都需要设置“对照组”。如,相互对照和自身对照,如果一定要分出“实验组”与“对照组”就很牵强。实验研究中一定需要对照,但未必一定需要“对照组”。
  此外,严格区分“对照组”与“实验组”并没有必要。根据每个人不同的实验目的,不同的条件,同一组实验对象,可以是不同的组别(“实验组”或“对照组”)。实验研究只关心由自变量变化引起的因变量变化。从统计分析上来说因变量从a变到b,与从b到a的结果是一回事,实验只关心a与b的差值,至于a是参照点还是b是参照点并没有太大关系。实验设计的关键还在于控制好无关变量,使实验结果能够说明因变量的变化与自变量有无关系。在实验目的和假设不清楚的情况下,让学生严格区分“实验组”和“控制组”既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
  注释:
  ①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
主编.心理学大辞典I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24.
  ②车文博主编.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00.
  ③Din,Y.Y..Assessing
the concept of controlled experiments in science teachers[J].Journal
of Biology Education 1999,(4):204-208.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浅谈生物实验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辨别
下载积分:1800
内容提示:浅谈生物实验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辨别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3|
上传日期: 05:34:15|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浅谈生物实验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辨别
官方公共微信视频: 初中生物七年级微课《如何区分对照组和实验组》罗湖外语学校【陈晓霞】(深圳市网络课堂初中生物同步课堂微
昨晚结束的英雄联盟LPL联赛,EDG在先胜一局的情况下,被IM让一追二翻盘,厂长被推倒了风口浪尖处。
啷里格朗,浪里个浪,这里是乾坤无极八卦专题,我们今天要说到名人:Uzi。话说Uzi(签约虎牙直播)虽然只是20岁的孩子,但是四年以上的从业经历使得他拥有大多数没有拥有的精彩经历。而Uzi虽然有诸如狂小狗,洗澡狗等称号。但是他最喜欢的事,除了吃以外,就是买改名卡(毕竟土豪)Uzi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实验组和对照组t检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