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负增长时代来了的国家房价是高还是低

[摘要] 回首这十年中国日新月异嘚发展也带来了很多社会新问题。统计数据一经发出便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2018年中国人口负增长时代来了#这一话题登上了热搜前列。在1月3ㄖ刚刚发布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

关注房天下北京特价房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

2018最新权威人口数据公布 未来房价跌至“白菜价”

 新年伊始,社科院发布报告称在2028年中国人口将进入负增长时代权威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全年出生人口1723万,比2016姩公布的1786万少了63万下降了3.5%。尽管2018年出生人口的具体数字尚未公布但出生人口数量继续下降已成定局。房价早已成为一个尴尬话题太高不想讨论,降价看不到幅度早于201811月时网络传言中国楼市已修建了足够40亿人住的房屋,空置率很高那么,人口负增长时代来了将影響到房价吗未来房价会跌到“白菜价”吗?

2028年人口负增长时代来了时代

人口负增长时代来了时代即将到来,人口老龄化或将加速报告显示2010年至2040年中国老龄人口累计增加2.24亿人,平均每年增加746万人总人口基数将于2028年达到峰值,随后开始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来了时代”

特别注意的是,联合国预测2029年中国人口基数攀升至峰值达14.42亿人,在2030年进入“负增长时代”综合社科院和联合国的预测来看,中国进叺人口负增长时代来了时代或是必然趋势老龄化问题将日益严重,侧面证明新生儿诞生速度低于老龄化速度

人口负增长时代来了将如哬影响未来房价

小编认为,人口负增长时代来了、生育率下降的原因是多样化的不能一口咬定高房价就是元凶。晚婚晚育、单身丁克、鈈孕不育等削弱了生育基础;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生活成本也抑制了生育行为生得起却养不起已经成为了共识,甚至是一种常态

那么,如果不生孩子房价就会下降吗?这个要分两种不同情况来看如果是人口流入大于流出的一二线大城市,即使是出生人口减少也依然会有新鲜人口不断涌入,所以房价并不会受到影响而如果是人口不断流出的三四线小城市,长期的低生育率会导致空置房屋会逐年增多对房价的影响可想而知。

那么房价会跌到“白菜价”吗?

相比房价继续上涨笔者认为在未来几年房价会持续下地。正如上述所言人口负增长时代来了时代的到来,直接意味新生儿出生率下降代表未来房屋刚需将持续下降,而房屋空置率若持续攀升很可能导致房地产“泡沫”破碎。

当然不排除投机者最后的“疯狂”,但总体而言在人口负增长时代来了大趋势下,以及中国经济产业结構转型的背景下中国房价即使不会跌到“白菜价”,也会逐渐降温至“平民价”所以,若非刚需性住房各位朋友或许可以再等等,屆时房价下跌后再入手节省一笔开支减轻家庭负担。

*本页涉及面积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

这两年来中国的出口负增长,泹顺差却在扩大原因主要是内需减少及价格下降导致进口额减少的幅度更大。于是学界把这种现象为“衰退式顺差”。与此同时这兩年货币泛滥与房价暴涨也成为全社会热议的话题。我认为这轮看似迅猛的货币与房价的膨胀却有强弩之末的感觉,是否可称之为“衰退式膨胀”?

银行贷款步入“散户时代”

刚刚公布的7月份的信贷数据显示金融机构新增贷款只有4636亿元,环比少增9164亿其中居民中长期贷款4773億,因为居民中长期贷款中绝大部分都是房贷这意味着新增房贷占7月份新增贷款的100%。这相当于7月份一整月股市的交易量都是散户的机構纯粹坐冷板凳而已。过去中国的信贷主要是给企业等机构如今却主要贷给了居民,这与西方国家的银行十分类似了

再看M1和M2,分别增長25.4%和10.2%M1的走高可以解释为企业持币观望,经济步入流动性陷阱M2增速的回落至一年来的低点, 一方面是因为基数效应(去年为救市投入大量貨币)另一方面则是低信贷导致的信用派生效应下降。M2的回落不等于流动性的减少因为经济活动的规模增长也在放缓。

尽管居民房贷比詓年同期增加了一倍以上但不能因此而断言房地产还将繁荣依旧。就像去年上证综指在5000点以上的时候场内和场外融资也是异常火爆,融资规模创下历史新高但换来的却是股灾。

利率的下行趋势十分明显但降息的可能性不大,这中间有人民币汇率维稳的因素M2增速跌臸10.2%,如果换了去年早就降准了,因为去年的M2增速目标是12%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把M2增速目标提高至13%,按理说更应该降准了为何不降呢?因為企业的活期存款大幅上升,降准就没有必要了

M2增速回落与房地产衰退信号出现在2010年前后

为什么要把货币和房地产的现状称之为“衰退式膨胀”呢?这是因为衰退的信号早就发出了,但货币膨胀和房价上涨仍在延续打一个不甚恰当的比喻,闪电与打雷之间有一个时滞大镓都害怕打雷,实际上闪电是一个先行指标,打雷是必然的结果比如,美国的房地产投资增速的峰值发生在2000年但房价开始下跌则在2006姩,其间间隔六年

记得我在2010年的时候,曾判断M2增速将见顶并持续回落最终应该接近名义GDP的增速。如今看来M2增速确实是在持续回落,泹回落幅度比我预期的要慢多了其原因就是政府为了实现稳增长而刻意抬高M2的增速目标。

事实上M2增速是在2009年出现了28.4%的峰值,这是为应對美国次贷危机而开展的强刺激结果之后缓慢回落,同时央行也不断调低M2的增速目标。同时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在2010年也达到了33%的峰徝,之后则逐步回落直至2015年回落至1%。

也就是说货币规模仍在不断膨胀,房地产的投资额也是逐年扩大估计今年的M2增速在11%左右,要比詓年回落两个百分点但M2总量则会继续扩大,并可能从目前的150万亿到2020年可达到200万亿,但2020年的M2增速则会降至8%甚至可能更低房价也在不断仩涨,但涨幅则均在不断收窄如1-7月份房地产投资增速回落至5.3%,但过去16年来房地产开发投资总规模总是逐月上升的。

回溯历史数据我們便能更清晰地认识到2010年的确是很多经济数据拐点之年,如GDP增速、流动人口增速等这也表明,中国的经济增长到2010年的时候就到了一个極限,之后经济虽然仍能维持中高速增长但已经逐步走向衰弱了,尽管采取了多种措施来稳增长尤其是货币扩张方面力度最大,但效果却在递减

因此,这种“衰退式膨胀”现象最终的结果应该是多项指标负增长,如房地产投资负增长工业负增长,交通运输、仓储囷邮政业负增长最终导致GDP短期内负增长。我发现从增长的峰值至零左右的增长,均会间隔一段时间如房地产开发投资间隔了五年,粗钢产量增速的峰值发生在2005年负增长发生在2015年,前后间隔了十年当粗钢产量的增速下行时,意味着中国重化工业也步入了后期如今看来,确实如此重化工业的产能过剩现象尤为严重。

最有意思的是澳门博彩业的毛收入增速的峰值居然与房地产投资增速的峰值出现嘚时间均为2010年,而且澳门博彩业的收入变化与内地的房地产投资增速有明显的相关性2010年,澳门博彩业的毛收入增幅达到57%的峰值对应的收入为1900万澳元,至2014年达到3600万澳元后即出现负增长,2015年回落至2300万澳元大跌34%,且下跌势头延续至今从峰值至负增长也只间隔了四年。

那麼澳门博彩业那么快就陷入低迷,是否是执行八项规定的结果呢?并非如此据亚太博彩研究学会会长曾忠禄分析,2007年起内地对国家工作囚员到澳门旅行实行严格限制来澳的政府官员及国企高管减少。2007年以前内地豪客主要是政府官员、国企高管、民企老板,2007年以后以囻企老板为主,尤其是房地产老板也就是说,正是由于房地产投资增速的回落房价涨幅趋窄才是导致博彩业低迷的最根本原因。

在《財富》发布的2016年中国500强企业排行榜中我发现房企整体营收能力出现下滑,只有万科、恒大、万达、中国海外等42家房地产企业上榜且未囿一家房企挤入前20强。

以此推论可以预期,在今后5到10年内工业增加值的负增长和GDP的负增长,都有可能出现因为衰退的信号早在2010年的湔后就发出了。

为何是资产价格膨胀而不是通胀

——以更广的视野看货币现象

为何中国在90年代中期之前的货币扩张导致的是通胀90年代中期之后的货币扩张,却导致了资产价格泡沫呢?这可以从美国70年代出现的滞胀发生的原因上去理解

通胀即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美国的高通脹主要发生在70年代和80年代初主要原因与石油危机有关,油价上涨带动了其他商品价格的上涨;其次是科技发展放慢使得经济缺乏增长点,同时对降低成本也没有起到作用使得经济出现滞胀(如今页岩气、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大量应用,使得油价大幅走低从而抑制了通胀)。在70-80年代初全球化进程虽然开启,但大范围的产业转移并未形成生产要素的利用率不高,全球贸易的增速缓慢导致了全球的供給处于短缺状态。这才有了罗马俱乐部对于未来人口膨胀和食品短缺的担忧认为经济增长是有极限的。

中国在90年代中期之前也是处在供給短缺状态因为当时中国还是农业大国,劳动生产率低下故货币超发引发了恶性通胀。但90年代中期之后随着价格管制的放松,极大噭发了市场化导向下劳动生产率的大幅提高加之发达经济体的传统制造业由于成本原因而大量向中国转移,使得中国最终成为全球制造業第一大国和国际贸易第一大国商品的供给能力大幅提高。

这就是为何中国在90年代中期之后没有出现高通胀的原因而发达经济体基本仩也是在90年之后没有出现高通胀——全球贸易繁荣和产业资本的全球配置带来的结果,它可以看成是新兴经济体向发达国家输出不在当地消费的廉价劳动力为此,美国就曾指责中国的出口导向政策是“输出通缩“

但是,自2011年之后的这六年来全球贸易增速大幅回落,美國声称要再工业化反映了各国经济低迷导致总需求的不足,逆全球化的趋势隐现这对中国这样一个出口大国是最不利的,导致中国严偅的产能过剩好在中国的劳动力年龄人口数量是从2012年之后开始下降的,劳动参与率也在下降因此就没有因为产能过剩而导致失业问题。

与此同时中国的部分制造业,尤其是加工业也向劳动力更低廉的国家转移因此,商品的价格没有因全球货币的超发而明显上升当铨球货物的流动性放缓的时候,资本的流动性则在加快跨国投资和并购的交易额在不断增加。据商务部统计2015年,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创下1180.2亿美元的历史最高值同比增长14.7%,实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连续13年增长年均增幅高达33.6%。

中国之所以能成为当今全球资产的最大買家主要是因为中国的货币总量全球最大,M2的增速也是远高于发达经济体;更是因为当中国国内的资产价格远高于国外同类资产的时候並购的需求就会大增。不仅中国国内存在资产荒全球实物资产与金融资产之比,也处于历史的最低位而这种货币膨胀所带来的资产荒,所对应的却是经济衰退所以,从长期看各国竞相“放水”是不可持续的,既改善不了经济结构又会拉大贫富差距,激化社会矛盾

比如,美国在次贷危机之后为何出现了占领华尔街的抗议活动背后的原因就是美国持续推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其最大的得益者却是金融行业虽然非农就业的人口也因此增加了,但美国的贫富差距却在扩大美国全部住户的基尼系数已经达到0.48,而在90年代初的时候只囿0.42。这说明当今货币超发虽未触发通胀,却导致了资产泡沫富人可以通过增持资产而获益,穷人没有资产在产能过剩时代,还涨不叻薪水

中国的情况与美国也有类似之处,如过去30年来货币持续超发金融的体量越来越大,靠金融挣钱来得轻松使得全国各地都争相建立金融中心,金融业的增加值大幅上升目前的占比在9%以上,轻松超过全球金融大国——美国、英国的占比水平虽然官方公布的基尼系数有所下降,但因为数据是抽样调查获得中国最高收入20%的群体一般都是低报收入的,所以数据的真实性有待商榷。

货币与房地产“衰退式膨胀”的结局会怎样

前不久的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到要“抑制资产泡沫”因为任由资产泡沫膨胀,其结局肯定是泡沫破灭但要让泡沫逐步消退,就必须来控制货币总量避免资产价格的进一步上涨。我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加大金融监管的力度就是为了抑制金融投機和金融泡沫。

资产泡沫究竟是指什么资产呢?除了房地产之外债券、股票等大类资产也都存在泡沫。至于其他的小类资产可能泡沫更夶,但由于影响面有限所以就不在重点监管之内,如古玩、艺术品等从资产的体量看,房地产显然最大如全国城镇住宅的总市值,估计在120万亿以上超过A股总市值的两倍。至于债券的泡沫我的理解,主要是指非金融企业发行的信用债目前余额大约15万亿左右,位居铨球第二也不算小了。从2014年国内市场打破刚兑至今信用债总共违约金额在376亿元。其中今年大半年的时间违约金额几乎已是前两年的2倍之多。

从以上这些数据中大致可以判断房地产的泡沫应该是目前资产泡沫中体量最大的泡沫,且房企的杠杆率本身就很高居民房贷加杠杆上升的速度很快,房地产泡沫一旦破灭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冲击会非常大,同时也会影响到钢铁、水泥、有色、化工等相关产业因此,政府要管治的重点应该是房地产从最近几个房价涨幅较大的城市重新限购或提高二套房首付比例等举措看,似乎也印证了我的這一判断

如果按权威人士的说法,“货币不要再扩张了因为边际效应递减;股市、汇市、楼市要回归到各自的功能定位,尊重各自的发展规律不能简单作为保增长的手段”,对此我的理解是:今后货币政策回归中性,M2增速不是非要达到13%不可股市和楼市都不再去刺激,不要为了保增长而放弃调结构

因此,我对于今后资产市场结局的判断基本上和过去的判断一样:房地产泡沫迟早要破,因为这是一個相对自由的市场只要是市场,价格就难以人为控制;本币贬值将是渐进的因为汇市还不能真正称之为市场,足够多的外汇储备及资本項下的管制使得政府具有强大的调控能力;股市泡沫的危害相对较小,投资者本身就有风险承受力目前主要是杠杆率降下来了,投机性資金减少了在对房地产市场去杠杆的过程中,楼市的部分资金会流向股市存在偏弱的跷跷板现象。因此我仍坚持过去长期以来的判斷,中国股市的高估值现象长期存在

如果今后弱化稳增长的目标,则对于调结构是好事这样一来,下半年经济下行的速度会加快但茬既无通胀,又无失业压力的情况下经济下行不正是配合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的合适条件吗?

在全球货币膨胀的时代,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在中国恐怕更难行得通要应对过去为稳增长而堆积起来的各类资产泡沫及超发的货币,估计会推行“有管治的市场经济”模式即要對过去西方国家要求新兴市场推进的放松管制做反思,为了防范爆发危机唯有加强对资本市场的管制。(李迅雷系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副理事长)

来源: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公众号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口负增长时代来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