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教师被电信诈骗一千万上千万 教师收入真的很高么

您可能对这些帖子感兴趣
24小时排行
“挑战者”是英国维克斯防务系统公司生产的主战坦克,1983年列入英军装备,用以取代英军20世纪60年代装备的“酋长”坦克。它是较重的一种主战坦克,有清华教师被电信诈骗1760万 舆论为何“歪楼”教师收入
&&&&摘&&要:8月30日,网传一则“警情通报”称,清华大学一老师被电信诈骗人民币1760万元。北京市海淀警方当晚10点30分通报称,已经介入调查,正在全力开展工作。多数网友不是同情该教师的不幸遭遇,而是对被骗金额颇感兴趣,甚至追问一名老师为何有如此多的现金。
  此前,不少人指责因电信诈骗上当的人&愚蠢&,清华教师受骗的案例告诉人们,聪明人也可能被骗。骗子让人防不胜防,谁也无法保证自己不被骗。
  8月30日,网传一则&警情通报&称,清华大学一老师被电信诈骗人民币1760万元。北京市海淀警方当晚10点30分通报称,已经介入调查,正在全力开展工作。(《京华时报》8月31日)
  看到这条新闻,你首先会想到什么?浏览网友跟帖可以发现,多数网友不是同情该教师的不幸遭遇,而是对被骗金额颇感兴趣,甚至追问一名老师为何有如此多的现金。
  如果只是单纯好奇,倒还罢了,但是一味质疑该教师有这么多钱,就把关注点跑偏了。被骗1760万元,确实有诸多新闻看点,但事件本是老师被骗,电信诈骗再添恶例。无论被骗1000元还是被骗1000万元,谴责的矛头都应该对准恶贯满盈的电信诈骗,并且弄明白为何清华大学的教师也栽在骗子手里。
  能在中国顶尖名校从教,智识一般没有问题,却中了骗子圈套,足以说明骗子善于设置陷阱。此前,不少人指责因电信诈骗上当的人&愚蠢&,清华教师受骗的案例告诉人们,聪明人也可能被骗。骗子让人防不胜防,谁也无法保证自己不被骗。
  不指责骗子狡黠,却批判被骗者愚不可及,属于打错了板子;不去谴责骗子制造罪恶,却质疑清华教师哪来那么多钱,让人想到鲁迅的一段话,&遭劫一次,即造成一群不辱的烈女,事过之后,也每每不思惩凶,自卫,却只顾歌咏那一群烈女。&荒谬的逻辑很相似。其实,我们最需要思考的是如何逞凶,如何抓住骗子。
  被骗清华教师的钱究竟从何而来?据报道,被骗老师今年53岁,住在北京蓝旗营小区8号楼。一些清华师生称,&其实这是被害老师的卖房款,要不谁有那么多现钱?&&刚卖了房子,被骗子以手续不全涉嫌偷税及诈骗为借口行骗。&如果此说属实,就能解答该老师何以有那么多钱。北京房价高,被骗老师所住的蓝旗营小区房价尤高,一套房子数百万、上千万都有。
  骗子何以得逞?他是怎么知道该老师卖房的?如今精准诈骗,难道没有帮凶?我们常说骗子神通广大,其实他们并不神,之所以如此&厉害&,是在于他们已经规模化、产业化,通常是团队作战,且有一些机构当帮手,清楚掌握了被骗者的核心信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他们当然容易得手。为此,如果不把将骗子及其帮手一网打尽,就不可能起到真正的惩戒作用。
作者:王石川&nbsp&nbsp
网络编辑:金丽娜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清华大学老师被骗千万 难道真是骗子“智商”太高? - 中国网山东法治 - 中国网 o 山东
清华大学老师被骗千万 难道真是骗子“智商”太高?
【摘要】今日,一则“警情通报”在网络流传,称“29日晚上23:25分,中关村派出所110接报:海淀区某小区清华大学一老师,被冒充公检法电信诈骗人民币1760万元。”据悉,该通报内容属实,确有一名清华大学老师遭电信诈骗1760万,具体案情尚待进一步通报。
今日,一则&警情通报&在网络流传,称&29日晚上23:25分,中关村派出所110接报:海淀区某小区清华大学一老师,被冒充公检法电信诈骗人民币1760万元。&据悉,该通报内容属实,确有一名清华大学老师遭电信诈骗1760万,具体案情尚待进一步通报。
事发小区张贴多张&防电信诈骗&海报
昨日,一则由清华大学液晶大楼物业服务中心发布的&警情通报&热传。通报称,29日23点25分,中关村派出所110接报,海淀蓝旗营小区清华大学一老师,被冒充公检法电信诈骗1760万元。
记者从警方获悉,清华教师被电信诈骗属实,警方已介入调查,正全力开展工作。
昨晚9时许,记者来到事发小区探访。小区内电子显示屏播放着警方的提示防电信诈骗信息。一名自称社区治安负责人的中年男性表示,受害者为该小区8号楼居民,系清华大学教师。
8号楼一楼电梯口处张贴了多张&谨防电信诈骗&的宣传海报,&海报是刚贴上去的。&一名8号楼的居民说,上午曾看到警方人员在楼门口出入。
据居民介绍,蓝旗营小区建成于1998年,住户以清华、北大的教师为主,平均年龄较大。
版权所有 ©
京ICP证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号 京网文[5号华图教育微信号:huatuv
华图教育参与微社区互动
华图教育认证官方微博
华图吧百度贴吧:华图
华图在线官方APP
关键字:面试热点,公务员,清华老师被骗千万,公务员面试热点
2017国考面试热点:清华老师被骗千万,电信诈骗何时休
空面试热点相关背景
8月31日,一则由清华大学液晶大楼物业服务中心发布的&警情通报&在网络上热传,引发网友关注。通报称,8月29日晚,中关村派出所110接报,清华大学一老师被冒充公检法的人电信诈骗人民币1760万元。记者向海淀警方求证属实,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具体情况还有待相关部门进一步通报。 (8月31日《长沙晚报》)
空面试热点独家解析
@新京报仲鸣:有一种论调是:清华老师也能被骗?或者这么傻的人怎么能赚这么多钱!如果说,网民八卦清华教师工资待遇等,是基于对高校教师这么&壕&的本能猎奇,段子化解读是网络后喻文化的常见现象,那斥受害者&傻&,无疑是跑偏;将受害者默认为&很傻很天真&的打趣,在幽默的表象下,内嵌了某种病态认知,那就是&你傻你活该被骗&。这是在归因层面将电信诈骗牵涉的问题主次倒置,乃至是非混淆。我们往往高估了受害者的防骗能力,也低估了诈骗犯的行骗能力。如果一个社会要求公民掌握的不只是防骗常识,而是针对花式诈骗的360&无死角防骗技巧,和升级节奏完全跟上骗术的技能包,民众变成惊弓之鸟,那这个社会对电信诈骗的治理,必定是大面积失效的。抱着&你蠢你活该&心态看清华老师被骗,认为诈骗根由不在诈骗本身而在受害者&傻&,才是真的太过&天真&。
@人民网蒋萌:穷人也好,富人也罢;没文化也好,有文化也罢,都有受骗上当的案例,说明骗术面前人人平等,身份高低与财富多寡不是会否被骗的决定性因素。不得不说,社会存在贫富差异,一些人心态失衡,衍生出&穷人皆正义&、&富人都不是好东西&观念。面对富人受骗,一些人幸灾乐祸,甚至觉得富人&活该&倒霉。这种思想其实是亚健康的,它忽视了法律与社会应当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与正当权益。换言之,如果法律与社会不保护公民的正当所得,人们怎能具有创富的动力?倘若有钱人与没钱人都处于惴惴不安中,谈何社会稳定?至于这名清华老师如何获得1760万元,应由纪检监察部门操心。如果某人有证据证明该笔财产&有问题&,大可以举报。在没有违法证据的情况下,对诈骗案中的受害人说三道四,恐怕不厚道,缺乏说服力。
@太行日报刘鹏:很明显,电信诈骗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呈现出泛滥之势。而且预防诈骗,个人防范只是第一步,也只是其中一个环节。如果公安部门的打击力度,电信等单位的防控能力,银行账户的管理力度,相关个人信息的保护等都集体失责或者失守,个人就算再警惕,再天才,明显也是无法独力抵御诈骗的。
比如徐玉玉,骗子能够准确地知道她的电话,并且知道其考上了大学,有一笔助学金要办理手续等信息。遇上这样的&精准诈骗&,有几人能够完全防范?徐玉玉那边,6名犯罪嫌疑人虽然已经悉数落网,但相关信息泄漏的途径、责任人等,依然尚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这边,清华老师又遭遇类似骗局。如此接二连三的悲剧的发生,如果一定要说明什么的话,除了要加强个人的防骗意识,明显还有要加大信息保护的力度,以及对类似诈骗案重视的程度、打击的力度!
否则,谁又能够保证,即便自己比清华老师还高知,就不会遇上&总有一款适合我们&的诈骗?谁又能够保证,我们一旦遇上这样的诈骗,就一定能够保证不上当受骗?当务之急,除了完善相关刑事法律之外,还要构建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完整法律体系,建立健全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基本法律制度。
@长沙晚报朱昌俊:电信诈骗精密化和普遍化的背后,是社会治安和秩序维护的新转向。过去,谈到社会治安,我们侧重的多是传统意义上的安全秩序与街头暴力。但在信息社会,对于社会安全秩序的冲击更趋精密化与隐蔽化,其中很重要的一种形式就体现为利用技术手段进行的诈骗。但目前无论从公共治理,还是从社会观念来看,对这种转变的认知与行动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滞后。
电信诈骗在很多人看来仍仅是只能骗骗&智商低&的人的小伎俩。所以,在社交平台上我们乐于转发那些&把骗子骗得想哭&的段子化信息,当诈骗发生后,我们习惯将之视为是受害者交的&智商税&。类似潜在的社会心理,一方面消解了骗术的真正危害和防范难点,另一方面也降低了社会对于骗术的预防。一些人所谓的&防骗宝典&,不过就是信奉不再相信任何陌生人。然而,且不说这种思维的潜在危害,单就说对于陌生人的界定会因时因人而异,其实际效果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电信诈骗本质是信息社会的犯罪。要从根本上遏制这一犯罪的蔓延,只能依赖于公共防治网络的缜密化。这既包括对于犯罪行为的精准打击,也包括相关预防体系的建设,比如信息安全的保障,安全责任的落实,防骗教育的跟进。由于这一犯罪所牵涉到的诸多领域的失范,要治理好这个问题,仅仅依靠公安部门是远远不够的。
@深圳晚报石迪:不得不承认,诈骗引发的痛感是有阈值的。上一分钟为徐玉玉的不幸而声嘶力竭,与下一分钟质疑大学老师并不冲突。只能说明, 1760万这个数额带来的冲击已经遮盖了对诈骗的恐慌,成了更迫切的焦点。
一定程度上,这与教师职业污名化加剧有所关联,一旦涉及巨额财产,便会触发外界敏感的&膝跳反射&。而更关键之处在于,对徐玉玉们的不幸报以哀痛,更多出于兔死狐悲之感;而对该教师的质疑,更像跨越阶层的对立,他们本没有敌意,可收入上的鸿沟却会生出一种莫名的仇富心理。
再次面对万恶骗局,暖流变成了寒流,吊诡的情节折射出一种不信任,也暴露出普遍存在的不安全感。这种危机可以被诈骗点燃,也源于自身基础的贫瘠薄弱。毕竟,富豪的小目标和平头百姓的小目标判若云泥,富人被骗千万和穷人被骗一万,所造成的后果同样呈现霄壤之别。
该事件中,大学老师的财产来源有无猫腻,无法贸然下定论,但大学教师的隐性收入问题,的确亟待有关方面加大规范和整饬力度。而对收入差距的改善,其实和打击电信诈骗一样,需要用高效率的实事来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希冀。须让民众有所期待,在一个愈发和谐的社会,任何人遭遇的不幸,都能获得善意纾解和热忱援助。
华图解析: &清华大学老师遭电信诈骗1760万元&的消息之所以被广为人知,究其原因,其一是质疑老师为什么有这么多钱;二是觉得清华大学老师这么高智商也被诈骗,觉得不可思议,甚至忍不住嘲笑他一把。
事实上,被骗往往与智商没有多大关系,反而是和我们忍心中的一大弊病有关,那就是贪婪,这是天生的,无法改变。在自然界,生物大都处于一种&活在当下&的状态,但人不一样,必须要有不知足,这也是人类前进的动力,否则这社会就没有意义了。
真是人性的贪婪,催生了骗子这一新型职业,而电信诈骗更是成为人们生活中一大&毒瘤&,电信诈骗之所以日益猖獗,极大归责于其犯罪成本低,一部手机、一台电脑就能打出上千个电话,发出上万条短信,在这些数量巨大的人群中,难免有人会上当受骗。加之这种诈骗方式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犯罪分子为了躲避公安机关的抓捕,往往选择在境外作案,而这也确实增加了公安机关的执法成本。而侦破类似案件最困难的还在于技术方面,公安干警往往要通过一个没有身份注册的手机号为线索抓捕犯罪分子,难度可想而知。
清华教师被诈骗千余万,再一次表明,电信诈骗,肆虐已极。面对防不胜防的电信诈骗,单靠警示,已经很难发挥作用。惟有相关部门通力合作,不仅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更要拔出萝卜带出泥,将相关黑色产业链上的人都缉拿归案,才能发挥法律的震慑作用,打压住这股歪风邪气!
面试技巧点击排行榜
热点解析排行榜清华老师被骗千万 电信诈骗真是防不胜防
来源: 作者:湖人迷 编辑:老狼
日 今日,一则由清华大学液晶大楼物业服务中心发布的“警情通报”在网络上热传,通报称,8月29日晚上23点25分,中关村派出所110接报,海淀区蓝旗营小区清华大学一老师,被冒充公检法电信诈骗人民币1760万元。清华老师被骗千万 电信诈骗真是防不胜防通报中提到,各单位加强员工宣传力度,扩大宣传范围,减少和避免此类案件发生。一旦发现此类情况,请第一时间告知片警。从警方获悉 清华教师被电信诈骗属实,警方已介入调查。海淀警方同时提醒市民,不听,不信,不转账,增强自我防范意识。不过网友关心的不少清华老师被骗,而是觉得原来清华老师这么有钱啊?
您还可以收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财务被qq诈骗一千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