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伏旱的时候盛行西风的夏季风不能给南方带来降水

在夏季风比较弱的年份,我国东部地区可能发生的灾害状况是 A南旱北涝 B南北皆涝 C 南涝北旱 D 南北皆旱
问题描述:
在夏季风比较弱的年份,我国东部地区可能发生的灾害状况是 A南旱北涝 B南北皆涝 C 南涝北旱 D 南北皆旱
问题解答:
楼上完全是在误人子弟!正常情况下,属于东南季风的夏季风可推进至我国北方地区,携带海上大量暖湿空气的夏季风和北方的冷空气交汇,形成准静止锋(冷暖锋交汇),较轻的暖湿气流抬升到冷气流上方,形成降雨.而南方此时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炎热,形成伏旱.而夏季风较弱时,只能推进到我国南方(长江中下游)地区,这样就会与冷空气在南方地区交汇形成降雨带,导致洪涝.北方此时受大陆高压控制,炎热干燥.所以南涝北旱就形成了,选择C.
我来回答:
剩余:2000字
一般降水比较少原因是距离海洋远,来自海洋的湿润的水汽难以到达,即缺乏成云致雨的先决条件我国西部地区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夏季风推进速度的急缓
由于夏季风势力强盛,降雨带跳过长江中下游流域直接抵达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在长江停留时间过短,让本来6,7月份降雨的长江出现了一个月的空梅,7.8月份是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的雨季,由于雨季提早来临,使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连续降3个月的雨,肯定会产生涝灾,长江7.8月会出现伏旱,再加上一个月的空梅,长江地区就出现了旱灾,这就是
这两个都是对的吧!它们之间并不矛盾啊夏季风强的时候,运动速度且快带来的水汽多,首先抵达南方,然后一路向北方运动,到了北方时,南方就会干旱,而北方降水量大,易发洪涝灾害.夏季风弱的时候,先抵达南方,南方降水量大,而且运动速度慢,到了北方水汽可能已经被耗尽,南方就易发洪涝灾害,而北方就会干旱
A地区夏秋季节的降水类型是对流雨和台风雨.B地区每年6月一般会出现“梅雨”天气.C、D两地区较易出现春旱的是C地区(也就是华北地区),另一地区不易发生春旱的原因是: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量小;春季有积雪融水补充;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积水多沼泽.C地区出现洪涝威胁时,则B地区容易出现 伏旱(夏季干旱) 现象,原因是暖湿
以下均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 & &7-8月份雨带集中在江淮一带,上海一直到武汉的长江中下游一带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梅雨时节已经过去了,雨带北移),降水稀少形成伏旱天气,当然有时候台风过境会带来大量降水缓解伏旱,仅此而已哦,江淮一带受江淮静止锋的影响,阴雨连绵,造成淮河一带的
这是一道考察准静止锋和雨带移动的问题.夏季风较强年份,海洋来的暖气团速度快力量强,迅速北上,在偏北地区与冷气团达到平衡,形成准静止锋,使雨带照平常年份北移,所以北涝南旱.夏季风较弱年份,海洋来的暖气团速度慢力量弱,难以北上,在偏南地区与冷气团达到平衡,形成准静止锋,使雨带照平常年份南移,所以南涝北旱.正常年份雨带应位于
南多北少,夏多冬少我国水资源在分布上具有时、空分布不均衡和水、土资源组合不平衡的显著特征.我国地域辽阔,跨跃高、中、低三个纬度带,由于东西距海的远近、南北纬度的高低相差大,全国降水量和径流量的地区分布极不均匀,总的趋势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我国地表径流的分布趋势,基本上与降水量相似,但地区分布的不均匀性比降水量更
南多北少,夏多冬少我国水资源在分布上具有时、空分布不均衡和水、土资源组合不平衡的显著特征.我国地域辽阔,跨跃高、中、低三个纬度带,由于东西距海的远近、南北纬度的高低相差大,全国降水量和径流量的地区分布极不均匀,总的趋势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我国地表径流的分布趋势,基本上与降水量相似,但地区分布的不均匀性比降水量更
夏季风强,降水一般会多
没错,是夏季 由于夏季风是从太平洋上吹来水汽多,所以降水多.冬季风是从陆地上吹来的 水汽少 降水少 干旱.我国的峰面雨带 4 5月在我国广东地区,6 7月在长江等地 到了8 9月就会到达华北地区,之后就会南退腿出我国.10月多就会彻底退出!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夏季风由沿海向内陆推进需要不断"爬坡",因此有"春风不过玉门关"之说.夏季来自北极的极地风与夏季风相对抗,而冬季北半球太平洋是低压,东季风可以一路南下
夏秋;旱涝
我国属于中纬度地区,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热带,无寒带)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亚欧大陆东部和太平洋西岸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根据受夏季风影响强弱划分,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明显,降水丰富;非季风区收夏季风影响小,降水稀少,全年都比较干旱.我国的气候类型主要有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共同特点是有四季变化,雨热同期.故选:C.
夏我国东部外流河的汛期,与夏季风进退的迟早强弱有关.
也许感兴趣的知识当前位置:
>>>我国的西安比日本的东京气温年较差更大,降水量更少,其主要因素..
我国的西安比日本的东京气温年较差更大,降水量更少,其主要因素是
A.纬度因素 B.地形因素 C.海陆因素 D.洋流因素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山东省期末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我国的西安比日本的东京气温年较差更大,降水量更少,其主要因素..”主要考查你对&&中国的气候,季风&&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中国的气候,季风
我国的气候: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地区一年内的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冬季风寒冷干燥,是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夏季风温暖潮湿,形成了我国的雨季。除青藏高原外,习惯上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界,把我国划分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我国的气候类型,主要包括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以及高原山地气候。 我国气温分布特点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很大。1月℃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冬季最冷的地方为黑龙江的漠河镇。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夏季最热的地方为新疆吐鲁番。我国由北向南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另外还有高原气候区。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是活动积温。 我国温度分布特点:我国气温分布特点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很大。1月℃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冬季最冷的地方为黑龙江的漠河镇。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夏季最热的地方为新疆吐鲁番。我国由北向南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另外还有高原气候区。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是活动积温。我国干湿地区划分与分布特点:
我国气候特点与评价:
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对比:
温度带划分对比:我国根据≥10℃积温自北向南划分五个温度带,即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同时另有一个独特的青藏高原气候区。
温度带划分及其分布:我国根据≥10℃积温自北向南划分五个温度带,即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同时另有一个独特的青藏高原气候区。
降水分布与时间对比:
我国降水界限的划分:1.800mm年等降水量线,它大致经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然后折向东,沿秦岭——淮河一线,此线以东、以南地区年降水量大于800mm,为温润区。是我国主要的水田作业区,农业以水稻生产为主;此线以北为半湿润区,以旱作农业为主;2.400mm年降水量线,此线大致沿大兴安岭—长城一线到兰州,向西南,经青藏高原到冈底斯山一线。此线是我国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大致分界线,也是我国农耕区与畜牧业区的分界线;3.2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内蒙古中部——贺兰山——祁连山经青藏高原一线。此线大致是我国半干旱区和干旱区的分界线。年降水量200mm以下的地区,多为荒漠地区,除有灌溉水源的绿洲以外,自然环境恶劣,人烟稀少,十分荒凉。我国雨带的推移规律及影响:1.锋面雨带的形成:当夏季风的暖湿气流登陆北上时,与从北方南下的冬季风的冷干气流相遇,较轻的暖湿气流被抬升到冷空气之上。暖湿气流在上升过程中,气温不断降低,冷凝致雨,形成锋面雨,从而在我国东部地区冷暖气流交汇的地带出现一条降水较多的锋面雨带。2.锋面雨带的移动:五月,雨带徘徊在南岭一带;六月,雨带移到长江流域以后,在江淮之间摆动一个月左右(梅雨);七月上旬,雨带开始向北向西推移,七、八月份到达华北、东北等地。(六、七、八月西南、两广地区还受西南季风影响) 中国干湿情况分布图:我国气候分布图:我国季风走向示意图: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及防治方法:
发现相似题
与“我国的西安比日本的东京气温年较差更大,降水量更少,其主要因素..”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891191233904002717954513002512555当前位置:
>>>一般每年从春季到初夏,我国南北方的降水状况有明显差异,南方降..
一般每年从春季到初夏,我国南北方的降水状况有明显差异,南方降水________,北方降水________。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同步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一般每年从春季到初夏,我国南北方的降水状况有明显差异,南方降..”主要考查你对&&中国的气候,季风&&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中国的气候,季风
我国的气候: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地区一年内的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冬季风寒冷干燥,是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夏季风温暖潮湿,形成了我国的雨季。除青藏高原外,习惯上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界,把我国划分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我国的气候类型,主要包括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以及高原山地气候。 我国气温分布特点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很大。1月℃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冬季最冷的地方为黑龙江的漠河镇。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夏季最热的地方为新疆吐鲁番。我国由北向南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另外还有高原气候区。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是活动积温。 我国温度分布特点:我国气温分布特点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很大。1月℃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冬季最冷的地方为黑龙江的漠河镇。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夏季最热的地方为新疆吐鲁番。我国由北向南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另外还有高原气候区。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是活动积温。我国干湿地区划分与分布特点:
我国气候特点与评价:
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对比:
温度带划分对比:我国根据≥10℃积温自北向南划分五个温度带,即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同时另有一个独特的青藏高原气候区。
温度带划分及其分布:我国根据≥10℃积温自北向南划分五个温度带,即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同时另有一个独特的青藏高原气候区。
降水分布与时间对比:
我国降水界限的划分:1.800mm年等降水量线,它大致经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然后折向东,沿秦岭——淮河一线,此线以东、以南地区年降水量大于800mm,为温润区。是我国主要的水田作业区,农业以水稻生产为主;此线以北为半湿润区,以旱作农业为主;2.400mm年降水量线,此线大致沿大兴安岭—长城一线到兰州,向西南,经青藏高原到冈底斯山一线。此线是我国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大致分界线,也是我国农耕区与畜牧业区的分界线;3.2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内蒙古中部——贺兰山——祁连山经青藏高原一线。此线大致是我国半干旱区和干旱区的分界线。年降水量200mm以下的地区,多为荒漠地区,除有灌溉水源的绿洲以外,自然环境恶劣,人烟稀少,十分荒凉。我国雨带的推移规律及影响:1.锋面雨带的形成:当夏季风的暖湿气流登陆北上时,与从北方南下的冬季风的冷干气流相遇,较轻的暖湿气流被抬升到冷空气之上。暖湿气流在上升过程中,气温不断降低,冷凝致雨,形成锋面雨,从而在我国东部地区冷暖气流交汇的地带出现一条降水较多的锋面雨带。2.锋面雨带的移动:五月,雨带徘徊在南岭一带;六月,雨带移到长江流域以后,在江淮之间摆动一个月左右(梅雨);七月上旬,雨带开始向北向西推移,七、八月份到达华北、东北等地。(六、七、八月西南、两广地区还受西南季风影响) 中国干湿情况分布图:我国气候分布图:我国季风走向示意图: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及防治方法:
发现相似题
与“一般每年从春季到初夏,我国南北方的降水状况有明显差异,南方降..”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3304211269613426518271761400180581当前位置:
>>>伏旱是哪个地区的自然灾害()A.南方地区B.北方地区C.黄河流域D.珠..
伏旱是哪个地区的自然灾害(  )A.南方地区B.北方地区C.黄河流域D.珠江流域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旱灾一年四季都可出现.春旱出现在北方广大地区和华南沿海、西南地区,以华北地区尤为严重;初夏干旱出现在北方;伏旱主要出现在秦岭-淮河以南;秋旱主要出现在湘、鄂、赣、皖等省;冬旱主要出现在华南地区.旱灾严重时,往往造成农作物的大量减产,有的地方甚至颗粒无收.故选:A.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伏旱是哪个地区的自然灾害()A.南方地区B.北方地区C.黄河流域D.珠..”主要考查你对&&中国的气候,季风&&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中国的气候,季风
我国的气候: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地区一年内的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冬季风寒冷干燥,是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夏季风温暖潮湿,形成了我国的雨季。除青藏高原外,习惯上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界,把我国划分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我国的气候类型,主要包括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以及高原山地气候。 我国气温分布特点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很大。1月℃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冬季最冷的地方为黑龙江的漠河镇。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夏季最热的地方为新疆吐鲁番。我国由北向南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另外还有高原气候区。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是活动积温。 我国温度分布特点:我国气温分布特点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很大。1月℃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冬季最冷的地方为黑龙江的漠河镇。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夏季最热的地方为新疆吐鲁番。我国由北向南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另外还有高原气候区。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是活动积温。我国干湿地区划分与分布特点:
我国气候特点与评价:
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对比:
温度带划分对比:我国根据≥10℃积温自北向南划分五个温度带,即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同时另有一个独特的青藏高原气候区。
温度带划分及其分布:我国根据≥10℃积温自北向南划分五个温度带,即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同时另有一个独特的青藏高原气候区。
降水分布与时间对比:
我国降水界限的划分:1.800mm年等降水量线,它大致经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然后折向东,沿秦岭——淮河一线,此线以东、以南地区年降水量大于800mm,为温润区。是我国主要的水田作业区,农业以水稻生产为主;此线以北为半湿润区,以旱作农业为主;2.400mm年降水量线,此线大致沿大兴安岭—长城一线到兰州,向西南,经青藏高原到冈底斯山一线。此线是我国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大致分界线,也是我国农耕区与畜牧业区的分界线;3.2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内蒙古中部——贺兰山——祁连山经青藏高原一线。此线大致是我国半干旱区和干旱区的分界线。年降水量200mm以下的地区,多为荒漠地区,除有灌溉水源的绿洲以外,自然环境恶劣,人烟稀少,十分荒凉。我国雨带的推移规律及影响:1.锋面雨带的形成:当夏季风的暖湿气流登陆北上时,与从北方南下的冬季风的冷干气流相遇,较轻的暖湿气流被抬升到冷空气之上。暖湿气流在上升过程中,气温不断降低,冷凝致雨,形成锋面雨,从而在我国东部地区冷暖气流交汇的地带出现一条降水较多的锋面雨带。2.锋面雨带的移动:五月,雨带徘徊在南岭一带;六月,雨带移到长江流域以后,在江淮之间摆动一个月左右(梅雨);七月上旬,雨带开始向北向西推移,七、八月份到达华北、东北等地。(六、七、八月西南、两广地区还受西南季风影响) 中国干湿情况分布图:我国气候分布图:我国季风走向示意图: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及防治方法:
发现相似题
与“伏旱是哪个地区的自然灾害()A.南方地区B.北方地区C.黄河流域D.珠..”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66490120042166734230971207788293当前位置:
>>>下面有关我国天气或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大部分地区夏秋季..
下面有关我国天气或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大部分地区夏秋季降水多,冬春季降水少 B.沙尘暴是对我国影响最大的灾害性气候C.台风只影响我国广东、台湾、海南、福建等沿海省份 D.我国冬、夏季节南北温差普遍偏大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A我国天气或气候的特点是大部分地区夏秋季降水多,冬春季降水少;旱涝是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候灾害;台风影响我国的东南部沿海地区;我国冬季,南北温差普遍偏大,夏季南北温差不大。故本题选A。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下面有关我国天气或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大部分地区夏秋季..”主要考查你对&&中国的气候,季风&&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中国的气候,季风
我国的气候: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地区一年内的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冬季风寒冷干燥,是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夏季风温暖潮湿,形成了我国的雨季。除青藏高原外,习惯上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界,把我国划分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我国的气候类型,主要包括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以及高原山地气候。 我国气温分布特点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很大。1月℃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冬季最冷的地方为黑龙江的漠河镇。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夏季最热的地方为新疆吐鲁番。我国由北向南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另外还有高原气候区。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是活动积温。 我国温度分布特点:我国气温分布特点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很大。1月℃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冬季最冷的地方为黑龙江的漠河镇。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夏季最热的地方为新疆吐鲁番。我国由北向南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另外还有高原气候区。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是活动积温。我国干湿地区划分与分布特点:
我国气候特点与评价:
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对比:
温度带划分对比:我国根据≥10℃积温自北向南划分五个温度带,即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同时另有一个独特的青藏高原气候区。
温度带划分及其分布:我国根据≥10℃积温自北向南划分五个温度带,即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同时另有一个独特的青藏高原气候区。
降水分布与时间对比:
我国降水界限的划分:1.800mm年等降水量线,它大致经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然后折向东,沿秦岭——淮河一线,此线以东、以南地区年降水量大于800mm,为温润区。是我国主要的水田作业区,农业以水稻生产为主;此线以北为半湿润区,以旱作农业为主;2.400mm年降水量线,此线大致沿大兴安岭—长城一线到兰州,向西南,经青藏高原到冈底斯山一线。此线是我国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大致分界线,也是我国农耕区与畜牧业区的分界线;3.2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内蒙古中部——贺兰山——祁连山经青藏高原一线。此线大致是我国半干旱区和干旱区的分界线。年降水量200mm以下的地区,多为荒漠地区,除有灌溉水源的绿洲以外,自然环境恶劣,人烟稀少,十分荒凉。我国雨带的推移规律及影响:1.锋面雨带的形成:当夏季风的暖湿气流登陆北上时,与从北方南下的冬季风的冷干气流相遇,较轻的暖湿气流被抬升到冷空气之上。暖湿气流在上升过程中,气温不断降低,冷凝致雨,形成锋面雨,从而在我国东部地区冷暖气流交汇的地带出现一条降水较多的锋面雨带。2.锋面雨带的移动:五月,雨带徘徊在南岭一带;六月,雨带移到长江流域以后,在江淮之间摆动一个月左右(梅雨);七月上旬,雨带开始向北向西推移,七、八月份到达华北、东北等地。(六、七、八月西南、两广地区还受西南季风影响) 中国干湿情况分布图:我国气候分布图:我国季风走向示意图: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及防治方法:
发现相似题
与“下面有关我国天气或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大部分地区夏秋季..”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61687619661341191695022025611712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盛行风的下风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