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思给男朋友留言10字数字

网友留言追思梁羽生:仿佛一个时代离去了(图)――中新网
本页位置:
网友留言追思梁羽生:仿佛一个时代离去了(图)
梁羽生过往常与读者见面。(图片来源:大公报)
  中新网2月3日电 著名武侠小说家陈文统先生(笔名梁羽生),1月22日因病去世。香港《大公报》报道称,对于全球华人读者来说,这不啻是一个时代领军人物的陨落。梁羽生为人宽厚大度,词联造诣精湛,武侠小说开一代风气之先,平生更是悔人不倦。一旦离世,为读者留下无尽怀念。
  该报特辟“追思梁羽生”一栏,访问各界人士并辑录各地文章,以缅怀这位一代文坛巨匠。
  梁羽生逝世后,网络世界最先热议。以下数则是摘自网站讨论区的网友留言,颇能反映普通人的心声。
  “想不到先生还是盼不到今年的除夕。虽然已有心理准备,但当此事真的来临时,还是阵阵心酸…… 走的不仅仅是一位可敬的老人,还是大伙心中深深的梦……”――网友:心海泛舟
  “真的走了,仿佛一个时代离去了。一位作家的意义,是即使不在人世了,他的作品会一直流传下去,那么他的生命就得到了延续,他的墓碑在我们心里芬芳。”――网友:在雨季狂奔
  “‘莫道萍踪随水逝,永存侠影在心田’─这句诗是《萍踪侠影录》里梁老题给张丹枫的。我想,这句诗现在也可以用在这里吧!”――网友:叶T
  “难以表达此时的心情,看到新闻后,先是震惊,接着是惋惜。先生和他的作品,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便是珍藏在我心底的一个永远美好的梦了,多年来,这个梦一直在我的心中,陪伴我走过了童年、少年直至现在,不仅使我深深感受到了文学之美,也影响到了我的人生观,始终对真善美、真情真爱有着执着的追求,尽管在这个纸醉金迷的世界已经显得不那么切合适宜。沉痛地缅怀先生,祝他老人家一路走好,无论他在与不在,他的宽厚大度的儒雅风范、他的作品所给予我们的美的享受会永远为人所铭记!”──网友:东高子
【编辑:刘羡】
更多港澳新闻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清明,在慎终追远中传承家风&|&发布日期:&|&nbsp浏览()人次&|&&|&&]
  在中国的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节。它拥有自然科学和民俗学的双重身份,既是天文学上的重要时间节点,又是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节日。在这个祭祖和扫墓的日子里,人们通过传统仪式,一方面感受“生死两茫茫”的悲怆、感念先人生我育我的恩泽,一方面也停下行色匆匆的人生脚步,面对死亡,思考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在生死的感悟中,让灵魂受到洗礼和净化,获得生死情感的宣泄和道德生命的传承。节日的形态在仪式,节日的灵魂却在文化。人们在各种民俗活动中,把对死者的尊敬和对生的喜悦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心祭重于形祭,一束鲜花,一炷香,一本相册,几句追思留言,也可以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怀念。清明是生者与死者相沟通的节日。
&清明节凝结中华文化精华
  作为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清明节,凝结着中华文化的精华。在它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人们法定假日的今天,我们更应该了解它厚重深远的文化内涵。
  作为传承了2500多年的民俗传统,清明节凝结了中华民族祭祖敬先的文化精华。据专家考证,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唯一有固定节日祭奠祖先追思故人的民族。清明节的祭祖传统,有力地促进了中华文明的薪火相传。有人说,做一个中华民族的祖先是幸福的,可以不断受到后人的敬仰思念。唐代诗人韩愈“犹有国人怀旧德,一腔热血祭先人”的诗句,就是这一传统的真实写照。它使中华民族在面对现实时还要面对历史,每个造福民族的人都会在清明节让后世子孙怀念。它使中华文化更重亲情,敬老爱幼蔚然成风,因而中华民族体现出更强的凝聚力,历经数千年百折不挠生生不息。
  清明节自古就是中华民族旅游、休闲生活的文化平台。清明时节正是东风送暖万木争春的日子,人们在外出扫墓祭祖思亲的同时,也在郊游踏青娱乐健身,这也是中华文化千年不断的传统。南宋诗人吴惟信就有“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的诗句,描绘的虽是南宋时期杭州人清明节郊游、尽兴方归的场景,但也由此可以看出,历史上的清明节自来就包含着踏青、植树、荡秋千、蹴鞠、拔河、放风筝等多项内容。清明节也因此拥有了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中华文化中的诗词书画有相当多的内容都是以清明节为对象的,清明节文化作品成为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据统计,涉及清明节内容的唐诗有300多首,宋词500多首。从白居易、杜牧到李清照、陆游许多名家都留下了脍炙人口的佳作。即使在今天的幼儿园里,也有很多小朋友可以脱口背出“清明时节雨纷纷”这样的唐诗名句。而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汴京清明时节城乡人民从扫墓、郊游到经商、娱乐多彩生活的繁荣景象,已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
  清明节是我们民族的重要传统节日,记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悠久丰富的历史,凝结其中的文化精华,更值得我们发扬光大。
&清明节是家风教育的“好载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千百年来,无论多远,不管如何困难,人们都会在清明这一天以不同形式扫墓、祭祖、追思先人。毕竟荣辱也好,兴衰也罢,每个家族都有着自己的历史,清明祭祀不仅体现了国人感恩、不忘本的道德意识,更重要的恐怕还是在慎终追远中传承家规、家教和家风,让现世人回归人性本真,进而做到知礼明义,走好漫漫红尘路。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已成最重要纽带。“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诗人孟郊的《游子吟》,就生动表达了中国人深厚的家庭情结。而如果说家庭是组成社会的“肉体”,则家风无疑就是组成社会的“灵魂”。更何况融化在爱之中的家风也最能融入我们血脉,最有助于我们树立健康的价值观。
  良好家风是祖先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在传统节日以特有的方式升华和继承好的家风既是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天经地义的义务。在清明这个祭祀祖先的日子里,若能传承好的家风,也的确能够以好的家风带动好的民风、社风。毕竟“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若家庭的家风积极向善,家庭成员品德纯洁高尚,则国家和社会必然政通人和、兴旺发达。
  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了家风重要性: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家风是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家风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细胞。更何况炎黄子孙内心深处都有着一份乡愁,也就是那一份浓厚的家国情怀。这种乡愁以家风为表现形式,与党风、政风紧紧相连。从这个角度来说,在清明这个传统节日里,若能以慎终追远为契机,把家风传承的接力棒传下去,让家风传承过程中带着新时代的气息,则古老节日就将焕发更大的价值,中国梦的底色也会更加厚实。
&在清明祭祀中传承良好家风
  清明习俗中的慎终追远、缅怀前辈,其实是对道德的一种重温和坚守,带有寻根的意义,对于巩固道德观念具有一种不可替代的作用。
  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成员所共有和分享的一种为人处世、修身齐家的风格、风尚或传统。一个人接受的最早的教育就是家庭的熏陶,父母的耳提面命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个人成长非常重要。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风对我们个人的影响还是很深的。比如,为人要厚道,做事要认真,与人为善,尊重他人,生活简朴,等等,父母的这些品质在我们身上都有一定的体现。父母的教育在儿时虽然少不了说教的方式,但更重要的是用他们实际的言行来影响我们。
  清明节是加强家风家教建设的好时机。清明节祭祖孝亲是强化家族、家庭认同感的一种仪式。这种认同感有利于增进家庭传统的权威性、神圣性,因此,祭祖孝亲风俗非常有助于一个家族、一个家庭的道德弘扬和延续。
  清明习俗中的慎终追远、缅怀前辈,其实是对道德的一种重温和坚守,带有寻根的意义,对于巩固道德观念具有一种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血缘关系恰恰构成道德赖以产生的原初基础。因此,在清明节这样一个中华传统节日,更应加强家风家教的反思和建设。一般来说,熏陶和浸染是家风传承的最主要的方式。这种方式看似柔弱,实际上更具有韧性。而那些表面上看很热烈、很强烈的方式,其实它的影响力往往短暂且肤浅。
  家风建设对于培育核心价值观具有基础和前提的作用,家风作为安身立命之本,对于人的塑造作用,对于社会治理有重要意义。家庭是一个社会的细胞,如果每个家庭都能通过优秀的家风,使其每个成员得到熏陶和浸染,那么整个社会风尚的改善就会获得广泛的基础和土壤。和谐社会不仅需要完善的法律,更需要道德作为润滑剂。而道德的根基,从社会结构这个层面上来说,最基础的部分就是家庭美德。这方面的建设离不开家风的传承和弘扬。在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这三者当中,家庭美德居于基础和前提的地位。
  家风建设对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这里可以分三个层面来说。
  第一个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某些要素当中,就包含着道德的范畴,比如说,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都属于道德情操的范围。因此,家风建设会直接促进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第二个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中的某些要素,要以道德为基础,比如富强、文明、和谐、法治、公正,等等,如果离开了道德的完善,这些方面的建设也不可能取得真正的成就。比如文明,不仅仅是指物质文明,还指精神文明,包括制度文明建设。精神文明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即道德水准。法治也非常重要,我们现在正在建设法治社会。但法治如果不与德治实现互补,这样的法治就会缺乏根基。从这个角度说,家风建设间接地推进了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第三个层面,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价值观,本身就具有道德属性,它是人的道德素质的重要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讲,因为家风建设对于道德建设起基础作用,因此也可以说家风建设就是核心价值观本身的建设。
&三大节合并而来的清明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提起清明,人们自然会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诗。但在起初,清明并不具有这种意味,而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清明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春回大地,天清地明,气候转暖,万物复苏,正是春耕春种的最佳时机,田间地头到处是农民忙碌的身影,民谚常说:“清明谷雨两相连, 浸种耕田莫迟延。”
  这种敦促春耕的节气,是怎样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的呢?应该说这与此前两天(或一天)的寒食节有关。据历史记载,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晋文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带着母亲隐居绵山,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逼介子推出来。谁知这场大火却把介子推母子烧死了。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来源。
寒食节与介子推的故事
  其实,从历史的实际来看,禁火冷食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人改火习俗的遗迹。原始社会,我们的先民们钻木取火,火种来之不易,取火的树种往往因季节变化而不断变换,因此,改火与换取新火是古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春三月正值改火的时节,人们在新火未到之时,要禁止生火。汉代称寒食节为禁烟节,因为这天百姓人家不得举火,到了晚上才由宫中点燃烛火,并将火种传至贵戚重臣家中。对此,唐代诗人韩的《寒食》诗有生动描写:“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节期间的习俗,除了禁火冷食,还有后来成为清明节主要内容的祭扫坟墓。中国古人对祭祀祖先十分重视。上古时候,家中有人去世时,只挖墓坑安葬,不筑坟丘标志,祭祀主要在宗庙进行。后来在挖墓坑时还筑起坟丘,将祭祖安排在墓地,便有了物质上的依托。战国时期,墓祭之风逐渐浓厚起来。
  秦汉时代,祭扫坟墓的风气更盛。据《汉书》记载,大臣严延年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定期还乡祭扫墓地。在唐代,不论士人还是平民,都将寒食节扫墓视为返本追宗的仪节,由于清明距寒食节很近,人们还常常将扫墓延至清明。宋元时期,清明节逐渐由附属于寒食节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节的地位。这不仅表现在上坟扫墓等仪式多在清明举行,就连寒食节原有的风俗活动如冷食、蹴鞠、荡秋千等,也都被清明节收归所有了。
  清明节后来还吸收了另外一个较早出现的节日——上巳节的内容。上巳节古时在农历三月初三日举行,主要风俗是踏青、祓禊(临河洗浴,以祈福消灾),也算是节哀自重转换心情的一种调剂方式吧。因此,清明节也被人们称作踏青节。
  融汇了两个古老节日精华的清明节,终于在宋元时期形成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食风俗与上巳踏青等活动相融合的传统节日。明清大体承接前代旧制,清明节仍然坚持并发展着其在春季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大节的地位。民国时期,清明节这天,除了原有的扫墓、踏青等习俗,植树也被确定为常规项目,这实际上不过是对民间长期延续的植树风俗的一个官方认定。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祖先及离世亲人的节日。主要的纪念仪式是扫墓,并伴以踏青、植树等活动,节日体现饮水思源、凝聚族群、迎春健身及关爱自然的意义。杜牧的《七绝&清明》诗,勾画出了一幅美丽的水墨画,春雨、牧童、酒家,诗人匆匆的步履牵引着清明节的诗情。
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则把人们带入另一番节日盛景,如林的店铺、熙熙攘攘的人流、形态各异的车马轿舟,一片忙碌、一派繁华尽在画卷中。今天的清明节,依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着重要的位置。纪念先人,慎终追远;缅怀先烈,展望未来,共创幸福美好未来,是我们过节的主题。
&绘画中的古代清明节:除了扫墓祭祖还有这些
  提起清明节,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扫墓祭祖,缅怀故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似乎给清明节绘了一笔伤感的基调,而很少知道唐代诗人王维的《寒食城东即事》及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等同样描述清明却轻松欢乐的诗词。
  有民俗学者称,古代的清明节,除了有祭奠逝者的悲伤,还有万众踏青、郊游、戴柳、射柳、斗鸡、放风筝、打秋千、蹴鞠(踢球)等种种欢乐,可以说既是断魂之日,也是快乐嬉戏之日。下面请您跟小编一起从绘画作品中看看古代清明节是什么景象。
  清明之日禁烟火
  ——田舍清明日,家家出火迟。
  清明前后,各地都有不少特色的寒食习俗。这个习俗源于什么呢?
  相传,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文公),封赏有功之臣。唯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他带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逼其下山。然而,介子推态度坚决,宁愿葬身火海。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绵山改名为介山,并修庙立碑,同时还下令在介子推遇难的这一天“寒食禁火”,举国上下不许烧火煮食,只能吃干粮和冷食。唐代诗人王建的《寒食》有句“田舍清明日,家家出火迟”说明了这一习俗。据专家表示,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而为一。
中国古代风俗百图&唐&内宴冷餐
  “御赐冷食满宫楼,鱼龙彩旗四面稠。千官尽醉犹教坐;归来月上金殿头。”
  唐代诗人张籍《寒食内宴》:“朝光瑞气满宫楼,彩纛鱼龙四面稠。廊下御厨分冷食,殿前香骑逐飞球。千官尽醉犹教坐,百戏皆呈未放休。共喜拜恩侵夜出,金吾不敢问来由。”所谓冷食,即已做成的熟食。据史料载,如干粥、醴酪、冬凌粥、子推饼、馓子等。因在寒食节用,又称寒具。唐宫内的寒食内宴,可谓最早的冷餐大会。
  扫墓祭祖思先人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清明节扫墓祭祖已成为持续不断的风俗传统: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中国古代风俗百图&唐&祭扫
  “寒食祭扫冢一堆,风吹旷野纸钱飞。黄泉不知生人泪,暮雨萧萧惆怅归。”
  清明祭祀的参与者不仅有平头百姓,还有君王大臣,大家都要祭拜先人亡魂。从唐朝开始,朝廷就给官员放假以便于归乡扫墓。据宋《梦粱录》记载:每到清明节,“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墓,以尽思时之敬。”参加扫墓者也不限男女和人数,往往倾家出动。这样清明前后的扫墓活动常成为社会全体亲身参与的事,数日内郊野间人群往来不绝,规模极盛。
  清明祭祀的方式或项目各地有所不同,常见的做法有两部分内容组成:一是整修坟墓,二是挂烧纸钱、供奉祭品。
  扫墓时首先整修坟墓。其做法主要是清除杂草,培添新土。这种行为一方面可以表达祭祀者对亡人的孝敬和关怀,另一方面,在古人的信仰里,祖先的坟墓和子孙后代的兴衰福祸有莫大的关系,所以培墓是不可轻忽的一项祭奠内容。
  过去由于寒食禁火的影响,纸钱不焚烧,而是挂在墓地的小树上、竹竿上,或用石块、坷垃压在坟墓边。宋庄季裕《鸡肋篇》卷上:“寒食上冢,亦不设香火。纸钱挂于茔树。其去乡里者,皆登山望祭。裂帛于空中,谓之掰钱。”这样,凡是祭扫过的坟墓就有纸幡飘飘,构成清明前后的特有景观。没有纸钱者,一般就是缺少后嗣的孤坟了。正如宋代诗人高翥在《清明日对酒》描述的场景:“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后来,一般不再讲究禁火,就把纸钱烧掉。
  踏青郊游赏春光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虽然清明是一个追思先人的传统节日,但其民俗文化内涵并非只此一项。在春光明媚的清明前后,尽情地亲近自然、到郊外踏青游玩,是清明节俗的另一项重要活动。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旧时,清明时节的郊野之中,众人春游的场景是非常盛大热闹的,当时游乐活动在清明节俗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差不多与祭祀平分秋色。
中国古代风俗百图&北朝&踏青
  “北国三月沐春风,香车纷然乐踏青。游人谁顾杨柳绿,竞看佳丽映桃红。”
  唐代诗人杜甫《寒食》诗有“田父皆要去,邻家闹不违;地偏相识尽,鸡犬亦忘归”之句。不违,即不避,无忌讳;闹不违,意为无拘无束地嬉戏打闹。正如诗中所说,这天乡间父老都要参与这“闹不违”活动,就连鸡犬也乐而忘归。
  中国古代风俗百图&宋&担酒上坟“骑驴担酒祭祖坟,一路春光满眼新。道旁关扑掷得顺,竿挑利物好夸人。” 宋代诗人吴惟信则在《苏堤清明即事》一诗中描述:“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同是宋代的诗人程颢更有《郊行即事》一诗:“芳原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围。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这些都证实了郊游踏青已成为古代百姓的清明节首选活动之一。
  习俗多样趣味足
  ——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竟出垂杨里。
  有民俗专家指出,除了郊游踏青,古代清明节民间还有打秋千、插柳、射柳、蹴鞠(踢球)、斗鸡等多种有趣的民俗活动。唐代诗人王维《寒食城东即事》有“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竟出垂杨里。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的句子,也说明清明节民间体育活动深入人心。
中国古代风俗百图&五代&荡秋千
  “阳春女儿笑语喧,绿杨影里荡秋千。身轻裙薄凌空舞,疑是嫦娥下九天。”
  打秋千(荡秋千)是从南北朝时开始流行的,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制成,后来逐步发展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据《荆楚岁时记》记载:“春时悬长绳于高木,士女衣彩服坐于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秋千。”唐代打秋千已经是很普遍的游戏,并且成为清明节习俗的重要内容。
清&陈枚&《月曼清游图》
  由于清明打秋千随处可见,元明清三代定清明节为秋千节,皇宫里也安设秋千供皇后、嫔妃、宫女们玩耍。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仍受大众喜爱。
中国古代风俗百图&清&卖柳条
  “清明一霎又今朝,闻得沿街卖柳条。相约比邻诸姊妹,一枝斜插绿云娇。”
  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
  唐代,人们认为在河边祭祀时,头戴柳枝可以摆脱毒虫的伤害。宋元以后,人们踏青归来,往往在家门口插柳以避免虫疫。柳枝插在屋檐下,还可以预报天气,古谚云:“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清明弄柳”这一传统习俗,在宋代达到了极致。据宋人吴自牧《梦粱录》记述,宋时清明节里,家家户户门上都插柳条,时称“明眼”。所谓“明眼”并不是祈盼眼睛明亮,而是民俗上的驱邪目的,意是辨明鬼邪,守护家门,此时的柳枝与桃枝功能相近。
  到了南宋,“清明弄柳”热度不减。周密在《武林旧事》中提到清明节日里的临安城(今杭州)时,用了这样文字:“都城人家,皆插柳满檐,虽小坊幽曲,亦青青可爱。”难怪宋人能写出“莫把青青都折尽,明朝更有出城人”的诗句。
中国古代风俗百图&唐&走马射箭
  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据明朝人的记载,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唐代诗人孟浩然作诗《上巳洛中寄王九迥》:“斗鸡寒食下,走马射堂前。”体现了射箭是清明时节古人热衷的项目。
西汉马王堆《导引图》上的蹴鞠
  古代的足球游戏,是现代足球运动的前身。这是古代清明节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用来训练武士。马王堆出土的《导引图》标为21号的图像中,“一个身穿灰色长袍的女子,折腰转体,一手向下。在她的脚下有一个略有残缺的红色球状物&&这个图像,就是在蹴鞠。”
元&胡廷晖&宋太祖蹴鞠图
  蹴鞠在唐宋时期最为繁荣,经常出现“球终日不坠”,“球不离足,足不离球,华庭观赏,万人瞻仰”的情景,《宋太祖蹴鞠图》描绘的就是当时情景。杜甫的《清明》诗中写到,“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也说明了当时蹴鞠活动的普及。在讲求“中庸”的传统文化背景下,蹴鞠逐渐由对抗性比赛演变为表演性竞技。清代《房县志》卷十一记:“少年竞放风鸢,或走马较射,斗草踢球。
中国古代风俗百图&晋&斗鸡
  “斗鸡芥翼争英雄,双距利刃逞威风。羽毛飞扬分胜负,终在纨绔欢乐中。”
  斗鸡在战国时期已很盛行。《国策&齐策》:“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史记&袁盎晁错列传》:“盎免病居家&&相随行斗鸡走狗。”寒食斗鸡在魏晋时尤盛。应瑒《斗鸡诗》中描写道:“二部分曹伍,群鸡焕以陈。双距解长,飞踊超敌伦。芥羽张金距,连战何缤纷。从朝至日夕,胜负尚难分。”
  斗鸡的习俗到至唐代仍很盛,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五代女词人花蕊夫人有诗云:“寒食清明小殿旁,彩楼双夹斗鸡场。内人对御分明看,先睹红罗被十床”。可见,斗鸡之风不仅存在于民间,连皇上也乐在其中。皇宫里举行斗鸡比赛,还用10床被子当作赌注,玩兴极浓。
  (编辑:俞虹)[字号:
]前一则: 后一则:
清明,在慎终追远中传承家风&|&发布日期:&|&nbsp浏览()人次&|&&|&&]
  在中国的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节。它拥有自然科学和民俗学的双重身份,既是天文学上的重要时间节点,又是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节日。在这个祭祖和扫墓的日子里,人们通过传统仪式,一方面感受“生死两茫茫”的悲怆、感念先人生我育我的恩泽,一方面也停下行色匆匆的人生脚步,面对死亡,思考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在生死的感悟中,让灵魂受到洗礼和净化,获得生死情感的宣泄和道德生命的传承。节日的形态在仪式,节日的灵魂却在文化。人们在各种民俗活动中,把对死者的尊敬和对生的喜悦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心祭重于形祭,一束鲜花,一炷香,一本相册,几句追思留言,也可以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怀念。清明是生者与死者相沟通的节日。
&清明节凝结中华文化精华
  作为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清明节,凝结着中华文化的精华。在它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人们法定假日的今天,我们更应该了解它厚重深远的文化内涵。
  作为传承了2500多年的民俗传统,清明节凝结了中华民族祭祖敬先的文化精华。据专家考证,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唯一有固定节日祭奠祖先追思故人的民族。清明节的祭祖传统,有力地促进了中华文明的薪火相传。有人说,做一个中华民族的祖先是幸福的,可以不断受到后人的敬仰思念。唐代诗人韩愈“犹有国人怀旧德,一腔热血祭先人”的诗句,就是这一传统的真实写照。它使中华民族在面对现实时还要面对历史,每个造福民族的人都会在清明节让后世子孙怀念。它使中华文化更重亲情,敬老爱幼蔚然成风,因而中华民族体现出更强的凝聚力,历经数千年百折不挠生生不息。
  清明节自古就是中华民族旅游、休闲生活的文化平台。清明时节正是东风送暖万木争春的日子,人们在外出扫墓祭祖思亲的同时,也在郊游踏青娱乐健身,这也是中华文化千年不断的传统。南宋诗人吴惟信就有“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的诗句,描绘的虽是南宋时期杭州人清明节郊游、尽兴方归的场景,但也由此可以看出,历史上的清明节自来就包含着踏青、植树、荡秋千、蹴鞠、拔河、放风筝等多项内容。清明节也因此拥有了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中华文化中的诗词书画有相当多的内容都是以清明节为对象的,清明节文化作品成为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据统计,涉及清明节内容的唐诗有300多首,宋词500多首。从白居易、杜牧到李清照、陆游许多名家都留下了脍炙人口的佳作。即使在今天的幼儿园里,也有很多小朋友可以脱口背出“清明时节雨纷纷”这样的唐诗名句。而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汴京清明时节城乡人民从扫墓、郊游到经商、娱乐多彩生活的繁荣景象,已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
  清明节是我们民族的重要传统节日,记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悠久丰富的历史,凝结其中的文化精华,更值得我们发扬光大。
&清明节是家风教育的“好载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千百年来,无论多远,不管如何困难,人们都会在清明这一天以不同形式扫墓、祭祖、追思先人。毕竟荣辱也好,兴衰也罢,每个家族都有着自己的历史,清明祭祀不仅体现了国人感恩、不忘本的道德意识,更重要的恐怕还是在慎终追远中传承家规、家教和家风,让现世人回归人性本真,进而做到知礼明义,走好漫漫红尘路。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已成最重要纽带。“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诗人孟郊的《游子吟》,就生动表达了中国人深厚的家庭情结。而如果说家庭是组成社会的“肉体”,则家风无疑就是组成社会的“灵魂”。更何况融化在爱之中的家风也最能融入我们血脉,最有助于我们树立健康的价值观。
  良好家风是祖先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在传统节日以特有的方式升华和继承好的家风既是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天经地义的义务。在清明这个祭祀祖先的日子里,若能传承好的家风,也的确能够以好的家风带动好的民风、社风。毕竟“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若家庭的家风积极向善,家庭成员品德纯洁高尚,则国家和社会必然政通人和、兴旺发达。
  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了家风重要性: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家风是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家风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细胞。更何况炎黄子孙内心深处都有着一份乡愁,也就是那一份浓厚的家国情怀。这种乡愁以家风为表现形式,与党风、政风紧紧相连。从这个角度来说,在清明这个传统节日里,若能以慎终追远为契机,把家风传承的接力棒传下去,让家风传承过程中带着新时代的气息,则古老节日就将焕发更大的价值,中国梦的底色也会更加厚实。
&在清明祭祀中传承良好家风
  清明习俗中的慎终追远、缅怀前辈,其实是对道德的一种重温和坚守,带有寻根的意义,对于巩固道德观念具有一种不可替代的作用。
  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成员所共有和分享的一种为人处世、修身齐家的风格、风尚或传统。一个人接受的最早的教育就是家庭的熏陶,父母的耳提面命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个人成长非常重要。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风对我们个人的影响还是很深的。比如,为人要厚道,做事要认真,与人为善,尊重他人,生活简朴,等等,父母的这些品质在我们身上都有一定的体现。父母的教育在儿时虽然少不了说教的方式,但更重要的是用他们实际的言行来影响我们。
  清明节是加强家风家教建设的好时机。清明节祭祖孝亲是强化家族、家庭认同感的一种仪式。这种认同感有利于增进家庭传统的权威性、神圣性,因此,祭祖孝亲风俗非常有助于一个家族、一个家庭的道德弘扬和延续。
  清明习俗中的慎终追远、缅怀前辈,其实是对道德的一种重温和坚守,带有寻根的意义,对于巩固道德观念具有一种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血缘关系恰恰构成道德赖以产生的原初基础。因此,在清明节这样一个中华传统节日,更应加强家风家教的反思和建设。一般来说,熏陶和浸染是家风传承的最主要的方式。这种方式看似柔弱,实际上更具有韧性。而那些表面上看很热烈、很强烈的方式,其实它的影响力往往短暂且肤浅。
  家风建设对于培育核心价值观具有基础和前提的作用,家风作为安身立命之本,对于人的塑造作用,对于社会治理有重要意义。家庭是一个社会的细胞,如果每个家庭都能通过优秀的家风,使其每个成员得到熏陶和浸染,那么整个社会风尚的改善就会获得广泛的基础和土壤。和谐社会不仅需要完善的法律,更需要道德作为润滑剂。而道德的根基,从社会结构这个层面上来说,最基础的部分就是家庭美德。这方面的建设离不开家风的传承和弘扬。在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这三者当中,家庭美德居于基础和前提的地位。
  家风建设对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这里可以分三个层面来说。
  第一个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某些要素当中,就包含着道德的范畴,比如说,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都属于道德情操的范围。因此,家风建设会直接促进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第二个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中的某些要素,要以道德为基础,比如富强、文明、和谐、法治、公正,等等,如果离开了道德的完善,这些方面的建设也不可能取得真正的成就。比如文明,不仅仅是指物质文明,还指精神文明,包括制度文明建设。精神文明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即道德水准。法治也非常重要,我们现在正在建设法治社会。但法治如果不与德治实现互补,这样的法治就会缺乏根基。从这个角度说,家风建设间接地推进了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第三个层面,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价值观,本身就具有道德属性,它是人的道德素质的重要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讲,因为家风建设对于道德建设起基础作用,因此也可以说家风建设就是核心价值观本身的建设。
&三大节合并而来的清明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提起清明,人们自然会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诗。但在起初,清明并不具有这种意味,而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清明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春回大地,天清地明,气候转暖,万物复苏,正是春耕春种的最佳时机,田间地头到处是农民忙碌的身影,民谚常说:“清明谷雨两相连, 浸种耕田莫迟延。”
  这种敦促春耕的节气,是怎样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的呢?应该说这与此前两天(或一天)的寒食节有关。据历史记载,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晋文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带着母亲隐居绵山,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逼介子推出来。谁知这场大火却把介子推母子烧死了。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来源。
寒食节与介子推的故事
  其实,从历史的实际来看,禁火冷食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人改火习俗的遗迹。原始社会,我们的先民们钻木取火,火种来之不易,取火的树种往往因季节变化而不断变换,因此,改火与换取新火是古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春三月正值改火的时节,人们在新火未到之时,要禁止生火。汉代称寒食节为禁烟节,因为这天百姓人家不得举火,到了晚上才由宫中点燃烛火,并将火种传至贵戚重臣家中。对此,唐代诗人韩的《寒食》诗有生动描写:“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节期间的习俗,除了禁火冷食,还有后来成为清明节主要内容的祭扫坟墓。中国古人对祭祀祖先十分重视。上古时候,家中有人去世时,只挖墓坑安葬,不筑坟丘标志,祭祀主要在宗庙进行。后来在挖墓坑时还筑起坟丘,将祭祖安排在墓地,便有了物质上的依托。战国时期,墓祭之风逐渐浓厚起来。
  秦汉时代,祭扫坟墓的风气更盛。据《汉书》记载,大臣严延年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定期还乡祭扫墓地。在唐代,不论士人还是平民,都将寒食节扫墓视为返本追宗的仪节,由于清明距寒食节很近,人们还常常将扫墓延至清明。宋元时期,清明节逐渐由附属于寒食节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节的地位。这不仅表现在上坟扫墓等仪式多在清明举行,就连寒食节原有的风俗活动如冷食、蹴鞠、荡秋千等,也都被清明节收归所有了。
  清明节后来还吸收了另外一个较早出现的节日——上巳节的内容。上巳节古时在农历三月初三日举行,主要风俗是踏青、祓禊(临河洗浴,以祈福消灾),也算是节哀自重转换心情的一种调剂方式吧。因此,清明节也被人们称作踏青节。
  融汇了两个古老节日精华的清明节,终于在宋元时期形成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食风俗与上巳踏青等活动相融合的传统节日。明清大体承接前代旧制,清明节仍然坚持并发展着其在春季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大节的地位。民国时期,清明节这天,除了原有的扫墓、踏青等习俗,植树也被确定为常规项目,这实际上不过是对民间长期延续的植树风俗的一个官方认定。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祖先及离世亲人的节日。主要的纪念仪式是扫墓,并伴以踏青、植树等活动,节日体现饮水思源、凝聚族群、迎春健身及关爱自然的意义。杜牧的《七绝&清明》诗,勾画出了一幅美丽的水墨画,春雨、牧童、酒家,诗人匆匆的步履牵引着清明节的诗情。
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则把人们带入另一番节日盛景,如林的店铺、熙熙攘攘的人流、形态各异的车马轿舟,一片忙碌、一派繁华尽在画卷中。今天的清明节,依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着重要的位置。纪念先人,慎终追远;缅怀先烈,展望未来,共创幸福美好未来,是我们过节的主题。
&绘画中的古代清明节:除了扫墓祭祖还有这些
  提起清明节,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扫墓祭祖,缅怀故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似乎给清明节绘了一笔伤感的基调,而很少知道唐代诗人王维的《寒食城东即事》及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等同样描述清明却轻松欢乐的诗词。
  有民俗学者称,古代的清明节,除了有祭奠逝者的悲伤,还有万众踏青、郊游、戴柳、射柳、斗鸡、放风筝、打秋千、蹴鞠(踢球)等种种欢乐,可以说既是断魂之日,也是快乐嬉戏之日。下面请您跟小编一起从绘画作品中看看古代清明节是什么景象。
  清明之日禁烟火
  ——田舍清明日,家家出火迟。
  清明前后,各地都有不少特色的寒食习俗。这个习俗源于什么呢?
  相传,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文公),封赏有功之臣。唯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他带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逼其下山。然而,介子推态度坚决,宁愿葬身火海。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绵山改名为介山,并修庙立碑,同时还下令在介子推遇难的这一天“寒食禁火”,举国上下不许烧火煮食,只能吃干粮和冷食。唐代诗人王建的《寒食》有句“田舍清明日,家家出火迟”说明了这一习俗。据专家表示,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而为一。
中国古代风俗百图&唐&内宴冷餐
  “御赐冷食满宫楼,鱼龙彩旗四面稠。千官尽醉犹教坐;归来月上金殿头。”
  唐代诗人张籍《寒食内宴》:“朝光瑞气满宫楼,彩纛鱼龙四面稠。廊下御厨分冷食,殿前香骑逐飞球。千官尽醉犹教坐,百戏皆呈未放休。共喜拜恩侵夜出,金吾不敢问来由。”所谓冷食,即已做成的熟食。据史料载,如干粥、醴酪、冬凌粥、子推饼、馓子等。因在寒食节用,又称寒具。唐宫内的寒食内宴,可谓最早的冷餐大会。
  扫墓祭祖思先人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清明节扫墓祭祖已成为持续不断的风俗传统: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中国古代风俗百图&唐&祭扫
  “寒食祭扫冢一堆,风吹旷野纸钱飞。黄泉不知生人泪,暮雨萧萧惆怅归。”
  清明祭祀的参与者不仅有平头百姓,还有君王大臣,大家都要祭拜先人亡魂。从唐朝开始,朝廷就给官员放假以便于归乡扫墓。据宋《梦粱录》记载:每到清明节,“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墓,以尽思时之敬。”参加扫墓者也不限男女和人数,往往倾家出动。这样清明前后的扫墓活动常成为社会全体亲身参与的事,数日内郊野间人群往来不绝,规模极盛。
  清明祭祀的方式或项目各地有所不同,常见的做法有两部分内容组成:一是整修坟墓,二是挂烧纸钱、供奉祭品。
  扫墓时首先整修坟墓。其做法主要是清除杂草,培添新土。这种行为一方面可以表达祭祀者对亡人的孝敬和关怀,另一方面,在古人的信仰里,祖先的坟墓和子孙后代的兴衰福祸有莫大的关系,所以培墓是不可轻忽的一项祭奠内容。
  过去由于寒食禁火的影响,纸钱不焚烧,而是挂在墓地的小树上、竹竿上,或用石块、坷垃压在坟墓边。宋庄季裕《鸡肋篇》卷上:“寒食上冢,亦不设香火。纸钱挂于茔树。其去乡里者,皆登山望祭。裂帛于空中,谓之掰钱。”这样,凡是祭扫过的坟墓就有纸幡飘飘,构成清明前后的特有景观。没有纸钱者,一般就是缺少后嗣的孤坟了。正如宋代诗人高翥在《清明日对酒》描述的场景:“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后来,一般不再讲究禁火,就把纸钱烧掉。
  踏青郊游赏春光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虽然清明是一个追思先人的传统节日,但其民俗文化内涵并非只此一项。在春光明媚的清明前后,尽情地亲近自然、到郊外踏青游玩,是清明节俗的另一项重要活动。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旧时,清明时节的郊野之中,众人春游的场景是非常盛大热闹的,当时游乐活动在清明节俗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差不多与祭祀平分秋色。
中国古代风俗百图&北朝&踏青
  “北国三月沐春风,香车纷然乐踏青。游人谁顾杨柳绿,竞看佳丽映桃红。”
  唐代诗人杜甫《寒食》诗有“田父皆要去,邻家闹不违;地偏相识尽,鸡犬亦忘归”之句。不违,即不避,无忌讳;闹不违,意为无拘无束地嬉戏打闹。正如诗中所说,这天乡间父老都要参与这“闹不违”活动,就连鸡犬也乐而忘归。
  中国古代风俗百图&宋&担酒上坟“骑驴担酒祭祖坟,一路春光满眼新。道旁关扑掷得顺,竿挑利物好夸人。” 宋代诗人吴惟信则在《苏堤清明即事》一诗中描述:“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同是宋代的诗人程颢更有《郊行即事》一诗:“芳原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围。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这些都证实了郊游踏青已成为古代百姓的清明节首选活动之一。
  习俗多样趣味足
  ——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竟出垂杨里。
  有民俗专家指出,除了郊游踏青,古代清明节民间还有打秋千、插柳、射柳、蹴鞠(踢球)、斗鸡等多种有趣的民俗活动。唐代诗人王维《寒食城东即事》有“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竟出垂杨里。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的句子,也说明清明节民间体育活动深入人心。
中国古代风俗百图&五代&荡秋千
  “阳春女儿笑语喧,绿杨影里荡秋千。身轻裙薄凌空舞,疑是嫦娥下九天。”
  打秋千(荡秋千)是从南北朝时开始流行的,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制成,后来逐步发展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据《荆楚岁时记》记载:“春时悬长绳于高木,士女衣彩服坐于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秋千。”唐代打秋千已经是很普遍的游戏,并且成为清明节习俗的重要内容。
清&陈枚&《月曼清游图》
  由于清明打秋千随处可见,元明清三代定清明节为秋千节,皇宫里也安设秋千供皇后、嫔妃、宫女们玩耍。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仍受大众喜爱。
中国古代风俗百图&清&卖柳条
  “清明一霎又今朝,闻得沿街卖柳条。相约比邻诸姊妹,一枝斜插绿云娇。”
  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
  唐代,人们认为在河边祭祀时,头戴柳枝可以摆脱毒虫的伤害。宋元以后,人们踏青归来,往往在家门口插柳以避免虫疫。柳枝插在屋檐下,还可以预报天气,古谚云:“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清明弄柳”这一传统习俗,在宋代达到了极致。据宋人吴自牧《梦粱录》记述,宋时清明节里,家家户户门上都插柳条,时称“明眼”。所谓“明眼”并不是祈盼眼睛明亮,而是民俗上的驱邪目的,意是辨明鬼邪,守护家门,此时的柳枝与桃枝功能相近。
  到了南宋,“清明弄柳”热度不减。周密在《武林旧事》中提到清明节日里的临安城(今杭州)时,用了这样文字:“都城人家,皆插柳满檐,虽小坊幽曲,亦青青可爱。”难怪宋人能写出“莫把青青都折尽,明朝更有出城人”的诗句。
中国古代风俗百图&唐&走马射箭
  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据明朝人的记载,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唐代诗人孟浩然作诗《上巳洛中寄王九迥》:“斗鸡寒食下,走马射堂前。”体现了射箭是清明时节古人热衷的项目。
西汉马王堆《导引图》上的蹴鞠
  古代的足球游戏,是现代足球运动的前身。这是古代清明节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用来训练武士。马王堆出土的《导引图》标为21号的图像中,“一个身穿灰色长袍的女子,折腰转体,一手向下。在她的脚下有一个略有残缺的红色球状物&&这个图像,就是在蹴鞠。”
元&胡廷晖&宋太祖蹴鞠图
  蹴鞠在唐宋时期最为繁荣,经常出现“球终日不坠”,“球不离足,足不离球,华庭观赏,万人瞻仰”的情景,《宋太祖蹴鞠图》描绘的就是当时情景。杜甫的《清明》诗中写到,“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也说明了当时蹴鞠活动的普及。在讲求“中庸”的传统文化背景下,蹴鞠逐渐由对抗性比赛演变为表演性竞技。清代《房县志》卷十一记:“少年竞放风鸢,或走马较射,斗草踢球。
中国古代风俗百图&晋&斗鸡
  “斗鸡芥翼争英雄,双距利刃逞威风。羽毛飞扬分胜负,终在纨绔欢乐中。”
  斗鸡在战国时期已很盛行。《国策&齐策》:“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史记&袁盎晁错列传》:“盎免病居家&&相随行斗鸡走狗。”寒食斗鸡在魏晋时尤盛。应瑒《斗鸡诗》中描写道:“二部分曹伍,群鸡焕以陈。双距解长,飞踊超敌伦。芥羽张金距,连战何缤纷。从朝至日夕,胜负尚难分。”
  斗鸡的习俗到至唐代仍很盛,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五代女词人花蕊夫人有诗云:“寒食清明小殿旁,彩楼双夹斗鸡场。内人对御分明看,先睹红罗被十床”。可见,斗鸡之风不仅存在于民间,连皇上也乐在其中。皇宫里举行斗鸡比赛,还用10床被子当作赌注,玩兴极浓。
  (编辑:俞虹)[字号:
]前一则: 后一则: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
电子邮箱:zgmzb&#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给男朋友留言10字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