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案例分析

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说课引领教师走进新课程
您现在的位置:&&>>&&>>& >>
>> 浏览文章
说课引领教师走进新课程
作者:作者 资料来源:来源 点击数: &&&
说课引领教师走进新课程
有人说,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成败在教师。如果我们的教师都能吃透新课程改革的精神,那么进行新课程改革也就水到渠成了。但是,现实的情况是,由于种种原回,广大的一线教师并没有很多的机会去学习新的课改精神;少数人接受的培训,也是经过国家、省、市、县、乡镇一层层培训,最后才轮到他们。这种培训,不仅时效性难以保证,还极容易‘变形”。
  课改现状——新生的,也是困惑的
  新课改的难点在农村,现在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还很艰苦,师资力量还很薄弱。如果众多的农村学校被遗忘,那么新课改也只是一句空话。目前我县教师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上有以下不足:
  l、课程特点把握不住。品德与生活是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不少教师对新课程的认识缺乏全面而深入理解,把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综合课程上成了看图说话课、音乐课、劳动课、口语交际课等,没把握住课程特点。
  2、课堂为热闹而活动。有些教师为体现课程的活动性,整堂课设计了太多的活动,四十分钟的课堂设计了七八个活动,每个活动不过三五分钟,学生活动不深入,一节课下来,看起来热热闹闹的课堂,往往只为活动而活动,学生收获甚微。
  3、“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泛用。“合作、探究”的小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但有的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徒有形式,没有实效。有的活动没有合作的必要,有的学生对合作的问题不感兴趣,小组合作加工整理的结果仍等同于个人的认识,收效甚微,其结果仍然是“少数尖子撑场面,多数学生当陪客”。
  推动——参与着,并收获着
  面对众多的农村学校,如何尽快地帮教师走进新课程呢?
  1、城乡联动,典型带动。我县县直小学四处,无论在教学设备。教学理念等方面都优于农村小学,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研讨会上,我指导县直小学教师执教研究课。有一位教师执教了二年级的《我的好习惯》一课,本课针对小学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喜爱模仿、乐于表现,但缺乏坚持性的特点,设计了五个紧相衔接、环环相扣的活动—一(1)表演欣赏活动:我有哪些好习惯?表演给大家;(2)讨论交流活动:我的好习惯好在哪里?它带来什么好处?大家来交流;(3)自我成长设计:我还要养成哪些好习惯?(4)献计献策活动:怎样才能养成好习惯?大家都来出主意;(5)动手制作活动:试一试,做一张行为习惯养成表。执教教师课后进行说课,阐述自己的教学活动的设计理念,指导思想、等。不难看出,本课的设计思路清晰,做到了以相应的理论作指导,去把握教材要旨,去洞悉和分析“学情”,从而制定出了既新颖义实在的主题活动实施方案。针对这堂课的教学过程及说课情况,教研员和全体教师各抒己见,在同一平台上实现自由的沟通,在对话中提升对课改的理解。在交流中碰撞、在碰撞中思考、在思考中追问、在追问中探询更有效的路径。一起来反思教学行为高课改的理念的距离有多远,互相启发,携手向前。
  2、说课拉动,活动促动。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如何使全县教师,特别是农村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师更快地适应课改需要,打造教师队伍,促进教师发展呢?我县举办学校、乡镇、全县一系列说课评比活动,促进教师参与。如一年级新教材刚用了两个月,全县举行了品德与生活说课比赛,比赛中涌现出了不少好的教学设计,如一位教师设计了《找朋友》的主题活动,活动过程如下:
  (1)唱着歌儿找朋友:唱歌曲《找朋友》,自由找自己的好朋友;(2)说你说我真欢喜:小朋友在小组里互相介绍自己,然后每组推选一名小朋友在班里介绍自己;(3)快快乐乐共:学生分组游戏;(4)互相帮助同进步:当你的朋友遇到困难怎么办呢?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5)唱着歌儿齐努力:师生齐唱《当我们同在一起》。这一设计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意向,营造愉悦的教学环境,寓教于乐,受到一致好评。当然,说课评比过程中也发现了很多问题,如有的教师把品德与生活课当成看图说话课,有的当成了劳动手工课,还有的当成了美术课、音乐课。面对种种问题,与会教师充分发表各自的看法,探讨新课程标准下的品德与生活课的最佳活动方案。
  3、全体互动,评价撼动。对于二年级新教材,全县都没上过,等暑假开学再研究教材,必然事倍功半。我县在假期新课程培训活动中,针对新教材,各乡镇分单元准备并进行说课。二年级上册共四个主题单元、12个主题活动,我要求每乡镇自主选择一个主题活动,几位教师共同探讨、研究,设计活动主题,并进行说课。为了使说课活动有实效,我要求说课教师做到以下几个结合:(1)说课与作课结合。说课往往是教学的一种主观愿望,是否科学,还要通过作课这一实践来检验。(2)说课与写说课反思相结合。参与说课活动者写说课后的反思,记下自己的真切感受,积累宝贵经验,有利于促进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3)说课与评课结合。说课者固然要充分准备,听说者、看看课者也要作一定的准备,评说才有的放矢,才能评到点子上,不走过场,不流形式,集思广益,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这样,资源共享,一册教材全部研究一遍,既涌现出许多优秀的课例,也暴露出许多不足。针对说课情况,全体教师进行评价,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交流互动中加深对教材的了解,事半功倍。
  回顾收获——一感受着,并享受着
  通过两年来的说课活动,实验教师共同探讨,互相促进,共同成长。参与说课的实验教师体现出崭新的精神风貌:
  l、理念趋新。说课活动是课堂外教师共同参与的教研活动,注重深层次的集体研究,由于把教师带入到与课堂教学研究相结合的运行机制中,能够有效地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教师要对自己的课堂教学作深入的研究,不仅要广泛的研究教育理论,还要参与说课活动,这种集体探讨、各抒己见的研究活动,使教师理论学习主动性大大提高,民主、平等、参与、合作、探究、体验的理念深入人心,并勇于实践。
  2、方法趋活。说课作为一种教研形式,它要求教师积极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观察式、发现式、研究式、联想式等使教学设计精彩纷呈,教师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参与,相互交流。课前说课实现了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课后说课则是对教学的反思和修正,从而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教师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参与,相互交流。
  3、信心趋足。说课是一项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教研活动,在活动中,教师面对的是同行,这就要求教师在说课准备过程中下更多的功夫。参加说课实验使教师与课程和学生共成长,教师在实践中感受到成长的快乐,自信心不断增强。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它以春潮般的汹涌席卷祖国的每一个角落,走过每一个人的心灵。我们相信,只要全员参与,指导得当,说课必将推动新课程改革。
上一篇:下一篇:您当前位置:&&教师演讲稿《走进新课程》
教师演讲稿《走进新课程》
  20岁那年,我带着我的梦想,带着那一股子的豪气,踏上了讲台,成了一名语文教师。确切地说还只能算是一个充满幻想、稚气未脱的大孩子。在我的心目中,语文课应该是飞扬着激情,应该是燃烧着理想,应该是闪烁着青春,是一个教师张扬个性展示才华的地方,而我的教鞭也就如神话中的魔棒,只需轻轻一点,便是一幅桃李满天下的悠然境界。   记得我第一次公开课,课堂上座无虚席,听者鸦雀无声,不用说我的那些学生,就是那些听课的老师也仿佛被我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演讲镇住了。我心中那份得意无法用语言表达。但是校长的一番话为我敲响了警钟,他的话似乎现在还在我的耳边回响,教学不仅是教的问题,更是学的问题呀!只有让孩子们主动活泼地学起来,才是成功的教学啊!也许当时我有些委屈,但是现在真心感谢那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校长,是他在我踏上教师生涯的第一步时给我有益的指导和最大的帮助啊!   终于,新课程昂首走进郊区,首当其冲给教师带来了挑战,每一位教师都经历了一场荡涤旧观念,催发新思潮的头脑风暴。我开始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开始真正领会教育的真谛。开始冷静回顾自己走的路,使我有勇气说出自己的不足。渐渐地在教与学的互动中,我与孩子共同成长、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珍贵的生命,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这时我更理解了一句话:只有能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课堂,才是成功的教育。新课程的改革引领教师们走入了新的科学天地,让他们正确地发掘新课程的内涵,整合地理解其要义,变通地实践其要求。给学生烹调出丰盛的营养套餐。我们的课堂在改变。首先是课堂教学的目标变了,不但关注知识的传授,还要关心学生是怎么学会的,他们学的过程有什么样的个性化感受、体验。其次课堂活起来了,传统教学中的较为普遍的闷课不见了,教学过程开放了,形式灵活了,情景逼真了,学生得到了解放。   课堂上,老师的讲解少了,学生的问题多了。一双双小手举起来了,一张张小嘴说起来了。教师走下讲台,学生上台表演。《群鸟学艺》孩子们带起头饰,高兴地表演起课本剧。口语交际课,我把辩论带入课堂,孩子们各方有理有据、斗志斗勇。中央电视台的经典栏目也是我和孩子们的老朋友,开心词典、幸运52、正大综艺、实话实说,让学生自己去策划,自己去组织,自己去实践,自己去获得。多样性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可以在读中学、玩中学、做中学、合作中学习。孩子们的识字量明显增大,交流表达能力提高了,老师们都说:现在课堂上经常被学生难住,学生真的了不起。  这时,孩子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博学多才的老师,更是一个出色的导演,一个和他们对话的大朋友。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人。是课改,让每个学生快乐地参与着、学习着;是课改,让每个教师快乐地创造着、合作着。  看着孩子们的进步,我既感到欣慰,又感到一个教师肩上的责任之大。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势在必行。是谁这样说过没有不可教育的学生,只有不善教育的教师。是泥土,可以烧成砖瓦;是矿石,可以百炼成钢;是金子,就应当绽放出光彩。为了让每一颗金子都闪闪发光,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我们就应不断去学习,大胆去探索,将课改进行到底。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这样的一条路&&一条无数教育者艰难跋涉的希望之路。  课改之路漫长,探索永无止境,让我用伟大的诗人屈原的一句话来结束今天的发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走进新课程序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