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藏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对藏族中小学生学习方式的思考
当前位置: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民族师范学校,青海 海南 813000)
[摘 要]目前藏族中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被动接受式为主要特征。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 改革下,藏族中小学应根据课程改革精神,结合当地实际和学生特点,真正实现藏族中小学 生向积极主动、独立自主等个性化学习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藏族;中小学生;课程改革;学习方式;转变
[中图分类号]Q758.l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8-06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兰才让(1972-),男(藏族),青海循化人,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民族师范学校讲师,主要从事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教育心理学研究。
学习方式(Learning style,又译为学习风格),由美国学者哈伯特?塞伦于1954年首 次提出。目前学术界对它的解释并不完全一样。简单说来,学习方式就是人们在学习时所具 有或偏爱的方式,即学习者在研究解决其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个人特色的方式。学 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而是高于策略和方法层面,影响并指导学生对具 体策略和方法做出选择的有关学习行为的基本特征。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学习方式主要 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学校教育采用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知识的接受和独立完成任务, 是一种被动的。接受的、封闭的学习方式;另一种是在对传统学习方式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 础上形成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积极构建和合作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发现的、合 作的学习方式。  
一 藏族中小学生学习方式的现状  
笔者通过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186名藏族中学生、190名藏族小学生及94名民族中小学 教师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藏族中小学生目前的学习方式以被动接受为主要特征。
1.教学以教师讲为主,学生通过活动与实践获取知识、获得发展的机会很少
对课堂教学形式的调查表明,学生很少有以查阅资料、实验、集体讨论为主的学习活动 。藏族小学生反映没有或很少经历这种学习活动的人数达到了71.8%,中学生达到了74.4 %。对教师的调查显示,23%的教师认为“让学生通过活动与实践获取知识,得到发展的方 法虽然有道理,但教学大纲、教材、教学环境不具备条件”,26%的教师认为“时间、精力 不够”,24%的教师认为“浪费时间,学生不具备能力”,19%的教师认为“不能这样做” ,只有8%的教师认为“有道理,自己在做或准备这样做”。
对课外作业形式的调查表明,教师经常布置的作业一般较多的是书面练习、背诵与阅读教科书。中学占到79.6%,小学占到81.5%,而对观察、实验、制作、社会调查等实践性作业布置得很少。(见表1)
表2 藏族中小学生作业形式表(%)
2.教师、学生只注重学习结果,忽视优化学习方式
在“每天需要多长时间完成作业”问题的回答中,11%的小学生回答在3小时以上,45%的小学生在2―3小时,29%的小学生在l―2小时,只有15%的小学生在1小时以内。中学生的回答有31%的3小时以上,42%的在2―3小时,22%的在l―2小时,只有5%在1小时以内(见表2)
表2 藏族中小学生完成作业时间(学生报告%)
在回答“哪几种学习方式你最喜欢”的问题时,大多数学生选择“阅读课外书、实验、讨论、看电视、到图书室查阅资料”等。但回答“你认为哪几种学习方式考试最有效”时,大多数学生的回答是“作业练习、背诵、听讲”等。
(见表3、表4)
表三:藏族中小学生感兴趣并喜欢的学习方式 (学生报告%)
表四:藏族中小学生认为对考试最有效的学习方式 (学生报告%)
这三种现象反映出,学生喜欢灵活多样、主动的学习方式,但作业时间过长,作业的形式缺乏多样性,使学生无法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无法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策略加以整合。优化,因而在选择学习方式上,容易选择机械重复,追求短期效果较好的学习方式。
3.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应用范围广
在调查中,学生列举了许多科目,认为不得不死记硬背,他们经常运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这些课程。(见表5、表6)
表5 藏族小学生认为需要死记硬背的科目%
表6 藏族中学生认为需要死记硬背的科目%
在对教师的调查中发现,教师持此观点的人数也占相当比例。其中有36%的教师认为除了死记硬背以外,并无其他方法让学生掌握知识。
4.学生很少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和意见
在回答“你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如何选择”问题时,选择“积极回答,不怕答错”的学生比例不高,小学生占52%,中学生只有37%。“不想回答”的学生比例呈现出随年级升高而增长的趋势。在回答“课堂上,同学们有无发表与老师不同意见和想法的机会”时,65%的小学生和59%的中学生回答“没有”和“很少有”。
从以上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藏族中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被动、接受式为主要特征。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得到发展;依靠学生查阅资料、集体讨论为主的学习活动很少;教师经常布置的作业多是书面练习、阅读教科书与背诵,很少布置如观察、制作、实验、阅读课外书、社会调查等实践性作业;学生很少有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与意见的机会与氛围;课堂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情况。
二 现行学习方式对学生产生的不良影响
以被动接受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习方式过分强调和突出接受与掌握,冷落和忽视发现与探究,从而在实践中导致了对学生认识过程的极端处理,使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变成仅仅是直接接受书本知识,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窒息了学生的思维和智力,摧残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给学生的成长带来了以下诸多不良的影响。
1.出现不良心理问题
厌学、焦虑过高、自信心不足、不良个性等心理问题,在传统的学习方式下越来越严重。据笔者2002年对356名藏族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中发现,近1/3的学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上述问题,近13%的学生上述问题比较严重。在原因调查中,学生表露出对现行学习方式的厌倦、焦虑和恐惧。以被动接受为主的学习造成很大压力,是产生不良心理问题的根源之一。
2.缺乏动手操作、实践能力
现行的学习方式冷落和忽视了发现与探究0D之藏族中小学校由于教学设施、设备的限制和教师思想意识不到位,许多应开设的实验课、操作课、活动课、实践课不能得到正常保障,使学生缺乏动手操作、实践的能力,对学生智力的开发、兴趣的培养产生了负面影响。
3.缺乏主动思索、探究问题的能力
由于学生主动学习的时间、空间受到限制,经常运用背诵、听讲等被动式的学习方式,即便是作业练习,也只是例子的复制、翻版。久而久之,养成了“知其然”的习惯,对“其所以然”的思考、探究不加以重视,使学生过分依赖教师、书本、答案,发散思维尼造性思维受到抑制,造成学生主动思索、探究问题的能力低下,对他们今后进入中、高等院校学习形成巨大的障碍。
4.缺乏合作交流意识
现行的班级授课制,虽然提供了集体学习的背景。但在现实中,学生的学习仍以个体学习为主,实行单兵作战,同学之间在课堂上合作、交流的机会少之甚少。许多藏族中小学校的规章制度、评价机制、教师的教育观念、行为严格限制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所谓的“静”(不交流、不合作)成为评价一个班级作风、学风、学生品德、学习态度的标准。这样,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就难以得到培养。这些都是学生中普遍存在自私、狭隘、封闭、偏激等问题的部分原因。
5.缺乏个人独特性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有效的学习方式都是个性化的,没有“放之四海皆有效”的统一方式。但当前“一刀切”、“一锅煮”整齐划一的,甚至是简单、枯燥、单一的背、写、考的做法,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学习方式的独特性,许多学生的学习不是从现有的基础出发,个人独特的思维方式、学习优势、学习风格受到压制,学习方法死板、僵化、缺乏多样性。
6.缺乏创新精神
传统教育下,封闭的教学情景、消极的思维状态、紧张的思维氛围、模式化的思维方式使学生无法“标新立异”、“异想天开”,不敢插上想像的翅膀。一旦出格,提一些怪问题、钻牛角尖便是顽皮捣蛋,成为“异端”分子,与期望中“听话”的孩子的形象格格不入,为学校、教师、家长所不容。而统一的体制、统一的教材、统一的命题、统一的考试又束缚了学生的创造力、想像力,剥夺了学生思维、选择、尝试的权利,最终使学生丧失了创新思维尼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 新课改为实现藏族中小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创造了条件
传统的被动接受式学习在追求创新与超越的今天,其弊端显现得越来越明显。为了培养符合社会期望的高素质人才,各国都对教育提出了改革的期望,这种改革涉及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学习方式的转变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报就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任务,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逐步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可以说,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藏族中小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①
1.新课程倡导的课程理念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创造了条件
新课程倡导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它要求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要采用有个性的学习方式。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顺应世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改革潮流,提出了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的目标。为了实现学生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改革必然要求改变传统的以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采取一些自主的、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学习方式发生转变,以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如果不转变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仍然以被动接受为主,那么学生学习的主要活动就是背诵、记忆。机械训练,而没有反映学生个性发展的自主探究和发现学习,也就不能实现有个性的发展。②
2.新课程实行的新的课程体制为转变学习方式提供了课程载体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管理的权力是高度集中与统一的。在这种集中体制之下,藏族中小学课程是以原国家教委规定的义务教育课程计划为依据,基本上套用了内地普通中小学课程结构和科目设置,甚至一些主要科目的内容结构都有明显的模仿成分。这种状况使藏族中小学存在学校教育课程观念陈旧、学校教育不适应藏族文化背景、学校课程内容脱离藏族学生的生活实际、藏族学校教育课程缺乏多样性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藏族基础教育课程远离学生的实际和实际生活经验,无法满足他们带有民族性、地域性和学校特点的个性发展需要,使学生对现行课程有陌生感、疏离感和自卑感,削弱了学习动机与兴趣,造成人格内部的文化冲突。据许多研究结果表明,学生特别是农牧区学生厌学、辍学、家长不支持上学的原因之一就是基础教育课程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导致他们对课程产生陌生感和排斥感从而丧失了继续学习的动力。本次课程改革将原来中央集中统一管理的体制改革为中央一地方一学校分级管理体制,藏族中小学可以提供多种课程资源并开发出具有时代特征、民族性、地域性较强的校本课程,使课程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增强学生对课程的认同感、亲切感,调动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通过选修课、微型课、主题活动、自主探究实践活动、小组活动等多种课程形式来实施校本课程,要求学生使用个性化、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去完成。③
3.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角色使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成为可能
传统的学校教育中,教师是知识的权威者,教师作为知识的化身只进行单向的知识灌输,学生只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完全处于被动的位置。教学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导致学生在学习时只能采取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去记忆教师讲授的固定知识,而不能自主探究、讨论和发现新知识,自己主动寻求问题的答案。藏族义务教育起点明显低于内地,勉强采用与内地相同的教育模式,简单照搬内地式课程,加之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方式单一落后、“填鸭式”教学方法盛行,使藏族地区发展的要求与学校教育成果极不协调。新课程要求教师由过去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转变学生观念,改变“满堂灌”和机械训练的教学方式,这样就能自觉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的能力,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四 新课改下如何实现藏族中小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藏族中小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新课程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成为可能,但在现实中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多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至关重要。
1.教师要确立新的教学观,改变教学方式
在很多藏族中小学教师的概念中,教学就是“讲课,就是把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在多种教学方法中,教师运用最多的是讲授法,对讨论、谈话、实验、查阅资料等能让学生自主参与探究的方法运用极少。教师仅仅把教学看做是达到既定教育目的的手段,教学成了一个控制的过程,成为有效传递知识的工具,而忽视了教学是学生获得发展的过程。这种教学观把教学看做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简单拼合。“教”只不过是把书本上既定知识传授给学生;“学”也只不过是单纯接受教师讲解的知识,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同时又忽视了学生活生生的经验和体验。因此,藏族中小学教师应树立新的教学观,改变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④
2.开发和提供充分的课程资源
藏族地区需要较大经济投入的条件性课程资源严重不足,但同时由于课程资源意识淡薄,缺乏对课程资源的识别、开发和运用的意识和能力,导致大量的、丰富多彩的带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的素材性课程资源被埋没,不能及时地被加工、转化和进入实际的中小学课程,造成许多有价值的课程资源的闲置与浪费。很多中小学甚至把教科书当成惟一的课程资源,对课程资源的理解十分狭隘,使中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学习动力,学习效果低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地方和学校可以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开发选用适合本地区、本校的课程。这种新的体制为藏族中小学校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体现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并发挥独特的优势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各学校应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课程资源,开发出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强的校本课程,密切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密切教育与学生世界的联系,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供给学生尽可能优越的成长环境。通过多种课程形式实施校本课程,通过学生个性化、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3.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明确职责
根据教育部安排,2005年秋季,全国中小学阶段各起始年级原则上都将进入新课程。也就是说近两年内各地藏族中小学校将陆续进入新课改。许多藏族中学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认识不足,对课改指导思想、教育观念、改革目标等方面理解不深,对课改的意义了解不够,对课改态度不够积极。同时,由于原有课程与教学实践的惯性,教师很难在短期内在观念、角色定位、教学方式等方面做出调整。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这些学校进行课改的整体效果。可以说,新课程对中小学教师提出了诸多挑战,教师必须通过加强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学习,通过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增强新课程培训的实效性,在转变教育观念上狠下工夫,提高对课程改革的认识,使教师建立符合课程改革思想的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评价观,明确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职责。惟有如此,才能使课改工作顺利进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才有可能实现。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主动的、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世纪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自然条件恶劣、教育基础薄弱的藏族中小学只有以本次课程改革为契机,迎难而上,齐心协力,才能真正实现藏族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满足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钟启泉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 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钟启泉 新课程教师培训精要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 何波 论民族教育课程构建的理论框架[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2):120-140
Thoughts on Learning Patterns of Tibetan Middle School and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LAN Cai-rang
(Normal School Of Nationalities Of Hainan Prefecture,Qinghai Province,Hainan,Qinghai,813)
[Abstract]At present,the Learning pattern of Tibetan middle school and primary school studentsis mainly characterizen by passive receiving.In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of elementary education,Tibetan middle and primary schools should transform the learning pattern towards the direction d anactive,indePendent,individualized and autonomous learning in accordance with curriculum reform,localreality and the charateristics of students.
[Key words]Tibetan middle and primary school students;curriculum reform;Learning pattern;transformation
(责任编辑 葛小冲)
【上一篇】
【下一篇】一直以来,孩子不喜欢学,总是被数学的分数牵扯到总成绩,以致于影响了理科的成绩,最后不得不放弃学理,可是无论文理,数学是必须要学的,无法舍弃的,怎样才能提高对数学的兴趣?改变抵触的状态呢?
诚心寻求解决之道,拜托各位高手!谢谢了!
如果成绩不好的话 首先要有信心学好数学,在他敢兴趣的某一知识点上加强巩固
让他知道只要他努力就可以学好
若分数的提高会对他有更大的改变
其他答案(共8个回答)
就好,但是初一和初二没有听讲, 因为数学老师是个老太太,并且普通话不标准,蛮多同学听不懂她讲的是什么。所以我们班数学及格率很低。但是我的数学成绩还是班级的前几名,年级前100名。是因为我在上课时间把书上的公式和例题融会贯通,弄的滚瓜烂熟,课余时间做试卷练习,把题目都弄懂。我爸爸也很少管我的数学,他始终认为不是会不会写的问题,而是该如何写。
我们班主任总是说我的数学成绩是爸爸给我“加工”而来的,但是我不这样认为。我觉得学好数学,和喜不喜欢老师,学习氛围好不好关系不大,关键在于对数学感兴趣和勤奋学习吧。
首先要在做各种习题之前将老师所讲的知识点回忆一遍,正确掌握各类公式的推理过程,庆尽量回忆而不采用不清楚立即翻书之举。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勤于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讲,应不造成不懂即问的学习作风,对于有些题目由于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时难以解出,应让自己冷静下来认真分析题目,尽量自己解决。
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有哪些不同。特别要抓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课后要及时复习不留疑点。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中要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把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起来交织成知识网络,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要想学好数学,多做题目是难免的,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刚开始要从基础题入手,以课本上的习题为准,反复练习打好基础,再找一些课外的习题,以帮助开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决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对于一些易错题,可备有悦考错题集,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的解题过程两者一起比较找出自己的错误所在,以便及时更正。
在平时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让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脑兴奋,思维敏捷,能够进入最佳状态,在考试中能运用自如。实践证明:越到关键时候,你所表现的解题习惯与平时练习无异。这些方法都是我在李晓鹏新浪博客里面学到的,觉得效果挺好的你可以试一下,要具体的话你可以去那个博客看看,里面有详细的数学学习方法以及解题技巧,博主曾经是中考状元呢,我觉得博客里讲到的学习内容,结合了学生很具体的经验感受,方法非常实用,我自己从中就受益很多。希望能够帮助到你哦,加油吧!
悦考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初中语文考试网站,中学基本题目其中均有涉及, 搜索题目后出现搜索结果,每道试题都有考点、分析、解答和点评等栏目,这使用户更好的理解题目,学习该类题目的解法应用和解决问题的关键等,是帮忙孩子学好语文的教育网
数学,无法让人主动喜欢它,相反,它却像强磁铁一样主动吸引着它的追随者们。
华罗庚,罗素,爱因斯坦,牛顿,莱布尼茨,高斯....
如果一个人喜欢并热爱数学,不是对数学产生了兴趣,而是被数学的魔力感染了而已。
对数学着魔,并不需要太多的理由,因为它实在是太伟大了。
菜市场卖菜的市井百姓,都要对数学口算了如指掌才能生意红火;
通往拉萨的火车,轨道运行的计算,离不开数学;
利用好自己的时间,用统筹学的方法确定自己先干什么再干什么,从而达到最高的效率,离不开数学;
做生意对价格的定位,确保不因为价格过高而使销量下降从而使整体利润变小,抑或因为价格过低即便销量上升却使得整体利润变小,离不开数学;
谈恋爱对异性的把握,对于异性的行为,从概率学的角度分析异性的心里特点,离不开数学;
打击恐怖主义的战斗精英们,布局战争、瓦解敌军阵地与击破敌军器械,离不开数学;
不论战争、不论和平、不论清晨、不论夜幕、不论男人、不论女人都离不开数学;
数学的魅力远不止如此这般汹涌,它的能量潜藏在每个人的心底,接近它,思考它,挖掘它,你将拥有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全新的思维,一个全新的未来。
我是在初二才对数学感兴趣的,本来我也是厌恶数学的,但我很幸运的遇到了给我信心的老师。因此在初二的数学简直是突飞猛进,在中考时120分的试卷,我考了110分,那叫自豪!!!!
所以我认为要培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需要三个步骤:第一、树立信心;第二、提高学习能力;第三、因成绩提高而产生兴趣。
信心很重要,老师、父母切不可打击孩子···再来有很多优秀的老师或心理学家都有一些办法帮助学生树立起信心。信心在很大程度上支持着学生们的学习,然而,没有实力做后盾的信心、在短时间内只是靠语言树立起的信心,当然很不牢固,如果没有实力的支撑,当学生发现自己在一次次的学习中继续不断失败的时候,信心很快就烟消云散了。
所以,信心必须要靠实力来维持和加强。
最后,当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了,学习就变得轻松了,学生的心思更多地放到享受攻克难题的快乐上,而且由于成绩的提高,老师开始给予肯定,家长的态度也明显改善,同学们也开始另眼相看了。这时候,学生就开始产生学习兴趣了。
可以说,兴趣不是可以简单直接产生的,当学生对学习有信心、有实力学习好、并从学习中感受到快乐的时候,自然就会有兴趣了。
这是经验之谈呀,遗憾的是我遇到了好的数学老师,没遇到好得英语老师····所以,我现在的成绩出现了两极化
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和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许多伟人名家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之一,就是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本人是个女孩,和其他许多女生不同的是,数理化成绩好,越是到高中成绩越好.当然英语,语文什么的也不赖.
反正就是不理解为什么会有偏科这种现象,自己的学习从未遇到...
短时间变白是不可能的,如果你是晒黑就做美白水疗1至2个星期就白了
答: 可以,拿着防疫本就可以
答: 七年级上册科学请把七年级上册(浙江教育出版社新课标实验教材)中应该掌握的重点知识帮我罗列一下好吗?(主要为中考准备)
答: 成都市安全教育平台期中考试在那?
答: 因材施教,中国古已有之,哈哈,现在中国的教育为普及型教育,不能因爱好,兴趣,能力等方面选择专业,兰州大学就是实行教育体制改革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怎样提高对数学的兴趣
点艹小逸51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一是要从认识上感知数学美.要完成任何一番事业,首先要热爱它,只有这样,才会满腔激情,全身心地投入,聪明才智、灵感悟性才会一齐涌上心头.如果拼命去学的动力,是发现了数学的美,为数学美本身的魅力所吸引,则将如美味佳肴,凭它的色香味,使人油然长起强烈的向往,这才是学好数学的沧桑之道.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存在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有其特有的数的美、形的美、比例的美,还表现在它的精确美、抽象美、逻辑美、简单美、符号美、和谐美、对称美、秩序美,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能使学生品尝到数学知识结构的美妙.使学生在受到数学美的熏陶,不知不觉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兴趣的指向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兴趣还需要我们去培养.在学习数学时要克服只为高考而学数学的功利思想,从数学的功效和作用、数学对人的发展和生活需要的高度来认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大家不妨从自己感兴趣的章节入手.比如喜欢几何,可以多做这方面的题目,在解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思维方法,体会数学中蕴含的美,体会数学学习的快乐,来带动其他章节的学习,从而培养对数学的兴趣.二是要从基础上感知数学易.要想对某些东西产生兴趣,就先要理解它,认知它,你才会去喜欢它.同样,对数学而言,你先要懂得怎么做,才会对它感兴趣.因此先从最基础的开始,你要先掌握了,你才会渐渐地迷上它.喜欢才会有兴趣才会学的好.其实你想,数学是一种奇妙的东西,里面包含了那么多奇妙的东西,而又是生活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先从基础题做起,概念不是用来背的,而是用来理解的.记住一两个常用的基本公式,其他的公式都是从基本公式中导出来的,自己学着去导,自己做导出来了就好记了,就算记不住那些公式也不怕,因为你会用一两个基本的公式推导啊.我常给我学生说:从基础的做起,基础的做不好就别做难的.其实你能把基础的知识掌握好,考试就能拿一大半分数了;而且你基础的东西掌握住了学会了你也就慢慢有兴趣了.三是要从课堂上感知数学趣.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应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学生能否对数学产生兴趣,主要依赖于教师的教学实践,与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应用密切相关.首先,教师必须在教法和学生的学法上多下工夫,狠下工夫,注重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展开数学教学,注重学生的亲身实践,多角度、多层次地编排数学课堂教学的内容.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组织、科学排比,把抽象的概念、深奥的原理,拓展为生动、有趣的典故、发现史,或适当、合理地运用图片、模型、多媒体教学等手段,促进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其次,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功能.只有当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思维达到“兴奋点”,才可能带着愉悦、激昂的情绪去面对和克服一切困难,执著地去比较、分析、探索认识对象的发展规律,展现自己的智能和才干.这无疑是让学生体验成功的重要举措,这无疑是提高学生数学兴趣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当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了一个一个的实际问题时,他们的学习兴趣必将被更进一步地激发起来,成为进一步学习的内驱力.,例如在讲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时用“高斯速算”的例子引入、在讲数学归纳法时用“多米诺骨牌”游戏引入……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体会身边的数学,更好地理解掌握.四是要从温情上感知数学暖.爱护学生,融洽感情作为一名数学教师,由于任教课时少,师生交流机会不多,很容易在学生中形成固板、严励的印象,如果学生感觉老师很可怕,就很难喜欢他上的课,因此,数学教师在平时要多找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有可能的话,经常与学生进行一些集体活动,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亲和力,这样学生才能喜欢这位教师,进而喜欢数学这门课程.平时要多鼓励学生,当学生成绩比较优秀时要给予表扬,特别是那些基础较差成绩落后的学生,只要有进步,那怕是微小的进步,教师也要及时表扬,这样才能使他们从怕上数学课直至爱上数学课,对数学这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只有让学生对数学感兴趣了,他们才会更加投入的学习,才会在学习上事半功倍.因此,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教师应该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在言传身教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在国内,对数学没兴趣是很正常的。因为中国的数学教育本身就是靠死记硬背,靠重复做题,根本就没有培养你的兴趣!有篇文章的名字是“中国数学天才缺乏机会和为自己而学的兴趣”你百度一下,我认为文章里的这句话“他们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满足家族的荣耀,而不是为了自己学习。”说的很对。不只是数学天才,就是一般学数学的人也根本没有体会到数学的乐趣!这根本就是数学教育的问题,或者说是中国教育的问题,...
小点和学生用物质奖励大点的思想教育与物质奖励相结合
从数学建模开始吧
首先要知道数学的重要性,其次,越难越要弄懂。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