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硕士毕业不知道做什么可以做什么工作

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和意义;全球变化科学(Globalchangescien;植被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土地覆盖最主要的类型;2002),两者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李秀花等;遥感科学是地理学发展的一大推动学科(王强,201;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Differ;国等,2006;ShabanovN等,2002;;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t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全球变化科学(Global change science)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一个新兴科学领域。它的科学目标是描述和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系统运转的机制、变化规律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从而提高对未来环境变化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影响的预测和评估能力(荣裕良,2008)。随着D国际地圈与生物圈计划‖(IGBP,International Geo-sphere and Biosphere Plan)和D全球环境变化人文计划‖(HDP,Human Dimensions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program)两大国际全球变化研究组织的积极活动,人类对全球变化的认识不断深入(IGBP/HDP,1995)。全球气候变暖是全球变化中最重大的也是最严重的环境问题,在2012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和世界气象组织(WMO,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均报道了自有地表温度器测资料(1850年)以来,全球最暖的10个年份有9个出现在年间(邓少福,2013)。全球变暖表现为加速冰川融化、雪线上升、海平面上升、海水淡化,引起生物多样性变化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增多,从而对农业生产、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显著影响。陆地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于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生命支持系统,全球变化研究实质是探讨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与人类生存环境的作用及其响应(陈雪华,2012)。当前,D全球气候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GCTE,Global Change and Terrestrial Ecosystem)和D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ucc,Land-use and cover change)‖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项目和重要方向,并成为全球变化中最复杂、最具活力的研究内容(常顺利,2003)。 植被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土地覆盖最主要的类型,其覆盖变化是反映区域性生态环境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全球能量循环及物质的生物化学循环具有重要的影响(陈效逑等,2009)。植被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的特点,并且是连结土壤、大气和水分的自然D纽带‖,在全球变化研究中起着D指示器‖的作用,对植被的动态监测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气候变化的趋势(孙红雨等,1998;马明国等,2006;崔林丽等,2010;李春晖等,2004),所以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离不开分析植被覆盖的动态变化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响应关系。植被C气候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孙艳玲等,2007),植被的生长过程受各种气候因子的影响,气候制约着植被的地理分布,植被是区域气候特征的反映和指示(香宝等, 2002),两者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李秀花等,2009);研究植被指数与各类气候因子的相互关系,有利于应用植被指数模拟植物生长规律、预测植被长势、监测植被生物量等,监测植被动态变化以及分析这种变化与气候关系已经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崔林丽等,2010;李春晖等,2004;贾艳红等,2007;王连喜等,2003;杨嘉等,2007;付新峰等,2007;赵茂盛等,2001)。 遥感科学是地理学发展的一大推动学科(王强,2012),最早对植被覆盖变化研究运用的方法是传统的地表实测法,但植被覆盖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用传统的地表实测法获取的是点上的数据,很难在较大空间尺度上进行动态测量,所以有很大的局限性(贾艳红等,2007)。近年来,随着遥感和GIS技术的不断成熟,利用遥感数据研究植被变化具有了更好的可操作性和可实现性,植被指数遥感为大尺度监测植被状况的演化过程提供了技术可能(李震等,2005;韦红波等,2002;索玉霞等,2009)。植被指数是根据绿色植物的光谱反射特征,利用以近红外和红光波段为主的多光谱遥感数据,经线性和非线性组合构成的对植被有一定指示意义的各种数值,这些数值能够较好地反映植被覆盖情况、生长状况及生物量等,是一组常用的光谱常量(董永平等,2005;王强,2012)。常用的表征植被活动的指标有土壤调整植被指数(Soil Adjusted Vegetation Index,SAVI)、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季节/时间综合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Seasonally/Time Integrated NDVI,SINDVI/TINDVI)和增强植被指数(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EVI)等(马明国等,2006;宋怡等,2008)。 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作为植被生长状况及植被覆盖度的最佳指示因子,在植被遥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被认为是监测地区或全球植被和生态环境变化的最有效指标(罗玲,2009),其自身有很多其他植被指数所不具备的优点:NDVI可以消除部分由于仪器定标、云和大气等因素形成的噪音,还能避免地形和群落结构的阴影和辐射干扰,能准确反映植被的变化信息(李娜,2010),植被生长变化特征可以准确地通过NDVI时序数据表征出来,采用NDVI时序数据研究植被物候是研究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的重要依据(Sehwaltz MD,1998)。归一化植被指数的计算公式为:NDVI=[NIR-R]/[NIR+R],其中NIR为近红外波段(0.7~1.1μm)反射率,R为红外波段(0.4~0.7μm)反射率。NDVI的取值范围为-1.0~1.0,一般认为生长季节NDVI达到0.1以上表示有植被覆盖,NDVI的增加表示绿色植被的增加,0.1以下则表示地表无植被覆盖,如裸土、沙漠、戈壁、水体、冰雪和云(马明 国等,2006;Shabanov N等,2002;Zhou L等,2001)。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的TERRA MODIS传感器作为当前世界上新一代“图谱合一”的光学遥感仪器,是CZCS、AVHRR、HIRS和TM等仪器的继续。具有数据接收免费、时间分辨率高(一天可过境4次 ,对各种突发性、快速变化的自然灾害有更强的实时监测能力)、空间分辨率中等(最大空间分辨率可达250米,扫描宽度2330公里)、通道多(有36个波段,多波段数据可以同时提供反应陆地、云边界、云特性、海洋水色、浮游植物、生物地理、化学、大气中水汽、地表温度、云顶温度、大气温度、臭氧和云顶高度等特征的信息,这大大增强了对地球复杂系统的观测能力和对地表类型的识别能力)、波段窄等的优点,其优良特性是其他传感器所不能比拟的,决定了MODIS-NDVI数据在实际应用中的广泛前景。同时MODIS 在红光和近红外波段地面空间分辨率为250m,且探测波段较窄,避开了近红外波段的水汽吸收带,且红色通道(620~670nm)更窄,对叶绿素的吸收更敏感,提高了对稀疏植被的探测能力,但在高密度植被下比NOAA-NDVI更容易饱和。而MODIS-NDVI输入的RED和NIR是已经过大气校正的地表反射值;MODIS不仅在发射前做了定标,而且在运行过程中可不断修正偏差,这使它的性能在整体上较稳定。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植被覆盖变化研究 植被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土地覆盖最主要的类型。植被覆盖变化研究是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中重要的内容。植被状况的变化是反映区域性生态环境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多年植被指数的变化则反映了植被生态环境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因此,在全球变化的背景下,地表植被覆盖及其变化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国外学者把研究重点放在了植被NDVI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方面,对植被覆盖变化特征的研究不多,主要包括:Soudani等(2012)基于NDVI研究了不同生物群落植物物候的变化规律;Kross等(2011)分析了加拿大阔叶林区植被NDVI的季节变化趋势;Maxwell等(2012)对北美大草原农业用地和非农业用地最大NDVI的年内动态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Munyati 等(2013)研究了南非西北部半干旱区植被NDVI的时空变化;Amjad等(2013)在时间尺度上利用MODIS数据分析了不同植被类型NDVI的变化规律。对植被覆盖变化特征的研究国内学者做的较多,朴世龙等(2003)利用年间的遥感数据,研究了18 年来我国植被在不同季节生长状况的变化趋势及季节差异。结果显示:从时间变化上看,中国植被全年平均NDVI呈上升趋势,春季是NDVI上升速率最快的季节,秋季是NDVI变化最不显著的季节;从空间分布看,夏季平均NDVI增加速率最大的地区是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春季NDVI增加速率最大的区域则在东北季风区;从区域分布看,我国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是18年来植被覆盖下降趋势最明显的地区,表明是受快速城市化的影响。梁四海等(2007)利用GIMMS-NDVI遥感数据和GIS技术,定量分析了年间青藏高原植被覆盖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这21年来,青藏高原植被覆盖变化呈增加趋势,年平均增长率为/a。年,高原植被呈现良好的增加趋势,增加幅度有东部南部向西部北部逐渐减弱;年,高原中部和西北地区植被呈现退化趋势,退化最严重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长江、黄河、澜沧江和怒江的源头地区。邓朝平等(2006)对中国西北地区不同植被类型区的植被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西北地区植被整体呈增加趋势,增加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河西走廊绿洲、黄河沿岸灌区以及青海草区,植被NDVI减少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西北东部地区;22年来,森林植被NDVI多呈下降趋势,草原植被NDVI呈上升趋势,雨养农业区NDVI变化幅度小,灌溉农业区NDVI呈显著的上升趋势。蒙吉军等(2007)基于AVHRR NDVI数据通过把逐年植被指数数据层进行统计的方法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南喀斯特地区植被变化进行分析,表明在广西北部地区年均NDVI减少的趋势比较明显,其减率达0.10045/y;在云南西北部、广西南部和贵州的北部年均NDVI呈增加的趋势,其增率达0.10059/y。刘志红等(2011)利用遥感技术对近20年来黄土高原不同地貌类型植被指数变化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黄土高原整体植被覆盖度较低,NDVI多年平均值为0.29,平原区、石质山地、黄土低山、黄土塬及其周围地区NDVI值在0.30~0.40之间,梁、峁、片沙黄土丘陵区NDVI值在0.18~0.22之间,其余地貌类型区均低于0.15;1998年之后8年NDVI的平均值比前10年的NDVI平均值略有增加,不同地貌类型区NDVI值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地带性,呈东北西南走向,黄土高原主体部分中的黄土塬、黄土破碎塬、梁状黄土丘陵均增加10%以上,峁状黄土丘陵、风蚀沙化丘陵略有减少,减少的区域没有增加的区域大。康悦等(2011)基于卫星遥感利用年NOAA/AVHRR NDVI和年EOS/MODIS NDVI资料,分析了黄河源区植被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黄河源区植被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都呈现退化趋势,年黄河源区植被退化主 要发生黄河源区鄂陵湖以东区域;年植被退化范围进一步扩大到源区北部兴海共和地区以及若尔盖草原;年植被退化范围扩大至黄河上游主要水源涵养区的玛曲草原,但源区北部的兴海和共和地区却出现了植被增加的趋势。陈效逑等(2009)利用内蒙古地区NDVI数据对不同植被类型的植被指数变化进行了分析,得到典型带草原的面积呈增加趋势,荒漠草原带的面积呈减少的趋势,森林带、森林草原带和荒漠带的面积变化趋势不明显。刘磊等(2007)利用MODIS产品分析长江上游川江段年的植被变化,结果显示长江中上游的植被覆盖在过去六年内总体上是上升态势,植被指数整体上得到提高,湖北地区的变化要明显于四川重庆地区。 程瑛等(2008)分析了祁连山植被覆盖的年际、年内变化特征,得到20世纪80年代植被覆盖变化较平稳,90年代植被覆盖变化幅度最大,年内植被覆盖较好主要集中在7、8月,总体上祁连山区植被覆盖自东向西递减。戴声佩等(2010)对年祁连山区植被覆盖变化特征以及草地植被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发现植被增加区域主要集中在高山和亚高山森林草地,植被减少区域分布在河流河谷及青海湖周边。王建雷等(2009)研究了祁连山冷龙岭南坡小气候及植被分布特征,通过观测植被生物量表明,植被年初级生产力随海拔升高而降低。金晓媚等(2007)采用定量遥感技术对祁连山以北地区植被指数变化幅度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黑河中游的酒泉盆地和张掖盆地,石羊河流域的武威盆地和金昌盆地,多年植被指数呈上升趋势;而黑河下游的额济纳旗,多年植被指数呈负相关,绿洲呈现萎缩趋势。 植被变化与气候的响应 地球表面具有高度的异质性,所以因地区差异导致的不同气候类型所影响的植被变化不尽相同。气候制约着植被的地理分布,植被是区域气候特征的反映和指示,两者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对植被的动态监测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气候变化的趋势;另一方面,气候是决定地球上植被类型及其分布的最主要因素。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在植被动态变化研究方面主要进行了NDVI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研究。他们对不同地区采用不同长度的时间序列、不同类型、不同精度的NDVI研究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表明气候是影响植被覆盖变化的主要因子。 Myneni等(1997)对北半球高纬地区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0年间研究区植被覆盖呈增长趋势,主要原因是由于全球CO2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高等教育、文学作品欣赏、行业资料、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毕业论文-自然地理学-硕士01等内容。   自然地理学专业毕业论文 自然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 致谢词优秀范文 自然地理学 个人原创有效避免雷同 值得下载自然地理学 历时三个月的自然地理学专业毕业论文完成之际,...  二、论文参考题目地理学硕士毕业论文 中学地理空间观教育研究 《荆州万城堤图说...(Ginkgo biloba)叶绿体 DNA 系统地理学研究 基于自然地理学下的豫西地区窑洞民居...  最新自然地理学专业毕业论文答辩稿演讲自述范文_演讲/主持_工作范文_实用文档。最新自然地理学专业毕业论文 自然地理学 答辩稿自述优秀范文 自然地理学稿 尊敬的各位...  最新自然地理学专业毕业论文答辩开场白结束语精品范文_演讲/主持_工作范文_实用文档。最新自然地理学专业毕业论文 自然地理学 开场白结束语优秀范文 自然地理学开场白...  自然地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_专业资料。自然地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英语授课) 科技论文阅读与写作(英语授课) 教学实践 学术报告 40 ...  自然地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070501 一、培养目标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一)考核为“优秀”的研究生如已完成学位论文,可申请提前答辩、提前毕业,推 ...  学习年限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为 3 年,特别优秀硕士生可提前毕业,但在校...自然地理学学科发展报告 科技论文写作与文献检索 SPSS 应用 综合自然地理学 环境...  研究生毕业论文 (申请硕士学位) 论文题目 作者姓名 学科、专业名称研究方向指导教师 生态旅游基本问题的初步研究 顾江卉 自然地理学 旅游资源规划与管理 吴小根 副...  自然地理学与人类环境 *自然地理学是以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系统的区域...硕士毕业论文范本 计算机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毕业论文答辩通用性模板 157份文档自然地理方向的研究生哪个学校比较好? 我现在就读于宿州学院,学习的是地理科学专业,想考自然地理方向的研究生,想考一个好一点的学校,不知道该怎么选学校? 相关院校: 热点关注: 提问者:李雪丽 - 我来回答- 回答即可得2分 其他答案(2) 这个专业的话,北大、北师大、华师大、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都还不错,福师大也可以,兰州大学也不错。 回答者:Anna Little - 川大,武汉大学都不错 回答者:风间椰子 -自然地理学专业毕业能干什么工作_河北师范大学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41,717贴子: 自然地理学专业毕业能干什么工作收藏 自然地理学专业毕业能干什么工作? 除了老师以外还有什么相关的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地理科学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 如题,地理科学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  地理科学专业是一门从各种角度对地质、地表形态等地理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同时也研究地域与人们生活关联的一门学问。研究大致分为两大领域,即以地形、地质、气候、海洋等自然环境为对象的自然地理学和以人口、城市、交通、文化等为对象的人文地理学。除此之外,还要进行大量地理应用方面的研究,学习者会接触到有关地质、勘探、地图绘制、地理信息系统、城乡规划等等多方面的知识。  地理科学专业包括地球概论、地质学基础、地貌学、气象与气候学、地理信息系统、人文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水文学、自然资源学原理、测量与地图学、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多媒体课件制作、地理教学论、遥感概论等。本专业以重基础、重技能、宽口径的人才培养理念为指导思想,在课程与课时设置上重视地理科学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强化学生的地理实践与地理教学技能训练课程的教学、因学生而异开设选修课程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具体由于各个学校的培养目标不同而不同,详细可见各学校专业设置介绍。  主干课程  地球科学基础、地图学、遥感概论、气候与水文学、地貌学、地理信息系统、人文地理学、环境学概论、生物地理学、经济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原理、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地理教学论、微格教学。  就业方向  ◆ 教师--从事中学地理教学工作  1、中学教师(初中、高中地理教师;)  2、大学教师(城乡规划、旅游方向,大部分要求地理专业学士学位及以上)  ◆ 编辑--在地图出版社从事地图的绘制、编辑工作  ◆公务员--在地质局、国土规划局、环境保护局、水文水利厅(局)、气象局、城乡规划研究院工作  (大部分要求地理专业硕士学位及以上,专业主要为城市规划、地理信息系统、自然地理学、城市规划等)  ◆ 工程测量人员--在大型建设集团从事与建筑、土地测量等相关的工作  (大部分要求地理专业硕士学位及以上,研究方向主要为城市规划、地理信息系统等)  地理科学专业应届就业率指数  地理科学专业毕业生中,83%的学生在毕业之前或刚刚毕业时找到工作,16%的学生在毕业1年以后实现就业。按照10分制进行计算,该专业的应届就业率指数为8.40,与其他专业相比,应届就业率指数属于中等偏上。  地理科学专业发展前景指数  地理科学专业毕业生认为该专业发展前景很好和比较好的比例为23%,27%的毕业生认为该专业发展前景为“不太好”或“很不好”。按照10分制进行计算,该专业的发展前景指数为5.78,与其他专业相比,发展前景指数为中等。  地理科学专业毕业薪酬指数  地理科学专业毕业1年薪酬指数  72%的地理科学专业学生毕业1年后的薪酬在2000元以下,薪酬在3000元以上的比例为8%。按照十分制计算,地理科学专业毕业1年后的薪酬指数为3.22,与其他专业相比,薪酬属于中等偏下。  地理科学专业毕业2年薪酬指数  68%的地理科学专业学生毕业2年后薪酬在2000元以下,薪酬在3000元以上的比例为14%。按照十分制计算,地理科学专业毕业2年后的薪酬指数为3.10,与其他专业相比,薪酬属于中等偏下。  地理科学专业毕业3年薪酬指数  61%的地理科学专业学生毕业3年后的薪酬在2000元以下,薪酬在3000元以上的比例为23%。按照十分制计算,地理科学专业毕业3年后的薪酬指数为3.18,与其他专业相比,薪酬属于中等偏下。  地理科学专业全球化指数  39%的地理科学专业毕业生认为“完全能够”或“比较能够”适应全球化竞争的需要,认为“不太能够”和“完全不能”适应全球化竞争需要的毕业生为11%。按照10分制进行计算,该专业的全球化指数为6.70,与其他专业相比,全球化指数为中等偏上。相关文章:1.2.3.4.5.6.7.8.9.10. 这个专业的前景比地理科学与地理教育的前景都好,知识有点难学你必须要努力学习! 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比较难,但学好的话前景很不错,地理科学就算了,我就是学这个毕业的,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只是泛泛的学了一点,毕业就业主要是老师,比较狭窄,你可以学地质,测绘,这些都不错,千万别选地理科学,忠告。   地理科学专业就业前景  地理科学专业主要研究地球表面资源环境以及它们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地理学知识的积累,这门学科逐步成为了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区域分异的学科,简单说就是研究人与地理关系的学科,近现代以来,随着地理科学的快速发展,它不再局限于自然地理现象的研究,而是逐步涵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特征。地理学的分支学科纷纷涌现,如环境地理学、城市地理学、资源地理学、人口地理学、医学地理学等,其科学价值也越来越高。可以说,随着经济开发以及环保的需要,加之地理学本身古老而又深厚的底蕴,地理科学专业就业前景日益受到关注。  地理科学专业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而是需要掌握扎实的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了解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相关的理论前沿、发展现状、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在具备了这些专业相关的学科知识后,我们还需要了解国家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战略等相关政策和法规。  地理科学是一个整体,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汇合。钱学森老先生曾在他发起的地理科学大讨论中说过:‘为什么我提地理科学而不是简单地称地理?或者说地学?因为我要突出讲地理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汇合,或叫交叉。’学习地理科学,不能只学习课本上关于自然地理和环境的知识,更要学习社会系统,不能将这两个方面孤立开来,我们需要系统的知识去全面地认识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  当学医的同学大清早拿着书本背记的时候,我们已经踏上了去野外的路程。有时路况很差,走起来很艰难甚至是没有路可走,我们拿着GPS,背着背包,在大山里穿梭前行。虽然会觉得很辛苦,但当我们采集到第一手信息时,那种喜悦是无法言表的。纵然野外实习很辛苦,我们也需要实践来证明理论的正确性。   地理科学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培养具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科研、教学、资源开发利用与规划、管理等工作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地理科学就业方向主要就业是:成为中学教师,科研单位人员,国土部门,气象台职员,农业等部门!或者从事地理教研活动!  这个专业目前来说人才不多,你毕业可以去些遥感公司,他们都很愿意招人的,开始可能工资不太高,但是这个行业有经验是十分吃香的,当你做上几年,评了职称,就可以进更好的公司,甚至可以到单位寻找聘任转专业你就是疯了。武汉大学的地理信息系统全国第一,遥遥领先其他大学。是我们其他学校地理学生的梦想。地理信息系统的就业前景目前很好,很多企业,机关都需要。地理科学是个大范围,一定不要局限于自然地理。目前。旅游,GIS都是很热门的。希望你要好好珍惜机会,GIS不需要出野外。如果你对计算机有兴趣的话。那么这个专业很适合你。武汉大学的这方面绝对优于清华北大。你的本科读完了可以往测绘、环境、信息、土地、规划、自然人文地理各方向应用,看你自己的选择。你所说的当老师是指学自然地理最后又选择去学校教书的人,希望你能上武大网站了解一下地理科学专业再说。  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比较难,但学好的话前景很不错,地理科学就算了,我就是学这个毕业的,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只是泛泛的学了一点,毕业就业主要是老师,比较狭窄,你可以学地质,测绘,这些都不错,千万别选地理科学。  具体就业方向包括:  1、中学教师(初中、高中地理教师;)  2、大学教师(城乡规划、旅游方向,大部分要求地理专业学士学位及以上)  3、城乡规划研究院(大部分要求地理专业硕士学位及以上,专业主要为城市规划、地理信息系统等)  4、国土资源厅(局)(大部分要求地理专业硕士学位及以上,专业主要为自然地理学、城市规划等)  5、公司(例如大名鼎鼎的北京超图信息公司等,大部分要求地理专业硕士学位及以上,研究方向主要为城市规划、地理信息系统等)  6、水文水利厅(局)(大部分要求地理专业学士学位及以上,专业主要为自然地理学等)  7、环境保护局(大部分要求地理专业学士学位及以上,专业主要为自然地理学,研究方向为综合地然地理等)  8、气象局(大部分要求地理专业学士学位及以上,专业主要为自然地理学,研究方向为气候学等)  9、研究所(大部分要求地理专业硕士学位及以上,各专业均需求)  10、其他就业方向(本人尚未了解到的)   就业方向包括:  1、中学教师(初中、高中地理教师;)  2、大学教师(城乡规划、旅游方向,大部分要求地理专业学士学位及以上)  3、国土资源厅(局)(大部分要求地理专业硕士学位及以上,专业主要为自然地理学、城市规划等)  4、公司(例如大名鼎鼎的北京超图信息公司等,大部分要求地理专业硕士学位及以上,研究方向主要为城市规划、地理信息系统等)  5、水文水利厅(局)(大部分要求地理专业学士学位及以上,专业主要为自然地理学等)  6、环境保护局(大部分要求地理专业学士学位及以上,专业主要为自然地理学,研究方向为综合地然地理等)  7、气象局(大部分要求地理专业学士学位及以上,专业主要为自然地理学,研究方向为气候学等)  8、研究所(大部分要求地理专业硕士学位及以上,各专业均需求)中学教师(初中、高中地理教师;)  9、城乡规划研究院(大部分要求地理专业硕士学位及以上,专业主要为城市规划、地理信息系统等) 主要可以从事的工作如
  ◆教师――从事中学地理教学工作
  ◆编辑――在地图出版社从事地图的绘制、编辑工作
  ◆公务员――在地质局、国土规划局工作
  ◆工程测量人员――在大型建设集团从事与建筑、土地测量等相关的工作 下页更精彩:1 本文已影响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然流产后需要做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