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全民健身 今天关注 健身去哪儿

今天,健身去哪儿
数据来源:国家体育总局 艾瑞咨询《2016年中国全民运动健身行业报告》
  统筹:吴 燕 制图:蔡华伟
  核心阅读
  爱运动的你,今天去哪儿健身?《“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将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确保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和符合开放条件的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设施全部向社会开放。为解决健身“去哪儿”的问题,已有多地探索推动现有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本报记者对此进行了实地探访。
  公众日益高涨的运动健身热情,正在找寻更多的释放空间。为了方便群众就近健身,国务院印发的《全民健身计划(年)》提出,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有效扩大增量资源,进一步盘活存量资源。
  选择——
  八成人选择“户外公共场地”为主要运动场所
  晚上7点刚过,唐女士像往常一样来到家附近的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简单热完身便开始沿着操场慢跑。跑道上,也不断有锻炼的人群加入进来。
  近年来,随着我国运动健身人群持续增加,我国体育设施建设也逐渐加速。根据全国第六次体育场地普查,截至2013年底,全国共有体育场地169.46万个,比10年前翻了将近一倍。
  体育设施尤其是公共场地的加快建设,符合公众期待。根据艾瑞数据统计,在2016年我国运动人群主要运动场所的多项选择中,近80%的运动人群选择了“户外公共场地”,位列第一,其次是健身房、家里、企事业单位、付费体育场馆等。这并不意味着户外公共场地更受青睐,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的包容性更高。户外公共场地的经济、便利等特点,使它能够覆盖更多人群。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运动人群都像唐女士一样,身边就有便利的体育场地设施。数据显示,在具有高运动健身需求的城市,只有不到30%的场地可以利用。在人均体育场地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场地的低开放度,进一步加剧了场地资源紧张的问题。
  今年3月,江苏省政府正式发布《江苏省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管理办法》,规定公共体育设施全年开放时间一般不得少于330天,每周开放时间一般不得少于35小时,并向社会免费、低收费开放;公办学校在保证教学需要和校园安全前提下开放体育设施,鼓励民办学校向社会开放体育设施。江苏省教育厅体卫艺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省符合开放条件的学校有4000多所,去年开放率已达到90%以上。
  存量——
  40.5%的体育场馆集中在学校
  每逢周末,西安交通大学的田径场上便多了很多锻炼的人。“学校的室外运动场地,比如田径场、羽毛球场、足球场等等,都免费对外开放。”在校博士生王泽林正在跑道上快走。
  爱在学校健身的南京唐女士也表示,“学校里有专业操场和跑道,与车来人往的小区道路相比更安全,运动损伤的风险也更小一些,健身器材也比较集中。住在附近的居民,不少都选择到这里来锻炼。”
  根据艾瑞数据统计,我国40.5%的体育场馆集中在学校,数量高于乡村镇、小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广场公园等。
  《陕西省第六次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显示,全省体育场地数量40103个,其中体育系统仅有577个,而教育系统有15048个,其他系统比如事业单位、企业等有24478个。除了体育系统,盘活教育系统,调动更广大的社会资源,对缓解大众健身资源短缺作用不可小觑。
  但王泽林也表达了她的顾虑,“经常能看到同学在论坛上说,场地被校外人员占用了。”校外人士的到来,在一定程度上会压缩在校学生的运动空间。此外,学校也面临安全保障、资金管理等一系列难题。
  如何解决学校全面开放体育设施的后顾之忧,兼顾群众健身和师生教学的需求?对此,西安交通大学校体育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学校的室外运动场地免费对外开放,但一些室内羽毛球、篮球等场地只对校内师生开放。
  记者了解到,目前江苏无锡市300多所学校中已有200多所学校向社会开放了体育场馆,无锡市体育局下属体育产业发展集团的3家运营管理公司,托管了天一中学等11家学校及社会体育场馆。
  该集团董事长张宏告诉记者,体育场馆日常维护和管理都由公司负责,并面向全校师生进行免费的体育培训,被托管的学校体育场馆和教学区严格分开。体育场馆在晚上5点后及周末、节假日、寒暑假向社会开放,同时收取一定费用以保障设施运营和维护。去年,仅天一中学就接待周边居民健身达20万人次。
  效率——
  已开放场地利用率仍需提高
  数据显示,对外开放场地中,85.1%的场地每周服务不到500人次,意味着每天人流还不到80人,场地的接待和服务水平还需提升。除了增加场地的开放度外,如何提高已开放场地的利用率,也是盘活“存量”的重要方面。
  “很多场馆收费较高,”陕西省体育局人力处工作人员王鹏说,我们正在考虑如何让更多的体育场馆设施在收费运营的同时,可以为大众定期提供福利。
  “今年,我们下拨了1200多万元用于63个体育场、田径场、体育馆、游泳馆等县级中小型场馆的免费、低收费开放工作。”陕西省体育局经济处处长李佳蔚介绍,从去年起,陕西每年安排省本级体育彩票公益金和财政资金补助县级体育系统中小型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
  随着一系列新政出台,江苏的南京五台山、奥体中心等不少大中场馆都实现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更多居民走进了各地体育场馆,不少项目还出现了排队等位的情况。以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为例,全省近百个体育场馆群接待健身人群73.3万人次。其中,室内免费、低收费接待人次为10.2万,户外免费、低收费接待人次为38.4万,两者之和占总接待量的66.3%;与此同时,正常收费时段的健身人群数量稳定。
  “免费或低消费享受体育场馆群专业的健身设施,接受专业健身服务和指导,已经走入老百姓的生活,成为当地群众时尚的生活方式。”江苏省体育局经济处调研员吴晓波说。
[责任编辑:周末去哪儿 白领的健身计划
核心提示:一周的紧张工作即将过去,周末白领们终于得到空闲。周末去哪里玩好!?玩什么又开心又健身呢!?下面,给你几个白领周末出游选择,让你在游玩的时候,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让白领们越玩越开心,越玩越健康。
推荐阅读:
温馨提示:很多粉丝经常看后想再去学习已经找不到网页,强烈建议关注微信号“39减肥健身学院”(长按微信号可以复制),发送“成功故事”就可以查看和收藏39减肥达人的健康减肥经验,还可以获得免费的饮食运动方案哦!
  一周的紧张工作即将过去,周末白领们终于得到空闲。周末去哪里玩好!?玩什么又开心又健身呢!?下面,给你几个白领周末出游选择,让你在游玩的时候,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让白领们越玩越开心,越玩越健康。
  愉快的周末又要到了,繁忙的OL们扔掉让人郁闷的工作,走出Office吧,尽情地去享受属于我们自己的周末!在享受的同时也别忘了减肥,随时随地保持好身材!
  1、登山
  适宜人群IT族。
  理由:IT人终日在密不透风的电脑房里,整天被电脑散发的混浊气体和辐射困扰,头脑昏沉,如果周末还泡在健身房里,你那久未呼吸到新鲜空气的皮肤和身体都会向你发出强烈的抗议。周末登山,让自己置身于大自然中,尽情呼吸,痛快流汗,把一周的烦闷和疲劳通通丢掉。
  效果,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加速血液循环,还可以提高耐力和腿部力量,增强心肺功能。
  2、长跑
  适宜人群,落下一大堆诸如腰疼、颈椎病等,如编辑、自由撰稿人等。
  理由,但*周末集中跑两天,不但效果不大,而且长跑是较剧烈的活动,不宜在周末进行,自由自在的水中慢跑已成为当今国外最新的一项健身运动,而且是一项理想的运动。因为在水中慢跑,能平均分配身体负载,比陆地跑有明显的优势,而且在深水中,跑步者下肢不受震荡,因而不易受伤,运动后会有通体舒畅的感觉。
  效果12倍,在水中跑45分钟相当于陆地跑两小时,水中慢跑对肥胖者尤其适用。由于水的密度和传热性比空气大,水中慢跑消耗的能量也比陆地多,可以逐渐去掉体内过多的脂肪。
  3、逛街
  适宜人群。
  理由,也是一种很好的有氧运动,与健身房里 枯燥的器械训练相比,逛街不仅让女性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身体,还愉悦了心情,是两全其美的健身方法,如果顺便还能淘到好东西就是额獾氖栈窳恕?
  效果,多则一天,不停的运动可以增加腿部力量,消耗体内大量的热量,达到健身的效果。
  4、滑冰
  适宜人群,即使周末也懒得锻炼的人。
  理由、娱乐于一身的健身项目,对懒人来说,是最轻松的、说说笑笑就能达到健身效果的运动,滑冰主要锻炼腿部肌肉,并能提 高肢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效果175卡路里,可增强全身灵活性和身体各部位力量。
  5、骑马
  适宜人群,且有一定风险,如自己开公司者或公司的管理层等。
  理由,真的很累。想想周末做个牧马人,在蓝天白云下自由地驰骋,不是比打高尔夫更能满足你那颗想飞的心吗?天地之大,毕竟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圈子只是世界的一隅,我们渴望脱离开那个小圈子,渴望更广阔的天地,也许在骑马的时候,在飞驰的刹那间,我们心中的梦想已实现了一半。
  健身效果,并且可以使你的全身肌肉都得到锻炼,尤其是腿部肌肉。骑马一小时消耗的热量达2700卡路里,与打一天高尔夫的运动量相同。
  6、潜水
  适宜人群、按部就班地工作,没有什么变化的人群,如政府公务员、文秘等。
  理由,你已经烦了, 也许在你的心底早已渴望变化和刺激,只是不敢尝试。潜水将会满足你对刺激和自由自在生活的期盼,在远离人群的水底,你仿佛来到一个与现实完全不同的世界,在这里,你可以不管不顾,好似一条自由自在的鱼,那份感觉真是快乐似神仙。从水底回到现实世界,你会有脱胎换骨的感觉,原本羁绊在心底的那些症结、烦恼也变得那么无足轻重。
  效果,其运动效果和游泳不相上下。另外不会游泳的人也可以噢。
  温馨提示:
  春天天气干燥且温度较低,在户外进行健身运动,开始时要多穿些衣物,穿着衣物要轻软,不能过紧,热身后,就要脱去一些厚衣服。锻炼后,如果出汗多应当把汗及时擦干,换去有汗的运动服装、鞋袜,同时穿衣戴帽,防止感冒。
(实习编辑:李紫嫣)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摄影师Bess Adler拍摄了一组名为《健身》的作品,作品的主人公们是一群健身爱好者,他们在一系列激烈紧张的比赛中互相比拼
运动不再只是阿迪、耐克的事,随着越来越多的运动、休闲风格走上顶级时装舞台,很多国际知名品牌都推出了自己的运动系列
健身运动如火如荼,作为对身材要求极高的模特们,保持身体塑造完美体型,自然也不能落于人后,这组内地超模拍摄的靓丽运动写真
六一儿童节是充满欢声笑语的一个节日,它的专属性会…… []
饮茶也是一门学问,不仅要分季节饮茶,还要依据个人…… []
肺功能失常是一种很常见的健康现象,肺功能失常引起…… []
夏天是一个热辣的季节,穿上背心、短裤、比基尼,完…… []
每年11月中旬左右,北方地区都会开始室内供暖,但随…… []
自立秋以来小编跟大家介绍过几道关于胡萝卜以及山药…… []
本期是由三公仔小儿七星茶联合39育儿为您推出的参与…… []
现代男性在生活和工作压力的齐齐影响下,经常会感觉到各种不适,尤其是经常有应酬的男性,身体所承受的压力更大。 男性想要通过健身来养生保健,不妨试试经常搓搓面部,腰眼和脚心三个部位,长期坚持对身体健康还是有利的。运动“互联网+”&催生晒跑文化
今天,你跑对了吗(大数据观察?关注全民健身(一))
本报记者&龚相娟
  数据来源:国家体育总局 艾瑞咨询《2016年中国全民运动健身行业报告》
  本期统筹:吕中正 制图:蔡华伟
  不知你是否感同身受,健身正成为中国的一种新潮“画风”。
  从早年间“吃了吗”到如今“走路了吗”,问候语的变化,反映了国人对健康生活的更高追求。随着《全民健身计划(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相继出台,全民健身更上升为国家战略。从体育人群的增多、体育事业的发展,到体育产业的兴起,体育运动正在以更强大的号召力,影响着中国社会行进的步伐。值得注意的是,蓬勃的运动势头背后,是运动模式乃至运动内涵的悄然改变,更急需关于运动健身转型升级时期的冷静观察和理性思考。
  远望观澜,本版今起推出“大数据观察?关注全民健身”系列报道,力争从一个侧面刻画出生动的“健康中国”。
  ――编&者&
  火热――
  健身项目更丰富,20―40岁人群运动热情高涨
  70多岁的周奶奶是个健身达人,每晚8点多,她都会到天津民园体育场健步走。“这是第六圈了,前五圈是正着走,这一圈儿我倒着走。在老家时,我去附近学校的操场能走12圈,这个地方比学校的操场大,不能走那么多”。操场上走路的、跑步的市民很多,周奶奶旁边不时有人经过。
  近年来,运动健身逐渐成为时尚,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健身大军。据2014年国家最新全民健身状况调查公报数据,相比2007年,运动健身的人群增长近8个百分点。
  数据也透露了一个细节,运动人群的增长主力,不是像周奶奶这样的老年人,而是20―40岁人群,比例几乎翻番。
  “我原来240斤,现在减到190斤了。是不是吓到你了?”在北京一家银行工作的大壮骄傲地向记者讲述运动成果,“2014年,我开始尝试跑步减肥,一般会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夜跑,每周2―3次。完成了国内的7次马拉松比赛、一次奥运距离铁人三项比赛、一次100公里越野赛……”
  “跑者”“夜跑”“马拉松”……这些热词经常出现在“大壮们”的运动讲述中。在他们看来,这也是运动魅力的一种体现。
  除了跑步、游泳、羽毛球等项目,中青年人群的运动选择越来越丰富。网球、瑜伽、攀岩、滑雪……这些有参与门槛和技术难度的运动项目曾经很“高冷”,如今随着体育产业的发展、体育消费的升级,也逐渐被更多有经济实力的中青年运动者青睐。
  升级――
  健身类APP兴起,运动的社交属性逐渐显现
  “平时跑步,我会用手机APP软件记录,参加专业赛事时会选择用跑步手表。”大壮告诉记者。
  根据艾瑞咨询《2016年中国全民运动健身行业报告》,月,运动健身类APP用户规模和总使用时长稳步增加,用户使用频次和使用时长也处于稳步增长态势。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使用互联网运动服务工具辅助自己运动锻炼,用户每天的运动APP启动次数和使用时长增多,用户运动锻炼更频繁了,锻炼时间更长了。
  “超过1万步,软件里的数字颜色就会不一样。有时回家后发现与第一名差距很小,就会下楼再走一圈。走的步数多了,会有很多人来点赞。”在一家私企工作的韦洁告诉记者,“晒步数”成为她的日常。此外,作为一名女性,韦洁还特别青睐运动APP的健康管理功能。“跑了多少距离、花了多长时间、消耗了多少卡路里,都可以折算成消耗了多少米饭、炸鸡和碳酸饮料。”
  “互动性”是APP软件的一大优势,它为运动增添了激励机制,让一些原本枯燥、个人难以坚持的运动健身项目充满了人际互动乐趣。APP可以网罗共同爱好者,在线上看到彼此的运动成绩,互相点赞鼓励,还可以将线上成员单独集合建群或延续至线下。
  专家表示,运动APP的分享、记录和互动等功能,让运动不再只是满足单一的锻炼需求,更逐渐成为一种社交方式。这种转型升级的运动模式,逐渐扩大了运动效益的边界。
  思考――
  “运动伤护”成为呼声最高的运动服务需求
  去年随子女迁到天津居住的刘女士,则向记者表达了她对运动的担忧,“我儿子以前从来不锻炼,最近跑了一段时间步,就跃跃欲试想要报名马拉松,这能行吗?”
  报告显示,我国马拉松赛事场次及参赛人次呈逐年增多趋势。尤其是2015年1月,中国田径协会取消对马拉松赛事的审批,场次呈爆发式增长。2015年我国注册赛事134场,比上一年的51场,增加了83场之多。参加马拉松人数150万人次,也比2014年增加了60万人次。
  但另一个无法忽视的现象是,越来越多的参赛人员暴露出非专业的运动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导致他们在运动中造成损伤,甚至出现运动猝死事件。
  “盲目跟风不可取。虽然运动类APP也在逐渐增加运动指导功能,但运动技术、强度负荷等仍需要专业人士的当面指导。”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教授张一民表示,“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跑步、健身的同时使用心率监测设备,这是专业意识的觉醒,但还远远不够。”张一民建议,个人应根据自身情况定制运动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成人的运动指导和培训较为缺失,但家长们却更舍得为孩子投入。高达89.6%的人群在接受调查时表示,会关注孩子的运动爱好。数据显示,家长在参加运动培训的时间和持续率上普遍低于孩子。相比之下,孩子们的学习周期更长,学习时间更有保证。
  在一项运动服务的需求调查中,“运动伤护/康健”成为呼声最高的运动服务需求。排序较前的还有运动方法、运动圈子、场所推荐、装备评测和学习培训等。运动如何在智能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专业化、个体化?这成为运动热潮背后无法忽视的问题。
  “目前,运动人群对运动医疗逐渐重视。”张一民表示,运动医疗是指围绕运动参与,提供系统的体质监测、运动处方、运动风险评估、运动护理康复等服务,基本可涵盖上述调查中的需求。“目前,运动医疗人才主要有医生、运动医学教师以及受过培训的健身教练等,但数量严重不足,急需加强培育力度。”
  《 人民日报 》( 日 09 版)
(责编:王吉全、权娟)
健康管理中心
健康直通车
热门点击排行榜
12345678910
人民健康网微信
微信号:rmwjkpd
公众号:人民网健康
人民健康网微博
微博昵称:
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
电话:010- 邮箱:我给文章打分
新闻排行榜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既要扩大增量,又要盘活存量——
今天,健身去哪儿(大数据观察·关注全民健身(二))
本报记者 姚雪青 张丹华
  数据来源:国家体育总局 艾瑞咨询《2016年中国全民运动健身行业报告》  本期统筹:吴 燕 制图:蔡华伟
  核心阅读  爱运动的你,今天去哪儿健身?《“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将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确保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和符合开放条件的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设施全部向社会开放。为解决健身“去哪儿”的问题,已有多地探索推动现有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本报记者对此进行了实地探访。    公众日益高涨的运动健身热情,正在找寻更多的释放空间。为了方便群众就近健身,国务院印发的《全民健身计划(年)》提出,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有效扩大增量资源,进一步盘活存量资源。  选择——  八成人选择“户外公共场地”为主要运动场所  晚上7点刚过,唐女士像往常一样来到家附近的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简单热完身便开始沿着操场慢跑。跑道上,也不断有锻炼的人群加入进来。  近年来,随着我国运动健身人群持续增加,我国体育设施建设也逐渐加速。根据全国第六次体育场地普查,截至2013年底,全国共有体育场地169.46万个,比10年前翻了将近一倍。  体育设施尤其是公共场地的加快建设,符合公众期待。根据艾瑞数据统计,在2016年我国运动人群主要运动场所的多项选择中,近80%的运动人群选择了“户外公共场地”,位列第一,其次是健身房、家里、企事业单位、付费体育场馆等。这并不意味着户外公共场地更受青睐,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的包容性更高。户外公共场地的经济、便利等特点,使它能够覆盖更多人群。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运动人群都像唐女士一样,身边就有便利的体育场地设施。数据显示,在具有高运动健身需求的城市,只有不到30%的场地可以利用。在人均体育场地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场地的低开放度,进一步加剧了场地资源紧张的问题。  今年3月,江苏省政府正式发布《江苏省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管理办法》,规定公共体育设施全年开放时间一般不得少于330天,每周开放时间一般不得少于35小时,并向社会免费、低收费开放;公办学校在保证教学需要和校园安全前提下开放体育设施,鼓励民办学校向社会开放体育设施。江苏省教育厅体卫艺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省符合开放条件的学校有4000多所,去年开放率已达到90%以上。  存量——  40.5%的体育场馆集中在学校  每逢周末,西安交通大学的田径场上便多了很多锻炼的人。“学校的室外运动场地,比如田径场、羽毛球场、足球场等等,都免费对外开放。”在校博士生王泽林正在跑道上快走。  爱在学校健身的南京唐女士也表示,“学校里有专业操场和跑道,与车来人往的小区道路相比更安全,运动损伤的风险也更小一些,健身器材也比较集中。住在附近的居民,不少都选择到这里来锻炼。”  根据艾瑞数据统计,我国40.5%的体育场馆集中在学校,数量高于乡村镇、小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广场公园等。  《陕西省第六次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显示,全省体育场地数量40103个,其中体育系统仅有577个,而教育系统有15048个,其他系统比如事业单位、企业等有24478个。除了体育系统,盘活教育系统,调动更广大的社会资源,对缓解大众健身资源短缺作用不可小觑。  但王泽林也表达了她的顾虑,“经常能看到同学在论坛上说,场地被校外人员占用了。”校外人士的到来,在一定程度上会压缩在校学生的运动空间。此外,学校也面临安全保障、资金管理等一系列难题。  如何解决学校全面开放体育设施的后顾之忧,兼顾群众健身和师生教学的需求?对此,西安交通大学校体育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学校的室外运动场地免费对外开放,但一些室内羽毛球、篮球等场地只对校内师生开放。  记者了解到,目前江苏无锡市300多所学校中已有200多所学校向社会开放了体育场馆,无锡市体育局下属体育产业发展集团的3家运营管理公司,托管了天一中学等11家学校及社会体育场馆。  该集团董事长张宏告诉记者,体育场馆日常维护和管理都由公司负责,并面向全校师生进行免费的体育培训,被托管的学校体育场馆和教学区严格分开。体育场馆在晚上5点后及周末、节假日、寒暑假向社会开放,同时收取一定费用以保障设施运营和维护。去年,仅天一中学就接待周边居民健身达20万人次。  效率——  已开放场地利用率仍需提高  数据显示,对外开放场地中,85.1%的场地每周服务不到500人次,意味着每天人流还不到80人,场地的接待和服务水平还需提升。除了增加场地的开放度外,如何提高已开放场地的利用率,也是盘活“存量”的重要方面。  “很多场馆收费较高,”陕西省体育局人力处工作人员王鹏说,我们正在考虑如何让更多的体育场馆设施在收费运营的同时,可以为大众定期提供福利。  “今年,我们下拨了1200多万元用于63个体育场、田径场、体育馆、游泳馆等县级中小型场馆的免费、低收费开放工作。”陕西省体育局经济处处长李佳蔚介绍,从去年起,陕西每年安排省本级体育彩票公益金和财政资金补助县级体育系统中小型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  随着一系列新政出台,江苏的南京五台山、奥体中心等不少大中场馆都实现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更多居民走进了各地体育场馆,不少项目还出现了排队等位的情况。以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为例,全省近百个体育场馆群接待健身人群73.3万人次。其中,室内免费、低收费接待人次为10.2万,户外免费、低收费接待人次为38.4万,两者之和占总接待量的66.3%;与此同时,正常收费时段的健身人群数量稳定。  “免费或低消费享受体育场馆群专业的健身设施,接受专业健身服务和指导,已经走入老百姓的生活,成为当地群众时尚的生活方式。”江苏省体育局经济处调研员吴晓波说。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人民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人民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人民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民关注痛风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