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推广文案文案对话怎么弄,需要用什么软件吗

上下架应用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公众号运营必须掌握的30个实用小技巧
微信本身就是互动交流工具,不交流,不沟通,不互动,基本就是自说自话、自言自语。不可能有什么好友,更不可能有很多人熟识你或者别人很难去了解你。有空多玩玩朋友圈,你会发现粉丝增长更快!
微信本身就是互动交流工具,不交流,不沟通,不互动,基本就是自说自话、自言自语。不可能有什么好友,更不可能有很多人熟识你或者别人很难去了解你。有空多玩玩朋友圈,你会发现粉丝增长更快!1不要分散精力做多个账号,不少企业注册了好多个公众号,但都没有做好。如果是中等规模的企业,做一个服务号是最佳的选择,订阅号难度比较大,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用订阅号来做好自媒体,根据自己的业务和自身实力来选择。2个人号的潜力不可忽略。朋友圈的玩法不只是卖货,朋友圈也不只是只有个人能玩,企业也可以做个人号,朋友圈。对于高客单价的产品,对于需要信任的产品,对于回头率高的产品,其实都可以做个人号。很多时候,朋友圈的影响力比公众号更大。3对于刚开始起步做微信的企业,去看复杂的数据报表意义不大。关注互动和粉丝数,以及前期粉丝数更重要,没有粉丝玩活动性价比太低!想办法把老客户转化成为微信好友,转化成为关注粉丝最重要。4如何突破人数限制。有个简单的办法,每个号增加到4000人左右,然后开通第二个号,复制头像和昵称,然后同步朋友圈内容。这样可以形成矩阵。每次发朋友圈,可以多个号一起同步。5偶尔来一次互动式的文案,但热闹的评论和点赞可能别人一个都看不到(只看到互加过好友的点赞和评论),怎么办?请你在回复某个人的评论时,不要@他,而是直接点你帖子下的评论去回复,这样其他人就能看到了。6如果没人和你互动显得太冷清时,你也可以装着有人评论你,自己留几条评论。例如就算一条回复也没有,你也可以如此回复:感谢大家这么热情的支持,泪流满面啊!这样别人以为真的有很多回复,看见会觉得很热闹。7朋友圈还可以用来给自己做广告。例如你发了一个有意思的产品,你希望让大家知道如何购买,但点赞的多,一个问购买地址的也没有,你又不能直接说啊,你可以统一回复:问我购买方式的人太多了,我统一告诉大家啊......这样即提醒那些人购买,又不显得唐突。8微信文章的标题注意前13个字,这13个字会直接影响文章的打开率。尽量写的吸引人眼球。为什么是前13个字?因为微信提醒的时候只能看见13个字(部分手机更多一些)。9微信文章的打开率决定于文章标题,其次是文章摘要,再其次是首图。其中标题占50%,其他两者占50%,如果这三者如果没有配合好,文章内容再好,也会受大影响!10微信文章的标题有时候可以加一些辅助的情感说明。看看我这篇文章标题的后半部分就懂了吧。类似的还有“此视频被500万人转发”,“央视这么快就曝光他了!”,但这种方式有点坑,偶尔使用还行,不建议多用。11单图文文章,一定要好好写摘要,摘要的好坏会决定文章的打开率。最鄙视那种默认摘要的那些文章,太浪费资源,太浪费感情,太不负责任!12单图文文章的摘要,有几种写法都很受欢迎。例如:选择文章里有哲理的两句话;引用文章中某个很有冲击力的观点;用疑问句来引起大家兴趣;你自己的夸张的判断。例如:看完这篇文章,你赚钱更快!13文章配图很重要,文章太长要有多张图,现在手机流量问题已经不是问题了,不要担心多图。有个诀窍,如果不知道该配什么图,可以直接配风景图。每个人都不会觉得别扭,反而让看的人赏心悦目。14朋友圈如果发链接,一定要发短链接。太长的链接影响美观,让人没有点击的欲望。生成短链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链接放到微博上发布一次,会自动生成短链接,然后复制过来。当然,短链接生成网站的也可以。15朋友圈转发文章的时候,要增加自己的评论或者摘录文章中的观点。这相当于给文章做介绍,可以让朋友更加信任或者产生好奇,会增加点击率。特别是你希望很多人看这篇文章的时候,例如你转发的是你自己的文章。这样还有个好处,就是别人在朋友圈转发你的文章,可以直接复制转发你的文字描述。16微信文章写好以后,要想到别人转发会是什么效果。转发有两种,一种是朋友圈,上面讲了。还有一种是微信群。在微信群内转发的时候,会显示前面36个汉字,默认是你文章摘要的前36个汉字。如果没有摘要,会自动显示文章内容的前36个字。明白了不?17公众号中,如果发系列原创文章,对于吸引粉丝有很好的效果,也会增加互动。看过的粉丝会等着看下一篇,看了下一篇的粉丝会回到你的账号中看前几篇。像大圣(公众号: vdashengv
)写的微信运营干货文章,每次都能带来很多新粉丝关注。18不要在公众号文章底部放那种提醒分享、关注账号的图片,显得很低级,关键是基本上没有效果。教用户的时间段,早已经过去了,不用你来教用户的。适当提醒就行,或者只用一张图提醒,太多也容易让用户反感,记住了吧!19宣传微信号,一定要有噱头,这个噱头还要具体,不能是“关注大圣,就可以看微营销干货”。这个还不够具体。可以是“在大圣微信公众号后台回复“工具”查看《微信运营必须收藏的软件工具网站合集》”。直接公布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放在某些地方,就算曝光了再高,也很难转化,除非你是大明星。20公众号的内容,避免内容太单一。例如教程分享类的账号,如果每天都是教程文章,这个账号就没啥意思了。企业类的账号,每天都跟你企业相关,也会很枯燥。 有一个主线,然后增加其他内容。21公众号的维护,注意塑造小编的形象,让他有鲜明的性格特点。小编偶尔可以撒个娇。例如:“昨天的活动中奖率设置太高了,公司要开除我,老板说除非有100个人回复支持小编.......”22如果使用个人号,有个功能一定要用好:分组功能。可以把一些私密的朋友和客户分开;可以解决多账号的问题;可以错开高频互动时间。23朋友圈的发布时间最好不要固定,太有规律就不够生活化。但是可以固定区间,例如早上8点-10点之间,发的内容也不能太有规律。同一时间发多条朋友圈会给人感觉很不好。24朋友圈配图的数量不要是5张、7张、8张,否则看上去很难看,你试试就知道了。你说这是强迫症?好吧,我有点看见这种图,想屏蔽他朋友圈的冲动!25朋友圈可以先写文字,再配图片,这是常规做法;也可以先发图片,然后统一回复文字,这种做法可以自动提醒很多人看到。26如何增加互动?朋友圈发布的文字内容,多留问号,互动自然增加。明白为什么了么?27没事的时候,就在朋友圈回复消息。回复多了,大家就熟悉了,互动起来会很自然。提醒一下:你要看仔细了,人家出事、钱包被偷、又长胖了......你回复的话,人家会恨你一辈子!28用QQ号绑定微信,以后就直接推广QQ号,当某个微信满了,就绑定下一个微信。这样可以统一推广。你懂的。29重要的群聊记得保存到通讯录,避免以后找不到。30添加好友的时候,注意写验证信息,尽量不要使用默认的。如果实在不知道该写什么,就说:朋友推荐认识的。你说这不是微营销?唉,这是礼节,但一定会有更多的通过几率。总结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希望这些技巧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运营微信公众号,也希望大家都认真仔细的看看每个技巧,多动脑、多思考,或许会有更好玩的想法迸发出来。转自大圣微信公众号:vdashengv
上一篇:下一篇:
Powered by
鸟哥笔记 沪ICP备号-1微信公众号应该这样设计才好用--百度百家
微信公众号应该这样设计才好用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随着大家关注的微信公众号日益增多,信息也开始变得泛滥,算一算你已经有多久没有打开过微信公众号了?怎么才能让提升微信公众号的阅读体验,让大家更主动回到公众号阅读呢?针对这个问题,PMCAFF产品经理社区的产品
随着大家关注的微信公众号日益增多,信息也开始变得泛滥,算一算你已经有多久没有打开过微信公众号了?怎么才能让提升微信公众号的阅读体验,让大家更主动回到公众号阅读呢?针对这个问题,PMCAFF产品经理社区的产品汪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下面我们来看看JR同学(PMCAFF ID:凯撒follwer)是如何建议的。
说点儿背景:自微信添加了“钱包”功能后,微信已彻底不只是一个通讯工具,而是一个生活工具。什么是生活工具?就是联系到一个人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工具。即时聊天,文章阅读,摄影,音乐,视频,购物,饮食订餐,到支付,只要你能想到的,微信现在都能够提供类似的服务。然而问题也由此而来,随着横向的迅速发展,大而广的覆盖面,纵向的渗透难免不彻底。公众号就是这样一个例子。除了公众号内容自身的原因之外,和公众号的整体设计思想也有关联。
在谈及我对公众号将如何重新设计的问题之前,我想先拿微信和国外的功能设置做一个简单的对比。
国外:Facebook, Twitter, Medium
国内:手机Q,微信
国外,大家最为熟悉的就是Facebook, Twitter(以APP为例,不涉及PC端的比较)。有一点很有意思的是,国外的App在纵向上显得分工明确,比如即时通讯,现在更多人会使用WhatsApp,而更少的使用FB,也使得WhatsApp渐渐取代FB和Skype成为比较热门的通讯工具。文章的分享,国外有专注的Medium(微型的私人blog)进行发布,收藏,分享,并通过FB,tweet外链; 图片的分享会在Instagram,Pinterest进行上传和分享等等。
看官您就要问了,扯这些干啥?从产品的角度说,想说的中心就是两个字:专注。如果微信真的想要专注做好公众号,那么就一定要做得够深入,否则不如不做,仅仅作为一个第三方接口足以。下面进入分析的正题。
上图是我对我即将一起进行比较分析的几个平台Facebook,Twitter, Medium和微信进行比较的脑图,随意看看就好,不是重点。先来看Facebook:
FB的这个布局结构不需要我介绍太多了吧,因为大家应该都是非常熟悉的,加上10几年前很火的人人,大家也可以通过它了解到FB有的常规功能。关于公共主页的功能,在更多&主页中就可以搜索到你需要关注的公共主页(也就类似于微信的公共号)。上面的有图,就是搜索公共主页导航,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去关注,这一点与微信大同小异。搜索出来的结果如下:
当你关注了某个主页之后,在你的主页就会有相关主页分享的文字推送到你的主页当中。这种形式,很熟悉是吧? 没错,国内的微博就是模仿这种运作模式。那么,问题来了,就是当你关注了5个以上的公共主页,如果这些都是活跃主页的话,就会出现你的主页被刷屏的情况,从用户体验角度说,一个APP如果下拉菜单太长,很容易让人失去一个一个去读的耐心。这里如果在后台有一个设置来控制APP界面显示推送内容的数目,将会是一个创举。言归正传,当你关注了某个主页,可以进一步的浏览文字: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Twitter上面是如何的设置的:Tweet的设置主打的是四个功能栏:
同样,和FB的设计思路是一样的,通过搜索框去检索你想要关注的公共主页。这一点上,很多的平台都是这个思路,第一次登入的用户是无非推荐给你可能喜欢的公共页,好友,小组等内容的,只要是你第二次登陆,哪怕是当天前1分钟的操作,平台都能记录你的行为,然后进行推送。这点FB, tweet, 甚至后面要重点推荐的Medium都是如此。下面是tweet的界面:
基本上,从UI界面上看,FB和tweet并没有太大的差别,而且在功能设置上的近似使得这俩社交平台大咖拼的似乎已经不是UI界面,而在UX上。值得深思的是,FB似乎意识到现在媒体泛滥的时代并无法帮助其改善blog这一块的业务,所以fb最近有了一个大的动作:Facebook官方宣布,Mentions软件将扩功能,将过人工验证的一部分新闻记者、专家等群体开放,其中新闻记者可以通过这款工具面向Facebook全体用户播报突发现场新闻,公开内幕调查新闻,此外,名人用户也可以通过视频直播,和粉丝们进行网络问答等。
然而,Tweet的这一‘即时时间线’和线下体验等新功能,并没有给用户的增长和参与度的提高带来积极的影响,tweet没有认识到自己根本的错误---添加的功能如何发挥起作用来满足实际用户的需要,这是tweet整个设计上的问题,随着Snapchat,WhatsApp,Instagram从话题聊天,即时通讯,图片分享上都慢慢带走了tweet的用户。试着想想,如果微信上还是那么多泛滥的公众号的文字,有新的平台像Snapchat可以简化即时通讯,像Instagram一样轻松进行图片分享,微信这个如八脚蜘蛛一样,覆盖面广而不深,很可能也会面临tweet这样的困境。
至于微信的部分,我就不再这样一一截图,评述了,我觉得不是太非常有意义,因为说的内容差不多,具体的详情,在下面如何改进的部分直接上手吧:
--------------------------------------------------------------------------------------------------------------------------------
这里来一个分割线是有原因的,因为对于文章类(post)的设计,下面的这款是我比较推崇的一款App,设计风格的简约,让人忽略感官上的关注度,而用心投入到内容的搭建上,我想,这也是公众号分享的核心所在。我们先来看看Medium的文案设计:
Medium用非常简洁的语言告诉用户你来这干啥的:在这里,你只需要注册,就能阅读,撰写,互动你看到来自世界各个角落的观点和故事。
其中关键字:阅读,撰写,互动;这六个字是做博文的核心,所以少了哪一个,平台即是残缺。下面是具体的介绍:
这些是Medium的常规的设置。要说明的是,如果你是新的用户,在注册之前,会让你添加你喜欢的主题,然后系统会根据你喜欢的主题进行推送最新最热的顶置文字。界面风格非常的简约,默认的字体Geogia是符合现在大众喜好的字体,加之大小标题,和排版精美,使得用户在浏览时候能够更加关注内容的本身。这一点上,微信公众号在文字编辑上还是相当下工夫的,自定义的文字编辑栏目给文字编辑者更多自定义的选择:
下面,我们再看看Medium搜索公共主体的界面是如何体现出简约的设计风格的:
----------------------------------------------------------此处应有分割线------------------------------------------------------------
看过本运营小咖文字的都会有个印象,在下行文的基本结构是:3W1H (WHAT--WHO--WHY--HOW)。前面的两个部分我已经写好了,也就是我们要比较的是什么?要重设计的核心主题是什么?以及那些对比对象是我们需要对比的?下面就是我们在设计上要如何去修改以及为什么要这么改的部分。
原谅本人在axure上完全入门级别的水平,这是我大致画出来的微信线框图(画完才发现网上是有微信axure素材包的,瞬间哭晕。。。)下图是微信首页和公众号首页的界面图的微调:
下面我来解释一下我眼中微信公众号的设计应该是这样的:
1. 取消掉需要点击“公共号”按钮才能看到公共号的子分类的设计。当关注之后,直接在“信息“栏目中可以看到你最新关注的公众号所有信息,并且每个公众号允许设置是否可以置顶等选项;
2. 在发现一栏中,添加”热文快递“栏目,主要用于已经关注的公众号的更新文章进行推送,也可加入”相关文章“推送在”热文快递“的底部:
3. 在点击订阅号之前,希望跳出一个空白的界面,用于用户去选择有兴趣的话题,并且提供定期推送所选话题的热门动态在“微信”栏目下
首先,我先聊一下关于进入订阅号之前的一个新的改动。请看下图:
上图是显示的是当用户在点击“订阅号”的时候,会显示出来的几个比较常规的话题。简单的一个搜索订阅号的名词或者相关的字体能让用户找到自己感兴趣或者是想要了解的内容。但是,如果添加一个可供选择的界面(比如右上图),那么用户能够从话题的关键字中找到自己想要找的公众号。我们关注公众号无法是两种情况:第一、有人推荐;第二、在搜索框中输入要找的关键字进行检索。那么很多时候第二种方式搜到的公众号由于事先不了解,所以,很可能会关注到很多内容“水”的公众号。如果微信后台能够提供质量高的话题关键词给用户选择,将会有更好的体验。
其次,进入第二点的改动,就是双重的消息提醒。因此,那么您要问了,为啥要在两个地方--“信息”和“发现”各自添加一个关于公众号的消息提示呢?不是重复了吗?功能上该怎么区分?不妨来看看下图:
最先要说的是,在功能上并没有重复。消息栏目的是你关注的那个公众号的所有信息的入口,点击后打开实际上是这个界面:
而在发现栏目中“热文推荐”,打开后文字的展示形式就和“朋友圈”的展示形式类似:名称,标题,图文,点赞,回复的形式即可。
其实,在手机QQ上,已经有了”订阅号“这个板块,而且,当有新的更新的时候,PC端,会有消息提示;手机端,怎会推送消息提示你查阅:
虽然本人不大明白为什么手机QQ也要来这么一个订阅号,但是,不得不说,这个设计的思路和微信如初一折,加上推送的内容几乎和微信上的一样,我不是很明白为什么企鹅要在这里再搞一个出来。言归正传,那么热文推荐里面的界面应该如何去展示订阅号内容呢?本人浅见,订阅号相当于一个微社群,只是这个社群的主题是有用户来决定的,因为订阅号的领域是用户自己挑选的,那么我们就可以把这个“热文推荐”理解成为一个横向的社区:
既然是一个微社区,那么界面上的内容无外乎是,标题,小标题,标签,相关图片,正文简述,还有几个功能按钮。点击某个推送文章的标题后,即可看到这个文章的全文。这个看上去有点像微博的形式。但是,与微博不同的是,热文速递的内容,基本都是根据用户过往浏览的内容进行相似内容的推送+公众号中浏览率最高的1-2篇文章的推送。推送全完全在微信方这,而不在公众号的host手上,这样可以避免某公众号管理员为了刷浏览而过多的推送新的咨询给用户。
最后说一点关于公众号如何运营的几点:
一、还是那句话:内容为王
对于用户来说,在关注前后会有这样一个历程:未关注--关注--看了一段时间--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所以,你就要问了,为什么现在不看了,然后找出解决方法。用户关注公众号的来源无外乎有如下几点:
1、好友推荐;
2、大V们的订阅号;
3、部分商业订阅号关注送礼品(这个太泛滥,也是造成很多内容成了rubbish的原因);
4、兴趣类订阅号
如果推送的内容的质量还不错,就算是随着时间越来越久,加上关注的订阅号也越来越多,因为信息重复,繁杂,导致最终根本无暇顾及的现象是很难出现的。我们最好的方式是帮用户做好筛选,归类,整理并推送有效消息给用户,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订阅号的点击率和阅读量。因此,内容为王是第一条,至于如何规整内容,这一点和如何打造优质社群是同一个道理。两个方面:
对用户:提供内容分类的编辑功能,可以根据内容属性分类,也可以根据喜欢的等级:最喜欢的,常用的,偶尔翻阅这三类来进行分类和编辑;
对微信:对于微信方来说,可以定期给用户推送订阅号的反馈问卷,问卷的问题只需要如下的3个问题:
1.你是否喜欢这个公众号?(如果回答不喜欢,请回答问题3)
2.你对公众号的内容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3.如果你选择不喜欢,请简单的说明几点你的理由
我们还要明白一点:从某种程度上看,微信公众号=自媒体
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平台运营者可以自行排版,文字或者图片,每天向订户发送一次“消息”,慢慢有了媒体的雏形。微信公众平台本身的精准到达特性,使得微信成为一个天然的媒体平台。“一对多,自广播”,这个也使得很多媒体人从微博等其他平台迁移,在微信上做起了自媒体。比如郎闲平的公众号。我了解到,程苓峰的“云科技”账号收到唯品会、搜狐等公司的广告订单,并明确了自己的广告报价:每天发布文章1-2篇,每天约1万元,3万5天。这大大刺激了同行群体,一时间微信自媒体的商业化似乎近在眼前。短期的利益驱使,使得大量的“流水文”的泛滥也就不难理解了。
微信如果真想做好自媒体,要明确,他们到底是面向B端,还是面向C端;有时候不要试图把大推内容一股脑推送给读者,把内容做精更重要。Less is More,这句话被炒了千遍,但是你细嚼一下,还是有味道的,切记:不可以为只要有微信关注,信息推过去都是有价值的,到头来只能是两败俱伤,随后,微信没有坐视不管,快速开始整顿,严格了推送的条件,并分开了订阅号和公众号。但是这并没有从内容上去改变水文的出现,在文字的把控上,微信还得再严格把控一把。中医有云:有三碗水,一碗药。内容亦是如此。
第二、内容&口碑&用户&运营
用户。任何产品发布后,自然而然开始下一步的部署:如何提升下载量、提升注册用户数、增强用户活跃度。一般来说,最基本也是最容易的做法之一就是尽量利用普及的帐号,而企鹅在这点上肯定是国内当前使用最广、最完善的帐号系统。所以,微信怎么说都是近水楼台楼台先得月,超过8亿的注册用户,这是多么省心的事情,用户流量就这么轻松的导入了。用户数够了,那么对于用户的关注度要时刻把握,这一点,私以为FB,Tweet把握得比较要,除去你每次登陆后会给你推荐你可能认识的人,感兴趣的话题之外,定期他们会有邮件推送给你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这一点上之前提到的Medium做得更加出色,Medium每日会推送一次(3篇文章)到你的邮箱里面,这三篇文章是根据你最近参看文章的类型来推荐的,而且手机上也会更新提示,对于用户行为把控得非常好,这是主动出击,而不是被动等用户去搜索,去关注。要知道,用户是懒的,而且还是懒的爷,没办法,您得伺候着。
口碑。很多产品成功的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点:口碑效应。这是被认为最有效获取新用户的方式之一,而社交网络大大的降低了口碑相传的门槛,而且成为最高效率的传播场景。任何的产品要借助社交产品传播力,内容与方式都需要好好设计,这是比内功的时候。这也是为啥我觉得国内很多都不是在比内功,都花在了如何给用户礼包啊,福利的短期浮夸的收益上,短期获利,长期只能是崩盘。
内容。(再次强调)很多人说,互联网的本质是“互联”,把所有的点连接成面,从此信息没有信息孤岛不再孤。微信在这一点上做的是传递信息的本质,无论是公众号,还是基于个人之见的信息传递,让信息有效、准确的传递到用户那一端,解决好这个问题。另外,在App没那么发达的时期,有人将其视为孤立,彼此信息不通畅,从这点上似乎违背了移动互联网的本质。然而,微信则抢先一步,先触及这个目地,借助其开放平台和庞大的用户基础,辅以推广运营得当,比粘性更低的搜索产品更有机会获得用户的青睐,从而把用户作为中心,打通各APP,帮助用户实现互联网信息的跨应用浏览和无阻碍信息推送。但是,你不能仅仅是一个搬运工,这样无意义,也非常容易被取代,那么如何做到不可替代?很简单,模式应该是:客户关系管理+富媒体应用+关系链管理+基于用户行为分析的精准推荐,在最初的端口把握好内容的精准分析和审核,这样到了终端,还会不合用户口味吗?我想应该是不会的。
还是那句话,内容为王。界面设计该与不该的,其实并不是既重要也必需的事情,关键还得在内容上的筛选。
本文由PMCAFF产品经理社区会员原创,版权归pmcaff产品经理社区及作者共同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并保留链接。
原帖地址:/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941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热门文章HOT NEWS
巨大的利益诱惑之下,大量的资本涌入手机靓号市场,并搭建了成熟的...
花儿街参考
娱乐资本论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如何高效收集微信公众号文章为你所用?
我的图书馆
如何高效收集微信公众号文章为你所用?
编者按:碎片化的阅读是微信公众号的特色,如何整合这些碎片的信息,在不同的终端和设备上同步阅读是困扰很多人的问题。今天我们的新栏目中林尧律师就将为我们详细解析如何高效收集微信公众号文章的方法。林律师为新栏目起的名字叫“法器”,那么来看看新栏目的第一把法器有多大的威力吧!作者 林尧,浙江星韵律师事务所律师,软件技术研究者,硬技术流律师。编辑 Syouth,土肥圆纯二郎,草草,江俊文…前方可能出现若干高能词汇,请注意闪避。微信公众号的用处,对无效信息的有效过滤,大部分人都已感触很深。手机端的应用,让大家随时随地可以阅读,但也存在一个问题,即微信公众号中的文章,只能在手机中查看,如何实现在电脑端的查看,一直是一个问题。目前,比较主流的解决方案有两个:其一,通过微信的PC端或Mac端软件,直接从该软件的微信公众号的查看复制文章,但该方案只能查看新收到的公众号推送,不能查看之前的公众号推送的信息。这对于信息控来说,是不能容忍的。其二,在手机端打开微信公众号文章,通过印象笔记等软件,将该类文章保存到印象笔记,并同步到电脑端。这个方案,对于只有少量公众号的用户,是可以勉强使用的,但如果关注的公众号非常多,用户又不想错过所有文章的话,这个方案可以被用户累成??。那么,有没有新的解决方案呢?这个方案既可以让用户关注的公号的文章一篇不落的保存下来,又可以让用户在电脑端随时查看编辑呢?答案其实是有的!下面我将为你展示抽丝剥茧并最终找到解决方案的过程,如果中途被高能词汇吓傻,请直接拉到第四点看方案。一、找到公众号信息源如何抓取公号的信息?这是设计解决方案第一个面对的问题。从目前来看,获取公号信息的途径有手机微信端和电脑微信端,电脑微信端的缺陷已经很明显了,不能获取历史信息,而且要把电脑端的软件里地信息提取出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那么就只有做一个app把手机微信端的信息给提取出来?这么做也有问题,对于未越狱的苹果手机,这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对安卓手机来说,要root进系统并获取微信信息,同样存在风险高、难度大的问题。那么就没有办法了吗?等等!企鹅还是给我们留了一扇窗的。那就是搜狗的微信搜索功能!而且还是网页端,易于提取。二、抓取并分析信息源稍有经验的攻城狮都知道,提取网络中的数据,相对来说都是比较容易的。只要念几声咒语,放几只爬虫出去便可。爬虫,也叫网络蜘蛛。这是因为它的行为模式有点像蜘蛛,你只要给它一个链接,它便可将该链接下的所有网页内容抓取,如果发现网页中还有其他链接,他就会继续深入该链接爬去数据,无穷尽焉。这便是网络爬虫的基本原理。当然,我省略了其中用正则表达式分析网页内容提取文件名、正文、作者、时间等关键信息、通过算法分析排除重复内容、存储写入数据库、字符编码转换、设置延迟时间等内容。有人光写一只爬虫能写一本书,我就不展开了。抓取并分析出有用信息后,我有两个选择:其一,存储为本地文件,供我随时调戏。其二,存入数据库,为下一步通过网页展示做准备。然后的然后,我该开始写爬虫了?没有没有,优秀的攻城狮在开动之前,都会去找找看,有没有曾经有那么一瞬,与我心有灵犀呢?答案还是有的。终于,我找到了一个叫wlwr的有为青年写的一个小程序。不过,在抓取并分析出有用信息后,他并没有存储为本地文件,也没有存入数据库,他选择了第三条路径——生成rss。Rss这个成名于微时,风行于信息强迫症患者之间,却终被Google深深伤害,的孩子。三、新的思路既然前人已经写好代码,下一步该怎么走?最终,我选择了,写代理意见??。其实,当你拥有了一个rss时,你已拥有了全世界,你需要做的,只是找一个好点的rss阅读器而已。信息的收集和检索,是rss的强项。然后?没有然后了,故事的结尾就是这样。感谢你听完我的絮叨,然后详细的操作步骤请看图片。最后,感谢wlwr的杰出贡献,毕竟搜狗也不是吃素的,设置了反爬虫的策略。但目前看来,wlwr的反反爬虫策略技高一筹。衷心希望,搜狗的大拿对这个小爬虫就视而不见吧,它对我们很重要。四、方案实操(点击图片可以放大)最终效果图 最后的最后,给信息强迫症患者的一句话:“永远不要害怕错过信息,如果这个信息真的重要,你一定会再次遇见它。”…
馆藏&12936
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信公众号求关注文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