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尘中别解三个阿拉伯数字

“前有浮声,后须切响”别解--《中国语文》1996年01期
“前有浮声,后须切响”别解
【摘要】:正 南朝梁的文学家沈约在《宋书·谢灵运传论》中说:"欲使宫羽相变,低昂舛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妙达此旨,始可言文。"一般认为"浮声"和"切响"是就汉语的声调而言的,前者指平声,后者指仄声。可是细味沈约句意,又考之于文献例证,这种观点似未尽合沈氏原意。笔者以为"浮声"和"切响"既指声调的平仄,又指声纽的清浊。沈约用"宫羽"作比,以"低昂"为喻,并非信笔所致,而是对"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的有意例释。"宫羽"是声调相异的两个词构成的并列式词组,"宫"为平声,"羽"是仄声(上声),排列顺序是先平后仄;"低昂"是声调相同的两个词构成的并列式词组,都是平声,但声纽的清浊不同,"低"为清音(端母),"昂"属浊音(疑母),排列顺序是先清后浊。古人把平声和清音合称"飞",把仄声和浊音都叫"沉"。前者即为"浮声",后者就是"切响"。刘勰《文心雕龙·声律篇》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H134【正文快照】:
南朝梁的文学家沈约在《宋书·谢灵运传论)中说:“欲使宫羽相变,低昂并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妙达此旨,始可言文。”一般认为“浮声”和“切响”是就汉语的声调而言的,前者指平声,后者指仄声。可是细味沈约句意,又考之于文献例证,这种观点似未尽合沈氏原意。 笔者以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炼强;[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5期
安华林;[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朱彦;[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张凡;[D];浙江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周欣;[D];河北大学;2006年
张谦;[D];河北大学;2006年
安丽卿;[D];兰州大学;2006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宋永培;[J];古汉语研究;2005年02期
冯胜利;[J];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01期
方绪军;[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刘顺;[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符淮青;[J];汉语学习;1997年01期
张吉生;[J];汉语学习;2000年02期
吴为善;[J];汉语学习;2003年02期
池昌海;[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刘春梅;;[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丁桂英;[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冬梅;[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中绳;[J];外语学刊;1980年01期
伍铁平;[J];外语学刊;1980年02期
张娟云;[J];外语学刊;1980年04期
黄国超;[J];外语学刊;1980年04期
吴金华;[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余惠邦;[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80年03期
徐青;[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02期
胡安良;[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0年03期
姚汉铭;[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5期
白兆麟;[J];江淮论坛;198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崔希亮;;[A];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0年
饶勤;;[A];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3年
魏德胜;;[A];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柴学友;;[A];逻辑今探——中国逻辑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张东升;屠世浩;邵鹏;;[A];第四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1994年
叶启洪;;[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0年
张汉文;;[A];外向型文献库的数据质量控制——首届CUJA系统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谷梦平;李俊利;;[A];中国煤炭学会第六届青年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章竟;汝宜红;;[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田中康仁;;[A];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全国第六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林桂蓁;[N];文艺报;2000年
方传新;[N];中国纺织报;2002年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付立忠;[N];中国环境报;2003年
;[N];人民日报;2003年
卢艳丽;[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年
陈永杰;[N];中国航天报;2004年
;[N];中国教师报;2004年
曹家骧;[N];文汇报;2004年
金保华;[N];中国教育报;2005年
吴桐银;[N];湖南科技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东;[D];四川大学;2003年
李劲荣;[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王琪;[D];浙江大学;2005年
胡晓华;[D];浙江大学;2005年
王洪涌;[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杨梅;[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朱志平;[D];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
张悦;[D];山东大学;2006年
唐德正;[D];山东大学;2006年
张凡;[D];浙江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唐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唐瑛;[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柳志红;[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吴雅萍;[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齐红飞;[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刘琳;[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李智;[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范崇峰;[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张永敏;[D];延边大学;2004年
宋洪波;[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气口成寸”别解--《中医药文化》1992年03期
“气口成寸”别解
【摘要】:正 《素问·经脉别论》:"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校释者皆如此读之,遂至文义扞格难通。根据先秦韵部及《内经》韵例,笔者认为,"衡""平"、"成"、"生"俱以耕部入韵,应与其上文独立为句,"寸"字应单独为一句。权衡,孙鼎宜注云"谓肺也"。笔者谓即本篇这段文字之上所说的"肺朝百脉"的功能。"平"、"成"二字义同,皆训和平,正常。《左传·隐公六年》:"郑伯请成于陈,陈侯不
【作者单位】:
【关键词】:
【正文快照】:
《素问·经脉别论》:“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校释者皆如此读之,遂至文义扦格难通。 根据先秦韵部及《内经》韵例,笔者认为.“衡”“平”、“成”、“生”俱以耕部入韵,应与其上文独立为句,“寸”字应单独为一句.权衡,孙鼎宜注云“谓肺也”.笔者谓即本篇这段文字之上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孙大兴;[J];中老年保健;1996年03期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梁永斌;[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彭婷;[D];中南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行道树  我们是一列树,立在城市的飞尘里。  许多朋友都说我们是不该站在这里的,其实这一点,我们知道得比谁还都清楚。我们的家在山上,在不见天日的原始森林里。而我们居然站在这儿,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我们的同伴都在吸露,都在玩凉凉的云。而我们呢?我们唯一的装饰,正如你所见的,是一身抖不落的烟尘。   是的,我们的命运被安排定了,在这个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工业城里,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但你们尽可以节省下你们的同情心,因为,这种命运事实上也是我们自己的选择的——否则我们不必在春天勤生绿叶,不必在夏日献出浓荫。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唯有这种痛苦能把深度给予我们。  当夜来的时候,整个城市里都是繁弦急管,都是红灯绿酒。而我们在寂静里,我们在黑暗里,我们在不被了解 的孤独里。但我们苦熬着把牙龈咬得酸疼,直等到朝霞的旗冉冉升起,我们就站成一列致敬——无论如何,我们这城市总得有一些人迎接太阳!如果别人都不迎接,我们就负责把光明迎来。  这时,或许有一个早起的孩子走过来,贪婪地呼吸着鲜洁的空气,这就是我们最自豪的时刻了。是的,或许所有的人早已习惯于污浊了,但我们仍然固执地制造着不被珍惜的清新。  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1.对文章内容和主题的理解有偏差的一项是(
)A.作者赋予了行道树以人的生命、人的思想、人的情感,道尽了行道树真实而坦诚的心路历程。B.离开原始森林的行道树把自己立在城市飞尘里,他们并不知晓自己的痛苦,他们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是那样的深沉!C.在行道树看来,社会需要、人们需要的事业就是神圣的事业。D.和原始森林的同伴相比,行道树抛弃了优越自在的生活环境,总是一身烟尘;和城市里欢度夜生活的人民相比,它们寂寞,孤独,苦熬。2.选文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行道树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何理解“立在城市的灰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 快乐的树”这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跟谁学学生版:genshuixue_student精品好课等你领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
搜索你想学的科目、老师试试搜索吉安
跟谁学学生版:genshuixue_student精品好课等你领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分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行道树  我们是一列树,立在城市的飞尘里。  许多朋友都说我们是不该站在这里的,其实这一点,我们知道得比谁还都清楚。我们的家在山上,在不见天日的原始森林里。而我们居然站在这儿,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我们的同伴都在吸露,都在玩凉凉的云。而我们呢?我们唯一的装饰,正如你所见的,是一身抖不落的烟尘。   是的,我们的命运被安排定了,在这个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工业城里,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但你们尽可以节省下你们的同情心,因为,这种命运事实上也是我们自己的选择的——否则我们不必在春天勤生绿叶,不必在夏日献出浓荫。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唯有这种痛苦能把深度给予我们。  当夜来的时候,整个城市里都是繁弦急管,都是红灯绿酒。而我们在寂静里,我们在黑暗里,我们在不被了解 的孤独里。但我们苦熬着把牙龈咬得酸疼,直等到朝霞的旗冉冉升起,我们就站成一列致敬——无论如何,我们这城市总得有一些人迎接太阳!如果别人都不迎接,我们就负责把光明迎来。  这时,或许有一个早起的孩子走过来,贪婪地呼吸着鲜洁的空气,这就是我们最自豪的时刻了。是的,或许所有的人早已习惯于污浊了,但我们仍然固执地制造着不被珍惜的清新。  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1.对文章内容和主题的理解有偏差的一项是(
)A.作者赋予了行道树以人的生命、人的思想、人的情感,道尽了行道树真实而坦诚的心路历程。B.离开原始森林的行道树把自己立在城市飞尘里,他们并不知晓自己的痛苦,他们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是那样的深沉!C.在行道树看来,社会需要、人们需要的事业就是神圣的事业。D.和原始森林的同伴相比,行道树抛弃了优越自在的生活环境,总是一身烟尘;和城市里欢度夜生活的人民相比,它们寂寞,孤独,苦熬。2.选文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行道树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何理解“立在城市的灰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 快乐的树”这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行道树  我们是一列树,立在城市的飞尘里。  许多朋友都说我们是不该站在这里的,其实这一点,我们知道得比谁还都清楚。我们的家在山上,在不见天日的原始森林里。而我们居然站在这儿,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我们的同伴都在吸露,都在玩凉凉的云。而我们呢?我们唯一的装饰,正如你所见的,是一身抖不落的烟尘。   是的,我们的命运被安排定了,在这个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工业城里,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但你们尽可以节省下你们的同情心,因为,这种命运事实上也是我们自己的选择的——否则我们不必在春天勤生绿叶,不必在夏日献出浓荫。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唯有这种痛苦能把深度给予我们。  当夜来的时候,整个城市里都是繁弦急管,都是红灯绿酒。而我们在寂静里,我们在黑暗里,我们在不被了解 的孤独里。但我们苦熬着把牙龈咬得酸疼,直等到朝霞的旗冉冉升起,我们就站成一列致敬——无论如何,我们这城市总得有一些人迎接太阳!如果别人都不迎接,我们就负责把光明迎来。  这时,或许有一个早起的孩子走过来,贪婪地呼吸着鲜洁的空气,这就是我们最自豪的时刻了。是的,或许所有的人早已习惯于污浊了,但我们仍然固执地制造着不被珍惜的清新。  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1.对文章内容和主题的理解有偏差的一项是(
)A.作者赋予了行道树以人的生命、人的思想、人的情感,道尽了行道树真实而坦诚的心路历程。B.离开原始森林的行道树把自己立在城市飞尘里,他们并不知晓自己的痛苦,他们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是那样的深沉!C.在行道树看来,社会需要、人们需要的事业就是神圣的事业。D.和原始森林的同伴相比,行道树抛弃了优越自在的生活环境,总是一身烟尘;和城市里欢度夜生活的人民相比,它们寂寞,孤独,苦熬。2.选文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行道树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何理解“立在城市的灰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 快乐的树”这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最佳答案见解析解析1.B2.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心系社会,为人类造福,甘于牺牲,无私奉献的形象3.它们为城市空气污染而忧愁,为市民健康而忧愁。 快乐的是,自己能为城市制造新鲜空气,制造清新,夏日能献出浓阴,黎明时能迎接太阳,迎来光明。(意思对即可)知识点:&&基础试题拔高试题热门知识点最新试题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转载]有气者无力”别解
有气者无力”别解
(建议太极拳练家以一种“大道致简”的思维来看这篇文章,希望从中有所感悟)
&&作者: 路迪民
前人的解释,只是逻辑推理对概念本身却流下诸多疑问。
以上两句话,原载《十三势行功心解》中“又曰”之后,有的不把它归入《十三势行功心解》。一般也把它和前面几句话联系在一起,作为一段,全文是“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
下面首先介绍几位前辈和专家在其著作中对这段话的解释。
陈微明在《太极拳术》(1925)中的解释是:“太极纯以神行,不尚气力。此气言后天之气力也。盖养气之气,为先天之气。运气之气,为后天之气。后天之气有尽,先天之气无穷。”
杨澄甫在《太极拳使用法》(1931)中的解释是:“人身有三宝,日精、气、神,太极意在此。不在气者,不在运气之气。在气则滞,如运气膨胀一部分,滞而不灵。有气者无力,有浊气者,自觉有力,敌觉我无力。无气者纯刚,无有浊气即生绵力,意想则力到,如措手如皮条搭在敌膊,所以我未用力,敌觉我手重如泰山矣。不用直力则巧力生,无浊气者为纯刚。”
《太极拳使用法》是董英杰协助杨师整理的。在董英杰后来的著作《太极拳释义》中,此段原文“意在精神”
改为“意在蓄神”,其他未变。解释内容与《太极拳使用法》大同小异,不妨一并录出:“人身有三宝,日精、气、神。太极拳以意运动,然非故意运气。如运气膨胀,则滞而不灵。有气者无力,有浊气者自觉有力,人觉我无力。无气者纯刚,无浊气者即生绵力,意到则力至。设用力搭在敌人膊上,如用皮条将彼搭住。我虽未用力,对方则觉我手膊重如泰山。不用直力则巧力生,无浊气者为纯刚。”杨澄甫先师的《太极拳体用全书》(1934),只录拳论,没有解释。该书是郑曼青先生协助整理的,初版有一篇“郑序”,提到对上述两句话的理解“所谓‘有气则无力,无气则纯刚’,异哉言乎。以视老氏之说,其理更不同,余尤惑焉。何则?不用力固已柔矣,未闻有不用气也。若不用气,何复有力,而至于纯刚乎?承澄师之教导,口授内功,始知有不用气之义矣。不用气,则我处顺,而人处逆,唯顺则柔。柔之所以克刚者渐也,刚之所以克柔者骤也。骤者易见,故易败,渐者难觉,故常胜。不用气者,柔之至也。惟至柔故能成至刚,余至是遂恍然大悟。”
姜容樵的《太极拳讲义》(1930)中,此段话分置两处。在《十三势歌诀六》后有一段:“气贴背后,敛入脊骨。静动全身,意在蓄神,不在聚气,在气则滞。”在《歌诀七》之后,有“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姜容樵对后一段的解释是:
“全身意思皆用精神,不尚丝毫拙力。专习运气鼓腹者,虽有气而无内劲,是为后天之浊气,无先天之浩然气,则纯刚不柔。”
已故著名学者孟乃昌教授在《太极拳谱与秘谱校注》(1993)中说:“‘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诸家或避之不释,或其说纷纭而均释有未安。昌按:此乃承上文,指‘在气’即‘气滞’情况下的‘有气’与‘无气’。气聚者只有局部之力,而无全身之力(即内劲,即全身一股完整劲),故日‘无力’。气滞而以力使气,气尽而劲断。虽亦有局部之力,是僵滞之力,无柔劲也,即陈鑫所谓。纯阳无阴是硬手’,此纯刚之力,逆而不顺:不顺,则无由走:不走,则无由化,必败之徵也。”
以上各种说法,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把这段话中的“气”字都理解为“运气”之气,“后天”之气,“聚气”之气,是“浊气”。所以既不能“在气”(意念之所在),也不能“有气”。“有气者无力”,都被解释为有浊气而无内劲。对于“无气者纯刚”,则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无气”和“纯刚”是好事情。董英杰说:“无浊气者为纯刚”。郑曼青说:“若不用气,何复有力,而至于纯刚乎?不用气者,柔之至也。惟至柔故能成至刚”,认为“至柔”就是“纯刚”。另一种则认为“纯刚”不好。姜容樵说“无先天之浩然气,则纯刚不柔”,孟乃昌也说:“此纯刚之力,逆而不顺”。
如果单纯从逻辑推理上讲,以上说法各有其理,但是对于概念本身却留下了诸多疑问。比如,原文并未强调后天之气,只是因为有一句“在气则滞”,滞了总不是好事,所以造成“滞”的这个”气”,就被人们认为是“后天”浊气。既然是浊气,“无气”总比“有气”好,或者有气无气都不好。那么人们要问,意不应该“在”
后天之气,是否应该“在”先天之气呢?对于先天之气而言,到底“有气”好还是“无气”好?要之,既然原文并未强调后天之气,如果意在先天之气,是否也会
“在气则滞”呢?如果“无浊气者为纯刚”的“纯刚”是对的,这个“纯刚”和“柔中寓刚”的“刚”有何区别?如果“纯刚”不好,没有浊气为何能导致”纯刚”?“无气则纯刚”岂不相互矛盾?
看来,孟乃昌所谓“其说纷纭而均释有未安”的情况,依然客观地存在着。
意不在气,是练太极拳的关键要领既不在后天之气,也不在先天之气
“气”的概念,在哲学,医学、文学中都有不同含义,在太极拳文献中也有不同说法。如果从实际出发,可以把人体之气分为“内气”和“呼吸之气”两种。也可粗略地把内气归入先天之气,把呼吸之气归入后天之气。人体三宝“精、气、神”的气,当指内气而言。练武讲究“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这个气也主要指的内气。
中国气功,就是专门练气的。其中最主要的两类,一是吐纳,二是导引。吐纳功是单纯练呼吸之气的,吐故纳新,胎息法、六字诀,皆属此类;导引功是通过意念引导内气的运行,大周天、小周天,即属此类。那么,太极拳的练习,是如何对待这两种人体之气呢。
笔者不想对”气功太极拳”之类的“创新”说三道四,但是我敢断定,从传统杨式太极拳的实践可知,练拳时,意念、意识之所在,既不能是后天之气,也不能是先天之气,也就是说,练拳时既不要想呼吸之气,也不要想内气怎么运行。这是练习太极拳的一个关键要领,也是太极拳和一般气功的重要区别,是太极拳的重要优点之一。
从字面分析,“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这句话,没有强调是先天之气或后天之气,所以不能认为单指后天之气。对于意在后天之气而造成的气滞,前贤已有共识,不过还要强调一下,有些人在谈到动作与呼吸之气的关系时,偏偏忘记了“意不在气”这句话,片面强调“动作配合呼吸”。“动作配合呼吸”是太极拳的一种说法,但要正确理解。多数传人指的是内气的配合,对于呼吸之气,则强调自然呼吸,就是“意不在气”,“呼吸的极意是忘记呼吸”。否则,必然造成闭气,是太极拳之大忌。笔者已经就此做过多次分析,兹不赘述。
那么,是否应该“意在先天之气”呢?是否意在先天之气就不滞呢?也不是。这要从意、气、劲的关系加以说明。
毫无疑问,“意气君来骨肉臣”“气遍身躯不稍滞”,这是练拳的要旨。练拳就要练得内气充盈,然而达到内气充盈的途径,则不那么简单。首先要全身松开,“沟洫不塞则水行,经络不闭则气通”,气是怎么个通法?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以意领气”“以心行气”“意到气到,气到劲到”。意是领头的,是气跟着意而不是意跟着气。正如杨澄甫先师所言:“意之所至,气即至焉。如是气血流注,日日灌输,周流全身。无时停滞。久久练习,则得真正内劲。”这里要特别注意,“意之所至”和“意之所在”有微妙的区别,前者只表示意“到了”什么地方,后者则强调意“要到”什么地方?意怎么来“领气”?这是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有次拳友见面,一位老拳师问大家,你们练拳时,思想上想的什么?有人说想的是动作怎么做,这个动作下来是哪个动作;有人说什么都不想;也有人说思想不专心就胡思乱想。这位拳师告诉大家,练拳时应该想着动作的用法,你要往前按,就要假想着前面有个人,你要把他推出去,但是要放松,不能故意用力。这就是“意之所在”。郑曼青先生把这种假想有阻力的练拳方法称为“旱地游泳”。其实,如果你非常熟练了,即便什么都不想,其”意”仍然在指导着动作,这叫做“纯以神行”。你全身放松了,内气就随着意运行,就是“意之所至,气即至焉”。如果你练拳总想着内气怎么运行,意“在气”,而不在动作的用意,不但无助于动作,反而损害动作用意和气血的运行,“在气则滞”。这也和走路一样,人走路的“意”是往哪个方向走,腿就自然向这个方向迈步,如果走路总想着腿怎么动,那也就“滞”了。
由此可见,“意不在气,在气则滞”,对于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都适用。它不单是对后天浊气的分析,而是一个总体性的重要的练拳要领。“不在气”不等于不要内气,而是要正确地以意领气。从某种意义上说,“意不在气”正是从反面对于“以意领气”“意之所至,气即至焉”的说明。教导人们不要本末倒置。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在实践中,确实有人把简单的事情搞得复杂化了,总是在练拳中喜欢找体内的感觉,找内气,故意用意念运气,往往造成不必要的偏差,这是必须引起警惕的。
笔者还注意到,询问“练拳要不要动作配合呼吸,要不要想着内气的运行”的人,好些是练过某种气功的,受了气功要领的影响。殊不知,“意不在气”正是太极拳的优点,有利于防止偏差。只有意不在气,才能内气充盈,这就是太极拳的辩证法。
有气者无力,无力者纯钢,都指的内气 “无力”和“纯刚”是两个相反的概念
如果认为“意不在气,在气则滞”是一个重要的练拳要领,对于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都适用,那么,”有气者无力”和“无气者纯刚”的“气”,也就不必一定看成浊气了。相反,笔者以为,这两句话完全指的是先天之气,指的是内气。
首先,后天之气或者浊气,并非绝对不好甚至是可以不存在的东西。任何人都要呼吸,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正是这种人体和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才能使生命得以存在。如何对待呼吸之气,当然值得研究(比如对于“意不在气”的讨论),但是要讨论后天之气的有或无,就是个虚妄的问题。谁的体内没有后天之气?谁呼出的不是浊气?既然不存在后天之气的有无问题,则“有气者无力”和“无气者纯刚”当然与后天之气无关。
至于先天之气或者内气,那就不同了。严格地讲,任何人体内都有内气存在,但是内气的强弱,内气的运用,就随着各人的修炼程度不同而表现出很大的差别。练内家拳就要体现内气、内劲的作用,能否发挥内气、内劲的作用,就是拳艺水平的表现,也可以说成“有气”或“无气”。“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正是对这种表现的描述。
“有气者无力”是什么意思?笔者认为可以从两方面解释。一是“有内气者不用拙力”,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用意不用力。二是“用内气者不显外力”,含而不露,这是更重要的,也是练内家拳者和练外家拳者的重要区别。杨澄甫先师说:“练外家拳者,用力则显有力,不用力时,则甚轻浮。可见其力,乃外劲浮面之劲也。”“纯粹太极,其臂如棉裹铁,柔软沉重。推手之时,可以分辨。其拿人之时,手极轻而人不能过。其放人之时,如脱弹丸,迅速干脆,毫不受力。被跌出者,但觉一动,并不觉痛,已跌出丈外矣。其粘人之时,并不抓擒,轻轻粘住,即如胶而不能脱,使人双臂酸麻不可耐。此乃真太极也。”这里所说的“手极轻而人不能过”,“迅速干脆,毫不受力”,“被跌出者,但觉一动,并不觉痛”,“轻轻粘住,即如胶而不能脱”,就是对“有气者无力”的最好最明确的注释。
与此相反,“无气者纯刚”,则是外家拳用力的典型表现,是没有内气的表现。无论如何,“纯刚”不是太极拳劲力的描述,哪本书也没有这样讲过。“纯刚”正是杨澄甫所说的“用力则显有力,乃外劲浮面之劲也。”也是姜容樵和孟乃昌所说的“无先天之浩然气,则纯刚不柔”,“此纯刚之力,逆而不顺”。“无力”和“纯刚”,是完全相反的两个概念。
古代语言,往往为了简练,省略了一些过渡性的叙述。大概因为前面有“在气则滞”一语,人们就一定要“承上文”,把“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的“气”都看成不好的东西。实际上,在气则滞是讲气的“运用”问题,有气无气是讲气的“作用”问题,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如果我们把原文补充几句,写成“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要以意领气,意之所至。气即至焉。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那就不会引起误会了。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吾生愿牵尘的解释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