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旋乒乓球教学视频大纲

价格(元)
装订:其它
开本:其它
装订:平装
版次:一版一印
装订:平装
开本:32开
装订:平装
开本:32开
装订:其它
开本:其它
装订:平装
开本:32开
装订:平装
乒乓球教学大纲到页
Copyright(C)
孔夫子旧书网
京ICP证041501号
海淀分局备案编号乒乓球教学大纲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乒乓球教学大纲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乒乓球》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8069
课程名称:乒乓球(Table tennis)
《乒乓球》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乒乓球运动》是所有体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技术课。教学大纲是结合我系体育专业实际情况及中小学体育教学、社会体育实际需求而制定的。
本课程是一门技术性很强、技术种类多、用途广泛、实用性极强的一门课程。理论部分主要讲授乒乓球运动基本理论知识、技术理论、竞赛编排、裁判法与规则,技术实践课主要学习实用专业技术、主要战术组合与应用、实战比赛、临场裁判员学习与实践。学完本课程后基本能通过大纲规定的理论与技术考核标准为日后技术与理论的继续提高打下良好基础。
本课程普修课无须先修课程,专修课须在普修课基础上选出少数成绩优异者开设。
本课程的教学时间安排是:普修每周1学时,9周共18学时,专修每周4学时51周共204学时
本课程总学分数:普修课1学分,专修课12学分
二、学时分配表
学时分配表与教学主要内容
内&&&&&& 容
1、乒乓球运动概述
2、乒乓球基本知识
3、乒乓球技术原理
4、规则、裁判法、组织编排
&&&& 合&&&&&&&& 计
1、乒乓球基本技术
2、乒乓球基本战术
4、教学比赛、裁判实习
5、实战比赛
&&&&& 合&&&&&& 计
&&&&&&&& 考&&&&&&&&&& 试
&&&&&&&& 总&&& 学&&&& 时
三、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可以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本课程中理论部分和重点项目基本理论、基本战术和基本技能,达到会讲、会做、会教,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地能力,能够胜任中小学校乒乓球课教学,并具有业余训练、组织竞赛、担任裁判和场地器材管理维修地初步能力。
专修课应使学生在学好普修课的基础上选修专修课程,发展其为较为擅长的项目,提高学生的教学和训练能力,使之达到略有专长。
根据球类运动的特点,加强对学生的组织纪律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顽强的体育意志品质。
本课程各章的教学要求和知识考核点如下:
理论部分知识点
1.乒乓球运动概述、乒乓球运动的特点与意义。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概况简介。我国乒乓球运动发
2.乒乓球基本知识;场地、球台、球拍种类、性能。学打乒乓球的基本环节与要领。
3.乒乓球技术原理;弧线、速度、力量、旋转、落点。
4.乒乓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竞赛的项目与方法。乒乓球比赛的主要规则及裁判法。
5.乒乓球竞赛的组织编排工作、确定种子和轮空。演示平衡表、抽签和编排。
重点和难点部分:1.球拍的种类与性能 2.弧线与旋转 3.抽签与编排 4.临场裁判与实战
技术部分重点教授分类
基本内容:1、普修部分:熟悉球的练习。球拍的握法。各种步法。反手推拨球。正手攻球。发平击球。左推右攻。正手发下选球。搓球。发旋转球。正手提拉球。搓攻战术。发球强攻战术。双打跑动路线。教学比赛。2、专修部分:正反连续攻。台内控球。正反手弧圈球。正反手发旋转球。接发球。削球。搓攻。发球抢攻。接发球抢攻。拉攻。防弧圈。双打战术。教学比赛。裁判实习。实战(队内比赛、邀请赛、对抗赛、参加联赛)。
难点:1.快攻技术 2.弧圈球技术 3.个人技战术的合理运用
1.反手推拨 2.正手攻球3.搓球、4.提拉下旋球、5.发球、6.接发球、7.弧圈球、8.实战、
2.考试要求:具体内容、标准和评分办法由任课教师根据教学计划与学生掌握情况自定,但必须以技评为主。专修课的内容、技术要求与评分标准应高于普修课。
四、教学内容纲要
第一章 乒乓球运动概述
&&&& 1.1& 乒乓球运动的特点与意义
&&&& 1.2& 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概况
&&&& 1.3& 我国乒乓球运动发展概况
第二章 乒乓球基本理论
&&&& 2.1& 球拍的种类、性能和选择方法
&&&& 2.2& 乒乓球击球的基本原理
&&&& 2.3& 乒乓球击球的基本环节
第三章 乒乓球基本技术与教学方法
&&&& 3.1& 握拍法
&&&& 3.2& 准备姿势与步法
&&&& 3.3& 发球与接发球
&&&& 3.4& 推挡球
&&&& 3.5& 攻球
&&&& 3.6& 搓球
&&&& 3.7& 削球
&&&& 3.8& 弧圈球
第四章 乒乓球战略与战术
&&&& 4.1& 有关乒乓球战略的几个问题
&&&& 4.2& 乒乓球基本战术
第五章 双打
&&&& 5.1& 双打的竞赛方法
&&&& 5.2& 双打的配对
&&&& 5.3& 双打的技术与战术
&&&& 5.4& 双打的教学、训练方法
第六章 乒乓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
&&&& 6.1& 乒乓球竞赛项目和方法
&&&& 6.2& 乒乓球竞赛的主要规则和裁判法
&&&& 6.3& 乒乓球裁判的术语和手势
&&&& 6.4& 乒乓球场地和器材设备的规格
第七章 球类竞赛的组织编排
&&&& 7.1& 球类竞赛的组织
&&&& 7.2& 球类比赛的基本方法
&&&& 7.3& 乒乓球比赛的种子和轮空
&&&& 7.4& 乒乓球比赛的抽签和编排
五、实践环节
一、组织与编排校内和社会性竞赛活动
&&&& 实践 1& 组织系内竞赛活动&&&&&&&&&&&&&&&&&&&&&&& &&&&&每学期一次
&&&& 实践2& 组织校内竞赛活动&&&&&&&&&&&&&&&&&&&&&&&&&&&& &每学期一次
&&&& 实践3& 组织与承办社会性大型竞赛活动&&&&&&&&&&&&&& &&&每学期一次
二、实践环节(运动队参赛)
&&&& 参赛形式1 校内协会举办竞赛(系部联赛、新生单项竞赛)
&&&& 参赛形式2 社会与社区举办竞赛(单位联赛、邀请赛)
六、课程教材
球类运动编写组编著,《球类运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 韩志忠著,《乒乓球教学、训练、竞赛与科研》,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年
[2] 李今亮著,《乒乓球学练问答》,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年
[3] 唐建君著,《乒乓球技巧图解》,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年
[4] 国家体育总局,《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年
七、其他说明
本大纲适用于体育本科各专业《乒乓球运动》专业技术普修和专修课程。
《乒乓球》课程考试大纲
依据乒乓球教材内容和教学大纲要求
理论部分: 1、乒乓运动概述、乒乓球运动的特点与意义、世界乒乓球运动简介。我国乒乓球运动概述。
2、乒乓球基本知识、球拍种类、性能。乒乓球物理性能的基本环节。
3、乒乓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竞赛的项目与方法。乒乓球的主要规则及裁判法。
4、乒乓球竞赛的组织编排工作、种子和轮空、抽签和编排。
技术部分:1、步法、反手推挡动作、正反手左推右攻技术、正反手发平击球技术、正反手搓球技术、正反手发下旋球技术、正反手发侧旋球技术、正反手提拉球技术、发奔球技术、弧圈球技术、削球技术、双打技术。
2、常用战术:左推右攻、搓攻、发球抢攻、拉攻、双打。
3、实战运用:班级内教学比赛、对外实战比赛。
普修考试:1、理论部分:乒乓球概述、乒乓球基本知识、乒乓球比赛规则与裁判法、乒乓球竞赛的组织编排方法。
2、技术部分:正反手挡球动作、正手攻球动作、正反手搓球、提拉下旋球、三种发球、实战比赛。
考试标准:1、理论部分:30%,2、技术部分70%
技术部分:1)反手对推:12%;优:30次、良:25次、及格:20次。(两次机会)
2)推对正手攻球:20%;优:30次、良:20次、及格:15次。(两次机会)
3)正反手对搓球:6%;优:20次、良:15次、及格:10次。
4)提拉下旋球:6%;优10次、良6次、及格3次。
5)三种发球:6%;奔球、下旋球、侧旋球、
6)实战:20%、按实战成绩:20分、最低12分。
专修课考试:& 理论部分:30%;
技术部分:70%;全台左推右攻20%、优50次、良30次、及格20次、搓拉弧圈球20%、优15次、良10次、及格6次。实战比赛30%、最高30分、最低18分。
备注: &&&1、达标与技评各50%,任课教师可根据学生掌握情况适当增减考核项目。
本大纲制定者:球类教研室
&&&&&&&&&&&&&&&&&&&&&&&&&&&&&&&&&&&&&&&&&&&&&&&&&&&&&& &&&&&&执笔人:滕盘石
版权所有 @ 莆田学院体育系
本网站由莆田学院体育系办公室负责维护 联系电话:体育课教学大纲
体育课教学大纲
审定组(人)
《大学体育》教学大纲
课程属性表
一、二年级
体育与健康
辛克海 刘琪 刘凯
是否高职高专教材
《大学体育与健康》
殷志栋 陈庆合 张天雷
湖南教育出版社
是否高职高专教材
《田径》、《篮球》、《排球》、
《武术》、《乒乓球》
福州教育学院《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大纲
教育部于2002年8月6日发布了《全国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根据《指导纲要》精神,结合我院体育教师师资队伍特点和体育场地设施条件,特制定本大纲。本大纲的主要目的在于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精神,以“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为出发点,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充分利用体育教育的特殊功能使学生个性得到发展,团队精神得到弘扬,使之成为具有开拓创新能力,体魄强健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一)课程性质: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课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职业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二)课程的任务:
1、传授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技术、技能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卫生保健常识,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和锻炼,提高自身的运动能力;在某个运动项目上达到或相当于国家等级运动员的水平,积极参加具有挑战性的野外活动和运动竞赛,真正达到具有较高的体育文化素养和观赏水平。
2、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选择良好的运动环境,全面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学生科学锻炼的能力,练就强健的体魄,提高心血管系统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3、发展学生个性,培养运动兴趣,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身心健康,真正掌握一、二项独立锻炼身体的手段和方法,促其终生受益。
4、运用现代教育思想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真正认识到体育锻炼的意义,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顽强的意志和勇于拼搏的精神。
二、教学基本要求
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分为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基本目标是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基本要求而确定的,分为五个领域目标。发展目标是针对部分学生学有所长和有余力的学生确定的,也可作为大多数学生的努力目标,分为五个领域目标。
(一)基本目标要求:
1、运动参与目标: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基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2、运动技能目标: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掌握常见的运动创伤的处理方法。
3、身体健康目标:能测试和评价健康状况,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与方法;能合理选择人体需要的健康营养食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
4、心理健康目标: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运用适当的方式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
5、社会适应目标: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二)发展目标要求:
1、运动参与目标: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能独立制订适用于自身需要的健身运动处方;具有较高的体育文化素养和观赏水平。
2、运动技能目标:积极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发展自己的运动才能,在某个运动项目达到或相当于国家等级运动员水平;能参加有挑战性的野外活动和运动竞赛。
3、身体健康目标:能选择良好的运动环境,全面发展体能,提高自身科学锻炼的能力,练就强健的体魄。
4、心理健康目标:在具有挑战性的运动环境中表现出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5、社会适应目标: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主动关心,积极参加社区体育事务。
三、教学条件
我院高职专科体育与健康课开设四学期(第一、二、三、四学期),总计144学时,其中第一学期36学时,主要内容为(篮球、排球、太极拳、田径体能);第二学期36学时,主要内容为(篮球、队列、太极拳、田径体能);第三学期36学时,主要内容为(队列、排球、乒乓球、体能);第四学期36学时,主要内容为(健美操、排球、羽毛球、体能)。其中篮球、排球、太极拳、队列为必修项目;健美操、乒乓球、羽毛球为选项。(注:队列为师范生必修项目)。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一)、学时分配
教& 学& 时& 数
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
田径及体能
(二)、教学进度及内容
第一学期教学进度表
体育健康教育
明确体育的重要性
篮球的起源及基本球性
了解篮球的基本特点
新授 球性、传接球
熟悉技术动作
复习传接球、学习基本运球
掌握技术动作
新授 单手肩上投篮
熟悉技术动作
复习单手肩上投篮
掌握技术动作
参照评分表
体能及田径
学习 短跑的起跑
掌握技术动作
体能及田径
学习 短跑的途中跑
掌握技术动作
体能及田径
学习中长跑的途中跑
掌握技术动作
体能及田径
测验800米(女)、1000米(男)
参照评分表
太极拳理论
太极拳的起源、学习1-4式
掌握技术动作
太极拳1—4式
掌握技术动作
新授二十四式太极拳5-8式
掌握技术动作
新授二十四式太极拳9-12式
掌握技术动作
复习 太极拳1—12式
掌握技术动作
参照评分表
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及评价
了解大学生的体质评价指标
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
体育锻炼的原则和方法
熟悉体育锻炼的原则和方法
变向、变速运球技术
掌握技术动作
新授 行进间运球上篮
掌握技术动作
复习 行进间运球上篮
掌握技术动作
篮球比赛通则及其裁判
了解比赛通则
运用技术动作
参照评分表
复习太极拳1-12式
掌握技术动作
新授二十四式太极拳13-16式
掌握技术动作
新授二十四式太极拳17-20式
掌握技术动作
新授二十四式太极拳21—24式
掌握技术动作
复习太极拳1—24式
掌握技术动作
参照评分表
集合整队、基本流程(个人)
熟悉技术动作
原地三面转法(个人)
掌握技术动作
齐步走、跑步走及立定(个人)
熟悉技术动作
行进间三面转发(个人)
掌握技术动作
口令测验(个人)
参照评分表
第三学期教学进度表
运动损伤的防治
掌握运动损伤的防治
集合整队、基本流程(小组练习)
熟悉技术动作
原地三面转法、齐步走、跑步走及立定(小组练习)
掌握技术动作
行进间三面转法(小组练习)
熟悉技术动作
横(纵)队左(右)转弯 (小组练习)
掌握技术动作
指挥测验(小组练习)
参照评分表
体能及田径
学习立定跳远
掌握技术动作
体能及田径
学习接力跑
掌握技术动作
体能及田径
学习有氧耐力中长跑
掌握技术动作
体能及田径
测验800米(女)、1000米(男)
参照评分表
排球的起源及项目特点
新授准备姿势和排球双手垫球
了解排球的特点
熟悉技术动作
复习排球双手垫球
掌握技术动作
新授排球正面上手发球
熟悉技术动作
复习排球垫球、发球
掌握技术动作
参照评分表
体育人文精神
了解体育欣赏
第四学期教学进度表
体育运动基本知识
了解运动基本知识
复习排球自垫技术
掌握技术动作
新授排球传球技术
掌握技术动作
复习排球传球技术
掌握技术动作
介绍排球基本比赛规则
运用技术动作
参照评分表
介绍乒乓球的起源及基本特点
了解乒乓球运动
学习发球及推挡
熟悉技术动作
复习发球及推挡
掌握技术动作
单打基本规则
熟悉技术动作
强化接发球和推挡
掌握技术动作
比赛规则、强化技术
熟悉技术动作
乒乓球基本脚步移动
掌握技术动作
学习乒乓球左推右攻
掌握技术动作
发球下旋球
熟悉技术动作
介绍弧旋球
掌握技术动作
掌握基本比赛通则
观赏体育美
附:非范生第二学期羽毛球为选项课
新授握拍法和基本步法
熟悉技术动作
新授正反手发球技术
熟悉技术动作
新授击高远球技术
熟悉技术动作
巩固击高远球技术
熟悉技术动作
复习发球和接发球技术
掌握技术动作
参照评分表
附:非范生第三学期健美操为选项课
新授健美操三级1—3组动作
熟练掌握技术动作
新授健美操三级5—6组动作
熟练掌握技术动作
新授健美操三级7—8组动作
运用技术动作
整组技术动作串联
熟练掌握技术动作
巩固技术动作
熟练掌握技术动作
参照评分表
五、教学目的、内容与课时安排
(一)&&&& 体育健康教育(建议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目的:了解体育的发展、功能;掌握健康的概念、健康的内涵;熟练掌握大学生生理、心理特征,健康的因素。
教学内容:体育的发展;功能、健康的本质、影响大学生健康的因素、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教学提示:
  重点:健康的概念
  难点:健康的因素
(二)&&&&&&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及评价(建议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目的:了解体质的范畴内容及大学生的体质评价指标;掌握测试内容;熟练掌握测试方法。
教学内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内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操作方法、《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评价
教学提示:
重点:测试方法的掌握
难点:测试项目及指标
(三)&&&&&& 体育锻炼的原则和方法(建议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目的:了解发展身体素质的方法;掌握体育锻炼的原则;熟悉体育锻炼的方法。
教学内容:体育锻炼的原则、体育锻炼的方法、发展身体素质的方法、发展心肺系统的有氧锻炼
教学提示:
  重点:体育锻炼的原则
  难点:体育锻炼的方法
(四)&&&&&& 体育锻炼常见性运动损伤的防治(建议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目的:了解体育卫生保健知识、运动中常见的生理反应及处理;掌握运动损伤的常见处理方法;熟练掌握预防运动损伤的方法。
教学内容:体育卫生保健知识、运动中常见的生理反应及处理、体育锻炼损伤的预防与处理方法
教学提示:
重点:预防运动损伤的方法
难点:运动损伤的常见处理方法
(五)&&&&&& 体育锻炼运动处方(建议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目的:了解运动处方概述;掌握运动处方的内容;熟练掌握制定运动处方的程序。
教学内容:运动处方的概述、运动处方的内容、制定运动处方的程序
教学提示:
重点:运动处方的内容
难点:制定运动处方的程序
(六)&&&&&& 体育欣赏(建议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目的:了解体育欣赏有何意义及NBA、世界杯;掌握奥运会的精神和特色,运动中所欣赏的基本内涵;理解不同项目的欣赏。
教学内容:体育欣赏有何意义、欣赏哪些基本内涵、欣赏不同项目、欣赏NBA;世界杯和奥运会
教学提示:
重点:运动中所欣赏的基本内涵
难点:不同项目的欣赏
(七)&&&&&& 运动竞赛基本知识和能力(建议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目的:了解运动竞赛的意义和特点;掌握运动竞赛的种类;熟练掌握运动竞赛的方法。
教学内容:体育竞赛的意义和特点、体育竞赛的种类、体育竞赛的组织和编排
教学提示:
重点:运动竞赛的种类
难点:运动竞赛的方法
(八)&&&&&& 排球(建议教学时数:20学时)
教学目的:了解介绍排球运动的特点和锻炼价值,培养学生对排球的爱好;使学生掌握垫球、传球、发球的基本技术和简单的战术;了解排球运动的主要规则和裁判法。
教学内容:准备姿势、移动、垫球、传球、发球、介绍简单战术、规则
教学提示:
重点:排球运动的基本技术
难点:排球运动的基本规则
(九)&&&&&& 太极拳(建议教学时数:24学时)
教学目的:了解太极拳运动的特点和锻炼身体的价值,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体育意识,终身意识,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加强武德教育,弘扬民族文化;教学中结合武术运动的特点,培养学生勤奋上进的良好作风,形成团结协作集体主义观念。
教学内容: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教学提示:
重点:技术动作的连贯性
难点:动作与呼吸的配合
(十)&&&&&& 篮球(建议教学时数:24学时)
教学目的:了解篮球运动特点及锻炼价值,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了解主要的规则和裁判知识,培养集体主义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增强竞争意识;掌握脚步的移动,传接球、运球、投篮、简单的攻防战术。
教学内容:移动、传接球、运球、投篮、介绍简单战术、规则
教学提示:
重点:篮球运动的基本技术
难点: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则
(十一)&&&&&&&&&&& 田径(建议教学时数:16学时)
教学目的:了解田径运动的发展、特点和锻炼价值;基本掌握田径跑、跳、投技术动作;通过练习提高学生速度素质、灵敏、协调能力,培养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
教学内容:短跑、中长跑、接力跑、跳远、三级跳远、实心球
教学提示:
重点:跑、跳、投的基本技术
难点:在运动实践中正确地运用跑挑投的技术原理
(十二)&&&&&&&&&&& 羽毛球(建议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目的:了解羽毛球运动的特点及锻炼价值,培养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的兴趣,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了解主要的规则和裁判知识;掌握握拍方法和脚步移动技术;基本掌握发球法、击球法。
教学内容:握拍、发球、击球、步法、简单技战术
教学提示:
重点:羽毛球运动的基本技术
难点:羽毛球运动的基本规则
(十三)&&&&&&&&&&& 乒乓球(建议教学时数:18学时)
教学目的:简单介绍乒乓球运动的特点及锻炼价值。培养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了解主要的规则和裁判知识;掌握握拍方法和脚步移动技术,基本掌握正反手发球和接发球技术。
教学内容:握拍方法、步法、发球、挡球和推球、简单技战术
教学提示:
重点:乒乓球运动的基本技术
难点:乒乓球运动的基本规则
(十四)& 队列
教学目的:了解基本体操队列队形的发展历史,明确队列队形在教学中的重要性,熟练掌握队形的原地及行进间的种类,能独立完成整队集合及队列的基本调动。
教学内容:集合的手势、口令、原地及行进间四面转法
教学提示:
重点:动作准确到位
难点:行进间四面转法时的指挥
(十五)&& 健美操
教学目的:了解健美操的发展历史,知道健美操在现代社会的地位,了解健美操的规则和裁判知识,掌握健美操的基本功,并能独立完成一套动作,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韵律感和表现力以及终身健身运动的习惯。
教学内容:基本的步法、手法等基本功及自编一套
教学提示:
重点:动作准确到位
难点:用力的方法、动作有弹性
六、教法说明
体育教学方法有完整法与分解法、讲解法与示范法、练习法(重复法、变换法等)、游戏法与比赛法、预防和纠正动作错误法等。
七、考核办法
(一)、大学体育考核内容与比例:
根据《课程指导纲要》和我院《学生学籍管理规定》的要求,为了检查教与学的效果,特制订体育课考核内容,比例和有关规定如下:
1、体育课考核的成绩采用百分制计算,如成绩出现小数时,采用四舍五入取整计分。
2、学期结束时,学生因故缺考并办理缓考手续和总分不及格者,应在下一个学期开学后由教务处统一安排补考,成绩上报教务处和各系。
3、学生无故缺课达1/3课时以上或擅自缺考者,成绩按零分计,不得参加正常补考。
4、学生因患病或残疾不能正常上体育课时,应持院医务室证明。在学期考核时定为缓考,待伤病痊愈后补考。补考项目因伤、病还不能完成时,可由任课教师征得教务处同意后,改换项目进行考核。
5、体育课考核内容比例:
(1)平时出勤和课堂表现(服装等)&&&&& 10%
(2)身体素质评分&&&&&&&&&&&&&&&&&&&&& 20%
(3)技术考试&&&&&&&&&&&&& &&&&&&&&&&&&60%
(4)理论考试&&&&&&&&&&&&&&&&&&&&&&&&& 10%
(二)、体育与健康课程考核具体要求和评分标准:
1、身体素质评分(20%):每学期学生均测验两项素质(男1000米、女800米;立定跳远)& (评分标准见附表1)。
2、技术考试评分(60%):每学期学生均测验三项技术,每项占20分。(评分标准见附表2)。
&& &3、平时成绩评分(20%)迟到早退、课堂表现。
附表1&&&&&&&&&&&&&&&&&&&&& 体质测试项目评分标准
1000米(分.秒)
800米(分.秒)
乒乓球(个)
坐位体前屈(厘米)
跳绳(次/1分钟)
篮球运球(秒)
排球垫球(次)
立定跳远(米)
及格(60—69):动作规格一般,出现显著错误,用力一般,手、眼、身法、步配合较协调,节奏一般,有轻微遗忘
中等(70—79):动作规格一般,出现轻微错误,力点准确,手、眼、身法、步配合协调,节奏分明,有轻微遗忘
良好(80—89):动作规格较好,出现轻微错误,劲力顺达,手、眼、身法、步配合协调,精神饱满,节奏分明,没有遗忘
优秀(90------):动作规格好,不出现错误,劲力充足,劲力顺达,力点准确,手、眼、身法、步配合协调,精神饱满,节奏分明,动作干净利落,没有遗忘。
附表2&&&&&&&&&&&&&& 队形队列考核内容、方法、要求及标准:&
评&&&& 分&&&& 标&&&& 准
一、队列口令与动作:
1、集合(手势);
2、整队(立正、稍息、向右看齐,向前看);
4、变队(一列横队变二列横队及还原);
5、原地转法;
6、步法(齐步-立定,跑步-立定);
7、行进间转法(纵队左、右转弯走,向左、右、后转走)。
(在12米X12米场内)
仪表:整洁。
体态:端庄。
态度:严谨。
口令:正确、宏亮、清晰。
动作:准确、协调、有力。
口令和动作稍有欠缺或出现错误一次。
口令和动作有明显欠缺或出现二次错误。
口令和动作出现错误三次以上。
队列指挥:
同一年级内容,唯行进间转法增加横队左、右转弯走。
指挥小组进行队列操练
仪态端庄、取位恰当,口令正确宏亮清晰,调队合理。
口令和动作稍有欠缺或出现错误一次。
口令和动作有明显欠缺或出现二次错误。
口令和动作出现错误三次以上。
附表3&&&&&&&&&&&&&&&&&&&&&& &&技术考核评分表&&&
1′运球上篮
排球双手自垫
下手发球10次
排球两人互垫
乒乓球推挡
乒乓球正手攻球
注:1.运球上篮全场、半场均可;罚球在罚球线后进行。
2.排球自垫球球要过头,动作准确。
3.下手发球正面、侧面不限,其余按排球竞赛规则执行。
具体评分标准:
90---100分:能熟练掌握动作套路。动作美观,有力度,幅度大,乐感好,充分的表现力,效果好。允许有1-2个小动作的轻微失误。
80---89 分:能熟练掌握健美套路。动作美观,但力度稍差,乐感好,表现力稍差,允许有3-4动作失误。
70---79 分:能熟练掌握健美操动作,动作美观性稍差,力度一般,乐感好,表现力一般,小错误动作在4—5次小失误。
60---69 分:能熟练掌握健美操套路。动作的美观性合理度较差,乐感较差,小动作失误在6个以内。
60 分以下:不能独立掌握健美操动作。动作不协调,姿态不规范,动作与音乐不一。
八、建议使用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目
使用教材:《体育与健康》主编辛克海 刘琪等&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大学体育与健康》第二版 主编 殷志栋等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教学参考书目:《体育》主编 耿培新人民教育出版社。
《体育与健康》主编 季浏&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体育与健康》主编 郑厚成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乒乓球专业课教学大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